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辞帅后不公正遭遇:军史评价不能超过元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49:31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学者说史 > 正文 2010年12月22日 09:47 凤凰网历史
http://news.ifeng.com/history/mi ... /22/3635625_0.shtml
核心提示:原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研究员、南京军区司令部研究室主任王希先,曾被借调到第一政委粟裕处,潜心研究粟裕与华东战史,帮助粟裕整理回忆录近五年之久。

人到晚年,耿直的他觉得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便回忆了几件往事。

1991年,某单位撰写军事百科全书将帅条目,派人约请王希先写粟裕的军事思想。

这家单位是内行与权威,对军史战史来龙去脉十分清楚,因此起初除提到条目的规格外,还特别规定了字数,说:“元帅的条目不超过八千字,大将的条目不超过五千宇,但粟裕对革命战争贡献大,威望高,可以破例与元帅同等待遇,也可写到八千字。”

这自然是符合客观事实的,真能如此,是对历史与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后人负责之举。

王希先老人听后,很是欣慰。尽管他已离休在家,本可以百事不管,安享“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晚年,却还是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不久,他就如期交稿。

但这家单位讨论时,一位权威人士突然介入,说粟裕不能例外,也只能享受大将级待遇,不得超过五千字。

他最后算是“法外开恩”,要求王希先重新改写,压缩成五千五百字。

胳膊自然拗不过大腿,王希先老人只好照办。但一丝不苟按要求改好后,不想还是通不过,说内容对粟裕的评价太高,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元帅。



粟裕 来源:资料图

文章摘自《名将粟裕珍闻录》,作者:张雄文,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粟裕辞帅求仁得仁,自然无怨无悔。

但正如他的两次谦让司令,后来的某些遭遇或许是他始料不及的。

这一谦恭自抑的直接后果,是带来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降低,当年常常“抢占”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与新华社头版头条,堂堂华东方面大军的“粟总”,渐渐与同一军衔里的战友们“溶化”,统率华野(三野)全军纵横南北的威名不再。

粟裕用兵,的确有似韩信,但为人上,两人又有天壤之别。

韩信用“四面楚歌”之计,垓下一战彻底解决了项羽,却被疑神疑鬼的刘邦一把拿下,从楚王降为淮阴侯。此后,他常常托病不上朝,待在家里闷闷不乐。

这时候,他觉得最没面子的事,不是曾受过胯下之辱,也不是曾做过项羽的逃兵,而是丢了楚王之位,从此只能与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人(都曾是韩信部下)处于同等地位了。

有一回,他静极思动,信步到舞阳侯樊哙家坐了一会。宰狗卖肉出身的樊哙虽是粗人,却也十分谦恭,跪拜送迎,依然自称臣子,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寒舍。”

韩信却一点也不领情,出门后长叹说:“我这辈子竟然和樊哙这等人为伍了(生乃与哙等为伍)。”

他身为“汉初三杰”,给刘邦打下半壁江山,却莫名其妙被刘邦给了个行政降级处分,后来还以谋反被割了脑袋,的确有些冤。但从他如此狂傲看,似乎也不算太冤。

比照粟裕功高不居的人品,韩信有些望尘莫及。

不过,好人未必一生平安,粟裕这个好人遇到的坎坷事就不少。

囿于古老的官本位传统文化,他谦让后的大将级别,使他的传扬受到框定,“好汉”的“当年之勇”逐渐鲜为人知。许多时候,还需要细心的人们去考证、探究。

1955年9月授衔后,公布的名单里却只有十位元帅与他们的军衔,虽然粟裕是全军第一个授衔的将领(早于元帅授衔),又是十个大将之首,但公布时既没有说明他的军衔,也没有提及大将的人数,只提了周恩来“将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授予粟裕等在京将官”短短一句话。

元帅们一时更加威名远扬,家喻户晓,而包括粟裕在内的十个大将,直到多年以后,才被世人“新大陆”一般惊奇地“发现”。

《人民日报版面备要》一书,在新闻版面安排上,也特别对元帅、大将和其他军职做出有区别的规定。

这种规定或许有其道理,但人们常说“混个脸熟”,就是说要不断“混”才能“脸熟”,新闻版面因军衔而异,粟裕的机会受到“圈禁”,自然也就成了难得一见的“生面孔”。

这些当然仅是管中一斑,其他依葫芦画瓢的事情还多。

显然,萨特老先生存在即合理的哲学,在古老的东方也大有市场。这种思维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力气。世人多半懒得劳神去考究当年的军衔或者级别,是否为谦让的结果。

