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得失之我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7:29:55
作者  林苑竹

      本文的思路是,中央红军长征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直接导致,而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是前四次的延续,因此有必要对前四次“围剿”与反“围剿”进行简要回顾。特别是第四次“围剿”与反“围剿”的得失,对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把红四方面军和红三军离开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也算作长征的话,第四次“围剿”与反“围剿”,更是历次反“围剿”战史研究的次重点。


      一、对第一至第三次“围剿”与反“围剿”战略战术思想的简要回顾

      谈第四次“围剿”与反“围剿”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第一至第三次“围剿”与反“围剿”中国、共双方的战略战术思想。
      国民党方面,前三次“围剿”的主要目标都是中央苏区和中央红军。第一次“围剿”的战术是“分进合击,长驱直入”,以闪电战消灭红军。第二次“围剿”吸取了上次“围剿”失败的教训,因而采取 “步步为营,齐头并进”的总战略。第三次“围剿”所采取的战略与第一次一致相似。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要调集强大兵力,数路并进,直接进攻苏维埃根据地,迅速击败红军主力,摧毁苏维埃政权,以图最终消除共产党在苏区的势力和影响。
      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而言,前三次反“围剿”斗争的战术思想基本没变,但军事战略一直在不断调整。有了前两次反“围剿”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得到加强,红军力量迅速发展壮大。面对第三次“围剿”时,中央苏区和中央红军的领导人包括毛泽东在内,开始考虑是否有必要再象以往那样大幅度收缩苏区以诱敌深入,因为这种战略实在对苏区造成很大的破坏。第三次反“围剿”之前,毛泽东在1931年6月22日召开的总前委康都会议上说:“此次我们也许可以在敌人未站稳脚跟之前击垮敌人。这种可能性到目前为止还是存在的。”认为可以考虑拒敌于苏区之外。同时,毛泽东开始意识到国民党军队中央军、广东地方军和红军之间存在着某种军事平衡和战略影响,认为敌方阵营中的这种矛盾应该予以充分利用。因此提出:“通常蒋介石会对广东采取防御态势,首先进攻红军。但假如广东军进攻长沙,那么蒋介石就会不顾红军对梧州的威胁而首先进军广东。所以目前我军不应继续向梧州挺进。即使敌军从南丰撤退,我们也只应调派少数兵力前往,而应将我军部署在偏远和交通不便的地区。这样可以使蒋介石对我军采取防御态势而去进攻广东军。”毛泽东的这个战略意识,无疑是高屋建瓴的。作者  林苑竹

      本文的思路是,中央红军长征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直接导致,而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是前四次的延续,因此有必要对前四次“围剿”与反“围剿”进行简要回顾。特别是第四次“围剿”与反“围剿”的得失,对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把红四方面军和红三军离开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也算作长征的话,第四次“围剿”与反“围剿”,更是历次反“围剿”战史研究的次重点。


      一、对第一至第三次“围剿”与反“围剿”战略战术思想的简要回顾

      谈第四次“围剿”与反“围剿”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第一至第三次“围剿”与反“围剿”中国、共双方的战略战术思想。
      国民党方面,前三次“围剿”的主要目标都是中央苏区和中央红军。第一次“围剿”的战术是“分进合击,长驱直入”,以闪电战消灭红军。第二次“围剿”吸取了上次“围剿”失败的教训,因而采取 “步步为营,齐头并进”的总战略。第三次“围剿”所采取的战略与第一次一致相似。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要调集强大兵力,数路并进,直接进攻苏维埃根据地,迅速击败红军主力,摧毁苏维埃政权,以图最终消除共产党在苏区的势力和影响。
      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而言,前三次反“围剿”斗争的战术思想基本没变,但军事战略一直在不断调整。有了前两次反“围剿”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得到加强,红军力量迅速发展壮大。面对第三次“围剿”时,中央苏区和中央红军的领导人包括毛泽东在内,开始考虑是否有必要再象以往那样大幅度收缩苏区以诱敌深入,因为这种战略实在对苏区造成很大的破坏。第三次反“围剿”之前,毛泽东在1931年6月22日召开的总前委康都会议上说:“此次我们也许可以在敌人未站稳脚跟之前击垮敌人。这种可能性到目前为止还是存在的。”认为可以考虑拒敌于苏区之外。同时,毛泽东开始意识到国民党军队中央军、广东地方军和红军之间存在着某种军事平衡和战略影响,认为敌方阵营中的这种矛盾应该予以充分利用。因此提出:“通常蒋介石会对广东采取防御态势,首先进攻红军。但假如广东军进攻长沙,那么蒋介石就会不顾红军对梧州的威胁而首先进军广东。所以目前我军不应继续向梧州挺进。即使敌军从南丰撤退,我们也只应调派少数兵力前往,而应将我军部署在偏远和交通不便的地区。这样可以使蒋介石对我军采取防御态势而去进攻广东军。”毛泽东的这个战略意识,无疑是高屋建瓴的。
.
      二、中央红军战斗力在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的增长

