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炮为啥不装炮口制退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36:01
我发现舰炮一般都不装炮口制退器,不知道为什么。比如美国海军的mk45  127毫米,就没有制退器,而口径小的105毫米榴弹炮就安装了制退器。我想不明白。谁能帮我解释一下。我发现舰炮一般都不装炮口制退器,不知道为什么。比如美国海军的mk45  127毫米,就没有制退器,而口径小的105毫米榴弹炮就安装了制退器。我想不明白。谁能帮我解释一下。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艘军舰都是炮的底座.......
没见过有那东西的舰炮   雪同志说有吗?
炮口暴风威力巨大,

如果使用制退器的话,

暴风将直接横扫舰面设施,

都不用敌人来打了……
]]
原帖由 路德 于 2007-4-2 00:38 发表
制退器第一是为炮口消焰 防止被敌发现 , 二是缩短制退距离,好让炮装进狭小的战车炮塔里
这两点在海上都没有意义。 现代军舰主炮一般在150毫米以下,甲板上也没有外露人员,防主炮暴风这个说法是错的

1、制退器,顾名思义,其第一功能就是降低身管武器的后坐力。消焰并非其必备功能,典型的例子如AK-74的制退器,制退效果非常好,但是非但没有消焰功能,反而枪口焰还有所增大。

2、哪怕是普通枪械,火药气体外冲的能量都足以对近距离人员造成伤害了,何况是威力远大于普通枪械的舰炮!因为现代军舰甲板上没有暴露人员,就以为火炮暴风没有影响,那其他暴露的装备、器械难道天然就能够抵抗火炮暴风???阁下有没有看过船啊???

关于火炮暴风的影响,看看101号驱逐舰怪异的炮塔造型吧……
制退器安装的目的是降低后座,减小后座行程。地炮装,是因为一般地炮的底盘、基座、助铲自身质量和地面摩擦相对于后座力较小。所以要装这么个东西抵消或减小一部分后座力。但是舰炮的基座就是整艘军舰,并且没有大幅度的缩小后座行程的要求,所以一般舰炮都不装。
不是都没有,奥托的127就有……
路德 和 ladon 两位请别再装菜来忽悠我等半生不熟的新兵了。
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不装制退器是为了防止炮口风暴,那么天朝的地炮在装上货船的时候,难道就不考虑炮口风暴的影响了吗?
原帖由 3d小菜鸟 于 2007-4-2 09:57 发表
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不装制退器是为了防止炮口风暴,那么天朝的地炮在装上货船的时候,难道就不考虑炮口风暴的影响了吗?

地炮上船问题大了!
另外舰炮的身管较长,炮口风暴较小!
LADON说的基本正确!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德国的把陆用155模块上舰,对于
中国现时需要是非常合适的。
就是因为有了制退器,所以对舰船基座要求不高。
而我们装备155上船舰,更加是临时的,大规模的。
一切的膛口装置,都会对射击精度构成干扰,所以如果不是必须的话,一般都不装上去。
看来看去,还是没明白为什么?
先顶起来再说!
:@ 楼主的问题很专业,也很有水平。。。。
看电视资料片海军以前的小炮,大炮都有制推器,列如英国的“乒乓”防空炮很明显。现在也有,因性能要求不同,列如制退器会不会影响射程和射击精度?,制造技术的提高——要求发生改变而只是做得比较小些了罢了!:b 以上是我猜测分析,欢迎批评指正——最好是真知道有数据的;P :P
原帖由 和平 于 2007-4-2 17:29 发表
:@ 楼主的问题很专业,也很有水平。。。。
看电视资料片海军以前的小炮,大炮都有制推器,列如英国的“乒乓”防空炮很明显。现在也有,因性能要求不同,列如制退器会不会影响射程和射击精度?,制造技术的提高 ...

