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与“二战前”:不为人知的新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9:04: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能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当我们把二战当成“一战的延续”的时候。
60年代以来,所谓的“修正主义史学界”一直在不断地重新解读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其现实意义。
本贴意在展示一下“修正主义”的新一战历史。涉及的时间一直到二战爆发前夜。

第一部分:“施里芬计划”?什么“施里芬计划”?(关于德国战争计划的传说)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里,关于德国一战规划的官方历史是由一群退役帝德将官(包括Wilhelm Groener,Wilhelm von Hahnke,Hermann von Kuhl,Erich Ludendorff,Wolfgang Förster等人)完成的。而我们熟知的“大交响乐”一般宏大的“施里芬计划”(包括小毛奇是如何地愚蠢,以至于没有“加强右翼”),都来自这一伙人的描述。

1945年,英国轰炸机在对波茨坦的燃烧弹轰炸中,把德军档案馆给摧毁了。于是普遍认为是关于“施里芬计划”:资料全无。

1953年,德国历史学家Gerhard Ritter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中发现了1905年12月施里芬的“Denkschrift”(以及其他备忘录),他完成的《施里芬计划:对一个神话的批判(The Schlieffen Plan: Critique of a Myth)》指出,施里芬计划几乎不可能成功,而且极其冒险。

帝德遗老的官修史+Gerhard Ritter的研究一直是史学界对“施里芬计划”的研究基础,直到两德统一。原因很简单:有其他的幸存文件,而它们在二战后被苏联得到,1988年归还东德,两德统一后才进入西方史学界的视野。
新发现有:

1,施里芬在1891年到1905年间任德军总参谋长,但是施里芬本人从来没有进行过一场演习来推演“施里芬计划”。具体说来,施里芬总参谋长本人任内所有的演习都是设定法军攻入洛林地区,而德军实施战略反击。德国陆军没有进行过一场基于“施里芬计划”(攻入巴黎以西地区...)的演习

2,小毛奇1906年接任德军总参谋长一职,但是从1906年到1911年的五年间,他没有对“施里芬计划”做出任何批注、评估与修改。

3,施里芬1905年的备忘录中,使用了不存在的预备役部队。1905-1906年德军在西线可用的部队有62个师,1914年也只有76个师,“施里芬计划”却要求96个师。这个巨大的差距使得“施里芬计划”到底能从什么程度上指导作战,成为严重的问题。

4,“施里芬计划”要求德陆军全力进攻法国,在东线防御俄罗斯的人数为0;这同德国自己的情报评估是不相符的。即使经历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05年的俄国革命,德国情报机构仍然将俄军视为一个现实存在的威胁。1905-1906年德国自己的情报显示,俄军将面向德国部署25个步兵师。

5,“施里芬计划”这个如此重要的文件(“欧洲最秘密的文件”),竟然随着施里芬本人1906年离任后到了他家里,1913年施里芬死后传给他的两个女儿,最后竟被发现是与其家庭照片放在一起。


但是问题还有两个:施里芬、小毛奇的真实计划是什么?为什么1914年一战的开局同“施里芬计划”如此相似?

(未完)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能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当我们把二战当成“一战的延续”的时候。
60年代以来,所谓的“修正主义史学界”一直在不断地重新解读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其现实意义。
本贴意在展示一下“修正主义”的新一战历史。涉及的时间一直到二战爆发前夜。

第一部分:“施里芬计划”?什么“施里芬计划”?(关于德国战争计划的传说)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里,关于德国一战规划的官方历史是由一群退役帝德将官(包括Wilhelm Groener,Wilhelm von Hahnke,Hermann von Kuhl,Erich Ludendorff,Wolfgang Förster等人)完成的。而我们熟知的“大交响乐”一般宏大的“施里芬计划”(包括小毛奇是如何地愚蠢,以至于没有“加强右翼”),都来自这一伙人的描述。