原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研究员、南京军区司令部研究室主任王希先,曾被借调到第一政委粟裕处,潜心研究粟裕与华东战史,帮助粟裕整理回忆录近五年之久。

人到晚年,耿直的他觉得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便回忆了几件往事。

1991年,某单位撰写军事百科全书将帅条目,派人约请王希先写粟裕的军事思想。

这家单位是内行与权威,对军史战史来龙去脉十分清楚,因此起初除提到条目的规格外,还特别规定了字数,说:“元帅的条目不超过八千字,大将的条目不超过五千宇,但粟裕对革命战争贡献大,威望高,可以破例与元帅同等待遇,也可写到八千字。”

这自然是符合客观事实的,真能如此,是对历史与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后人负责之举。

王希先老人听后,很是欣慰。尽管他已离休在家,本可以百事不管,安享“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晚年,却还是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不久,他就如期交稿。

但这家单位讨论时,一位权威人士突然介入,说粟裕不能例外,也只能享受大将级待遇,不得超过五千字。

他最后算是“法外开恩”,要求王希先重新改写,压缩成五千五百字。

胳膊自然拗不过大腿,王希先老人只好照办。但一丝不苟按要求改好后,不想还是通不过,说内容对粟裕的评价太高,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元帅。

王希先老人很反感这一说法,他认为应该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也不赞成去与元帅比。

因此,他据理力争,不愿意让步。

他说,比要看怎么个比法,比资格还是比贡献?一定要比的话,应该是贡献大小为先,军事人物尤其应该首先比军事方面的贡献。“从军事方面比,我认为不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军事实践,粟裕的贡献是中国革命战争史早已证明了的。”

他的话很委婉,也很中肯。

在粟裕蒙冤尚未公开平反的当时,王希先老人能如此肯定粟裕,并坚持自己的论断,可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与古代贤人有得一比。

他的凛然正气,振聋发聩,是极需要胆识的,非神闲气定、无欲无求者不能做到如此刚烈。

尽管如此,他还是本着与人为善的“和谐”原则,不想彻底弄僵,最后答应对方,再推敲一下文字,尽力写得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经得起历史与事实的检验。

但费尽心力完稿后,仍然不符合人家的口味。在这个“倔老头”不肯让步的情况下,他们还“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动手修改了文章,并以王希先的署名,收录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卷,1997年5月付梓出版。

粟裕当年以古名将之风,谦恭自抑,辞让司令与帅位的时候,自然不会想到会有这等遭遇的。

其实,他生前也体会过这种世态炎凉,他垂暮之年谈到华东战史时就说:“60年代编写华东战史,因1958年对我进行批判,有的人便因人及事,对我所指挥的战役横加指责,做了许多不符合事实的评论和记载。”

因此,他十分痛心,觉得这不是个人的荣誉问题,而是对整个华东战史以及全体华野将士的不尊重。他说:“我这个当年华东战场的战役指挥者,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这些材料,更没有机会谈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不仅是个人问题,它关系到正确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正确总结华东解放战争的历史。”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扯麻纱”的事情还远没有完。

1992年,王希先老人又应邀写《浅谈粟裕的军事思想》一文。

文章里,他也不客气,大胆地提出粟裕不仅是军事家,而且是杰出战略家的观点。

这又是一顶许多军衔更高的人都不曾有的桂冠,有人当然不同意,觉得抬高了粟裕。尽管此前已有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郭化若、原海军司令员萧劲光都实事求是撰写文章,肯定粟裕就是一代战略家。

老人这次坚持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从对军事领域的贡献看,粟裕战略家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他还给反对的人上起了军史课,说凡是研究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史的人,无不被粟裕的军事理论和战例所倾倒;粟裕虽然只是华东野战军(三野)的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但早在1946年10月,毛泽东就指定由他负责战役指挥。

老人说,打仗由副职下决心,这是没有先例的。而且,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不仅歼灭战最多、战果最大,他多次提出的改变中央战略方针的建议,也都被最高统帅毛泽东所采纳。

因为他的坚持,或许还因为对方最终被粟裕折服,文章保持了原汁原味,被收进《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精要》一书,并在这年5月出版了。

粟裕是杰出战略家的观点,逐渐为人知晓,并形成了军史界的普遍共识。

还是囿于区区军衔的框定,粟裕最高的军职始终只是军委常任委,这一道坎终生也不曾跨越过。

1976年前后,粟裕这位曾经的华东统帅协助叶剑英在稳定军方特别是华东军方局面,起到了他人无可代替的作用。过去的元帅在世者也只剩下四人,粟裕又是第一大将,但他就是上不了一个台阶。