错了,乒乒炮上的膛口装置叫防火帽,作用是引导火焰向前方排出,防止操炮人员因火光而迷盲。

防火帽并没有制退和消焰的作用。

早期的机枪、高炮上一般都安装有防火帽的。
:$ :$ :$ :$  不管怎么样 至少学习了 呵呵
本菜鸟尝试回答一下:

1。炮口制退器是膛口装置的一种

2。炮口制退器是以部分火药能量损失为代价,主要是把炮口喷出的气流部分导向后方,达到降低后坐行程,抵消一部分后坐力,减小对炮或战车的冲击。

3。舰炮的基座与舰体是刚性联接,后坐力由舰体承受,鉴于船体的相对巨大质量,不存在船体翻覆的风险,同时船体移动量不足以对射击精度产生影响

4。不同于战车的空间狭小,舰炮的供弹退弹基本都是在甲板下,空间大可以容许更大的后坐行程

5。舰炮是舰艇重要主战武器之一,在条件许可下追求更大的射程是理所当然,既然对后坐没有特别要求,就不必上膛口装置浪费部分火药能量

6。后坐行程长长短与射击速度成反比,对于小口径速射舰炮,炮口制退器仍然是要有的

7。炮口风暴没有研究,不敢发言,但是窃以为,大口径舰炮都有一个警戒圈,也都有一个射击限制范围,在射击限制范围外的舰体可以不必考虑炮口风暴的影响
原帖由 ladon 于 2007-4-2 17:49 发表

错了,乒乒炮上的膛口装置叫防火帽,作用是引导火焰向前方排出,防止操炮人员因火光而迷盲。

防火帽并没有制退和消焰的作用。

早期的机枪、高炮上一般都安装有防火帽的。


正确。

如果上制动器,将火药气体导向后方,违背了人操炮的作战要求
炮口上加了一个大铁家伙,身管挠度将会加大,这也会影响射击精度,
原帖由 Ghost007a 于 2007-4-2 09:12 发表
不是都没有,奥托的127就有……

为什么他这么特殊?
别忘了炮口装置除了制退器,还有助退器、消焰器等等哈,请注意区分:D
QUOTE:
原帖由 Ghost007a 于 2007-4-2 09:12 发表
不是都没有,奥托的127就有……


为什么他这么特殊?



本菜无知,OTO的127 哪里有装炮口制退器?
英国的MK8 114是有制退器的,有没有不是必然。
奥托127MM
U1335P27T1D375943F3DT20060609073429.jpg
奥托76MM
hk-006-9.jpg
奥托127的那个是制退器嘛?
本菜的理解:

舰炮上不上制退器,要综合考虑 火炮威力,射击速度,射击精度,火炮总重
原帖由 ladon 于 2007-4-2 17:49 发表

错了,乒乒炮上的膛口装置叫防火帽,作用是引导火焰向前方排出,防止操炮人员因火光而迷盲。

防火帽并没有制退和消焰的作用。

早期的机枪、高炮上一般都安装有防火帽的。



同意你说的。乒乒炮上的膛口装置叫防火帽。而我想表达的是,乒乒炮有制退器,但不是炮口制退器,方法可以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它是方正多联装,没有制退器肯定影响次发的射击精度,当然完全排除影响是不可能的,射击目标主要靠射速形成的弹幕)。看它射击时候的动作影象,就能感受到!
同意一刀。一刀说的很清楚嘛。

没有学霸出来 指正一下?

我算是学到新鲜东西了,以前都没注意过。
原帖由 -刀 于 2007-4-2 18:33 发表
本菜鸟尝试回答一下:

1。炮口制退器是膛口装置的一种

2。炮口制退器是以部分火药能量损失为代价,主要是把炮口喷出的气流部分导向后方,达到降低后坐行程,抵消一部分后坐力,减小对炮或战车的冲击。

...

1。……
2。同意
3。反对,瞄准目标炮塔要转,炮管要摆,如何刚性连接舰身,太简单了吧?再怎么好的舰身结构没做缓冲都无法承受100mm主炮发射炮弹时候的后坐力。:D 又是猜测分析——由德国陆军PZH2000(155MM)上舰测试想到的。
4。同意
5。同意
6。见仁见智
7。也没有研究。不知道——不评论。
一般来说,舰炮不需要制推器,因为炮基本上均与舰船的吨位匹配,受得了舰炮的后坐力。但是为了提高射速和精度(主要是精度),舰炮也有安装炮口制退器的,不能一概而论。不过,中国海军舰炮基本不安装这个制退器,勤俭节约嘛!:D :D :D
舰炮和舰体是钢性连接,一般是用不上炮口制退器的。几千吨的东东用得着制退吗?

