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请警惕封建、买办、国家垄断的资本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33:29
吴敬琏:请警惕封建、买办、国家垄断的资本主义

吴敬琏:由于许多矛盾纠结在一起,手边又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因此,未来
的前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本来就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对于最近的、将来
的经济发展更认为未可乐观。但这是不是说,改革的前景就一定悲观呢?我并不
这样看,事情常常是坏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有变化,出现转机。如果没有“文
革”当年的山穷水尽,经济濒于崩溃,也不会有今天的改革。

现在国家投资上升得很快,但民间投资却没有怎么起来。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
家,光靠财政是背不动的。更何况像1998年那样大规模的财政注入,是可一而
不可再的。那么,什么是能够支撑中国经济长时期稳定增长的力量呢?在我看
来,是企业,是具有活力的企业。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改革把不是真正企业的“企业”改造为真正的企业,如果我
们能够采取适当的政策把已有企业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
增长应当是有保证的。  

 目前来看,中国国民经济这幅图画上的真正亮点,还是中小企业。在一些地
区,经历过“放小”和“改制”,一大批真正的企业确实建立起来了。它们具
有很好的发展势头。政府需要做的是端正政策,创造好的经营环境,使他们的
活力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我总是说,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不但要采取凯恩斯
主义式的政策,扩大需求,还应当实行供应学派式的政策,发挥企业的活力。
  

汪丁丁:的确,经济危机对改革也即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影响未必是负面的。问
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会发生经济危机或经济的周期波动是否有好处,而在于一
个社会是否有鼓励创新的制度安排及文化空间。如果技术与制度创新在一个社
会里总是受到压抑,那么,当经济萧条来临时,企业就会死亡,失业与企业活
力的下降也同时发展,最终导致社会的死亡。   

这正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换句话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上次或
这次用了什么精英人物或什么灵丹妙药使中国经济起死回生,而在于你解救中
国经济于水火所依靠的制度是什么样的。一个鼓励企业和个人在一切方向上进
行各种可能的创新的社会制度,是不需要“救世主”的。   

我曾经说过,中国缺的是人而不是钱,现在看起来更是如此。人从哪儿来呢?还
要靠良性的制度,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淘汰一批不那么出色的企业家,让那些
更优秀的企业家占据市场。这就是人才。这样的人才选择机制不是“终身制”
的。使一个经济变得有效率所要求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其实只是一条:承认每一
个个人有为自己谋福利的权利。   

主题二:复位规则已到时候   

吴敬琏:十五大“放小”的战略确定以后,中小企业产权明晰化的趋势已不可
阻挡。但在有些地方,原来打着“坚持公有制”旗号,力图保持自己对企业的
控制的有权有势的人们改变手法,不但利用权力不花几个钱就把企业搞到自己
手里,还反过来要职工交钱,否则就让他们“下岗”。于是社会公正的问题就
突出起来。   

体制转轨是一个利益结构大改组的过程。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来实现转轨,在利
益分配上总会有问题,原来掌握权力的人肯定会利用权力把过去的公众财产据
为已有。如果官僚们的力量太强大了,就会发生像俄罗斯那样的情况;大部分
财富被一小撮人鲸吞,而百姓却变得一无所有,那就国无宁日了。   

我认为中国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或者说1992年以后,改革的主要危险并不一
定来自保守力量,而在于是否在社会变革中兼顾公正。不然的话,老百姓不认
你这个改革。如果他们因为基本利益受到损害而寄希望于保守力量,事情就会
变得很麻烦。这又回到了刚才讲到的那个问题:改革初期多数人都觉得改革对
自己有好处,那么现在到底什么样的人赞成继续改革,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

  所以,单从经济形势的角度,也要寄希望于民间经济的发展。改革需要社
会力量的支持,从这个角度看,也希望中小企业家和其他独立的民间力量能够
成长起来。如果他们不能成长起来,就会越来越没有人支持一个有利于大众的
改革。我常常觉得,改革后十年中,好像支持搞正正经经的改革的力量不是在
增强,而是在削弱。光是靠一些知识分子的理念支撑,会是苍白无力的。

  汪丁丁:我们说改革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就是说游戏的规则问题变得
非常重要,以致若解决不好,整个改革就会功亏一篑。刚才吴老师说的改革动
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益在社会各集团之间比较公正的分配问题。但利
益如何分配,首先不是谁应当分多少的问题,而是通过什么原则和机制来分配
的问题。因此,这也是个修改社会契约或宪法重新缔结的过程。

