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五T-50可动边条的正解和翼下长条等设计特点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26:09


在专业论文里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与毛五类似的研究论文,就是三角翼前端的所谓尖顶襟翼。
根据研究结果,尖顶襟翼有涡控效果,也有在跨音速减租的效果。
另外,似乎通过差动能够控制横向侧力。
下面是俺找到的三篇论文的结论,供大家参考。
尖顶襟翼.jpg

在专业论文里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与毛五类似的研究论文,就是三角翼前端的所谓尖顶襟翼。
根据研究结果,尖顶襟翼有涡控效果,也有在跨音速减租的效果。
另外,似乎通过差动能够控制横向侧力。
下面是俺找到的三篇论文的结论,供大家参考。
尖顶襟翼.jpg
早就说就是涡襟翼技术吗,换了个地方大家就不认识了[:a6:]看来飞机设计专业书大家看少了.:sleepy:
dengqing 发表于 2010-2-3 20:30


    不是涡襟翼,尖顶襟翼和涡襟翼是不同的。
  有专门的涡襟翼研究论文,位置与传统襟翼相同,只是其起作用方式不同。




LEVCON ( Leading Edge Vortex CONtroller )

有些毛子提到这个。
LCA用了毛五的技术还是阿三给了毛子,作为交换?!
哇,高深{:ya:}
补充贴一下,说明尖顶襟翼(前端襟翼)的与涡襟翼的不同。顺便大家也可以了解其作用。
前端襟翼.jpg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记得以前方方老大在05年<国际展望>上有篇写印度LCA战机的大作介绍说美地向印度LCA战斗机提供发动机外还提供前援涡襟翼等控制技术,是不是这次印度把相关技术提供给毛5?:o
dengqing 发表于 2010-2-3 20:46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以我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来分析,这里面有阴谋啊。
dengqing 发表于 2010-2-3 20:46


    看我在第7楼贴的图,上面涡襟翼和前端襟翼(尖顶襟翼)是不同的东西。
raptor82 发表于 2010-2-3 20:35


    上面图是印度的LCA?好像是。
  
   实际上,多了这个东西,很显然对气动是有好处的,不过对气动控制也是有要求的。如果印度在这方面的问题解决的话,用上后对其机动性改善有好处。

  下面图是所谓襟翼雷达吧,不清楚到底有多大好处。
这两者区别我还不太清楚,回去查查书或问这方面专家吧,反正我记得以前方大说印度的LCA那上面两片是涡进益技术:o
刚打电话问了一下,尖顶襟翼就是涡进益的一种.:o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以我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来分析,这里面有阴谋啊。
jiuselong 发表于 2010-2-3 20:51


-----------------
技术转移的阴谋,估摸就象法国变相转移西方技术给俄罗斯一样,印度转移技术给俄罗斯,然后印度与美地联合军演摸底.:sleepy: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以我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来分析,这里面有阴谋啊。
jiuselong 发表于 2010-2-3 20:51


-----------------
技术转移的阴谋,估摸就象法国变相转移西方技术给俄罗斯一样,印度转移技术给俄罗斯,然后印度与美地联合军演摸底.:sleepy:
dengqing 发表于 2010-2-3 21:03


    好学爱问好同志!
   敬佩一下!
老大过奖了,毕竟在相关部门工作小卒而已,多积累相关专业知识而已.:o


转隔壁帖子的一张图:



转隔壁帖子的一张图:

2006年第8期的航空世界介绍T50时提到过这方面的情况,但没做详细的介绍。
弱弱问一句,要是可动边条不影响隐身性能的话,用鸭翼也应该没多大影响吧?
又多了一对儿活动转角处,多两个雷达散射点,怎么不影响隐身。:sleepy:
毛五翼下这个位置的长条,到底做什么用的?
比较明确的是这个东西内部可以装边条做动筒,但体积较大,俺有以下疑问:

1、这么长的东西,而且高度也不低,在大迎角时是否阻挡机翼下气流向上,从而并不利于翼下气流流向机翼上面形成涡升力,不知道是否是这样?
2、这个东西正好在进气道隔离缝隙的侧面,是否有横向降低进气道隔离缝隙造成的雷达波反射的作用?
3、这个东西的长度较长,是否有些增加航向稳定性的作用?
4、这个东西里面应该装了什么东西,否则这么大的体积也就都浪费了?