      1930年12月22日,红军总前委发表了题为《争取决战胜利的八项有利条件》宣言。这篇宣言意义重大而又文笔生动,代表了毛泽东在整个江西苏区时期的基本战略思想。八项有利条件可以归纳为两点主要内容:1、放弃部分苏区土地,诱敌深入到对红军最有利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红军得到当地广大农民的支持,并且十分熟悉地形;2、集中红军优势兵力,各个歼灭进犯的敌军。
      这些新战略思想同时也标志着主力红军由以往小规模的分散游击战发展到大规模的集中运动战的作战能力上的重大变化。
      客观地说,1930年之前没有一支红军部队能够在面对国民党军一个整旅(2000至3000人)时进行真正对抗,也没有任何一支红军能够攻打并夺取县级以上的大中城市。但1930年以后,这两方面红军都能够做到了。
      如果说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是由于国民党军把红军看作是分散在农村的一些农民“乌合之众”,那么前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对红军的战斗力增长而言,都意味着红军可以击溃一支力量弱小而又陷于孤立的杂牌军。此时,如果与一支数量上占优势的敌人交锋,或者攻打象广昌这样的堡垒城市,红军还是未必能够取胜的。
      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与前两次不同。这时红军的战斗力已经超过国民党的地方杂牌军。如果兵力集中,加上天时地利,中央红军完全有能力一次消灭国民党军的一个整师。这次胜利标志着红军战略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将红军撤回到根据地后方,避免前线的盲目作战和无谓牺牲,集中主要兵力针对敌人最薄弱的环节进行突击。同时,也标志着红军已经形成将局部胜利转变为全局性胜利的作战能力。
.
      三、对第三次“围剿”与反“围剿”的假设

      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成果并不象大多数书藉说得那么大,国民党撤退的原因也不仅仅是毛泽东所说的:“及至敌发觉再向西进时,我已休息了半个月,敌则饥疲沮丧,无能为力,下决心退却了。”因为从黄陂到兴国的路程只需要行军一至两天,大约200里。另外,主要战斗中红军打败的只是3支杂牌部队,对国民党中央军的影响不大。国民党撤退的真正原因更加复杂一些,除对苏区“围剿”的战事不利之外,还因为以下三个重要原因:一是6月在南昌发生了指向蒋介石本人的暗杀活动;二是8月两广地区发生叛乱;三是9月日本军队侵犯东北。
      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也不妨做个设想来:假如第三次“围剿”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假如国民党军主力固守已经攻占的苏区城镇,假如不需要应付两广地区叛乱和日军入侵东北……。
      以上假设绝非戏说,一则与国民党第四次“围剿”的战略调整有关,再者这些假设正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对的严峻的现实状况。
      回到现实情况来说,在国民党第三次“围剿”将主要兵力和注意力转到中央苏区之前,与安徽、湖北的国民党地方军队作战的另外两支主力红军的反“围剿”斗争,胜利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到了1931年,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初步形成一种平衡互动状态,南京政府进退维谷。如果不集中兵力进攻中央苏区,那么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但如果将大部分兵力调集到江西,鄂豫皖和湘鄂西两个苏区和两支红军就会迅速得到扩张发展。
.
      四、第四次“围剿”与反“围剿”的成败

