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双固壳潜艇的优势发挥到极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11 05:59:46
这是我08年在种花网发的一个帖子,有意见欢迎尽管提http://liulihe.blog.china.com/200803/2225568.html
从设计理念来说,我们毫无疑问是继承了前苏联的绝大多数的武器设计思路,虽然加进了一些我们自己的东西进行优化和改造,但并不表示就完全脱离了苏式的设计,海军装备也是一样,就拿潜艇来说,我们和西方潜艇的最大区别就是我们是双固壳设计,而西方潜艇绝大多数是单固壳设计,而讲到所谓的双固壳其实外层也就是一层铁皮子,是起到‘鱼漂’浮沉作用的,真正的耐压壳是内层,所谓的水柜就是在艇的外层包一圈,而西方的水柜却是在艇的内部,这双层设计也并不比单层结实多少,只是储备浮力要大得多,理论上讲抗沉毁能力要大一些,但有利也有弊,这样一来艇身的体积设计的就要大一些,而有效利用的空间反而小一些,这不利于增加作战的效能及自身的隐蔽性,如何化不利于有利呢?这就是我下面要探讨的问题,不到之处敬请大伙批评指正。
我说双固壳设计理论上比单固壳抗沉毁性强,但实际却并不尽然,因为潜艇在水下作战时,其水柜是要注满海水的,而敌方发起攻击的鱼雷或深水炸弹一般都不是直接碰撞到艇体爆炸,而是稍微与艇体离一点距离就爆炸,利用爆炸产生的高压作用在海水上对艇身造成结构破坏,这样对潜艇造成的损害会更大一些,由于水柜里的空间是注满海水的,爆轰所产生的高压透过外层固壳和水柜里的海水还是直接作用到内层耐压壳上,所以潜艇的抗打击性能最后比的仍然是耐压壳的结实程度,所以说在此问题上双层设计比单固壳设计并不占优势,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这种特殊设计的潜艇变得更加有魅力呢?我是这么想的,常规潜艇这水柜之间的夹层大约有7、80公分距离,我们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储备浮力,因为那也没多大意义,在水柜里均匀的布放一些气球,这些气球连接到潜艇的压缩空气罐上,由适当的控制设备来进行控制其体积和压力,当潜艇下潜时,海水注入水柜,这水柜要是注满的话会让潜艇一直沉到海底去的,这时就让压缩空气吹动气球来排出适量的海水来保持潜艇的水中平衡,当然紧急情况下,压缩空气也可以直接排出水柜里的海水,那么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知道,既然鱼雷和深水炸弹的攻击是透过海水作用到耐压壳上的,那么我们的这一层气球设计不就是给潜艇加装了一层缓冲垫吗?海水不可能直接作用到耐压壳上,压力不可能透过气球作用到耐压壳上,道理很简单,花费也不大,但西方潜艇却无法借鉴,你也许会说那些气球不会炸了吗?我说它们基本不会炸,因为在水下压力作用下,气球不可能也不需要膨胀到非常受力的程度,受到爆轰压力时,如果是外壳整体受压,气球也不过就是瞬间压扁了,除非有破片扎入,否则气球肯定不会炸,即使就是炸了,通过一些备用的气球还是可以很快弥补的,这气球层也不要过于靠近外层固壳,离到十几公分,让外层固壳与这十几公分的海水层共同形成第一道盾牌,成为真正的‘双层固壳’,这样的艇身结构如果说对付重型鱼雷还是有些够呛的话,那对付什么M46,阿斯洛克等等之类的轻型鱼雷和深水炸弹是绰绰有余了,那些想靠反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就赢得胜机的美梦就会都一起烟消云散了。它还有一个非常有可能的好处,这就是这层缓冲层很可能大大降低来自潜艇内部的各种噪音,开一句玩笑,就是在潜艇里开paty都不用担心别人偷听了,这就会节省很多潜艇的降噪措施和装备,有效的增加战斗力和节省开支。11.jpg这是我08年在种花网发的一个帖子,有意见欢迎尽管提http://liulihe.blog.china.com/200803/2225568.html
