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中国可能对敌方首先使用战术核武器(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4:03:46
在一定条件下,中国可能对敌方首先使用战术核武器
    ——中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

    美国在一九五0年代曾经多次打算使用核子武器在北韩、金门马祖地区、以及中国大陆的其他地区打击中国。
    一九五0年十一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韩战第一次战役中以突然袭击的方式给美军造成了极大的打击,美军仓皇撤退,此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认真地考虑了使用核子武器轰炸中国军队,以扭转战局。一九五三年二月—五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准备在北韩的开城地区对中国集结的军队使用战术核子武器。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到一九五五年三月间,中国对金门马祖地区发动攻击,美国认为必须遏止共产主义在亚洲的扩张,因此多次打算对中国大陆使用核子武器。一九五八年九月,由于中国不断的炮击金门马祖地区,美国认为中国又在试图扩张,所以再一次准备对中国大陆使用核子武器。当时,美国已经把核子武器部署在台湾的台南空军基地,美国在台湾海峡巡弋的第七舰队也配载了相当数量的核子武器,而且得到了授权,一旦台湾海峡情势紧急,就可以直接对进攻的中国军队使用核子武器。
    因此,中国有关核导弹的第一条战略思想便是:制造出原子弹头装在导弹上,拥有自己的战略导弹,打破美国的核讹诈。毛泽东在一九五六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中共领导层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极为一致。
    随著中共和苏共之间的分裂,中国同苏联也产生了战争的可能,一九六九年中苏边境战争发生后,苏联打算以核子武器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打击,以彻底摧毁中国的武装力量。因此,继美国之后中国又多了一个核子对手。
    自一九六四年拥有核子武器以来,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上看,中国有关核导弹的战略思想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简单核子威慑阶段,从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八四年;第二阶段:实用核子威慑阶段,从一九八四年至二000年;第三阶段:能动核子威慑阶段,从二000年开始至将来。

一、简单核子威慑阶段(一九六四—一九八四)
    中国的简单核子威慑战略思想内容较为单一:掌握战略核子武器,粉碎敌人的核讹诈,不依赖核子武器取得战争的胜利,在战争中不首先使用核子武器。
    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的第二天,一九六四年十月十七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声明中表述了其简单核子威慑阶段的战略思想:面临日益增长的美国的核威胁,中国不能无动于衷。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上述的政府声明,可以作为简单核子威慑阶段中国核子战略思想的正式表述。

二、实用核子威慑阶段(一九八四—二000)
    实用核子威慑阶段的中国战略 思想与简单核子威慑阶段的战略思想相比较,有继承的特点,也有发展的特点。
    实用核子威慑阶段的中国核子战略思想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核子防御而非核子进攻的战略思想;(二)对敌人实施核子威慑的战略思想;(三)遭受核子攻击时实施核子报复的战略思想;(四)以核子反击有效摧毁敌人的战略思想。
(一)核子防御而非核子进攻的战略思想
    就中国的军事力量而言,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八九年的四十年间,其常规力量一直大于核子力量。
    因此在中国的国防战略思想上,一直没有在战争中首先使用核子武器的思想,中国一直认为在反侵略战争中,自己有足够的常规力量打败侵略者,不需要使用核子武器。
    中国核子战略的决策者之一周恩来在一九五0年代便认识到核子武器在战争中对人类的毁灭作用,从此角度出发,中国也不主张首先使用核子武器。一九五五年一月三十一日周恩来在中国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提出:我们应该使全世界人民知道,原子能如果为和平建设服务,就可以造福人类,如果为战争服务,就是毁灭人类。在实用核子威慑阶段,中国核子防御而非核子进攻的战略思想,基本上是在上述的二种战略估计上产生的。
