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VS李书福ZZ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6:11:13
龙永图VS李书福



         如今私家车多了,大家对汽车工业也便关注起来,连央视也“时髦”地播放起了“F1方程式”赛事。但放眼大街上,我们却大多只能看到桑塔纳、捷达、本田、丰田、福特、宝马等车型在“奔驰”。偶然,才有吉利、奇瑞、中华闪烁其间,还不时会伴随着“本田”、“宝马”、“奔驰”车主们不屑的评点:“什么破车!”,就好比世界上只该有“宝马”们“奔驰”一样。为什么?因为我们以前根本便没有自主的品牌,,而新近加盟市场“搅局”的国产车性能的确还有不小的欠缺!


如此,只要是一个心智正常、有点尊严的中国人便自然会冒出“自主开发”的念头,就像当年王进喜看着满大街顶上背着“帆布包”蹒跚的公共汽车,发誓要打出中国人自己的油井一样。当然,条件所限,这念头或许也只是稍纵即逝的感慨,但我想,有这样想法的国人绝不在少数,而且也的确有人已经开始做了,并开发出了吉利、奇瑞等中国的自主品牌。


在这个时候,曾经的外经贸部副部长、世贸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先生却表示:“今后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叫什么名字已经不重要了”,“不一定要独资搞出一个中国自己的品牌才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胜利”!一言既出,马上引发轩然大波,而前机械工业部老部长何光远更是当场便拍案而起。


舆论基本是“一边倒”的,虽然也有几个人跳出来为龙氏理论辩护,但几乎都说不出像样的理由,倒是评论家水皮先生的妙文《假如龙永图当上了商务部长》,把龙氏主张的“劣根性”戳了个底掉。


水文追溯了龙永图先生在WTO谈判等事件中的作为,反驳了龙“不要自主汽车品牌”观点,认为龙永图观点的理论基础是“逗你玩”,实在是够“忽悠”人的。

《中国汽车报》的一位评论员则循循善诱,批评了一些名人对不懂或者缺乏研究的事情乱发言的习惯,文章的标题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由龙永图“露怯”说开去》,文章虽然也批评了龙永图的观点,但对龙永图其后的“补充发言”还是给予了肯定,大致是批驳了一种社会现象,只不过拿龙永图做了回“麻雀”,由小到大、由此及彼地剖析了一番。


总之,龙永图是有口难辨了


官场做事的人总是有许多“苦衷”的,官场做事,难!问题是,现代的龙永图已经不在官场了,所以他说的应该是“口无遮拦”的心里话。如此,龙先生的话语便更难招人喜欢了。因为李书福的“吉利”等自主品牌已经在大街上转悠,并开始批量出口海外的时候你说这样的话,真的便有些“伤人自尊”了!


事实上,当我们还一穷二白,基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个概念的时候,新中国便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奉为民族自强之圭皋,何以到了国民经济飞速发展20年后,龙先生对“独立自主”还那么不以为然呢?莫非龙先生认为李书福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档到中档,从国内到国外,从实业到资本市场的一切努力,全属多余?


当然,龙永图先生后来在某个场合又“圆”一下自己的观点,但不论如何“补充”,龙先生的言论却早已和实干家李书福等人的作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中国正试图实现全方位崛起的今天,那种总喜欢“依赖洋人”的思想的确已经没有市场了。不是么?即便连最时髦的提法——做“世界工厂”,也包含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种无奈,又有几个中国人会心甘情愿为别人“加工”低附加值的“下脚料”呢?


因此,相比之下,我们便更加佩服像李书福这样的实干家。他是一面镜子,他的“狂人”风格可能让喜欢“隐忍”的龙永图先生觉得“幼稚”,但他的成功却不能不让因循守旧的龙先生汗颜。


李书福的吉利轿车“前看像奔驰,后看像夏利”,还不够精致和个性化,性能也还谈不上卓越,但谁又能否认,这种“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已经越来越多地奔驰在祖国的大街小巷了呢?李书福是个高中毕业便从最低档的照相做起的“能工巧匠”,他做过个体户,烧过冶炼炉,做个自治冰箱,也做过踏板摩托,最后他才“瞄”上了汽车。但他有的眼光和魄力。他曾经在拆装了两辆“奔驰”等好车后便“狂妄”地声称,那不过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外国人能过好的,中国人肯定也能做好!而当时,国家政策尚不允许私企介入轿车生产行业,又有几个人相信他能成功呢?


然而,倔强聪慧、敏巧过人的李书福的确成功了!他的轿车不仅飞入了百姓家庭,他的“吉利控股”还登陆了香港股市。说实话,在李书福这个“汽车狂人”面前,我们总拿着别人的牌子卖“好价”的一汽、二汽已经够丢人的了,垄断、惰性和利益驱动让他们多年来躺在组装的“红旗”上不思进取,以至于李书福“搅局”后,老百姓才知道轿车的利润原来那么多,改进的空间原来那么大!


