车轮上的后勤(一):现代战争与补给的进化(其他帖子的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1:04:54


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东南方向战略行动中,联合后勤是保障行动胜利的关键因素。从历史经验来看,工业化时代通过铁路和船舶实现了战略后勤的机械化,大大提升了效率,然而由于摩托化工具的匮乏和管理混乱,从铁路终点站或港口向野战部队进行战区补给,往往容易陷入混乱。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德军根据施利芬计划顺利攻入法国腹地,但是后勤补给已经陷入一场灾难性的混乱。数十万大军要依靠在比利时和法国境内搜寻村镇的面粉来养活自己,而数以万计的马匹要依靠田地里的青苗而不是饲料来养活。结果开战不到一个月,德军的机动能力就已经渐渐趋于停滞,这也是造成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之间巨大缺口的关键因素。施利芬曾经计划让百万军队依靠就地征用来活命,这个观点曾经遭到不少军事家的反对,然而现实却证明了他的不幸预言。而英国人在加里波利战役当中的后勤工作同样陷入了灾难,海军把物资运到了海岸就算完成了任务,而陆军缺乏补给工具和体系,结果被困在海滩上动弹不得。这个现象早在克里米亚战争时就出现过,位于海岸不远的英国陆军在挨饿,而大量的物资却在港口腐烂。

二战时德军在东线动员了90多万匹马以补充摩托化运输工具的不足,但是后勤补给依旧困难。即便德国人准备了冬装和防冻液,但是由于前线对弹药的需求较大,这些物资无法及时补充上去,这是造成1941年冬季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军的后勤补给原则是以弹药,也就是以作战为第一的,而油料、粮食、服装被放在了后面。似乎不仅德军,日军也有类似的观念,因此这两只军队的特点就是:行军基本靠走,吃饭基本靠抢。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缺乏足够的汽车工具,一个是缺乏合理的后勤调配系统。日本和德国都不是产油国,也没有橡胶资源,汽车工业更无法和当时的美国福特相提并论。而后勤系统在如何组织摩托化保障方面经验不足,特别是前线指挥官的行动并不考虑后勤需求,更是加重了混乱。

我国的后勤保障系统在朝鲜战争和对越作战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前者要面临美军优势空中力量的封锁,后者要面临西南地区交通条件的限制。但无论是哪一场战争,在铁路战略补给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工业化时代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把物资从铁路终点站运送前往战区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困境。

其一是摩托化工具的不足,朝鲜战争自不待言,而对越作战期间也要大量动用民工、骡马来补充汽车数量的不足。结果同样遇到了当年德军在马恩河遇到的问题,后方的骡马和人力运输无法赶上作战部队飘忽不定的行军机动,有时甚至民工连找不到作战部队,使得前线分队和后方补给分队脱离了接触。

其二是运输线护卫兵力不足。朝鲜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美军通过空中遮断作战大量击毁了志愿军的车辆,导致前线遇到了很大困难。后来志愿军部署了十余万人组织防空警戒体系,这样才大大降低了损失率。虽然防空哨所体系的技术并不先进,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而在对越作战期间,后勤分队时常遭到越军散兵游勇的袭击,但是损失率并不大,而且这场战争没有涉及空中交战。

总体来看, 工业革命时代的铁路技术解决了陆地战场的战略补给问题,但无法解决战术补给问题,而汽车和无线电的使用才为战斗后勤的最终解决创造了条件。无论是一战时的徒步步兵部队,还是二战时的机械化快速部队,都要依靠汽车运输来提供足够的运输效率。但是,在20世纪上半叶,能够提供摩托化运输的国家恐怕只有美国了。

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东南方向战略行动中,联合后勤是保障行动胜利的关键因素。从历史经验来看,工业化时代通过铁路和船舶实现了战略后勤的机械化,大大提升了效率,然而由于摩托化工具的匮乏和管理混乱,从铁路终点站或港口向野战部队进行战区补给,往往容易陷入混乱。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德军根据施利芬计划顺利攻入法国腹地,但是后勤补给已经陷入一场灾难性的混乱。数十万大军要依靠在比利时和法国境内搜寻村镇的面粉来养活自己,而数以万计的马匹要依靠田地里的青苗而不是饲料来养活。结果开战不到一个月,德军的机动能力就已经渐渐趋于停滞,这也是造成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之间巨大缺口的关键因素。施利芬曾经计划让百万军队依靠就地征用来活命,这个观点曾经遭到不少军事家的反对,然而现实却证明了他的不幸预言。而英国人在加里波利战役当中的后勤工作同样陷入了灾难,海军把物资运到了海岸就算完成了任务,而陆军缺乏补给工具和体系,结果被困在海滩上动弹不得。这个现象早在克里米亚战争时就出现过,位于海岸不远的英国陆军在挨饿,而大量的物资却在港口腐烂。