粟裕的秘书鞠开老人说,这也是张震、刘华清后来所说的“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①的一部分。

粟裕的另一个秘书、《粟裕传》的主要作者朱楹老人,这段时期正好在粟裕身边,他回忆说,“四人帮”倒台后,仅居新的最高领导人华国锋之下的叶剑英,十分欣赏粟裕,也准备让他充分发挥才干,提议他为军委副主席人选。

以华国锋的忠厚和对叶帅的倚重,又当拨乱反正,急需干才的时候,这似乎就是板上钉钉的定论了。

但不久人事格局发生变化,最后胡耀邦(中央组织部部长)赶赴上海,通知粟裕人事任命时,却成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一职。

这时候的军委副主席,也就依然只是叶剑英、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四位年迈德高的元帅。

有人采访朱楹老人,问是否因为粟裕生病,身体状况不好,才有了这种变化?

老人摇摇头说,粟裕有病在身是事实,但这不算什么。如果他真做了军委副主席,有了用武之地,多年军事上的思考与探索可以付诸实践,病反而可能会好。

他还说一般老年人闲着生病,忙着反倒身体健康,心情好就不一样了。

如果粟裕当年不谦让元帅,结果会怎样呢?老人没有说。

后人似乎总想探究历史迷宫的真相,但对粟裕而言,或许是迂腐的笑谈,“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若在乎这些名利,当年也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谦让司令与元帅了。

不过,粟裕也曾差点“享受”了一次元帅的待遇。

王希先老人回忆说,1988年春的一天,军事科学院办公室的潘石英处长给他打电话,说找他有重要的事。

潘石英透露,经中央军委研究,十四名将帅被确定为军事家,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粟裕和左权。

他说上级要求给他们每人写篇文章,论述其军事思想,最后集结成一本书:《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的基石》(出版后改名为《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精要》)。

关于粟裕的这一篇,他们也想到了王希先老人。

毛泽东等人都是元帅级别以上的人物,粟裕与左权跻身期间,体现了当时一种“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考虑。如果粟裕不能称军事家,大概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但不久,似乎在不考虑粟裕、左权不妥,只考虑他们两人也不妥(一个毕竟没有元帅军衔;一个也不是唯一的牺牲的高级将领)的两难情形下,放宽了标准与要求,确定的军事家达到了三十三位。

1989年11月,新华社被授权正式公布时,名单上增加了杨尚昆、李先念、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彭雪枫、罗炳辉、林彪等十九人。

如此一来,与粟裕军衔相同的将领上了,与左权级别相当的先烈也有了。再有想法的人,也似乎挑不出毛病。

这一变化过程,大概与1955年元帅人选的酝酿,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一般的人,只看到了结果,对过程则往往难于知晓,或者视而不见。

这里还有两个特例,一是林彪排名末位,这是不难理解的;二是粟裕之前出现了两位国家主席,这种崇高的“九五之尊”职务,自然是“一介武夫”的粟裕不能比拟的。

不过,还是有人觉得这份“榜单”不大尽善尽美。

几个方面军的主要先烈似乎都有代表上了榜,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三位血洒疆场、名气更大的先烈,不上也就不好代表他们生前所在的部队了。

因此,踌躇五年后,名单上又增补了这三人,总计达到了三十六位。

在共和国开国元勋的群体里,区区三十六人当然也不算多。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牛人”们,以军事家的名义再次聚首一处,堪为另一种形式的凌烟阁了。

但从十四位之一到三十六位之一,粟裕身后的这个故事,似乎也再次折射了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

王希先老人很反感这一说法,他认为应该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也不赞成去与元帅比。

因此,他据理力争,不愿意让步。

他说,比要看怎么个比法,比资格还是比贡献?一定要比的话,应该是贡献大小为先,军事人物尤其应该首先比军事方面的贡献。“从军事方面比,我认为不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军事实践,粟裕的贡献是中国革命战争史早已证明了的。”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学者说史 > 正文 2010年12月22日 09:47 凤凰网历史
http://news.ifeng.com/history/mi ... /22/3635625_0.shtml
核心提示:原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研究员、南京军区司令部研究室主任王希先,曾被借调到第一政委粟裕处,潜心研究粟裕与华东战史,帮助粟裕整理回忆录近五年之久。

人到晚年,耿直的他觉得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便回忆了几件往事。

1991年,某单位撰写军事百科全书将帅条目,派人约请王希先写粟裕的军事思想。

这家单位是内行与权威,对军史战史来龙去脉十分清楚,因此起初除提到条目的规格外,还特别规定了字数,说:“元帅的条目不超过八千字,大将的条目不超过五千宇,但粟裕对革命战争贡献大,威望高,可以破例与元帅同等待遇,也可写到八千字。”

