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中力量杂志》:透视美国导弹盾牌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52:00
<P>2005年01月01日 10:44
《国际展望》杂志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拦截弹发射

正在建设中的美国GER雷达站,它将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中担负起重要的先期预警任务。

美国最新型的爱国者-III防空导弹作战模拟图。
  <b>10月1日美国将正式启用第一个实战导弹防御系统</b>
  <b>透视美国 “导弹盾牌年”</b>
  □ 编者按:本文原载于美国《空中力量杂志》2004年1月号,作者迈克尔·C·西拉克系英国《简氏防务周刊》驻美国华盛顿记者,作者在文章中强调,在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投入数十亿美元经费,支持和反对者双方都消耗了大量精力之后,美国已作好了启动其第一个应对敌方远程弹道导弹攻击的防御系统的准备。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在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投入数十亿美元经费,支持和反对者双方都消耗了大量精力之后,美国已作好了启动其第一个应对敌方远程弹道导弹攻击的防御系统的准备。所有迹象都表明,到今年年底,美国将具备击落射向其本土的敌方弹道导弹的能力。美国国防部已确定了该系统“首次形成防御能力”(IDO)的具体时间,即2004年10月1日。
  1983年3月23日,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一次震惊全美的电视直播讲话中提出了建立导弹防御体系的设想,而美国这次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与里根当时提出的积极“防御”有所不同。当年,里根的设想是采用高新技术手段使前苏联的核武器变得“失去作战能力和过时”,从而排除前苏联(对美国)发动大规模核打击的可能性。与之相反,美国在2004年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的性能相对较为“温和”。该系统由10个分别位于阿拉斯加州中部和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采用发射井部署形式的拦截导弹系统构成,并辅之以一系列天基和陆基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通过规模庞大的指挥和控制网络互相连接。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该系统可能具备击毁一些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这些导弹最有可能由朝鲜发射。
  即便如此,美国大陆本土相邻的48个州以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在面临敌方因愤怒而向其发射导弹时,再也不会象以前那样处于毫无防御能力的状态了,这种情况在核时代还是第一次出现。如果外交努力陷于失败,且美国向敌方发出的对其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威胁失效,仍可通过启动国家导弹防御系统(BMDS)作为其最后一道防线。
 <b> ● 从薄弱到坚固</b>
  美国布什政府的官员承认,这条防线首次具备的防御能力将较为薄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变得越来越坚固,其防御性能也将更趋先进。该系统将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多层次的综合防御系统,并具备击毁从全球各地发射的各种射程导弹的能力。该系统的目标不仅是为美国本土提供防护,它还将对美国在前沿大规模集中部署的部队和资产以及美国的盟友提供保护。
  这条薄弱的第一条防线能够在2004年年底作好部署准备吗?美国陆军少将约翰·W·霍利对此回答“是”,霍利是所谓的“陆基中级阶段防御”(GMD)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由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负责实施。GMD以前被称为“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它将构成美国全面导弹防御体系的基础。霍利指出:“我们面临着大量挑战,但为该项目工作的工业界和政府人员都是美国最为才华出众和具有献身精神的人,他们将使该系统的部署成为现实。”霍利把将于今年年底形成警戒能力的BMDS系统与一辆刚出厂的本田汽车进行了比较——与今后将会不断完善的BMDS系统相比(霍利将其比喻为性能先进的凌志汽车),首次形成作战能力的BMDS导弹防御系统将象这辆“本田”一样缺乏“装饰品”,但其性能仍然“可靠”并至少能发挥其基本作用。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这种首次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已作好作战准备,并能对付象朝鲜所拥有的那些导弹,即使它们的性能非常平庸。美国国防部前官员菲利普·E·科尔认为:“他们甚至还未拥有一辆‘本田汽车’。”
