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陷阱”谢尔曼坦克 zz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11:13



“死亡陷阱”谢尔曼坦克

     二战老兵库柏(Belton Cooper)曾经是美国陆军第三装甲师机修营排长,专职回收修复被击伤击毁的美军坦克,参加过诺曼底登陆以后的所有西线战役。库柏1998年出版的回忆录定名为《死亡陷阱》,无疑是对M4谢尔曼坦克的盖棺定论。



      直到今天,西方史学界的不少专家学者仍然坚持己见,认为M4谢尔曼坦克是二战最好的坦克之一,是盟军赢得战争的功臣。前段时间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的一系列电视节目中,接收采访的老兵们对谢尔曼坦克的拙劣表现依然耿耿于怀,说到伤心之处无不老泪纵横。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老兵的这样一段话:“美国陆军无论做怎样的保证、声明、和承诺,都无法告慰成千上万死伤的坦克兵和依靠谢尔曼坦克掩护的步兵。提供质量比敌方差距如此悬殊的武器长达两年之久,无论是谁负责供应美军坦克,都必须为此承担罪责。我实在不能理解居然有人能够如此渎职而逃脱惩罚。”




       平心而论,M4谢尔曼坦克非但不是一款拙劣设计,还具备许多优点和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首先,M4谢尔曼是二战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动力系统的坚固耐用连苏联坦克都逊色几分,德国坦克更是望尘莫及。德国虎豹坦克每隔1,000公里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须运回德国或捷克的工厂大修。谢尔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就足够了。性能可靠,故障极少,使美军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过德军坦克。






      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设计大概也是二战最优秀的。美国研制生产坦克的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导的生产线原理,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美国二战期间总共生产了各种装甲战车287,000辆,其中包括将近5万辆M4谢尔曼坦克。最有趣的是,谢尔曼坦克的尺寸是参照美国“自由轮”的船舱设计,非常便于远洋运输。看来美军对后勤的重要性理解得非常透彻。





     谢尔曼坦克还拥有几项世界领先技术。首先炮塔转动装置是二战最快的,转动一周只需要不足10秒钟。其次谢尔曼还是二战唯一装备了火炮垂直稳定仪的坦克,能够在行进当中瞄准目标开炮。谢尔曼的500马力汽油发动机也是二战最优秀的坦克引擎之一,使谢尔曼坦克具有47公里的最高公路时速。这些优点都很有助于机动作战。





     1942年春天,谢尔曼坦克首次出现在北非战场。当时隆美尔非洲兵团装备的坦克依然是过时的3型、4型和38t型,于是谢尔曼坦克拥有无可置疑的战场统治权,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大量使用。战役以后,隆美尔写道:“敌方的新式谢尔曼坦克,比我们所有的型号都要先进。”





      然而以后的两年间,苏德战场沧海桑田,坦克装备日新月异,而美国陆军依然是谢尔曼独当一面。事实上从1943年盟军登陆意大利开始,就陆续有前线战报指出德军新式坦克的明显优势,美军高层置若罔闻。到1944年盟军登陆诺曼底,德军装甲师已经全面换装,4G型和豹式坦克各占一半,另有虎式坦克组成的十几个重坦克营。跟对手相比谢尔曼坦克的弱点显然是致命的。





      首先来看看主炮。谢尔曼坦克装备一门M3型75毫米L/40加农炮,这门炮使用的高爆弹相当出色,但穿甲弹就非常平庸了。谢尔曼主炮能够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62毫米钢板,穿甲能力比苏联T-34早期型号的76毫米L/42主炮还要逊色一些,跟德军现役的75毫米48倍和70倍身管火炮相比就差距悬殊了。



      M4A3改进型换装一门75毫米53倍身管火炮,1,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增强到89毫米,依然比德国虎豹差一个档次。二战老兵的访谈里充满了令人沮丧绝望的回忆,谢尔曼坦克在数百米到数十米不等的距离向德军坦克开火,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射的炮弹在德国坦克装甲上反弹,飞到几百米的空中。




