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超视距空战的认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7:39:46
日前军报八股爆料,空1师在去年年底空军组织的苏﹣27类战机比武中被其他部队海扁,堂堂空军头号部队竟然被打得连资格赛都没有过。更关键的是空1装备是号称东亚天空中最强悍的制空机歼﹣11B,以56比166大比分被老歼﹣11击败,顿时引爆了网络军迷舆论。一时间捶地大笑者有之,目瞪口呆者有之,破口大骂者有之。1师连门票都没捞到确实另我也非常惊讶,不过细细一想,对抗毕竟不是实战,没有办法完全模拟真实战况,如果是真打可能更惨,装备其实没有代差所谓人的因素就会起大作用。本人无意掺和任何口水战,只想按照自己对超视距空战的理解与各位探讨。
先提我的看法:携带霹雳﹣12的歼﹣11B其实并不比携带R-27ER的歼﹣11A有实质性优势。
这两型飞机飞行性能基本一致,RCS也一样,因此决定超视距空战的速度,加速性,敏捷性是基本一样的,被发现距离也是接近的。因此,剩下的因素就是航电和武器了。超视距空战主要因素是雷达与导弹的组合。
先说导弹,大部分人认为半主动导弹需要飞机锁定目标并保持全程锁定才能命中,这并不完全准确,因为这是针对麻雀为代表的一类半主动弹而言的,这类弹还包括天空闪光和阿斯派德。这些导弹需要在发射前由弹上的半主动导引头接收到来自目标的雷达回波后构成制导条件才能发射,发射后也必须维持对目标的照射才能引导导弹飞向目标。这类弹由于上述限制,有效射程比标称射程要小得多,弹载半主动头口径有限,所以必须要离目标足够近才能收到回波,所以这类弹射程一般不会超过25KM。但是对于R-27R/ER来说并不是这样的,因为这种弹提供的是主动弹所采用的惯性加指令修正的中段引导方式,只不过是到足够近的情况下,由半主动头接收回波完成后续的制导。因此这种弹具有实际射程大的特点,例如R-27ER可以对战斗机目标在50KM的距离上发射。所谓的主动弹实际前半段的制导方法与P-27是一致的,只不过后半段是由弹载雷达来完成照射制导的。
现在说雷达,导弹是要通过雷达来制导的,前面说的数据链引导方法在射击前必须要获得目标的主要运动元素然后才能测算出前置点,再对导弹的惯导进行装订。这些运动元素包括目标的航向、速度、高度。老式的机载雷达必须通过跟踪来获得上述要素,即集中雷达辐射能量于目标上,保持连续照射获得上述数据。这种模式被称为单目标跟踪模式(STT),但是集中的辐射能量也会引发雷达告警器的报警,使得目标察觉并做出反制动作。STT模式只能跟踪一个目标,在跟踪时无法掌握其他目标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F-14开始,首度引入了TWS概念(即边扫描边跟踪),利用计算机控制天线采用“分时复用”方法对多个目标实施跟踪。具体就是对每个目标在短时间内扫描两次,获得航向、速度、高度数据,然后控制天线转向另外一个目标,当完成第二个目标的跟踪后,计算机是根据前一次跟踪推算出的航迹转动天线朝向那个推测点来扫描的。这种跟踪方法是在“扫描”状态下完成的,没有集中辐射能量到单个目标上,或者说集中能量的时间非常短,目标的雷达告警器无法做出反应。带TWS功能的雷达能够在不“惊动”目标的情况下完成数据装订并发射导弹,虽然数据更新率不如STT模式,但是只要同时跟踪的目标不多,也足够引导武器。因此,只要是有TWS功能的雷达携带P-27EP一类的半主动弹实际效果和主动弹是类似的,发射同样的是“静默”状态下发射的,只是在最后才会使用雷达进行“锁定”这个时候目标接到告警,而导弹可能只有20KM左右的距离了,转瞬即至。而没有TWS功能的老雷达,即便能挂主动弹,也必须在“锁定”状态下才能发射,同样将惊动目标。
因此如果是实战的话,苏-27/歼-11实际并不位于歼-11B的下风,因为国产的歼-11雷达已经进行了改进,具有TWS功能,其配备的P-27EP导弹动力射程远大于PL-12,唯一不如歼-11B的是没有多目标攻击能力。但是作为使用平板裂隙天线的雷达来将,多目标攻击能力其实是很薄弱的。上面对雷达的描述上可以看出,如果目标在察觉被扫描后进行突然大幅度机动,雷达是有可能丢失目标的。虽然F-15具有号称同时攻击8个目标的能力,但是实际能对付两个已经是勉强了。所以携带P-27EP的歼-11其实也是个危险的沉默杀手,其攻击距离还比歼-11B来得远!
八股中还提到1师很多次发射距离均小于对手,这是否被评判为失败,是值得商榷的。在双方导弹性能接近的情况下,其实可能后发才制人。因为先射的一方导弹能量是不断缩减的,当对手觉察你发射导弹后,很可能对采取大幅蛇形机动或者“西装翻领”机动来接近你,为的是缩短和你距离,同时消耗已经在空中的导弹的能量,因为导弹将跟着对手的机动同样大幅机动而且能量下降速度远远超过对手。在接近目标的时候,导弹可能已经“没有力气”来跟住目标了。而这个时候对手发射导弹的话,很可能先射的一方就在劫难逃,因为距离已经很短,甚至到了“不可逃逸区”了。
