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三十年:在迷雾中寻找方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39:38
高考改革三十年:在迷雾中寻找方向
2007年05月01日 11:47

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无非三种:考察、考试和二者的结合。

在我国历史上,汉、魏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制,隋唐以至清末的1500年是以科举制为主。但实际上在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关于科举存废之争,并有多次停罢科举之举;在各个朝代,考察的作用尽管程度不同,却始终存续。1977年恢复高考,实际上是在高校招生方式上恢复“文革”之前的考试方式,以取代“文革”后期“考察推荐”工农兵学员的做法。三十年后,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明确提出要废除高考。到底是考试还是考察?高考在中国的前途如何?要回答这一问题,最好还是先回顾历史,看看这三十年来我们已经做了什么,效果如何,有哪些变化趋势等。

可以说,从恢复高考开始,相关的改革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用“每年小改、三年大改”来形容都并不过分。例如,在考试权力分配方面,从全国统考到分省命题试点,目前“自主命题”的省市已经扩大到16个,“自主招生”的高校也已经扩大到近60所。再如,在考试科目方面,从统一科目,到文理分科,再到“3+X”,不同省市的高考科目已经非常复杂多样了。在录取标准方面,在保持以考分为基本依据的同时,从恢复高考之初,就有对少数民族、教师子女等的“加分”政策,此后,体育特长、艺术特长、奥赛获奖、优秀干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分。在录取后的待遇方面,从最初人人获得助学金且毕业后都当干部,到之后的自费和公费双轨并行,再到所有人都缴纳一定数额学费的收费“并轨”以及“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也几乎一直在进行改革。此外,高考时间、考试次数、志愿填报、录取方式等各个方面也都有或大或小的改变。

与此同时,“考察”的方式也被不断地实践着。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都一直在试行“保送生”制度,即对部分有特殊才能的、或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选拔和考察,免试直接录取。2006年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通过面试直接录取,更被认为是高考改革的“破冰之举”。“自主招生”是考试与面试结合的试点,这项改革给了高校降低20~40分录取平时成绩和面试表现优秀者的权力;在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招生中,则一直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面试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可以达到30%甚至40%,在通过笔试之后,面试已经成为研究生录取工作的决定性依据。

通过三十年大大小小、持续不断的改革,人们最大的收获是在实践中加深了对“面试”和“笔试”各自利弊的认识。

人们经常提到的面试和考察的优势至少有三:直接、灵活;有针对性;能反映学生平时和一贯的表现。尽管如此,面试在高校招生尤其是本科生招生中的推广却非常缓慢。究其原因,首先还是出于公平的考虑。中国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由于面试没有“客观标准”,很可能助长招生中的不正之风。古代用科举替代察举,主要也不是因为察举制不能有效地选拔出人才,而是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徇私舞弊、假公济私,以至于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状况。当代的例证是,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扩大保送生名额,随后就发现有学生材料作假、干部和教师保送子女比例过高的现象,之后只好又开始严格控制保送名额和条件。即使面试老师主观上是公正的,面试形式也容易让他们更偏爱外向、乖巧、形象好、善于表达的学生,导致对某些内向的、农村学生的不公。其次是技术有效性。高考试题是经过多位专家反复讨论、按一定的学科、范围、难度、结构和要求精心设计的。相对而言,面试通常只是在有限的半小时左右时间内,通过少量的、局部的问题来鉴别学生,其随意性、偶然性、主观性自然容易让人怀疑。第三是成本的考虑。面试显然要大量增加教师和学生的时间、交通、管理、收集和鉴别材料等各方面的成本,正因为如此,高校和学生在相互选择之前是“难得一见”,而在招生量较小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层次,则可以增加面试;美国主要高校招生都面试,香港在内地招生也面试,其背后都是有人力和财力作支撑。如果不仅仅是面试,还要对所有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其成本就更是要成倍增长了。第四是结果的可比性。由于面试的主观性,不同的考官对同一学生的评价可能差异悬殊;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不同面试组之间成绩也往往缺乏可比性。正因为有这些明显的、难以克服的缺陷,使人们对面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都缺乏足够的信心,目前只让其起起补充作用就不难理解了。

