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闲聊黄克诚大将(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1:28:42
http://bbs.tiexue.net/p_9833932_1.html

在1955年授衔的共和国十大将中,粟裕、陈赓、徐海东是以能打仗而闻名全军;谭政是大将级政治思想工作者的代表;萧劲光和主席关系深,是海军的代表;张云逸的资格老,超过了不少元帅;罗瑞卿是主席的心腹和公安系统的代表;王树声、许光达分别是红二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的代表,是山头平衡的产物;剩下的黄克诚,是红三军团的代表,以直言敢谏、好说真话、德高望重而著称。
黄克诚是湖南永兴人,生于1902年10月1日。在十大将中,黄克诚的年龄小于张云逸、徐海东,而大于其他7人。这一年出生的开国将帅不多,仅有元帅罗荣桓,中将曾泽生、周贯五、张令彬,少将王平之、管松涛、苏鲁、李迎希等人。与黄克诚同年的早逝中共将领,最著名的是黄埔骄子蒋先云,还有红军将领张子清、王展程、姜镜堂、贺声洋、陈寿山、王秀松、陈东日、刘革非、李良耀、林野、曾炳春、李特等人。黄克诚,正像他自己说的,是革命的幸存者。
黄克诚早年进过湖南衡阳省立第三师范读书,和蒋先云、夏明翰是校友。在后来的中共群英中,江华、张际春、张经武、曾希圣、伍云甫等人也出自于这个学校。黄克诚于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时间上还要早于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等多数元帅。入党不久,他被党组织选送到广州考入了国民党中央政治讲习班,亲听了林伯渠、毛泽东、李富春等著名共产党人的授课。北伐战争开始后,黄克诚被党组织派到国民革命军第8军唐生智部做政治工作,从此走上军旅道路。
1928年初,黄克诚参加了朱德、陈毅、王尔琢领导的湘南年关暴动,时任永兴赤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参与领导永兴农民武装暴动。后随朱德、陈毅等与毛泽东部会合上了井冈山,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2师35团团长。由于井冈山根据地的条件日益困苦,养兵困难。经前委书记毛泽东决定,将大部分湘南农军遣送下山,回地方坚持斗争。黄克诚被任命为第二路游击司令,率部返回湘南。在途中,农军遭到国民党军截击,很快四散逃光。黄克诚被迫与衡阳省立第三师范校友、永兴县委宣传部长李卜成一起逃亡。他们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并受到国民党当局通缉,只好东躲西藏,吃尽辛苦,寻找党组织达一年之久。直到1929年初,通过第三师范校友曾希圣联系上了其哥哥曾钟圣(即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的曾中生,时在上海中央军委工作),才重新找到党组织,恢复了组织关系。万万想不到的是,到了近40年后的文革期间,黄克诚竟被打成了“混入党内”的“假党员”,受到关押审查达8年之久。黄克诚的入党介绍人黄庭芳和共同找党的李卜成早在1929年就已牺牲,曾中生于1935年被错杀于长征途中,当过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也在文革中被打倒关押,并屈死于1968年7月。黄克诚一时找不到自己历史关系的证明人,陷入了百口莫辩之境。当时审查他的专案组为了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可谓费尽心机,用黄克诚后来在回忆录中的话说,“凡是我经过、到过的地方,认为能找、能查的都要处处跑到、一一调查。”查不到黄克诚是“假党员”的真凭实据,专案组就对他大搞“逼、供、信”,采取车轮战法,通宵达旦,不许黄休息,有时甚至使用了打、骂、侮辱等不堪手段。黄克诚,在文革中是遭了大罪。好在,他坚持下来了,终于走出了秦城监狱。
找到党组织后,黄克诚奉中央军委之命到唐生智旧部中做了一段时间的兵运工作。1930年初,他又奉派前往湘鄂赣苏区,进入彭德怀任军长的红5军担任大队政委,从此与彭德怀结下了不解之缘。红5军和红8军合编成红三军团后,黄克诚先后随红三军团转战湘赣,并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万里长征。历任红三军团红5军第3纵队第2支队政委,红8军第4师第3团政委,红三军团红4师政治部主任、代理师政委,红3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红1师政委,红5军政治部主任,红 3 师政委,红三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红5师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红4师政委,红三军团红10团政委等职。长征到达陕北后,红三军团番号取消,仅保留红4师,被并入了红一军团。黄克诚调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和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东征之后又被任命为红一军团红4师政委。直到1937年8月,黄克诚被任命为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才算告别了共同奋战7年的红三军团部队。
黄克诚年轻时候就是高度近视,外号“黄瞎子”,红军时期看东西模模糊糊也敢抡大刀与敌肉搏和登云梯爬城墙。由于眼睛近视,有一次他在指挥作战时竟然一个人冲到了敌人阵地上。好在黄克诚机智沉着,觉得不对后便大喊一声后拼命滚下山坡。当时敌人的子弹嗖嗖就在他身边飞,却都幸运地没有击中他,直到遇见了自己的部队才脱离险境。在第五次反“围剿”时,已任红三军团红4师政委的黄克诚与师长张锡龙指挥团村战斗。在将残敌围到一个寨子中后,黄克诚与张锡龙来到寨子外围察看地形。突然一串机枪子弹飞来,张锡龙头部中弹当场倒下。黄克诚的眼镜也被震落到地上,他急忙蹲下来四处摸索,还是没有找到。最后只好拿出一副备用眼镜带上,这才发现师长张锡龙已经牺牲了。张锡龙参加过南昌起义,在苏联深造学习过军事,是一名智勇双全的指挥员,牺牲时年仅27岁。对于他的牺牲,黄克诚是痛惜不已。战后,军团长彭德怀还专门批评了黄克诚,说:“黄瞎子,下次作战不许你再到前面去。那么大一副眼镜片子,一看就是个官!”