      曾在巴顿第三集团军服役的老兵弗兰克尔(Nat Frankel)的回忆最耐人寻味,一次他的谢尔曼坦克冲到德军一辆虎式坦克30米的地方向炮塔侧面连开三炮,炮弹都反弹开去,这时他看到一个德国军官从炮塔探出半截身子,拿出一个手帕在弹痕上掸了掸,向他微笑,好像在对他的冒犯表示谅解。





        防护能力方面,谢尔曼坦克的正面和侧面装甲厚50毫米,正面有47度斜角,防护效果相当于70毫米,侧面则没有斜角。炮塔正面装甲厚88毫米。德军4G型坦克在1,000米以外,虎豹坦克2,000米以外,就能击穿谢尔曼的正面装甲。雪上加霜的是,谢尔曼坦克外型线条瘦高,早期型号高2.8米,改进型号高达3.4米,行进在战场上如同招摇过市,是德军坦克的最佳目标。




      另外谢尔曼坦克的汽油发动机非常容易起火爆炸,这个弊病使谢尔曼坦克获得了“朗森打火机”的绰号,因为这个打火机的广告词是“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西线流传着各种各样谢尔曼坦克被击毁的故事,有德国坦克一发炮弹贯穿两辆谢尔曼坦克的战例,炮弹穿透房屋砖墙击毁谢尔曼坦克的战例。




       一个德国坦克兵回忆道:“我们看到一队谢尔曼坦克开过来,彼此打趣说,美国佬又送来一打朗森打火机,那些薄皮坦克又高又直,个个挺着一门短筒小炮,在我们的瞄准镜里三公里以外就能看见,一炮打过去,马上烧得象节日的焰火,里面的人都活活烧死. . . 为什么一个拥有底特律汽车城的国家会造出这种东西让他们的士兵去送死呢?”





    因为上述的致命缺陷,盟军坦克兵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他们装备的谢尔曼坦克根本不具备同德国坦克对抗的能力,却不得不在盟军攻势中冲锋陷阵,结果造成可怕的战损和伤亡。



    美军第3装甲师登陆诺曼底时拥有232辆谢尔曼坦克,到战争结束,这个师共有648辆谢尔曼被击毁报废,另有700辆被击伤,修复以后重上战场,战损率高达580%。诺曼底战役中,美军第2装甲师在两天里就损失57辆谢尔曼坦克,伤亡363人。美军第4装甲师硬性规定,只能救助那些从坦克里爬出来的伤兵,不许救助坦克里面的伤兵,因为怕士兵看见被毁坦克里面的惨状,影响士气。阿登战役前夕,美军装甲师的伤亡如此惨重,出现了没有足够的坦克兵装备坦克的局面,许多仓促上阵的坦克只有3个乘员,而不是规定的5人。




      许多原因导致了这个惨痛的局面。谢尔曼坦克是美军三个部门的合作结晶:陆军地面部队,装甲委员会,和军械委员会。陆军地面部队提供性能要求,装甲委员会提供坦克设计,军械委员会提供火炮装备。




      美军高层的官僚们为了保住脸面,故意淡化处理针对谢尔曼坦克的种种不利证据,军械委员会甚至夸大75毫米主炮的穿甲能力,居然连艾森豪威尔都蒙在鼓里。布雷德里的回忆录里有这么一段,艾克得知谢尔曼坦克换装的76毫米L53主炮依然无法击穿德国虎豹的正面装甲,大发雷霆:“怎么我们的76炮还是不顶用?我一直以为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军械委告诉我这门炮能干掉德军所有的坦克,为什么我总是最后一个知道坏消息的人?”