  “放权让利”的改革好比在牌桌上赌博,一开始的问题是许多人没有资源
的控制权,只是“国家”一个大庄家;为了让市场经济这个游戏能够“玩儿”
起来,就必须放权让利,让人们有自己的资源,从而有了自己的利益。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的经济格局里大部分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利
益,但那还不是个人的利益,或者那只是隐蔽着的个人利益。当时有人提出要
搞“企业本位”制,有点儿像农业集体化时代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那
个“生产队本位”制。那样的制度,一是不稳定,二是效率不高。最终只有两
个前途,一是稳定在“包产到户”时期的“农户本位”制,一是退回“统购统
销”时代的“国家本位”制。市场经济自身的逻辑,一旦展开就势不可挡。所
以,我们既然以“效率”为目标,改革也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包产到户”
和更进一步的“永佃制”。

  在城市里,“企业本位”也就渐渐变为“个人本位”。但是这儿有一个重
大问题始终没有解决,那就是当我们从“企业本位”或集体经济走到“个人本
位”时,我们在宪法里对于“个人本位”或个人获取创新利润的权利都没有做
出相应的保护。当我们说一部与市场经济相应的宪法应当“尊重个人财产权
利”的时候,显然不是指写在纸上的条文,而是指这一条文对现实社会究竟有
多大的约束力量。

  由于缺失了宪法,我们在现实经济社会中认可了的“个人本位”制就开始
演变为模糊规则下的“强权者寻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很腐败的,而且足以
使任何一个曾经伟大过的社会陷于瓦解。所以我们说:改革到了关键时刻。

  应当强调,单纯的修改宪章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对个人创新利润的保
护,要求在宪法之下有一个执行宪法的政府,即整个执法和司法体系要从例如
“保护公民就业的权利”转变职能为“保护公民创造利润的权利”。不经过这
一种政府职能转换,人们就总要将自己的企业家能力转化为“依靠强权去寻
租”的能力。

  俄罗斯的改革方案过分地依靠改革者“理性设计”,而忽略了现实社会中
积累的极难扭转的“习惯势力”。改革若要成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要保持渐
进的性质。但是“渐进”又不能流于向传统势力屈服的“徘徊”。这两方面的
要求,使得各国历史上真正成功的改革极少见。

  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改革的渐进性与决断性可以由一个不断扩大的
社会中间层的利益来诱导。新的游戏规则应当鼓励生成中间力量,这可以治理
许多改革中出现的弊病,例如腐败及官商勾结。任何私人资本,生意做大了便
产生政治影响力,于是便产生了以经济势力去勾结政治权力以“寻租”的可
能。

  吴敬琏: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把农民从地主制度中解放出来,成为推动经
济发展的伟大力量。但是这次生产力的大解放并没持续得太久,就被足足折腾
了20年的所有制升级等“运动”所打断。

  土地改革像任何一次大的社会运动一样,总是有怀着各种各样动机的人参
加。土地改革的有些积极参与者是所谓“勇敢分子”,这些人往往并不是地地
道道的农民,而是见过世面、富于社会经验的“乡村政治家”。他们希望在
“斗地主,分田地”中得到自己经济上、特别是政治上的好处,在运动中往往
采取一些过火的(“左”的)行动。麻烦还不只在这里。成问题的是,这些人并
不善于、也不愿意在诚实的劳动和经营中使自己、也使整个社会富裕起来,却
有一种倾向,总想在不断进行的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中分一杯羹。如果这些人
成了社会的精英,他们就会变成1955年以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断革
命”的社会基础。

  回过头来看改革,这里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呢?为什么规范的改革往往被
视为“理想化”乃至“保守思想”,而花样百出的“寻租”活动,鲸吞公共财
富的“产权改革”,圈地运动式的“土地批租”,掠夺广大股民的金融魔术等
等,却被人以“改革”的名义歌颂备至,瞬息间就风行全国?这些奇怪的现象层
出不穷,不是足以发人深省吗?