1945年,英国轰炸机在对波茨坦的燃烧弹轰炸中,把德军档案馆给摧毁了。于是普遍认为是关于“施里芬计划”:资料全无。

1953年,德国历史学家Gerhard Ritter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中发现了1905年12月施里芬的“Denkschrift”(以及其他备忘录),他完成的《施里芬计划:对一个神话的批判(The Schlieffen Plan: Critique of a Myth)》指出,施里芬计划几乎不可能成功,而且极其冒险。

帝德遗老的官修史+Gerhard Ritter的研究一直是史学界对“施里芬计划”的研究基础,直到两德统一。原因很简单:有其他的幸存文件,而它们在二战后被苏联得到,1988年归还东德,两德统一后才进入西方史学界的视野。
新发现有:

1,施里芬在1891年到1905年间任德军总参谋长,但是施里芬本人从来没有进行过一场演习来推演“施里芬计划”。具体说来,施里芬总参谋长本人任内所有的演习都是设定法军攻入洛林地区,而德军实施战略反击。德国陆军没有进行过一场基于“施里芬计划”(攻入巴黎以西地区...)的演习

2,小毛奇1906年接任德军总参谋长一职,但是从1906年到1911年的五年间,他没有对“施里芬计划”做出任何批注、评估与修改。

3,施里芬1905年的备忘录中,使用了不存在的预备役部队。1905-1906年德军在西线可用的部队有62个师,1914年也只有76个师,“施里芬计划”却要求96个师。这个巨大的差距使得“施里芬计划”到底能从什么程度上指导作战,成为严重的问题。

4,“施里芬计划”要求德陆军全力进攻法国,在东线防御俄罗斯的人数为0;这同德国自己的情报评估是不相符的。即使经历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05年的俄国革命,德国情报机构仍然将俄军视为一个现实存在的威胁。1905-1906年德国自己的情报显示,俄军将面向德国部署25个步兵师。

5,“施里芬计划”这个如此重要的文件(“欧洲最秘密的文件”),竟然随着施里芬本人1906年离任后到了他家里,1913年施里芬死后传给他的两个女儿,最后竟被发现是与其家庭照片放在一起。


但是问题还有两个:施里芬、小毛奇的真实计划是什么?为什么1914年一战的开局同“施里芬计划”如此相似?

(未完)
既然“施里芬计划”是假的,施里芬、小毛奇在西线作战的真实计划是什么?

两任总参谋长都知道,德军在东西两线上都处于数量劣势,于是(根据德军的推演),法军会先进攻洛林或阿登森林(比利时境内,法国筑垒线以北),如果法军不先攻,德军右翼就会通过比利时包抄法国筑垒区。在初期击败法国的进攻后,估计俄军会在东线施压,于是西线转为守势,反击俄军。东线一旦安全,西线德军的右翼就继续向德法边境的法国筑垒区移动,争取同(一直在施压的)左翼前后夹击,消灭法军,突破法国筑垒线。

这第一阶段的战役要持续一个月左右,然后德军才会向法国内陆前进。

与众所周知的(“施里芬计划”)不同,施里芬、小毛奇从来没有打算将德军右翼绕到巴黎以西,而“加强右翼”的临终遗言也是不存在的,因为两人都很重视左翼(正面对法国要塞区),因为消灭/突破法国筑垒线才是第一阶段的目的,也就是说左翼部队可能要进行决定性作战。对西线第一阶段的谋划更多的是常规战,而不是包围战;更多的是反击战,而不是先发制人。


为什么1914年一战的开局同“施里芬计划”(如果现在我们可以确定它是“假”的)如此相似?