二战时德军在东线动员了90多万匹马以补充摩托化运输工具的不足,但是后勤补给依旧困难。即便德国人准备了冬装和防冻液,但是由于前线对弹药的需求较大,这些物资无法及时补充上去,这是造成1941年冬季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军的后勤补给原则是以弹药,也就是以作战为第一的,而油料、粮食、服装被放在了后面。似乎不仅德军,日军也有类似的观念,因此这两只军队的特点就是:行军基本靠走,吃饭基本靠抢。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缺乏足够的汽车工具,一个是缺乏合理的后勤调配系统。日本和德国都不是产油国,也没有橡胶资源,汽车工业更无法和当时的美国福特相提并论。而后勤系统在如何组织摩托化保障方面经验不足,特别是前线指挥官的行动并不考虑后勤需求,更是加重了混乱。

我国的后勤保障系统在朝鲜战争和对越作战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前者要面临美军优势空中力量的封锁,后者要面临西南地区交通条件的限制。但无论是哪一场战争,在铁路战略补给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工业化时代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把物资从铁路终点站运送前往战区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困境。

其一是摩托化工具的不足,朝鲜战争自不待言,而对越作战期间也要大量动用民工、骡马来补充汽车数量的不足。结果同样遇到了当年德军在马恩河遇到的问题,后方的骡马和人力运输无法赶上作战部队飘忽不定的行军机动,有时甚至民工连找不到作战部队,使得前线分队和后方补给分队脱离了接触。

其二是运输线护卫兵力不足。朝鲜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美军通过空中遮断作战大量击毁了志愿军的车辆,导致前线遇到了很大困难。后来志愿军部署了十余万人组织防空警戒体系,这样才大大降低了损失率。虽然防空哨所体系的技术并不先进,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而在对越作战期间,后勤分队时常遭到越军散兵游勇的袭击,但是损失率并不大,而且这场战争没有涉及空中交战。

总体来看, 工业革命时代的铁路技术解决了陆地战场的战略补给问题,但无法解决战术补给问题,而汽车和无线电的使用才为战斗后勤的最终解决创造了条件。无论是一战时的徒步步兵部队,还是二战时的机械化快速部队,都要依靠汽车运输来提供足够的运输效率。但是,在20世纪上半叶,能够提供摩托化运输的国家恐怕只有美国了。
石油……后勤的命脉
现代军队基本都已经实现了摩托化,并且有的国家实现了机械化。即便是叙利亚战场,交战双方也已经可以大量使用皮卡作战了,并且以皮卡为平台,改装机枪车、火炮车。机械化固然可以极大提升陆军的战斗力,但是对后勤保障消耗也会上一个等级,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是无法进行机械化改造的。而且在信息化战场上,机械平台的信息化能力将会是顶尖军事竞争所必备的素质。这个考验更大。

在信息化战场上,如何实现精确后勤和配送式补给是一个难题。在高度机动化和分散化的战场上,庞大的摩托化后勤补给分队无疑给敌人提供了极佳的打击目标。因此,在作战部队实现“行进间展开”和“基地-战场”双极作战模式后,后勤补给也要改为“基地-部队”的直接模式,而不是传统的“兵站-补给线”模式。这样一来,就必须对作战分队的平台和指挥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造,使其自动反应作战分队的状况,以便通过网络系统确定补给方案,并且直接委派补给分队给予支援。而且,支援模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摩托化补给分队外,直升机补给和运输机空投也是重要的形式。这要求大量装备重型运输直升机和战术运输机。空中补给可以摆脱对地面道路的占用,避免在激烈的、高度运动的战场上造成交通拥堵,也可以隐蔽补给路线,从而隐蔽作战意图。尤其是防区外远程精确空投技术,可以在数十公里外投放补给物资,大大提升了运输机的安全性和补给的灵活性。这个技术值得关注。


美军和苏军的补给编制不尽相同。美军的86型陆军师里编制了后方支援营和若干补给连队,可以直接下放给作战营。在经过模块化改造后,旅支援营除了编入修理、运输和卫生连队外,给每个作战营编制了一个前方支援连,战时下放给合成营。苏军的编制模式是专业集中式的,把修理营、供应营、野战医院单独列出,然后在每个摩步团和坦克团内再编入修理分队、供应分队和卫生分队。这样一来,团后勤分队和师后勤构成了上下级的垂直管理关系。美军与苏军的区别在于,美军是按照作战单位来划分支援力量,在该支援连之下,应当能够完整的提供后勤支援;苏军则是按照专业来进行划分,有的专业可以在团级解决,有的专业要到师属营解决。在平时,苏军的效率比较高,可以节约人才和物资,但是在战时如何才能保证前线损耗的装备和物资能够层层得到补充和维修呢?届时势必会有大量的后方部队往前涌,前方有大量的损坏装备往后拉,造成严重的交通问题,就像施利芬计划时的德军那样。

