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英是忠臣,而不是奸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00:43


1645年五月,南京城破的时候,东林领袖钱谦益投降了,东林是个正派团体,以忠君爱国为己任,把气节看的比生命还重,但就是这个团体的领袖,在清军来的时候,毫无抵抗的投降了,之前说的什么跳河都是屁话。

而历史上弘光祸首,大奸臣马士英在干嘛?他可没投降,他也不呆在南京,跟着文武大臣一块儿被俘虏,被俘虏那就完蛋了,什么都做不了。他跑出南京,打着太后的旗号,继续号召浙江、太湖的义军抗清,跟清军打了好几仗。最后被清军凌迟处死,轰轰烈烈。

为啥这么对比?因为反差太大,钱谦益是东林领袖、清流领袖,一言一行都受到人们的关注,他的投降,对于当时的士人团体和普通老百姓,都是当头一击!人们会说,钱谦益都降清了,为什么我不降清?起到了很坏的带头作用。就比如郑芝龙跟他儿子国姓爷说:“你老师钱谦益降清了。”国姓爷打死不相信,我老师是德高望重的大儒,怎么可能降清??(典型的伪君子,害人不浅) 这同时也给了郑芝龙一个理由,钱大学士都投降了,我为啥不能投降?也是给他儿子的一个暗示。

钱谦益降清,不是他一个人投降那么简单,而是破坏了人们的信仰,忠君爱国之士更加可贵。

马士英的另一个可贵之处是,始终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因为他在弘光的名声太臭,所以后来的隆武政权、鲁王政权都不接纳他,等于成了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换成别人,例如孙可望,早就降清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他没有投效新朝、施展自己的才华。更没有做民族败类。

1657年,明朝炙手可热的秦王孙可望叛变自立,被李定国击败,在湖南疯狂逃命时,对寥寥几个手下说:“今为李定国辱孤至此,孤不惜此数茎头毛,行当投清师以报不世之仇耳。”之后给清朝湖南当局写信:“李定国、刘文秀等大逆不道,荼毒生灵。可旺兴师问罪,反为所诱。乞代奏大清皇帝陛下,发铁骑一万,愿献滇、黔、蜀以归一统,更报不世之仇。”

马士英和孙可望遭遇一样,奸臣的罪名坐定,被隆武、鲁王拒之门外,一般人早就投效新朝以报复,还能荣华富贵。他却没有报复,也没有绝望,奉着他母亲假冒太后,继续号召江浙义军抗清,狠打了几仗。这里,南京城破的时候,一班文武束手无策,傻乎乎的被俘,像黄宗羲、张岱等剃了头,在敌占区不出仕,以遗民自居,于大局丝毫无补。倒是马士英,没有绝望,更加搬出了“太后”这面大旗号召人民,体现了政治家的务实和手腕。

马士英身体力行,多次渡过钱塘江参加进攻杭州的战役,内阁首辅亲自上战场,明朝没有过。1646年被叛徒出卖,在浙江英勇就义。结局可算完美,但东林党人操纵了舆论,明史里把马士英写成大奸大恶之徒,到现在传统都说马士英是奸臣,东林党是忠君爱国的。问题是一部分东林自己投降了,看到奸臣马士英英勇抗清而死,很受刺激,觉得脸面无光,就污蔑马士英是投降被杀,跟他们一样,这就恶心了。他的故乡贵州贵阳至今也没发现、或不敢发现,这里还是明朝内阁首辅、爱国志士的故乡。


以下是清军统帅多铎和明朝礼部主事黄伯端之间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问题。

1645年5月,清军破城,黄伯端自树一面大旗,上书“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伯端不降”。清军将他拿下,多铎准备戏弄他,亲自审问。

多铎:你认为弘光帝何种人物,想为他一死?

黄伯端郎言:皇帝圣明!

多铎问:马士英,又怎样呢?

黄伯端:马士英,忠臣也!

多铎又可气又可笑,问:马士英乃大奸臣,何得为忠?

黄伯端:马士英不降,拥送太后入浙江,当然是忠臣。他指着已经剃发易服的兵部尚书赵之龙等人说:这些人才是不忠不孝之人!