  概言之,批评人士确信,布什政府是受政治考虑的驱动才作出了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决策,而不是出于对正在出现的成熟的和已得到验证的导弹攻击能力的忧虑。早在布什政府于2001年初上台之前,弹道导弹防御就已是美国国防部优先考虑的紧急发展项目。在布什的领导下,美国退出了其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这一决定从2002年6月起开始生效。在该条约的限制性条文中,禁止某国对其全境实施导弹防御。该条约当时的意图在于,通过使美国和前苏联中的任何一方都没有首先对对方发动攻击并通过导弹防御削弱对方进行核反击的能力,从而巩固美苏之间的相互威慑状态。
  然而,前苏联于1991年解体,“民主化”的俄罗斯及其他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取代了其位置。当时的老布什政府通过签署《莫斯科条约》与俄国建立了新的战略关系,该条约要求大幅度削减双方部署的核力量。此后,美国又提出了新的《核态势评估报告》,该报告明确表示要将导弹防御作为美国新的战略“三位一体”架构中的一极,另两极分别是核与常规打击力量以及反应更加迅速的基础设施。
  随后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它被证明对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布什总统决定在2004年10月使BMDS系统处于警戒值班状态,这与美国1999年通过的《国家导弹防御法案》相对应,从而使“在技术允许的前提下尽快”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成为美国的国家政策。布什总统在2002年10月17日发表的一份解释他作出上述决策的声明中指出:“2001年9月11日这一天发生的事件表明,我们的国家在冷战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世界中,面临着无法预测的威胁。”
 <b> ● 恶梦</b>
  美国最主要的担忧是,朝鲜和伊朗(甚至一些不属于任何国家的恐怖组织)可能利用导弹对其发起具有毁灭性的核、生物或化学武器攻击,美国政府从未对此类威胁的存在产生怀疑。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一直认为,美国的敌手们把上述打击能力视为与美国常规军事力量进行对抗的非对称手段,并在危机状态下威胁美国及其盟国。
  这种威胁并非幻想。美国国防情报局负责人洛维尔·E·雅各比海军准将最近告诉美国国会,朝鲜拥有的大浦洞-2型导弹“将能携带核弹头,以两级火箭助推的形式,把美国部分地区(即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作为攻击目标。该型导弹如使用三级助推火箭,其射程将可覆盖北美所有地区。”
  1998年8月,朝鲜成功地使其采用三级助推火箭的大浦洞-1型导弹飞越了日本上空。从那时起,朝鲜一直对此类导弹飞行试验采取自我克制态度。然而,美国中央情报局于2003年向国会提供的一份报告中认为,朝鲜“可能正在准备实施导弹飞行试验。”
  美国也确信伊朗已拥有一个秘密核武器发展计划,并正在加速实施其弹道导弹研制项目。但据美国情报官员称,伊朗的导弹研制能力不如朝鲜。
  美国政府中的一些官员将中国视为正在逐渐增大的威胁,后者也在不断加强其弹道导弹作战力量。
  这种威胁环境与冷战期间的情况有着“根本”区别,并“要求美国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美国政府在其于2003年5月20日发表的关于导弹防御政策的声明中反映了上述观点:“为遏制这些威胁,我们必须采取手段降低敌方作为勒索和挑衅工具的导弹的使用价值。”
  这份政府文件称,虽然导弹防御将不会取代进攻性打击能力,但“它增加了使用现有威慑能力的手段,并成为现有威慑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还将确保美国盟友的安全,而且会“通过降低弹道导弹的军事价值,阻止敌方获得此类武器”。
  这种首次部署的BMDS系统显然是以对抗朝鲜拥有的大浦洞系列远程导弹为目标的。BMDS系统的绝大部分固定设施将部署于面对东亚的太平洋地区,其未来的改进将增强该系统对付从其他地区(如中东)所发射导弹的能力。
  美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量努力是将该防御系统的作战单元与MDA已在太平洋地区建立的试验场相结合。该试验场分别以美国位于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的罗纳德·里根弹道导弹防御试验场,夏威夷的太平洋导弹试验场(及其他位于该州内部和周围地区的地点),以及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等地点为基础建造。
  <b>● 试验场</b>
  在布什总统作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决策之前,MDA的工作努力主要集中于建造试验场,从而便于该局对新的和已趋于成熟的各种BMD概念进行测试。这些工作包括:在位于阿拉斯加的格里利野外试验场建立能发射拦截导弹系统的基地;扩大位于阿拉斯加的科迪亚克岛的导弹发射场,以便容纳BMD系统的目标拦截导弹;改进位于阿留申群岛西端的谢姆亚岛上的“眼镜蛇丹恩”监视雷达的性能,美国将该型雷达部署于这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的岛屿上,并籍此在冷战期间监视前苏联的导弹发射活动。在某种危机状态下,这些试验场将提供有限的作战能力。如位于格里利的5个试验发射井可发射拦截导弹击落对方导弹。
