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二战的时候德军为什么不仿造T34型坦克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38:16
有哪位大哥大姐知道...指导一下小弟撒有哪位大哥大姐知道...指导一下小弟撒
德国人不会只是仿造,豹式坦克就有参考T34优点的地方。
黑豹就是因为太像T34而导致多次被自己人误击,太冤!
黑豹选型中就有过仿造T34版本的,被否决了。
好象纯仿制版的发动机可靠性不足
老古的回忆录中提到过发动机的仿制是很大的问题。
原帖由 装甲师 于 2007-2-22 18:42 发表
老古的回忆录中提到过发动机的仿制是很大的问题。

老古还说了一个:钢质合金方面,德国因为缺乏原料,也比俄国是居于劣势地位
德军有不少缴获的T-34啊~
所谓“钢质合金方面,德国因为缺乏原料”是指的钼吧?
那是44年的事情了啊~
;P ;P :P
]]
恐怕燃料供应也是问题,德军坦克一向是汽油机,不烧柴油的。
]]
原帖由 x_jia 于 2007-2-22 19:36 发表

反正是老古回忆录上关于下级军官提议仿制T-34里的原话
会不会是其他的金属呢
如钨?

我是看了《兵器》上有关虎王装甲强度的文章哟~
老古回忆录在哪有看滴说~
从实招来~不然打你PP滴哟~
;P ;P :P
外边新华书店有买----至少长沙这边着这样的:D 不止有老古的,还有老曼和老邓(尼茨)的回忆录
开战初当时并没有仿制的迫切性吧而且根据德国人的性格也不会完全仿制T34
在技术上T34并不适合德国人的要求虽然在研制豹式时元首倾向于模仿T34的方案
但是陆军却不接受
因为德军仿造t34制造了豹
当时豹式坦克有两种方案,戴姆勒-奔驰的方案VK3002和Maschinenfabrik Augsburg Nuernberg(MAN)的方案。


戴姆勒-奔驰的方案VK3002(DB)

在VK3002方案之前, 戴姆勒-奔驰的VK3001就是直接复制T-34/76,但是方案被否了。在1942年5月11日, VK3002被正式命名为“豹式”,陆军订了200辆, 5月14日两种型号的VK3002试验结束, 并且希特勒下令大规模生产。但是VK3002的敌我识别问题很突出, 并且VK3002还需要改进,所以Maschinenfabrik Augsburg Nuernberg (MAN)的方案临危受命,这就是后来的豹式。


MAN 的样车

虽然豹式的样子不象T-34,但是确继承了T-34的主要优点:宽履带,正面的倾斜装甲。
始终认为德国坦克的行走系统过于复杂,两层的轮子!
原帖由 中国闪电 于 2007-2-25 10:54 发表
始终认为德国坦克的行走系统过于复杂,两层的轮子!

好难修理的~里面的坏了就一定要先把外面的轮子拆了~
所以二战以后他们就没有造过那样的了~
;P ;P :P
交错负重轮行驶平稳,可以做到短停射击。德国人舍不得这一战术优势,所以一直愿意忍受复杂的行走系统。二战后有双向稳定器,短停射击甚至行进间射击都可以做到,交错负重轮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原帖由 donggeoffrey 于 2007-2-25 18:22 发表
交错负重轮行驶平稳,可以做到短停射击。德国人舍不得这一战术优势,所以一直愿意忍受复杂的行走系统。二战后有双向稳定器,短停射击甚至行进间射击都可以做到,交错负重轮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苏联坦克二战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做不到“短停射击甚至行进间射击”啊~
不会是出口“猴”型吧~
:L :L :o
20楼的这一说法第一次见到, 如果真是这样, 就解释了这个重要难题. 其实T34的优势主要在于柴油机, 但是德国人始终没有仿制.  而德军强调重甲, 质量, 所以直接仿制T34也不符合德军的战术思想.
德军的战术思想. 到底是什么?不是闪电战吗?
总觉得 德国 中后期的坦克发展与其最为基本的作战理论相违背~~~
大概是战争初期 KV 和 T34 坦克给他们造成的阴影吧~~~
由于优等民族的自尊,使他们想要什么都比俄国造要强~~~
原帖由 湘中王平 于 2007-2-22 22:09 发表

