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军报:走出空战“超视距”的神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47:49
<P>
  在高技术战争中,“超视距”空战被称为重要标志之一,高深莫测,令人生畏。所谓:还没看到敌机时,就被对方的“超视距”导弹打下了,……云云,以致成为应对高技术战争的一块“心病”。
  
  “超视距”攻击是不是事实呢?应该说是。以人眼的视距一般为20公里计算,一切射程超过20公里的导弹都可以有这个功能:打掉“超视距”的靶子。
  
  但是,这种在导弹工厂里做的试验结果,只能说是“工程系统”里的事实,未必就是实际空战的“真实系统”和有战斗员介入的“含人系统”里的事实。
  
  实际上,现代空战并不是“工程系统”,而是“真实系统”和“含人系统”,如果仔细、认真地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要真正实现“超视距”攻击并非易事——
  
  首先,实际作战中的导弹射程,并不是厂家宣布的那个“工程射程”,而是存在飞机电脑里的“动态射程”,与作战当时空中飞机的位置与速度有关。显然,在导弹发射时,敌机如果是相背而快速飞走时,导弹将越打越“够不着”,射程减短,甚至只剩1/3。
  
  其次,一旦敌机转弯,导弹必须减速增阻,这种机动将消耗导弹的能量,使其实际的“作战球”缩小。换句话说,导弹要保持速度,就不容易机动了;而要机动,能量又不够了。这样一来,有可能使本来100公里射程的导弹只能打40公里。
  
  第三,因地形干扰,机载雷达的敏感区是“上肥下瘦”的,对低空目标探测精度差;而因重力影响,导弹的机动区又是“上瘦下肥”的,攻击方要尽量高占位。难怪美国海军的F—14战机在遇到利比亚的米格战机时,曾向下面钻,正是为了躲避米格机的雷达和方便自己的雷达。
  
  第四,机载雷达波束一般是笔状的,不是扇形的,笔状属多行扫描,如果目标飞机位置不断变化,更新率需要半秒到十几秒,这样一来,在雷达屏幕上会扫出许多个点,再加上如果空中还有别的飞机,海湾战争时美军飞行员的屏幕上竟可多达60个点,于是使“雷达最大搜索距离”变得没有意义,必须具有能扫描同时追踪(TWS)能力才行。
  
  第五,多行扫描的3~5度波束,在100公里外宽度将达5公里的高度,造成信号重叠,以致对100公里“超视距”目标根本不敢贸然开火,而是必须要等到70公里后,才能逐渐分清。
  
  第六,还有个敌我识别问题,早就是高技术兵器的“黑洞”了。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了避免误伤,不得不硬性规定:必须“目视确认”后再开火。因而,海湾战争中根本就没有实现“超视距”攻击,最多算是个“临界视距”攻击。于是,法国的“米卡”导弹,已经不再分中短程了,而是索性合而为一,避免切换。
  
  ……上述种种已经说明:在“真实系统”和“含人系统”里,“超视距”攻击远不是想像的那样神秘莫测,而是大打了折扣。
  
  毛泽东早就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上述分析倒是给我们又一次启迪:任何高技术武器在“真实系统”和“含人系统”里,都有破绽和可乘之隙,从而给“以劣胜优”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魅力。
  
  总之,“超视距”也未必。技术性能并不能完全决定战机交战的胜负,还和双方的战术运用、空战当时的空域情况……等许多因素有关。空中优势应是技术与战术共创的结果,技术上的差距则可以由战术来弥补。如:伊拉克1999年1月5日竟用14架落后的飞机在“禁飞区”向8架美国先进飞机挑战,用大幅度机动和施放干扰的方法,使美国发射的6枚最先进“超视距”导弹(1枚“麻雀”、两枚AIM120和3枚“不死鸟”)无一命中,震动世界!(苏恩泽)</P>

<P><b>转载仅供参考,不代表本人观点!</b></P><P>
  在高技术战争中,“超视距”空战被称为重要标志之一,高深莫测,令人生畏。所谓:还没看到敌机时,就被对方的“超视距”导弹打下了,……云云,以致成为应对高技术战争的一块“心病”。
  
  “超视距”攻击是不是事实呢?应该说是。以人眼的视距一般为20公里计算,一切射程超过20公里的导弹都可以有这个功能:打掉“超视距”的靶子。
  
  但是,这种在导弹工厂里做的试验结果,只能说是“工程系统”里的事实,未必就是实际空战的“真实系统”和有战斗员介入的“含人系统”里的事实。
  
  实际上,现代空战并不是“工程系统”,而是“真实系统”和“含人系统”,如果仔细、认真地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要真正实现“超视距”攻击并非易事——
  
  首先,实际作战中的导弹射程,并不是厂家宣布的那个“工程射程”,而是存在飞机电脑里的“动态射程”,与作战当时空中飞机的位置与速度有关。显然,在导弹发射时,敌机如果是相背而快速飞走时,导弹将越打越“够不着”,射程减短,甚至只剩1/3。
  
  其次,一旦敌机转弯,导弹必须减速增阻,这种机动将消耗导弹的能量,使其实际的“作战球”缩小。换句话说,导弹要保持速度,就不容易机动了;而要机动,能量又不够了。这样一来,有可能使本来100公里射程的导弹只能打40公里。
  
