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31:42
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会试试题
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藩镇)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平戎)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变法)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举贤)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以夷制夷)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2、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3、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殿试策问
    五月二十一日,策试天下贡士于保和殿。制曰:
    朕诞膺大宝,今三十年,仰承列圣之诒谋,恪秉慈闱之懿训,宵旰忧勤,无时不以民事艰难为念。本年恭值皇太后七旬万寿,庆榜特开,冀求时彦,集思广益,以沃朕心。尔多士其扬榷陈之:君人之道,子育为心,虽深居九重,而虑周亿兆,民间疾苦,惟守令之最真。汉以六条察二千石,而以察令之权寄之于守,此与今制用意无殊 。而循良之绩,今不如古,粉饰欺蔽之习,何以杜之?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闻见,陶成之责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庸法以振策之。汉制县邑丞尉,多以本郡人为之,犹有周官遗意,其法尚可行否?三代之制,寓兵于农,自井田沟洫之法废,遂专用征兵,岂因时而变,各得其宜欤?汉高祖设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秋后讲肄课试。三者各随其地之所宜,盍析言之?唐初置府兵,中叶府兵制坏,专用征兵,能详陈其得失利弊欤?宋韩琦之议养兵,苏轼之言定军制,练军实最为深切著明。能以今日情势互证之欤?兵强于学,学兴于教,环球列邦,多以尚武立国。知兵之选,遍于士夫,体育之规,基诸童稚,师人长技,可不深究其原欤?《周礼•太宰》以九式均节财用,注云:“式谓用财之节度,职内掌邦之赋入,职岁掌邦之赋出。”此与各国之豫算、决算有异同否?苏轼之策理财,谓天下之费,有去之甚易而无损,存之甚难而无益。曾巩之议经费,谓浮者必求其所以浮之自而杜之,约者必本其所以约之由而从之。皆扼要之论,能引申其旨欤?节流不外省冗费、裁冗官,施行之序,能筹其轻重缓急欤?开源之法,以农工商该之,今特设专部,悉心区画,整齐利导之方,能缕陈欤?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唐初文学最盛,中叶而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宋世名儒辈出,各有师承,至于崇廉耻、敦气节,流风所被,迄有明而未衰,果人能自树立欤?抑师道立而善人多欤?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著,其何道之从?凡此皆体国之宏纲,济时之要政也。多士博览古今,通经致用,其各真言无隐,朕将亲览焉。




  从这个试题可以看出,清朝的科举并没有我们通常认为的哪样不堪,相反,我们今天的公务员和大学考试还不如清朝,现今的考试都是有标准答案的,都要你死背书本, 不能发挥。毛时代的推荐入大学,可以说是倒退到汉朝的科举,中国的关系网的利害,大家都知道的,靠推荐上大学,到底有多少工农兵,没有统计,但是,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当今的国家领导人做一次,然后自上而下全民做一次,都会做了的话,中国人个个都可成为出色领导人。清朝的科举比现在要好的多,不是读几本历史或者儒学经典就可以过关的,清朝的科举试题告诉你什么叫学而优则仕. 古今中外,政治历史全部涉及,没有坚深的历史知识和对时事的清醒判断,根本下不了笔。 记得上学的时候,历史老师谈及科举一幅不屑一顾的鄙夷之情,如今看来,历史确实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各位看官,你们能做出来吗?
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会试试题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藩镇)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平戎)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变法)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举贤)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以夷制夷)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2、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3、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殿试策问    五月二十一日,策试天下贡士于保和殿。制曰:
    朕诞膺大宝,今三十年,仰承列圣之诒谋,恪秉慈闱之懿训,宵旰忧勤,无时不以民事艰难为念。本年恭值皇太后七旬万寿,庆榜特开,冀求时彦,集思广益,以沃朕心。尔多士其扬榷陈之:君人之道,子育为心,虽深居九重,而虑周亿兆,民间疾苦,惟守令之最真。汉以六条察二千石,而以察令之权寄之于守,此与今制用意无殊 。而循良之绩,今不如古,粉饰欺蔽之习,何以杜之?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闻见,陶成之责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庸法以振策之。汉制县邑丞尉,多以本郡人为之,犹有周官遗意,其法尚可行否?三代之制,寓兵于农,自井田沟洫之法废,遂专用征兵,岂因时而变,各得其宜欤?汉高祖设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秋后讲肄课试。三者各随其地之所宜,盍析言之?唐初置府兵,中叶府兵制坏,专用征兵,能详陈其得失利弊欤?宋韩琦之议养兵,苏轼之言定军制,练军实最为深切著明。能以今日情势互证之欤?兵强于学,学兴于教,环球列邦,多以尚武立国。知兵之选,遍于士夫,体育之规,基诸童稚,师人长技,可不深究其原欤?《周礼•太宰》以九式均节财用,注云:“式谓用财之节度,职内掌邦之赋入,职岁掌邦之赋出。”此与各国之豫算、决算有异同否?苏轼之策理财,谓天下之费,有去之甚易而无损,存之甚难而无益。曾巩之议经费,谓浮者必求其所以浮之自而杜之,约者必本其所以约之由而从之。皆扼要之论,能引申其旨欤?节流不外省冗费、裁冗官,施行之序,能筹其轻重缓急欤?开源之法,以农工商该之,今特设专部,悉心区画,整齐利导之方,能缕陈欤?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唐初文学最盛,中叶而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宋世名儒辈出,各有师承,至于崇廉耻、敦气节,流风所被,迄有明而未衰,果人能自树立欤?抑师道立而善人多欤?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著,其何道之从?凡此皆体国之宏纲,济时之要政也。多士博览古今,通经致用,其各真言无隐,朕将亲览焉。