黄克诚少年老相,20多岁的人就像3、40岁,身体还比较虚弱,早早就被称之为“黄老”,也不知道谁是始作俑者。黄克诚爱提意见,敢讲真话,习惯于把困难估计得严重一些,力求有备无患,因此常和上级唱反调。在那个火热的革命年代,黄克诚的这一特点被长期视为是“右倾”。在准备湘南暴动时,黄克诚不赞成立即在永兴发动暴动,主张先做群众工作,积聚革命力量,为举行暴动准备条件。结果被他在衡阳省立第三师范的同学、中共湘南特委特派员邝振兴指责为胆小怕死,是“右倾机会主义”。湘南暴动后,湘南特委领导人“左倾”狂热,好召“坚壁清野”,实行焦土政策,大烧大杀,把湘粤大道两侧15公里内很多老百姓的房子都烧了,导致大失人心。黄克诚坚决反对烧房子,因而遭到了永兴县委书记李一鼎的严厉指责,并威胁要予以组织处分。结果就是农民被逼起来暴动,杀害了不少共产党人和无辜群众。中共郴县中心县委书记、夏明翰的弟弟夏明震(即井冈美女曾志的第一任丈夫),就是在这次事件中被暴民杀害的。
到了红军时期的1930年,时任红三军团红5军第3纵队第2支队政委的黄克诚,因反对“立三路线”提倡的攻打中心城市,结果遭到上级批评(不知道是红三军团兼红5军政委滕代远还是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认为黄克诚思想“右倾”,已不适宜担任重要领导工作,遂撤销了原要黄担任纵队政委的任命,后将他调到红8军担任团长。1931年夏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作战期间,部队中大打“AB团”,黄克诚对此非常反对,并进行了抵制。结果被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以调动工作为名撤销了他红3师政委的职务,并由肃反委员会逮捕,准备处死。好在说一不二的军团长彭德怀干预,黄克诚才被放了出来,不久又调任为红1师政委。黄克诚当时并不知道是彭德怀救了他,彭在事后多年中也没有提起。直到28年后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和黄克诚都遭到了错误批判,康生、柯庆施等人提出黄克诚上山支持彭德怀是为了报答当年彭的“救命之恩”,黄克诚这才知道了自己当时大难不死的原因。
1932年初红三军团围攻赣州,黄克诚认为不可,多次向上级建议取消冒险攻打赣州的作战计划,但未被采纳。后来国民党军实施反扑,在未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黄克诚果断指挥部队抗击敌人并及时转移脱离了险境。战后黄克诚虽因保存了部队而未被追究,但这笔账却挂着。到了10月苏区中央局的宁都会议后,红三军团召开了广昌会议,黄克诚又被撤销了复任的红3师政委职务。
到了1935年2月红军二渡赤水再占遵义后,黄克诚从缴获的报纸上了解到中央苏区留下的红军损失严重,先遣北上的红十军团也遭到失败,方志敏、刘畴西等人被俘,心情不由十分沉重。他找到刚调来红三军团担任政治部主任不久的刘少奇谈心,认为当前保存革命力量十分重要,应尽量避免与敌人打硬仗等,并直言批评了毛泽东重掌军权后指挥的土城战斗。刘少奇对红三军团指战员的意见也有同感,就写了一份报告,找军团政委杨尚昆签字后发给了中革军委(军团长彭德怀因另有考虑,没有在电报上签名)。毛泽东看到这份电报后很不高兴,他对黄克诚有一句评价,“上自中央、下到支部,有意见他都要讲。”结果黄克诚又被上级怀疑为缺乏信心,不宜继续担任领导工作,其上任不久的红三军团红10团政委职务又被撤销,调回到军团司令部当了侦察科长,实际上是赋闲。
红一、四方面军联合北上过草地期间,中央先后派萧劲光、李富春等人到红三军团工作,以加强领导。由于新调来的几位领导干部好搞点特殊化(如经常聚在一起改善伙食等),引起了在彭德怀带动下素来艰苦朴素的红三军团指战员的不满。然而有个别领导认为这是对革命丧失信心的表现,提出要在红三军团搞整顿,还要枪毙人。黄克诚当即提出了反对意见,结果又被认为不可靠,不适宜担任领导工作,更不能带兵。长征到了甘南哈达铺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直属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原拟任命黄克诚为红三军团改编成的第2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也因上面的原因而取消,改任为第2纵队军事裁判所所长。