这自然是符合客观事实的,真能如此,是对历史与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后人负责之举。

王希先老人听后,很是欣慰。尽管他已离休在家,本可以百事不管,安享“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晚年,却还是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不久,他就如期交稿。

但这家单位讨论时,一位权威人士突然介入,说粟裕不能例外,也只能享受大将级待遇,不得超过五千字。

他最后算是“法外开恩”,要求王希先重新改写,压缩成五千五百字。

胳膊自然拗不过大腿,王希先老人只好照办。但一丝不苟按要求改好后,不想还是通不过,说内容对粟裕的评价太高,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元帅。



粟裕 来源:资料图

文章摘自《名将粟裕珍闻录》,作者:张雄文,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粟裕辞帅求仁得仁,自然无怨无悔。

但正如他的两次谦让司令,后来的某些遭遇或许是他始料不及的。

这一谦恭自抑的直接后果,是带来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降低,当年常常“抢占”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与新华社头版头条,堂堂华东方面大军的“粟总”,渐渐与同一军衔里的战友们“溶化”,统率华野(三野)全军纵横南北的威名不再。

粟裕用兵,的确有似韩信,但为人上,两人又有天壤之别。

韩信用“四面楚歌”之计,垓下一战彻底解决了项羽,却被疑神疑鬼的刘邦一把拿下,从楚王降为淮阴侯。此后,他常常托病不上朝,待在家里闷闷不乐。

这时候,他觉得最没面子的事,不是曾受过胯下之辱,也不是曾做过项羽的逃兵,而是丢了楚王之位,从此只能与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人(都曾是韩信部下)处于同等地位了。

有一回,他静极思动,信步到舞阳侯樊哙家坐了一会。宰狗卖肉出身的樊哙虽是粗人,却也十分谦恭,跪拜送迎,依然自称臣子,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寒舍。”

韩信却一点也不领情,出门后长叹说:“我这辈子竟然和樊哙这等人为伍了(生乃与哙等为伍)。”

他身为“汉初三杰”,给刘邦打下半壁江山,却莫名其妙被刘邦给了个行政降级处分,后来还以谋反被割了脑袋,的确有些冤。但从他如此狂傲看,似乎也不算太冤。

比照粟裕功高不居的人品,韩信有些望尘莫及。

不过,好人未必一生平安,粟裕这个好人遇到的坎坷事就不少。

囿于古老的官本位传统文化,他谦让后的大将级别,使他的传扬受到框定,“好汉”的“当年之勇”逐渐鲜为人知。许多时候,还需要细心的人们去考证、探究。

1955年9月授衔后,公布的名单里却只有十位元帅与他们的军衔,虽然粟裕是全军第一个授衔的将领(早于元帅授衔),又是十个大将之首,但公布时既没有说明他的军衔,也没有提及大将的人数,只提了周恩来“将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授予粟裕等在京将官”短短一句话。

元帅们一时更加威名远扬,家喻户晓,而包括粟裕在内的十个大将,直到多年以后,才被世人“新大陆”一般惊奇地“发现”。

《人民日报版面备要》一书,在新闻版面安排上,也特别对元帅、大将和其他军职做出有区别的规定。

这种规定或许有其道理,但人们常说“混个脸熟”,就是说要不断“混”才能“脸熟”,新闻版面因军衔而异,粟裕的机会受到“圈禁”,自然也就成了难得一见的“生面孔”。

这些当然仅是管中一斑,其他依葫芦画瓢的事情还多。

显然,萨特老先生存在即合理的哲学,在古老的东方也大有市场。这种思维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力气。世人多半懒得劳神去考究当年的军衔或者级别,是否为谦让的结果。

原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研究员、南京军区司令部研究室主任王希先,曾被借调到第一政委粟裕处,潜心研究粟裕与华东战史,帮助粟裕整理回忆录近五年之久。

人到晚年,耿直的他觉得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便回忆了几件往事。

1991年,某单位撰写军事百科全书将帅条目,派人约请王希先写粟裕的军事思想。

这家单位是内行与权威,对军史战史来龙去脉十分清楚,因此起初除提到条目的规格外,还特别规定了字数,说:“元帅的条目不超过八千字,大将的条目不超过五千宇,但粟裕对革命战争贡献大,威望高,可以破例与元帅同等待遇,也可写到八千字。”

这自然是符合客观事实的,真能如此,是对历史与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后人负责之举。