1914年8月4日,德军开始通过比利时、卢森堡向法国前进。

8月7日,法军开始进攻阿尔萨斯。

8月14日,法军开始进攻洛林。

8月20日,德军在洛林开始反攻。

8月22日,德军在阿登地区开始反攻。

德军在这些作战中都获得了胜利,法军在8月30日开始全面撤退。

此时,如果根据德军原定的战略,应该是通过铁路向对俄战线运输6个兵团左右的兵力(同时在西线进入守势),或是继续在西线进攻以突破法国筑垒线。但是小毛奇抓住机会,希望同时在两线取胜。一方面,德军开始向法国内陆追击,以防止法军得到增援,希望能趁势进行歼灭战;另一方面,2个兵团被运向东线投入对俄作战。

8月31日,克鲁格(Alexander von Kluck)的第一集团军从巴黎东南边而不是巴黎西北边绕过法国首都时,传统的史料都称这是“施里芬计划”悲惨的结局。但是第一集团军的任务从来不是包围巴黎,而是保护其他德军部队的右翼(因为克鲁格的第一集团军位于整个西线右翼集群的最右端),其失败是德国西线战略——突破法国要塞区——失败的一部分。

在9月2日至9月5日,小毛奇曾希望德军第一集团军与第二集团军能绕过撤退中的法军,进而通过包抄法军把他们逼到法国-瑞士边境,但是这很可能是小毛奇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冒出这个想法。

当德国情报机构称法军已经退到巴黎时,小毛奇马上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未完)
赶上直播?我觉得小毛奇没有看上去那么愚蠢
“施里芬计划”谎言揭穿的后果:



下面,我们来根据中文网络上随便找来的一个“常规”解释来进行修正:
http://www.cnr.cn/junshi/jszl/sjzs/200909/t20090901_505452582_1.html
      “施里芬这位能干的战略家,是军事史上博览群书的人之一。他从坎尼之战中得到许多启示,汉尼拔用包围两翼和后卫击败了较强的罗马人。施里芬将军的相似的计划集中在梅斯,这是一个最靠近法国边境的德国城市,距离巴黎一百七十八英里。
  以这个筑垒地区为枢轴,由七十九个师组成的右翼,将以闪电战经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后面马上由战时后备军之类的第二后备军跟上来。由八个师组成的较小的左翼(施里芬、小毛奇都很重视左翼,因为突破法国筑垒线才是第一阶段的意图,也就是说左翼部队可能要进行决定性作战,将留在法德边界。象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一样,德国人在这个绕着枢轴旋转的运动中,将一直横扫到法国沿海地区,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围巴黎(施里芬、小毛奇从来没有打算将德军右翼绕到巴黎以西,然后转向东面。
  如果法国士兵离开他们的洛林要塞,把八个德国固定师赶向莱茵河,这样就更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进的德国人将从后面来攻打法国人。法国的要塞炮只面对德国,不能转向西面来对付从法国方面进攻的德国人。
  施里芬制订的战略,包括一支十万人的英国远征军——和法国人协同作战——在内。考虑到俄国的原始铁路系统会造成蜗牛般步伐的动员(这个问题在后文中大家会知道:德军是很害怕这“原始铁路系统”的,施里芬只在东线安排十个师(1905年施里芬的备忘录要求在东线防御俄罗斯的人数为0以推迟沙皇部队的前进,直到法国被压倒为止。1913年,80岁的史里芬临终时仍一再叮嘱(这是戏说:“必有一战时,切莫削弱我的右翼。”尽管这一临终嘱咐随着德国悲剧的落幕而成为军事史上的名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继任人,谨小慎微的毛奇将军改变了这个计划,以应付他认为是不同的情况。他不去加强右翼,反而减少右翼的实力三分之一,在左翼增加了八个师——此举对法国是幸运的。由于其他障碍和延误,毛奇缩短了以梅斯为枢轴而转动的德国入侵战线(这是小毛奇战略规划中的一部分,见下文,以致他的部队开到巴黎的东面而没有加以包围(第一集团军的任务从来不是包围巴黎,而是保护其他德军部队的右翼。几个星期后,当德国人企图用正面突击攻占巴黎时,他们在马恩之战中被击退了。”

......

