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T-50的进气道 设计思想 性能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2:32:59
T-50的进气道,基本上是外"八"字进气道,从特定则侧面可以看到一小部分叶片。象F-18那样加屏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虽然这样要损失4%的动力,但S进气道是不是也要损失2%的动力呢?那么实际上加屏蔽就只比S进气道多损失2%的动力。

T-50的设计思想和F-22、35不同,F-22是为了踢大国的大门,35是为了随F-22之后进门。T-50主要是为了抗衡F-22、35,对三代机有绝对优势这两个指标。

虽然T-50的RCS大,可能正面可能达到0.5平方米,但F-22那部只能在240公里外发现5平方米目标的雷达,也只能在大约120(最多140公里)公里外发现T-50,而T-50的雷达可不象F-22的那样扩展出那么多对地、电子对抗等功能,T/R组件数量和雷达功率却更多更大。对3平方米目标探测距离可以达到300公里,也就足以在120公里探测到F-22、35。

这样无论是单机对抗,还是在地面雷达、预警机等系统的支持下,T-50都足以实现和F-22、35抗衡。至于什么单机去抗衡F-22+E-3,那就是RCS比F-22更低也照样输。T-50的进气道,基本上是外"八"字进气道,从特定则侧面可以看到一小部分叶片。象F-18那样加屏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虽然这样要损失4%的动力,但S进气道是不是也要损失2%的动力呢?那么实际上加屏蔽就只比S进气道多损失2%的动力。

T-50的设计思想和F-22、35不同,F-22是为了踢大国的大门,35是为了随F-22之后进门。T-50主要是为了抗衡F-22、35,对三代机有绝对优势这两个指标。

虽然T-50的RCS大,可能正面可能达到0.5平方米,但F-22那部只能在240公里外发现5平方米目标的雷达,也只能在大约120(最多140公里)公里外发现T-50,而T-50的雷达可不象F-22的那样扩展出那么多对地、电子对抗等功能,T/R组件数量和雷达功率却更多更大。对3平方米目标探测距离可以达到300公里,也就足以在120公里探测到F-22、35。

这样无论是单机对抗,还是在地面雷达、预警机等系统的支持下,T-50都足以实现和F-22、35抗衡。至于什么单机去抗衡F-22+E-3,那就是RCS比F-22更低也照样输。


{:yan:}你核心思想是说T-50雷达的探测能力远强于F-22吗?
        说实在同时代我还真没见过毛子的雷达能比MD强大的,更何况现在一个半死不活的毛子。

{:yan:}你核心思想是说T-50雷达的探测能力远强于F-22吗?
        说实在同时代我还真没见过毛子的雷达能比MD强大的,更何况现在一个半死不活的毛子。
英国病人 发表于 2010-3-23 22:56


    他在痴人说梦
过分自信了 山人裤衩难得红一次:D
雷达可不是谁功率大谁牛逼,低可截获概率是很重要的。{:3_90:}


回复 2# 英国病人


    米格-31的无源相控阵出来的时候,可是开了先河。虽然有人说早期的电扫还比不上机扫,先不管这样说是否真实,早期的火车还跑不过马呢,火车的发明开始了一个时代,而再好的马也被淘汰

回复 2# 英国病人


    米格-31的无源相控阵出来的时候,可是开了先河。虽然有人说早期的电扫还比不上机扫,先不管这样说是否真实,早期的火车还跑不过马呢,火车的发明开始了一个时代,而再好的马也被淘汰
有个问题 开加力的时候这个屏蔽可不可以打开????????????????
英国病人 发表于 2010-3-23 22:56
在同等条件下俄罗斯的雷达肯定无法和美国比,但T-50雷达罩横截面面积要比F-22的大一倍左右,机鼻部位的内部空间更比F-22的大2倍左右。这样T-50雷达的T/R组件可以多将近一倍,整个雷达的发射功率也可以大的多,计算机的体积也可以更大。为了确保核心指标还牺牲了平均故障时间,使用寿命等指标。