  主题三:“裙带资本主义”离中国有多远

  吴敬琏:不管怎么样,中国再回到计划经济的模式是不大可能的了。但搞
得不好会出现一个拉锯战的过程,可能会发展成“裙带资本主义”或者“亲朋
好友资本主义”,其实这就是老一点的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官僚资本主义,即
“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中国在这方面的苗头已经相当明显
了。要避免其恶性发展,从经济的角度讲,就是要发展独立的民间经济和民间
力量;从政治方面讲,就是要确立游戏规则,实行法治。   

汪丁丁:中国问题既有西方人正在经历的“现代性危机”,即市场化导致了传
统道德共识的瓦解,又有单独属于中国人的危机,即法治精神的缺失。在这个
意义上,现代中国人很像现代化以后的西方人,既没有家庭情感的约束,又没
有上帝的法律的约束,孤苦伶仃。但是,这类中国人缺少两件东西:一是“现
代化”,我们尚未走完现代化的主要阶段,物质生产的工业基础和技术进步的
自发秩序尚未确立;二是“理性”,我们尚未获得西方人自启蒙时代开启出来
的个体理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理性不足、难以自立的儿童。

  这两件事情导致我们面临着两个前途:一是返归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与
大自然融为一体;二是重新确立集体主义的生产方式,靠“家长制”权威找到
各自的位置。但是,沿着这两个前途都不太可能发展出高度信用基础上的金融
经济。因为在自然经济中没有必要发展大规模合作,也就没有必要发展金融;
而在家族宗法社会中,“信用”缺乏普遍主义的原则,讲信用只是对亲朋好友
而言的,对非亲非故者则可以不讲信用。这怎么能使分工与交换从家庭血缘关
系所覆盖的范围扩张到全国以至国际间呢?   

吴敬琏:东亚危机之后,国内出现了一种看法,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发生危
机,主要得益于我们改革开放的进程比较慢,把最难的改革放到了后面。我不
同意这种看法。把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改革往后拖,只是把问题沉淀下来
了,这里隐藏着很大的风险,必须认真对待。目前国有大企业的问题大多没有
解决,那些半官半民的金融单位问题尤其大,好些金融机构经不起查。   

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危险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继续计划经济,另一个就是
借改革之名掠夺大众。这两种力量互相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公众看不
明白,就容易发生摇摆。怎么办呢?还是应该做一些比较基础的思想梳理和启蒙
的工作。简单地把人们划分为“改革派”和“保守派”已经过于表面了。  
 

汪丁丁:改革的前20年,我们总是回避最核心最困难的问题,这终于造成了将
近10年的“制度徘徊”。现在我们意识到改革碰到了“深层问题”,再也无法
回避了。现在改革面临三个深层问题:“政企分离”后面的“党政分离”问
题;国有部门“工人贵族”的赎买问题;企业家能力与所创造的利润的合法结
合问题。我认为这三个问题已逼到我们头上了,改革要么迎上去解决它们,要
么掉头回到旧体制去。吴敬琏:请警惕封建、买办、国家垄断的资本主义

吴敬琏:由于许多矛盾纠结在一起,手边又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因此,未来
的前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本来就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对于最近的、将来
的经济发展更认为未可乐观。但这是不是说,改革的前景就一定悲观呢?我并不
这样看,事情常常是坏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有变化,出现转机。如果没有“文
革”当年的山穷水尽,经济濒于崩溃,也不会有今天的改革。

现在国家投资上升得很快,但民间投资却没有怎么起来。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
家,光靠财政是背不动的。更何况像1998年那样大规模的财政注入,是可一而
不可再的。那么,什么是能够支撑中国经济长时期稳定增长的力量呢?在我看
来,是企业,是具有活力的企业。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改革把不是真正企业的“企业”改造为真正的企业,如果我
们能够采取适当的政策把已有企业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
增长应当是有保证的。  

 目前来看,中国国民经济这幅图画上的真正亮点,还是中小企业。在一些地
区,经历过“放小”和“改制”,一大批真正的企业确实建立起来了。它们具
有很好的发展势头。政府需要做的是端正政策,创造好的经营环境,使他们的
活力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我总是说,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不但要采取凯恩斯
主义式的政策,扩大需求,还应当实行供应学派式的政策,发挥企业的活力。
  

汪丁丁:的确,经济危机对改革也即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影响未必是负面的。问
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会发生经济危机或经济的周期波动是否有好处,而在于一
个社会是否有鼓励创新的制度安排及文化空间。如果技术与制度创新在一个社
会里总是受到压抑,那么,当经济萧条来临时,企业就会死亡,失业与企业活
力的下降也同时发展,最终导致社会的死亡。   

这正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换句话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上次或
这次用了什么精英人物或什么灵丹妙药使中国经济起死回生,而在于你解救中
国经济于水火所依靠的制度是什么样的。一个鼓励企业和个人在一切方向上进
行各种可能的创新的社会制度,是不需要“救世主”的。   

我曾经说过,中国缺的是人而不是钱,现在看起来更是如此。人从哪儿来呢?还
要靠良性的制度,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淘汰一批不那么出色的企业家,让那些
更优秀的企业家占据市场。这就是人才。这样的人才选择机制不是“终身制”
的。使一个经济变得有效率所要求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其实只是一条:承认每一
个个人有为自己谋福利的权利。   