  在布什总统公布其导弹防御系统部署决定后,MDA的工作(尤其是霍利将军的活动)就从完成试验场建设延伸至部署具备作战能力的装备并使其保持持续警戒能力,试验场将为这些作战装备提供支援。
  在格里利试验场,建立5个试验发射井的最初计划已合并至建立6个具备作战能力的发射井的后续需求之中,后者将可容纳GMD系统所属的具备作战能力的陆基拦截导弹。同样,MDA将在范登堡空军基地部署4个具备作战能力的拦截导弹发射井,即首批形成作战能力的共计有10个拦截导弹发射井可担负警戒值班任务。
  陆基拦截导弹由三级火箭助推,火箭顶部是由雷声公司研制的“外大气层杀伤弹头舱”(EKV)。助推火箭将EKV发射至外层空间的某点后与后者分离,由后者搜索敌方导弹,当其识别该导弹弹头后,由引导头指引向该弹头飞去并对其进行撞击,利用动能冲击效应将其摧毁。
  MDA正在为EKV选择两种助推火箭:一种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名为BV Plus的助推火箭;另一种是由轨道科学公司设计的助推火箭。2003年11月,MDA宣布,由于前者在准备固态火箭推进剂时发生事故,获得这种助推火箭的进程受到了影响。
  起初,MDA计划在格里利试验场部署6个由“轨道科学”公司研制的拦截导弹系统发射井,在范登堡空军基地部署4个BV Plus拦截导弹系统发射井。由于受到上述事故的影响,MDA决定加速前一种助推火箭项目的部署进程,该型助推火箭可能会用于首批所有10个拦截导弹系统发射井。
  霍利称:“目前看来只能采取这种(部署一种助推火箭的)做法。”但他同时指出,MDA仍然“绝对会实施”保持两种助推火箭的发展战略:“当我们再次制造更多的火箭发动机时,将帮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尽快恢复正常。” </P>

<P><b>● 必须的多样化</b>
  据MDA称,轨道科学公司设计的助推火箭体积略大,速度也稍快,其飞行速度为每秒3 .7英里(约5.92公里),而BV Plus的飞行速度为每秒3.4英里(约5.44公里)。前者于2003年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非拦截飞行试验。霍利称:“同时拥有一种较快和略慢的助推火箭是一件好事。如果在对付目标时能适当地选择相应武器,就能够在拦截行动中提高作战效率。”
  美国最终将会在格里利试验场部署两种型号的助推火箭,并计划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拦截导弹并在太平洋上空拦截从夸贾林环礁和科迪亚克岛发射的目标。霍利指出,美国还没有制定从格里利试验场发射试验拦截导弹的计划。
  首批部署的BMDS传感器网络将包括美国空军的“防御支援项目”所属的早期红外预警卫星(DSP卫星),位于谢姆亚岛的“眼镜蛇丹恩”雷达,以及位于加州的比勒空军基地的早期预警雷达等。
  这些传感器系统都有其性能局限性。“眼镜蛇丹恩”雷达只能在部分探测范围内探测朝鲜的导弹发射活动。霍利指出,位于比勒空军基地的雷达的软件和硬件性能改进要到今年9月底才能完工,该雷达要到那时才能完成其所有作战性能测试。
  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也将依赖于美国海军部署于前沿地区的“宙斯盾”驱逐舰,这些驱逐舰都改装了间谍-1型雷达,这些雷达将为导弹防御系统提供早期的目标跟踪数据。霍利指出:“‘宙斯盾’提供的信息是进行拦截所绝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据MDA负责“宙斯盾”与BMD相关事务的副项目经理塔特·威斯特布鲁克中校称,美国海军预计在今年10月1日之前将拥有3艘可用于BMDS系统的“宙斯盾”级驱逐舰,它们将担负前沿部署的监视和侦察任务。到今年年底,美国海军将在其宙斯盾巡洋舰“伊利湖”号上改装5座标准SM-3拦截导弹。“伊利湖”号将作为试验场的专用装备,但也可在危机状态下用于作战行动。
  美国陆军的“先进性能爱国者PAC-3导弹防御系统也被视为首次部署的BMDS系统的一部分,它已前沿部署于驻韩国和海湾地区的美军部队中,为其提供对空中和短程导弹威胁的防御。
  BMDS系统的核心在于其范围广泛的指挥和控制网络,该网络名为“作战管理和通信网络”,其指挥部位于科罗拉多州的斯科里艾弗。
  <b>● 光纤高速公路</b>
  将GMD的各种节点进行连接的是一个巨大的光纤网络系统,它分布在美国本土互相邻接的48个州,并从水下延伸至阿拉斯加并覆盖该州。2003年8月,MDA提前完成了长达10000英里(约16000公里)的美国本土光纤环路的建设。有关计划要求在2003年底之前完成位于阿拉斯加的光纤环路。霍利称,该网络最终将连接至那些位于美国境外的节点,其总长度将为20000英里(约32000公里)。
  在实战拦截中,DSP卫星将在敌方导弹发射后不久发现导弹威胁的踪迹,这些卫星将向GMD的火力控制网络发出预警信息,该网络根据卫星提供数据随即开始制定拦截计划,同时向“眼镜蛇丹恩”雷达、宙斯盾驱逐舰和所有其他传感器提供导弹跟踪信息。
  导弹拦截操作人员在接收到这些高质量的跟踪数据之后,将发射1枚或更多的拦截导弹。雷达将继续跟踪目标,并在杀伤弹头舱已部署至太空后及时向其提供最新数据,这些数据将经由“陆基空中飞行拦截导弹通信系统数据终端”进行传输,杀伤弹头舱通过使用最新数据及利用自身传感器,将能发现敌方导弹弹头并由引导头指引对其进行撞击式攻击。雷达随后将评估敌方弹头是否已被成功拦截。如未拦截成功,该导弹防御系统将再发射拦截导弹。MDA已完成了大部分建设工作,其下一步工作将是安装新型装备。