李书福凭着他的胆识走进了中国汽车人的视野,他是先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我国汽车工业史上“洋奴哲学”的颠覆者!无论他的“汽车梦”今后怎样,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应该为他骄傲的。而回头审视,在“李书福们”迈出汽车自主品牌第一步的时候,为何龙永图先生,一个副部级官员出身的大“专家”却如此妄自菲薄,总认为“时机不成熟”呢?莫非要等到人家把什么最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都无偿送给我们?莫非把“吉利控股”改做“丰田控股”也真的无所谓?


或许,龙永图先生会这么认为吧,但我想,李书福肯定会跳到桌子上的“破口大骂”的!因为汽车市场不仅是一个国家工业成就和开放程度的一面窗口,其中有自己的自主品牌寓意深刻,而且创造自己民族的汽车品牌可从来是实业家李书福的报国梦啊!李书福文化程度不高,后来进修学的也不是文学,但当他提笔写到“自主品牌”时,却是那样的文采飞扬——


“合资”使一些企业尝到了甜头,跟外国人一起合谋的利益驱动,使他们在能开发自己产品和创建自己品牌的时候纹丝不动,这不仅是不对的,而且是有大害的!扛着别人的旗帜登上珠穆朗玛峰是愚蠢的。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国旗,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做大、做强、做好的企业也不可能用别人的品牌。我们不反对“挪威的森林”,其实挺好,但更好的是,我们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出自己雄伟粗壮、一气冲天的白桦林……

这便是李书福对龙永图的回答。而我想,这样的书面回答和他交出的“实体答卷,已经很好了回击了龙先生的主张。是的,是“回击”,而且按照“狂人”李书福的脾气,这是要“跳上桌子”回击才过瘾的事。因为如果不能“回击”,而是龙永图先生如水皮假设,当上了商务部长或者别的主管汽车业的高官的话,那么李书福这个热爱自主品牌的“汽车厂长”,大概便只能缩在桌子底下号啕了。


请记住吧:仰人鼻息不是出路,自力更生才是正途。在能“创造的条件”比大庆石油工人当年多得多的今天,还是少些‘龙部长’,多些‘李厂长’吧,坐在能自主的车子上行路,至少底气会足一些。我以为。



龙永图VS李书福



         如今私家车多了,大家对汽车工业也便关注起来,连央视也“时髦”地播放起了“F1方程式”赛事。但放眼大街上,我们却大多只能看到桑塔纳、捷达、本田、丰田、福特、宝马等车型在“奔驰”。偶然,才有吉利、奇瑞、中华闪烁其间,还不时会伴随着“本田”、“宝马”、“奔驰”车主们不屑的评点:“什么破车!”,就好比世界上只该有“宝马”们“奔驰”一样。为什么?因为我们以前根本便没有自主的品牌,,而新近加盟市场“搅局”的国产车性能的确还有不小的欠缺!


如此,只要是一个心智正常、有点尊严的中国人便自然会冒出“自主开发”的念头,就像当年王进喜看着满大街顶上背着“帆布包”蹒跚的公共汽车,发誓要打出中国人自己的油井一样。当然,条件所限,这念头或许也只是稍纵即逝的感慨,但我想,有这样想法的国人绝不在少数,而且也的确有人已经开始做了,并开发出了吉利、奇瑞等中国的自主品牌。


在这个时候,曾经的外经贸部副部长、世贸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先生却表示:“今后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叫什么名字已经不重要了”,“不一定要独资搞出一个中国自己的品牌才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胜利”!一言既出,马上引发轩然大波,而前机械工业部老部长何光远更是当场便拍案而起。


舆论基本是“一边倒”的,虽然也有几个人跳出来为龙氏理论辩护,但几乎都说不出像样的理由,倒是评论家水皮先生的妙文《假如龙永图当上了商务部长》,把龙氏主张的“劣根性”戳了个底掉。


水文追溯了龙永图先生在WTO谈判等事件中的作为,反驳了龙“不要自主汽车品牌”观点,认为龙永图观点的理论基础是“逗你玩”,实在是够“忽悠”人的。

《中国汽车报》的一位评论员则循循善诱,批评了一些名人对不懂或者缺乏研究的事情乱发言的习惯,文章的标题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由龙永图“露怯”说开去》,文章虽然也批评了龙永图的观点,但对龙永图其后的“补充发言”还是给予了肯定,大致是批驳了一种社会现象,只不过拿龙永图做了回“麻雀”,由小到大、由此及彼地剖析了一番。


总之,龙永图是有口难辨了


官场做事的人总是有许多“苦衷”的,官场做事,难!问题是,现代的龙永图已经不在官场了,所以他说的应该是“口无遮拦”的心里话。如此,龙先生的话语便更难招人喜欢了。因为李书福的“吉利”等自主品牌已经在大街上转悠,并开始批量出口海外的时候你说这样的话,真的便有些“伤人自尊”了!