总之,超视距空战是非常复杂的,不能简单依靠锁定、射程、主动弹、电子干扰等标签来进行评判胜负,关键还是真正战场上的较量,比拼的是战术、勇气和武器日前军报八股爆料,空1师在去年年底空军组织的苏﹣27类战机比武中被其他部队海扁,堂堂空军头号部队竟然被打得连资格赛都没有过。更关键的是空1装备是号称东亚天空中最强悍的制空机歼﹣11B,以56比166大比分被老歼﹣11击败,顿时引爆了网络军迷舆论。一时间捶地大笑者有之,目瞪口呆者有之,破口大骂者有之。1师连门票都没捞到确实另我也非常惊讶,不过细细一想,对抗毕竟不是实战,没有办法完全模拟真实战况,如果是真打可能更惨,装备其实没有代差所谓人的因素就会起大作用。本人无意掺和任何口水战,只想按照自己对超视距空战的理解与各位探讨。
先提我的看法:携带霹雳﹣12的歼﹣11B其实并不比携带R-27ER的歼﹣11A有实质性优势。
这两型飞机飞行性能基本一致,RCS也一样,因此决定超视距空战的速度,加速性,敏捷性是基本一样的,被发现距离也是接近的。因此,剩下的因素就是航电和武器了。超视距空战主要因素是雷达与导弹的组合。
先说导弹,大部分人认为半主动导弹需要飞机锁定目标并保持全程锁定才能命中,这并不完全准确,因为这是针对麻雀为代表的一类半主动弹而言的,这类弹还包括天空闪光和阿斯派德。这些导弹需要在发射前由弹上的半主动导引头接收到来自目标的雷达回波后构成制导条件才能发射,发射后也必须维持对目标的照射才能引导导弹飞向目标。这类弹由于上述限制,有效射程比标称射程要小得多,弹载半主动头口径有限,所以必须要离目标足够近才能收到回波,所以这类弹射程一般不会超过25KM。但是对于R-27R/ER来说并不是这样的,因为这种弹提供的是主动弹所采用的惯性加指令修正的中段引导方式,只不过是到足够近的情况下,由半主动头接收回波完成后续的制导。因此这种弹具有实际射程大的特点,例如R-27ER可以对战斗机目标在50KM的距离上发射。所谓的主动弹实际前半段的制导方法与P-27是一致的,只不过后半段是由弹载雷达来完成照射制导的。
现在说雷达,导弹是要通过雷达来制导的,前面说的数据链引导方法在射击前必须要获得目标的主要运动元素然后才能测算出前置点,再对导弹的惯导进行装订。这些运动元素包括目标的航向、速度、高度。老式的机载雷达必须通过跟踪来获得上述要素,即集中雷达辐射能量于目标上,保持连续照射获得上述数据。这种模式被称为单目标跟踪模式(STT),但是集中的辐射能量也会引发雷达告警器的报警,使得目标察觉并做出反制动作。STT模式只能跟踪一个目标,在跟踪时无法掌握其他目标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F-14开始,首度引入了TWS概念(即边扫描边跟踪),利用计算机控制天线采用“分时复用”方法对多个目标实施跟踪。具体就是对每个目标在短时间内扫描两次,获得航向、速度、高度数据,然后控制天线转向另外一个目标,当完成第二个目标的跟踪后,计算机是根据前一次跟踪推算出的航迹转动天线朝向那个推测点来扫描的。这种跟踪方法是在“扫描”状态下完成的,没有集中辐射能量到单个目标上,或者说集中能量的时间非常短,目标的雷达告警器无法做出反应。带TWS功能的雷达能够在不“惊动”目标的情况下完成数据装订并发射导弹,虽然数据更新率不如STT模式,但是只要同时跟踪的目标不多,也足够引导武器。因此,只要是有TWS功能的雷达携带P-27EP一类的半主动弹实际效果和主动弹是类似的,发射同样的是“静默”状态下发射的,只是在最后才会使用雷达进行“锁定”这个时候目标接到告警,而导弹可能只有20KM左右的距离了,转瞬即至。而没有TWS功能的老雷达,即便能挂主动弹,也必须在“锁定”状态下才能发射,同样将惊动目标。
因此如果是实战的话,苏-27/歼-11实际并不位于歼-11B的下风,因为国产的歼-11雷达已经进行了改进,具有TWS功能,其配备的P-27EP导弹动力射程远大于PL-12,唯一不如歼-11B的是没有多目标攻击能力。但是作为使用平板裂隙天线的雷达来将,多目标攻击能力其实是很薄弱的。上面对雷达的描述上可以看出,如果目标在察觉被扫描后进行突然大幅度机动,雷达是有可能丢失目标的。虽然F-15具有号称同时攻击8个目标的能力,但是实际能对付两个已经是勉强了。所以携带P-27EP的歼-11其实也是个危险的沉默杀手,其攻击距离还比歼-11B来得远!
八股中还提到1师很多次发射距离均小于对手,这是否被评判为失败,是值得商榷的。在双方导弹性能接近的情况下,其实可能后发才制人。因为先射的一方导弹能量是不断缩减的,当对手觉察你发射导弹后,很可能对采取大幅蛇形机动或者“西装翻领”机动来接近你,为的是缩短和你距离,同时消耗已经在空中的导弹的能量,因为导弹将跟着对手的机动同样大幅机动而且能量下降速度远远超过对手。在接近目标的时候,导弹可能已经“没有力气”来跟住目标了。而这个时候对手发射导弹的话,很可能先射的一方就在劫难逃,因为距离已经很短,甚至到了“不可逃逸区”了。
总之,超视距空战是非常复杂的,不能简单依靠锁定、射程、主动弹、电子干扰等标签来进行评判胜负,关键还是真正战场上的较量,比拼的是战术、勇气和武器
发这个帖子前,曾经在芜湖出差,正遇上空3师进行跨昼夜飞行训练,一直飞到晚上12点。

