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的车轮如何碾过:一战陆军战术与“进攻学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58:00


路易斯=劳泽易=德=格朗迈松,是一个法国参谋军官,军阶不高,也没有什么实战成绩,于1915年阵亡。除了历史学家,很少有人听说过他,甚至对大多数现代军迷来说也是一样。但是,在战史研究领域,这个名字就如同古德里安之于闪电战一样响亮。而格朗迈松在1914年的声望,甚至超过希特勒在1941年的声望。

在一战开始前的3年,格朗迈松是法军总部作战局的陆军中校,他否认普法战争以来发展出的一切军事学说,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军事理论,这个学说在后世被赋予了一个名字——“攻势学派”。

“攻势学派”的基本思想就是,永远保持进攻,集中全力,突破敌人,谁防御,谁就会陷入被动。

所谓进攻,指的并不是战略层面的安排,它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在战术层面表现的。在战略上,进攻学派比其他军事家更擅长退却和防守。在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中,霞飞大胆地收缩兵力,把大块的国土留给德国人,延长德国的补给线,改善自己的补给能力。直到德国人来到距离巴黎35英里的地方,他才展开反击。

但是在战术层面,攻势学派显示出一种令人吃惊的顽固,法国人要求部队在面对敌军进攻时,必须死守阵地,等待援军到来,然后联合援军一起发动反攻。这种战术布置不考虑敌我兵力对比和防线是否完整之类的客观条件,因此常常遭到失败。而德国人的做法截然相反,他们挖掘战壕等待敌人冲锋,用机枪和大炮消耗敌人的力量,等到敌人精疲力尽,再发动反攻。英国人没有那么聪明,但是在防御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英国人也挖掘战壕,而且把骑兵当作步兵使用,马只作为机动手段。

从根源上讲,类似的学说在战前就已经流行了,福熙在1908年成为巴黎军事学院的总监,他在书中写道,“征服欲望是赢得胜利的首要条件”,而格朗迈松是他的门徒。格朗迈松走得更远,发明了“肆无忌惮地进攻”的新教条。对于背负着普法战争耻辱,整天考虑被动防御德国的法军官兵来说,进攻学派的理论有一种抚慰力量,使他们能够重拾作为军人的价值。他在军界所做的演说吓得法国将军们浑身发抖,在1914年的法国,谁不接受这个学说,谁就会失宠,被怀疑,被赶去预备役。推崇进攻的霞飞成了法军的统帅,而赞成防御的贝当则被调去座冷板凳。

1911年的一场大辩论缔造了进攻学派的地位,当时的总司令迈克尔向法国战争委员会递交了一份对德作战的计划,核心思想是“在防御中进攻”,让德军猛攻进来,法军先后退,然后寻找德军薄弱环境反击。这份计划遭到格朗迈松的无情批判,他说,“发动进攻只要两个条件,一是敌人在哪里,二是我们怎么做,至于敌人如何考虑,这并不重要”。这意味着军官无视战场现实,一厢情愿地策划作战,但是这种思想在当时的法国非常被人接受,迈克尔无奈之下只能辞职,法军作战部基本全换成了进攻学派的信徒。1913年的野战规条中说,“如果征服的欲望没有了,失败随即而来。”“胜利不属于痛苦最少的人,而是属于有最顽强意志和最坚定道德的人。”进攻学派的某些思想与二战日军的教条惊人地相似,他们都认为,大炮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陆军的胜利靠的是刺刀。

乍一看,攻势学派的思想与后世的闪电战有几分相似,比如攻击效果与突破纵深平方成正比之类的说法,但是,在1914年的地球,人类的科技水平恰巧无法贯彻这种思想。由于重型火炮和机枪的出现,防御的威力开始凌驾于进攻之上,维持防线的是以天为单位的火力准备,以英里为单位的战壕,以及一片连一片的机枪阵地。在这样的战场上,任何企图以轻装步兵和短暂火力准备突破防线的计划都是毫无道理的,而要获得足够发动进攻的弹药,就需要强大的运输能力。在一战的年代,汽车还是很稀有的物品,火车比较成熟,但是铁路线的密度比二战要低很多,也就是说,军队永远被拴在铁路终点站附近,有退无进。

