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全非 美军驱逐舰之王的缺陷可能致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36:23


http://www.huaxiajunshi.com/1457535071.html

  美国海军DDG-1000驱逐舰添加的桅杆结构设计将使舰艇的隐身性能与原设计相比有所下降。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8日报道,DDG-1000驱逐舰原本设计中,所有传感器均嵌入舰艇复合材料甲板室,但根据新的设计,部分传感器将安装到甲板室前端的桅杆上,并将在甲板室的两侧安装数个传感器。有分析称,这项改动将牺牲复合材料甲板室设计的多个优势,而甲板室设计原计划用于强化舰艇雷达波隐身性能。经过这项改进后,DDG-1000的隐身性能将大大下降,很有可能会导致致命灾难。

  有着美军21世纪的主力驱逐舰之称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最早被称为外星战舰,因为其为隐身而设计的外形充满了浓浓的科幻味道。由于采用史无前例的众多高科技隐身技术,该舰也被构想成“隐藏起来的王牌”,可以利用其全面的隐身性能悄悄逼近目标,突然给敌方部队以意想不到的打击。据美军实际测算,与美海军现役主力DDG-51型“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相比,DDG-1000的打击火力和拦截导弹能力提高了3倍,雷达辐射面减少了50倍,防空能力提高了10倍,近海作战(包括扫雷能力)能力提高了10倍。而且,虽然是一艘排水量高达14500吨的庞然大物,但由于新颖的穿浪型舰身设计和先进的全电推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它在航行时几乎不会留下尾迹,而且全舰噪音很小,这使其可以大大减小被敌方潜艇发现和攻击的概率。据说,因为尖端的设计和综合优化,使其在外形、电磁、雷达、红外、水声等各个方面的隐身均做到了极致,因而在敌人雷达探测器上所显示的更像是一只小渔船。

  在DDG-1000所拥有且引以为豪的十大技术中,整合复合材料一体化舰岛是其中关键的一项。这种设计极大地简化了上层建筑,简化了舰载雷达、传感器,使上层建筑隐身性更好、外形更简洁、电磁兼容性更好。除了整合了舰桥、所有的电子装备天线之外,复合材料一体化舰岛还容纳有主机烟囱的排烟道,尾部则融合有直升机库。但通过报道来看,应该是在测试中,发现隐埋在复合材料一体化舰岛内的多个传感器并不能发挥最佳作用,反而使其应有功能大大下降,这才导致美军不得不着手对其改进。而从改进手段来看,把那些原本布置在舰岛上的具有隐身效果的天线挪到甲板室外,显然只能是被迫而为之,不如此可能无法使其完全发挥应有功能。

  显然,作为当今世界的驱逐舰之王,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就像当年美军发展F-22一样,那是边试验边修改,最终历经坎坷才成功。由于设计外形十分科幻,因此,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前瞻性,所以随时弥补设计缺陷修修改改就成为常事。据统计,截至目前,仅仅下水后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就经历了至少三次设计修改:第一次是更换Mk-110型57毫米舰炮的决定,第二次是切割船体维修推进电机,这第三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就是把多个重要的传感器移到甲板室外。而这第三次可能对该舰的影响最大,因为这直接颠覆了这艘隐身战舰的隐形能力,许多外置的传感器不但能够大幅增加外表的电磁波反射面积,而且破坏了原有的外形整体隐身效果,很可能是一个不得不尔的致命决定。

  据悉,DDG-1000驱逐舰这次修改设计,主要是在上层建筑结构前端增加桅杆结构,并布置了多部通信天线,包括甚高频、超高频、数据链和测风仪等。所有三艘该级舰均将采用修改后新的设计,新的设计在满足雷达反射截面关键性能参数的前提下,既能改善性能余量,又能降低费用与重量。也就是说,为了达到传感器的最大效能,一些原本布置在隐身甲板室的传感器,将被迫转移到新设的外置桅杆上,这虽然改变了原设计外形,但依然满足初始设计最小雷达反射面的要求。不过,这种说法十分勉强,仅仅上层建筑结构前端桅杆结构和甲板室的两侧的传感器设置,就会使该舰的雷达反射截面大幅增加,不可能不严重破坏其隐身效果。

  由此来看,现在美国海军把DDG-1000驱逐舰当成是海军未来舰船的试验品,不但在其身上学习设计上的优劣之处,还尝试各种战术,将所学经验应用到以后的战舰型号上。其实,在美军内部关于DDG-1000的争论早就存在,很多指责认为该舰的船体在应该外展的地方做了内收,在应该内收的地方做了外展。更可笑的是,一些海军观察家担心这种内倾式船体在天气恶劣的海区难以保证足够的适航能力。还有人质疑DDG-1000驱逐舰能否在遭受灾难或战损后保持浮力和稳定性。甚至有说法认为,该舰特殊的外形设计,使其无法抗击风浪,也许一个不经意的浪花就能把其打翻。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这是一种仅仅达到“人员配置最低要求”的船只,需要依赖自动化损伤控制系统。