我是看了《兵器》上有关虎王装甲强度的文章哟~
老古回忆录在哪有看滴说~
从实招来~不然打你PP滴哟~
;P ;P :P

学校图书馆借的
叫闪击英雄,很老的书,有很多翻译都不准确,看着很辛苦(还是内部参考:L ,80年代就是这样啊)
德军的战术思想. 到底是什么?不是闪电战吗


正是闪电战与大纵深理论的不同,导致了德军的坦克一定要有好的防护力和大威力坦克炮。上述的两个条件一定要占上风,也同时导致了德军坦克普遍超重。
呀~~~~
是这样吗?
众所周知,闪电闪电,迅猛而突然,闪电战因此而得名。
闪电战的核心是在对手展开其主要兵力和战略资源之前,即以迅猛的攻势将其击败。其基本手段就是集中大量高机动兵力(主要是装甲兵和空军)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然后迅猛突入敌纵深,合围敌主力集团而歼之。为了实现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的目的,古德里安创建了装甲师。他认为在装甲师内,“除非其他一切支援兵都具有同坦克一样的速度和越野机动力,否则坦克是绝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的。”这一点在当时尤为可贵。古德里安装甲兵作战理论(也可说就是德国装甲兵作战理论)的特点还有:坦克只能用于进攻,不能用于防守;坦克只能集中使用,不能分散;装甲师可用于第一梯队实施突破,而后高速向纵深发展,决不迁就步兵的进攻速度等等(以上只是理论,与实际多少有点距离)。
WWII爆发后,德军基本是按战前的的观点运用装甲兵的,其在进攻作战时基本特点是:在适合装甲兵机动的地形上,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在空军的有力配合下突然发起进攻。突破对方战术防御地域后,高速向战役纵深进攻,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战役目的。突破后向纵深发展胜利时,遇敌坚固设防地域多予以绕过;遇对方反冲击时,则多由摩托化步兵和炮兵顶着,装甲兵则从侧后发起突击。
在战役进攻时的兵力部署上,德军通常将装甲集团军(集群)、装甲师(以装甲师为基础)作为突击集团的第一梯队,其兵力部署往往也就一个梯队。各师多独立受领作战任务。故德国装甲师的编制很大,特别是坦克数量,常超过苏军的坦克军。
写得乱糟糟的,不过也大致能看出德国装甲兵在进行攻击突破作战时的坚决性(如此大量的进攻兵力却只部署成一个梯队,有够坚决!)和快速性(偏重同空军的协同,而非步兵和炮兵,有够快!)。

闪电战理论的原创并非古德里安,而源自英法。但德国人在英法相关理论上补充完善,最后在战争中率先实践,直到1943年前,德国人仍然是该种理论的最大受益者。
古德里安的闪电战思想更加注重战略瘫痪理论,即以突不及防的打击,突破敌军正面防线,敌指挥系统就会面临瘫痪。快速机动的部队的凌厉攻势,在敌军前线和后方造成的极大恐慌,从而指挥失序,军心混乱,从心理上给对手造成的沉重打击。因此,古德里安的闪电战的目的是瘫痪敌人,装甲、速度和立体协调只是其手段。

结合实战的运用也不难理解。德军于1940年5月10日发动对法国的进攻,至17日的七天之间,英法联军的整个南部战线已接近崩溃,法国人不相信德军在法国的复杂地形能够重演闪击波兰的奇迹,还在幻想用马恩河会战式的打法去玩阵地相持战。法军参谋总部对这种全新的战法束手无策,前线士兵草木皆兵。古德里安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彻底的验证

确实,当面对浅纵深,长战线,后方战略预备队组织松散的防御体系时,闪电战的效能实在不容低估.德军所强调的首次突击及其后效应可以发挥最大效果.突破后前出的各装甲师的确不用太在意侧后的威胁(魔鬼7师战线最长时近400km,却一直没感到侧后有多大实际压力便是明证).在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空军的战术支援也着实靠得住(戴高乐的第4装甲师(旅?)反击古德里安部,终被古协同空军击退,亦又成一例).总之,法国之役,闪电战发挥得的确完美.
大纵深作战理论源自30年代图哈切附元帅,与闪电战相同,大纵深也十分注重各兵种协调,但它对装甲部队的使用与闪电战有些不同。大纵深仍把步兵作为主体,进攻先期步兵在火炮、装甲部队等各兵种支援下在敌军阵地打开突破口,随后才开始投入机械化部队用以稳固突破口,扩大战果,并深入敌防御纵深,加以分割包围;战略航空兵同时对敌后方战略要地实施打击,从而摧毁其战争潜力。最终达到彻底击垮敌人的目的。
原帖由 antonyxiao 于 2007-2-26 06:02 发表