  2003年10月,MDA成功地建立了GMD火控和通信系统、宙斯盾以及BMDS所属指挥和控制系统这三个对于导弹防御系统IDO至关重要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接。霍利认为:“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同样是在去年10月,美国陆军组建了一支由200名军人组成的GMD系统操作大队,该大队指挥部位于科罗拉多州的斯普林斯。美军还将在格里利试验场部署1个营。目前,美军正在对该大队以陆军国民警卫队人员为主的操作人员进行训练。
  霍利指出,按照美国陆军的作战思路,上述营级部队位于格里利试验场的火控中心将负责发射拦截导弹并控制拦截行动。他指出,导弹拦截系统操作大队位于斯科里艾弗的指挥部拥有两大硬件和软件设备以便能提供紧急支援,这是为可能会同时实施制定拦截计划和准备迎击下一次潜在攻击的双重任务作好充分准备。
  虽然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取得了进展,但它仍面临着许多任务。霍利说:“我们还有许多软件研究方面的工作有待完成;完成与飞行测试和地面试验任务相关设施的建设;完成对操作人员的训练;进行一系列作战系统协同能力检验,以确保该系统的工作效能向我们向外界宣传得那么好。总之,我们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工作任务。”
  MDA计划在今年4月或5月由BMDS系统操作人员实施主要的综合地面试验。霍利指出:“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地面试验。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空中试验上……但我们在总体上从地面试验获得了最大教益。”
 <b> ● 最后的试验</b>
  MDA计划在今年6月将首枚拦截导弹安装于发射井中,并在IDO之前进行4或5次飞行试验。到目前为止,GMD系统在其8次拦截试验中取得了5次成功。在BV Plus助推火箭发生燃料事故之前,MDA已对这种发动机进行了飞行测试。MDA将在今年年初实施代号为“13b”的综合飞行试验(IFT),这是一次由“轨道”助推 火箭实施的非拦截试验,发射点是夸贾林环礁,该火箭将携带一个仿制型EKV。
  随后将实施代号为“13c”的IFT,这是一次非拦截现象学试验,主要是让BMDS系统的传感器收集特定型号目标的信息;代号为“14”的IFT将在今年春季实施,它将采用“轨道”助推火箭进行实际拦截;代号为“15”的IFT的另一次拦截试验将可能在IDO之前或之后进行;代号为“16a”的IFT大约在今年10月进行,在这次“雷达特征”试验中,从科迪亚克岛发射的1枚目标导弹将沿美国西海岸飞行,以便让位于比勒空军基地的雷达和1艘“宙斯盾”级驱逐舰能对各自升级后的软件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据霍利称,在导弹防御系统建设进程中没有休息时间。一旦导弹防御系统的IDO任务执行完毕并开始执行警戒值班任务,他计划将在今年11月实施新的飞行试验及下一步的软件升级工作。
  MDA计划到2005年底使位于格里利试验场的10个以上的陆基拦截系统具备警戒值班能力。此外,它还将完成对部署于英国的早期预警雷达的改进及光纤联接工作。
  MDA还将把一种由雷声公司研制的海基X波段雷达融合于BMDS系统,该局认为这种雷达的高分辨率探测能力对于将敌方导弹的真弹头与诱骗装置相区分,或识别敌方导弹可能实施的反反导措施等,显得至关重要。该型雷达最初将以阿拉斯加的阿达克岛(位于阿留申群岛之中)作为部署基地。
  美国空军的机载激光(ABL)系统也计划于2005年投入使用。该项目以波音-747货机为载机,可在机头产生兆瓦级的定向能激光束并击落敌方发射的处于上升阶段的导弹。
  MDA计划以双年为基础对BDMS系统进行重大改进,该系统在2004年和2005年具备的作战能力将是代号为“2004批次BMDS”改进计划的一部分。
  MDA的长期目标是建立一个性能先进的能击败敌方任何导弹威胁的防御系统,它希望该系统能对从不同角度进攻以及处于飞行轨道不同阶段(发射阶段、发射后穿越太空和与核弹头分离阶段、再次进入大气层阶段)的导弹进行多次攻击。该局一位官员称,在拥有不同型号传感器(如红外或雷达传感器)的情况下,从不同位置观察敌方导弹,可减小因敌方使用诱骗装置或采取反反导措施而使导弹防御系统被“欺骗”的机会。
  MDA副局长,美国空军少将亨利·A·奥伯林称:“对于采取进攻战略的敌方而言,如果美国建立了综合性的多层次导弹防御体系,那么敌方导弹突破这种防御体系的难度要比单层防御体系更大。”
  奥伯林指出,概言之,MDA将采取渐进和激进两种方式促进新作战能力的形成。他说:“在增加拦截系统的数量时,我们将在BMDS初次部署的基础上采取渐进增加方式,并通过增加传感器数量,扩大防御系统的覆盖范围。”然而,美国将采取“激进”方式增加诸如ABL这样的武器系统。奥伯林强调说:“这些武器系统将使作战能力产生巨大飞跃”,他还补充说,该局将努力设计各种“界面”,以使这些革命性的作战能力能融入整个导弹防御系统。
  MDA目前并未考虑BMDS系统的最终结构,而是继续在首次部署系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该系统,并努力使其作战能力能超越敌方所能构成的威胁,同时充分利用那些最有发展前途的相关技术。
  美国官员们称,一种作战能力在部署之前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奥伯林认为,它应通过展示自身的军事用途使其适于作战部署,由此它才能得到逐步改进。□ 张宏飞 编 译 </P><P>2005年01月01日 10:44
《国际展望》杂志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拦截弹发射

正在建设中的美国GER雷达站,它将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中担负起重要的先期预警任务。