      其实当时盟军方面有没有威力足够的火炮呢?回答是肯定的,至少美国的M3型90毫米L/50加农炮(后来装备M36歼击坦克和M26潘兴坦克),和英国的17磅反坦克炮,都能够击穿德军重型坦克的装甲。事实上早就有人建议给谢尔曼坦克装备英国的17磅火炮,但被美军军械委员会拒绝,理由是17磅火炮尺寸太大,装不进谢尔曼坦克的炮塔。




     还是英国人不信这个邪,独自将谢尔曼坦克的炮塔稍加改装,就成为盟军唯一能够与德国坦克火力对抗的谢尔曼“萤火虫”坦克。可惜的是英国工业能力不足,仅仅有600辆萤火虫坦克装备部队。尽管数量有限,萤火虫坦克依然给德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德军坦克王牌魏特曼的就是被一辆萤火虫坦克击毙的。





      谢尔曼坦克火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美军装甲部队的战术思想。二战前夕,欧美各国军队都在探索装甲部队的战术思想,其中只有苏德的装甲战术得到实战检验。



     美军装甲战术的始作俑者是当时任地面部队总司令的麦克奈尔中将(Lesley McNair)。他倡导的装甲战术,其核心是两种坦克的分工协作。美军的主战坦克M4谢尔曼,主要任务是攻击敌军的步兵,而不是攻击坦克。如果谢尔曼坦克遭遇敌方坦克的阻击,应该召唤歼击坦克(Tank Destroyer)。歼击坦克的特点是装甲薄,速度快,装备威力巨大的反坦克炮,任务是迅速赶到敌方坦克出没的地点提供火力支援。美军登陆诺曼底时,装甲师和步兵师都装备有M10、M18、和M36三种歼击坦克。



     麦克奈尔的战术思想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跟实战差之千里。这种战术思想也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谢尔曼坦克根本不是用来打坦克的,所以没有必要装备反坦克火炮。而歼击坦克实质上就是自行火炮,因此隶属炮兵,组织、训练、指挥体系都和装甲部队泾渭分明。实战证明,本来应该支援步兵的谢尔曼坦克不得不频频对抗德军坦克,而歼击坦克老派不上用场,只好充当野战火炮,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结果二者都是舍长就短。




       麦克奈尔是美军资深将领,连艾森豪威尔都是他提拔起来的,美军内部无人敢挑战他的权威。麦克奈尔又是出奇的刚愎自用,坚信他的战术思想是绝对真理。



       1943年11月盟军登陆意大利以后,遭遇德军虎豹坦克,要求提升坦克装甲火力的呼声越来越高,麦克奈尔依然固执己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没有理由改变既定方针,那就是我们将依靠大批M4谢尔曼坦克赢得战争。前方战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谢尔曼坦克的优势遭到挑战,提升坦克的装甲和火力就会改变我们的既定战术,使坦克对抗坦克,而我们的坦克应该打击敌军脆弱的步兵部队。对付敌军重型坦克的唯一选择是歼击坦克。” 因为他的固执,美军新式坦克M26潘兴的研制迟迟无法完成。



     1944年7月,麦克奈尔亲临前线视察部队,遭到美军飞机误炸身亡,成为二战盟军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他死以后,潘兴坦克的研制步伐加快,但装备部队时已经是1945年初了,根本未能发挥实质性作用。美军军史称赞麦克奈尔为强化训练部队呕心沥血,因此让士兵战时少流多少血。鉴于他的刚愎自用也导致了多少坦克兵无端送命,大致可算功过相抵。死鬼麦克奈尔成了美军高层官僚严重渎职的替罪羊,所以也就没人替“死亡陷阱”谢尔曼承担罪责了。



       谢尔曼坦克的诸多弱点不但给美军装甲部队造成令人发指的伤亡和痛苦,而且大大推迟了欧洲战事的终结。 这句评语是对谢尔曼坦克最好的盖棺定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7 12:16:20编辑过]



“死亡陷阱”谢尔曼坦克

     二战老兵库柏(Belton Cooper)曾经是美国陆军第三装甲师机修营排长,专职回收修复被击伤击毁的美军坦克,参加过诺曼底登陆以后的所有西线战役。库柏1998年出版的回忆录定名为《死亡陷阱》,无疑是对M4谢尔曼坦克的盖棺定论。