王希先老人听后,很是欣慰。尽管他已离休在家,本可以百事不管,安享“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晚年,却还是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不久,他就如期交稿。

但这家单位讨论时,一位权威人士突然介入,说粟裕不能例外,也只能享受大将级待遇,不得超过五千字。

他最后算是“法外开恩”,要求王希先重新改写,压缩成五千五百字。

胳膊自然拗不过大腿,王希先老人只好照办。但一丝不苟按要求改好后,不想还是通不过,说内容对粟裕的评价太高,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元帅。

王希先老人很反感这一说法,他认为应该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也不赞成去与元帅比。

因此,他据理力争,不愿意让步。

他说,比要看怎么个比法,比资格还是比贡献?一定要比的话,应该是贡献大小为先,军事人物尤其应该首先比军事方面的贡献。“从军事方面比,我认为不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军事实践,粟裕的贡献是中国革命战争史早已证明了的。”

他的话很委婉,也很中肯。

在粟裕蒙冤尚未公开平反的当时,王希先老人能如此肯定粟裕,并坚持自己的论断,可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与古代贤人有得一比。

他的凛然正气,振聋发聩,是极需要胆识的,非神闲气定、无欲无求者不能做到如此刚烈。

尽管如此,他还是本着与人为善的“和谐”原则,不想彻底弄僵,最后答应对方,再推敲一下文字,尽力写得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经得起历史与事实的检验。

但费尽心力完稿后,仍然不符合人家的口味。在这个“倔老头”不肯让步的情况下,他们还“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动手修改了文章,并以王希先的署名,收录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卷,1997年5月付梓出版。

粟裕当年以古名将之风,谦恭自抑,辞让司令与帅位的时候,自然不会想到会有这等遭遇的。

其实,他生前也体会过这种世态炎凉,他垂暮之年谈到华东战史时就说:“60年代编写华东战史,因1958年对我进行批判,有的人便因人及事,对我所指挥的战役横加指责,做了许多不符合事实的评论和记载。”

因此,他十分痛心,觉得这不是个人的荣誉问题,而是对整个华东战史以及全体华野将士的不尊重。他说:“我这个当年华东战场的战役指挥者,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这些材料,更没有机会谈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不仅是个人问题,它关系到正确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正确总结华东解放战争的历史。”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扯麻纱”的事情还远没有完。

1992年,王希先老人又应邀写《浅谈粟裕的军事思想》一文。

文章里,他也不客气,大胆地提出粟裕不仅是军事家,而且是杰出战略家的观点。

这又是一顶许多军衔更高的人都不曾有的桂冠,有人当然不同意,觉得抬高了粟裕。尽管此前已有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郭化若、原海军司令员萧劲光都实事求是撰写文章,肯定粟裕就是一代战略家。

老人这次坚持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从对军事领域的贡献看,粟裕战略家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他还给反对的人上起了军史课,说凡是研究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史的人,无不被粟裕的军事理论和战例所倾倒;粟裕虽然只是华东野战军(三野)的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但早在1946年10月,毛泽东就指定由他负责战役指挥。

老人说,打仗由副职下决心,这是没有先例的。而且,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不仅歼灭战最多、战果最大,他多次提出的改变中央战略方针的建议,也都被最高统帅毛泽东所采纳。

因为他的坚持,或许还因为对方最终被粟裕折服,文章保持了原汁原味,被收进《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精要》一书,并在这年5月出版了。

粟裕是杰出战略家的观点,逐渐为人知晓,并形成了军史界的普遍共识。

还是囿于区区军衔的框定,粟裕最高的军职始终只是军委常任委,这一道坎终生也不曾跨越过。

1976年前后,粟裕这位曾经的华东统帅协助叶剑英在稳定军方特别是华东军方局面,起到了他人无可代替的作用。过去的元帅在世者也只剩下四人,粟裕又是第一大将,但他就是上不了一个台阶。

粟裕的秘书鞠开老人说,这也是张震、刘华清后来所说的“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①的一部分。

粟裕的另一个秘书、《粟裕传》的主要作者朱楹老人,这段时期正好在粟裕身边,他回忆说,“四人帮”倒台后,仅居新的最高领导人华国锋之下的叶剑英,十分欣赏粟裕,也准备让他充分发挥才干,提议他为军委副主席人选。

以华国锋的忠厚和对叶帅的倚重,又当拨乱反正,急需干才的时候,这似乎就是板上钉钉的定论了。

但不久人事格局发生变化,最后胡耀邦(中央组织部部长)赶赴上海,通知粟裕人事任命时,却成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一职。

这时候的军委副主席,也就依然只是叶剑英、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四位年迈德高的元帅。

有人采访朱楹老人,问是否因为粟裕生病,身体状况不好,才有了这种变化?