统一考试招生的优点从恢复高考开始就得到了体现:试题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考试和招生成本低廉,“一张试卷考天下”;选材标准客观统一,“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导向作用明显,可以有效促进知识学习,等等。其中,能有效保证教育公平被认为是统一高考的最大优势。但时过境迁,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考试的公平性也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发现,其实从来就不存在分数面前的绝对平等,甚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分数线差异还非常悬殊。于是有人义愤填膺,站出来“状告教育部”,也有人投机取巧,制造出“高考移民”和“假少数民族”。人们可以认同“相同的人同等对待、不同的人差别对待”的公平原则,理解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以及军烈属等特殊人群的区别对待,但同样有理由知道以下诸多问题:不同地区高考名额分配的机制和理由是什么?加分的额度是如何确定的?这些倾斜措施到底是否促进了教育公平?在社会流动日益频繁的时代如何有效控制“假移民”保护“真移民”,等等。人们也发现,“一张试卷考天下”也不一定公平:作文考“面向大海”还是“背靠大山”对上海和重庆学生影响不同;英语考不考听力和口语对城市和农村孩子影响也显然不一样。考试科目不同、题型不同、题目不同,考生的得分和命运就不一样。这就导致对考试内容公平性的关注。人们还发现,即使撇开考试内容的公平性,统一笔试对于不同天赋特征的人也是不公平的,因为笔试主要是鉴别人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人的发展是多样的,有的人勤于记忆,有的人善于思考;有的人长于表达,有的人乐于动手;有的人天资聪慧,有的人品德高尚。统一考试选择无异于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人。这就不仅是在质疑统考的公平性,也是在质疑其在选拔多样性的人才方面的有效性。有人认为,统一考试已经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缺乏个性”、“没有创造力”,甚至认为高考“误导教育”。对高考的批评确实不是无中生有,改革高考的呼声也确实不是无病呻吟。

眼花缭乱的改革和“各有利弊”的比较尽管还让人们感到仍然处在丛林的迷雾之中,却可以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未来每走一步的后果和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已有改革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改革成效的评价,使人们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即“公平”和“有效”。一方面,不论是面试还是笔试,或者二者的结合,如果不能保证录取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就会招人唾弃;另一方面,如果招生录取方式不能充分尊重人的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不能有效地引导教育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则同样会招致社会的不满。遵循这一思路,也似乎可以看到改革的曙光:通过考试的分权化和多样化选拔多样化的人才;通过强化招生监督制度、问责制度等提高招生的公平性;通过增加人力、财力、技术的投入以及笔试和面试的结合,提高人才选拔的准确性。

“三十而立”,今天的高考改革不该因为举步维艰而迷茫徘徊,而是应该向着“公平有效”的目标坚定地迈进。

(作者:文东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上海是怎样取得高考自主权的

高考反思

“全国那么大,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是‘西欧’水平,有的还停留在‘非洲’状况。

10亿人民一个大纲,祖孙三代一本教材,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中国应该有多本教材,应该有很多种教育模式”

把上海高考的命题权从教育部拿过来,实现自主招生,这是我当(上海)教育局顾问时的“得意”之举。

上世纪60年代上海的高考曾经戴过“王老五”的帽子,录取线排在全国第五名(福建是全国高考状元),录取线似乎总排在全国后面,压力很大。其实,上海的情况跟人家的确有点不一样。入学率不一样,分数线就不一样。我们是中等水平的学生能进大学,人家是高材生才能进大学。全国比的时候,不比百分比,只比录取线,这不合理。人家500多分才能录取,我们300多分就录取了,现在100多分也可以上专科了。人家是分母大,分子小,我们是分母小,分子大,要比,得先“通分”,这是学过算术的人都知道的。