  第三,因地形干扰,机载雷达的敏感区是“上肥下瘦”的,对低空目标探测精度差;而因重力影响,导弹的机动区又是“上瘦下肥”的,攻击方要尽量高占位。难怪美国海军的F—14战机在遇到利比亚的米格战机时,曾向下面钻,正是为了躲避米格机的雷达和方便自己的雷达。
  
  第四,机载雷达波束一般是笔状的,不是扇形的,笔状属多行扫描,如果目标飞机位置不断变化,更新率需要半秒到十几秒,这样一来,在雷达屏幕上会扫出许多个点,再加上如果空中还有别的飞机,海湾战争时美军飞行员的屏幕上竟可多达60个点,于是使“雷达最大搜索距离”变得没有意义,必须具有能扫描同时追踪(TWS)能力才行。
  
  第五,多行扫描的3~5度波束,在100公里外宽度将达5公里的高度,造成信号重叠,以致对100公里“超视距”目标根本不敢贸然开火,而是必须要等到70公里后,才能逐渐分清。
  
  第六,还有个敌我识别问题,早就是高技术兵器的“黑洞”了。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了避免误伤,不得不硬性规定:必须“目视确认”后再开火。因而,海湾战争中根本就没有实现“超视距”攻击,最多算是个“临界视距”攻击。于是,法国的“米卡”导弹,已经不再分中短程了,而是索性合而为一,避免切换。
  
  ……上述种种已经说明:在“真实系统”和“含人系统”里,“超视距”攻击远不是想像的那样神秘莫测,而是大打了折扣。
  
  毛泽东早就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上述分析倒是给我们又一次启迪:任何高技术武器在“真实系统”和“含人系统”里,都有破绽和可乘之隙,从而给“以劣胜优”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魅力。
  
  总之,“超视距”也未必。技术性能并不能完全决定战机交战的胜负,还和双方的战术运用、空战当时的空域情况……等许多因素有关。空中优势应是技术与战术共创的结果,技术上的差距则可以由战术来弥补。如:伊拉克1999年1月5日竟用14架落后的飞机在“禁飞区”向8架美国先进飞机挑战,用大幅度机动和施放干扰的方法,使美国发射的6枚最先进“超视距”导弹(1枚“麻雀”、两枚AIM120和3枚“不死鸟”)无一命中,震动世界!(苏恩泽)</P>

<P><b>转载仅供参考,不代表本人观点!</b></P>
有点年头的文章了:)
念头不知道 道理嘛是有的 武器是人用的 理论值和实际是有差距的
话是这样说,但是打起来武器因素还是很重要的
不能因此否定中距作战的重要性!导弹越打越远,作战距离越来越长是趋势,这个是不容否定的!
超视距是发展方向,是不容否认的。
同意,这绝对是将来的趋势!!
近距格斗,中国难道就有优势了吗?
领教!
如果超视距无敌,那F-14也就无敌了。。。
哈哈~~~~
[B]以下是引用[I]yruid[/I]在2005-4-12 1:09:00的发言:[/B][BR]如果超视距无敌,那F-14也就无敌了。。。
哈哈~~~~

F-14本來就是無敵啊,你看看戰例,伊朗用得這麼爛都打得不錯,不要輕視超視距哦,我覺得現在這個才是主流,我們官方只會YY,自已做不好就說人家的不行,也不看看大氣候,AIM120,R77都不是吃素滴,就是對岸的天劍2(好象也是中距吧?)也要小心呢,飛機和導彈比,無論是從速度還是靈活度上來比,我想都是比不上的
感觉这篇文章像是在给某些人上眼药……
说的好
文章的观点太过偏激,一味地否定机载雷达和敌我识别技术的进步。其中提到的导弹进攻前飞机占据下位及机载雷达的扫描方式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敌机转弯就能减小导弹攻击距离?如果此时导弹和敌机距离还远就没有必要(象文中提到的那样)减速,如果距离近转弯就躲得开么,飞行员和导弹谁能承受的机动过载大?
在视距以里还是以外又有什么重要,反正都是导弹射程要足够远,莫不成还要进行纠缠格斗?
以上尚且未考虑有预警机参战的因素
这个怎么又被转过来了?好像以前已经转到这里来过了吧?
一篇显然落后时代的东西.中距导弹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它是万万不能的!否则大家就没必要拼命发展这个东西,更没必要一再延长导弹的射程.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驾驶一架没有BVR能力的F16A,我驾驶一架有BVR能力的SU30MKK,那么,在我们展开视距内格斗之前,你可能早已被我的R77洗礼了几次了!躲得了初一,你躲得了十五吗?纵然你的机动性能优异,格斗能力强大,但是,你充其量是个持剑的武士,而我却有支步枪!
“超视距”攻击是不是事实呢?应该说是。以人眼的视距一般为20公里计算,一切射程超过20公里的导弹都可以有这个功能:打掉“超视距”的靶子

没记错的话人眼是搜索时发现距离5锁定后跟踪距离8公里哪里来的20公里说
中距蛋似乎不太准,叫主动蛋或许更好。
[B]以下是引用[I]二锅头爱好者[/I]在2005-4-11 12:44:00的发言:[/B][BR]不能因此否定中距作战的重要性!导弹越打越远,作战距离越来越长是趋势,这个是不容否定的!

同意
汗,好象我们空军还很讲究近距格斗的样子......和时代脱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