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走出“超视距”的神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1:22:55
苏恩泽 / 文


美国空军第90战斗机中队F-15E型战斗轰炸机齐射AIM-7M型空空导弹   图片:美国空军(U.S. Air Force Photo )
                     




                        《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2005年1月4日文章   在高技术战争中,“超视距”空战被称为重要标志之一,高深莫测,令人生畏。所谓:还没看到敌机时,就被对方的“超视距”导弹打下了,……云云,以致成为应对高技术战争的一块“心病”。
  “超视距”攻击是不是事实呢?应该说是。以人眼的视距一般为20公里计算,一切射程超过20公里的导弹都可以有这个功能:打掉“超视距”的靶子。
  但是,这种在导弹工厂里做的试验结果,只能说是“工程系统”里的事实,未必就是实际空战的“真实系统”和有战斗员介入的“含人系统”里的事实。
  实际上,现代空战并不是“工程系统”,而是“真实系统”和“含人系统”,如果仔细、认真地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要真正实现“超视距”攻击并非易事——
  首先,实际作战中的导弹射程,并不是厂家宣布的那个“工程射程”,而是存在飞机电脑里的“动态射程”,与作战当时空中飞机的位置与速度有关。显然,在导弹发射时,敌机如果是相背而快速飞走时,导弹将越打越“够不着”,射程减短,甚至只剩1/3。
  其次,一旦敌机转弯,导弹必须减速增阻,这种机动将消耗导弹的能量,使其实际的“作战球”缩小。换句话说,导弹要保持速度,就不容易机动了;而要机动,能量又不够了。这样一来,有可能使本来100公里射程的导弹只能打40公里。
  第三,因地形干扰,机载雷达的敏感区是“上肥下瘦”的,对低空目标探测精度差;而因重力影响,导弹的机动区又是“上瘦下肥”的,攻击方要尽量高占位。难怪美国海军的F—14战机在遇到利比亚的米格战机时,曾向下面钻,正是为了躲避米格机的雷达和方便自己的雷达。
  第四,机载雷达波束一般是笔状的,不是扇形的,笔状属多行扫描,如果目标飞机位置不断变化,更新率需要半秒到十几秒,这样一来,在雷达屏幕上会扫出许多个点,再加上如果空中还有别的飞机,海湾战争时美军飞行员的屏幕上竟可多达60个点,于是使“雷达最大搜索距离”变得没有意义,必须具有能扫描同时追踪(TWS)能力才行。
  第五,多行扫描的3~5度波束,在100公里外宽度将达5公里的高度,造成信号重叠,以致对100公里“超视距”目标根本不敢贸然开火,而是必须要等到70公里后,才能逐渐分清。
  第六,还有个敌我识别问题,早就是高技术兵器的“黑洞”了。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了避免误伤,不得不硬性规定:必须“目视确认”后再开火。因而,海湾战争中根本就没有实现“超视距”攻击,最多算是个“临界视距”攻击。于是,法国的“米卡”导弹,已经不再分中短程了,而是索性合而为一,避免切换。
  ……上述种种已经说明:在“真实系统”和“含人系统”里,“超视距”攻击远不是想像的那样神秘莫测,而是大打了折扣。
  毛泽东早就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上述分析倒是给我们又一次启迪:任何高技术武器在“真实系统”和“含人系统”里,都有破绽和可乘之隙,从而给“以劣胜优”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魅力。
  总之,“超视距”也未必。技术性能并不能完全决定战机交战的胜负,还和双方的战术运用、空战当时的空域情况……等许多因素有关。空中优势应是技术与战术共创的结果,技术上的差距则可以由战术来弥补。如:伊拉克1999年1月5日竟用14架落后的飞机在“禁飞区”向8架美国先进飞机挑战,用大幅度机动和施放干扰的方法,使美国发射的6枚最先进“超视距”导弹(1枚“麻雀”、两枚AIM-120和3枚“不死鸟”)无一命中,震动世界!

