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中药方(出自正规药书,书名,卷数都给出) 第十八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15:47
秘方补心丸
【来源】《赤水玄珠》卷十四引《统旨》。
【组成】当归生地各45克川芎甘草人参各30克柏子仁酸枣仁各90克远志(去心)75克辰砂(飞)胆星各15克金箔20片麝香3克琥珀9克石菖蒲18克茯神(去皮,心)21克
【用法】上研为细末,蒸饼糊丸,绿豆大,辰砂为衣。每服70~90丸,津唾咽下;或姜汤下。
【功用】养血补心,安神镇惊。
【主治】心虚手振。秘方补心丸
【来源】《赤水玄珠》卷十四引《统旨》。
【组成】当归生地各45克川芎甘草人参各30克柏子仁酸枣仁各90克远志(去心)75克辰砂(飞)胆星各15克金箔20片麝香3克琥珀9克石菖蒲18克茯神(去皮,心)21克
【用法】上研为细末,蒸饼糊丸,绿豆大,辰砂为衣。每服70~90丸,津唾咽下;或姜汤下。
【功用】养血补心,安神镇惊。
【主治】心虚手振。
秘方茶调散
【来源】《赤水玄珠》卷三。
【组成】片芩60克(酒拌炒三次,不可令焦)小川芎30克细芽茶9克白芷15克薄荷9克荆芥穗12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9克,用茶清调下。
【功用】祛风止痛。
【主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痛,及头风热痛不可忍。
【加减】头巅及脑痛,加细辛,藁本、蔓荆子各9克。
秘方定心丸
【来源】《赤水玄珠》卷十四引《统旨》。
【异名】秘方定振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组成】天麻(蒸熟)秦艽(去芦)全蝎(去头、尾)细辛各30克熟地生地川归川芎芍药各60克防风荆芥各21克白术黄耆各45克威灵仙(酒洗)15克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白汤或酒送下。
【功用】益气养血,祛风定振,
【主治】老人颤振,由于气血两虚,风气外袭所致者,
秘方化滞丸
【来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三。
【组成】南木香(坚实者,不见火)丁香(去苞,不见火)青皮(四花者,去瓤)红橘皮(水浸,去白)黄连(大者)各7.5克京三棱(慢火煨)莪术(慢火煨)各15克半夏曲(拣白净半夏研末,生姜自然汁和为饼,晒干)7.5克
【用法】上药八味,晒干,和研为细末。用巴豆去壳,滚汤泡,逐一研开,去心膜,以瓦器盛,用好醋浸过一宿,慢火熬至醋干,称18克重,研细,将前药末和入再研令匀。再加乌梅用肉厚者,打碎核,细锉,火焙干,为细末,称15克重,用米醋调略清,慢火熬成膏,和入前药,上统和匀了,用白面24克,水调成糊为丸,如粟米大。每服5~7丸,体强10丸,五更空腹时用橘皮汤调下。常服磨滞,不欲通泄,津液咽下;停食饱闷,枳壳汤下;但有所积物,取本汁冷下;因食吐不止,津液咽下即止;,食泻不休及霍乱呕吐,俱用冷水下;赤痢,冷甘草汤下;白痢,冷干姜汤下;心动,石菖蒲汤下,赤白痢,冷甘草、干姜汤下;诸气痛,生姜、橘皮汤下;小肠气痛,茴香酒下;妇人血气,当归汤下;若欲宣积,滚姜汤下,仍加丸数,未利再服,利多,饮冷水一口补住。小儿量岁数加减。疳积常服,米饮下,不拘时服。此药得热则行,得冷则止。
【功用】理气化积。
【主治】食积气滞,心腹胀痛。
【禁忌】孕妇勿服。
秘方换腿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组成】薏苡仁石南叶天南星(洗,姜制炒)川牛膝(酒浸,焙)肉桂(去粗皮)当归(去芦)天麻(去苗)附子(炮,去皮、脐)羌活防风(去叉)石斛(去根)萆薢(微炙)黄耆(蜜炙)续断各30克苍术(米泔浸)45克槟榔15克干木瓜120克
【用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木瓜汤吞下,日进二三服。
【功用】祛风湿,壮筋骨。
【主治】肝肾虚弱,风寒湿邪下注腰膝,腿足沉重少力,移步迟缓,筋脉挛痛,不能屈伸,脚心隐痛,有妨履地;干湿脚气,赤肿痛楚,发作无时,呻吟难忍,面色黧黑,大便秘涩者。
秘方万应丸
【来源】《赤水玄珠》卷四。
【组成】三棱莪术(各醋炒)陈皮(麸炒)橘红使君子肉麦蘖曲(炒)神曲(炒)雷丸干漆(炒烟尽)各15克槟榔30克芜荑7.5克鹤虱(略炒)胡黄连(炒)甘草(炙)各9克木香良姜(陈壁土炒)砂仁各6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醋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淡姜汤送下。
【功用】消积杀虫,
【主治】腹内有虫及积气块痛,小儿疳病。