    从中国生产的核子武器数量和性能上看,直到一九八0年代中期,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苏联,都是防御性的,而非进攻性的。因此美国和苏联都没有从中国那里感到核子武器的进攻性威胁。直到一九九0年代,中国的核子武器技术已经极其成熟,轻易地生产出自己需要的所有导弹核武器,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才开始在美国国会作证,言及中国活跃的核子武器研究发展已经对美国本土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尽管中国已经拥有足够的导弹核武器,但是其核子战略思想仍然保持著核子防御而非核子进攻的层次。然而,在实用核子威慑阶段,随著战术核子武器的发展成熟,中国军事思想界已经开始了使核子防御战略思想向前发展的问题。
    中国在实用核子威慑阶段中核子防御而非核子攻击的战略思想,乃是简单核子威慑阶段相应战略思想的直接继承。
(二)对敌人实施核子威慑的战略思想
    一九八四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开始进行战备值班。「战备值班」的意义是无论何时,只要中央军委有命令,立即便可以向敌人发射导弹。
    有了这种力量基础,中国的核子战略思想就比简单核子威慑阶段的思想向前迈出了一步:在自己受到对方威慑的时候,以自己的核子武力向对方进行反威慑,对敌人实施核子威慑,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冷战结束前后,中国同苏联(俄国)之间的关系已经缓和,双方决定战略核子导弹互不瞄准对方。由于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共同需要,中国与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因此,中国核子威慑的对象目前只有美国和日本,以美国为主要威慑对象。
    在台湾逐渐走向独立,美国向台湾不断提供高科技武器,并且策应支持台湾的情况下,中国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时地向军事冲突的方向发展,在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已经对美国进行过核子威慑:一九九一年九月三—四日,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杨尚昆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准备打仗,打局部地区仗,打现代化立体大仗,甚至打核子战。帝国主义要搞霸权,要搞强权,要搞颠覆,要搞侵略,迫使我们要应付打仗。哪一国发动战争,挑起战争,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哪一国就必须承担战争的恶果,也必定在哪一国土地上遭受反侵略的毁灭性打击。这是中国对敌人实施核子威慑战略思想的一个典型的例证。
(三)遭受核子攻击时实施核子报复的战略思想
    中国认为在首先遭受敌人攻击的情况下,自己必须给敌人以有力的核子反击。在实施核子反击的时候,对敌人一定要狠,要打击敌人的要害。
    在实用核子威慑阶段,中国的核子战略思想还没有主动对敌方实施先发制人核子攻击的设想,因此,中国的战略核子导弹绝大部分瞄准的目标,不是敌方的核子基地和军事基地等等「硬目标」,而是敌方的工业中心,政治经济中心,人口中心等等「软目标」。
    中国的战略思想是,一旦遭受敌方的核子攻击,就向对方社会价值最为集中的目标实施核子反击,使敌方在战争中所受到的价值损失,远远大于它在战争中获得的价值。
    这种核子威慑思想乃是中国对自己核子武器效能的有效利用。
    然而,上述的这种核子反击的思想是在中国遭受敌方战略核子攻击情况下的思考和反应,它并不适用于中国在战争中受到战术核子武器攻击时的情况。
    中国在遭受战术核子武器攻击的情况下,可能的反应是以战术核子武器给敌方以核子反击。在中国战术核子武力被摧毁的情况下,中国就会动用战略核子导弹,就会对敌方的战略目标发动攻击。
    中国在受到战术核子武器攻击时的反应,同受到战略核子武器攻击时的反应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对战术核子武器攻击的核子反击,有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在升级的过程中,战争有停止的可能。而中国遭受战略核子武器攻击的情况则不一样,人类一旦使用战略核武器相互攻击,核战争就很难停止下来。
(四)以核子反击有效摧毁敌人的战略思想
    在东方哲学思想衍生出的战略思想中,「后发制人」一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中国实用核子威慑阶段中,后发制人的核子战略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发挥的结果便是以核子反击有效摧毁敌人战略思想的产生。
    后发制人的核子战略思想包括了二个主要的部分:一、在敌人实施全面核子攻击的条件下,己方能够有足够的战略核子导弹在敌人的攻击之下生存下来;二、以生存下来的战略导弹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确保对敌方工业和人口中心的全面摧毁。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多次遭受美国和苏联的核子攻击威胁,所以中共极为重视其战略导弹的防护,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比较强。在中国战略核子导弹遭受全面核子攻击的情况下,大约能够有百分之五十的导弹生存下来并用于核子反击。