1997年5月5日,F/A-18F型“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教练机第一次试射AIM-120型“阿姆拉姆”中距空空导弹。    图片:美国波音公司(Boeing Photo)

法国海军“阵风”M型战斗机发射“米卡”中距空空导弹    图片:MBDA公司(MBDA Photo)

满载空空导弹的俄罗斯米格-29型战斗机    图片:俄罗斯飞机公司“米格”(Russian Aircraft Corporation “MiG”)

瑞典空军JAS-39C型战斗机发射“流星”空空中距导弹计算机想像图    图片:鹰狮国际(Gripen International Photo)
来源:
《中国国防报》苏恩泽 / 文


美国空军第90战斗机中队F-15E型战斗轰炸机齐射AIM-7M型空空导弹   图片:美国空军(U.S. Air Force Photo )
                     




                        《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2005年1月4日文章   在高技术战争中,“超视距”空战被称为重要标志之一,高深莫测,令人生畏。所谓:还没看到敌机时,就被对方的“超视距”导弹打下了,……云云,以致成为应对高技术战争的一块“心病”。
  “超视距”攻击是不是事实呢?应该说是。以人眼的视距一般为20公里计算,一切射程超过20公里的导弹都可以有这个功能:打掉“超视距”的靶子。
  但是,这种在导弹工厂里做的试验结果,只能说是“工程系统”里的事实,未必就是实际空战的“真实系统”和有战斗员介入的“含人系统”里的事实。
  实际上,现代空战并不是“工程系统”,而是“真实系统”和“含人系统”,如果仔细、认真地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要真正实现“超视距”攻击并非易事——
  首先,实际作战中的导弹射程,并不是厂家宣布的那个“工程射程”,而是存在飞机电脑里的“动态射程”,与作战当时空中飞机的位置与速度有关。显然,在导弹发射时,敌机如果是相背而快速飞走时,导弹将越打越“够不着”,射程减短,甚至只剩1/3。
  其次,一旦敌机转弯,导弹必须减速增阻,这种机动将消耗导弹的能量,使其实际的“作战球”缩小。换句话说,导弹要保持速度,就不容易机动了;而要机动,能量又不够了。这样一来,有可能使本来100公里射程的导弹只能打40公里。
  第三,因地形干扰,机载雷达的敏感区是“上肥下瘦”的,对低空目标探测精度差;而因重力影响,导弹的机动区又是“上瘦下肥”的,攻击方要尽量高占位。难怪美国海军的F—14战机在遇到利比亚的米格战机时,曾向下面钻,正是为了躲避米格机的雷达和方便自己的雷达。
  第四,机载雷达波束一般是笔状的,不是扇形的,笔状属多行扫描,如果目标飞机位置不断变化,更新率需要半秒到十几秒,这样一来,在雷达屏幕上会扫出许多个点,再加上如果空中还有别的飞机,海湾战争时美军飞行员的屏幕上竟可多达60个点,于是使“雷达最大搜索距离”变得没有意义,必须具有能扫描同时追踪(TWS)能力才行。
  第五,多行扫描的3~5度波束,在100公里外宽度将达5公里的高度,造成信号重叠,以致对100公里“超视距”目标根本不敢贸然开火,而是必须要等到70公里后,才能逐渐分清。
  第六,还有个敌我识别问题,早就是高技术兵器的“黑洞”了。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了避免误伤,不得不硬性规定:必须“目视确认”后再开火。因而,海湾战争中根本就没有实现“超视距”攻击,最多算是个“临界视距”攻击。于是,法国的“米卡”导弹,已经不再分中短程了,而是索性合而为一,避免切换。
  ……上述种种已经说明:在“真实系统”和“含人系统”里,“超视距”攻击远不是想像的那样神秘莫测,而是大打了折扣。
  毛泽东早就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上述分析倒是给我们又一次启迪:任何高技术武器在“真实系统”和“含人系统”里,都有破绽和可乘之隙,从而给“以劣胜优”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魅力。
  总之,“超视距”也未必。技术性能并不能完全决定战机交战的胜负,还和双方的战术运用、空战当时的空域情况……等许多因素有关。空中优势应是技术与战术共创的结果,技术上的差距则可以由战术来弥补。如:伊拉克1999年1月5日竟用14架落后的飞机在“禁飞区”向8架美国先进飞机挑战,用大幅度机动和施放干扰的方法,使美国发射的6枚最先进“超视距”导弹(1枚“麻雀”、两枚AIM-120和3枚“不死鸟”)无一命中,震动世界!