      我们有句俗话说:事不过三。
      前三次“围剿”的失败,自然引起了蒋介石的高度重视。而鄂豫皖和湘鄂西两个苏区的迅猛发展,也提醒他必须将对共产党和红军的“围剿”放到全局观念上来考虑。因此,第四次“围剿”的总体战略调整为:先给予北边的鄂豫皖苏区、湘鄂西苏区予致命一击,随后将注意力重新转向南边的江西中央苏区。
      蒋介石亲自担任武汉司令部的总指挥,策划对鄂豫皖根据地和湘鄂西根据地的“围剿”。红四方面军采取过去屡试不爽的“包围城市,打击援军”策略,但由于敌军过于强大而失败。在经历四、五次战役和战斗后,双方各损失10000人以上。虽然人数相当,红四方面军却承受不起这种致命的消耗。即使中共中央的不满和反对,也被迫撤离根据地向西转移。
      与鄂豫皖根据地的军事进程大同小异、起止时间大体相同,同样地湘鄂西根据地失陷,而红三军则不象红四方面军那样在川北很快扎根,而是流落到湘黔边境长时间没有着落。这些细节,因涉及当事人的荣誉而极少人提起。
      国民党军队在结束对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的“围剿”后,随即进攻中央苏区。虽然红军前线指挥者与后方党中央领导人之间出现了分歧,虽然攻占南丰的计划被迫放弃,但中央红军还是成功地痛击陈诚亲率的国民党中央军3个师,几乎全歼敌军。针对中央苏区和中央红军的第四次“围剿”与反“围剿”就这样结束了。
      中央红军的这次胜利固然成果巨大,而且所有的胜利都是在苏区外围地带所取得的。但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只是他们对鄂豫皖根据地和湘鄂西根据地的“围剿”和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之间的一个过渡性步骤,国民党投入的兵力也不象对付红四方面军和红三军那样大大超过中央红军的兵力。能否予以客观评价,是影响第五次反“围剿”成败的重要因素,虽然站在今天我们来这样评说有些苛求。
.
      五、第四次“围剿”与反“围剿”的双方得失

      目前经常接触到的国内党史、军史、战史资料,大都没有从国民党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分析。我们作些尝试。
      对于蒋介石来说,第四次“围剿”的总体战略实现了部分目标,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一方面,首阶段的战略目标完全得以实现,国民党占领了共产党三个主要根据地中的两个(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击溃了三支主力红军中的两支。另一方面,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失败教训深刻:必须认真对待中央红军,必须改变军事战略。蒋介石过去认为只要中央军投入战斗,胜利就是手到擒来。刚刚因成功清除鄂豫皖、湘鄂西苏区而增强的自信心,却因陈诚作战的失利而震惊。蒋介石不得不高度集中注意力,更加严肃认真地研究和部署下一次的“围剿”。
      与此相反,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使中共中央领导人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似乎胜利女神总是眷顾他们、已立于不败之地,只要一如既往地按老路走下去,就可以继续取得胜利。
      概括中央领导人对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不冷静评价所带来的潜在负面作用,突出表现为轻敌思想,主要是:
      1、认为毛泽东在不在,都能取得胜利。因而架空毛泽东,撇开周恩来,重用李德。
      2、坚定了拒敌于“国门”(苏区)之外的信心。提出“寸土必争”、“打造百万钢铁红军战士”等等不切实际的空口号。
      3、领导人将注意力转向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完全没有军事方面的对策。
      4、将时间和精力摆在了搭花架子和铺面子上。“全苏二大”将中央苏区定位为全国性政权。等等。
      以上详细内容,在笔者《李德〈中国纪事〉简评》一帖中已有详细叙述,不再重复。
      从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双方各自不同的目标和实现程度、各自不同的战略方式和战争结果的实践来看,比之博古,蒋介石对第四次“围剿”与反“围剿”成败利弊的分析更为客观,采取的部署更为得当。


                                                                   第一稿,写于2006年5月27日
这是近两年前写的一个草稿,其中错漏之处不少,因时间关系未来得及修改。
帖上来供大家批判,边听意见边改正。
感觉还是流于表面

本官说话很直,莫怪

剿匪的东西,实际上是因为红军的存在阻隔交通,导致江浙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市场受到限制
而红军在苏区的经济政策也让这些人感觉没法和常规的军阀一样打交道