在1914年的战争中,法军把进攻学派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法军的战术太愚蠢,超过了敌人的想象,有几次战斗中,德军在充分的火力准备后进攻几乎无人的法军阵地,而法军则跳出战壕,正面发动针锋相对的冲锋,德军看到几百甚至几十个敌军高喊口号冲向己方数万人的部队,误以为法军的后备部队展开了反攻,于是落荒而逃,浪费了整个作战计划。

在一战前期,双方的战略互有精彩之处,但是在战术层面,德国要远远高明过他们的对手。凡尔登战役前期的一个极端例子中,德军发动进攻,法军防守,结果德军损失2000,而法军损失居然超过20000人。更常见的例子比如阿图瓦战役,协约国损失10万人,德国损失5万。类似的情况普遍出现在西线阵地上,在单场战斗中差距可能并不显眼,但是战争开始两年后,德国成功节约出了足够的兵力,让他们在东西两线保持不败。而英法的人力像流水一样消失。

这种愚行能够持续下去,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战报的失实。法国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损失来估算德国的损失,在每个进攻学派信徒的心中都有一个时间表,“某年某月,德国还剩下XXX万成年男性,在X月后,德国所有男人都会死光。而法国还剩下很多人。”当然,德国人对战果的估计也有夸大,但是德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损失在使用人力,而法国是按照想象中的德国的损失来杀掉自己人。


不是没有人看出这种情况的愚蠢,防御派的领军人物贝当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法国迷信进攻的时代,他除了管好自己的防线外无力再做更多的事情。霞飞在马恩河的成功给了他太高的威名,让他和其他进攻学派的信徒一起肆意浪费法国的有生力量。他看不起贝当的防御战术,认为战争就是消耗生命,作战像2-1=1一样简单。他甚至废止了贝当建立的前线轮换制度,因为他觉得那太麻烦了,而这项制度是保证法军的士气高于对面德军的法宝。

霞飞的好运终止于凡尔登战役,因为没有指挥好防御战,他黯然去职,不幸的是,接替他的人是另一个好战之徒尼伟勒,他在凡尔登战役的最后阶段似乎证明了自己具有进攻的才能,更糟的是,曼京是他的手下爱将,此人在法军中有刽子手之称,其他的进攻学派信徒至少还会比较一下敌我兵力,曼京则永远是把自己人打光算数。

尼韦勒认为过去法军进攻成果不佳,是因为规模不够大,火力不够猛,死人不够多,于是在索姆河战役之后,他又策划了舍曼代达姆战役,凡尔登战役中的进攻线宽达60英里,尼韦勒则要求100英里的进攻线。在这场战役后,法军继续采用传统的战术:长达一周的炮击,然后步兵聚在一起向敌人的防线走去。而德军采用了全新的战术:如果敌人的势头太猛,德国人就主动收缩战线,退到第二或第三道战壕,而进攻的敌人则被引诱到一个精心布置的屠杀地带,埋伏着的机枪和大炮从3个方向射向他们。

毫无意外的,法军遭受了重大的伤亡,甚至连曼京手下的精锐部队也开始公开哗变。大量谣言在法国流传,谣言中的法军伤亡数字比实际伤亡大了许多,总统下令给尼韦勒,要求他停止进攻,尼韦勒不光彩地推卸责任,甚至撤了曼京的职。但是,已经没有什么能够保护进攻学派的名誉了。这场战役中,法军的伤亡达到27万,德军只有10万,尼韦勒被要求辞职,而贝当被提拔为总参谋长。

贝当没有辜负人们的期待,他取消了霞飞和尼韦勒时代的不合理战术,像德国人一样采取灵活的防守策略,他还大幅度改善士兵的待遇,让士兵们能够换防和休假,他走到士兵中间,与士兵直接对话,他或许无法立刻停止一切进攻,但是他让士兵们能够认同自己的进攻计划。