更重要的是F-22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对T-50占绝对优势的情况,所以可以说是人为的把雷达探测距离限制在240公里上,因为这对任何三代改都足够了。因此美国人把自己的技术优势都用在了扩展对地、电子对抗、提高可靠性和寿命等上面。
给茅屋找理由
山人0504 发表于 2010-3-23 23:14
最关键是雷达晚出来20年  处理能力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ALR-94无源系统成了检测、跟踪甚至攻击目标的关键设备,探测距离达463km,而其APG-77有源扫描阵列雷达,能有节制地用窄的似“激光波束”探测目标,信号强度、延续时间和空间形状严格受辐射管理,必要时还能产生大功率干扰波束,简直成了能干扰雷达的有源压制干扰机。F-22也因此摆脱了传统的电子战作战模式,进行一种创新概念的电子战,没有电子干扰(攻击)设备的电子战。

摘自 航天机电集团8511所,南京210016 某论文摘要
山人0504 发表于 2010-3-23 22:54
跟发动机的照片对比一下就知道,根本没有什么雷达屏障,在进气道里看到的就是风扇叶片。
5263 发表于 2010-3-23 23:02


    那个玩意确实先进,都1.5吨了;P

估计西方国家没人敢往飞机上塞那种玩意


还120KM呢,20KM试试吧,也许能烧穿干扰。记住哦,F-22的干扰可是用雷达主瓣搞的,跟带个功率杯具增益更杯具的小干扰机可不是一码事:D
单论电子对抗,恐怕F-15带个APG-77都能痛扁T-50……

还120KM呢,20KM试试吧,也许能烧穿干扰。记住哦,F-22的干扰可是用雷达主瓣搞的,跟带个功率杯具增益更杯具的小干扰机可不是一码事:D
单论电子对抗,恐怕F-15带个APG-77都能痛扁T-50……
山人0504 发表于 2010-3-23 23:14


    也真够难为大主教你咯,连个验证机都可以想象得那么丰富。天线大就管用?90年代27的那个烂倒卡天线才叫能用而已......;P
而T-50的雷达可不象F-22的那样扩展出那么多对地、电子对抗等功能,T/R组件数量和雷达功率却更多更大。对3平方米目标探测距离可以达到300公里,也就足以在120公里探测到F-22、35。

这个结论楼主是从哪得来的,可以科普下不?
山人0504 发表于 2010-3-23 22:54
山人扯起淡来一向是很出彩
lscorpiop 发表于 2010-3-23 23:43


    山人不需要根据的......他自己的想象力就是结论。
szxb1207 发表于 2010-3-23 23:17
有苏伊霍的专家们在,何须0我给T-50找理由?
山人0504 发表于 2010-3-23 23:14
先给你把话撂在这,T50的雷达绝对不比F22大
从都说进气道是从下到上的S,现在从上面都能看到一大块,结果到了LZ这"从特定则侧面可以看到一小部分叶片"
TripleX 发表于 2010-3-23 23:35
这架不是T-50,只是T-50的第一架原型机,定型时还要变的。
当然,最后也有可能不上屏蔽,那个叶片只能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一点。
山人0504 发表于 2010-3-23 23:14

       我先收藏了,持鞭观望
而T-50的雷达可不象F-22的那样扩展出那么多对地、电子对抗等功能,T/R组件数量和雷达功率却更多更大。对3平方米目标探测距离可以达到300公里,也就足以在120公里探测到F-22、35。

这个结论楼主是从哪得来的,可以科普下不?
山人0504 发表于 2010-3-23 23:46


    求你把你自己帖子里所有数字统统论证一遍。别像刚学完100以内加减乘除的小朋友一样兴奋得不得了灌个水都带一堆数字
一个门户网站对T50进气道的描述
S型进气道

还有不少急性子的评论者,乍一看和苏-27如出一辙的纵向直通进气道,就高呼T-50没有考虑遮蔽发动机进气叶片。但实际上仔细观察就可得知,在垂直方向上,进气口与发动机安装位置有所错位,在其间还有内部的鼓包阻挡了进入的雷达波,进气道仍然是完全符合S型的隐身要求。应当看到,T-50在基本的菱形机头、各翼面掠角平行、大面积平面、S型进气道等诸多基本设计上,都考虑到了隐身的要求,与F-22、F-35和YF-23并无质的差别。
楼主提到的雷达探测距离,俄国人的报道是400公里,
我先搬个凳子看看,这贴有可能很精彩:D


发动机在710号测试,雷达及一些电子设备在503号测试

10.jpg

发动机在710号测试,雷达及一些电子设备在503号测试

10.jpg
特定角度下才能看不见;P
我看T50的雷达截面积和F35差不多大
t50机鼻很大吗?不觉得哦
另外,一堆耸立在隐身飞机表面的天线,可丝毫看不出有啥电子设备上的优势
T50雷达的T/R比AN/APG-77的1500多一倍?

