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原创』米特拉达梯战争兼浅谈罗马人共和时期的军事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47:39
[原创]米特拉达梯战争兼浅谈罗马人共和时期的军事优势

               



             自认为是文明世界主宰的罗马人在三次布匿战争中彻底中击败了地中海强敌迦太基后,开始了大举东进,他们打败了曾经骄傲与勇敢的马其顿人,并击败了狂妄的叙利亚国王安提阿,罗马的鹰旗在西班牙,北非,意大利,巴尔干以及小亚到处飘扬,似乎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罗马军团的短剑与盾牌,再大的土地也填不满他们征服他们所能看到的文明世界的勃勃野心,他们把战争与死亡带向敌人,而把财富带回罗马。此次,他们的兵锋指向了黑海附近的米特拉达梯。当罗马人扩张到小亚的时候,罗马人与米特拉达梯人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双方都在准备战争,所需要的不过是进行战争的理由罢了,战争,就象那变幻莫测的乌云一样,随时可能会爆发。
                                                                  
                                                   一                  
                                            以退为进,出师有名
         在本文开始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罗马人的外交政策。罗马人不仅精于战术,在外交策略上也颇有远见。他们一向努力拉拢那些对于其强大的帝国威胁较小的国家,并当一些小国受到较大国家的进攻时经常以友谊为借口加以干涉,以取得其信任,当罗马人需要的时候,这些小国往往能给予罗马人不小的支援,以对抗较强大的敌国。在对待同盟者的问题上,罗马远较其它国家为高明与有远见,他们十分谨慎的选择同盟者,并严格遵守同盟条约,给予它们相当大的信任。现在我们具体来看看罗马人是如何做的吧。
在《罗马史》第三卷萨谟尼安人的历史的第一部分,记叙如下:
       当罗马的将军科尼利阿斯和科维那斯以及平民狄西阿已经打败了萨谟尼安人之后,他们在坎佩尼亚留下一支驻军,以防范萨谟尼安人的袭击。这些军士共同享受了坎佩尼亚人的奢侈放纵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习惯腐化了,开始嫉妒这些人民的财富,因为他们自己是贫穷的,在罗马负有惊人的债务。最后,他们商量,阴谋杀害那些款待他们的人,夺取他们的财产,强占他们的妻室。如果没有另外一位正在出发进攻萨谟尼安人的将军马麦卡斯知道了罗马军士的这个阴谋的话,这件不名誉的事情可能会实行了。他没有说出他的用意来,就把一些军士解除武装,把他们当作应该免除长期兵役的士兵遣散了。他佯言有重要的事情,命令那些比较凶恶的士兵到罗马去,同时派遣一个军团将校跟他们同去,命令他秘密地监视他们。这两部分的士兵都疑心他们的阴谋已经被泄漏了,他们在特拉星那镇的附近离开了那个军团将校而逃跑了。他们释放所有那些正在田野工作的人和奴隶监狱中的人,尽他们的能力武装他们,向罗马进军,共有二万人。在离罗马约一天路程的地方,他们遇着科维那斯,他走入在他们附近的亚尔巴山上一个军营里。他很安静地留在他的军营里,等待事态的发展,他认为进攻他们是不聪明的。但是两部分人秘密地彼此混合起了,士兵们象在亲戚朋友中间一样,带着呻吟和涕泣承认他们是错误的,但是他们说,所有一切事情发生的原因就是他们在罗马所欠的债务。当科维那斯了解了这一点的时候,他不敢担当这样一个流血内战的责任,他劝元老院免除这些人的债务。他夸大了战争的困难,不相信他有战胜这样大的一队人的力量,因为这些人是会因绝望而拚命战斗的。他对于他自己的军队跟叛军的会晤和商谈的结果也很怀疑,因为他自己的军队是这些叛军的亲属,他们也同样地受到债务的压迫,他担心他自己的军队多少是不忠诚的。他说,如果他战败了的话,危险更会大大地增加;如果战胜了的话,这个胜利本身对于国家是最可悲伤的,因为这个胜利是征服他们自己这样多的人民而取得的。元老院被他的论据所感动,下令取消全体罗马人的债务,同时也赦免了这些叛军的罪过;于是这些叛军放下他们的武器,回到罗马来了。
              
           
       在《罗马史》第三卷萨谟尼安人的历史的第九部分:
       有些罗马军队驻扎在利吉姆,以保卫这个城市的安全而防止敌人的入侵。他们和他们的领袖狄西阿嫉妒当地居民的幸福生活,趁着他们正在一个假日宴会的时候杀害他们,强奸他们的妻子。他们提出一个作为这个罪行的借口,说利吉姆的公民们将出卖罗马驻军而投降皮洛斯。所以狄西阿变为一个最高统治者,而不是一个驻军司令官了。他和马麦丁人订立同盟;马麦丁人住在西西里海峡的那一边,不久以前,他们对于他们的东道主也犯了同样的罪行的。
       狄西阿患眼疾,他不信任利吉姆的医生,因而派人往麦散那去请一个医生,这个医生是很久以前从利吉姆迁居到麦散那的,人们都忘记了他是一个利吉姆人。这个医生劝他说,如果他希望快点好的话,他应当使用某种强烈的药剂。他使用了一种猛烈的、腐蚀性的油膏涂在狄西阿的眼睛上面之后,他告诉狄西阿忍着痛苦,等候他再来。于是他秘密地回到麦散那去了。狄西阿忍受痛苦很久之后,洗去油膏,发现他的眼睛已经失明了。.罗马人派遣非布利西阿去恢复秩序。他把城市交还给那些当时还活着的利吉姆人,把叛变的罪魁送到罗马去。这些人在广场被棒击后,就被枭首了,他们的尸体被抛弃而没有埋葬。狄西阿双目失明,守卫者疏于防范,他自杀了。
       从上面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罗马人对于他们的意大利同盟者的态度,他们小心的维护着其与同盟者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重视甚于对自己的一部分飞扬跋扈的军队,并且在第一个例子中,对阴谋杀害坎佩尼亚人的一部分士兵的监押甚至差点让他们自己遭受到流血内战的苦难!
        在罗马人以后的战争中,他们谨慎选择的盟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汉尼拔战争中,很多意大利同盟的忠心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罗马,即使是在战争中投靠了汉尼拔的同盟者,罗马人在战争胜利后也没有亏待他们,元老院赦免了所以那些倒向汉尼拔一边去的人,只有勃罗丁人不在赦免之列,因为即使在汉尼拔退出意大利 后,他们还是忠于汉尼拔的。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后期的北非战场,西庇阿采取间接路线从西班牙直取迦太基。在这次战役中,马西尼萨的加盟使西庇阿对迦太基人的战争进行得较为顺利,如果没有马西尼萨,西庇阿难以短时间迫使汉尼拔回援北非,从而使汉尼拔十几年的辛苦经营付诸东流;如果没有马西尼萨,很难想象在撒马会战中西庇阿与汉尼拔的决战谁胜谁负,因为在撒马会战中马西尼萨的骑兵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撒马会战的结果改写,那么罗马史就得进行不小的改动了。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战例。在罗马人对叙利亚国王安提阿的战争中,攸美尼斯的加盟为罗马人的胜利增添了一份分量不轻的砝码,在罗马人与安提阿的决战中,他尤其表现突出:
         当攸美尼斯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不注意敌人其余的军队,只担心装有镰刀的战车的进攻,因为这些战车大部分是对抗他的,因此他聚集那些投石手、弓箭手和在他指挥下的其他轻装部队,命令他们包围战车,向马射击,而不向驾车的人射击;因为当一匹拖着战车的马变为不可控制的时候,那部战车就没有用处了,同时也大大地影响其余军队的秩序,因为其余的军队也害怕他们自己这一边的镰刀的。很多马匹受伤,因而拖着战车向他们自己的队伍里冲去。首先是骆驼队伍混乱了,因为骆驼是安置在战车防线之后的;接着是穿铠甲的骑兵混乱了,因为他们铠甲的重量,他们不容易躲避镰刀。现在骚动很大,产生了各种混乱,这主要是那些逃跑的人所引起而传播到整个战场的。恐惧的心理甚至比事实还要恶劣,因为在那个广大而拥挤的战场上,在混乱的叫喊和极端的恐慌之中,就是那些在场的人也不能很清楚地了解真相,传布恐慌的人总是夸大地传给和他靠近的人的。
         攸美尼斯在他的第一次尝试中取得了惊人的胜利,扫清了战车和骆驼所占据的阵地之后,领导他自己的骑兵和在他指挥下的罗马人和意大利人的骑兵进攻那些跟他抵抗的加拉西亚人、卡巴多西亚人和其他雇佣军,大声欢呼,鼓励他们不要害怕这些已经没有前哨支持的而又缺乏战斗经验的人。他们服从了他,猛力冲锋,结果,不但把这些人击溃,并且把那些已被战车冲乱了的附近队伍和穿铠甲的骑兵也打垮了。这些骑兵,特别是因为他们的铠甲的重量,不能迅速地转动和逃跑,被敌人赶上杀死了。这是马其顿方阵左边的情况。
         马西尼萨,攸美尼斯以及意大利同盟对罗马巨大贡献是罗马一直以来良好的同盟政策的结果,他们谨慎的选择同盟者,并小心的维护两者之间的同盟关系,有效利用其中有强大战斗力的同盟者的力量。在此我不得不佩服罗马人善于选择同盟者的眼光以及在对待同盟者上为了长远利益甚至不得不牺牲本身利益的远见。在此,让我们来反观一下另外一些国家或人物在选择与对待同盟者的做法吧。
         
          据说在汉尼拔被击败后,有一次同西庇阿讨论名将排序问题(看来不仅我们这些军事爱好者喜欢讨论,名将之间也要互相讨论讨论),汉尼拔说,如果他不被西庇阿击败,他将把自己排在亚历山大与皮洛士的前面,这个皮洛士的具体军事功绩《罗马史》上记载很少,我们现在很难具体考证他到底有多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不过他在对待曾经和自己一同战斗过的人似乎不是很正确。
         《罗马史》记载,他在意大利失败后:他带着这十二条船舰逃跑的时候,还向意大利的罗克里人报了仇,由于他的驻军和驻军司令官对罗克里居民残暴,罗克里人把他的驻军和驻军司令官杀死了。他很残暴地屠杀和劫掠他们,甚至普罗瑟彼那女神庙的圣物也没有留下。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在马其顿战争中,马其顿王柏修斯过去是一个智勇双全的英主,可惜随着战争的进行,他越来越变为懦弱和轻率,甚至为了金钱而失去了一个可能扭转战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盟友:
         当基提人渡过多瑙河的时候,他们要求给予他们的领袖克罗略一千金币,每个骑兵十个金币,每个步兵五个金币,总共十万五千金币多一点。柏修斯派遣使者带着给予他们的军官们的军袍、金项圈和马匹以及一万金币,到他们那里去。当他离他们的军营不远的时候,他派人去请克罗略来。克罗略问使者们是否带来了黄金,当他知道他们没有带来的时候,他命令他们回到柏修斯那里去。当柏修斯知道此事的时候,他又被神明所扰乱,在他的朋友中,任性地抱怨基提人轻诺寡信的性格,伪称他不敢接受两万基提人在他的军营里。他说,他能够勉强地接受一万人;他们如果反叛的话,他能够镇压他们。
          当他对他的朋友们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对基提人说了别的谎言,要求他们的一半军队到他这边来,答应把即将得到手的黄金给予他们——他是这样矛盾,这样急于想得到不久以前他命令投入海中的那些金钱。克罗略看到使者们又回来了,他大声地问他们是否带来黄金;当他们想要说别的事情的时候,他命令他们首先谈那些黄金。当他知道他们还没有得到黄金的时候,他再也不听他们一句话,就带着他的军队回国去了。这样,柏修斯又失掉了这些同盟者,这些同盟者人数很多,并且是正在恰好的时机到达的。
           在本文将详细讲叙的米特拉达梯战争中,米特拉达梯国王因为不信任同盟者开俄斯,而对其怀恨在心,对其展开报复,而最终导致小亚同盟的离心,以致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力量,间接的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从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选择同盟者上与罗马人相比是缺乏眼光与远见的。皮洛士不象一个将军而更象一个掠夺者,尽管在战争中掠夺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对曾经的同盟者大打出手却比较少见;马其顿王柏修斯则显然是缺乏远见的,他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小的财产而损失了更大的利益,在利令智昏的情况下不明白如果军事失败,财宝将尽归他人所有,只有击败敌人,才能保住财富并有可能取得更多财富;至于米特拉达梯国王,则在选择同盟者上缺乏判断力,即眼光 ,误认为开俄斯人有敌对意识,以至后来犯下决策错误。
           当然,罗马人在外交上也有出现过违背和约的情况,例如在第三次迦太基战争中违约毁灭了迦太基,在与马其顿国王菲力缔结和约后大大怀疑菲力的忠诚而导致马其顿战争的继续,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我想到了现在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中的一句经典台词:“铁木真的好安答扎木合虽然乐于帮助弱者,却不能容下强者”,这句话可能能比较恰当的道出罗马对于其强大盟友的敌对心态。但是,相对其它国家来说,罗马人是比较值得信赖的。
          在本次战争中,罗马人因它良好的盟友政策同样抢占了先机,卑泰尼亚与卡巴多西亚即是罗马人进攻米特拉达梯的两颗棋子,卑泰尼亚由于以前罗马人给予的帮助而给予支援, 而卡巴多西亚人则由于与米特拉达梯人的领土问题而倒向罗马。从”伐交“形势来看,罗马人是占有优势的。
          亚细亚总督琉喜阿斯·喀西约鉴于对米特拉达梯的轻视,不顾卑泰尼亚与卡巴多西亚的反对,力劝他们向米特拉达梯进攻,尽管他们并不愿意进行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但是由于卑泰尼亚国王尼科美德曾经答应付给罗马的将军们和使者们很大一笔款子作为他复国的报酬,而这笔款子现在还没有付清,同时他还从他们的罗马人随员中以利息借了其他一些巨款,他们正在催促,所以他不得不进攻米特拉达梯,掠夺了大量物质,米特拉达梯国王为了让自己发动战争更为有理,高明的退却了。在米特拉达梯人与罗马人进行了了几番口舌之战后,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从此拉开了长达几十年的米特拉达梯战争的序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8 17:28:06编辑过]
[原创]米特拉达梯战争兼浅谈罗马人共和时期的军事优势