秘红丹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川大黄(细末)3克油肉桂(细末)3克生赭石(细末)18克
【用法】上药三味,将大黄、肉桂末和匀,用赭石末煎汤送下。
【功用】降胃平肝。
【主治】肝郁多怒,胃郁气逆,以致吐血、衄血及吐衄之证屡服他药不效者。
【方论】方中大黄降胃逆之气,而单用之则失于寒。肉桂善平肝木,而单用之又失子热,二药并用,寒热相济,性归平和,降胃平肝,兼顾无遗。故吐血、衄血之证屡服他药不效,无论因凉因热,均可用本方治之。
秘精丸1
【来源】《百一选方》卷十五。
【异名】秘元丹(《御院药方》卷六)。
【组成】灵砂(水飞)龙骨(火煅,飞)各30克缩砂仁诃子(最小者,热灰略炮,取出,捶取肉)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用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5~30丸,早晨温酒下,临卧熟水下。
【功用】助阳消阴,正气温中。
【主治】冷气攻心,胁肋胀满,脐腹刺痛,呕逆泄泻,自汗时出,小便不禁,阳气衰微,手足厥冷者。按:方中灵砂有毒,内服宜慎。
秘精丸2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四。
【组成】大附子(炮,去皮、脐)龙骨(煅通红,别研)牛膝(去芦,酒浸一宿)肉苁蓉(酒漫一宿,去皱皮)巴戟(去心)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柄子大。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盐汤送下,甚者日午再服。小便如米泔者,不过十服,
【功用】壮阳涩精。
【主治】漏精。
秘精丸3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异名】固精丸(《校注妇人良方》卷一)。
【组成】牡蛎(煅)菟丝子(酒漫,蒸,焙,别研)龙骨(生用)五味子韭子(炒)桑螵蛸(酒炙)白茯苓(去皮)白石脂(煅)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酒;盐汤任下。
【功用】补肾固精。
【主治】下虚胞寒,小便白浊,或如米泔,或若凝脂,腰重少力。
秘精丸4
【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白术山药茯苓茯神莲子肉(去心,蒸)各60克芡实120克莲花须牡蛎各45克黄柏15克车前子90克
【用法】共为末,金樱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90丸,开水送下。
【功用】补脾益肾,清热利湿。
【主治】脾肾两亏,湿热内蕴,夜梦遗精。
【加减】气虚者,加人参。
秘元煎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异名】秘元汤(《会约医镜》卷十三)。
【组成】远志2.4克山药6克芡实6克枣仁(炒,捣碎)6克白术(妙)茯苓各4.5克炙甘草3克人参3~6克五味子14粒(畏酸者去之)金楔子(去核)6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时服。
【功用】养心健脾,补肾固精。
【主治】心脾两虚,肾失封藏,夜梦遗精,带下白浊。
【加减】如尚有火觉热者,加苦参;如气大虚者,加黄耆。
【方论】方中枣仁、远志、五味子宁心安神,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山药、芡实、金樱子补肾涩精。心,脾,肾三脏得补,则诸证可除。
秘元汤
【来源】《会约医镜》卷十三。
【组成】远志肉2.4克山药6克芡实6克枣仁(炒,捣碎)4.5克白术(土炒)茯苓各4.5克甘草(炙)3克五味子14粒(微炒,捣)
【用法】水煎,空腹时服。
【功用】培补心脾。
【主治】思虑劳倦,梦遗滑精,延久无火者。
【加减】如有火觉热者,加苦参3~6克,如气大虚者,加蜜炙黄耆3~9克。
秘真丸1
【来源】《御药院方》卷六。
【异名】秘真丹丸(《普济方》卷二一七)。
【组成】莲花蕊30克白茯苓(去皮)7.5克缩砂仁15克益智仁30克黄柏60克甘草(炙)60克半夏木猪苓各7.5克
【用法】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功用】清心固肾。
【主治】心火旺盛,精关不固,夜梦遗精。
秘真丸2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五倍子30克(去净虫粪)粉甘草24克
【用法】上二味,共轧细。每服3克、竹叶煎汤送下,日再服。
【主治】诸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者。
秘旨安神丸
【来源】《保婴撮要》卷一。