      直到今天,西方史学界的不少专家学者仍然坚持己见,认为M4谢尔曼坦克是二战最好的坦克之一,是盟军赢得战争的功臣。前段时间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的一系列电视节目中,接收采访的老兵们对谢尔曼坦克的拙劣表现依然耿耿于怀,说到伤心之处无不老泪纵横。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老兵的这样一段话:“美国陆军无论做怎样的保证、声明、和承诺,都无法告慰成千上万死伤的坦克兵和依靠谢尔曼坦克掩护的步兵。提供质量比敌方差距如此悬殊的武器长达两年之久,无论是谁负责供应美军坦克,都必须为此承担罪责。我实在不能理解居然有人能够如此渎职而逃脱惩罚。”




       平心而论,M4谢尔曼坦克非但不是一款拙劣设计,还具备许多优点和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首先,M4谢尔曼是二战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动力系统的坚固耐用连苏联坦克都逊色几分,德国坦克更是望尘莫及。德国虎豹坦克每隔1,000公里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须运回德国或捷克的工厂大修。谢尔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就足够了。性能可靠,故障极少,使美军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过德军坦克。






      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设计大概也是二战最优秀的。美国研制生产坦克的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导的生产线原理,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美国二战期间总共生产了各种装甲战车287,000辆,其中包括将近5万辆M4谢尔曼坦克。最有趣的是,谢尔曼坦克的尺寸是参照美国“自由轮”的船舱设计,非常便于远洋运输。看来美军对后勤的重要性理解得非常透彻。





     谢尔曼坦克还拥有几项世界领先技术。首先炮塔转动装置是二战最快的,转动一周只需要不足10秒钟。其次谢尔曼还是二战唯一装备了火炮垂直稳定仪的坦克,能够在行进当中瞄准目标开炮。谢尔曼的500马力汽油发动机也是二战最优秀的坦克引擎之一,使谢尔曼坦克具有47公里的最高公路时速。这些优点都很有助于机动作战。





     1942年春天,谢尔曼坦克首次出现在北非战场。当时隆美尔非洲兵团装备的坦克依然是过时的3型、4型和38t型,于是谢尔曼坦克拥有无可置疑的战场统治权,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大量使用。战役以后,隆美尔写道:“敌方的新式谢尔曼坦克,比我们所有的型号都要先进。”





      然而以后的两年间,苏德战场沧海桑田,坦克装备日新月异,而美国陆军依然是谢尔曼独当一面。事实上从1943年盟军登陆意大利开始,就陆续有前线战报指出德军新式坦克的明显优势,美军高层置若罔闻。到1944年盟军登陆诺曼底,德军装甲师已经全面换装,4G型和豹式坦克各占一半,另有虎式坦克组成的十几个重坦克营。跟对手相比谢尔曼坦克的弱点显然是致命的。





      首先来看看主炮。谢尔曼坦克装备一门M3型75毫米L/40加农炮,这门炮使用的高爆弹相当出色,但穿甲弹就非常平庸了。谢尔曼主炮能够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62毫米钢板,穿甲能力比苏联T-34早期型号的76毫米L/42主炮还要逊色一些,跟德军现役的75毫米48倍和70倍身管火炮相比就差距悬殊了。



      M4A3改进型换装一门75毫米53倍身管火炮,1,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增强到89毫米,依然比德国虎豹差一个档次。二战老兵的访谈里充满了令人沮丧绝望的回忆,谢尔曼坦克在数百米到数十米不等的距离向德军坦克开火,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射的炮弹在德国坦克装甲上反弹,飞到几百米的空中。




      曾在巴顿第三集团军服役的老兵弗兰克尔(Nat Frankel)的回忆最耐人寻味,一次他的谢尔曼坦克冲到德军一辆虎式坦克30米的地方向炮塔侧面连开三炮,炮弹都反弹开去,这时他看到一个德国军官从炮塔探出半截身子,拿出一个手帕在弹痕上掸了掸,向他微笑,好像在对他的冒犯表示谅解。