用制退器的舰炮一般设计有特别要求或者是设计的自动机不一样,传统上习惯上海上也是不用的

说。以前是对人员现代是对电子设备保护的需求。

另外别忘了加了制退器震动也大,自动设计简单点最好别用,复杂点的也得看情况。

用不用都得看情况,一般大家都喜欢在设计不帮的说。
:b 基本明白
因为舰炮与舰身一体而不需要制退这种高科技理论真是闻之未闻,但确实不敢苟同。
但舰炮为求射程最大化,管身都做得特别细长,以充分利用装药燃烧的能量,刁一个炮口制退器在前面,所起的作用,远远抵不上因管身变形对射击精度造成的负面影响。
而且炮口制退器都在炮弹出管口后才生效,远不如复进器制退效果好。
舰炮不同坦克、自行火炮等战车,装复进制退器的空间有的是,再装炮口制退器不但没有意义,而且还成为累赘。

有关奥拓的炮口结构,我认为主要是为提高射击精度而设。
大家不要忘了,弹丸离开炮口时,镗中高温高压的火药燃烧气焰也同时高速冲出。
这时弹底会承受一个反向的高超音速气流冲击。
由于弹丸经镗线挤压后,离开炮口时会成一种不规则形状,弹底在反向的高超音速气流冲击下,会受一个不规则的强干扰力,极大地影响射击精度。
因此,把炮口附近做成多孔结构,可以在炮弹离开炮口前,逐步并迅速泄去火药燃气,消除弹底的反向超音效应,可大大提高射击精度。
]]
膛口装置只要有侧向排气,就一定会对精度产生干扰……
原帖由 Ghost007a 于 2007-4-7 09:55 发表
膛口装置只要有侧向排气,就一定会对精度产生干扰……

只要有膛口装置,火药烧气焰会比通常情况更早泄去,大大降低出塍时弹底的反向超音速效应对射击精度的影响。
要知道弹丸起旋后,自转轴就是弹丸最大的稳定因素,而弹底反向超音速效应影响的正是弹丸自旋轴,对射击精度的影响才是最主要的。
总体的影响反而是正面的!
原帖由 H2SamHon 于 2007-4-7 02:07 发表
因为舰炮与舰身一体而不需要制退这种高科技理论真是闻之未闻,但确实不敢苟同。
但舰炮为求射程最大化,管身都做得特别细长,以充分利用装药燃烧的能量,刁一个炮口制退器在前面,所起的作用,远远抵不上因管身 ...


呵呵,本菜的“刚性”理解应当有误
本菜的理解:

中口径舰炮是当今大中型水面战斗舰艇的主炮,由于中口径舰炮的技术特点,在新原理中口径舰炮尚未投入使用之前,还是对岸火力支援与打击海上低威胁度目标为主,随着舰炮与弹药技术的发展,还向具备防空反导能力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精度与射速要求就高了,对射程要求降低了
同时,继续追求降低舰炮重量,采用全自动、遥控、封闭式炮塔
过去通常是设法减小后座阻力(采用长后坐行程),降低火线高,简化总体设计结构(西方国家只设自动遥控工作方式)来降低舰炮重量

目前来看,技术进步与追求精度与射速
中口径舰炮已不存在舰炮设计上的技术“禁区”
    在过去传统的舰炮设计中,炮口制退器、炮管中部的抽气装置,以及弹簧式平衡机等都被认为是中口径舰炮设计中的技术“禁区”,而在现代中口径舰炮设计中都被打破。中口径舰炮较普遍地采用了炮口制退器,而炮管中部的抽气装置也已不是坦克炮“专利”。平衡机在中口径舰炮上使用情况良好。

这也许就是目前中口径舰炮上开始炮口制退器的原因

同时,本菜认为,膛口装置并不天然意味着对精度必然有负面影响,膛口装置因管身变形对射击精度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可以通过身管校调等等手段克服的,在当前弹药发展来看,精确制导的炮弹,如瑞士的35炮,在膛口装置上装有感应器,可以对炮弹进行编程制导。
同时,高射速与高持续火力的作战要求,也降低了因管身变形对射击精度造成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