从设计理念来说,我们毫无疑问是继承了前苏联的绝大多数的武器设计思路,虽然加进了一些我们自己的东西进行优化和改造,但并不表示就完全脱离了苏式的设计,海军装备也是一样,就拿潜艇来说,我们和西方潜艇的最大区别就是我们是双固壳设计,而西方潜艇绝大多数是单固壳设计,而讲到所谓的双固壳其实外层也就是一层铁皮子,是起到‘鱼漂’浮沉作用的,真正的耐压壳是内层,所谓的水柜就是在艇的外层包一圈,而西方的水柜却是在艇的内部,这双层设计也并不比单层结实多少,只是储备浮力要大得多,理论上讲抗沉毁能力要大一些,但有利也有弊,这样一来艇身的体积设计的就要大一些,而有效利用的空间反而小一些,这不利于增加作战的效能及自身的隐蔽性,如何化不利于有利呢?这就是我下面要探讨的问题,不到之处敬请大伙批评指正。
我说双固壳设计理论上比单固壳抗沉毁性强,但实际却并不尽然,因为潜艇在水下作战时,其水柜是要注满海水的,而敌方发起攻击的鱼雷或深水炸弹一般都不是直接碰撞到艇体爆炸,而是稍微与艇体离一点距离就爆炸,利用爆炸产生的高压作用在海水上对艇身造成结构破坏,这样对潜艇造成的损害会更大一些,由于水柜里的空间是注满海水的,爆轰所产生的高压透过外层固壳和水柜里的海水还是直接作用到内层耐压壳上,所以潜艇的抗打击性能最后比的仍然是耐压壳的结实程度,所以说在此问题上双层设计比单固壳设计并不占优势,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这种特殊设计的潜艇变得更加有魅力呢?我是这么想的,常规潜艇这水柜之间的夹层大约有7、80公分距离,我们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储备浮力,因为那也没多大意义,在水柜里均匀的布放一些气球,这些气球连接到潜艇的压缩空气罐上,由适当的控制设备来进行控制其体积和压力,当潜艇下潜时,海水注入水柜,这水柜要是注满的话会让潜艇一直沉到海底去的,这时就让压缩空气吹动气球来排出适量的海水来保持潜艇的水中平衡,当然紧急情况下,压缩空气也可以直接排出水柜里的海水,那么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知道,既然鱼雷和深水炸弹的攻击是透过海水作用到耐压壳上的,那么我们的这一层气球设计不就是给潜艇加装了一层缓冲垫吗?海水不可能直接作用到耐压壳上,压力不可能透过气球作用到耐压壳上,道理很简单,花费也不大,但西方潜艇却无法借鉴,你也许会说那些气球不会炸了吗?我说它们基本不会炸,因为在水下压力作用下,气球不可能也不需要膨胀到非常受力的程度,受到爆轰压力时,如果是外壳整体受压,气球也不过就是瞬间压扁了,除非有破片扎入,否则气球肯定不会炸,即使就是炸了,通过一些备用的气球还是可以很快弥补的,这气球层也不要过于靠近外层固壳,离到十几公分,让外层固壳与这十几公分的海水层共同形成第一道盾牌,成为真正的‘双层固壳’,这样的艇身结构如果说对付重型鱼雷还是有些够呛的话,那对付什么M46,阿斯洛克等等之类的轻型鱼雷和深水炸弹是绰绰有余了,那些想靠反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就赢得胜机的美梦就会都一起烟消云散了。它还有一个非常有可能的好处,这就是这层缓冲层很可能大大降低来自潜艇内部的各种噪音,开一句玩笑,就是在潜艇里开paty都不用担心别人偷听了,这就会节省很多潜艇的降噪措施和装备,有效的增加战斗力和节省开支。11.jpg
双壳体其实是有更大的技术潜力优势的,比如铺消音瓦,就可以在两层壳体上铺两层,消音效果更好;再比如可以在非耐压壳和耐压壳体之间安装一些设备(比如无人潜航器)不需要挤占耐压壳体内空间。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比如目前外层壳体采用金属,高速航行中会有发生震颤噪音的问题,如果以后采用复合材料壳体(反正不用耐压),就可以较好解决这个问题。

都在往单双混合发展。
说了这么些,原来楼主根本就不知道“应力集中”这么个事儿,白话再多也到不了点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