        防护能力方面,谢尔曼坦克的正面和侧面装甲厚50毫米,正面有47度斜角,防护效果相当于70毫米,侧面则没有斜角。炮塔正面装甲厚88毫米。德军4G型坦克在1,000米以外,虎豹坦克2,000米以外,就能击穿谢尔曼的正面装甲。雪上加霜的是,谢尔曼坦克外型线条瘦高,早期型号高2.8米,改进型号高达3.4米,行进在战场上如同招摇过市,是德军坦克的最佳目标。




      另外谢尔曼坦克的汽油发动机非常容易起火爆炸,这个弊病使谢尔曼坦克获得了“朗森打火机”的绰号,因为这个打火机的广告词是“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西线流传着各种各样谢尔曼坦克被击毁的故事,有德国坦克一发炮弹贯穿两辆谢尔曼坦克的战例,炮弹穿透房屋砖墙击毁谢尔曼坦克的战例。




       一个德国坦克兵回忆道:“我们看到一队谢尔曼坦克开过来,彼此打趣说,美国佬又送来一打朗森打火机,那些薄皮坦克又高又直,个个挺着一门短筒小炮,在我们的瞄准镜里三公里以外就能看见,一炮打过去,马上烧得象节日的焰火,里面的人都活活烧死. . . 为什么一个拥有底特律汽车城的国家会造出这种东西让他们的士兵去送死呢?”





    因为上述的致命缺陷,盟军坦克兵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他们装备的谢尔曼坦克根本不具备同德国坦克对抗的能力,却不得不在盟军攻势中冲锋陷阵,结果造成可怕的战损和伤亡。



    美军第3装甲师登陆诺曼底时拥有232辆谢尔曼坦克,到战争结束,这个师共有648辆谢尔曼被击毁报废,另有700辆被击伤,修复以后重上战场,战损率高达580%。诺曼底战役中,美军第2装甲师在两天里就损失57辆谢尔曼坦克,伤亡363人。美军第4装甲师硬性规定,只能救助那些从坦克里爬出来的伤兵,不许救助坦克里面的伤兵,因为怕士兵看见被毁坦克里面的惨状,影响士气。阿登战役前夕,美军装甲师的伤亡如此惨重,出现了没有足够的坦克兵装备坦克的局面,许多仓促上阵的坦克只有3个乘员,而不是规定的5人。




      许多原因导致了这个惨痛的局面。谢尔曼坦克是美军三个部门的合作结晶:陆军地面部队,装甲委员会,和军械委员会。陆军地面部队提供性能要求,装甲委员会提供坦克设计,军械委员会提供火炮装备。




      美军高层的官僚们为了保住脸面,故意淡化处理针对谢尔曼坦克的种种不利证据,军械委员会甚至夸大75毫米主炮的穿甲能力,居然连艾森豪威尔都蒙在鼓里。布雷德里的回忆录里有这么一段,艾克得知谢尔曼坦克换装的76毫米L53主炮依然无法击穿德国虎豹的正面装甲,大发雷霆:“怎么我们的76炮还是不顶用?我一直以为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军械委告诉我这门炮能干掉德军所有的坦克,为什么我总是最后一个知道坏消息的人?”