马克 :D
Heineken 发表于 2010-3-24 02:00


    APG-77是1000个封装,2000个T/R
英国病人 发表于 2010-3-23 23:48


    围观围观

MD隐身机是从侧下以及外侧这些最容易看见发动机叶片的角度都很难看见,而如今的T-50是从侧上有边条遮挡视 ...
沉默的眼 发表于 2010-3-24 00:10



这张照片看边条翼似乎有10多度的俯视角,但细看地勤员的鞋底,踩踏的梯子横梁,还有鞋子左边(前面)那根机头折线,就可以看出这(基本上)是一幅水平拍摄的照片,水平方向上照片是从飞机的左前方20度左右拍摄的。
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叶片(或屏蔽罩)的1/4,发动机整个前端的直径大约为1.2米,能看到大约0.45米,整个进气道约6米,边条翼还伸出1米,那么用肱骨定理可以估算出只要有2度左右的俯视角就完全看不到叶片。仰视角则可能达到10度左右。水平方向只能在左前方15-35度左右看到。

雷达波射进去,大多也被折射到进气道内壁的吸波材料上,反射回去的道理有多少很难量化。所以无法确定是否需要在发动前前端加一个屏蔽罩,但由于外八字比S型进气到减少了结构重量,提高了进气效率,那么即使加屏蔽罩再付出一些重量和效率也不是太大问题。当然,总的来说这个设计的效果肯定不如F-22。

所以,不存在只有特定角度看不到叶片的问题。
MD隐身机是从侧下以及外侧这些最容易看见发动机叶片的角度都很难看见,而如今的T-50是从侧上有边条遮挡视 ...
沉默的眼 发表于 2010-3-24 00:10



这张照片看边条翼似乎有10多度的俯视角,但细看地勤员的鞋底,踩踏的梯子横梁,还有鞋子左边(前面)那根机头折线,就可以看出这(基本上)是一幅水平拍摄的照片,水平方向上照片是从飞机的左前方20度左右拍摄的。
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叶片(或屏蔽罩)的1/4,发动机整个前端的直径大约为1.2米,能看到大约0.45米,整个进气道约6米,边条翼还伸出1米,那么用肱骨定理可以估算出只要有2度左右的俯视角就完全看不到叶片。仰视角则可能达到10度左右。水平方向只能在左前方15-35度左右看到。

雷达波射进去,大多也被折射到进气道内壁的吸波材料上,反射回去的道理有多少很难量化。所以无法确定是否需要在发动前前端加一个屏蔽罩,但由于外八字比S型进气到减少了结构重量,提高了进气效率,那么即使加屏蔽罩再付出一些重量和效率也不是太大问题。当然,总的来说这个设计的效果肯定不如F-22。

所以,不存在只有特定角度看不到叶片的问题。
机鼻比f22大2倍是怎么出来的
山人0504 发表于 2010-3-24 08:37

还真能扯。。那叫1/4??梯子挡的也算??
你也不看看照相机的高度多少,差不多就在地勤鞋子那么高 ,比进气道位置高,怎么不算有角度

T50雷达的T/R比AN/APG-77的1500多一倍?

马克
Heineken 发表于 2010-3-24 02:00

1.APG-77是每2个MMIC封装为1个T/R模块,所以T/R数字是1000个。
2.我的原话是多近一倍,1700个左右。
3.未来俄罗斯的那部雷达上单个T/R组件的功率也将更大。
T50雷达的T/R比AN/APG-77的1500多一倍?

马克
Heineken 发表于 2010-3-24 02:00

1.APG-77是每2个MMIC封装为1个T/R模块,所以T/R数字是1000个。
2.我的原话是多近一倍,1700个左右。
3.未来俄罗斯的那部雷达上单个T/R组件的功率也将更大。
lscorpiop 发表于 2010-3-23 23:51

SU-35用的雪豹E号称探测距离350公里,那还是90年代初设计的被动阵雷达,如果你尊重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就应该信任俄罗斯雄厚的技术基础,出色的设计团队,在较多资金支持下,21世纪初设计的新一代主动阵必然出色很多。

当然,这部雷达的功能虽然远不会象F22的那样功能全面而完美,但也不至于只要对空功能,其他都放弃。所以探测距离也难以更进一步提高。但由于接收机、计算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对隐身/微小目标的探测距离仍然可以达到120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