事实上伴随着前四次围剿的失败,老蒋在经济上也陷入了困局。中国在五次反围剿的时候倘若能够更多的坚持,老蒋自身也不太稳。

当然坚持也是存在问题的。第四次之后,老蒋加强了保甲制度。连坐法由于政治和经济上的渗透实际已经控制了苏区边缘的一些地区。
所以5次反围剿的态势和敌我力量对比已经发展重大逆转。35年的时候老蒋在国际上还获得了更多更广泛的财政支持。

好多问题切忌从书本开始分析,要从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
多提意见好,本官不怪;P
各位继续。
]]
原帖由 yueying 于 2008-4-4 12:40 发表
感觉还是流于表面

本官说话很直,莫怪

剿匪的东西,实际上是因为红军的存在阻隔交通,导致江浙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市场受到限制
而红军在苏区的经济政策也让这些人感觉没法和常规的军阀一样打交道

事实上 ...

这个我觉得不太准确,江浙资产阶级买办阶级主要的市场还是东部大中城市。苏区都是边远山区乡下。交通上也并没有切断什么主要市场之间的联系。
真正原因有三个:
一是红军的政治主张如打土豪分田地,引起地主阶级的极大恐慌,他们需要政府来进行和谐以维持秩序。
二是红军虽然力量比一些军阀还要弱,但是红军是有国际背景的。蒋绝对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始终当作主要矛盾来抓。
三是红军苏区虽在偏僻所在,但是距南京政府的统治心脏地区直线距离太近,有肘腋之祸。跑到西北的话,压力就小多了。
老大,乃知道么,市场这个东西可不仅仅是销售,还有原料供应,渠道,运输等等方面

那年月跑商,走的是长江水道还有一些零散的短途运输

除了长江水道红军无法控制外,其他的短途零散的货运都收到了抑制。这个损失可不小

而且买办怎么就在东部呢?天津的亲日的买办也很多啊,而且多和山西的票号勾结。这些东西都需要去 研究去分析

简单一句话就下结论,毫无意义
原帖由 yueying 于 2008-4-4 13:51 发表
老大,乃知道么,市场这个东西可不仅仅是销售,还有原料供应,渠道,运输等等方面

那年月跑商,走的是长江水道还有一些零散的短途运输

除了长江水道红军无法控制外,其他的短途零散的货运都收到了抑制。这个损 ...


呵,我就是研究这个好多年。
苏区基本上不可能影响到江浙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的经营,天津也是东部,山西的票号那时已经萎了。
苏区最多只能隔断江浙与广东的部分陆路联系,但当时大宗货品都是走海的。我国的陆路交通当时差得很。
大宗 你就考虑了大宗
可小老百姓的生活呢?苏区之所以是苏区,就因为处于四不管地带
当地很多老百姓的生活都很贫寒,商业拓展不到

所以才有红军运作的空间
据一位国内学者说实际上五次围剿时,苏区和红军已无法维持,毛不指挥,等于留下不可战胜的神话,对毛的威信反而有好处
原帖由 yueying 于 2008-4-4 15:41 发表
大宗 你就考虑了大宗
可小老百姓的生活呢?苏区之所以是苏区,就因为处于四不管地带
当地很多老百姓的生活都很贫寒,商业拓展不到

所以才有红军运作的空间

是啊,江浙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哪里考虑得到这里的一点市场
反正我觉得“拒敌于国门之外”超级怪异
五次反围剿中,那个外国人的作用很坏。但代替毛的周的作用同样很坏,只不过是因为周的地位,大家尽可能不说,不提罢了。
原帖由 马甲1号 于 2008-4-4 18:51 发表
反正我觉得“拒敌于国门之外”超级怪异

海归们的提法?
原帖由 hqqhe 于 2008-4-4 22:21 发表

海归们的提法?

这个就要请教竹先生了
貌似很早就是这样的叫法
原帖由 yueying 于 2008-4-4 13:51 发表
老大,乃知道么,市场这个东西可不仅仅是销售,还有原料供应,渠道,运输等等方面

那年月跑商,走的是长江水道还有一些零散的短途运输

除了长江水道红军无法控制外,其他的短途零散的货运都收到了抑制。这个损 ...