老人摇摇头说,粟裕有病在身是事实,但这不算什么。如果他真做了军委副主席,有了用武之地,多年军事上的思考与探索可以付诸实践,病反而可能会好。

他还说一般老年人闲着生病,忙着反倒身体健康,心情好就不一样了。

如果粟裕当年不谦让元帅,结果会怎样呢?老人没有说。

后人似乎总想探究历史迷宫的真相,但对粟裕而言,或许是迂腐的笑谈,“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若在乎这些名利,当年也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谦让司令与元帅了。

不过,粟裕也曾差点“享受”了一次元帅的待遇。

王希先老人回忆说,1988年春的一天,军事科学院办公室的潘石英处长给他打电话,说找他有重要的事。

潘石英透露,经中央军委研究,十四名将帅被确定为军事家,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粟裕和左权。

他说上级要求给他们每人写篇文章,论述其军事思想,最后集结成一本书:《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的基石》(出版后改名为《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精要》)。

关于粟裕的这一篇,他们也想到了王希先老人。

毛泽东等人都是元帅级别以上的人物,粟裕与左权跻身期间,体现了当时一种“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考虑。如果粟裕不能称军事家,大概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但不久,似乎在不考虑粟裕、左权不妥,只考虑他们两人也不妥(一个毕竟没有元帅军衔;一个也不是唯一的牺牲的高级将领)的两难情形下,放宽了标准与要求,确定的军事家达到了三十三位。

1989年11月,新华社被授权正式公布时,名单上增加了杨尚昆、李先念、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彭雪枫、罗炳辉、林彪等十九人。

如此一来,与粟裕军衔相同的将领上了,与左权级别相当的先烈也有了。再有想法的人,也似乎挑不出毛病。

这一变化过程,大概与1955年元帅人选的酝酿,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一般的人,只看到了结果,对过程则往往难于知晓,或者视而不见。

这里还有两个特例,一是林彪排名末位,这是不难理解的;二是粟裕之前出现了两位国家主席,这种崇高的“九五之尊”职务,自然是“一介武夫”的粟裕不能比拟的。

不过,还是有人觉得这份“榜单”不大尽善尽美。

几个方面军的主要先烈似乎都有代表上了榜,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三位血洒疆场、名气更大的先烈,不上也就不好代表他们生前所在的部队了。

因此,踌躇五年后,名单上又增补了这三人,总计达到了三十六位。

在共和国开国元勋的群体里,区区三十六人当然也不算多。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牛人”们,以军事家的名义再次聚首一处,堪为另一种形式的凌烟阁了。

但从十四位之一到三十六位之一,粟裕身后的这个故事,似乎也再次折射了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

王希先老人很反感这一说法,他认为应该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也不赞成去与元帅比。

因此,他据理力争,不愿意让步。

他说,比要看怎么个比法,比资格还是比贡献?一定要比的话,应该是贡献大小为先,军事人物尤其应该首先比军事方面的贡献。“从军事方面比,我认为不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军事实践,粟裕的贡献是中国革命战争史早已证明了的。”
权威人士是谁啊,我就烦这个咭咭歪歪整的多大冤还掖半截舌头。
论各个革命时期的贡献,论党内军内的地位,粟裕本来就不能评元帅,何来谦让元帅一说?
谁下来让他上?这“十大”他动得了谁呀!
无聊 军史在网络上成了内斗
嗯,十大帅不只比军事,也是政治的延续,栗,挑战哪位都不够啊