               



             自认为是文明世界主宰的罗马人在三次布匿战争中彻底中击败了地中海强敌迦太基后,开始了大举东进,他们打败了曾经骄傲与勇敢的马其顿人,并击败了狂妄的叙利亚国王安提阿,罗马的鹰旗在西班牙,北非,意大利,巴尔干以及小亚到处飘扬,似乎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罗马军团的短剑与盾牌,再大的土地也填不满他们征服他们所能看到的文明世界的勃勃野心,他们把战争与死亡带向敌人,而把财富带回罗马。此次,他们的兵锋指向了黑海附近的米特拉达梯。当罗马人扩张到小亚的时候,罗马人与米特拉达梯人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双方都在准备战争,所需要的不过是进行战争的理由罢了,战争,就象那变幻莫测的乌云一样,随时可能会爆发。
                                                                  
                                                   一                  
                                            以退为进,出师有名
         在本文开始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罗马人的外交政策。罗马人不仅精于战术,在外交策略上也颇有远见。他们一向努力拉拢那些对于其强大的帝国威胁较小的国家,并当一些小国受到较大国家的进攻时经常以友谊为借口加以干涉,以取得其信任,当罗马人需要的时候,这些小国往往能给予罗马人不小的支援,以对抗较强大的敌国。在对待同盟者的问题上,罗马远较其它国家为高明与有远见,他们十分谨慎的选择同盟者,并严格遵守同盟条约,给予它们相当大的信任。现在我们具体来看看罗马人是如何做的吧。
在《罗马史》第三卷萨谟尼安人的历史的第一部分,记叙如下:
       当罗马的将军科尼利阿斯和科维那斯以及平民狄西阿已经打败了萨谟尼安人之后,他们在坎佩尼亚留下一支驻军,以防范萨谟尼安人的袭击。这些军士共同享受了坎佩尼亚人的奢侈放纵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习惯腐化了,开始嫉妒这些人民的财富,因为他们自己是贫穷的,在罗马负有惊人的债务。最后,他们商量,阴谋杀害那些款待他们的人,夺取他们的财产,强占他们的妻室。如果没有另外一位正在出发进攻萨谟尼安人的将军马麦卡斯知道了罗马军士的这个阴谋的话,这件不名誉的事情可能会实行了。他没有说出他的用意来,就把一些军士解除武装,把他们当作应该免除长期兵役的士兵遣散了。他佯言有重要的事情,命令那些比较凶恶的士兵到罗马去,同时派遣一个军团将校跟他们同去,命令他秘密地监视他们。这两部分的士兵都疑心他们的阴谋已经被泄漏了,他们在特拉星那镇的附近离开了那个军团将校而逃跑了。他们释放所有那些正在田野工作的人和奴隶监狱中的人,尽他们的能力武装他们,向罗马进军,共有二万人。在离罗马约一天路程的地方,他们遇着科维那斯,他走入在他们附近的亚尔巴山上一个军营里。他很安静地留在他的军营里,等待事态的发展,他认为进攻他们是不聪明的。但是两部分人秘密地彼此混合起了,士兵们象在亲戚朋友中间一样,带着呻吟和涕泣承认他们是错误的,但是他们说,所有一切事情发生的原因就是他们在罗马所欠的债务。当科维那斯了解了这一点的时候,他不敢担当这样一个流血内战的责任,他劝元老院免除这些人的债务。他夸大了战争的困难,不相信他有战胜这样大的一队人的力量,因为这些人是会因绝望而拚命战斗的。他对于他自己的军队跟叛军的会晤和商谈的结果也很怀疑,因为他自己的军队是这些叛军的亲属,他们也同样地受到债务的压迫,他担心他自己的军队多少是不忠诚的。他说,如果他战败了的话,危险更会大大地增加;如果战胜了的话,这个胜利本身对于国家是最可悲伤的,因为这个胜利是征服他们自己这样多的人民而取得的。元老院被他的论据所感动,下令取消全体罗马人的债务,同时也赦免了这些叛军的罪过;于是这些叛军放下他们的武器,回到罗马来了。
              
           
       在《罗马史》第三卷萨谟尼安人的历史的第九部分:
       有些罗马军队驻扎在利吉姆,以保卫这个城市的安全而防止敌人的入侵。他们和他们的领袖狄西阿嫉妒当地居民的幸福生活,趁着他们正在一个假日宴会的时候杀害他们,强奸他们的妻子。他们提出一个作为这个罪行的借口,说利吉姆的公民们将出卖罗马驻军而投降皮洛斯。所以狄西阿变为一个最高统治者,而不是一个驻军司令官了。他和马麦丁人订立同盟;马麦丁人住在西西里海峡的那一边,不久以前,他们对于他们的东道主也犯了同样的罪行的。
       狄西阿患眼疾,他不信任利吉姆的医生,因而派人往麦散那去请一个医生,这个医生是很久以前从利吉姆迁居到麦散那的,人们都忘记了他是一个利吉姆人。这个医生劝他说,如果他希望快点好的话,他应当使用某种强烈的药剂。他使用了一种猛烈的、腐蚀性的油膏涂在狄西阿的眼睛上面之后,他告诉狄西阿忍着痛苦,等候他再来。于是他秘密地回到麦散那去了。狄西阿忍受痛苦很久之后,洗去油膏,发现他的眼睛已经失明了。.罗马人派遣非布利西阿去恢复秩序。他把城市交还给那些当时还活着的利吉姆人,把叛变的罪魁送到罗马去。这些人在广场被棒击后,就被枭首了,他们的尸体被抛弃而没有埋葬。狄西阿双目失明,守卫者疏于防范,他自杀了。
       从上面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罗马人对于他们的意大利同盟者的态度,他们小心的维护着其与同盟者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重视甚于对自己的一部分飞扬跋扈的军队,并且在第一个例子中,对阴谋杀害坎佩尼亚人的一部分士兵的监押甚至差点让他们自己遭受到流血内战的苦难!
        在罗马人以后的战争中,他们谨慎选择的盟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汉尼拔战争中,很多意大利同盟的忠心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罗马,即使是在战争中投靠了汉尼拔的同盟者,罗马人在战争胜利后也没有亏待他们,元老院赦免了所以那些倒向汉尼拔一边去的人,只有勃罗丁人不在赦免之列,因为即使在汉尼拔退出意大利 后,他们还是忠于汉尼拔的。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后期的北非战场,西庇阿采取间接路线从西班牙直取迦太基。在这次战役中,马西尼萨的加盟使西庇阿对迦太基人的战争进行得较为顺利,如果没有马西尼萨,西庇阿难以短时间迫使汉尼拔回援北非,从而使汉尼拔十几年的辛苦经营付诸东流;如果没有马西尼萨,很难想象在撒马会战中西庇阿与汉尼拔的决战谁胜谁负,因为在撒马会战中马西尼萨的骑兵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撒马会战的结果改写,那么罗马史就得进行不小的改动了。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战例。在罗马人对叙利亚国王安提阿的战争中,攸美尼斯的加盟为罗马人的胜利增添了一份分量不轻的砝码,在罗马人与安提阿的决战中,他尤其表现突出:
         当攸美尼斯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不注意敌人其余的军队,只担心装有镰刀的战车的进攻,因为这些战车大部分是对抗他的,因此他聚集那些投石手、弓箭手和在他指挥下的其他轻装部队,命令他们包围战车,向马射击,而不向驾车的人射击;因为当一匹拖着战车的马变为不可控制的时候,那部战车就没有用处了,同时也大大地影响其余军队的秩序,因为其余的军队也害怕他们自己这一边的镰刀的。很多马匹受伤,因而拖着战车向他们自己的队伍里冲去。首先是骆驼队伍混乱了,因为骆驼是安置在战车防线之后的;接着是穿铠甲的骑兵混乱了,因为他们铠甲的重量,他们不容易躲避镰刀。现在骚动很大,产生了各种混乱,这主要是那些逃跑的人所引起而传播到整个战场的。恐惧的心理甚至比事实还要恶劣,因为在那个广大而拥挤的战场上,在混乱的叫喊和极端的恐慌之中,就是那些在场的人也不能很清楚地了解真相,传布恐慌的人总是夸大地传给和他靠近的人的。
         攸美尼斯在他的第一次尝试中取得了惊人的胜利,扫清了战车和骆驼所占据的阵地之后,领导他自己的骑兵和在他指挥下的罗马人和意大利人的骑兵进攻那些跟他抵抗的加拉西亚人、卡巴多西亚人和其他雇佣军,大声欢呼,鼓励他们不要害怕这些已经没有前哨支持的而又缺乏战斗经验的人。他们服从了他,猛力冲锋,结果,不但把这些人击溃,并且把那些已被战车冲乱了的附近队伍和穿铠甲的骑兵也打垮了。这些骑兵,特别是因为他们的铠甲的重量,不能迅速地转动和逃跑,被敌人赶上杀死了。这是马其顿方阵左边的情况。
         马西尼萨,攸美尼斯以及意大利同盟对罗马巨大贡献是罗马一直以来良好的同盟政策的结果,他们谨慎的选择同盟者,并小心的维护两者之间的同盟关系,有效利用其中有强大战斗力的同盟者的力量。在此我不得不佩服罗马人善于选择同盟者的眼光以及在对待同盟者上为了长远利益甚至不得不牺牲本身利益的远见。在此,让我们来反观一下另外一些国家或人物在选择与对待同盟者的做法吧。
         