    中国的战略核子导弹的改进型,如东风—3改进型、东风—4改进型、东风—5改进型、东风—31、东风—41、巨浪—2等等均有携带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的能力,这些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够大面积摧毁不同的城市。
    因此,中国在实用核子威慑阶段的战略思想具有后发制人,有效摧毁敌国的内容,例如在遭受敌方先发制人的核子攻击时,以生存下来的战略核子导弹一举摧毁敌国所有十万人以上的城市。

三、能动核子威慑阶段(二000——)
    到二000年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洲际潜射导弹已经全面地装备战略导弹部队,中国的核子武库彻底完备,其核子战略思想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中国核子战略思想演变的原因来自二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战略思想随社会发展变化引导核子战略思想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核子武力在性质、数量、种类方面的飞跃引起核子战略思想的一定程度变化。
    在能动核子威慑阶段,中国的核子战略思想从被动发展到主动,从后发制人的原则发展到在一定的条件下先发制人。在一定的战争条件下,中国可能对敌方首先使用战术核子武器。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意识形态色彩的减弱,战术核子武器的成熟,促使中国传统核子战略思想发生大的变化,新型的核子战略思想将产生出来。中国的新型核子战略思想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确保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成为核子战略思想的最高准则,意识形态的影响消失;被动核子威慑思想让位于特定条件下的主动核子威慑思想;有限核子报复的思想让位于全面核子报复的思想;单一层次核子威慑的思想让位于多层次核子威慑的思想;战术核子武器在局部战争中实用化的思想。
    未来,中国在同其他国家发生争端和冲突的时候,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很可能使用小当量的战术核子武器迅速高效的解决战斗。
    中国使用核子武器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分为紧急情况下的决策执行过程和非紧急情况下的决策执行过程二种。参与决策过程的有如下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第二炮兵司令部。在一定条件下,中国可能对敌方首先使用战术核武器
    ——中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

    美国在一九五0年代曾经多次打算使用核子武器在北韩、金门马祖地区、以及中国大陆的其他地区打击中国。
    一九五0年十一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韩战第一次战役中以突然袭击的方式给美军造成了极大的打击,美军仓皇撤退,此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认真地考虑了使用核子武器轰炸中国军队,以扭转战局。一九五三年二月—五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准备在北韩的开城地区对中国集结的军队使用战术核子武器。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到一九五五年三月间,中国对金门马祖地区发动攻击,美国认为必须遏止共产主义在亚洲的扩张,因此多次打算对中国大陆使用核子武器。一九五八年九月,由于中国不断的炮击金门马祖地区,美国认为中国又在试图扩张,所以再一次准备对中国大陆使用核子武器。当时,美国已经把核子武器部署在台湾的台南空军基地,美国在台湾海峡巡弋的第七舰队也配载了相当数量的核子武器,而且得到了授权,一旦台湾海峡情势紧急,就可以直接对进攻的中国军队使用核子武器。
    因此,中国有关核导弹的第一条战略思想便是:制造出原子弹头装在导弹上,拥有自己的战略导弹,打破美国的核讹诈。毛泽东在一九五六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中共领导层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极为一致。
    随著中共和苏共之间的分裂,中国同苏联也产生了战争的可能,一九六九年中苏边境战争发生后,苏联打算以核子武器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打击,以彻底摧毁中国的武装力量。因此,继美国之后中国又多了一个核子对手。
    自一九六四年拥有核子武器以来,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上看,中国有关核导弹的战略思想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简单核子威慑阶段,从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八四年;第二阶段:实用核子威慑阶段,从一九八四年至二000年;第三阶段:能动核子威慑阶段,从二000年开始至将来。