  恩恩,私以为,云南王龙云也是蒋不得不考虑到一个重要问题。
拒敌于国门之外实际上和保甲法的推广有必然关系

红军就陷入大量的小规模摩擦中,而战略机动能力就会遭遇到限制
因此才有了短促突击的说法出现

实际上,红军在缺乏经济基础的情况下,一旦基层经济结构受到蚕食,很难恢复
五次反围剿实际上是蒋介石找到了对付红军的办法

而反围剿的经验在之后也成功在抗战的游记战略中体现出来了,就是牢固掌握基层政权,用更广阔的战场去稀释敌军的兵力和兵器优势

我很讨厌那种只盯着某个层面进行所谓纯技术分析的狗屁专家
希望超大在这个话题上也能更纯正一些
原帖由 yueying 于 2008-4-5 00:13 发表
实际上,红军在缺乏经济基础的情况下,一旦基层经济结构受到蚕食,很难恢复
五次反围剿实际上是蒋介石找到了对付红军的办法

当中还有中共自己的原因。
过度的扩红致使青壮劳力匮乏而引来生产力急剧下降,查田运动动摇了原有的相对稳定的阶级结构,等等。这几点是我原稿撰写中考虑不周的因素,希望大家能够多提供补充意见。
全脱产的党政军学人员占苏区(根据地)总人口的比例不能太高,这是客观规律的要求。中共在抗战时期开始认识到了,但迫于时势,却无力改变。
土改是一个破坏生产力的运动,长时间的战争和征兵对当地生产力的破坏是更加严重的。
前几次围剿都不完全是全面战争,全面战争的第五次围剿是不可能打破的。最后坚持不住的一定是综合实力差的一方。
“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提法有其历史原因和实际考量,我稍后整理点资料出来,供大家参考。
原帖由 aleeo 于 2008-4-5 14:37 发表
土改是一个破坏生产力的运动,长时间的战争和征兵对当地生产力的破坏是更加严重的。
前几次围剿都不完全是全面战争,全面战争的第五次围剿是不可能打破的。最后坚持不住的一定是综合实力差的一方。

第一句话“土改是一个破坏生产力的运动”的意思不太明白。
土改是如何破坏生产力的呢?能不能讲详细具体点?
因为中共的土改可以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指导思想和土改政策的变化很大,所以请只讲瑞金中央苏区时期的土改和生产力关系问题。当然,也可以说说鄂豫皖、湘鄂西等同时期其他主要根据地的土改情况。
不管哪个阶段的土改,具体政策有变化,基本流程和目的没有变化。首先是用军事力量控制,然后鼓动一部分村民打倒原有的社会资源主要拥有群体,然后满足大多数人的物质欲望,最后是将这个村子的人力物力资源动员起来加入到广阔的革命当中。
这其中必然有社会动乱,动乱中会带来生产资料和人口损失(有知识和组织能力的人被赶走了,新的统治者的重点是发动资源而不是生产),然后是原有社会秩序的失去(还乡团和拉据战)。这些都会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损失。具体例子有鄂豫皖,张国焘刚到的时候,一不打仗(其实是去抢东西),军队和老百姓都没粮食吃,张说种南瓜才缓解一下。当然鄂豫皖的具体土改我不是很清楚。
有意思,再分配中的损失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也是能在很大程度上集结物力用于某一用途

总比物资散乱无序的要有效率
原帖由 aleeo 于 2008-4-5 17:32 发表
不管哪个阶段的土改,具体政策有变化,基本流程和目的没有变化。首先是用军事力量控制,然后鼓动一部分村民打倒原有的社会资源主要拥有群体,然后满足大多数人的物质欲望,最后是将这个村子的人力物力资源动员起来加 ...

按封建社会的历史,土地再分配可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是短期内激烈的再分配过程可以造成极大的破坏

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的时候,由于资本主义的出现,传统的地主雇农的生产关系正常来说也要相应改变。比如种子的改良,化肥,农机的研制,这些都要求相当富有余力才能够实现。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分配实际上打破了前述积累的过程。
另外一个正常情况下的作用是吸引城市贫民回流到农村,从而影响到工商业劳动力的提供。但是由于当时土改并没有大范围地进行,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这个作用没有表现出来。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生产力的破坏。
原帖由 落日圆 于 2008-4-5 21:12 发表

按封建社会的历史,土地再分配可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是短期内激烈的再分配过程可以造成极大的破坏

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的时候,由于资本主义的出现,传统的地主雇农的生产关系正常来说也要相应改变。比如 ...