          据说在汉尼拔被击败后,有一次同西庇阿讨论名将排序问题(看来不仅我们这些军事爱好者喜欢讨论,名将之间也要互相讨论讨论),汉尼拔说,如果他不被西庇阿击败,他将把自己排在亚历山大与皮洛士的前面,这个皮洛士的具体军事功绩《罗马史》上记载很少,我们现在很难具体考证他到底有多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不过他在对待曾经和自己一同战斗过的人似乎不是很正确。
         《罗马史》记载,他在意大利失败后:他带着这十二条船舰逃跑的时候,还向意大利的罗克里人报了仇,由于他的驻军和驻军司令官对罗克里居民残暴,罗克里人把他的驻军和驻军司令官杀死了。他很残暴地屠杀和劫掠他们,甚至普罗瑟彼那女神庙的圣物也没有留下。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在马其顿战争中,马其顿王柏修斯过去是一个智勇双全的英主,可惜随着战争的进行,他越来越变为懦弱和轻率,甚至为了金钱而失去了一个可能扭转战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盟友:
         当基提人渡过多瑙河的时候,他们要求给予他们的领袖克罗略一千金币,每个骑兵十个金币,每个步兵五个金币,总共十万五千金币多一点。柏修斯派遣使者带着给予他们的军官们的军袍、金项圈和马匹以及一万金币,到他们那里去。当他离他们的军营不远的时候,他派人去请克罗略来。克罗略问使者们是否带来了黄金,当他知道他们没有带来的时候,他命令他们回到柏修斯那里去。当柏修斯知道此事的时候,他又被神明所扰乱,在他的朋友中,任性地抱怨基提人轻诺寡信的性格,伪称他不敢接受两万基提人在他的军营里。他说,他能够勉强地接受一万人;他们如果反叛的话,他能够镇压他们。
          当他对他的朋友们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对基提人说了别的谎言,要求他们的一半军队到他这边来,答应把即将得到手的黄金给予他们——他是这样矛盾,这样急于想得到不久以前他命令投入海中的那些金钱。克罗略看到使者们又回来了,他大声地问他们是否带来黄金;当他们想要说别的事情的时候,他命令他们首先谈那些黄金。当他知道他们还没有得到黄金的时候,他再也不听他们一句话,就带着他的军队回国去了。这样,柏修斯又失掉了这些同盟者,这些同盟者人数很多,并且是正在恰好的时机到达的。
           在本文将详细讲叙的米特拉达梯战争中,米特拉达梯国王因为不信任同盟者开俄斯,而对其怀恨在心,对其展开报复,而最终导致小亚同盟的离心,以致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力量,间接的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从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选择同盟者上与罗马人相比是缺乏眼光与远见的。皮洛士不象一个将军而更象一个掠夺者,尽管在战争中掠夺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对曾经的同盟者大打出手却比较少见;马其顿王柏修斯则显然是缺乏远见的,他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小的财产而损失了更大的利益,在利令智昏的情况下不明白如果军事失败,财宝将尽归他人所有,只有击败敌人,才能保住财富并有可能取得更多财富;至于米特拉达梯国王,则在选择同盟者上缺乏判断力,即眼光 ,误认为开俄斯人有敌对意识,以至后来犯下决策错误。
           当然,罗马人在外交上也有出现过违背和约的情况,例如在第三次迦太基战争中违约毁灭了迦太基,在与马其顿国王菲力缔结和约后大大怀疑菲力的忠诚而导致马其顿战争的继续,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我想到了现在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中的一句经典台词:“铁木真的好安答扎木合虽然乐于帮助弱者,却不能容下强者”,这句话可能能比较恰当的道出罗马对于其强大盟友的敌对心态。但是,相对其它国家来说,罗马人是比较值得信赖的。
          在本次战争中,罗马人因它良好的盟友政策同样抢占了先机,卑泰尼亚与卡巴多西亚即是罗马人进攻米特拉达梯的两颗棋子,卑泰尼亚由于以前罗马人给予的帮助而给予支援, 而卡巴多西亚人则由于与米特拉达梯人的领土问题而倒向罗马。从”伐交“形势来看,罗马人是占有优势的。
          亚细亚总督琉喜阿斯·喀西约鉴于对米特拉达梯的轻视,不顾卑泰尼亚与卡巴多西亚的反对,力劝他们向米特拉达梯进攻,尽管他们并不愿意进行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但是由于卑泰尼亚国王尼科美德曾经答应付给罗马的将军们和使者们很大一笔款子作为他复国的报酬,而这笔款子现在还没有付清,同时他还从他们的罗马人随员中以利息借了其他一些巨款,他们正在催促,所以他不得不进攻米特拉达梯,掠夺了大量物质,米特拉达梯国王为了让自己发动战争更为有理,高明的退却了。在米特拉达梯人与罗马人进行了了几番口舌之战后,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从此拉开了长达几十年的米特拉达梯战争的序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8 17:28:06编辑过]
楼主地文章8错啊
很有见地,科班啊?

                                                  首战告捷,进军小亚
            战争象势不可挡的洪流一样不可避免的爆发了,阿斯·喀西约更多的依靠的是罗马人百战百胜的锐气与幸运,而米特拉达梯人则依靠战前充分的准备与勇敢,他们聚集了强大的军队,使用一切办法争取了一切可以争取过来的盟友,从罗马人迫不及待的想发动战争的态度来看,胜利似乎属于他们,然而胜利的天平往往倾向充足的准备,而非幸运与野心。
            “自古骄兵多致败,向来轻敌少成功”轻率的喀西约在没有得到罗马元老院的意见之前,就开始从各地募集军队,仿佛一个伟大的凯旋正在罗马等待着他。他从俾泰尼亚、卡巴多西亚、巴夫拉哥尼亚和亚细亚的加拉西亚人中募集军队,总共聚集了步兵与骑兵共12万人,还有尼科美德的盟军5万步兵与六千骑兵(我比较怀疑这些数字),除此之外,在拜占庭还有一支罗马人的舰队守卫着黑海的出口,种种迹象表明,在这支大军中,罗马军团的比例是较低的,因为在意大利的同盟战争正在进行,应该抽不出很多的兵力派往小亚,同时罗马史中记载“罗马人决定同时恢复尼科美德和阿里俄巴赞尼斯两人的王国;为了这个目的,他们派遣一个以曼尼阿斯·阿揆略为首的使团到那里去,并且命令琉喜阿斯·喀西约协助这个使团完成使命。后者是负责统治帕加玛附近的亚细亚地区的,他有少数军队在他指挥之下”。从这段记载来看,喀西约手上不会有多少罗马军队。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却如此大量的,不加选择的依靠那些战斗力参差不一的同盟军,这在古罗马时代恐怕是首次。
           让我们来看看对方的实力,米特拉达梯人拥有步兵二十五万人,骑兵四万人,还有大量的战舰 。国王任命尼奥托勒马斯和阿基拉斯为将军指挥一部分军队,而他本人则指挥大部分军队。尽管双方的准备工作都很巨大,然而罗马人的准备显然要轻率得多。
           战争一触即发,战斗首先在在阿姆尼阿斯河畔展开,尼科美德与米特拉达梯的将军们这里遭遇。让我先来简要的介绍一下这里的地形:此地地势平坦,在平原上有一座小山。形势显然是对米特拉达梯人不利的,因为尼科美德率领着他的全军,而尼奥托勒马斯和阿基拉斯仅带着他们的轻装步兵、阿卡提阿斯(国王的一个儿子)的骑兵和少数战车,双方先头部队首先展开了争夺战场上制高点的战斗,标枪如雨点般投向对手,做了一段时间英勇的战斗后,由于尼科美德人数的众多,米特拉达梯人被一步步的从山上被赶下来,眼看形势危机,一旦完全失去小山,则有被包围的危险,尼奥托勒马斯把他所有的部队都投入支援先头部队,同时向 米特拉达梯的儿子阿卡提阿斯求援。于是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血战,在一阵猛烈的投射武器之后,两股势不可挡的洪流猛烈的碰撞到一起,真个是”戈如苇列,矢如飞蝗“,每一次投射都有如老鹰俯冲般迅敏有力,每一次挥砍都有如猛虎扑食般铿锵有力,双方发出野兽般的怒嚎,人类原始的血腥与尚武夹杂着勇气与荣誉,恐惧与绝望,在战场上影响着每一个接近死神士兵的身心,不是杀死别人,就是为人所杀,求生的本能促使他们象老虎一样有力,象豹子一样敏捷,同时又象狐狸一样的狡猾。然而,在这种正面较量中,人数的众多是个巨大的优势,尼科美德暂时胜利了,米特拉达梯的军队不敌败北,然而,在没有完全把敌人清除去战场前的胜利只能算半个胜利。为了扭转败局,阿基拉斯的部队越过平原,从右侧向追逐者进攻,迫使尼科美德不得不把注意力转向他自己的侧翼,阿基拉斯施展他杰出的战术才能,巧妙的不断的进攻与撤退,有效的为尼奥托勒马斯重整他的队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他觉得时机到了的时候,他投入了古代战场上最具有突击力量的战车部队,装有镰刀的战车有如魔鬼一样飞驰而来,只觉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尼科美德人并不是象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一样久经战阵的部队,一时死伤惨重,尤其是被战车上的镰刀所慑服,不少士兵们被切成两半,还没有停止呼吸,或者被切为碎片,或者挂在镰刀上面,惨不忍睹,简直是人间地狱。这个极大的恐惧引起了整个队伍的混乱,在米特拉达梯人两面夹击下,虽然他们英勇的战斗了很长时间,但是败局已定,已无法挽回了,在阵亡了大 部分人之后,尼科美德只好带着他的残军逃入巴夫拉哥尼亚,而它的军营以及军营内的一切物资,都为米特拉达梯取得(可怜这些财富的大部分以前都是从米特拉达梯国土上取得的,现在又物归原主了)。对于俘虏,国王都给以旅费,使他们回家,以此得到了仁慈的名声。
             这场战斗的失败使那些轻视米特拉达梯人力量的罗马将军们恐惧了,他们看到了对方力量的强大与自己的虚弱。他们纷纷开始撤退(在什么时候应该逃跑这个方面,似乎是很多将领们表现最强判断能力的时候)。在此期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事,我就一笔带过了,米特拉达梯的先锋队中一百骑兵打败了八百名尼科美德的骑兵,俘虏了其中的一些人,他也发给他们给养,遣散他们回家。曼尼阿斯退却时,被米特拉达梯的部将赶上,损失了大约一万人,并攻下了他的军营。他本人则逃往帕加玛。喀西约和尼科美德则逃往福里基亚的一个很坚固的要塞,他们在那里招兵买马,但是他们发现这些人没有战斗力,于是遣散他们,并撤退了,喀西约带着他自己的军队退到阿巴密亚,尼科美德退到帕加玛,曼尼阿斯向罗得斯退却。当那些防守攸克星海出口的军队听到这些事实之后,他们也逃散了,把海峡以及他们所有的船舰都让给米特拉达梯了。
             米特拉达梯狭其余威,陆续征服了小亚其它地方,在占领后,他恢复境内各城市的秩序,任命总督统治各民族,并于不久后俘虏了曼尼阿斯·阿揆略,残酷的把熔化了的黄金灌入他的喉中,以谴责罗马人的受贿。
             此次罗马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罗马将领们不加区别大量使用战斗力参差不齐的同盟军(请注意“不加区别大量使用战斗力参差不齐”这些词汇,这与我在第一篇所提到的谨慎的使用同盟者的力量是有很大区别的)造成的,而在战斗中主要的依靠罗马军团的力量则是以前罗马将领一贯的做法,尽管罗马人在有一段时间内在募集军队的时候也会募集与军团同样数量的同盟者的辅助部队(即使是这种辅助部队,也是与此次失败所使用的同盟部队不同的,因为他们至少是经过罗马人有所选择的,并且一般是很稳固的同盟者部队),但是不知是史学家有意抹杀其功劳,还是罗马将领认为这样的军队没有战斗力,很少见到大量同盟者的辅助部队在战斗中能提供什么战斗力的情况,对于不加选择的同盟者部队,我认为有四个方面不如自己本民族的部队,一,忠诚度;二,训练;三,纪律;四,与本民族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尤其是在忠诚和纪律方面,一旦阵线出现危机,这些人往往会传播战败的信息,并在逃跑时打乱本军阵型,导致己方军队的失败,在法萨卢会战中,恺撒在战前就预言庞培会将大量同盟者的军队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上,而主要依靠他的意大利士兵,就是基于这种考虑的,可惜的是,即使是庞陪如此做了,在庞培的阵线出现危机的时候,那些来自东方各国的同盟者部队就如惊弓之鸟般传播了整个军队战败的消息,从而导致了军队迅速的溃败。
           在罗马与安提阿的作战中,这种现象就更为之多了,安提阿在希腊的时候,轻率地信赖底比斯人、阿密南德和挨托利亚人,在进行大战之前,只有自己很少的军队,他和幕僚争论,是马上侵入帖撒利呢,还是等到冬季过了再侵入呢?对于这个问题,当时流落在他幕下的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没有表示意见。在决定之前,安提阿征求汉尼拔的意见。汉尼拔在提醒到如果安提阿想征服帖撒利的话,不管是现在或在冬季完结的时候都是不难的,因为在经受许多痛苦而精疲力竭时,他们现在会转到安提阿这一边来;如果安提阿遭到不幸的话,他们又会转到罗马人那一边去,他说:“我们到此地来,没有自己的军队,只因为信任挨托利亚人。”汉尼拔是强烈主张先调来自己的军队的,而不要轻率的相信底比斯人、阿密南德和挨托利亚人的军队的,轻敌狂傲的安提阿丝毫没有听取汉尼拔的意见,最终被罗马人赶出了希腊。
            在其与罗马军队在小亚的决战中,其军队中拥有大量的,来自不同民族的同盟者军队,包括加拉西亚人,马其顿,泰克托萨基人、特罗克密人、托利斯托波利人的加拉西亚部队和国王阿里阿累西斯所供给的卡巴多西亚人部队以及别的部落的混合部队,还有许多福里基亚、吕西亚、旁菲利亚、彼西底亚、克里特、特拉利斯和西里西亚的投石手、弓箭手、标枪手和轻盾兵以及来自达希人、密西亚、挨利马伊斯和阿拉伯的弓箭手,战斗开始之后,这些数量众多的军队在攸美尼斯强有力的打击下,自相践踏,在前几个回合失利的情况下产生了巨大的混乱,恐慌,并传染给整个左翼,导致了左翼的溃败,以致安提阿的军营被攻破,尽管安提阿的右翼在其领导下击破了罗马的左翼,可惜由于罗马人的顽强,没有击破军营,以致安提阿的失败。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斗中有名扬天下的马其顿方阵的参加,可惜由于安提阿错误的部署而导致其失败,真是对其不败名誉的侮辱。