由于落了个“王老五”的外号,有人就不断刺激大家去追逐高分。我很早就提出来:全国那么大,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是“西欧”水平,有的还停留在“非洲”状况。10亿人民一个大纲,祖孙三代一本教材,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中国应该有多本教材,应该有很多种教育模式。我提出,要多纲多本,即大纲有多种,教材有多种版本,允许地区与学校自己选择。不少国家的教育部都没有制订统一的大纲,但高考一样考,而且多数是学校自主招生,全国并没有什么录取线的统一要求,而我们是越搞越死。大纲如果一放宽,学生可以学习各种知识,面就宽了。各地教育也可办出地区特色,以适应不同的发展水平。我当时担任全国课程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就在会上提出了这样的理念,但有人反对。有人说,正因为中国这么大,所以要有一个统一的东西。同一个问题,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我坚持己见,认为正因为中国大,发展不平衡,不能搞划一主义。后来大家把意见折中了一下,提出“一纲多本”,即教育部制订统一大纲,在大纲指导下,可以编多种教材。

上海首先搞教材、课程改革。这涉及到一个问题:教材自己搞,高考还是全国命题,这个教材谁敢用?我就琢磨,要想办法把高考权要过来。有了这个指挥棒,上海的很多改革就可以很主动了。

当时,我就找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谈自己的想法:向教育部要高考权。分管副市长看了我几秒钟,大概在想,这家伙三天两头出鬼点子,然后说:“这太难了,历来没有过这种事情,教育部也不会同意的。”我说:“你答应,我就去要,我自己去要!”我连续找了他几次,后来他松口了:“你去要要看,教育部如果肯的话,我们就试试。”

我很高兴,心里想,我要的就是这句话。以后,我就一直留心着找机会。不久,教育部部长和分管高考的副部长到上海来视察,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对分管副市长说:“这几天部长在上海,我们去看他好吗?”他说:“好啊,你和我一起去。”

我们来到他们下榻的延安饭店,向部长汇报上海教育的情况。后来,我抓住机会,把话题往中心引:“现在高考,全国只有一张卷子。高考命题,历来都是众口难调,每年都有人评头论足。教育部何必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何不把权放下来,你们在上面监督,搞得好就表扬,搞不好就批评,就非常主动。”他们看了我两眼,说:“能行吗?”我说:“中国一个省比西方的一些国家都大。一个省的教育局长还招不来几个大学生?”他想了想说:“不行,要搞乱的。”我说:“你制定几条原则,搞几个统一的政策,题目叫下面搞,有什么不好?”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我慢慢跟他们磨。后来,部长说:“上海可以试试,其余的地方不放。”我等的就是这句话,马上接茬:“那好,我们上海自己搞。”我对一旁的副市长说:“市长,部长已经同意了。”副市长接着说:“教育部领导同意了,我们就试试吧。”

没想到,部长回北京就变卦了。当时,我正在外地出差。等我回来,局里的同志告诉我,他们都请示好几回了,部长改变主意不同意了,“要不,你再去一次北京,最后再争取一下。”我心里嘀咕,真是好事多磨。

快到春节了,我也顾不上过年,与市教委办的一个领导一起去北京。一到北京,我就去找相关人员打听。幸好我在部里呆过,朋友多,终于打听到实情。原来是管高考的司长在部长面前讲了很多负面的话。部长心里本来不是十分同意,一听他的话,于是就改变了主意。幸好,那个司长跟我也很熟,我就直接找他去了。一见面,我冲着他说:“××啊,你怎么反对我?”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把他说愣了,“什么事?我怎么会反对你呢?”“就是你捣蛋。”我一肚子意见,半真半假地发出来。