这种区别类似于海军的油水补给舰、弹药补给舰和综合补给舰的区分。过去海军补给舰船实行的是专业分割化,油水、弹药等物资都存放在单独的舰艇上,一旦有舰艇被击中或者失灵,就会使得舰队失去某一种补给能力。综合补给舰可以确保对基本各类物资的补给,即便有舰艇被击沉或者无法赶上战斗,只要有一艘舰艇可以提供补给,舰队至少可以获得各方面的补充。两栖运输舰艇也是如此,从专业化分工的坦克登陆舰、航空登陆舰、物资运输舰,综合成为两栖攻击舰或船坞登陆舰。这种“一站化”的后勤补给体系更加适合现代分散化、机动化的战场需求。借鉴海军的历史经验,陆军的后勤补给恐怕也要走向“综合补给”模块这种概念。那么,旅属的各个后勤营就要改编为基本支援营和前方支援连,后者下放给各个合成营。

我们可以把两个模式做一个对比:
传统:条块分割式、兵站补给线
未来:综合补给式、基地--部队直接补给

美军和苏军的补给编制不尽相同。美军的86型陆军师里编制了后方支援营和若干补给连队,可以直接下放给作战营。在经过模块化改造后,旅支援营除了编入修理、运输和卫生连队外,给每个作战营编制了一个前方支援连,战时下放给合成营。苏军的编制模式是专业集中式的,把修理营、供应营、野战医院单独列出,然后在每个摩步团和坦克团内再编入修理分队、供应分队和卫生分队。这样一来,团后勤分队和师后勤构成了上下级的垂直管理关系。美军与苏军的区别在于,美军是按照作战单位来划分支援力量,在该支援连之下,应当能够完整的提供后勤支援;苏军则是按照专业来进行划分,有的专业可以在团级解决,有的专业要到师属营解决。在平时,苏军的效率比较高,可以节约人才和物资,但是在战时如何才能保证前线损耗的装备和物资能够层层得到补充和维修呢?届时势必会有大量的后方部队往前涌,前方有大量的损坏装备往后拉,造成严重的交通问题,就像施利芬计划时的德军那样。

这种区别类似于海军的油水补给舰、弹药补给舰和综合补给舰的区分。过去海军补给舰船实行的是专业分割化,油水、弹药等物资都存放在单独的舰艇上,一旦有舰艇被击中或者失灵,就会使得舰队失去某一种补给能力。综合补给舰可以确保对基本各类物资的补给,即便有舰艇被击沉或者无法赶上战斗,只要有一艘舰艇可以提供补给,舰队至少可以获得各方面的补充。两栖运输舰艇也是如此,从专业化分工的坦克登陆舰、航空登陆舰、物资运输舰,综合成为两栖攻击舰或船坞登陆舰。这种“一站化”的后勤补给体系更加适合现代分散化、机动化的战场需求。借鉴海军的历史经验,陆军的后勤补给恐怕也要走向“综合补给”模块这种概念。那么,旅属的各个后勤营就要改编为基本支援营和前方支援连,后者下放给各个合成营。

我们可以把两个模式做一个对比:
传统:条块分割式、兵站补给线
未来:综合补给式、基地--部队直接补给
从朱日和军演的情况来看,PLA正在全力打造的正是前苏联“行进间展开”,即“驻地--战场”双极作战模式。当年苏联在“第聂伯”系列演习和“西方”系列演习中着力打造的战斗力,正在被解放军获得。在第聂伯演习当中,苏军部队离开驻地后不停歇的快速挺近,直接突破第聂伯河,对对岸敌军阵地展开进攻,同时大量空降兵实施垂直突破。其运动速度以小时计算,几乎无需集结和准备即可跨越河流障碍。在“跨越”系列演习里,PLA的合成作战旅离开驻地后 便要与敌人的空袭进行斗争,进入战场后稍作调整便展开进攻

1979年,苏联军事出版社出版了伏龙芝军事学院前院长阿·依·拉齐耶夫斯基大将编写的《突破》一书。该书突出地反映了苏军积极进攻的战略思想,强调大纵深连续进攻,总结了在苏德战争及之后苏军的进攻与突破经验。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2月出版的《国外军事论著评介》中对此曾作了详细的分析。