回楼上的,我不是科班出身。
谢谢楼主的好文,但是俺也不是色盲,为什么看不见红色的字和绿色的字呢
对不起,我在另一个论坛发贴的时候加了这句话忘记去掉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9 10:34:08编辑过]

                                                   进军希腊,两雄争锋
                经历了罗得斯城下的挫败后,国王派遣手下的得力干将阿基拉斯率领大军杀向希腊,而自己则专心提供后勤保障。阿基拉斯征服了不少背叛了雅典人的要塞,斩杀2万余人,其中很多是意大利人,通过这种方式他赢得了雅典人的同盟关系,他把提洛斯岛神庙的金钱交给一个叫阿里斯兴的雅典公民,通过他的手交给雅典人,这个人带着2000士兵护送这些金钱,并利用这些士兵使自己成为雅典的主人。
                阿基拉斯恩威并施,使亚加亚人、拉西第梦人和除特斯匹伊以外所有的彼奥提亚人,都倒向了国王,为了使顽强的特斯匹伊屈服,阿基拉斯把特斯匹伊严密地包围起来。同时,国王派遣麦特罗芬尼斯带着一支军队去劫掠尚未屈服的优俾亚以及狄密特利阿和马格尼西亚的领土,当消息传到了马其顿的时候,罗马将领勃罗提阿斯从马其顿带着一小支军队去进攻他,两军在大海上交锋数合,麦特罗芬尼斯显然不是一个勇敢的将领,当他的一条小船和一条希密俄利亚轻船被击沉时,他吓得丢盔弃甲,望风而逃,勃罗提阿斯乘胜追击,攻占了一个劫掠物储藏所,当他得到从马其顿增援的步骑兵共一千人时,他勇敢的进攻彼奥提亚,在喀罗尼亚附近,他与阿基拉斯进行了长达三天之久的激烈战斗,双方势均力敌,直杀得难解难分,真是“棋逢敌手无高下,将遇良才各显能”,直到拉西第梦人和亚加亚人赶来助战的时候,勃罗提阿斯才不得不退到了庇里犹斯港,由于米特拉达梯在巴尔干半岛以东拥有制海权,庇里犹斯港坚持不多久就被阿基拉斯派来的舰队夺取了。
               罗马的反击终于开始了,苏拉率领5个军团渡海到了希腊,他马上要求挨托利亚和帖撒利供给粮食和金钱,做了充分的休整后,他进军亚狄迦,当他通过这些地区时,绝大多数彼奥提亚人如墙头草般都倒向了苏拉,当到达亚狄迦时,他派遣一部分军队去围攻雅典,而他本人则进攻庇里犹斯城内的阿基拉斯主力部队。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庇里犹斯城,它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时代伯里克利建筑的,城墙高约四十腕尺,由大块的方块石头建筑而成,真可谓金城汤池。阿基拉斯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庇里犹斯,然而城池的作用在于消耗敌人的兵力与拖延时间,却不能击败敌人。同时在进攻者能忍受牺牲的情况下,再坚固的城池也会被攻陷,尤其在面对罗马这种具有较先进的攻城武器的军队的时候。在坚城面前,苏拉丝毫没有犹豫就马上使用云梯攻城,惨烈的战斗开始了,米特拉达梯凭借坚固的城墙,而罗马人则依靠他们的勇敢,双方战斗惨烈,苏拉看到短期内无法打败阿基拉斯,决定采用土墩围攻庇里犹斯,于是暂时退兵到埃琉西斯和麦加那,利用希腊同盟提供的一切物质制造各种攻城武器。
               经过巨大的准备后,苏拉再次发起进攻,让我们在此感谢马斯战神赐给罗马人以幸运,庇里犹斯要塞内有两个雅典奴隶为求自保,把要塞内一切的信息记录下来,刻在一些铅球上,用投射器向罗马人射去,经过很多次努力后,罗马人发现了这个秘密,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中,胜利的天平已经向罗马人倾斜。不久之后,在阿基拉斯带着大量的部队从城中冲出突击罗马的攻城者的行动中,由于苏拉预先知道了这次行动,埋伏了大量军队,给予阿基拉斯所部巨大的杀伤。
               随着土墩逐渐增高,城内部队所拥有的高度优势在逐渐失去,为了继续保持这种优势,阿基拉斯竖立反抗的楼塔,把许多军事机械放在这些楼塔上面,同时,他派人到卡尔西斯和其他岛屿去请求援兵,并把他的桨手武装起来(可见他兵力的缺乏),他需要进行一次突击行动以破坏罗马人的攻城器械,因为一旦土墩建到一定高度,城池就难以保住了。在一次便于火攻的夜晚,他于半夜带着火把出城突击,焚毁了不少攻城器械,然而罗马人凭他们的顽强的工作精神,在大约十天内就造成了新的军事机械,继续对城墙构成威胁。
                始终被动是不可能战胜苏拉的军队的,当阿基拉斯得到国王从海道上的增援后,他随时准备出城突击。在一次于阿基拉斯有利的时机,两军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双方展开了拉锯式的战斗,先是城内部队不敌罗马人的勇敢而退却,但是他们在阿基拉斯的鼓舞下重新列好了队伍,恢复了勇气,这种坚强的意志使罗马人失去了勇气,在阿基拉斯的猛烈进攻下,他们开始了逃跑,直到麦利那跑上去,把他们聚集起来时为止,由于罗马人的强悍,这场战斗持续到了一个搜集木料的军团回来,生力军的投入马上改变了战局,阿基拉斯的部队大约阵亡两千人,其余的军队被赶入要塞,阿基拉斯不愧为一个勇敢的将领,他努力设法把他的军队重新列阵,又坚持战斗良久,以致他被关在城外,不得不用绳索把他拖上去(有当年郭靖郭大侠的风范~v~)。
                 冬季很快到了,苏拉在埃琉西斯建立他的军营以便于全军过冬,用一条从高山到海边的深沟保护他的军营,在此期间,城内不断派出轻装部队来袭击罗马人。苏拉因为需要船舰,派人到罗得斯去取船舰,但是罗得斯人不能派遣船舰来,因为对方拥有制海权。于是他命令琉卡拉斯秘密地前往亚历山大里亚和叙利亚,要从这些国王及精于航海事务的城市取得一个舰队和护送一个罗得斯的海战队来。琉卡拉斯毫不迟疑,虽然敌人占领着海上。他坐着一条快船,经常从一条船更换到另一条船,以隐藏他的行动,达到了亚历山大里亚。
                鉴于雅典粮草的缺乏,阿基拉斯将派遣军队护送粮草前往雅典,由于苏拉通过铅球预先知道这个行动,苏拉将粮草与士兵都俘获了,同时,在卡尔西斯附近,麦那提阿斯击败了米特拉达梯另一个将军尼奥托勒马斯,斩杀一千五百人,俘虏甚众。形势对米特拉达梯已经越来越不利了,不久之后的一个夜晚,罗马人趁城墙上守卫的士兵睡觉的时候,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有些慌乱的士兵放弃了他们的岗位,逃往了海港;不少勇敢的士兵则坚守了他们的岗位;还有少数人则采取了更为勇敢的行动,他们从城内冲出,如果不是苏拉乘马从军营里跑来,当天整晚以及第二天继续激战的话,他们是有可能取得更大战果的。
                 由于雅典的饥荒,阿基拉斯准备在一个晚上将粮草送进雅典,苏拉又一次预先知道了这次行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经典啊),不过阿基拉斯鉴于上次行动的失败,手段也更为高明,在派遣护粮队的同时,他驻扎一支军队在城门口,结果苏拉俘虏了护粮队,而阿基拉斯则乘虚焚毁了罗马人的一些机械。当阿基拉斯与苏拉在进行艰苦的战斗时,国王的儿子阿卡提阿斯率领一支军队打败了马其顿的少数罗马部队,征服了马其顿全境,然而战神马斯又给罗马人带来了幸运,正当他准备南下攻击苏拉时,命运不允许他象个勇士一样光荣的战死,突发的疾病夺走了他的性命。(偶然事件对军事事件的影响之大,可知矣)
               苏拉攻城的准备工作日渐完善,他将一切攻城武器布置在土墩上面,阿基拉斯早料到土墩的巨大威胁,他派人秘密的将土墩挖空,当罗马准备使用他们的器械大举进攻时,土墩突然的沉了下去。罗马人是十分善于学习敌人的做法的,他们也开始挖掘地道,准备挖垮一段城墙,很巧的是,双方竟然在地下相遇了,在漆黑而狭榨的地道中彼此战斗。同时,苏拉迅速的填满了土墩,开始了大规模的进攻,他首先使用撞城机冲击城墙,撞垮了城墙的一部分,紧接着一声令下,勇敢的士兵们使用云梯开始了攻城战斗,而城下的士兵则发射大量的火箭,协助他们焚毁邻近的楼塔,紧张的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苏拉在被挖空的城墙下放置大量易燃物质,放火烧着了城墙,各处的城墙不断的跨下来,这有如山崩地裂般的突变使守卫者们大为恐惧,士气降到了极点,罗马人则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们轮换着进攻,精力充足的代替疲劳的,体力充沛的代替受伤的,正当他们以为胜利在向他们招手时,阿基拉斯也带上新的生力军代替他疲惫了的士兵,两军进行了长时间的血战,他们表现了罕有的勇敢,宁可战死也不后退,由于罗马人在攻城中耗费了很多体力,苏垃担心持久下去恐怕对罗马人不利,于是他发出退却的军号,阿基拉斯也无力追赶苏拉,他在晚间马上修补城墙,并在很多地方建筑了眼镜堡,苏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的开展进攻,然而与这样一个意志与勇敢都十分出众的人物作战使他感到精疲力竭,数次大规模进攻都没能成功的拿下这座坚固的城池,于是他放弃了强攻政策,转而采用围困政策。
谢谢好文!!!!!!!!!![em01]
罗马真要跟中国当时的汉朝交锋,不知道后果会怎么样??