土改破坏了你们家的生产力
原帖由 八达岭 于 2008-4-5 21:21 发表


土改破坏了你们家的生产力

呵呵
原帖由 八达岭 于 2008-4-5 21:21 发表


土改破坏了你们家的生产力

自绝于民族,猛人。
原帖由 马甲1号 于 2008-4-4 18:51 发表
反正我觉得“拒敌于国门之外”超级怪异


这种战略,其实也有迫不得已之处。

诱敌深入,敌人也会学乖。如果敌人十分强大,又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诱敌深入难以奏效,而且会使己方丧失回旋余地。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敌人深入苏区,战争中反复拉锯,对苏区的基层政权、群众组织,以及经济都会造成严重破坏,长此以往,
就难以支持战争了。
原帖由 aleeo 于 2008-4-5 17:32 发表
这其中必然有社会动乱,动乱中会带来生产资料和人口损失(有知识和组织能力的人被赶走了,新的统治者的重点是发动资源而不是生产),然后是原有社会秩序的失去(还乡团和拉据战)。这些都会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损失。

如果旧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呢?
2个德国人指导的 中国内战  
冯·赛克特 也没有什么新东西 就是把一战战壕战那套静态防御的玩意搬出来了 没什么新货
李德的作战思路其实很新潮 就是 进攻 进攻再进攻 苏联红军的风骨 但是。。。。。。在中国的低水准内战中 装备水平仍然是防御方占优势 这点直到解放战争才发生改变。 从纯军事角度说 李德干得其实不坏 没有丢掉一个整团 他就是生错时机了
   
人民军队理想中的 单个战士都应该是他们的朱德总司令的翻版 整个军队气质上的塑造 李德还是有贡献的  那就是无人可敌的进攻欲望 这一点在pla的作战思路和装备配置上仍然十分清晰。

奇怪的是 kmt方面在随后的抗战中似乎丢掉了围剿中的壁垒战经验 要知道日军的火力水平和一战的西线各方相比就是渣 一条完整的战壕 壁垒 防线会给智商不高的日本陆军造成惊人的伤亡 (比如说日俄战争中的 203高地)
原帖由 林苑竹 于 2008-4-6 03:47 发表

如果旧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呢?

生产关系没有质的改变,无非是将自耕农的比例提高到接近100%咯。但是在之前的社会结构中自耕农的比例也相当高。
地主富农和贫农大多是从自耕农中分化出来的,这个趋势在土改之后也还是继续,建国后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搞农村互助组合作社乃至公社的初始原因之一就是要抑制已经冒头的自耕农分化。
这个自然产生的分化当然是有利于生产力的,而抹平这种分化的土改和合作化自然是不利于生产力的。
如果说旧的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那所谓新的生产关系(纯自耕农)就更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
农民是现代国家之敌 tg很明白这点 所以在建国后立刻就以 社会主义改造 的名义宣布土地国有 所谓农民战争之说都是扯淡  还 “新的生产关系(纯自耕农)” 这么天真的家伙真少见。 新中国就没有自耕农这一说。
楼上的怎么解释现在的农民。
再说我所说的“新的生产关系(纯自耕农)”是说土改之后的情况,要不然楼上说说是否有人在土改之后还组织大规模的集中的农业生产。
按照楼上的言论,TG还发动农民依靠人民(农民)不就是现代化之敌。
明白了 整个一个看不懂人话的

tg从头到尾 都没有想过把土地的所有权给那些农民 解放前分地那是逗逗他们开心而已 这也是对倒霉的农民的保护 不然过几年肯定又被人兼并掉了。从本质上而言 农民的主张和gcd的主张完全是背道而驰  双方彼此利用 要不是城市人口比例太低 加上kmt的民生搞得那么烂 双方才不会走一起呢。对建国前后tg对农村的政策没了解 也敢发言 这年头真是 大嘴一张 什么都敢捞出来  马桶一样
“tg从头到尾 都没有想过把土地的所有权给那些农民 解放前分地那是逗逗他们开心而已”
那就是欺骗加裹挟了。最后那一句评价阁下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