开过玩笑之后,我就讲了这件事情。他说:“唉,高考这事不好弄,你就不要弄了。还是全国统一吧!”我态度坚决,说:“这事,我已经想好了。明天上午,我向部长汇报。你参加,但不许讲话。部长什么态度就什么态度。这样可以吧?”他觉得部长不会答应,就卖个人情说:“好,我不讲。”第二天,我向部长汇报。汇报完了,部长抬头看着他,希望他表态,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这是个关键时刻,空气仿佛有点凝固。他坐在那里,接受我们期待的目光,憋了老半天,最终没有吭声。部长看他不吭声,就说:“这个事情本来是答应你们的,就是他不赞成。现在既然他不讲话,那你就去搞吧。”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既不要被他坚硬的外表所迷惑,更要避开它锋利的螯。

以后,那个司长到上海来的时候,我还跟他说起这件事,我笑着说:“真谢谢你啊,守信用,没有讲话。”他也回敬我:“我上你的当了。”

我把高考权拿了回来,为课程、教材的自主改革创造了前提条件。接下来就是要改革高考办法,同时改革课程、教材。遗憾的是那时我离休了,接任的同志没有改革高考制度的想法,也没有听取我关于改革高考制度的构想,仅仅是自己组织命题,而一切办法照旧。我的想法是,上海学生少,初中毕业后分流,40%进中专、职校,60%的人进普通高中,毕业时只要会考及格,就可以上大学。不过,大学二年级时要再一次分流,一部分人上大学本科,一部分人上大专。大学实行宽进严出,改变“一试定终身”与“进大学难,出大学容易”的状况。离休以后,自己的理想就很难实现了。对此,我至今还觉得十分遗憾。不过总算课程教材的改革工作在上海展开了,“多纲多本”的主张也在全国实行了,这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另一件令我高兴的事是现在全国高考自主命题的省市越来越多,改革大潮势不可挡,建国后形成的一张试卷考遍天下苍生的局面已被全面冲破,千呼万唤的高考制度改革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实行。

(作者:吕型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曾任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
高考改革三十年:在迷雾中寻找方向
2007年05月01日 11:47

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无非三种:考察、考试和二者的结合。

在我国历史上,汉、魏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制,隋唐以至清末的1500年是以科举制为主。但实际上在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关于科举存废之争,并有多次停罢科举之举;在各个朝代,考察的作用尽管程度不同,却始终存续。1977年恢复高考,实际上是在高校招生方式上恢复“文革”之前的考试方式,以取代“文革”后期“考察推荐”工农兵学员的做法。三十年后,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明确提出要废除高考。到底是考试还是考察?高考在中国的前途如何?要回答这一问题,最好还是先回顾历史,看看这三十年来我们已经做了什么,效果如何,有哪些变化趋势等。

可以说,从恢复高考开始,相关的改革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用“每年小改、三年大改”来形容都并不过分。例如,在考试权力分配方面,从全国统考到分省命题试点,目前“自主命题”的省市已经扩大到16个,“自主招生”的高校也已经扩大到近60所。再如,在考试科目方面,从统一科目,到文理分科,再到“3+X”,不同省市的高考科目已经非常复杂多样了。在录取标准方面,在保持以考分为基本依据的同时,从恢复高考之初,就有对少数民族、教师子女等的“加分”政策,此后,体育特长、艺术特长、奥赛获奖、优秀干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分。在录取后的待遇方面,从最初人人获得助学金且毕业后都当干部,到之后的自费和公费双轨并行,再到所有人都缴纳一定数额学费的收费“并轨”以及“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也几乎一直在进行改革。此外,高考时间、考试次数、志愿填报、录取方式等各个方面也都有或大或小的改变。

与此同时,“考察”的方式也被不断地实践着。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都一直在试行“保送生”制度,即对部分有特殊才能的、或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选拔和考察,免试直接录取。2006年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通过面试直接录取,更被认为是高考改革的“破冰之举”。“自主招生”是考试与面试结合的试点,这项改革给了高校降低20~40分录取平时成绩和面试表现优秀者的权力;在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招生中,则一直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面试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可以达到30%甚至40%,在通过笔试之后,面试已经成为研究生录取工作的决定性依据。