                                                     坚城陷落,兵败希腊
            正当苏拉在坚城之下无计可施的时候,从雅典那边传来了好消息:雅典因饥荒而被攻陷了。雅典的攻陷顿时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苏拉马上把围攻雅典的军队与器械调遣过来,在这种情况下罗马人的攻势已变得象洪流一样势不可挡了,他们在披屋的掩蔽之下,挖穿城墙,克服了重重困难后,坚城最终被突破了,阿基拉斯不得不撤到一个四面环海的要塞内。
            阿基拉斯最后退到帖撒利,他在那里不断聚集残兵败将,在合并了阿卡提阿斯(就是突发疾病死亡的哪个将领)侵入马其顿的军队以及得到国王的增援后,总兵力达到了12万,不过这些军队是由众多的各民族部队组成的,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将军,这将多少影响其战斗力。苏拉在稍加休整后马上追上了阿基拉斯,当他们彼此占据阵地时,由于地形的不利与对方数量的优势,苏拉一直不敢迎战,书上记载苏拉的兵力只有阿基拉斯的三分之一,可是令人费解的是阿基拉斯在拥有如此兵力优势与地利的情况下不主动向苏拉进攻,反而向卡尔西斯方向退却,这不得不让我怀疑所记数据的真实性。
            苏拉紧紧的跟着退却的阿基拉斯,当两军到达喀罗尼亚时,麻痹大意的阿基拉斯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将领作战的最高境界在于“造势”,现在对手主动赐给苏拉这个机会,苏拉又怎么会放过呢?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苏拉马上将军队展开向阿基拉斯进攻,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阿基拉斯看清了两军当时的形势,不禁让他感到大事不妙,因为在那个地方,平原的坡形,无论前进或后退,都是有利于罗马人的,而他的军队则为岩石所包围,他的全军无论如何不能同时行动,因为地势不平,他不能把他的军队聚集起来,如果他们被击溃了的话,他们会为岩石所阻止而无法逃跑,形势十分危机,阿基拉斯马上派遣一支骑兵以阻止苏拉的前进,然而这支骑兵马上就被击溃了,随后,阿基拉斯命令六十辆战车冲向罗马军团,然而训练有素的罗马军团不是尼科美德的部队可比,他们象当年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对付大流士的战车一样轻松的让开了战车,随后使用标枪消灭了他们。
            随着罗马人的逼近,阿基拉斯迅速的把他的大部分军队列成阵势,由于地形的狭窄,他的军队难以展开,从而难以发挥数量上的优势,而这正是罗马人所希望的。阿基拉斯首先使用他勇猛的骑兵将罗马人截为两部分,并包围了他们,由于罗马方阵的优越,他们能不那么困难的对付来自后方与侧翼的进攻,他们在个方面都把脸转过来对着敌人战斗,尽管如此,被包围始终是一种不利的战斗态势,正在危急时刻,苏拉投入了他的后备军,阿基拉斯马上放弃了包围敌军的企图,当他正在努力试图将他的军队布成一个坚固的阵线时,罗马人猛烈的进攻,他们以势不可挡之势撕裂了对方两翼的战线,紧接着,阿基拉斯的中军也不能保持阵地了,他们表现得如此没有纪律,以至全体溃散。当这些人溃散的时候,他们发现他们无路可逃,因为他们为岩石所阻,于是他们很大部分向军营逃跑。阿基拉斯站在军营外面,阻止他的军队进入军营,试图扭转败局,然而这些军队并不是训练有素的部队,他们的编制也很不合理,这使得他们拥挤在一起,不能形成任何战斗力(兵找不到将,将也找不到兵,自然无法组织起来),当罗马人杀到的时候,他们显得更没有秩序了,他们互相踏践,毫无抵抗,直到这时,阿基拉斯才打开了军营的大门,然而一切已经迟了,罗马人随之掩杀进来,彻底击败了早已溃不成军阿基拉斯部队。
            由于阿基拉斯的失策使苏拉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与俘虏,而当剩余部队在卡尔西斯集结时,他所有的军队已经不过一万人了。随后在苏拉的轻装部队的追击下又发生了小规模的战斗,迫于苏拉的压力,阿基拉斯不得不退到了海上。
            当国王听到了这次惨败的消息的时候,他不禁恐慌了,同时他想到阿基拉斯在希腊时彼奥提亚人的背叛,因此他认为某些人迟早会反对他,于是他决定先发制人,首先他杀死了加拉西亚的小君主,只有三个人逃走了,后来这些人在乡民中招集了一支军队,把国王的驻军赶出了加拉西亚。这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并没有让国王停止不明智的行为,他处罚了开俄斯,并把他们迁徙到攸克星海边去。当其它城市听说国王的暴行后,他们大为不安,有的城市杀死了国王派去处罚他们的将军,将城市处于防守状态,有些城市甚至试图谋杀国王,虽然国王做了一些补救工作,并抓住了阴谋者,但是现在他在小亚已是离心离德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当国王的一支八万人的军队到达希腊后,阿基拉斯军势复振,苏拉占据奥科美那斯附近的阵地以对抗阿基拉斯,当他发现阿基拉斯拥有大量骑兵时,他在平原地带挖掘了许多壕沟以削弱骑兵的作战能力,然而即使是在无马镫时代,骑兵对于步兵仍然至少有着心理上与高度的优势的,在大量的骑兵面前,罗马人显得十分被动,尽管苏拉到处跑动,使用一切办法来鼓舞他的士兵,但是罗马人的形势仍然岌岌可威。在此千钧一发之际,苏拉不得不使出了撒手锏,他从马上跳下来,夺取一面军旗,带着他的持盾者,跑到两支军队的中间去,大声说道,“罗马人,如果有人问你们,你们在什么地方曾经遗弃你们自己的将军苏拉的话,你们可以说,那是当他正在奥科美那斯战役中战斗的时候。”(罗马将领似乎都颇为擅长这招)这一招果然非同凡响,罗马士兵们人人奋勇争先,一举击溃了阿基拉斯的部队,甚至阿基拉斯的儿子也战死沙场。
            惨重的失败使阿基拉斯失去进攻的能力,苏拉用一条壕沟包围了他的军营,双方为势所迫,都努力试图进攻对方的军营,他们互相冲锋与叫喊,都试图压倒对方,因为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人们是最容易爆发勇敢的精神的。这是一场勇敢与意志的较量,米特拉达梯人从营内的低墙上跳下,抽出刀剑来,环绕这个角站着,预备击退侵入者,在这个关键时刻,军团将校巴西拉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首先冲了进去,后面的人见到如此勇敢的行为,不禁精神百倍,整个队伍如洪流一样冲进了对方的军营,在如此突如其来的形势下,训练明显不足的米特拉达梯人马上就溃败了,阿基拉斯不得不再次逃往卡尔西斯。
            罗马人在希腊的胜利,除了苏拉的指挥才能高于阿基拉斯外,其它的优势都是由罗马军队的固有优势取得的。
            首先,罗马的动员制度是非常不错的,它保证了在国家危机四伏的时候仍能保证强有力的军队以保障国家的安全。
            公元前4世纪以前,罗马大概有四个军团,每个军团约有4200名重装步兵和一定数量的轻装步兵,其中,两个军团由17~45岁的年轻公民组成,担负野战任务;另两个军团由46~60岁的年长公民组成,战时负责卫戍任务。
            战例1,皮洛斯在赫拉克里亚之役中战败罗马人后,他原以为受到重创的罗马是会接受和谈的,但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元老院下令替利维那斯征集两个军团,发表公告,凡志愿投军以代替阵亡者的人,可以把他的名字写在兵役册上。当时西尼阿斯还在那里,看见群众彼此争先恐后地参军,据说,他回去的时候对皮洛斯说:“我们是在跟一条九头蛇作战”。
            在公元前4世纪初出现了以卡米路斯命名的军事改革,在其编制中,每个军团的重装步兵有3000人,轻装步兵1200人,骑兵300人,采用三列队战斗,此时罗马军队的核心是从公民中征集的军团,除军团外,还有同盟者提供的辅助部队,通常每个军团配有这种部队5000步兵与骑兵900,他们在作战时几乎从不单独行动,而是配置在军团两翼进行协同作战。
            战例2,当阻击汉尼拔的罗马军队在波河流域战败后,罗马人在自己的公民中招集了一支新军,和那些已经在波河地区的军队算在一起,共达13军团,而且他们从同盟者中招集的部队两倍于军团。
            战例3,在经历了坎尼会战这样大的损失后以及以前一系列军事失败后,公元前213年,,罗马方面此时已有野战部队二十二万人,其中八万人驻在汉尼拔附近。如果不是如此强力的动员能力以及迦太基政府迟迟不给予汉尼拔支援,恐怕今天就没有罗马帝国这个词汇了。
            战例4,在本次战争开始的时候,由于意大利人不满意目前的政治地位,罗马人正在与意大利同盟进行残酷的同盟战争,意大利同盟动员了十万野战部队以及大量的各城市驻守部队,罗马人最初也动员了十万部队进攻他们,双方不断派遣援兵以支持这次战争,最后罗马人甚至不得不让解放的奴隶参加军队,最后罗马人通过授予同盟者公民权的方式才瓦解了对手。在经过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以及苏拉与马略两者争夺米特拉达梯战争的司令官〔因为两者都认为这是一场容易而且有利可图的战争,可见米特拉达梯人的军事实力并不非常强大〕的内战后,罗马人尚能动员5个军团的军队去进攻米特拉达梯人,可见其战争潜力的强大。
            
            其次,罗马人往往习惯于多流汗以达到少流血的目的。罗马军队行军宿夜,或到达出征的目的地,或驻扎于一个地方,都要扎营,这方面可以说是训练有素,他们一般早上行军,中午以后就停下来扎营,晚上休息。从西班牙发现的一座野战营垒的遗址看,罗马人的营地是按一定图式及地形营造的。营地起初为正方形,后改为长方形,四周围绕壕沟与土墙。壕沟常常有两道,土墙的高度达3.5米,墙上架设着栅栏。营垒的大门口两侧筑有塔楼,多为木筑,较少为石造,从这上面可以使用弓箭压制从外冲来的敌人。营地内有两条垂直交叉的大道,通向四门。为保障营房的安全,营房与围墙之间保持50米的距离,墙外还布置了陷阱,树枝和路障,以防止敌人的偷袭。并在营地大门口的外面有精选的士兵设置护卫。
            战例1,罗马人在趁汉尼拔一时失误时包围了加普亚,他们在一条城墙之外,又建筑一条城墙,利用两条城墙之间的空地作为一个军营。他们又建造有枪眼的防御墙,有些是对着被围的加普亚人,有些是对着城外的敌人,这个样子很象一个大城市包围一个小城市。包围的城墙和加普亚之间的空隙约二斯塔狄亚;在这个空地上,每天有许多战争和决斗,好象是一个四周为墙壁包围着的剧院一样,这种坚固的围城工事就连汉尼拔也无可奈何。
            战例2,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小西庇阿为了围困迦太基人,他占据了整个地峡,开始在敌人的投枪差不多可以射到的地方挖掘一条壕沟,从海到海,横过地峡。敌人紧紧地压迫他,他沿着二十五斯塔狄亚长的战线上,同时要作挖沟与战斗的艰苦工作。当他完成了这条壕沟之后,他在离第一条壕沟不远、面对着大陆的一边,又挖掘一条同样长的壕沟。接着又挖两条壕沟,和前面两条成直角相交,这样,整个壕沟形成一个长方形,壕沟内钉满了尖桩。除尖桩之外,他又用栅栏包围着壕沟,沿着面对迦太基城一边的壕沟,他建筑一条长二十五斯塔狄亚、高十二希腊尺的长墙,墙的宽度约为其高度的一半。最高的城塔在中间,在这座塔上又建筑一座四层的木塔;从木塔上,他可以观察城内一切活动。在二十天之内他完成了这项工作,全军昼夜不停地轮流工作、战斗和用餐。完成了这项工作之后,他把全部军队驻扎在这个要塞中。如此强大的围城工事,保证了迦太基人供应的断绝,最后才能迫使他们屈服。
             罗马人这种多流汗,少流血的表现还有很多,不一一举例,在本次战争中,罗马人在攻城,营造冬营,挖掘壕沟以阻碍骑兵的行动以及挖掘壕沟包围阿基拉斯的军营都表现了这方面的作风。
            