在那以后,法国的军事思想逐渐稳定下来,尽管另一个进攻学派的信徒福熙获得提升,似乎大有与贝当争锋的势头,但是进攻学派主导一切的时代永远过去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装出一副进攻学派从未存在的样子,因为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为几百万法国士兵的惨死负责。

作为攻势学派的一个注脚,1915年,格朗迈松亲自带队进行了一场教科书式的进攻,并死在了战场上。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格朗迈松对人类历史造成的影响和他的最终下场,是一种只有在古代传奇诗歌中才能找到的艺术化的正义。






路易斯=劳泽易=德=格朗迈松,是一个法国参谋军官,军阶不高,也没有什么实战成绩,于1915年阵亡。除了历史学家,很少有人听说过他,甚至对大多数现代军迷来说也是一样。但是,在战史研究领域,这个名字就如同古德里安之于闪电战一样响亮。而格朗迈松在1914年的声望,甚至超过希特勒在1941年的声望。

在一战开始前的3年,格朗迈松是法军总部作战局的陆军中校,他否认普法战争以来发展出的一切军事学说,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军事理论,这个学说在后世被赋予了一个名字——“攻势学派”。

“攻势学派”的基本思想就是,永远保持进攻,集中全力,突破敌人,谁防御,谁就会陷入被动。

所谓进攻,指的并不是战略层面的安排,它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在战术层面表现的。在战略上,进攻学派比其他军事家更擅长退却和防守。在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中,霞飞大胆地收缩兵力,把大块的国土留给德国人,延长德国的补给线,改善自己的补给能力。直到德国人来到距离巴黎35英里的地方,他才展开反击。

但是在战术层面,攻势学派显示出一种令人吃惊的顽固,法国人要求部队在面对敌军进攻时,必须死守阵地,等待援军到来,然后联合援军一起发动反攻。这种战术布置不考虑敌我兵力对比和防线是否完整之类的客观条件,因此常常遭到失败。而德国人的做法截然相反,他们挖掘战壕等待敌人冲锋,用机枪和大炮消耗敌人的力量,等到敌人精疲力尽,再发动反攻。英国人没有那么聪明,但是在防御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英国人也挖掘战壕,而且把骑兵当作步兵使用,马只作为机动手段。

从根源上讲,类似的学说在战前就已经流行了,福熙在1908年成为巴黎军事学院的总监,他在书中写道,“征服欲望是赢得胜利的首要条件”,而格朗迈松是他的门徒。格朗迈松走得更远,发明了“肆无忌惮地进攻”的新教条。对于背负着普法战争耻辱,整天考虑被动防御德国的法军官兵来说,进攻学派的理论有一种抚慰力量,使他们能够重拾作为军人的价值。他在军界所做的演说吓得法国将军们浑身发抖,在1914年的法国,谁不接受这个学说,谁就会失宠,被怀疑,被赶去预备役。推崇进攻的霞飞成了法军的统帅,而赞成防御的贝当则被调去座冷板凳。

1911年的一场大辩论缔造了进攻学派的地位,当时的总司令迈克尔向法国战争委员会递交了一份对德作战的计划,核心思想是“在防御中进攻”,让德军猛攻进来,法军先后退,然后寻找德军薄弱环境反击。这份计划遭到格朗迈松的无情批判,他说,“发动进攻只要两个条件,一是敌人在哪里,二是我们怎么做,至于敌人如何考虑,这并不重要”。这意味着军官无视战场现实,一厢情愿地策划作战,但是这种思想在当时的法国非常被人接受,迈克尔无奈之下只能辞职,法军作战部基本全换成了进攻学派的信徒。1913年的野战规条中说,“如果征服的欲望没有了,失败随即而来。”“胜利不属于痛苦最少的人,而是属于有最顽强意志和最坚定道德的人。”进攻学派的某些思想与二战日军的教条惊人地相似,他们都认为,大炮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陆军的胜利靠的是刺刀。