一、简单核子威慑阶段(一九六四—一九八四)
    中国的简单核子威慑战略思想内容较为单一:掌握战略核子武器,粉碎敌人的核讹诈,不依赖核子武器取得战争的胜利,在战争中不首先使用核子武器。
    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的第二天,一九六四年十月十七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声明中表述了其简单核子威慑阶段的战略思想:面临日益增长的美国的核威胁,中国不能无动于衷。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上述的政府声明,可以作为简单核子威慑阶段中国核子战略思想的正式表述。

二、实用核子威慑阶段(一九八四—二000)
    实用核子威慑阶段的中国战略 思想与简单核子威慑阶段的战略思想相比较,有继承的特点,也有发展的特点。
    实用核子威慑阶段的中国核子战略思想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核子防御而非核子进攻的战略思想;(二)对敌人实施核子威慑的战略思想;(三)遭受核子攻击时实施核子报复的战略思想;(四)以核子反击有效摧毁敌人的战略思想。
(一)核子防御而非核子进攻的战略思想
    就中国的军事力量而言,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八九年的四十年间,其常规力量一直大于核子力量。
    因此在中国的国防战略思想上,一直没有在战争中首先使用核子武器的思想,中国一直认为在反侵略战争中,自己有足够的常规力量打败侵略者,不需要使用核子武器。
    中国核子战略的决策者之一周恩来在一九五0年代便认识到核子武器在战争中对人类的毁灭作用,从此角度出发,中国也不主张首先使用核子武器。一九五五年一月三十一日周恩来在中国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提出:我们应该使全世界人民知道,原子能如果为和平建设服务,就可以造福人类,如果为战争服务,就是毁灭人类。在实用核子威慑阶段,中国核子防御而非核子进攻的战略思想,基本上是在上述的二种战略估计上产生的。
    从中国生产的核子武器数量和性能上看,直到一九八0年代中期,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苏联,都是防御性的,而非进攻性的。因此美国和苏联都没有从中国那里感到核子武器的进攻性威胁。直到一九九0年代,中国的核子武器技术已经极其成熟,轻易地生产出自己需要的所有导弹核武器,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才开始在美国国会作证,言及中国活跃的核子武器研究发展已经对美国本土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尽管中国已经拥有足够的导弹核武器,但是其核子战略思想仍然保持著核子防御而非核子进攻的层次。然而,在实用核子威慑阶段,随著战术核子武器的发展成熟,中国军事思想界已经开始了使核子防御战略思想向前发展的问题。
    中国在实用核子威慑阶段中核子防御而非核子攻击的战略思想,乃是简单核子威慑阶段相应战略思想的直接继承。
(二)对敌人实施核子威慑的战略思想
    一九八四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开始进行战备值班。「战备值班」的意义是无论何时,只要中央军委有命令,立即便可以向敌人发射导弹。
    有了这种力量基础,中国的核子战略思想就比简单核子威慑阶段的思想向前迈出了一步:在自己受到对方威慑的时候,以自己的核子武力向对方进行反威慑,对敌人实施核子威慑,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冷战结束前后,中国同苏联(俄国)之间的关系已经缓和,双方决定战略核子导弹互不瞄准对方。由于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共同需要,中国与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因此,中国核子威慑的对象目前只有美国和日本,以美国为主要威慑对象。
    在台湾逐渐走向独立,美国向台湾不断提供高科技武器,并且策应支持台湾的情况下,中国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时地向军事冲突的方向发展,在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已经对美国进行过核子威慑:一九九一年九月三—四日,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杨尚昆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准备打仗,打局部地区仗,打现代化立体大仗,甚至打核子战。帝国主义要搞霸权,要搞强权,要搞颠覆,要搞侵略,迫使我们要应付打仗。哪一国发动战争,挑起战争,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哪一国就必须承担战争的恶果,也必定在哪一国土地上遭受反侵略的毁灭性打击。这是中国对敌人实施核子威慑战略思想的一个典型的例证。
(三)遭受核子攻击时实施核子报复的战略思想
    中国认为在首先遭受敌人攻击的情况下,自己必须给敌人以有力的核子反击。在实施核子反击的时候,对敌人一定要狠,要打击敌人的要害。