             再次,是罗马人强烈的荣誉感。强烈的荣誉感来自尚武精神,罗马人这种强烈的荣辱感保证了其士气的旺盛,激发了其战斗潜力,甚至法萨卢之战中,由于他们可耻的逃跑,事后士兵们请求恺撒用“什一抽杀律”来惩罚他们,表现这种强烈的荣誉感的现举一例:萨谟尼安人在他们的将军蓬提阿斯领导之下,把罗马人包围在一个山峡之中,5万罗马人在那里受到饥饿的痛苦,他们请求投降,最后蓬提阿斯把防寨打开一部分,把两支长矛插入地中,把另外一支长矛横在顶上,使罗马人出来的时候,一个一个地从下面走过〔有些类似韩信受跨下之辱〕。当这个灾难的消息传到罗马的时候,罗马人痛哭悲伤,如临公共的丧礼。妇女们对那些用这种不名誉的方法挽救了生命的人,好象对死者一样服丧。元老们取消了他们紫带袍。整个一年之内宴会、婚姻及其他一切类似的事情都被禁止,直到这个灾难得到弥补时为止。这些回来的士兵们,有些因为感到羞耻,躲避在田野中,有些在夜间偷偷地跑进城里来。执政官在白天进城,因为法律上规定他们必须这样做的,他们虽然戴着他们平常的职位标帜,但是他们不能再行使他们的权力了。
             由于罗马人如此看重荣誉,因此,胜利的统帅如在一次战役中歼灭敌人5000人以上,而且有开疆拓土的功勋,就可以举行凯旋〔这虽然激励了将领们奋勇作战,但是也产生也一些祸害,在征服西班牙战争中,就曾有两位将领为了凯旋而挑动争端,激起西班牙人的反抗,在本次战争中,也是因为喀西约想取得一个凯旋而引起的〕。在罗马军队中,从军团到连队都有自己的军旗,是其荣誉的象征,如在战斗中被敌人夺取,则认为是奇耻大辱,因此在战争的危急时刻,有些将军故意将军旗抛向敌人的阵地,以激励士兵奋勇作战。不仅如此,由于这种强烈的荣誉感,一些罗马统帅甚至将自己至于危险之中,以扭转战局,如西庇阿,苏拉,恺撒等。
            
             再次,则是罗马人的攻城武器,虽然这些武器对于有些民族是不存在优势的,但是对于有些民族则存在明显的优势,恺撒在高卢时,当他进攻某一个城镇时,由于城高壕宽,尽管守城者不多,但是难以攻破,恺撒便建造盾车和木塔,向城墙推进,高卢人看到这些巨大的器械,大为吃惊,于是向恺撒投降。恺撒围攻阿杜亚都锲人的要塞时,使用盾车和木塔向城墙推进,守城者看到如此高大的机械竟能迅速的移动,以为神灵在帮助罗马人,于是要求讲和。
            
             最后一点,是严格的奖赏制度。不行重赏,则难求勇夫;不行重罚,则不能明军法。只有赏罚分明,才能驭兵如子,罗马人以军纪严明著称,这是一个罗马人的一个很大优势,保证其军队的有效作战,而行重赏则能促进其士兵奋勇作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苏拉围困阿基拉斯时军团将校巴西拉斯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证明。

                                                 烽火迭起,兵败围地
              鉴于军事上的接连失败,促使国王与苏拉走上了和谈桌,在苏拉的军事压力下,国王不得不交出所有舰队;交出罗马的将军们和大使们、所有的俘虏、叛徒和逃亡的奴隶,把开俄斯人和所有被他拖到本都去的人送回他们自己的家乡;在所有的占领地区撤兵;并赔偿这次战争的军费。米特拉达梯和罗马人的第一次战争到此就这样结束了。
              小亚又回到了罗马人的统治之下,由于小亚人以前对于意大利人的屠杀,苏拉在小亚屠杀并劫掠了一些城市,并索取了大量的金钱,之后他留下麦利那带着两个军团处理亚细亚事物,自己则带着大部分军队回意大利去对付马略。
              当国王回到本都之后,他首先发动了对叛变了他的科尔基斯人和博斯波鲁斯附近诸部落的战争,在战争中,他的疑心是如此之重,以至于当科尔基斯人请求让他的一个在战争中有不少功勋的儿子来做他们的国王的时候,国王怀疑是由于他的儿子自己有野心想作国王而引起的,因而把他置于死地。同时,他对阿基拉斯也心存疑心,怀疑他在与苏拉的和谈中过多的让步了,当阿基拉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马上逃到麦利那那里去了。
              麦利那与喀西约一样同样是有想取得一个凯旋的野心的,当阿基拉斯归附他的时候,阿基拉斯力劝他发动对国王的战争〔阿基拉斯得以前国王重用,现在反鼓动敌人来进攻自己的国王,实为不忠〕,于是他突然通过卡巴多西亚,向国王一个很大的市镇进攻,在击败了国王的部队后,他大肆劫掠,并在卡巴多西亚进入冬营。
              国王派遣使团到罗马控告麦利那的行为,显然,罗马人是没有诚意来阻止这种暴行的,尽管元老院派人来阻止麦利那,但是他并没有停止他的行动,在国王没有抵抗前,他一共进攻了四百个村庄,当国王看到罗马人没有诚意时,他亲率大军进攻麦利那,一战就击败了他,苏拉认为当国王没有违反和约时,是不利于作战的,他告戒麦利那应认真遵守条约,不再挑起争端,同时国王由于在第一次战争中势力大损,也无力继续战争,于是第二次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当一代枭雄苏拉离开人世的消息传到米特拉达梯时,国王终于可以放心的准备战争了。为了掩饰他的进攻,他促使他的女婿提格累尼斯,好象不是受他指使一样,侵入卡巴多西亚。幸运的是,在意大利的西方,反对苏拉的西班牙总督塞多留背叛罗马人,两者共同的利益促使他们走到了,以便东西夹击罗马。为了帮助国王进行战争,塞多留派遣马可·发里阿斯为将军,马基阿斯和方尼阿斯为顾问辅助国王,从此拉开了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的序幕。
             为了准备将来的战争,国王作了巨大的准备工作。他从国内及各同盟者那里共募集了大约十四万步兵和一万六千骑兵。还有一大群筑路工、辎重队和随军小贩跟在后面。来年春,国王进军巴夫拉哥尼亚,之后大军象一支利剑般指向了俾泰尼亚,守将不谙军事,国王所到之处,莫不披靡,当国王追击到卡尔西顿城下时,由于罗马将领的失策,复斩杀三千。            
            当国王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时候,在上次战争中曾有过勇敢与机智表现的琉喜阿斯·琉卡拉斯率领步兵三万,骑兵一千六百杀到。琉卡拉斯驻扎在塞西卡斯地区国王的军营附近。当他从逃兵那里知道国王的后勤补给主要依靠当地劫掠和海运时,他决定以饥荒而非流血来战胜他的对手。他观察到一个山的地势很好,粮草便利,同时能够截断国王的粮草,但是到那个山上去的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国王已依照部下的建议以重兵据守这条通道。然而马斯战神又一次让胜利的天平倾向了罗马人,因骁勇善战而被西班牙人称为汉尼拔的塞多留在与庞培,梅特拉斯进行了八年之久的战争后最终被击败了,由于塞多留已死,塞多留以前派来做国王顾问的马基阿斯倒向了罗马人,他劝国王让罗马人通过那条通道随他们在那里扎营。并说这样将会有两个军团倒向他,利令智昏的国王轻率地相信他,琉卡拉斯计乃得逞。 从此米特拉达梯人被一个湖、许多山和许多河流所截断,只能很困难地偶然得到一点粮食而已。在如此形势下他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孙子:“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纡,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国王的军队即处于围地,如果国王不能迅速作出有效行动,就有可能导致失败,然而国王对于潜在的危险显然是缺乏判断能力的,同时,他显然是被不久以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而忘记了在罗得斯城下的失败。以至他无视潜在的危险而努力试图攻破塞西卡斯城,他首先把他俘虏的三千塞西卡斯人送到城边,试图迫使守城者投降,然而守将的坚决使这个企图失败了,看来只有流血才能使他们屈服,国王一声令下,全军开始了猛烈的进攻,米特拉达梯人个个奋勇争先,塞西卡斯人也不甘示弱,双方使用了一切攻城与反攻城手段,尽管由于国王使用了较先进的攻城武器,即两条四列桨船舰联合在一起,运输一个攻城塔进攻港口,一靠近城墙就可以利用机械设备,从塔上搭出一条桥来,有四个士兵从桥上跑过去。塞西卡斯人起初看见这个新奇的机械的时候,大为惊慌,但是由于塞西卡斯人的勇敢与幸运〔一阵大风把国王的攻城器都破坏了〕,国王始终没有攻下坚城。
              战事日渐不利,粮草日渐匮乏,考虑到马匹于攻城无益,且马羸蹄伤,所以国王试图把马匹绕道送到伸泰尼亚去。当他们正在渡林达卡斯河的时候,琉卡拉斯领军击之,斩获甚多,尽获其马。
              严冬很快就到了,国王已不能从海上取得粮食,以至饥荒威胁着整个军队,人们以草根甚至仿效蛮族人以内脏维持生命,不少人不是光荣的死在刀剑之下而是由饥荒夺走了生命,军营附近尸横遍野,瘟疫流行。尽管如此,国王仍顽固的努力攻城,直到塞西卡斯人从地下挖掘土墩下的地基,焚毁土墩上的攻城机械,常常出城袭击他的军队的时候,国王才彻底感到胜利无望了。他乘晚间逃跑,带着他的舰队撤往巴利阿斯,命令他的陆军撤往拉姆普萨卡斯。许多人在渡伊塞配斯河的时候丧失了生命,因为当时河水大涨,琉卡拉斯挥军掩杀,并把他们包围在拉姆普萨卡斯。国王派遣水师去营救那些逃往拉姆普萨卡斯的人,他把这些人和拉姆普萨卡斯的公民们一块运走了。他把一万精兵和五十条船舰,交与发里阿斯以及巴夫拉哥尼亚人亚历山大和宦官戴奥尼素指挥;他自己带着大部分的军队航往尼科米底亚。不幸的是,他们遭遇了暴风,从而损失了大量部队。
              为更好的进攻本都,琉卡拉斯从亚细亚行省征集了一个舰队,分配给他的部将。他们取得一些小的胜利,并在雷姆诺斯附近的一个荒岛上赶上了发里阿斯、亚历山大和戴奥尼素,经过艰苦的战斗后琉卡拉斯击败了国王的这支偏师,并俘虏了全部将领。
              当米特拉达梯正在航往本都的时候,不幸仍象乌云一样笼罩着国王的军队,他遇着第二次暴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当他到达阿密苏斯时,他号召他的女婿和他的儿子马查里斯前来助战。同时他命令戴奥克利携带大量珍宝到邻近的西徐亚人那里去,但是戴奥克利拿着那些珍宝投靠了琉卡拉斯。琉卡拉斯乘新胜之锐,如催枯拉朽般征服了大量地区,直达帝国的中心阿密苏斯和攸巴多利亚;同时他用另一支军队围攻地米西拉,在围城战中,地道中发生很大的地下战争。居民十分聪明的在地道上面凿开洞口,把野猪和其他野兽以及成群的蜜蜂从洞口赶进去,以进攻挖掘者。围攻阿密苏斯的人也进行的不顺利,居民勇敢地击退了他们,经常出来袭击,常常向他们挑战,要求单人决斗。而国王则从卡比拉运送充足的粮食、武器和士兵给他们。他本人则在卡比拉度冬,组织一支新军。聚集了大约四万步兵和四千骑兵,以待再起。