美国最新型的爱国者-III防空导弹作战模拟图。
  <b>10月1日美国将正式启用第一个实战导弹防御系统</b>
  <b>透视美国 “导弹盾牌年”</b>
  □ 编者按:本文原载于美国《空中力量杂志》2004年1月号,作者迈克尔·C·西拉克系英国《简氏防务周刊》驻美国华盛顿记者,作者在文章中强调,在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投入数十亿美元经费,支持和反对者双方都消耗了大量精力之后,美国已作好了启动其第一个应对敌方远程弹道导弹攻击的防御系统的准备。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在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投入数十亿美元经费,支持和反对者双方都消耗了大量精力之后,美国已作好了启动其第一个应对敌方远程弹道导弹攻击的防御系统的准备。所有迹象都表明,到今年年底,美国将具备击落射向其本土的敌方弹道导弹的能力。美国国防部已确定了该系统“首次形成防御能力”(IDO)的具体时间,即2004年10月1日。
  1983年3月23日,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一次震惊全美的电视直播讲话中提出了建立导弹防御体系的设想,而美国这次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与里根当时提出的积极“防御”有所不同。当年,里根的设想是采用高新技术手段使前苏联的核武器变得“失去作战能力和过时”,从而排除前苏联(对美国)发动大规模核打击的可能性。与之相反,美国在2004年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的性能相对较为“温和”。该系统由10个分别位于阿拉斯加州中部和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采用发射井部署形式的拦截导弹系统构成,并辅之以一系列天基和陆基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通过规模庞大的指挥和控制网络互相连接。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该系统可能具备击毁一些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这些导弹最有可能由朝鲜发射。
  即便如此,美国大陆本土相邻的48个州以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在面临敌方因愤怒而向其发射导弹时,再也不会象以前那样处于毫无防御能力的状态了,这种情况在核时代还是第一次出现。如果外交努力陷于失败,且美国向敌方发出的对其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威胁失效,仍可通过启动国家导弹防御系统(BMDS)作为其最后一道防线。
 <b> ● 从薄弱到坚固</b>
  美国布什政府的官员承认,这条防线首次具备的防御能力将较为薄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变得越来越坚固,其防御性能也将更趋先进。该系统将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多层次的综合防御系统,并具备击毁从全球各地发射的各种射程导弹的能力。该系统的目标不仅是为美国本土提供防护,它还将对美国在前沿大规模集中部署的部队和资产以及美国的盟友提供保护。
  这条薄弱的第一条防线能够在2004年年底作好部署准备吗?美国陆军少将约翰·W·霍利对此回答“是”,霍利是所谓的“陆基中级阶段防御”(GMD)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由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负责实施。GMD以前被称为“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它将构成美国全面导弹防御体系的基础。霍利指出:“我们面临着大量挑战,但为该项目工作的工业界和政府人员都是美国最为才华出众和具有献身精神的人,他们将使该系统的部署成为现实。”霍利把将于今年年底形成警戒能力的BMDS系统与一辆刚出厂的本田汽车进行了比较——与今后将会不断完善的BMDS系统相比(霍利将其比喻为性能先进的凌志汽车),首次形成作战能力的BMDS导弹防御系统将象这辆“本田”一样缺乏“装饰品”,但其性能仍然“可靠”并至少能发挥其基本作用。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这种首次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已作好作战准备,并能对付象朝鲜所拥有的那些导弹,即使它们的性能非常平庸。美国国防部前官员菲利普·E·科尔认为:“他们甚至还未拥有一辆‘本田汽车’。”
  概言之,批评人士确信,布什政府是受政治考虑的驱动才作出了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决策,而不是出于对正在出现的成熟的和已得到验证的导弹攻击能力的忧虑。早在布什政府于2001年初上台之前,弹道导弹防御就已是美国国防部优先考虑的紧急发展项目。在布什的领导下,美国退出了其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这一决定从2002年6月起开始生效。在该条约的限制性条文中,禁止某国对其全境实施导弹防御。该条约当时的意图在于,通过使美国和前苏联中的任何一方都没有首先对对方发动攻击并通过导弹防御削弱对方进行核反击的能力,从而巩固美苏之间的相互威慑状态。