主题二:复位规则已到时候   

吴敬琏:十五大“放小”的战略确定以后,中小企业产权明晰化的趋势已不可
阻挡。但在有些地方,原来打着“坚持公有制”旗号,力图保持自己对企业的
控制的有权有势的人们改变手法,不但利用权力不花几个钱就把企业搞到自己
手里,还反过来要职工交钱,否则就让他们“下岗”。于是社会公正的问题就
突出起来。   

体制转轨是一个利益结构大改组的过程。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来实现转轨,在利
益分配上总会有问题,原来掌握权力的人肯定会利用权力把过去的公众财产据
为已有。如果官僚们的力量太强大了,就会发生像俄罗斯那样的情况;大部分
财富被一小撮人鲸吞,而百姓却变得一无所有,那就国无宁日了。   

我认为中国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或者说1992年以后,改革的主要危险并不一
定来自保守力量,而在于是否在社会变革中兼顾公正。不然的话,老百姓不认
你这个改革。如果他们因为基本利益受到损害而寄希望于保守力量,事情就会
变得很麻烦。这又回到了刚才讲到的那个问题:改革初期多数人都觉得改革对
自己有好处,那么现在到底什么样的人赞成继续改革,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

  所以,单从经济形势的角度,也要寄希望于民间经济的发展。改革需要社
会力量的支持,从这个角度看,也希望中小企业家和其他独立的民间力量能够
成长起来。如果他们不能成长起来,就会越来越没有人支持一个有利于大众的
改革。我常常觉得,改革后十年中,好像支持搞正正经经的改革的力量不是在
增强,而是在削弱。光是靠一些知识分子的理念支撑,会是苍白无力的。

  汪丁丁:我们说改革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就是说游戏的规则问题变得
非常重要,以致若解决不好,整个改革就会功亏一篑。刚才吴老师说的改革动
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益在社会各集团之间比较公正的分配问题。但利
益如何分配,首先不是谁应当分多少的问题,而是通过什么原则和机制来分配
的问题。因此,这也是个修改社会契约或宪法重新缔结的过程。

  “放权让利”的改革好比在牌桌上赌博,一开始的问题是许多人没有资源
的控制权,只是“国家”一个大庄家;为了让市场经济这个游戏能够“玩儿”
起来,就必须放权让利,让人们有自己的资源,从而有了自己的利益。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的经济格局里大部分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利
益,但那还不是个人的利益,或者那只是隐蔽着的个人利益。当时有人提出要
搞“企业本位”制,有点儿像农业集体化时代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那
个“生产队本位”制。那样的制度,一是不稳定,二是效率不高。最终只有两
个前途,一是稳定在“包产到户”时期的“农户本位”制,一是退回“统购统
销”时代的“国家本位”制。市场经济自身的逻辑,一旦展开就势不可挡。所
以,我们既然以“效率”为目标,改革也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包产到户”
和更进一步的“永佃制”。

  在城市里,“企业本位”也就渐渐变为“个人本位”。但是这儿有一个重
大问题始终没有解决,那就是当我们从“企业本位”或集体经济走到“个人本
位”时,我们在宪法里对于“个人本位”或个人获取创新利润的权利都没有做
出相应的保护。当我们说一部与市场经济相应的宪法应当“尊重个人财产权
利”的时候,显然不是指写在纸上的条文,而是指这一条文对现实社会究竟有
多大的约束力量。

  由于缺失了宪法,我们在现实经济社会中认可了的“个人本位”制就开始
演变为模糊规则下的“强权者寻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很腐败的,而且足以
使任何一个曾经伟大过的社会陷于瓦解。所以我们说:改革到了关键时刻。

  应当强调,单纯的修改宪章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对个人创新利润的保
护,要求在宪法之下有一个执行宪法的政府,即整个执法和司法体系要从例如
“保护公民就业的权利”转变职能为“保护公民创造利润的权利”。不经过这
一种政府职能转换,人们就总要将自己的企业家能力转化为“依靠强权去寻
租”的能力。

  俄罗斯的改革方案过分地依靠改革者“理性设计”,而忽略了现实社会中
积累的极难扭转的“习惯势力”。改革若要成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要保持渐
进的性质。但是“渐进”又不能流于向传统势力屈服的“徘徊”。这两方面的
要求,使得各国历史上真正成功的改革极少见。