                                                       屡战屡败,本都大捷
            经过冬季的休整后,琉卡拉斯继续东进;当他通过山岳时,国王布置的前哨点燃烽火后,就投降到他那边去了。军队毫无困难地越过了山岳地区,直指卡比拉。罗马人首战不利,在一次骑兵战役中罗马人被国王所败,不得不退到山上。两军相持良久,由于国王的骑兵占优势,琉卡拉斯不敢从山上下来,直接进入平原地带(骑兵对步兵的优势体现出来了),幸运的是,他找到了一个熟悉山中小径的向导,由米特拉达梯的头顶上一些崎岖的小路,迂回地从山上下来。两军交锋良久,直到有一天,国王的军队被击溃了,国王从他的军营里跑出来追他的军队,用恶言辱骂他们,把他们集合起来,从而击败了罗马人,罗马人深受惊吓,他们迅速地逃跑到山上去,真个是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如漏网之鱼,至于勇敢与荣誉则早已置于脑后了。
            罗马人凭险固守,国王派遣一支由最骁勇的骑兵组成的大军,去截断从卡巴多西亚运往琉卡拉斯那里去的仅有的粮草运输线。可惜的是,国王的骑兵指挥官显然是不合格的,他们没有等待他们的敌人达到平原地区,而在狭窄的通道中展开进攻,结果罗马人利用地势的优势击败了国王的骑兵,少数士兵在夜间逃回他们的军营,说他们是仅有的生存者,谣言把这个灾难更加夸大了,当国王听到这个惨败的消息时,他预料到琉卡拉斯马上来进攻他(因为他失去了骑兵的掩护)。在惊慌中,他开始想逃跑了。然而国王是如此的缺乏统帅大军的经验,他马上把他的这个意思告诉了他营帐里的朋友们,而没有通知整个军队。这些人不等待发出撤退的信号,黎明时分,就匆忙地把行李送出军营,以至在军营门口的驮兽非常拥挤。当士兵们看见了这个骚动时,他们因联想到各种不合情理的事情而充满了恐惧,同时因为没有把撤退的信号告诉他们而愤怒不已,他们破坏了自己的要塞,四处狼狈而逃,他们是如此的缺乏纪律和训练,以至罗马人还没有到达,整个军队就已经溃不成军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罗马军营的时候,琉卡拉斯派遣其骑兵追赶逃亡者,率领步兵包围那些还在军营里清理行李的人,他命令士兵暂时先不要劫掠,只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但是,现在的罗马士兵已不再象以前那么纪律严明了,当他们看见贵重物品的时候,对财富的渴望大大超过了对军令的恐惧。那些赶上了米特拉达梯的人割开了一匹装运黄金的骡子的驮鞍,黄金倒出来了,趁他们忙于抢金子的时候,国王逃往科马去了。国王带着二千骑兵,逃到提格累尼斯那里。势利的提格累尼斯因国王的失势而没有亲自接见他,只派一些人在他的领土上款待他。米特拉达梯对他的王国完全绝望了,因此派遣宦官到他的王宫里去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把他的姊妹们、妻子们和妾媵们处死。当米特拉达梯的驻军司令官们看见了国王残忍的行动后,除少数人外,都倒到琉卡拉斯那边去了。
            国王现在几乎是众判亲离了,国王的儿子,博斯波鲁斯的统治者马查里斯也和琉卡拉斯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一时的胜利让 琉卡拉斯忘乎所以,以为国王已经被彻底击溃了,于是他本人回到亚细亚行省去处理一些事物,在举行了凯旋式的祭祀之后,他集结两个精选的军团和五百骑兵,兵锋直指提格累尼斯,没有人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提格累尼斯,因为他曾绞死了第一个报导消息的人,认为这扰乱了各城市的良好秩序。当罗马人的进攻已是尽人皆知的时候,他派遣密特罗巴赞尼斯带着二千骑兵去阻止琉卡拉斯的进军,任命曼西阿斯为提格累诺塞塔守将,琉卡拉斯和密特罗巴赞尼斯交锋没几个回合,就将其击败。同时其部将塞克斯提略也包围了提格累诺塞塔城。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提格累尼斯率领大约二十五万步兵和五万骑兵(很值得怀疑的数据)浩浩汤汤杀向琉卡拉斯。国王劝他不要和罗马人进行肉搏战,只用他强大的骑兵包围他们,破坏乡村,利用饥饿迫使他们屈服,提格累尼斯却不以为然,当他看见罗马军队人数这样少时,他象我国历史上的符坚一样狂妄与轻敌,琉卡拉斯看见提格累尼斯的后方有一个小山,地势很好。他把骑兵驻扎在前面,从正面进攻以袭扰敌人,诱使敌人进攻,然后自动地退却,使蛮族人在追逐中冲破他们自己的行列;琉卡拉斯本人则带着他的步兵,绕道来到那个小山边,悄悄地把那座小山占据。当他看见敌人好象已经获胜了的样子,正在追逐,向四面八方散开,而把他们的全部辎重队却留在那个小山脚下的时候,他大声喊道:“士兵们,我们胜利了”,首先向他们的辎重队冲去。这些运送辎重的人马上狼狈而逃,他们向他们自己的步兵那里直冲,步兵向骑兵那里冲去,顷刻之间,他们完全溃败了。罗马的骑兵复回军掩杀,直杀得提格累尼斯人呼兄唤弟,寻子觅爷。罗马人没有人敢停止战斗去劫掠的,因为琉卡拉斯已经以严重的处罚威胁他们,禁止他们抢掠,所以他们在路上看见了手镯和项圈也掉头不顾,继续追杀敌人,远达一百二十斯塔狄亚的距离。
             当提格累诺塞塔守将曼西阿斯看到在提格累诺塞塔附近这次战败的时候,他因怀疑而解除他所有的希腊雇佣军的武装,这些希腊雇佣军害怕被逮捕,无论走到哪里或在哪里休息总是在一块儿,手拿着棍棒,曼西阿斯带兵向他们进攻。他们用衣服缠着他们的左臂,当作盾牌,勇敢地向那些袭击他们的人冲去,马上就夺得了所有被他们杀死的人的武器。当他们这样尽可能地武装起来了的时候。他们夺取了一些城塔间的空地,向城外的罗马人招呼;当罗马人走近的时候,两军里应外合取了提格累诺塞塔城。
             提格累尼斯和米特拉达梯跑遍全国,聚集一支新军队,由米特拉达梯指挥,为了争取更有利的形势,两国都派使者到帕提亚,帕提亚鉴于目前形势,对两方面都保持中立。米特拉达梯在每个市镇中制造武器,几乎征募了亚美尼亚的全部人民。从这些人中间,他选择那些最勇敢的人,共得七万步兵和这个数目一半的骑兵,把其余的人都遣散了。他尽可能地按照意大利的制度编制,把他们分为中队与大队,交给本都军官们去训练。当琉卡拉斯向他们进军的时候,米特拉达梯带着他的全部步兵和一部分骑兵集中在一个小山上。提格累尼斯带着其余的骑兵进攻罗马的劫粮队,但被打败了;鉴于此,以后甚至在国王本人的附近,他们也更加放手地劫掠粮食了,他们在国王附近扎营。当两个国王会师时,他们计划包围琉卡拉斯。但是琉卡拉斯一看到他们的行动,他派遣他的精选骑兵袭击提格累尼斯,以阻止他把他的行军纵队列成阵势。他又向米特拉达梯挑战。开始挖掘一条壕沟包围国王,但是不能够诱他出来。最后冬季到了,双方的工作因而停止了。
             随后,提格累尼斯撤退到亚美尼亚的内地,而国王带着他自己的四千军队和提格累尼斯给他的同样多的军队,回到本都王国残存的部分。琉卡拉斯紧随其后。因为缺少粮食,琉卡拉斯也不得不经常移动。米特拉达梯出其不意的进攻琉卡拉斯的一个部将非比阿,把非比阿击溃,斩杀五百人。非比阿解放他军营里的奴隶们,战斗了一个整天,不幸的是,国王在战斗中受伤,许多天内,他的军队为国王的生命而担心。罗马人则由于损失严重而按兵不动。之后国王被一个西徐亚部落的阿加里人所医治好了,他们利用毒蛇的毒汁作为医药,因为这个缘故,他们总是跟国王在一起。未几,琉卡拉斯另一个部将特里阿里阿率领大军来支援非比阿,他接收了非比阿的兵权。两军再次交战,正在战斗中时,一次风暴把双方的营帐都掀起来,吹跑了驮兽,把一些士兵从悬崖上摔下来,类似这样的风暴是人类的记忆中所从来没有过的,因此两军暂时休战。
             当特里阿里阿听到琉卡拉斯快要来了的时候,他想在琉卡拉斯到达之前决一胜负。他在黎明之前,进攻国王的前哨。两军战了良久,胜负未分,最后国王的勇敢与意志胜过了对方,罗马人阵势大乱,他们的步兵被赶进一个泥沟中,损失惨重。国王把他们的骑兵追赶过平原地带,然而不幸的是,一个在他旁边跑着的伪装为侍从的罗马百人队长,用剑重重地刺伤了他的大腿,因为这个百人队长料想不能刺穿他的甲胄以伤害他的后背。他身边的人马上把这个百人队长砍为肉泥。国王被运到后方,他的朋友们在忧郁中匆忙地把军队从这个光辉的胜利中召回。当士兵们知道了这是怎样一回事的时候,他们马上集合在平原上,环绕着国王,很为惊慌,直到最后他的医生止住了伤口的出血,把他举起来,使他可以被人看见,当国王清醒过来的时候,他谴责了那些把军队从战斗中召回的人,当天又率领他的军队进攻罗马人的军营,然而国王受伤这个偶然因素已经使他丧失了取得更大胜利的机会,罗马人在恐惧中已经从军营里逃跑了。在剥掉阵亡者的衣服的时候,发现其中有二十四名军团将校和一百五十名百人队长。在任何一次失败战役中,很少有这样多的罗马军官阵亡的。
             米特拉达梯退到小 亚美尼亚,把他所能够带走的粮食都带走,其余他不能带走的则加以销毁,正在这时,幸运第一次光顾了国王,罗马因琉卡拉斯拖延这次战争而遣散了他的军队,琉卡拉斯的风暴总算过去了。
                  
             国王在本都取得胜利从罗马方面来讲是分兵轻敌,“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的结果,从国王方面讲则是国王善于从战争中总结经验,他采用罗马人的编制来训练他的军队,并主动淘汰那些没战斗力的士兵,使其战斗力得到不小的提高。孙子说:“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军队作为一个整体,要发挥其整体作战能力需要非常合理的编制,与罗马人作战的很多民族是没有良好的编制的,这是他们被罗马人击败的一个较重要的原因。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罗马人不同时期的编制情况。
              第一阶段
              在公元前6世纪,只有纳税和服兵役而无政治权利和分享公有地的平民,要求改变现状,于是出现了改革,也就产生了大家熟悉的五个等级的划分,每个等级出一定数量的百人团。此时每军团约有4200重装步兵和一定数量的轻装步兵,军团采用方阵,纵深八列,最前列为装备良好的精锐战士,两侧配有骑兵,前面为轻装步兵的散兵线。为了准确表示 进攻,退却与集结的命令,军团中的号兵使用各种形式的号角,发出不同的信号。
              第二阶段
              随着战事的频繁,罗马军团的种种弊病也暴露出来,因此在公元前4世纪初出现了以罗马,统帅卡米路斯命名的军事改革。他首次实施军饷制,改进和统一武器装备。根据年龄与经验的不同,把重装步兵排成三列,每列十个连队,每连队两个百人团,前两列连队各由120人组成,最后一列连队由60人组成。一列为最年轻的战士,二列为主力兵,三列为后备兵,除重装兵外,每百人团还配置有20名轻装兵,整个军团配有300名骑兵,因此一军团拥有重装兵1200+1200+600=3000,轻装兵20*(20+20+20)=1200,骑兵300,总共4500人,除军团外,还有同盟者提供的辅助部队,每一个军团配有辅助部队步兵5000,骑兵900,步兵分成10个大队,在作战时,他们配备了军团两翼,每翼5个步兵大队。军队的最高指挥掌握在执政官手中,军团的 指挥官起初是六名保民官,有些是人民选举的,有些是执政官任命的,他们实行轮值制,后来为恺撒取消,任命副将为军团首长,其下有百夫长,从优秀士兵中选任,个连队的第一个百夫长兼任整个连队的队长。同盟军统帅权属于罗马将领,其他军官则由同盟者自己补充。
              第三阶段
              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大量的小农破产,无产者的数量大增,而以财产为提前的公民兵则不断减少,为了解决兵员问题,马略采用了募兵与征兵相结合的手段,他固定了军饷制,士兵的军饷的数额大致相当于一个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标准的两倍,同时还可通过战利品获得收入。随着战争的频繁,士兵的服役期慢慢变长,在第一次布匿战争时,平均的服役时间为7年,马略将其增加到16年,完成了从公民兵到职业兵的转变。马略为使军队更加机动灵活的作战,创建了联队,人数为600人,分为三个连队,每连队200人,分为两个百人团,每军团十个联队,共6000重装兵,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轻装部队与骑兵。其在作战上仍采用三列式,不过已消除了年龄,武器与军事素质的差别。除此外,军团中还有工兵,工匠与技师等后勤兵员。由于军队成分的改变,军团的纪律发生了很大变化,小西庇阿曾说他手下的士兵更想一群强盗与逃亡者,马略在改革时着重强调军纪,使军纪明显改善,不过即使如此,罗马军团已不再是以前那纪律严明的军队了,在本次战争中就有多处这方面的表现。
             罗马人为了保持他们的军事优势,除了不断改进他们的编制外,对于各种战术武器及其使用战术也是不断发明创新的。
             战例1,在高卢人进攻罗马的战争中,高卢诸部落中最凶猛的波伊人进攻罗马人。独裁官盖约·萨尔彼喜阿斯率军前去抵抗他们,据说,他使用了下面的战术。他命令第一行列的士兵投射他们的标枪后,马上蹲下去;于是第二、第三和第四行列的士兵,依次投射他们的标枪,然后蹲下去,使他们不致于被后方投射来的长矛击伤;当最后一行列投掷了他们的标枪之后,所有的士兵一齐跳起来,大声呼喊,迅速地跟敌人进行肉搏战。(哈哈,是不是有些类似三段射,任何一种投射武器当它需要追求射速与火力连续性的时候采用多段射往往成为必然选择)
            战例2,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鉴于迦太基的海上优势,罗马人发明了一种叫“乌鸦”的前端带有抓钩的接玄吊桥 ,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很复杂的发明,但是却使罗马人能发挥其陆战的优势,从而取得海战的优势。
            战例3,在高卢战争中,恺撒的舰队使用了一种嵌在长竿上并且缚的很紧的锐利的钩刀,当把帆扎牢在船桅上的绳索被钩刀拉紧的时候,罗马人的船只努力划浆前进,从而割断绳索,绳索一旦被割断,帆也就落了下来,而高卢的军舰是靠帆和索具来行动的,因此他们的军舰在帆落后也就无用了。这种武器有些类似后世的链条弹,以打击敌舰的机动能力为目的。
            战例4,在握大维与小庞培的海战中,为了削弱小庞培海战的优势,握大维属下大将阿格里帕设计了一种叫“钳子”的机械。钳子由铁制,安装在一块用铁皮包着的长达5腕尺的木头的一端,中间用铁环连结,在木头的另一端,也用铁环连接,上系绳索,当用弩炮把“钳子”发射出去抓住敌人的战舰后,就用机械的绞力将“钳子”拉回来,迫使小庞培的海军与他们近战。