  然而,前苏联于1991年解体,“民主化”的俄罗斯及其他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取代了其位置。当时的老布什政府通过签署《莫斯科条约》与俄国建立了新的战略关系,该条约要求大幅度削减双方部署的核力量。此后,美国又提出了新的《核态势评估报告》,该报告明确表示要将导弹防御作为美国新的战略“三位一体”架构中的一极,另两极分别是核与常规打击力量以及反应更加迅速的基础设施。
  随后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它被证明对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布什总统决定在2004年10月使BMDS系统处于警戒值班状态,这与美国1999年通过的《国家导弹防御法案》相对应,从而使“在技术允许的前提下尽快”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成为美国的国家政策。布什总统在2002年10月17日发表的一份解释他作出上述决策的声明中指出:“2001年9月11日这一天发生的事件表明,我们的国家在冷战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世界中,面临着无法预测的威胁。”
 <b> ● 恶梦</b>
  美国最主要的担忧是,朝鲜和伊朗(甚至一些不属于任何国家的恐怖组织)可能利用导弹对其发起具有毁灭性的核、生物或化学武器攻击,美国政府从未对此类威胁的存在产生怀疑。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一直认为,美国的敌手们把上述打击能力视为与美国常规军事力量进行对抗的非对称手段,并在危机状态下威胁美国及其盟国。
  这种威胁并非幻想。美国国防情报局负责人洛维尔·E·雅各比海军准将最近告诉美国国会,朝鲜拥有的大浦洞-2型导弹“将能携带核弹头,以两级火箭助推的形式,把美国部分地区(即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作为攻击目标。该型导弹如使用三级助推火箭,其射程将可覆盖北美所有地区。”
  1998年8月,朝鲜成功地使其采用三级助推火箭的大浦洞-1型导弹飞越了日本上空。从那时起,朝鲜一直对此类导弹飞行试验采取自我克制态度。然而,美国中央情报局于2003年向国会提供的一份报告中认为,朝鲜“可能正在准备实施导弹飞行试验。”
  美国也确信伊朗已拥有一个秘密核武器发展计划,并正在加速实施其弹道导弹研制项目。但据美国情报官员称,伊朗的导弹研制能力不如朝鲜。
  美国政府中的一些官员将中国视为正在逐渐增大的威胁,后者也在不断加强其弹道导弹作战力量。
  这种威胁环境与冷战期间的情况有着“根本”区别,并“要求美国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美国政府在其于2003年5月20日发表的关于导弹防御政策的声明中反映了上述观点:“为遏制这些威胁,我们必须采取手段降低敌方作为勒索和挑衅工具的导弹的使用价值。”
  这份政府文件称,虽然导弹防御将不会取代进攻性打击能力,但“它增加了使用现有威慑能力的手段,并成为现有威慑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还将确保美国盟友的安全,而且会“通过降低弹道导弹的军事价值,阻止敌方获得此类武器”。
  这种首次部署的BMDS系统显然是以对抗朝鲜拥有的大浦洞系列远程导弹为目标的。BMDS系统的绝大部分固定设施将部署于面对东亚的太平洋地区,其未来的改进将增强该系统对付从其他地区(如中东)所发射导弹的能力。
  美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量努力是将该防御系统的作战单元与MDA已在太平洋地区建立的试验场相结合。该试验场分别以美国位于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的罗纳德·里根弹道导弹防御试验场,夏威夷的太平洋导弹试验场(及其他位于该州内部和周围地区的地点),以及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等地点为基础建造。
  <b>● 试验场</b>
  在布什总统作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决策之前,MDA的工作努力主要集中于建造试验场,从而便于该局对新的和已趋于成熟的各种BMD概念进行测试。这些工作包括:在位于阿拉斯加的格里利野外试验场建立能发射拦截导弹系统的基地;扩大位于阿拉斯加的科迪亚克岛的导弹发射场,以便容纳BMD系统的目标拦截导弹;改进位于阿留申群岛西端的谢姆亚岛上的“眼镜蛇丹恩”监视雷达的性能,美国将该型雷达部署于这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的岛屿上,并籍此在冷战期间监视前苏联的导弹发射活动。在某种危机状态下,这些试验场将提供有限的作战能力。如位于格里利的5个试验发射井可发射拦截导弹击落对方导弹。
  在布什总统公布其导弹防御系统部署决定后,MDA的工作(尤其是霍利将军的活动)就从完成试验场建设延伸至部署具备作战能力的装备并使其保持持续警戒能力,试验场将为这些作战装备提供支援。
  在格里利试验场,建立5个试验发射井的最初计划已合并至建立6个具备作战能力的发射井的后续需求之中,后者将可容纳GMD系统所属的具备作战能力的陆基拦截导弹。同样,MDA将在范登堡空军基地部署4个具备作战能力的拦截导弹发射井,即首批形成作战能力的共计有10个拦截导弹发射井可担负警戒值班任务。