1645年五月,南京城破的时候,东林领袖钱谦益投降了,东林是个正派团体,以忠君爱国为己任,把气节看的比生命还重,但就是这个团体的领袖,在清军来的时候,毫无抵抗的投降了,之前说的什么跳河都是屁话。

而历史上弘光祸首,大奸臣马士英在干嘛?他可没投降,他也不呆在南京,跟着文武大臣一块儿被俘虏,被俘虏那就完蛋了,什么都做不了。他跑出南京,打着太后的旗号,继续号召浙江、太湖的义军抗清,跟清军打了好几仗。最后被清军凌迟处死,轰轰烈烈。

为啥这么对比?因为反差太大,钱谦益是东林领袖、清流领袖,一言一行都受到人们的关注,他的投降,对于当时的士人团体和普通老百姓,都是当头一击!人们会说,钱谦益都降清了,为什么我不降清?起到了很坏的带头作用。就比如郑芝龙跟他儿子国姓爷说:“你老师钱谦益降清了。”国姓爷打死不相信,我老师是德高望重的大儒,怎么可能降清??(典型的伪君子,害人不浅) 这同时也给了郑芝龙一个理由,钱大学士都投降了,我为啥不能投降?也是给他儿子的一个暗示。

钱谦益降清,不是他一个人投降那么简单,而是破坏了人们的信仰,忠君爱国之士更加可贵。

马士英的另一个可贵之处是,始终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因为他在弘光的名声太臭,所以后来的隆武政权、鲁王政权都不接纳他,等于成了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换成别人,例如孙可望,早就降清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他没有投效新朝、施展自己的才华。更没有做民族败类。

1657年,明朝炙手可热的秦王孙可望叛变自立,被李定国击败,在湖南疯狂逃命时,对寥寥几个手下说:“今为李定国辱孤至此,孤不惜此数茎头毛,行当投清师以报不世之仇耳。”之后给清朝湖南当局写信:“李定国、刘文秀等大逆不道,荼毒生灵。可旺兴师问罪,反为所诱。乞代奏大清皇帝陛下,发铁骑一万,愿献滇、黔、蜀以归一统,更报不世之仇。”

马士英和孙可望遭遇一样,奸臣的罪名坐定,被隆武、鲁王拒之门外,一般人早就投效新朝以报复,还能荣华富贵。他却没有报复,也没有绝望,奉着他母亲假冒太后,继续号召江浙义军抗清,狠打了几仗。这里,南京城破的时候,一班文武束手无策,傻乎乎的被俘,像黄宗羲、张岱等剃了头,在敌占区不出仕,以遗民自居,于大局丝毫无补。倒是马士英,没有绝望,更加搬出了“太后”这面大旗号召人民,体现了政治家的务实和手腕。

马士英身体力行,多次渡过钱塘江参加进攻杭州的战役,内阁首辅亲自上战场,明朝没有过。1646年被叛徒出卖,在浙江英勇就义。结局可算完美,但东林党人操纵了舆论,明史里把马士英写成大奸大恶之徒,到现在传统都说马士英是奸臣,东林党是忠君爱国的。问题是一部分东林自己投降了,看到奸臣马士英英勇抗清而死,很受刺激,觉得脸面无光,就污蔑马士英是投降被杀,跟他们一样,这就恶心了。他的故乡贵州贵阳至今也没发现、或不敢发现,这里还是明朝内阁首辅、爱国志士的故乡。


以下是清军统帅多铎和明朝礼部主事黄伯端之间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问题。

1645年5月,清军破城,黄伯端自树一面大旗,上书“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伯端不降”。清军将他拿下,多铎准备戏弄他,亲自审问。

多铎:你认为弘光帝何种人物,想为他一死?

黄伯端郎言:皇帝圣明!

多铎问:马士英,又怎样呢?

黄伯端:马士英,忠臣也!

多铎又可气又可笑,问:马士英乃大奸臣,何得为忠?

黄伯端:马士英不降,拥送太后入浙江,当然是忠臣。他指着已经剃发易服的兵部尚书赵之龙等人说:这些人才是不忠不孝之人!