通过三十年大大小小、持续不断的改革,人们最大的收获是在实践中加深了对“面试”和“笔试”各自利弊的认识。

人们经常提到的面试和考察的优势至少有三:直接、灵活;有针对性;能反映学生平时和一贯的表现。尽管如此,面试在高校招生尤其是本科生招生中的推广却非常缓慢。究其原因,首先还是出于公平的考虑。中国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由于面试没有“客观标准”,很可能助长招生中的不正之风。古代用科举替代察举,主要也不是因为察举制不能有效地选拔出人才,而是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徇私舞弊、假公济私,以至于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状况。当代的例证是,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扩大保送生名额,随后就发现有学生材料作假、干部和教师保送子女比例过高的现象,之后只好又开始严格控制保送名额和条件。即使面试老师主观上是公正的,面试形式也容易让他们更偏爱外向、乖巧、形象好、善于表达的学生,导致对某些内向的、农村学生的不公。其次是技术有效性。高考试题是经过多位专家反复讨论、按一定的学科、范围、难度、结构和要求精心设计的。相对而言,面试通常只是在有限的半小时左右时间内,通过少量的、局部的问题来鉴别学生,其随意性、偶然性、主观性自然容易让人怀疑。第三是成本的考虑。面试显然要大量增加教师和学生的时间、交通、管理、收集和鉴别材料等各方面的成本,正因为如此,高校和学生在相互选择之前是“难得一见”,而在招生量较小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层次,则可以增加面试;美国主要高校招生都面试,香港在内地招生也面试,其背后都是有人力和财力作支撑。如果不仅仅是面试,还要对所有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其成本就更是要成倍增长了。第四是结果的可比性。由于面试的主观性,不同的考官对同一学生的评价可能差异悬殊;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不同面试组之间成绩也往往缺乏可比性。正因为有这些明显的、难以克服的缺陷,使人们对面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都缺乏足够的信心,目前只让其起起补充作用就不难理解了。

统一考试招生的优点从恢复高考开始就得到了体现:试题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考试和招生成本低廉,“一张试卷考天下”;选材标准客观统一,“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导向作用明显,可以有效促进知识学习,等等。其中,能有效保证教育公平被认为是统一高考的最大优势。但时过境迁,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考试的公平性也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发现,其实从来就不存在分数面前的绝对平等,甚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分数线差异还非常悬殊。于是有人义愤填膺,站出来“状告教育部”,也有人投机取巧,制造出“高考移民”和“假少数民族”。人们可以认同“相同的人同等对待、不同的人差别对待”的公平原则,理解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以及军烈属等特殊人群的区别对待,但同样有理由知道以下诸多问题:不同地区高考名额分配的机制和理由是什么?加分的额度是如何确定的?这些倾斜措施到底是否促进了教育公平?在社会流动日益频繁的时代如何有效控制“假移民”保护“真移民”,等等。人们也发现,“一张试卷考天下”也不一定公平:作文考“面向大海”还是“背靠大山”对上海和重庆学生影响不同;英语考不考听力和口语对城市和农村孩子影响也显然不一样。考试科目不同、题型不同、题目不同,考生的得分和命运就不一样。这就导致对考试内容公平性的关注。人们还发现,即使撇开考试内容的公平性,统一笔试对于不同天赋特征的人也是不公平的,因为笔试主要是鉴别人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人的发展是多样的,有的人勤于记忆,有的人善于思考;有的人长于表达,有的人乐于动手;有的人天资聪慧,有的人品德高尚。统一考试选择无异于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人。这就不仅是在质疑统考的公平性,也是在质疑其在选拔多样性的人才方面的有效性。有人认为,统一考试已经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缺乏个性”、“没有创造力”,甚至认为高考“误导教育”。对高考的批评确实不是无中生有,改革高考的呼声也确实不是无病呻吟。