  不过,尽管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也需要在今后的应用中随时修修补补,但仍挡不住DDG-1000驱逐舰被部署到亚太地区对付中国的趋势。据悉,美军为了遏制推进“南海军事化”的中国,已着眼于在前沿部署攻击型核潜艇或隐形驱逐舰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为了使“朱姆沃尔特”能在驻日美军佐世保基地运用,美国国防部已在2017会计年度国防预算案中计入了佐世保基地的栈桥改建费用。所以,预计在不到两年内,这型当今世界的驱逐舰之王就会来到中国家门口,尽管仅有的三艘并不一定全部部署到亚太,但中国却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应对的问题了。

http://www.huaxiajunshi.com/1457535071.html

  美国海军DDG-1000驱逐舰添加的桅杆结构设计将使舰艇的隐身性能与原设计相比有所下降。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8日报道,DDG-1000驱逐舰原本设计中,所有传感器均嵌入舰艇复合材料甲板室,但根据新的设计,部分传感器将安装到甲板室前端的桅杆上,并将在甲板室的两侧安装数个传感器。有分析称,这项改动将牺牲复合材料甲板室设计的多个优势,而甲板室设计原计划用于强化舰艇雷达波隐身性能。经过这项改进后,DDG-1000的隐身性能将大大下降,很有可能会导致致命灾难。

  有着美军21世纪的主力驱逐舰之称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最早被称为外星战舰,因为其为隐身而设计的外形充满了浓浓的科幻味道。由于采用史无前例的众多高科技隐身技术,该舰也被构想成“隐藏起来的王牌”,可以利用其全面的隐身性能悄悄逼近目标,突然给敌方部队以意想不到的打击。据美军实际测算,与美海军现役主力DDG-51型“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相比,DDG-1000的打击火力和拦截导弹能力提高了3倍,雷达辐射面减少了50倍,防空能力提高了10倍,近海作战(包括扫雷能力)能力提高了10倍。而且,虽然是一艘排水量高达14500吨的庞然大物,但由于新颖的穿浪型舰身设计和先进的全电推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它在航行时几乎不会留下尾迹,而且全舰噪音很小,这使其可以大大减小被敌方潜艇发现和攻击的概率。据说,因为尖端的设计和综合优化,使其在外形、电磁、雷达、红外、水声等各个方面的隐身均做到了极致,因而在敌人雷达探测器上所显示的更像是一只小渔船。

  在DDG-1000所拥有且引以为豪的十大技术中,整合复合材料一体化舰岛是其中关键的一项。这种设计极大地简化了上层建筑,简化了舰载雷达、传感器,使上层建筑隐身性更好、外形更简洁、电磁兼容性更好。除了整合了舰桥、所有的电子装备天线之外,复合材料一体化舰岛还容纳有主机烟囱的排烟道,尾部则融合有直升机库。但通过报道来看,应该是在测试中,发现隐埋在复合材料一体化舰岛内的多个传感器并不能发挥最佳作用,反而使其应有功能大大下降,这才导致美军不得不着手对其改进。而从改进手段来看,把那些原本布置在舰岛上的具有隐身效果的天线挪到甲板室外,显然只能是被迫而为之,不如此可能无法使其完全发挥应有功能。

  显然,作为当今世界的驱逐舰之王,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就像当年美军发展F-22一样,那是边试验边修改,最终历经坎坷才成功。由于设计外形十分科幻,因此,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前瞻性,所以随时弥补设计缺陷修修改改就成为常事。据统计,截至目前,仅仅下水后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就经历了至少三次设计修改:第一次是更换Mk-110型57毫米舰炮的决定,第二次是切割船体维修推进电机,这第三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就是把多个重要的传感器移到甲板室外。而这第三次可能对该舰的影响最大,因为这直接颠覆了这艘隐身战舰的隐形能力,许多外置的传感器不但能够大幅增加外表的电磁波反射面积,而且破坏了原有的外形整体隐身效果,很可能是一个不得不尔的致命决定。

  据悉,DDG-1000驱逐舰这次修改设计,主要是在上层建筑结构前端增加桅杆结构,并布置了多部通信天线,包括甚高频、超高频、数据链和测风仪等。所有三艘该级舰均将采用修改后新的设计,新的设计在满足雷达反射截面关键性能参数的前提下,既能改善性能余量,又能降低费用与重量。也就是说,为了达到传感器的最大效能,一些原本布置在隐身甲板室的传感器,将被迫转移到新设的外置桅杆上,这虽然改变了原设计外形,但依然满足初始设计最小雷达反射面的要求。不过,这种说法十分勉强,仅仅上层建筑结构前端桅杆结构和甲板室的两侧的传感器设置,就会使该舰的雷达反射截面大幅增加,不可能不严重破坏其隐身效果。

  由此来看,现在美国海军把DDG-1000驱逐舰当成是海军未来舰船的试验品,不但在其身上学习设计上的优劣之处,还尝试各种战术,将所学经验应用到以后的战舰型号上。其实,在美军内部关于DDG-1000的争论早就存在,很多指责认为该舰的船体在应该外展的地方做了内收,在应该内收的地方做了外展。更可笑的是,一些海军观察家担心这种内倾式船体在天气恶劣的海区难以保证足够的适航能力。还有人质疑DDG-1000驱逐舰能否在遭受灾难或战损后保持浮力和稳定性。甚至有说法认为,该舰特殊的外形设计,使其无法抗击风浪,也许一个不经意的浪花就能把其打翻。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这是一种仅仅达到“人员配置最低要求”的船只,需要依赖自动化损伤控制系统。

  不过,尽管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也需要在今后的应用中随时修修补补,但仍挡不住DDG-1000驱逐舰被部署到亚太地区对付中国的趋势。据悉,美军为了遏制推进“南海军事化”的中国,已着眼于在前沿部署攻击型核潜艇或隐形驱逐舰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为了使“朱姆沃尔特”能在驻日美军佐世保基地运用,美国国防部已在2017会计年度国防预算案中计入了佐世保基地的栈桥改建费用。所以,预计在不到两年内,这型当今世界的驱逐舰之王就会来到中国家门口,尽管仅有的三艘并不一定全部部署到亚太,但中国却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应对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