  陆基拦截导弹由三级火箭助推,火箭顶部是由雷声公司研制的“外大气层杀伤弹头舱”(EKV)。助推火箭将EKV发射至外层空间的某点后与后者分离,由后者搜索敌方导弹,当其识别该导弹弹头后,由引导头指引向该弹头飞去并对其进行撞击,利用动能冲击效应将其摧毁。
  MDA正在为EKV选择两种助推火箭:一种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名为BV Plus的助推火箭;另一种是由轨道科学公司设计的助推火箭。2003年11月,MDA宣布,由于前者在准备固态火箭推进剂时发生事故,获得这种助推火箭的进程受到了影响。
  起初,MDA计划在格里利试验场部署6个由“轨道科学”公司研制的拦截导弹系统发射井,在范登堡空军基地部署4个BV Plus拦截导弹系统发射井。由于受到上述事故的影响,MDA决定加速前一种助推火箭项目的部署进程,该型助推火箭可能会用于首批所有10个拦截导弹系统发射井。
  霍利称:“目前看来只能采取这种(部署一种助推火箭的)做法。”但他同时指出,MDA仍然“绝对会实施”保持两种助推火箭的发展战略:“当我们再次制造更多的火箭发动机时,将帮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尽快恢复正常。” </P>

<P><b>● 必须的多样化</b>
  据MDA称,轨道科学公司设计的助推火箭体积略大,速度也稍快,其飞行速度为每秒3 .7英里(约5.92公里),而BV Plus的飞行速度为每秒3.4英里(约5.44公里)。前者于2003年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非拦截飞行试验。霍利称:“同时拥有一种较快和略慢的助推火箭是一件好事。如果在对付目标时能适当地选择相应武器,就能够在拦截行动中提高作战效率。”
  美国最终将会在格里利试验场部署两种型号的助推火箭,并计划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拦截导弹并在太平洋上空拦截从夸贾林环礁和科迪亚克岛发射的目标。霍利指出,美国还没有制定从格里利试验场发射试验拦截导弹的计划。
  首批部署的BMDS传感器网络将包括美国空军的“防御支援项目”所属的早期红外预警卫星(DSP卫星),位于谢姆亚岛的“眼镜蛇丹恩”雷达,以及位于加州的比勒空军基地的早期预警雷达等。
  这些传感器系统都有其性能局限性。“眼镜蛇丹恩”雷达只能在部分探测范围内探测朝鲜的导弹发射活动。霍利指出,位于比勒空军基地的雷达的软件和硬件性能改进要到今年9月底才能完工,该雷达要到那时才能完成其所有作战性能测试。
  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也将依赖于美国海军部署于前沿地区的“宙斯盾”驱逐舰,这些驱逐舰都改装了间谍-1型雷达,这些雷达将为导弹防御系统提供早期的目标跟踪数据。霍利指出:“‘宙斯盾’提供的信息是进行拦截所绝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据MDA负责“宙斯盾”与BMD相关事务的副项目经理塔特·威斯特布鲁克中校称,美国海军预计在今年10月1日之前将拥有3艘可用于BMDS系统的“宙斯盾”级驱逐舰,它们将担负前沿部署的监视和侦察任务。到今年年底,美国海军将在其宙斯盾巡洋舰“伊利湖”号上改装5座标准SM-3拦截导弹。“伊利湖”号将作为试验场的专用装备,但也可在危机状态下用于作战行动。
  美国陆军的“先进性能爱国者PAC-3导弹防御系统也被视为首次部署的BMDS系统的一部分,它已前沿部署于驻韩国和海湾地区的美军部队中,为其提供对空中和短程导弹威胁的防御。
  BMDS系统的核心在于其范围广泛的指挥和控制网络,该网络名为“作战管理和通信网络”,其指挥部位于科罗拉多州的斯科里艾弗。
  <b>● 光纤高速公路</b>
  将GMD的各种节点进行连接的是一个巨大的光纤网络系统,它分布在美国本土互相邻接的48个州,并从水下延伸至阿拉斯加并覆盖该州。2003年8月,MDA提前完成了长达10000英里(约16000公里)的美国本土光纤环路的建设。有关计划要求在2003年底之前完成位于阿拉斯加的光纤环路。霍利称,该网络最终将连接至那些位于美国境外的节点,其总长度将为20000英里(约32000公里)。
  在实战拦截中,DSP卫星将在敌方导弹发射后不久发现导弹威胁的踪迹,这些卫星将向GMD的火力控制网络发出预警信息,该网络根据卫星提供数据随即开始制定拦截计划,同时向“眼镜蛇丹恩”雷达、宙斯盾驱逐舰和所有其他传感器提供导弹跟踪信息。
  导弹拦截操作人员在接收到这些高质量的跟踪数据之后,将发射1枚或更多的拦截导弹。雷达将继续跟踪目标,并在杀伤弹头舱已部署至太空后及时向其提供最新数据,这些数据将经由“陆基空中飞行拦截导弹通信系统数据终端”进行传输,杀伤弹头舱通过使用最新数据及利用自身传感器,将能发现敌方导弹弹头并由引导头指引对其进行撞击式攻击。雷达随后将评估敌方弹头是否已被成功拦截。如未拦截成功,该导弹防御系统将再发射拦截导弹。MDA已完成了大部分建设工作,其下一步工作将是安装新型装备。
  2003年10月,MDA成功地建立了GMD火控和通信系统、宙斯盾以及BMDS所属指挥和控制系统这三个对于导弹防御系统IDO至关重要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接。霍利认为:“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同样是在去年10月,美国陆军组建了一支由200名军人组成的GMD系统操作大队,该大队指挥部位于科罗拉多州的斯普林斯。美军还将在格里利试验场部署1个营。目前,美军正在对该大队以陆军国民警卫队人员为主的操作人员进行训练。
  霍利指出,按照美国陆军的作战思路,上述营级部队位于格里利试验场的火控中心将负责发射拦截导弹并控制拦截行动。他指出,导弹拦截系统操作大队位于斯科里艾弗的指挥部拥有两大硬件和软件设备以便能提供紧急支援,这是为可能会同时实施制定拦截计划和准备迎击下一次潜在攻击的双重任务作好充分准备。