111.jpg


参考南航资料《飞机隐身设计》对于飞机隐身设计来说,飞机的前下向越平滑、起伏越少表面越干净利落越有利于隐身,因此这个长条鼓包不可能是为隐身和气动设计,个人估摸就是同时兼顾控制飞机前缘可动边条和前缘襟翼的作动筒。由于要同时控制两个控制面,功率较大,体积也较大,为敢进度可能临时做成这个结构,后期可能会优化使进气道与机翼平滑融合一起。:o

参考南航资料《飞机隐身设计》对于飞机隐身设计来说,飞机的前下向越平滑、起伏越少表面越干净利落越有利于隐身,因此这个长条鼓包不可能是为隐身和气动设计,个人估摸就是同时兼顾控制飞机前缘可动边条和前缘襟翼的作动筒。由于要同时控制两个控制面,功率较大,体积也较大,为敢进度可能临时做成这个结构,后期可能会优化使进气道与机翼平滑融合一起。:o
dengqing 发表于 2010-2-4 19:47


    是边条作动筒,应该不是襟翼作动筒,襟翼作动筒放在这个位置,距离有点偏远了。
麻烦老大传上一张毛5的腹部视图,让我仔细看看。:o


上个机腹图。

上个机腹图。
上个机腹图。
看不到:L
TSQ 发表于 2010-2-4 19:34


    可能1,2兼有,我认为2的因素更多
回复 28# zyz201


这张图的可信度有多高?
转来的
三硝基甲苯 发表于 2010-2-4 23:46


    这个翼根弹仓太局促了~~ 长度是问题,明显有空间做的长一些,为什么还显得这么局促?
zyz201 发表于 2010-2-5 00:32

一边装一枚格斗弹足够了,反而机腹大弹舱装格斗弹会有些浪费。不过真实情况怎么样,还得等量产型号出来。
三硝基甲苯 发表于 2010-2-4 23:46

边上的弹仓影响翼根强度 不太靠谱吧
xiongmao05 发表于 2010-2-5 01:20

曾经在别的帖子里看到过另外一张图,是关于带整流罩的半埋式挂架的,如果这里果真是采用这种方式,对强度的影响就会小些。
[attachimg]1382406[/attachimg
3.jpg4.jpg1.jpg2.jpg
前一个好理解,后一个弹仓设计就看不太懂了,怎么看也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啊,理解成电子设备舱还说得过去
是等离子发生器
看不懂!
我们的四代也采用了与毛五类似的宽间距垂直尾翼设计,猜测一下宽间距垂直尾翼的设计原因:

脱体涡带来了较好的升力特性,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

1、F-18曾经因为脱体涡在垂直尾翼前破裂,对垂尾形成强烈的不稳定冲刷,导致严重的垂尾颤振和疲劳问题。

2、根据2001年宋文骢院士的论文,垂尾之间会形成大的高压区,降低升力和引起抬头力矩,故选择了全动垂尾或者无尾。

通过加大垂直尾翼的间距,使得垂尾能够避开由于边条和鸭翼形成的涡造成的冲击。较大的垂尾间距,使得垂尾间的空间增大,同时在这个地方发动机喷气形成引射效应,从而将来到垂尾间的气流由发动机气流带动吹走,降低压力和造成的抬头力矩。

不过,与毛五不同的是我们可能选择的是发动机窄间距设计,中间的引射作用更强,而毛五选择的是宽间距分析,发动机引射作用可能就没有那么强了。

据说毛五选择宽间距设计还有升力体设计的特点,我们四代也是升力体设计,不过可能与毛五的升力体设计有所不同。


翼下那个长条,不大可能是武器舱,主要是武器舱要大,较大武器舱会影响结构强度,放在这个位置得不偿失。
有消息说这个地方放置的是侧向雷达,这个有一定可能。如果是雷达舱,那么雷达多半是相控阵雷达,不过由于侧面面积太小,探测距离和精度估计不大,这样布置的意义就显得不大。

不过更多感觉是电子设备舱,譬如以前布置在垂直尾翼上的电子设备等,由于取消了垂直尾翼,这些电子设备安装到别的位置可能又不合适,正好这个位置需要布置可动边条前缘作动筒,就在后面紧接着布置了电子设备。

翼下那个长条,不大可能是武器舱,主要是武器舱要大,较大武器舱会影响结构强度,放在这个位置得不偿失。
有消息说这个地方放置的是侧向雷达,这个有一定可能。如果是雷达舱,那么雷达多半是相控阵雷达,不过由于侧面面积太小,探测距离和精度估计不大,这样布置的意义就显得不大。

不过更多感觉是电子设备舱,譬如以前布置在垂直尾翼上的电子设备等,由于取消了垂直尾翼,这些电子设备安装到别的位置可能又不合适,正好这个位置需要布置可动边条前缘作动筒,就在后面紧接着布置了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