粟大将用兵有个特点,就是一个字,奇。他的经典战力孟浪鼓就是很能说明这点,但问题是,善用奇谋的将军一旦遇到纯粹的实力对抗似乎就力有不逮。豫东战役第三阶段黄百韬就被大将围了个里三圈外三圈,眼看就要被提前追封上将了,结果黄百韬最后亲自上阵,带着一群残兵败将突围,面对这种不要命的悍将,大将似乎没相处什么奇谋来。结果内黄百韬,邱清泉里外夹击,搞的我们现在很多史料上都说豫东战役只有两个阶段。
所谓奇正相依才是王道,本朝太祖这方面玩的炉火纯青。
话说当年当年要不是国军一个跟一个阵前反水,蒋介石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跑到宝岛上
淮海战役第一个因此遭殃的就是黄百韬,某部林真反水,断了7兵团后路,黄百韬这次可没跑掉。
题外话,黄百韬同学两次被围困而下场迥异,充分说明了一个真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粟大将用兵有个特点,就是一个字,奇。他的经典战力孟浪鼓就是很能说明这点,但问题是,善用奇谋的将军一旦遇到纯粹的实力对抗似乎就力有不逮。豫东战役第三阶段黄百韬就被大将围了个里三圈外三圈,眼看就要被提前追封上将了,结果黄百韬最后亲自上阵,带着一群残兵败将突围,面对这种不要命的悍将,大将似乎没相处什么奇谋来。结果内黄百韬,邱清泉里外夹击,搞的我们现在很多史料上都说豫东战役只有两个阶段。
所谓奇正相依才是王道,本朝太祖这方面玩的炉火纯青。
话说当年当年要不是国军一个跟一个阵前反水,蒋介石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跑到宝岛上
淮海战役第一个因此遭殃的就是黄百韬,某部林真反水,断了7兵团后路,黄百韬这次可没跑掉。
题外话,黄百韬同学两次被围困而下场迥异,充分说明了一个真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呵呵,看了半天,还是不知道所谓的权威人士是哪位。
想想那些牺牲在战争中的人 当大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让都让了,又哪来这么多牢骚?{:cha:}
不懂政治的将军挡不了元帅!
月经贴,军史论坛上的粟粉与粟黑,灌水论坛上的五毛与美分,显卡论坛上的A饭与N饭,这些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
权威人物就是那个个子很矮的人。
当时评衔时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粟根本就够不上元帅,元帅是中和人民共和国元帅,而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
sqkkni 发表于 2010-12-27 23:15

101对502有过评价:502长期在敌后作战,不弄险就活不成,有五成把握就敢干。而101本人长期在总部护卫,一生不曾弄险,要有七成把握才打。


    用兵的奇正之道是为将者不可不察的,一生不曾弄险的诸葛亮,偶尔不也玩了票大险就是空城计的吗
呵呵
山中无老虎 发表于 2010-12-30 17:50


    101对502似乎是惺惺相惜,以101的性格很难得......
元帅本来是看山头资历的,粟的资历还是太浅
粟裕要当元帅只能拿下叶剑英哇,但是叶的资历那么老,而且有救驾之大功
评帅时时有资历和山头要求的,粟的资历浅,山头又有代表的了,没有过硬的证据有让帅的说法。
:“元帅的条目不超过八千字,大将的条目不超过五千宇,但粟裕对革命战争贡献大,威望高,可以破例与元帅同等待遇,也可写到八千字。”


还在扯让帅这个事啊?忽悠接着忽悠。
粟的悲剧根源在于他自己。虽然我也很景仰他老人家。
     那年月。太祖最提防什么??粟或许是性格使然。
1。总参和国防部管辖范围的争论。后来发展到问苏联老大哥要这方面资料。此为一不妥。犯了太祖大忌。
2。调动志愿军军队回国。太祖说没告诉他。这是犯第2大忌。有这2条。粟不倒台还真难。
十个里面可以砍谁?
sqkkni 发表于 2010-12-27 23:15
你咋就不去想想黄本来是来解围的,怎么就突然被“围了个里三圈外三圈”了?
没打下黄伯韬,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胡琏兵团的前锋已到,你光谈邱、黄,却忘记了胡琏。
  
要按照你这逻辑,同样是黄伯韬,淮海战役被围住,外围同样有邱兵团,外加李弥兵团,这次咋就不搞内外夹击了?
  
至于把光头的失败归结到国军反水上,这论调与认定是共军间谍第一功一样,技术含量是相同的。
其实粟裕最犯禁忌的自夸“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即使在国外,打了胜仗后第一功劳也是军事主官的。淮海战役的战役方针是毛泽东电报提出的,第一功劳是毛泽东的。具体战场指挥是总前委。而总前委的大多数人解放后是政治局成员,粟裕没有进政治局,当初也不是总前委一把手,怎么能对外国人自夸??
回复 11# 装甲奇兵


    赞同!看看十大元帅里面的罗荣桓吧,我不敢承认其军事才能是杰出的,但他具备非凡的政治才能。解放军当年进东北只有几千人,后来陆续进入大约10万,其中2/3的人还没枪,也没有根据地,老百姓都不知道解放军是啥,更不用提什么信任了,几年过后,看看从东北出来的解放军吧,100多万,还差不多都是美式装备。这里面不光有军事因素,还有政治因素,特别是发动人民战争的宣传工作。
回复 18# quwt