正是闪电战与大纵深理论的不同,导致了德军的坦克一定要有好的防护力和大威力坦克炮。上述的两个条件一定要占上风,也同时导致了德军坦克普遍超重。



似乎阁下对闪电战的理解和在下有些出入~~~
原帖由 x_jia 于 2007-2-25 23:03 发表

学校图书馆借的
叫闪击英雄,很老的书,有很多翻译都不准确,看着很辛苦(还是内部参考:L ,80年代就是这样啊)

一定是和偶看《练兵实记》一样滴辛苦~
偶手上有5种不同版本的《练兵实记》啊~
全部都是繁体字无标点符号的~:') :') :')
:L :L ;funk
似乎阁下对闪电战的理解和在下有些出入~~~


你对闪击的介绍很对。闪击战和大纵深理论都强调“纵深”, 也就是说装甲部队的机动能力非常重要。 但是两种理论在突击方向上打开缺口的战术是不同的,特别是坦克的运用。
引用一下你对闪击战和大纵深理论的的描述, 比较一下不同之处:

闪击
装甲师可用于第一梯队实施突破,而后高速向纵深发展,决不迁就步兵的进攻速度等等
...德军通常将装甲集团军(集群)、装甲师(以装甲师为基础)作为突击集团的第一梯队,其兵力部署往往也就一个梯队。各师多独立受领作战任务...


大纵深理
大纵深也十分注重各兵种协调,但它对装甲部队的使用与闪电战有些不同。大纵深仍把步兵作为主体,进攻先期步兵在火炮、装甲部队等各兵种支援下在敌军阵地打开突破口,随后才开始投入机械化部队用以稳固突破口,扩大战果,并深入敌防御纵深,加以分割包围;战略航空兵同时对敌后方战略要地实施打击,从而摧毁其战争潜力。最终达到彻底击垮敌人的目的。


正是上述的不同点导致坦克的设计思路的不同
楼上滴~
顶你~(真难为你了~:L )
;P ;P :P
现在的坦克造的再好在美国的强大空军面前还是一堆狗屎而已.:D
大概是因为突破阶段的不同,一个是用装甲力量直接突破,另一个则是利用步兵集团进行突破,所以德军对装甲的要求比较高是吧
原帖由 美国是上帝 于 2007-2-27 11:18 发表
现在的坦克造的再好在美国的强大空军面前还是一堆狗屎而已.:D

现在的狗屎再臭在你面前也是一碟珍馐。
原帖由 刺刀上膛 于 2007-2-28 04:06 发表

现在的狗屎再臭在你面前也是一碟珍馐。

说得好~鼓掌~
:handshake :handshake
原帖由 湘中王平 于 2007-2-25 19:12 发表

苏联坦克二战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做不到“短停射击甚至行进间射击”啊~
不会是出口“猴”型吧~
:L :L :o

二战坦克之间的战斗都是以行进间短停射击为主要模式,T34怎么可能到二战后都没做不到,无非是精度上差点而已。
不要随便说什么什么做不到,开T34一样可以行进间射击,无非是准头完全没谱罢了;P
原帖由 suzutsuki 于 2007-3-1 19:37 发表

二战坦克之间的战斗都是以行进间短停射击为主要模式,T34怎么可能到二战后都没做不到,无非是精度上差点而已。
不要随便说什么什么做不到,开T34一样可以行进间射击,无非是准头完全没谱罢了;P


我认为这是废话~~~~
原帖由 戍卫部队 于 2007-3-1 23:16 发表


我认为这是废话~~~~

我也这么认为~所以没回帖~
不过你都回了~偶也只好.........................
:L :L ;funk
王平兄:天哪!严重同情中,偶的《练兵实记》虽也是繁体,但至少还有标点。可惜只有一本,舍不得送你。;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