     “当德国的克虏伯大炮、毛瑟枪已经驰名世界,德国参谋本部正在着重研究马克沁机枪的价值时,俄罗斯的士兵不少还以绑了尖刀的木棍作为唯一装备。同时,俄罗斯广阔的领土、落后的铁路网和老化的战争动员机制使得俄国的战争反应速度大打了折扣。仔细研究了双方力量对比之后,施利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行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罗斯。施利芬判断,俄罗斯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使得俄国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对德国的军事集结。而在这段时间内,拥有毛奇时代主持修建的密集铁路网,德国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军事集结并打败法国(铁路网问题的实情,见下文。这就是“施利芬计划”的基本战略思想,以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时间差”。
  1891年,也就是出任德军参谋总长的第一年,施利芬便提出了一份“备忘录”,被称为第一号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中,施利芬采用了军事学家所罕见的“剧情排演”的方式,推演了未来欧洲大战的基本过程,提出了“时间差”的战略构想与实施方式。之后,施利芬又在1892年和1894年提出了第二、第三号备忘录,这三份备忘录,便是“施利芬计划”的基本雏形。此后,在任期内,施利芬主导进行了对未来战争的无数的演习、沙盘演练与讨论,对备忘录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在1891年到1905年任德军总参谋长的时候,施里芬本人从来没有进行过一场演习来推演“施里芬计划”。1905年12月,施利芬完成了最后一份备忘录,并于1906年亲手交给了继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利芬计划”终于成形。”
==========================================

进一步说来,如果德军西线是准备在法军攻入洛林地区后,实施战略反击,这个“时间差”观点的价值有多大?
一般的观点(“时间差”观点)都是:由于德军要先攻,尽快消灭法国陆军主力,还要大迂回来包围巴黎,总动员命令的下达一定要果断,决不能等到俄国总动员完成后才发动对法攻势;于是沙俄一宣布总动员,德国就要宣布总动员,而当德国宣布总动员之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自动”而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在“施里芬计划”谎言被揭穿后,我们首先要分清楚“小毛奇计划”与“施里芬时期的计划”是不同的(这两者同口耳相传的“施里芬计划”差别都很大),而小毛奇时期的欧洲战略与军事技术格局实际上已经出现了相当不利于德国的转变。“打时间差”、“速决战”在老毛奇时代就已经被打入德军总参谋部的冷宫,“大众流行历史学”一直认为德军一直到1914还有“速决战迷梦”——甚至“速决战能力”——但柏林的将军们已经确认即将爆发的欧洲战争会是一场持久消耗战。这个观点从“小毛奇避开荷兰”这点上可以看出来:

毛奇缩短了以梅斯为枢轴而转动的德国入侵战线

这也直接导致了德军右翼扫过中立小国进入法国时,后勤运输协调问题不断,结果降低了右翼集群进攻的速度(德国两个军不得不从比利时列日要塞地区的瓶颈中“挤”过去),按照“大众流行历史”观点,这导致了无法及时包围巴黎——“施里芬计划”失败。
荷兰的中立地位——根据小毛奇自己的说法——将形成“供德国喘息的通气管”,既然欧洲战争不可避免地是一场持久消耗战,通过中立国荷兰来保证德国能获取海外市场的物资,就是十分重要的。

(未完)
“施里芬计划”给施里芬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利刃 发表于 2010-7-31 21:50

按照Terence Zuber的解读,
“施利芬计划”(1905年备忘录)是施里芬(以及总参谋部)用来说服德国国防部扩军的文件。

施利芬坚信德国要打一场两条战线的欧洲战争,而他一直认为当时德国陆军的人数是不足的。虽然德国实施的是普遍兵役制,但是德国陆军人数比法军小,即使法国人口少-出生率也低;这是因为德国只使用了可征召人口的50%,而法国已经达到了75%左右。如果帝国议会在和平时期不关注这个“数量劣势”,施里芬认为在战时将会困难重重。

这也是为什么施里芬要在1905年备忘录使用根本不存在的部队的原因:说服文官提高兵役的比例,扩充德国陆军(关于德国海军与陆军斗争的问题,下文会提到)

至于小毛奇突然在1911年关注起这份“施利芬计划”,原因也是一样的:1911年发生了阿加迪尔危机,德军总参更加明确了法国的“侵略性”与“进攻性”,于是一份可以有助于扩军的“宏大计划”就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