    在实用核子威慑阶段,中国的核子战略思想还没有主动对敌方实施先发制人核子攻击的设想,因此,中国的战略核子导弹绝大部分瞄准的目标,不是敌方的核子基地和军事基地等等「硬目标」,而是敌方的工业中心,政治经济中心,人口中心等等「软目标」。
    中国的战略思想是,一旦遭受敌方的核子攻击,就向对方社会价值最为集中的目标实施核子反击,使敌方在战争中所受到的价值损失,远远大于它在战争中获得的价值。
    这种核子威慑思想乃是中国对自己核子武器效能的有效利用。
    然而,上述的这种核子反击的思想是在中国遭受敌方战略核子攻击情况下的思考和反应,它并不适用于中国在战争中受到战术核子武器攻击时的情况。
    中国在遭受战术核子武器攻击的情况下,可能的反应是以战术核子武器给敌方以核子反击。在中国战术核子武力被摧毁的情况下,中国就会动用战略核子导弹,就会对敌方的战略目标发动攻击。
    中国在受到战术核子武器攻击时的反应,同受到战略核子武器攻击时的反应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对战术核子武器攻击的核子反击,有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在升级的过程中,战争有停止的可能。而中国遭受战略核子武器攻击的情况则不一样,人类一旦使用战略核武器相互攻击,核战争就很难停止下来。
(四)以核子反击有效摧毁敌人的战略思想
    在东方哲学思想衍生出的战略思想中,「后发制人」一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中国实用核子威慑阶段中,后发制人的核子战略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发挥的结果便是以核子反击有效摧毁敌人战略思想的产生。
    后发制人的核子战略思想包括了二个主要的部分:一、在敌人实施全面核子攻击的条件下,己方能够有足够的战略核子导弹在敌人的攻击之下生存下来;二、以生存下来的战略导弹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确保对敌方工业和人口中心的全面摧毁。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多次遭受美国和苏联的核子攻击威胁,所以中共极为重视其战略导弹的防护,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比较强。在中国战略核子导弹遭受全面核子攻击的情况下,大约能够有百分之五十的导弹生存下来并用于核子反击。
    中国的战略核子导弹的改进型,如东风—3改进型、东风—4改进型、东风—5改进型、东风—31、东风—41、巨浪—2等等均有携带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的能力,这些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够大面积摧毁不同的城市。
    因此,中国在实用核子威慑阶段的战略思想具有后发制人,有效摧毁敌国的内容,例如在遭受敌方先发制人的核子攻击时,以生存下来的战略核子导弹一举摧毁敌国所有十万人以上的城市。

三、能动核子威慑阶段(二000——)
    到二000年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洲际潜射导弹已经全面地装备战略导弹部队,中国的核子武库彻底完备,其核子战略思想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中国核子战略思想演变的原因来自二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战略思想随社会发展变化引导核子战略思想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核子武力在性质、数量、种类方面的飞跃引起核子战略思想的一定程度变化。
    在能动核子威慑阶段,中国的核子战略思想从被动发展到主动,从后发制人的原则发展到在一定的条件下先发制人。在一定的战争条件下,中国可能对敌方首先使用战术核子武器。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意识形态色彩的减弱,战术核子武器的成熟,促使中国传统核子战略思想发生大的变化,新型的核子战略思想将产生出来。中国的新型核子战略思想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确保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成为核子战略思想的最高准则,意识形态的影响消失;被动核子威慑思想让位于特定条件下的主动核子威慑思想;有限核子报复的思想让位于全面核子报复的思想;单一层次核子威慑的思想让位于多层次核子威慑的思想;战术核子武器在局部战争中实用化的思想。
    未来,中国在同其他国家发生争端和冲突的时候,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很可能使用小当量的战术核子武器迅速高效的解决战斗。
    中国使用核子武器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分为紧急情况下的决策执行过程和非紧急情况下的决策执行过程二种。参与决策过程的有如下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第二炮兵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