1997年5月5日,F/A-18F型“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教练机第一次试射AIM-120型“阿姆拉姆”中距空空导弹。    图片:美国波音公司(Boeing Photo)

法国海军“阵风”M型战斗机发射“米卡”中距空空导弹    图片:MBDA公司(MBDA Photo)

满载空空导弹的俄罗斯米格-29型战斗机    图片:俄罗斯飞机公司“米格”(Russian Aircraft Corporation “MiG”)

瑞典空军JAS-39C型战斗机发射“流星”空空中距导弹计算机想像图    图片:鹰狮国际(Gripen International Photo)
来源:
《中国国防报》
不死鸟和AIM120或许真能做到吧!!
<P>不可能吧</P><P>那么多国家弄超视距只是为了欺骗我们?</P>
有点意思。
<P>应该这样来理解,先进的东西并非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先进,只要我们研究它,总会发现它的弱点.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也不能盲目夸大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事例.</P>
<P>
  首先,实际作战中的导弹射程,并不是厂家宣布的那个“工程射程”,而是存在飞机电脑里的“动态射程”,与作战当时空中飞机的位置与速度有关。显然,在导弹发射时,敌机如果是相背而快速飞走时,导弹将越打越“够不着”,射程减短,甚至只剩1/3。
  其次,一旦敌机转弯,导弹必须减速增阻,这种机动将消耗导弹的能量,使其实际的“作战球”缩小。换句话说,导弹要保持速度,就不容易机动了;而要机动,能量又不够了。这样一来,有可能使本来100公里射程的导弹只能打40公里。
  第三,因地形干扰,机载雷达的敏感区是“上肥下瘦”的,对低空目标探测精度差;而因重力影响,导弹的机动区又是“上瘦下肥”的,攻击方要尽量高占位。难怪美国海军的F—14战机在遇到利比亚的米格战机时,曾向下面钻,正是为了躲避米格机的雷达和方便自己的雷达。
  第四,机载雷达波束一般是笔状的,不是扇形的,笔状属多行扫描,如果目标飞机位置不断变化,更新率需要半秒到十几秒,这样一来,在雷达屏幕上会扫出许多个点,再加上如果空中还有别的飞机,海湾战争时美军飞行员的屏幕上竟可多达60个点,于是使“雷达最大搜索距离”变得没有意义,必须具有能扫描同时追踪(TWS)能力才行。
  第五,多行扫描的3~5度波束,在100公里外宽度将达5公里的高度,造成信号重叠,以致对100公里“超视距”目标根本不敢贸然开火,而是必须要等到70公里后,才能逐渐分清。
  第六,还有个敌我识别问题,早就是高技术兵器的“黑洞”了。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了避免误伤,不得不硬性规定:必须“目视确认”后再开火。因而,海湾战争中根本就没有实现“超视距”攻击,最多算是个“临界视距”攻击。于是,法国的“米卡”导弹,已经不再分中短程了,而是索性合而为一,避免切换。
</P><P>第一、第二两条关于超视距导弹在实战中射程贬损的评价是正确的,但是这对空战双方都是平等的。实际上应该着重研究的是空空导弹的不可逃避区范围,它已经将目标机动与初始位置考虑进去了。</P><P>第六条讲的不知所云。如果美军的确有目视确定后攻击的严格限制条令,那么海湾战争后黑鹰被误击又作何解?而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盟军在不多的空战遭遇战中,就曾经有夜战超视距攻击命中的战例,这很能说明问题。用美军为了敌我识别不敢贸然在超视距开火,这是在有点现代版“洋夷膝莫能弯”的味道。而将这种逻辑套到法国“米卡”导弹上则显然另有所指,因为台湾的幻影2000-5就配备此种导弹,却不具备充分的合理性。</P><P>至于其中的三至五条,在我看来明显受到了网上流传甚广的“军用雷达杂谈-机载雷达篇”的影响,却把其他更重要的技术分析撇在一边弃之不顾。我已经将该文贴出,希望大家参考阅读之。</P>
很多东西听厂家的数据是不可信
<P>很多空空导弹的指标都有很大问题的!有效射程一般就是30-40公里(10-11公里高空直线最大射程80-90,100都不奇怪)!!</P><P>雷达的指标更是没有边!实用的指标一般比广告都要缩水30%左右!!!</P><P>看了很多保密资料!,大笑!!骗子到处有,科学家骗的更厉害,骗你都不敢怀疑!!!</P><P>这就是现实!!看看以前解密的资料就知道了!</P>
AIM-7,AIM-54,AIM-120的超视距战果加起来应该有几十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