【异名】安神丸(《痘疹传心录》卷十七)。
【组成】人参,半夏(汤泡)酸枣仁(炒)茯神各3克当归(酒洗)橘红赤芍(炒)各2.1克五味子5粒(杵)甘草(炙)0.9克
【用法】上药为末,姜汁糊丸,芡实大。每服1丸,生姜汤下。
【功用】养血安神。
【主治】心血虚而睡中惊悸,或受惊吓而作。
密蒙花散1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组成】密蒙花(净)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滤出,研粉)木贼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芦)菊花(去土)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3克,食后用腊茶清调,日三服。
【功用】疏风清热,凉肝明目。
【主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生风粟,隐涩难开,或痒或痛,渐生翳膜,视物不明;久患偏头疼,牵引两眼,渐觉细小,昏涩隐痛,或暴赤肿痛。
密蒙花散2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
【组成】密蒙花30克楮实蒺藜子(炒,去角)甘菊花防风(去叉)蛇蜕各15克甘草(炙,锉)7.5克
【用法】上七味,捣罗为散。每服3克,食后用温水调下,日三服。
【主治】肝热目涩碜痛,视物昏暗不清。
密蒙花散3
【来源】《银海精微》卷上。
【组成】密蒙花羌活菊花石决明木贼黄柏白蒺藜黄芩蔓荆子青葙子枸杞子
【用法】每服9克,茶送下。水煎亦可。
【主治】拳毛倒睫。
密蒙花散3
【来源】《银海精微》卷上。
【组成】密蒙花羌活菊花石决明木贼黄柏白蒺藜黄芩蔓荆子青葙子枸杞子
【用法】每服9克,茶送下。水煎亦可。
【主治】拳毛倒睫。
密蒙花散3
【来源】《银海精微》卷上。
【组成】密蒙花羌活菊花石决明木贼黄柏白蒺藜黄芩蔓荆子青葙子枸杞子
【用法】每服9克,茶送下。水煎亦可。
【主治】拳毛倒睫。
密蒙花散3
【来源】《银海精微》卷上。
【组成】密蒙花羌活菊花石决明木贼黄柏白蒺藜黄芩蔓荆子青葙子枸杞子
【用法】每服9克,茶送下。水煎亦可。
【主治】拳毛倒睫。
密蒙花散3
【来源】《银海精微》卷上。
【组成】密蒙花羌活菊花石决明木贼黄柏白蒺藜黄芩蔓荆子青葙子枸杞子
【用法】每服9克,茶送下。水煎亦可。
【主治】拳毛倒睫。
密陀僧散1
【来源】《普济方》卷三六十四。
【组成】密陀僧白矾(烧)夜明砂(微炒)各0.3克
【用法】上研细末。每用少许,干掺。
【主治】小儿聤耳。
密陀僧散2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组成】硫黄雄黄蛇床子各6克石黄密陀僧各3克轻粉1.5克
【用法】为末,醋调搽患处。
【主治】汗斑。
密陀僧散3
【来源】《疡医大全》卷二十七。
【组成】密陀僧30克石膏枯白矾各6克轻粉3克
【用法】共研细末。桐油调搽,湿则干掺。
【主治】脚丫痒烂。
蜜煎
【来源】《伤寒论》。
【组成】食蜜140毫升
【用法】上一味,置铜器内微火煎,边煎边搅,不使焦糊;至可制丸时,乘热以手捻作栓子状,先端尖锐,如手指粗细,长3厘米左右。用时塞入肛内。
【功用】润肠导便。
【主治】阳明病发汗后,津液内竭,大便燥结。
蜜酥煎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
【组成】杏仁420克白蜜200毫升牛酥400毫升
【用法】上三味,先将杏仁放瓷盆中捣碎,研取汁1升,放净器中慢火煎至600毫升,入白蜜及酥,再煎至600毫升即成,瓷器收贮,每以暖酒服10~15毫升,一日三次,不能饮酒者,和粥服亦可。服一七日唾色变白,二七日唾稀,三七日咳断。
【功用】降气止咳,润肺补虚。
【主治】咳嗽上气,胸痛。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名现据《古今医统》卷四十四补
蜜犀丸
【来源】《扁鹊心书》。
【组成】槐角(炒)120克当归川乌玄参(炒)各60克麻黄茯苓(乳拌)防风薄荷甘草各30克猪牙皂角(去皮、弦、子,炒)15克冰片1.5克(另研)
【用法】先以前十味为末,后入冰片和匀,炼蜜为丸,樱桃大。每服1丸,小儿半丸,细嚼,茶清下。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及小儿惊风发搐。
绵茧散
【来源】《小儿痘疹方论》。
【组成】出蛾绵茧不拘多少
【用法】用生白矾捶碎,纳入茧内,以炭火烧矾汁干,取出为末,干掺子疳疮内。
【主治】小儿痘疮余毒,肢体节骱有疳蚀疮,脓水不绝。
妙功丸
【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组成】丁香木香沉香各15克乳香(研)麝香(另研)熊胆各7.5克白丁香300粒轻粉13.5克雄黄(研)青皮(去白)黄芩胡黄连各15克黄连黑牵牛(炒)荆三棱(煨)甘草(炙)蓬莪茂陈皮(去白)雷丸鹤虱各30克大黄45克赤小豆300粒巴豆7粒(去皮、心、膜、油)