      其实当时盟军方面有没有威力足够的火炮呢?回答是肯定的,至少美国的M3型90毫米L/50加农炮(后来装备M36歼击坦克和M26潘兴坦克),和英国的17磅反坦克炮,都能够击穿德军重型坦克的装甲。事实上早就有人建议给谢尔曼坦克装备英国的17磅火炮,但被美军军械委员会拒绝,理由是17磅火炮尺寸太大,装不进谢尔曼坦克的炮塔。




     还是英国人不信这个邪,独自将谢尔曼坦克的炮塔稍加改装,就成为盟军唯一能够与德国坦克火力对抗的谢尔曼“萤火虫”坦克。可惜的是英国工业能力不足,仅仅有600辆萤火虫坦克装备部队。尽管数量有限,萤火虫坦克依然给德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德军坦克王牌魏特曼的就是被一辆萤火虫坦克击毙的。





      谢尔曼坦克火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美军装甲部队的战术思想。二战前夕,欧美各国军队都在探索装甲部队的战术思想,其中只有苏德的装甲战术得到实战检验。



     美军装甲战术的始作俑者是当时任地面部队总司令的麦克奈尔中将(Lesley McNair)。他倡导的装甲战术,其核心是两种坦克的分工协作。美军的主战坦克M4谢尔曼,主要任务是攻击敌军的步兵,而不是攻击坦克。如果谢尔曼坦克遭遇敌方坦克的阻击,应该召唤歼击坦克(Tank Destroyer)。歼击坦克的特点是装甲薄,速度快,装备威力巨大的反坦克炮,任务是迅速赶到敌方坦克出没的地点提供火力支援。美军登陆诺曼底时,装甲师和步兵师都装备有M10、M18、和M36三种歼击坦克。



     麦克奈尔的战术思想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跟实战差之千里。这种战术思想也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谢尔曼坦克根本不是用来打坦克的,所以没有必要装备反坦克火炮。而歼击坦克实质上就是自行火炮,因此隶属炮兵,组织、训练、指挥体系都和装甲部队泾渭分明。实战证明,本来应该支援步兵的谢尔曼坦克不得不频频对抗德军坦克,而歼击坦克老派不上用场,只好充当野战火炮,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结果二者都是舍长就短。




       麦克奈尔是美军资深将领,连艾森豪威尔都是他提拔起来的,美军内部无人敢挑战他的权威。麦克奈尔又是出奇的刚愎自用,坚信他的战术思想是绝对真理。



       1943年11月盟军登陆意大利以后,遭遇德军虎豹坦克,要求提升坦克装甲火力的呼声越来越高,麦克奈尔依然固执己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没有理由改变既定方针,那就是我们将依靠大批M4谢尔曼坦克赢得战争。前方战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谢尔曼坦克的优势遭到挑战,提升坦克的装甲和火力就会改变我们的既定战术,使坦克对抗坦克,而我们的坦克应该打击敌军脆弱的步兵部队。对付敌军重型坦克的唯一选择是歼击坦克。” 因为他的固执,美军新式坦克M26潘兴的研制迟迟无法完成。



     1944年7月,麦克奈尔亲临前线视察部队,遭到美军飞机误炸身亡,成为二战盟军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他死以后,潘兴坦克的研制步伐加快,但装备部队时已经是1945年初了,根本未能发挥实质性作用。美军军史称赞麦克奈尔为强化训练部队呕心沥血,因此让士兵战时少流多少血。鉴于他的刚愎自用也导致了多少坦克兵无端送命,大致可算功过相抵。死鬼麦克奈尔成了美军高层官僚严重渎职的替罪羊,所以也就没人替“死亡陷阱”谢尔曼承担罪责了。