  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改革的渐进性与决断性可以由一个不断扩大的
社会中间层的利益来诱导。新的游戏规则应当鼓励生成中间力量,这可以治理
许多改革中出现的弊病,例如腐败及官商勾结。任何私人资本,生意做大了便
产生政治影响力,于是便产生了以经济势力去勾结政治权力以“寻租”的可
能。

  吴敬琏: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把农民从地主制度中解放出来,成为推动经
济发展的伟大力量。但是这次生产力的大解放并没持续得太久,就被足足折腾
了20年的所有制升级等“运动”所打断。

  土地改革像任何一次大的社会运动一样,总是有怀着各种各样动机的人参
加。土地改革的有些积极参与者是所谓“勇敢分子”,这些人往往并不是地地
道道的农民,而是见过世面、富于社会经验的“乡村政治家”。他们希望在
“斗地主,分田地”中得到自己经济上、特别是政治上的好处,在运动中往往
采取一些过火的(“左”的)行动。麻烦还不只在这里。成问题的是,这些人并
不善于、也不愿意在诚实的劳动和经营中使自己、也使整个社会富裕起来,却
有一种倾向,总想在不断进行的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中分一杯羹。如果这些人
成了社会的精英,他们就会变成1955年以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断革
命”的社会基础。

  回过头来看改革,这里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呢?为什么规范的改革往往被
视为“理想化”乃至“保守思想”,而花样百出的“寻租”活动,鲸吞公共财
富的“产权改革”,圈地运动式的“土地批租”,掠夺广大股民的金融魔术等
等,却被人以“改革”的名义歌颂备至,瞬息间就风行全国?这些奇怪的现象层
出不穷,不是足以发人深省吗?

  主题三:“裙带资本主义”离中国有多远

  吴敬琏:不管怎么样,中国再回到计划经济的模式是不大可能的了。但搞
得不好会出现一个拉锯战的过程,可能会发展成“裙带资本主义”或者“亲朋
好友资本主义”,其实这就是老一点的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官僚资本主义,即
“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中国在这方面的苗头已经相当明显
了。要避免其恶性发展,从经济的角度讲,就是要发展独立的民间经济和民间
力量;从政治方面讲,就是要确立游戏规则,实行法治。   

汪丁丁:中国问题既有西方人正在经历的“现代性危机”,即市场化导致了传
统道德共识的瓦解,又有单独属于中国人的危机,即法治精神的缺失。在这个
意义上,现代中国人很像现代化以后的西方人,既没有家庭情感的约束,又没
有上帝的法律的约束,孤苦伶仃。但是,这类中国人缺少两件东西:一是“现
代化”,我们尚未走完现代化的主要阶段,物质生产的工业基础和技术进步的
自发秩序尚未确立;二是“理性”,我们尚未获得西方人自启蒙时代开启出来
的个体理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理性不足、难以自立的儿童。

  这两件事情导致我们面临着两个前途:一是返归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与
大自然融为一体;二是重新确立集体主义的生产方式,靠“家长制”权威找到
各自的位置。但是,沿着这两个前途都不太可能发展出高度信用基础上的金融
经济。因为在自然经济中没有必要发展大规模合作,也就没有必要发展金融;
而在家族宗法社会中,“信用”缺乏普遍主义的原则,讲信用只是对亲朋好友
而言的,对非亲非故者则可以不讲信用。这怎么能使分工与交换从家庭血缘关
系所覆盖的范围扩张到全国以至国际间呢?   

吴敬琏:东亚危机之后,国内出现了一种看法,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发生危
机,主要得益于我们改革开放的进程比较慢,把最难的改革放到了后面。我不
同意这种看法。把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改革往后拖,只是把问题沉淀下来
了,这里隐藏着很大的风险,必须认真对待。目前国有大企业的问题大多没有
解决,那些半官半民的金融单位问题尤其大,好些金融机构经不起查。   

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危险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继续计划经济,另一个就是
借改革之名掠夺大众。这两种力量互相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公众看不
明白,就容易发生摇摆。怎么办呢?还是应该做一些比较基础的思想梳理和启蒙
的工作。简单地把人们划分为“改革派”和“保守派”已经过于表面了。  
 

汪丁丁:改革的前20年,我们总是回避最核心最困难的问题,这终于造成了将
近10年的“制度徘徊”。现在我们意识到改革碰到了“深层问题”,再也无法
回避了。现在改革面临三个深层问题:“政企分离”后面的“党政分离”问
题;国有部门“工人贵族”的赎买问题;企业家能力与所创造的利润的合法结
合问题。我认为这三个问题已逼到我们头上了,改革要么迎上去解决它们,要
么掉头回到旧体制去。
国家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我看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