事实上,当我们还一穷二白,基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个概念的时候,新中国便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奉为民族自强之圭皋,何以到了国民经济飞速发展20年后,龙先生对“独立自主”还那么不以为然呢?莫非龙先生认为李书福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档到中档,从国内到国外,从实业到资本市场的一切努力,全属多余?


当然,龙永图先生后来在某个场合又“圆”一下自己的观点,但不论如何“补充”,龙先生的言论却早已和实干家李书福等人的作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中国正试图实现全方位崛起的今天,那种总喜欢“依赖洋人”的思想的确已经没有市场了。不是么?即便连最时髦的提法——做“世界工厂”,也包含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种无奈,又有几个中国人会心甘情愿为别人“加工”低附加值的“下脚料”呢?


因此,相比之下,我们便更加佩服像李书福这样的实干家。他是一面镜子,他的“狂人”风格可能让喜欢“隐忍”的龙永图先生觉得“幼稚”,但他的成功却不能不让因循守旧的龙先生汗颜。


李书福的吉利轿车“前看像奔驰,后看像夏利”,还不够精致和个性化,性能也还谈不上卓越,但谁又能否认,这种“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已经越来越多地奔驰在祖国的大街小巷了呢?李书福是个高中毕业便从最低档的照相做起的“能工巧匠”,他做过个体户,烧过冶炼炉,做个自治冰箱,也做过踏板摩托,最后他才“瞄”上了汽车。但他有的眼光和魄力。他曾经在拆装了两辆“奔驰”等好车后便“狂妄”地声称,那不过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外国人能过好的,中国人肯定也能做好!而当时,国家政策尚不允许私企介入轿车生产行业,又有几个人相信他能成功呢?


然而,倔强聪慧、敏巧过人的李书福的确成功了!他的轿车不仅飞入了百姓家庭,他的“吉利控股”还登陆了香港股市。说实话,在李书福这个“汽车狂人”面前,我们总拿着别人的牌子卖“好价”的一汽、二汽已经够丢人的了,垄断、惰性和利益驱动让他们多年来躺在组装的“红旗”上不思进取,以至于李书福“搅局”后,老百姓才知道轿车的利润原来那么多,改进的空间原来那么大!


李书福凭着他的胆识走进了中国汽车人的视野,他是先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我国汽车工业史上“洋奴哲学”的颠覆者!无论他的“汽车梦”今后怎样,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应该为他骄傲的。而回头审视,在“李书福们”迈出汽车自主品牌第一步的时候,为何龙永图先生,一个副部级官员出身的大“专家”却如此妄自菲薄,总认为“时机不成熟”呢?莫非要等到人家把什么最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都无偿送给我们?莫非把“吉利控股”改做“丰田控股”也真的无所谓?


或许,龙永图先生会这么认为吧,但我想,李书福肯定会跳到桌子上的“破口大骂”的!因为汽车市场不仅是一个国家工业成就和开放程度的一面窗口,其中有自己的自主品牌寓意深刻,而且创造自己民族的汽车品牌可从来是实业家李书福的报国梦啊!李书福文化程度不高,后来进修学的也不是文学,但当他提笔写到“自主品牌”时,却是那样的文采飞扬——


“合资”使一些企业尝到了甜头,跟外国人一起合谋的利益驱动,使他们在能开发自己产品和创建自己品牌的时候纹丝不动,这不仅是不对的,而且是有大害的!扛着别人的旗帜登上珠穆朗玛峰是愚蠢的。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国旗,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做大、做强、做好的企业也不可能用别人的品牌。我们不反对“挪威的森林”,其实挺好,但更好的是,我们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出自己雄伟粗壮、一气冲天的白桦林……

这便是李书福对龙永图的回答。而我想,这样的书面回答和他交出的“实体答卷,已经很好了回击了龙先生的主张。是的,是“回击”,而且按照“狂人”李书福的脾气,这是要“跳上桌子”回击才过瘾的事。因为如果不能“回击”,而是龙永图先生如水皮假设,当上了商务部长或者别的主管汽车业的高官的话,那么李书福这个热爱自主品牌的“汽车厂长”,大概便只能缩在桌子底下号啕了。


请记住吧:仰人鼻息不是出路,自力更生才是正途。在能“创造的条件”比大庆石油工人当年多得多的今天,还是少些‘龙部长’,多些‘李厂长’吧,坐在能自主的车子上行路,至少底气会足一些。我以为。



现在的中国就是书呆子专家,没有骨气的学者太多,而且还偏偏掌握了相当一部分行政权力,比如,像龙永图这样的家伙,是谁让他参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