       谢尔曼坦克的诸多弱点不但给美军装甲部队造成令人发指的伤亡和痛苦,而且大大推迟了欧洲战事的终结。 这句评语是对谢尔曼坦克最好的盖棺定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7 12:16:20编辑过]
苏联人认为M4是很不错的坦克
就是不明白M4干吗弄这么高。。。。
<P>谢尔曼的乘坐性应该不错,霉菌大兵都要舒服,所以采用了平衡悬挂??(个人猜测)</P>
<P>难看也是二战中型坦克少有的,应该说不是难看,而是呆板。我靠,特别是那个M4A1早期型全铸造的,胖胖的一坨。</P>
<P>总的来说,我在战略上视其为劲敌,在战术上视之为垃圾。</P>
我要是德军,一定把M-4当成大面包吃掉
作为中型坦克来看,谢的性能还是让人可以接受的!~当然,他的火力确实是有点弱!~
支援步兵还行,与敌装甲单位作战?吼吼[em01]
M4应该是二战主要参战坦克中综合性能可以排在最后面几位的,基本上也就能欺负倭寇。基本上是用数量把德国坦克比下去的,哦,还忘了说盟军空军的巨大功劳
<P>在狠的老虎</P>
<P>都没天上的鸟狠</P>
<P>后来德军的制空权就不行了</P>
看看朝鲜战争中,有经验的霉菌坦克驾驶M4同朝鲜菜鸟的T34 pk的结果就知道了
<P>别忘了谢尔曼优异的可靠性能,它只是缺乏有效的火炮和厚实的装甲.战后以色列把一批谢尔曼改造成“超级谢尔曼”打得叙利亚的T54/55满地找牙。其他二战坦克从未像它那么风光。</P>
M4的底盘是基于M3中型坦克的,实际上还可以上溯到M2坦克,因此成熟可靠但尺寸和载重能力的潜力就不是很令人满意了。在大战中坚持生产M4这种可靠的车型是明智的,76炮型的M4基本优于德国的4号——当然,跟豹子是没得比,30来吨对40来吨,最奇怪的是,以美国的工业实力,批量生产M26对M4的生产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却为什么坚持搞M4A3E2那样的怪物也不加快M26的研制。[em06]
好大一驼
[B]以下是引用[I]灯塔看守[/I]在2005-11-17 6:22:00的发言:[/B][BR]<P>别忘了谢尔曼优异的可靠性能,它只是缺乏有效的火炮和厚实的装甲.战后以色列把一批谢尔曼改造成“超级谢尔曼”打得叙利亚的T54/55满地找牙。其他二战坦克从未像它那么风光。</P>

不错M4主要是可靠性能和乘坐的舒适性,舒适性保证了美国装甲兵的持续作战能力。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就各国主力后期坦克来说M4的确不如德国的豹式,撑死了也就和IV号H型差不多。但是要知道M4后期型就算对上T-34/85的1944年型也不会吃亏。苏联和美国都是采用大数量作战(这也算极早期型的饱和攻击吧)和德国的高质量是不同的战略思想。另外超级谢尔曼能战胜叙利亚的T54/55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而是低劣的叙利亚指挥水平问题。同样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埃及也大量使用T54/55就重创了以军(该时期以军甚至装备M60)。
[B]以下是引用[I]核辐射[/I]在2005-11-16 19:52:00的发言:[/B][BR]我要是德军,一定把M-4当成大面包吃掉

如果是我,我就把它当大号果冻给吃了!!!!
<P>我奇怪的是德国人怎么搞不出30吨的坦克?</P>
<P>4号的最初型号只有20吨,后期25吨,无论如何难以和30吨的比的。豹和虎最开始是按30吨设计,到后面就走了样……</P>
<P>这种货色自然不是虎、豹的对手!霉菌坦克战依赖空袭!</P>
<P>德军坦克王牌魏特曼的就是被一辆萤火虫坦克击毙的.</P>
<P>不是被美国空军的轰炸机结果的吗?</P>
[B]以下是引用[I]belldandygod[/I]在2005-11-24 16:44:00的发言:[/B][BR]<P>德军坦克王牌魏特曼的就是被一辆萤火虫坦克击毙的.</P><P>不是被美国空军的轰炸机结果的吗?</P>
这两种说法都有。
[B]以下是引用[I]虎式坦克[/I]在2005-11-24 18:05: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belldandygod[/I]在2005-11-24 16:44:00的发言:[/B][BR]<P>德军坦克王牌魏特曼的就是被一辆萤火虫坦克击毙的.</P><P>不是被美国空军的轰炸机结果的吗?</P></div>这两种说法都有。