    不对,要拿下的话,我认为可以把陈毅拿下来的。封帅时候,陈毅已经退役,到上海当市长了。另外,陈毅的确有功劳,但其功绩在十大元帅中还排不上。但是,陈毅曾经是新四军的领导,新四军是土鳖的第一支队伍,必须要有个代表人物,于是陈毅理所当然封帅了。
   但我看一些资料说,当年毛爷爷亲自点名粟裕为元帅,被粟裕推掉了,只是说法不一,我也不知道信谁好。
回复 26# mlAron


  陈毅毕竟当过三野主官哇,况且当初留在南方三年也吃了不少苦,资历也比较老,不给元帅过不去
叶剑英倒是真的没有什么大的战绩,从抗战开始就一直在后方,被评为元帅是因为纯粹的资历老,再加上救驾之功
yanyumimang 发表于 2011-1-19 17:35
啥时候这样自夸过的?
倒是二代在80年代说过“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
   
关于淮海战役,最初当然是粟裕提出来的,但仅包含淮阴、海州一带的敌军;毛泽东更为清醒地要华野把第一个目标放到黄伯韬兵团上,算是在粟裕版淮海战役计划上的修改。
可是无论粟裕还是毛泽东,他们最初讨论淮海战役计划时,均未考虑到后来实际发生的情况,比如黄维兵团的加入。所以一个战役不光是计划,更要实际过程的指挥和应变。
  
至于具体战场指挥是总前委一说,更加偏颇了。
您可以仔细看看淮海战役过程中:
粟裕给中央发报“请陈军长和邓政委统一指挥”;陈、邓推说电台问题,还请中央直接指挥华野是啥时候;
总前委是啥时候成立的,成立以后又是啥时候开始以“总前委”名义发电报指挥的。
这时间上的差异很能说明问题。
元帅们一时更加威名远扬,家喻户晓,而包括粟裕在内的十个大将,直到多年以后,才被世人“新大陆”一般惊奇地“发现”。


这是哪个星球的历史?
十元帅的政治地位无可撼动 唯一能让的可能性 就是不授衔

一野政委 习仲勋
二野政委 邓小平
三野政委 陈毅兼任

习仲勋比罗荣桓可能差点意思 但是资历也没得说 作为陕甘代表人物也是响当当
邓小平那就没的说了 资历更老 单干的家底更大 政治地位和军职一直更高
他们都能不授衔 罗也可能
感觉这个凤凰历史就是有良心青年历史学家的集散地啊
回复 26# mlAron

太祖倒是说过“战役指挥交粟负责”,意思很明确就是除了战役指挥,其余事情粟裕还是比不上陈毅的。
看看那十个元帅的资历,粟裕哪里有资格当元帅啊。
mlAron 发表于 2011-1-21 04:19


    不敢苟同兄台的意见

说罗帅没有军事才能,建议兄台去看看罗帅在抗战时期经营山东的相关资料

当然,罗帅的政治才能是无人能敌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评元帅。高祖悼罗帅的诗有云: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哪个老人能达到这个高度?就算是286,就算是周总理也没能到这个高度


艾森豪的战术战役指挥,可能并不是最牛的,但是不妨碍他当盟军司令,不妨碍他的五星上将。

同样的,巴顿很牛逼,还是要弄个布雷德利来平衡一下
5091123 发表于 2011-1-19 12:02


    实际上,很多反水的部队,也是没办法了,都把你围起来了,围得水泄不通了,你要是不反水,转过来就灭了你。

被包围了,想想一直以来作为后娘养的部队,不受蒋公待见,遭受各种后娘养的待遇,再有个把巧舌如簧的土共敌工部一忽悠,不反水才怪呢。

此所谓攻心为上
山中无老虎 发表于 2011-1-22 00:04
确实是这样。
国军反水的部队,哪怕指挥官是TG的人,通常也都是在被围困没什么出路的时候才成功反水
淮海战役期间的张、何起义算是特例了,还没有被包围就起义成功了:)
不过如果没有张、何策动起义,冯治安在那里挡着华野不让南下,多半也是凶多吉少。
十大元帅拼的不光是能力,还有资历。粟裕也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才独挡一面,跟老帅相比差远了。
现在关于粟裕评帅问题的根源在于1955年军衔制的不完善。当时授予的千名少将以上军官,长期得不到晋升,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为少见的!
为何总有新发现
一将也是本菜敬仰的偶想之一,但要和十帅中的任一位相比,似乎不可能!看看粟大将在三野的时候,指挥不动下面的将军时,电话一交,“陈军长在这里,请他和你讲话。”接到陈军长的电话,下面还真没哪位再不服的!
再说了,十帅在授衔前就是军委副主席,(还有邓)一将可不曾得到这个地位。
邓在授衔时就是军委副主席之一,所以说做元帅,可比一将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