眼花缭乱的改革和“各有利弊”的比较尽管还让人们感到仍然处在丛林的迷雾之中,却可以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未来每走一步的后果和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已有改革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改革成效的评价,使人们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即“公平”和“有效”。一方面,不论是面试还是笔试,或者二者的结合,如果不能保证录取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就会招人唾弃;另一方面,如果招生录取方式不能充分尊重人的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不能有效地引导教育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则同样会招致社会的不满。遵循这一思路,也似乎可以看到改革的曙光:通过考试的分权化和多样化选拔多样化的人才;通过强化招生监督制度、问责制度等提高招生的公平性;通过增加人力、财力、技术的投入以及笔试和面试的结合,提高人才选拔的准确性。

“三十而立”,今天的高考改革不该因为举步维艰而迷茫徘徊,而是应该向着“公平有效”的目标坚定地迈进。

(作者:文东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上海是怎样取得高考自主权的

高考反思

“全国那么大,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是‘西欧’水平,有的还停留在‘非洲’状况。

10亿人民一个大纲,祖孙三代一本教材,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中国应该有多本教材,应该有很多种教育模式”

把上海高考的命题权从教育部拿过来,实现自主招生,这是我当(上海)教育局顾问时的“得意”之举。

上世纪60年代上海的高考曾经戴过“王老五”的帽子,录取线排在全国第五名(福建是全国高考状元),录取线似乎总排在全国后面,压力很大。其实,上海的情况跟人家的确有点不一样。入学率不一样,分数线就不一样。我们是中等水平的学生能进大学,人家是高材生才能进大学。全国比的时候,不比百分比,只比录取线,这不合理。人家500多分才能录取,我们300多分就录取了,现在100多分也可以上专科了。人家是分母大,分子小,我们是分母小,分子大,要比,得先“通分”,这是学过算术的人都知道的。

由于落了个“王老五”的外号,有人就不断刺激大家去追逐高分。我很早就提出来:全国那么大,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是“西欧”水平,有的还停留在“非洲”状况。10亿人民一个大纲,祖孙三代一本教材,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中国应该有多本教材,应该有很多种教育模式。我提出,要多纲多本,即大纲有多种,教材有多种版本,允许地区与学校自己选择。不少国家的教育部都没有制订统一的大纲,但高考一样考,而且多数是学校自主招生,全国并没有什么录取线的统一要求,而我们是越搞越死。大纲如果一放宽,学生可以学习各种知识,面就宽了。各地教育也可办出地区特色,以适应不同的发展水平。我当时担任全国课程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就在会上提出了这样的理念,但有人反对。有人说,正因为中国这么大,所以要有一个统一的东西。同一个问题,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我坚持己见,认为正因为中国大,发展不平衡,不能搞划一主义。后来大家把意见折中了一下,提出“一纲多本”,即教育部制订统一大纲,在大纲指导下,可以编多种教材。

上海首先搞教材、课程改革。这涉及到一个问题:教材自己搞,高考还是全国命题,这个教材谁敢用?我就琢磨,要想办法把高考权要过来。有了这个指挥棒,上海的很多改革就可以很主动了。

当时,我就找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谈自己的想法:向教育部要高考权。分管副市长看了我几秒钟,大概在想,这家伙三天两头出鬼点子,然后说:“这太难了,历来没有过这种事情,教育部也不会同意的。”我说:“你答应,我就去要,我自己去要!”我连续找了他几次,后来他松口了:“你去要要看,教育部如果肯的话,我们就试试。”

我很高兴,心里想,我要的就是这句话。以后,我就一直留心着找机会。不久,教育部部长和分管高考的副部长到上海来视察,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对分管副市长说:“这几天部长在上海,我们去看他好吗?”他说:“好啊,你和我一起去。”