  从这个试题可以看出,清朝的科举并没有我们通常认为的哪样不堪,相反,我们今天的公务员和大学考试还不如清朝,现今的考试都是有标准答案的,都要你死背书本, 不能发挥。毛时代的推荐入大学,可以说是倒退到汉朝的科举,中国的关系网的利害,大家都知道的,靠推荐上大学,到底有多少工农兵,没有统计,但是,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当今的国家领导人做一次,然后自上而下全民做一次,都会做了的话,中国人个个都可成为出色领导人。清朝的科举比现在要好的多,不是读几本历史或者儒学经典就可以过关的,清朝的科举试题告诉你什么叫学而优则仕. 古今中外,政治历史全部涉及,没有坚深的历史知识和对时事的清醒判断,根本下不了笔。 记得上学的时候,历史老师谈及科举一幅不屑一顾的鄙夷之情,如今看来,历史确实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各位看官,你们能做出来吗?
考过公务员没有?申论是什么知道不?标准答案?;P
类似于现在公务员的申论和面试的题目
不就是申论么?

不是死背书本?第三场你试试不引用儒家经典看呢?
至少由一次科举考试的试题就得出“清朝科举没那么不堪”的结论,不甚严谨
而且明显忽略时代背景——此类试题若是在1850年代出现,那倒是非同小可了
第二场比较务实了,第三场嘛。。。反正我一个字都不会写。
这次恩科有个不太明确的主题就是变法,各位看官,是不是这样认为?
楼上各位说的很好。
真的是没考过公务员吧?
在下的父母都是工农兵大学生,他们当时都是工厂里的先进。那时候群众的眼睛都盯着你呢,拉关系的还真是少。
希望看到更早的试题。。
这场考试的试题可不具备普遍性哦。。。。。
1904年的考题能代表以前的N次?
1904年的考题 主要在于变 怎么变!
原帖由 zetaplus 于 2008-12-9 16:58 发表
不就是申论么?

不是死背书本?第三场你试试不引用儒家经典看呢?

死背书本未必就做得好申论吧?引用儒家经典也得活学活用;P
这个考试题已经很明确的提示各位未来的朝廷公务人员,制度要与时相宜,要防止军阀割据,要抵抗强敌的根本还是自强,以夷制夷结果是驱狼迎虎。:(

可惜当时的那些所谓的革命者根本就不能通过这些考试的自以为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而已!
题目不错!不过lz你考过公务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