                                                       庞培远征,身死国灭
            幸运是短暂的,未机,平定了让意大利饱受饥荒之苦的海盗后的庞培率领一支大军杀到了。尽管庞培在西班牙与塞多留作战时屡战屡败,并在法萨卢败在恺撒手上,但这并不能影响其在东方的功业,因为我们评价一个将军时不仅要看他的战绩,还要看他的对手是否强大。国王精选步兵三万,骑兵三千,扎营于边界上。由于哪个地区因琉卡拉斯的破坏而缺乏粮食,军队中逃者甚多,尽管国王采取严刑迫使逃亡的人数减少,即使这样,国王如果不转移到其它地区,他因粮草的缺乏也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种种不利的形势使国王觉得取胜的机会甚为渺茫,他派遣使者到庞培那里去请求签定和约,但是狂妄的庞培要求“交出我们的逃兵,并且无条件投降。”,这显然是令国王无法接受的。庞培料想国王的部队因粮草的缺乏会急于求战,他埋伏了一支骑兵,派遣一支军队与国王的军队交战并佯败退却,国王的部队果然中计。如果不是国王意识到被击败的危险,率领他的步兵前来助战的话,罗马人可能掩杀进了国王的军营。
            粮草匮乏,国王不得不退却,同时希望让庞培进入哪个地区也饱受饥荒之苦。然而国王明显低估了自己的敌人,庞培建立了一条补给线,并迂回到国王的东方,在一个方圆一百五十斯塔狄亚的范围内建立一系列的据点和军营以包围国王的军队。屡次的战败已让国王失去了反抗这种行动的勇气,不久之后,他的军队就因庞培的围困而弹尽粮绝了,国王于深夜突围而出,庞培紧追不舍,不断袭击他的后卫。庞培到目前为止主要以围困和追击来攻打国王,可见国王的军队还是可以一战的,他的部下也力劝他与罗马人战斗,可是国王意志与勇气的不足让他做不出一个统帅应作出的决定。他只用他的骑兵击退袭击者,最后他占据一个有乱石保卫着的坚固地势,只有一条道路可通,他用四个大队的先锋队守卫这条道路。尽管这种地势有利于战术防御,却主动把自己围困起来,罗马人立即布置一支对抗的军队守着那里,不是为了冲进隘口,而是防止米特拉达梯人逃跑。                                               
            黎明时分,两军披挂列阵。前哨开始在山坡上发生小战,国王的军队虽然采取了罗马人的编制,但是很多其它方面的优点尚未汲取,他们的指挥是如此混乱,以致有些骑兵在既没有骑马,也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擅自跑去支援他们的前哨。在罗马骑兵的进攻下,他们集体地跑回他们的军营去骑他们的马匹。在此种情况下,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处在高地上正在武装的军队看到他们自己的人〔那些回来武装的骑兵〕慌张地大声叫喊,向他们奔跑,就象已经被击溃了一样,他们的士气是如此之低,以致他们认为全军都被击溃了,恐惧传播到每一个士兵心中,整个军队立即不战自溃了〔有些类似肥水之战〕,然而在如此不利 的地势下连逃跑都是很困难的,他们互相踏践,等待罗马人的屠杀与俘虏。
            国王凭借他骁勇的卫队,杀出了一条血路,他在途中聚集一支雇佣骑兵和三千左右步兵,逃奔到他过去聚集了大批金钱的息诺累克斯要塞,大力赏赐那些跟着他逃跑的人,然后他带着六千他连特,经过了不小的困难后,在科尔基斯的戴奥斯叩里阿斯过冬。他在那里想出了一个巨大的计划,他计划环绕整个本都一周,然后到西徐亚和亚速海,到达博斯波鲁斯海峡。夺取他的不孝子马查里斯〔曾倒向琉卡拉斯〕的王国,趁着罗马军队在亚细亚的时候,截断海峡。
            为了达成他的计划,他恩威并施,冲过了奇特而好战的西徐亚人的部落,安全通过赫尼奥基人的地区,击溃亚加亚人的进攻。最后达到亚速海地区,在那里得到许多王公的支持,他和他们建立同盟,并把他的女儿们嫁给其中较有势力的王公,以加强和他们的同盟。当他的儿子马查里斯知道了这次行动后,他派遣使者到他那里去辩护,但是一切已经太迟了,国王是如此的暴烈与残酷以致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容下,在国王派遣战船去追击他的时候,马查里斯不得不自杀了。
            当庞培追击国王到科尔基斯时,庞培判断国王不会有所作为了而松了对国王的追击,而开始了在东方辉煌的远征,他在打败了阿尔巴尼亚人后〔据说在这场战斗中俘虏了不少亚马逊女战士〕,降服了亚美尼亚,并吞叙利亚、腓尼基和巴勒斯坦等广大的地区,为罗马立下了巨大的功勋,因而他被称为“伟大的庞培”。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当庞培远征时,国王已到达博斯波鲁斯海峡,并因他的一个妻子把一个地下金库出卖给庞培而处死这个妻子的儿子西法里斯,同时他派遣使节到庞培那里去请求和约,庞培傲慢的要求国王应当亲来请求,这是国王所不能容忍的。为了准备将来的战争,他准备了三万大军,他派遣一部分军队渡过海峡,进军海口上另一个市镇法那哥利亚,以图占据海峡的两岸。法那哥利亚人卡斯托过去曾经受过宦官特赖福的虐待,所以当特赖福正在进城的时候,卡斯托向他突击并把他杀死,同时号召公民们暴动。虽然卫城已由阿塔菲尼斯和国王的其他儿子们占据了,但是居民采用火攻迫使他们投降,因为受法那哥利亚人勇敢行动的鼓舞,国王最近所占领的邻近的重要要塞,都暴动起来,眼看这些征募来的士兵也不可靠,于是他命令宦官们把他的女儿们送到西徐亚诸王公那里去作妻子,以获得他们的援助。国王派遣五百士兵护送他们。这些士兵们在离开了军营后,就马上杀死了宦官们,带着国王的女儿们投靠了庞培。
            形势是如此不利,然而国王丝毫没有动摇其与罗马人战斗的决心。他打算模仿汉尼拔的行动,很多时候模仿名将的军事行动是能取得成功的。而且现在的形势相对汉尼拔时期要好得多,因为同盟战争结束不久,意大利还爆发了斯巴达克思的起义,而且苏拉与马略的战争也使意大利受到不小的损失。为了这个目的,他长期以来就和高卢人发展了友好关系,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入侵意大利,然而这个十分冒险的计划让国王的部下们畏缩了,军事上的屡战屡败已使他们失去了争取胜利的信心,彻底磨去了他们的意志与勇气。正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所最重视的和再三指定为他的继承人的儿子法那西斯,或者为这次远征和王国担心,或者由于被其他自私自利的动机和打算所驱使,发动政变反对他的父亲。国王担心新国王会把他交给罗马人,企图服毒自杀,然而国王此时忽略他此前的聪明之举,这些药品对他是没有用的。一直以来,为防止他人下毒暗杀,他惯常不断地服食了其他药品,从而练成了“百毒不侵”的绝技〔在金大侠和古少侠的作品中这种人也是少见得很呐〕,这些药品至今还是叫作“米特拉达梯药剂”。即使如此,国王也不希望成为俘虏,最后他请求一个高卢人军官结束他辉煌的一生。
            国王享寿68岁或69岁,在位57年。其人身高八尺,骁勇善战。他征服了邻近的蛮族和许多西徐亚人,跟罗马人进行激烈的战争达四十年之久。他同当时的几位名将都交过手。被苏拉、琉卡拉斯和庞培打败,战胜过费姆布里亚、麦利那、执政官科塔、非比阿和特里阿里阿。他的意志是如此的坚定,即使在他遭到不幸的时候,他也是乐观而倔强的。即使他被打败了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击败罗马人的决心。他虽然称不上善长用兵,但是他40年的战争经验已足以击败很多对手,同时他极为善长学习模仿,典型的例子是他仿照罗马人的编制训练自己的军队,在最后他甚至想模仿汉尼拔的行动。同时他也嗜杀成性,残暴不仁——他杀害了他的母亲、他的兄弟、他的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
            在结束本文之前,有必要谈一谈罗马人的后勤制度。在罗马军队中,除了指挥军官外,还出现了专职的或半专职的后勤组织和官职,除财务官和军需官外,军团本部有录事等工作人员,在每个百人团中都有一名负责杂务的人员为百夫长的副手,还有专门做后勤工作的百人团,例如有两个百人团从事铁匠和木匠的工作。前3~前2世纪,罗马有被称为“城市军团”的组织,专门从事后勤。各军团的团部以及下属的连队和百人团都有自己的辎重,主要是粮食,行李以及其他军需品,这些军需品一部分由驮兽运载,一部分由士兵携带。有人计算,每一军团的辎重车辆至少有400头骡子及其驭手。
           在马略时期,辎重被分为部队辎重和军部辎重,部队辎重包括各部队士兵自身携带的装备和集体使用的军需品,马略对部队士兵自身携带的装备进行了调整,对背囊作了统一的规定。集体使用的军需品一般是用骡子运行。骡子数量视情况而定,假如10人需要一头骡子,那么编制4000人的军团需要400骡子,假如士兵自己携带的半个月口粮也用骡子运载,那么骡子数量就回增加,另外骡子本身的口粮也得自己运载,因此也回增加骡子的数量。
           军部辎重包括有军部各级官员的行装,武器,粮草以及其他用品,军需官所掌握的供全军用的贮备粮食以及其他军需,这类辎重的运载量很大,需大批的驮兽或车辆。除此外,还有随军的私人小贩和酒保,可以作为军队供应的 补充。但他们不能进入军营,而是与辎重队同行。
           最后,让我以一曲最具历史凝重感的词来结束本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参考书籍:〈孙子兵法〉作者孙武,〈世界军事后勤史〉作者崔连仲,〈罗马史〉作者阿庇安,〈高卢战记〉作者恺撒
好文章,长了不少知识
楼主有电子版《罗马史》上吗?我找了很久。多谢了
引文怎么没有注释啊??标出来更好看啊 !
引文应该要有注释啊!可以标出来啊 !
<P>长知识!</P>
谢谢楼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