钱谦益后来进了贰臣转,名声如何大家都知道,马士英名声臭是自找的,有什么好说的。在历史上南明的臣子还比不上秦淮八艳的名声好,就南明那帮奇葩,朱元璋都得被他们玩死。
忠臣不是这么不值钱吧。
这就是历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侧面。
据说钱谦益不跳河是因为水凉,不知道是否真有此事?可怜的气节啊。
把王朝兴衰归结为“忠臣”或“奸臣”本来就是很低级无聊的。
隆蔚 发表于 2013-8-12 14:21
据说钱谦益不跳河是因为水凉,不知道是否真有此事?可怜的气节啊。
之前和他的爱妾,就是八艳之首的柳如是说如果清兵破城,就一起跳秦淮河,结果清兵来了,柳如是拉他殉国,他却说河水太凉,不跳了。经不起考验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莫不是也因为钱谦益??????
五四运动中,曹汝霖被称为国贼,住宅被“爱国青年”北大学生梅思平放火焚烧。日本人占领北平时期,想让曹汝霖出来当汉奸,曹拒绝。日本人训斥他:你不帮皇军,是何居心?这时烧曹宅的爱国志士梅思平跑来,出任了汉奸政府的组织部长,内政部长等职务。
只能怪他不是东林党。
superth 发表于 2013-8-12 07:16
忠臣不是这么不值钱吧。
东林操纵了舆论,所以把马士英一棍子打死,某些东林自己降清看到马士英英勇就义脸上无光,就故意污蔑他是投降被杀,地点还是福建延平。事实上马士英在浙江就义,东林败类为了保存自己的面子,就让马士英跟他们同流合污,说他也投降,心胸狭隘至极!
机务高手 发表于 2013-8-13 17:24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莫不是也因为钱谦益??????

剃发易服是洪承畴搞出来的,他十八辈祖宗的脸都被他丢光了
平时喜欢站着道德制高点上扫射,事到临头却最无节操。。。

寂静的狙击手 发表于 2013-8-14 01:35
东林操纵了舆论,所以把马士英一棍子打死,某些东林自己降清看到马士英英勇就义脸上无光,就故意污蔑他是 ...
只能说他守住底线,但说忠臣还有不少距离。
只能说他守住底线,但说忠臣还有不少距离。
算是小节有亏,大节不亏。如果是宁死不屈而死,还能算的上忠义。
最后死得其所,算的上是忠,南明本身就是一比乱帐。明之亡国便是亡于东林之手,这话虽然说的重了点,但也不无道理。想起了南明一个就义的忠臣的断头诗,对不起想不起来名字了,算不敬吧。        平日慷慨成仁易,事到临头一死难,  说的就是东林党钱黄之流
关宁铁骑 发表于 2013-8-15 21:26
最后死得其所,算的上是忠,南明本身就是一比乱帐。明之亡国便是亡于东林之手,这话虽然说的重了点,但也不 ...
学习了。。。
hanfu123 发表于 2013-8-13 18:42
五四运动中,曹汝霖被称为国贼,住宅被“爱国青年”北大学生梅思平放火焚烧。日本人占领北平时期,想让曹汝 ...
哈哈,这就是所谓的盖棺才能定论呀!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是否是忠臣还是奸臣,那就要看自己的立场了
关宁铁骑 发表于 2013-8-15 21:26
最后死得其所,算的上是忠,南明本身就是一比乱帐。明之亡国便是亡于东林之手,这话虽然说的重了点,但也不 ...
清谈误国,沽名钓誉

寂静的狙击手 发表于 2013-8-14 01:37
剃发易服是洪承畴搞出来的,他十八辈祖宗的脸都被他丢光了


不是他提出来的。是天启年间进士孙之獬提出来的。

寂静的狙击手 发表于 2013-8-14 01:37
剃发易服是洪承畴搞出来的,他十八辈祖宗的脸都被他丢光了


不是他提出来的。是天启年间进士孙之獬提出来的。
hanfu123 发表于 2013-8-13 18:42
五四运动中,曹汝霖被称为国贼,住宅被“爱国青年”北大学生梅思平放火焚烧。日本人占领北平时期,想让曹汝 ...
所以说,历史是何其的复杂啊,人的本质更是复杂的。我们往往是看到了个简单结果,而不知其复杂的过程
隆蔚 发表于 2013-8-12 14:21
据说钱谦益不跳河是因为水凉,不知道是否真有此事?可怜的气节啊。
那是,剃发是因为头皮痒,真是妙人儿一个。

机务高手 发表于 2013-8-13 17:24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莫不是也因为钱谦益??????