乍一看,攻势学派的思想与后世的闪电战有几分相似,比如攻击效果与突破纵深平方成正比之类的说法,但是,在1914年的地球,人类的科技水平恰巧无法贯彻这种思想。由于重型火炮和机枪的出现,防御的威力开始凌驾于进攻之上,维持防线的是以天为单位的火力准备,以英里为单位的战壕,以及一片连一片的机枪阵地。在这样的战场上,任何企图以轻装步兵和短暂火力准备突破防线的计划都是毫无道理的,而要获得足够发动进攻的弹药,就需要强大的运输能力。在一战的年代,汽车还是很稀有的物品,火车比较成熟,但是铁路线的密度比二战要低很多,也就是说,军队永远被拴在铁路终点站附近,有退无进。

在1914年的战争中,法军把进攻学派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法军的战术太愚蠢,超过了敌人的想象,有几次战斗中,德军在充分的火力准备后进攻几乎无人的法军阵地,而法军则跳出战壕,正面发动针锋相对的冲锋,德军看到几百甚至几十个敌军高喊口号冲向己方数万人的部队,误以为法军的后备部队展开了反攻,于是落荒而逃,浪费了整个作战计划。

在一战前期,双方的战略互有精彩之处,但是在战术层面,德国要远远高明过他们的对手。凡尔登战役前期的一个极端例子中,德军发动进攻,法军防守,结果德军损失2000,而法军损失居然超过20000人。更常见的例子比如阿图瓦战役,协约国损失10万人,德国损失5万。类似的情况普遍出现在西线阵地上,在单场战斗中差距可能并不显眼,但是战争开始两年后,德国成功节约出了足够的兵力,让他们在东西两线保持不败。而英法的人力像流水一样消失。

这种愚行能够持续下去,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战报的失实。法国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损失来估算德国的损失,在每个进攻学派信徒的心中都有一个时间表,“某年某月,德国还剩下XXX万成年男性,在X月后,德国所有男人都会死光。而法国还剩下很多人。”当然,德国人对战果的估计也有夸大,但是德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损失在使用人力,而法国是按照想象中的德国的损失来杀掉自己人。


不是没有人看出这种情况的愚蠢,防御派的领军人物贝当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法国迷信进攻的时代,他除了管好自己的防线外无力再做更多的事情。霞飞在马恩河的成功给了他太高的威名,让他和其他进攻学派的信徒一起肆意浪费法国的有生力量。他看不起贝当的防御战术,认为战争就是消耗生命,作战像2-1=1一样简单。他甚至废止了贝当建立的前线轮换制度,因为他觉得那太麻烦了,而这项制度是保证法军的士气高于对面德军的法宝。

霞飞的好运终止于凡尔登战役,因为没有指挥好防御战,他黯然去职,不幸的是,接替他的人是另一个好战之徒尼伟勒,他在凡尔登战役的最后阶段似乎证明了自己具有进攻的才能,更糟的是,曼京是他的手下爱将,此人在法军中有刽子手之称,其他的进攻学派信徒至少还会比较一下敌我兵力,曼京则永远是把自己人打光算数。

尼韦勒认为过去法军进攻成果不佳,是因为规模不够大,火力不够猛,死人不够多,于是在索姆河战役之后,他又策划了舍曼代达姆战役,凡尔登战役中的进攻线宽达60英里,尼韦勒则要求100英里的进攻线。在这场战役后,法军继续采用传统的战术:长达一周的炮击,然后步兵聚在一起向敌人的防线走去。而德军采用了全新的战术:如果敌人的势头太猛,德国人就主动收缩战线,退到第二或第三道战壕,而进攻的敌人则被引诱到一个精心布置的屠杀地带,埋伏着的机枪和大炮从3个方向射向他们。

毫无意外的,法军遭受了重大的伤亡,甚至连曼京手下的精锐部队也开始公开哗变。大量谣言在法国流传,谣言中的法军伤亡数字比实际伤亡大了许多,总统下令给尼韦勒,要求他停止进攻,尼韦勒不光彩地推卸责任,甚至撤了曼京的职。但是,已经没有什么能够保护进攻学派的名誉了。这场战役中,法军的伤亡达到27万,德军只有10万,尼韦勒被要求辞职,而贝当被提拔为总参谋长。