  虽然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取得了进展,但它仍面临着许多任务。霍利说:“我们还有许多软件研究方面的工作有待完成;完成与飞行测试和地面试验任务相关设施的建设;完成对操作人员的训练;进行一系列作战系统协同能力检验,以确保该系统的工作效能向我们向外界宣传得那么好。总之,我们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工作任务。”
  MDA计划在今年4月或5月由BMDS系统操作人员实施主要的综合地面试验。霍利指出:“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地面试验。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空中试验上……但我们在总体上从地面试验获得了最大教益。”
 <b> ● 最后的试验</b>
  MDA计划在今年6月将首枚拦截导弹安装于发射井中,并在IDO之前进行4或5次飞行试验。到目前为止,GMD系统在其8次拦截试验中取得了5次成功。在BV Plus助推火箭发生燃料事故之前,MDA已对这种发动机进行了飞行测试。MDA将在今年年初实施代号为“13b”的综合飞行试验(IFT),这是一次由“轨道”助推 火箭实施的非拦截试验,发射点是夸贾林环礁,该火箭将携带一个仿制型EKV。
  随后将实施代号为“13c”的IFT,这是一次非拦截现象学试验,主要是让BMDS系统的传感器收集特定型号目标的信息;代号为“14”的IFT将在今年春季实施,它将采用“轨道”助推火箭进行实际拦截;代号为“15”的IFT的另一次拦截试验将可能在IDO之前或之后进行;代号为“16a”的IFT大约在今年10月进行,在这次“雷达特征”试验中,从科迪亚克岛发射的1枚目标导弹将沿美国西海岸飞行,以便让位于比勒空军基地的雷达和1艘“宙斯盾”级驱逐舰能对各自升级后的软件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据霍利称,在导弹防御系统建设进程中没有休息时间。一旦导弹防御系统的IDO任务执行完毕并开始执行警戒值班任务,他计划将在今年11月实施新的飞行试验及下一步的软件升级工作。
  MDA计划到2005年底使位于格里利试验场的10个以上的陆基拦截系统具备警戒值班能力。此外,它还将完成对部署于英国的早期预警雷达的改进及光纤联接工作。
  MDA还将把一种由雷声公司研制的海基X波段雷达融合于BMDS系统,该局认为这种雷达的高分辨率探测能力对于将敌方导弹的真弹头与诱骗装置相区分,或识别敌方导弹可能实施的反反导措施等,显得至关重要。该型雷达最初将以阿拉斯加的阿达克岛(位于阿留申群岛之中)作为部署基地。
  美国空军的机载激光(ABL)系统也计划于2005年投入使用。该项目以波音-747货机为载机,可在机头产生兆瓦级的定向能激光束并击落敌方发射的处于上升阶段的导弹。
  MDA计划以双年为基础对BDMS系统进行重大改进,该系统在2004年和2005年具备的作战能力将是代号为“2004批次BMDS”改进计划的一部分。
  MDA的长期目标是建立一个性能先进的能击败敌方任何导弹威胁的防御系统,它希望该系统能对从不同角度进攻以及处于飞行轨道不同阶段(发射阶段、发射后穿越太空和与核弹头分离阶段、再次进入大气层阶段)的导弹进行多次攻击。该局一位官员称,在拥有不同型号传感器(如红外或雷达传感器)的情况下,从不同位置观察敌方导弹,可减小因敌方使用诱骗装置或采取反反导措施而使导弹防御系统被“欺骗”的机会。
  MDA副局长,美国空军少将亨利·A·奥伯林称:“对于采取进攻战略的敌方而言,如果美国建立了综合性的多层次导弹防御体系,那么敌方导弹突破这种防御体系的难度要比单层防御体系更大。”
  奥伯林指出,概言之,MDA将采取渐进和激进两种方式促进新作战能力的形成。他说:“在增加拦截系统的数量时,我们将在BMDS初次部署的基础上采取渐进增加方式,并通过增加传感器数量,扩大防御系统的覆盖范围。”然而,美国将采取“激进”方式增加诸如ABL这样的武器系统。奥伯林强调说:“这些武器系统将使作战能力产生巨大飞跃”,他还补充说,该局将努力设计各种“界面”,以使这些革命性的作战能力能融入整个导弹防御系统。
  MDA目前并未考虑BMDS系统的最终结构,而是继续在首次部署系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该系统,并努力使其作战能力能超越敌方所能构成的威胁,同时充分利用那些最有发展前途的相关技术。
  美国官员们称,一种作战能力在部署之前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奥伯林认为,它应通过展示自身的军事用途使其适于作战部署,由此它才能得到逐步改进。□ 张宏飞 编 译 </P>
开艘游艇到曼哈顿岛爆炸手提箱式核弹,怎么防?
<B>以下是引用<I>cookship</I>在2005-1-1 11:36:57的发言:</B>
开艘游艇到曼哈顿岛爆炸手提箱式核弹,怎么防?


沿着美国海岸线建立核子反射监测电缆
这文章显然是宣扬美国思维的!
<P>从霉菌的反导系统的部署的过程可以看出他们的军事科技人员是有一定智慧的,首先如此大的工程是实验室里所不能完成的,整个系统调试完成其作战性能是如何?恐怕要比现在好。到时候他们可以换性能更好导弹。防御对象也不会局限在少数国家。~~~~~~~~~~~~~看来我们是应该研究点威力超越核武器,投送也更加可靠的东西的时候了!</P>
美国研发反导系统是推行全球单边主义的一中表现,但即使成功也只能吓唬一些“无赖国家”,对付白扬M或者911这样的威胁是没多少用的。
不,转的文章,&lt;中国尖端兵器&gt;.刊号忘了,我也看过,没好的想想也不犯法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