应该说苏-30们夜航还是有点水平的,双机编队非常密集,着陆的时候间隔也是很紧的,应该说这个老部队的飞行水平还是有一些的
格斗方面27的R73要远胜于11B的PL8。

憔悴地等待PL10
求真相。
谁告诉你27和11A挂的就是R27
谁告诉你27和11A挂的就是R27
小白跪等大神解毒...
有A型能挂B型不能挂的弹吗?
大婶们解读一下???
空战不是单打独斗。
雷达可探测范围有限,不能全方位全高度。
地形会影响雷达的探测效果。
导弹可以发射很多枚。
导弹的攻击效果如何,还没有大规模实战检验。
有A型能挂B型不能挂的弹吗?
a型到现在为止没有挂过国产蛋。09年阅兵的时候都是a型机挂毛子蛋。


感知和决策的外在条件很多,演习只不过是其中某种条件的倾向性强化而得出来的结果。

新11B新系统会带来不少新的应用,但是装备长达两年多之后形成的战斗力,大面积的飞行员--包括主力,在对抗中落败于装备老型号的兄弟部队,

系统支持、应用指挥、培训教育三大方面
个人分析,团队里潜藏着比如:系统不稳定、兼容性和操作界面不友好;指挥人员战术预案不合理;培训应用不实际,缺乏可操作的效率。

被老11或者10A洗白是时间上的问题,肯定、而且是必须找出根源来解决

感知和决策的外在条件很多,演习只不过是其中某种条件的倾向性强化而得出来的结果。

新11B新系统会带来不少新的应用,但是装备长达两年多之后形成的战斗力,大面积的飞行员--包括主力,在对抗中落败于装备老型号的兄弟部队,

系统支持、应用指挥、培训教育三大方面
个人分析,团队里潜藏着比如:系统不稳定、兼容性和操作界面不友好;指挥人员战术预案不合理;培训应用不实际,缺乏可操作的效率。

被老11或者10A洗白是时间上的问题,肯定、而且是必须找出根源来解决
sfm_0_0 发表于 2012-7-7 07:59
a型到现在为止没有挂过国产蛋。09年阅兵的时候都是a型机挂毛子蛋。
原来如此
我原来以为都是可以像下兼容的…
应该是空军对于R-27ER+R-27ET的战法很熟悉吧,前面不是听说空军特别喜欢ET,而且ET
很适合10海里左右距离作战
a型到现在为止没有挂过国产蛋。09年阅兵的时候都是a型机挂毛子蛋。
你的消息该更新了
贫瘠的真实 发表于 2012-7-7 08:18
原来如此
我原来以为都是可以像下兼容的…
毛鸡和毛鸡航电的只能挂毛蛋不能挂国蛋,国鸡和国鸡航电的只能挂国蛋不能挂毛蛋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28495
pupu's 日落共青城中提到的三代机BVR战术
可以去这个帖子瞧瞧~~
导弹进步有些略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