阉党的孙之獬,率先剃发,不过这货也没啥好下场,后来被抗清军捉住,把其余下的头发割下,用刀子破开其体肤,一根根塞进去,美其名曰:为汝种发。
机务高手 发表于 2013-8-13 17:24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莫不是也因为钱谦益??????


阉党的孙之獬,率先剃发,不过这货也没啥好下场,后来被抗清军捉住,把其余下的头发割下,用刀子破开其体肤,一根根塞进去,美其名曰:为汝种发。
一望无际 发表于 2013-8-24 10:31
不是他提出来的。是天启年间进士孙之獬提出来的。
谢谢,学习
佛利萨 发表于 2013-8-25 11:27
阉党的孙之獬,率先剃发,不过这货也没啥好下场,后来被抗清军捉住,把其余下的头发割下,用刀子破开其 ...
呵呵
钱谦益在弘光朝是投在马士英门下,这可没啥东林之别把。只能说钱谦益的气节一向不好。
至于马士英不是贵州人,他是江苏仪征人。
马士英祖上是江苏仪征人。居黔是因为其始祖马成戎黔任指挥使。
而且马士英按照明末材料来看,理论上是并未死的,而是入了道观。
至于把东林和马士英和阮大钺对立也是不对的。
当年周延儒复官首辅的耗费,正是复社、东林在江南募集,阮大钺出资的。
凤阳总督高光斗剿起义军不力被撤职,正是周延儒同意的马士英出任。
至于反对阮大钺的东林复社的人也是两个阵营,侯方域,黄宗羲就反对阮大钺,而文震孟,史可法就和阮大钺交往。
而左良玉东下清君侧,正是和史可法的江淮防御作对,其后支持侯方域的也正是左良玉。明史的黄宗羲编修也是如此。
至于史可法江防援兵难至,则是马士英惧左良玉大军东下,不肯抽调防备左军的兵力去淮上援救史可法。
而追随左梦咸投降的左军金声恒,卢光祖在崇祯年间曾经奉召北方和金军作战,弘光朝就束手而降。
明末就是个没有节操的社会。
而阮大钺之所以被列为阉党,其实是因为崇祯初阮大钺上疏言事称阉党东林朋比奸徒,而被东林党人视为阉党竖孽。而被革职永不叙用。
而阮大钺最初也是支持东林党的,但是顾宪成把阮大钺的吏部都给事中一职给了被整死的魏大中,所以反目。
东林以阮大钺斥其朋党而排斥阮大钺,而阮大钺以未能得其职位而与东林反目。
心胸狭隘明末甚多。
最后死得其所,算的上是忠,南明本身就是一比乱帐。明之亡国便是亡于东林之手,这话虽然说的重了点,但也不 ...
到头来反倒是朱大典这样的贪官取义成仁了。
五四运动中,曹汝霖被称为国贼,住宅被“爱国青年”北大学生梅思平放火焚烧。日本人占领北平时期,想让曹汝 ...
貌似曹汝霖的一个小妾当年就是行游反对他的学生之一
儒学就是儒学
为什么看到马士英名字就想到某人
马士英自己名声太臭了,其他的势力都不会接纳他,再说其他降清的名臣也会往死里整他吧,还不如死了算了
hanfu123 发表于 2013-8-13 18:42
五四运动中,曹汝霖被称为国贼,住宅被“爱国青年”北大学生梅思平放火焚烧。日本人占领北平时期,想让曹汝 ...
梅思平火烧曹宅一事无实据。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8-29 02:27
至于史可法江防援兵难至,则是马士英惧左良玉大军东下,不肯抽调防备左军的兵力去淮上援救史可法。
而追随 ...
学习了很多。。。
佛利萨 发表于 2013-8-25 11:27
阉党的孙之獬,率先剃发,不过这货也没啥好下场,后来被抗清军捉住,把其余下的头发割下,用刀子破开其 ...
请问他是怎么被抗清军抓住的?
黄张之流与清末张佩纶无异,钱贼下作。史可法与左光斗万不可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