我们来到他们下榻的延安饭店,向部长汇报上海教育的情况。后来,我抓住机会,把话题往中心引:“现在高考,全国只有一张卷子。高考命题,历来都是众口难调,每年都有人评头论足。教育部何必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何不把权放下来,你们在上面监督,搞得好就表扬,搞不好就批评,就非常主动。”他们看了我两眼,说:“能行吗?”我说:“中国一个省比西方的一些国家都大。一个省的教育局长还招不来几个大学生?”他想了想说:“不行,要搞乱的。”我说:“你制定几条原则,搞几个统一的政策,题目叫下面搞,有什么不好?”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我慢慢跟他们磨。后来,部长说:“上海可以试试,其余的地方不放。”我等的就是这句话,马上接茬:“那好,我们上海自己搞。”我对一旁的副市长说:“市长,部长已经同意了。”副市长接着说:“教育部领导同意了,我们就试试吧。”

没想到,部长回北京就变卦了。当时,我正在外地出差。等我回来,局里的同志告诉我,他们都请示好几回了,部长改变主意不同意了,“要不,你再去一次北京,最后再争取一下。”我心里嘀咕,真是好事多磨。

快到春节了,我也顾不上过年,与市教委办的一个领导一起去北京。一到北京,我就去找相关人员打听。幸好我在部里呆过,朋友多,终于打听到实情。原来是管高考的司长在部长面前讲了很多负面的话。部长心里本来不是十分同意,一听他的话,于是就改变了主意。幸好,那个司长跟我也很熟,我就直接找他去了。一见面,我冲着他说:“××啊,你怎么反对我?”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把他说愣了,“什么事?我怎么会反对你呢?”“就是你捣蛋。”我一肚子意见,半真半假地发出来。

开过玩笑之后,我就讲了这件事情。他说:“唉,高考这事不好弄,你就不要弄了。还是全国统一吧!”我态度坚决,说:“这事,我已经想好了。明天上午,我向部长汇报。你参加,但不许讲话。部长什么态度就什么态度。这样可以吧?”他觉得部长不会答应,就卖个人情说:“好,我不讲。”第二天,我向部长汇报。汇报完了,部长抬头看着他,希望他表态,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这是个关键时刻,空气仿佛有点凝固。他坐在那里,接受我们期待的目光,憋了老半天,最终没有吭声。部长看他不吭声,就说:“这个事情本来是答应你们的,就是他不赞成。现在既然他不讲话,那你就去搞吧。”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既不要被他坚硬的外表所迷惑,更要避开它锋利的螯。

以后,那个司长到上海来的时候,我还跟他说起这件事,我笑着说:“真谢谢你啊,守信用,没有讲话。”他也回敬我:“我上你的当了。”

我把高考权拿了回来,为课程、教材的自主改革创造了前提条件。接下来就是要改革高考办法,同时改革课程、教材。遗憾的是那时我离休了,接任的同志没有改革高考制度的想法,也没有听取我关于改革高考制度的构想,仅仅是自己组织命题,而一切办法照旧。我的想法是,上海学生少,初中毕业后分流,40%进中专、职校,60%的人进普通高中,毕业时只要会考及格,就可以上大学。不过,大学二年级时要再一次分流,一部分人上大学本科,一部分人上大专。大学实行宽进严出,改变“一试定终身”与“进大学难,出大学容易”的状况。离休以后,自己的理想就很难实现了。对此,我至今还觉得十分遗憾。不过总算课程教材的改革工作在上海展开了,“多纲多本”的主张也在全国实行了,这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另一件令我高兴的事是现在全国高考自主命题的省市越来越多,改革大潮势不可挡,建国后形成的一张试卷考遍天下苍生的局面已被全面冲破,千呼万唤的高考制度改革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实行。

(作者:吕型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曾任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
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只有中国人才脑袋里缺根弦似的把它的目的改成了“光宗耀祖”,所以“公平“的问题才变得如此重要,以至不惜牺牲“知识”为代价。
教育部瞎折腾,一下标准分,一下原始分,一下7科,一下3+2,一下考前报支援,一下考后报志愿......把学生家长当猴耍.
中国的高考已经没了方向!已经变成了西方洋化的工具,全民学英语啊!
:D 经历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