贝当没有辜负人们的期待,他取消了霞飞和尼韦勒时代的不合理战术,像德国人一样采取灵活的防守策略,他还大幅度改善士兵的待遇,让士兵们能够换防和休假,他走到士兵中间,与士兵直接对话,他或许无法立刻停止一切进攻,但是他让士兵们能够认同自己的进攻计划。

在那以后,法国的军事思想逐渐稳定下来,尽管另一个进攻学派的信徒福熙获得提升,似乎大有与贝当争锋的势头,但是进攻学派主导一切的时代永远过去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装出一副进攻学派从未存在的样子,因为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为几百万法国士兵的惨死负责。

作为攻势学派的一个注脚,1915年,格朗迈松亲自带队进行了一场教科书式的进攻,并死在了战场上。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格朗迈松对人类历史造成的影响和他的最终下场,是一种只有在古代传奇诗歌中才能找到的艺术化的正义。




共军发明并擅长攻势防御,在进攻中防守,在防守中进攻。
天才在生前往往被认为是疯子。因为超越时代的想法,即难以理解,又难以实现。
能够为实践自己的理论而死,也算是条汉子。
这是切实的判断力的问题吧-_-
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要放在更大范围进行部署.

比方说,一战,你始终在法国北部进行进攻,这样的部署完全是送步兵去死.

但是如果把同样是行为,放在整个西线,佯攻和主攻相结合,利用步兵穿越山地,森林等障碍,灵活组织,就完全不一样.

这样做的人有,林彪.
这人就像马谡似的,完全不顾客观现实,口号喊起来无比正确,实事干起来无比糟糕。害死那末多人后,只好再把自己害死了
jiafeidemao 发表于 2012-2-23 08:24
天才在生前往往被认为是疯子。因为超越时代的想法,即难以理解,又难以实现。
“发动进攻只要两个条件,一是敌人在哪里,二是我们怎么做,至于敌人如何考虑,这并不重要”。
说出这种话的人也能算是天才?蠢才还差不多,“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才是天才。
“发动进攻只要两个条件,一是敌人在哪里,二是我们怎么做,至于敌人如何考虑,这并不重要”。
说出这种话的人也能算是天才?蠢才还差不多,“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才是天才。

做出抗美援朝决定的不知是啥才。
什么理论什么学说都不能脱离客观条件空谈,否则死路一条。
这么看来
公鸡在一战之前对自己的军队相当自信
面对实力相当的对手 防御 消耗对手才是上策
jiafeidemao 发表于 2012-2-23 17:20
做出抗美援朝决定的不知是啥才。
你要想说毛是蠢才就直说呗,拐弯抹角干什么?
这确实是一种鼓舞士气的学说,但军事史早就告诉我们进攻和防御是不可偏废的整体。
sergeant_w2 发表于 2012-2-23 16:52
“发动进攻只要两个条件,一是敌人在哪里,二是我们怎么做,至于敌人如何考虑,这并不重要”。
说出这种 ...
这人还算平均智商了

奥匈帝国的统帅康拉德连敌人在哪里都不屑于了解,他的命令只有一种,某时某部队到达某地,如果有敌军,击溃之。

古人的智商不错,但是知识水平差得吓人。
从拿破仑战争到一战,公鸡国军官的智商反而越来越低。
md2 发表于 2012-2-23 22:32
这人还算平均智商了

奥匈帝国的统帅康拉德连敌人在哪里都不屑于了解,他的命令只有一种,某时某部队到 ...
没见过跟2000多年前古人比知识水平的:dizzy:
不过话说回来,比儒学的话,有能比过孔丘的么?:D
jiafeidemao 发表于 2012-2-23 17:20
做出抗美援朝决定的不知是啥才。
打滚的也太早了吧?
让那些说解放军用人海战术的家伙看看。难道他们眼里的美军国军连一战时的德军都不如,我发现有为哈德门们找到了一条鄙视美军的理由。
sergeant_w2 发表于 2012-2-23 19:32
你要想说毛是蠢才就直说呗,拐弯抹角干什么?
为什么我觉得他是说毛和上面那位仁兄决策多有共通之处,但结果却不同?
进攻没有错,问题在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