不管怎样,同“死亡陷阱”没多大关系。尽管萤火虫用的是它的车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7 12:17:37编辑过]
客观地说,作为一辆中型坦克,萤火虫还是很棒的。
为什么当初支援点给中国打小日本呢
[B]以下是引用[I]lzqa13952855827[/I]在2005-12-27 14:19:00的发言:[/B][BR]为什么当初支援点给中国打小日本呢
他们坏啊。。。
<P>      "曾在巴顿第三集团军服役的老兵弗兰克尔(Nat Frankel)的回忆最耐人寻味,一次他的谢尔曼坦克冲到德军一辆虎式坦克30米的地方向炮塔侧面连开三炮,炮弹都反弹开去,这时他看到一个德国军官从炮塔探出半截身子,拿出一个手帕在弹痕上掸了掸,向他微笑,好像在对他的冒犯表示谅解。"</P>
<P>老兄,这编得也夸张了吧!</P>
[B]以下是引用[I]T62[/I]在2005-12-27 16:04:00的发言:[/B][BR]<P>      "曾在巴顿第三集团军服役的老兵弗兰克尔(Nat Frankel)的回忆最耐人寻味,一次他的谢尔曼坦克冲到德军一辆虎式坦克30米的地方向炮塔侧面连开三炮,炮弹都反弹开去,这时他看到一个德国军官从炮塔探出半截身子,拿出一个手帕在弹痕上掸了掸,向他微笑,好像在对他的冒犯表示谅解。"</P><P>老兄,这编得也夸张了吧!</P>

是啊,30米的距离,m4的航向机枪、并列机枪、高射机枪还不把那个德国军官打成了筛子?虎的侧装甲有多厚?再厚也不至于厚到这种程度吧?
还是一辆很不错的坦克。加上数量上的优势,称得上是一辆优秀的坦克。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灯塔看守</i>在2005-11-17 6:22:00的发言:</b><br/><p>别忘了谢尔曼优异的可靠性能,它只是缺乏有效的火炮和厚实的装甲.战后以色列把一批谢尔曼改造成“超级谢尔曼”打得叙利亚的T54/55满地找牙。其他二战坦克从未像它那么风光。</p></div><p>他们的对手是III突,IV号以及T-34/85之流吧? </p><p>能打穿对手的装甲不代表能打赢别人,更不代表"满地找牙"之类</p>
<p>呵呵</p><p>比那种外号"六兄弟之棺材"的轻型坦克好万倍了</p>
<p>苏联认为谢尔曼不错是因为它可能是美国能提供的最好的坦克了。没听说过“拿人家的东西手短”?</p>
<p>当时德军坦克王牌魏特曼的坐车被翻了90度,炮塔也飞到一边去了.怎么看也像是对地攻击机干的.</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MING0</i>在2006-2-13 17:37: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灯塔看守</i>在2005-11-17 6:22:00的发言:</b><br/><p>别忘了谢尔曼优异的可靠性能,它只是缺乏有效的火炮和厚实的装甲.战后以色列把一批谢尔曼改造成“超级谢尔曼”打得叙利亚的T54/55满地找牙。其他二战坦克从未像它那么风光。</p></div><p>他们的对手是III突,IV号以及T-34/85之流吧? </p><p>能打穿对手的装甲不代表能打赢别人,更不代表"满地找牙"之类</p></div><p>什么意思?</p>
M4到了后期的确不行了,要不是盟军有制空权,估计又被赶回大西洋了
<br/><br/><br/>
<br/>
大面包!!
產能差距大

3突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沒砲塔的3突,交戰效率太低.大約只有坦克的2成.

數量還分散到步兵師.

要是都製成坦克,集中到裝甲師

坦克產能就不會太差了.
呵呵,学习兼顶。
在这个问题上巴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甚至反对装备75mm坦克炮的m4。至于m4这么高,变速箱前置,车底下有一跟传动轴,车体不高才怪。至于它的可靠性高,可能装甲薄造成的总重轻也有一定的关系。
德國坦克也是變速箱前置

m4車身超高

我猜測主要是變速箱的放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