【用法】上药为细末,用荞面45克作糊和匀,每30克作10丸,朱砂(水飞)30克为衣,阴干。每服1丸,用温水浸一宿,去水,再用温水化开,空腹时服,小儿减量服,十年病一服即愈,若未愈,三五日再服,重者不过三服。
【主治】虫积在内,使人多疑善感,而成癫痫。
妙贴止疼散
【来源】《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组成】白及30克乳香15克桔梗15克紫花地丁9克白蔹15克
【用法】上药研末。用鸡子清调敷患处,若干,再用鸡子清润之。
【主治】上部一切肿毒。
妙香散1
【来源】《卫生家宝》引王荆公方(录自《普济方》卷二一七)。
【组成】白茯苓茯神远志(去心)各15克人参益智(去皮)五色龙骨各30克朱砂7.5克(研)甘草7.5克(炙)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功用】益气宁心,固精止遗。
【主治】夜梦遗精,惊悸健忘。
妙香散2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异名】辰砂妙香散(《仁斋直指》卷十六)。
【组成】麝香(别研)3克木香(煨)75克山药(姜汁炙)茯神(去皮、木)茯苓(去皮,不焙)黄耆远志(去心,炒)各30克人参桔梗甘草(炙)各15克辰砂(别研)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功用】补气宁神,行气开郁。
【主治】心气不足,志意不定,惊悸恐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喜怒无常,夜多盗汗,饮食无味,头目昏眩,梦遗失精。
【方论】方中山药固肾涩精;人参、黄耆、甘草补心固气;远志、朱砂、茯神宁心安神;桔梗开肺气;木香舒肝脾;麝香解郁结。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安神,理气开郁之功。
妙香散2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异名】辰砂妙香散(《仁斋直指》卷十六)。
【组成】麝香(别研)3克木香(煨)75克山药(姜汁炙)茯神(去皮、木)茯苓(去皮,不焙)黄耆远志(去心,炒)各30克人参桔梗甘草(炙)各15克辰砂(别研)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功用】补气宁神,行气开郁。
【主治】心气不足,志意不定,惊悸恐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喜怒无常,夜多盗汗,饮食无味,头目昏眩,梦遗失精。
【方论】方中山药固肾涩精;人参、黄耆、甘草补心固气;远志、朱砂、茯神宁心安神;桔梗开肺气;木香舒肝脾;麝香解郁结。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安神,理气开郁之功。
妙香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组成】茴香子(炒)乌药(生用)高良姜(汤浸,焙干)青橘皮(去白)各30克
【用法】上四味,同粗捣筛。每服6克,用酒75毫升,煎数沸,去滓,稍热服。
【主治】一切水气,四肢肿满。
妙应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一一引《家藏经验方》。
【组成】黄柏1片(如掌大)草乌头2个赤小豆3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敷,频换,肿退疼止为度。
【主治】闪肭伤骨疼痛。
妙应丸
【来源】《鸡峰普济方》卷九。
【组成】大附子破故纸荜澄茄木香各15克硇砂1.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和大麦面裹药同烧,候面黄焦,去面,将药为细末,用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3~5丸,食后、临卧用米饮送下。
【主治】脾胃虚冷,饮食迟化,心腹刺痛,噫气吞酸,两胁膨胀,胸膈痞闷,四肢倦怠,不思饮食。
灭瘢丹
【来源】《疡医大全》卷十二。
【组成】轻粉白附子黄芩(微火略炒)白芷防风(研细末)各等分
【用法】炼蜜为丸。于每日洗面之时多擦数次,临睡洗面时又擦之。不须三日,自然消痕灭瘢。
【主治】面部瘢痕。
灭瘢丹
【来源】《疡医大全》卷十二。
【组成】轻粉白附子黄芩(微火略炒)白芷防风(研细末)各等分
【用法】炼蜜为丸。于每日洗面之时多擦数次,临睡洗面时又擦之。不须三日,自然消痕灭瘢。
【主治】面部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