苏军在作战指导上,强调连续不断地由战术突破、战役突破发展到战略突破。二次世界大战后,苏军突破理论强调从行进间发起进攻"利用阵地间隙突入敌后作战苏军进攻发起的方式,分行进间和直接接触两种。它的战斗条令规定:“由纵深前出并从行进间发起进攻乃是基本方法”。这与卫国战争期间主要由直接接触状态转入进攻的方式,有明显的变化。苏军从行进间发起进攻时,通常由深远纵深向前线机动,在距敌防御前沿四十至六十公里处暂停待机,八至十二公里处成营纵队展开,四至六公里处成连纵队展开,一公里左右成冲击队形,乘车实施高速冲击,企图一举突破对方的防御阵地。只有在遭到对方顽强抵抗和地形不利的情况下,才下车徒步进攻。1979年3月,苏军在蒙古举行的针对中国华北方向的方面军规模的演习中,部队就是在演习地区的千里之外,以日行军三百公里的速度,紧急开进,到达“战区”后即乘车发起了进攻。
好文,键盘军事家永远只关注多少坦克多少飞机大炮,却却永远不理解决定胜负的往往是谁吃的更饱


LZ拿什么保证苏联军队面临的问题美军就不会面临?美军2003年往前打的时候一样有部队吃不上饭喝不上水。这还是在打顺风仗的时候。

而且你真的详细了解苏军的作战体系吗?比如团级单位里的汽车连的职能,军区/野战军直属汽车团的职能

LZ拿什么保证苏联军队面临的问题美军就不会面临?美军2003年往前打的时候一样有部队吃不上饭喝不上水。这还是在打顺风仗的时候。

而且你真的详细了解苏军的作战体系吗?比如团级单位里的汽车连的职能,军区/野战军直属汽车团的职能
这些还只是物质的后勤保障吧,楼主能不能聊聊,战伤急救、兵员补给方面的后勤内容。。
滚刀粽子 发表于 2016-1-29 22:30
这些还只是物质的后勤保障吧,楼主能不能聊聊,战伤急救、兵员补给方面的后勤内容。。
人员的补给和救护涉及到前线和后方的双向交通问题。在一战和二战期间,德军都遇到了交通线拥堵问题,特别是在法国战局开始时的阿登森林突破行动,交通问题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风险圈,只是庆幸英法联军没有展开大规模的空中突击。

战场的救护比较适合使用直升机,不仅是救护速度,还涉及到避免对地面交通线产生扰乱。当然,在激烈交火的前方,还是需要装甲急救车来抢出伤员。而兵役补充机制比较复杂,苏军比较倾向于整体替换,美军比较倾向于个别补充。这种区别也是美军提出空地一体战的理论基础。
建议楼主把这个系列贴链接列出来,以方便大家浏览并讨论。谢谢合作。。。
365赌王 发表于 2016-1-31 15:04
建议楼主把这个系列贴链接列出来,以方便大家浏览并讨论。谢谢合作。。。
好的,请问是重新开个帖子列出来吗?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6-1-31 23:00
好的,请问是重新开个帖子列出来吗?
就在本贴把其他贴的链接贴出来就很好了。。。
365赌王 发表于 2016-1-31 23:04
就在本贴把其他贴的链接贴出来就很好了。。。
您好,已经在一楼把其他的链接补上了。如果还有新的,我还会继续填补。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6-1-31 23:21
您好,已经在一楼把其他的链接补上了。如果还有新的,我还会继续填补。
好的,请继续努力科普。。。
可以说后勤保障能力已经限制了机械化战争的发展,信息化战争的后勤又有什么新特点呢


当年要是有这个。。。。。。。。
性能好还便宜




当年要是有这个。。。。。。。。
性能好还便宜


sig 发表于 2016-3-10 19:06
当年要是有这个。。。。。。。。
性能好还便宜
摩托化后勤的困难之处在于战略资源问题。为何德国\日本对于石油产地的追求如此强烈,以至于从根本上塑造了他们的战略选项?原因就是这两个国家不是石油和橡胶的生产国,也没有通过殖民体系掌握着些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后所必须的战略资源。

我国现在大力开展电气化交通\煤变油项目,也是为了打破资源瓶颈的影响。但不管怎样,中国自己至少还是有石油和橡胶的,尽管没有那么多。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6-3-10 19:43
摩托化后勤的困难之处在于战略资源问题。为何德国\日本对于石油产地的追求如此强烈,以至于从根本上塑造 ...
多谢指教,确实如此。我贴这两个图是想说像农用车这样的东西虽然不高大上,但性价比很好,制造容易,性能并不差,当然高速性能不行,工地上那种拉土的“四不像”,才3万多还是四驱的.很喜欢这种简单实用的东西。
后勤对于现代技术型军队绝对都是大问题,  不过未来可以去参考现代快递业的发展,  关键是运输能力和精确补给能力。

当年朝鲜战争时候咱家一共才800辆卡车, 现在一天都能生产8000辆,  关键是如何去组织。
越战和朝鲜战场,都不算是真正的考验,毕竟战场深度很小。以朝鲜战场为例,从鸭绿江到38线,距离才300km左右,基本属于战役级别的战场纵深,再加上几乎不受袭击的大后方,这种条件,和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场和东线相比,已经算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