当时从红一军团调了罗瑞卿、刘亚楼等一批干部到第2纵队任职,结果因为两个军团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作风上的差异,引起了不小的矛盾。在继续向陕北进军的过程中,部队因体力不支而掉队减员严重。兼任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的陕甘支队政治保卫局局长罗瑞卿怀疑指战员掉队与情绪不振作有关,进而怀疑掉队的的人会投敌,于是采取了审查和惩罚措施。有不少人因为掉队或讲了几句怪话就被保卫局逮捕,送到军事裁判所审判,准备处死。黄克诚不忍心对这些同甘共苦的战友下手,就去找第2纵队司令员彭雪枫讲情。结果他的举动引起了上级领导的反感,据黄克诚在回忆录中披露,当时一位领导(第2纵队政委李富春?副司令员刘亚楼?政治保卫局局长兼政治部主任罗瑞卿?)毫不客气地说:像黄克诚、吴慨(溉)之这样的人,年龄大了,干不了什么工作了,连当个红军战士也不够格。“听到这个评语,我便不敢再讲什么话了,只得小心翼翼地跟着部队走,生怕掉队而被处死。”
一直到了红军东征后,与黄克诚一样好抗上的红一军团红4师政委彭雪枫找到毛泽东当面汇报,重提从哈达铺到吴起镇一路上的事情,替红三军团的干部战士和黄克诚申辩,才得到了毛泽东的理解。此后,彭雪枫被调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由黄克诚接任红4师政委职务。从这时开始,黄克诚终于摆脱了不受上级信任职务忽升忽降的窘境,真正走上了通向大将的道路。
抗战爆发后,黄克诚担任了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的职务。奉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之命,黄克诚到林彪任师长的八路军第115师检查了一遍政治工作。他发现由于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按照国民革命军编制序列取消了部队中的政治委员制度,赞成政治工作形同虚设,军阀主义风气滋长,严重影响了部队建设和指战员们的战斗情绪。回来后黄克诚就写了一个报告,建议恢复军队中的政治委员制度,并以八路军总部领导人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的名义上报给中央军委。毛泽东看后大为赞成,马上作了批示。1937年10月,八路军就恢复了原有的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制度,部队重设政委,原政训处升格为政治部。同月,黄克诚被派到八路军第115师344旅担任政委。344旅是由原红十五军团为主改编成的,旅长便是未来大将徐海东。平型关之战后不久,344旅就调归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转战于晋东北、正太铁路东段等地区。徐海东指挥344旅687团曾一度收复了平型关,因而获得了毛泽东的称赞。不久后,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贝尔特兰的谈话中还提到了这一战斗,称其为“二度收复平型关”。
红十五军团的核心是原鄂豫皖重建的红25军,长期在吴焕先、徐海东领导下作战。这支部队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血气方刚,崇拜吴焕先和徐海东,排斥外来干部,山头主义色彩比较浓厚。从中央红军调去的程子华曾先后担任红25军的军长、政委和红十五军团政委,却在部队中仍无很大的影响力。红25军的这种山头主义一直延续到了344旅中,黄克诚一去就感觉到了,很多干部对他根本不买账。344旅当时也比较倒霉,旅长徐海东因积劳成疾时常吐血发病,该旅主力团687团和688团在牛村、温汤两战都没有打好,伤亡不小,还牺牲了688团团长陈锦秀和该团1营营长刘国清。在两次战斗中暴露了344旅战术粗糙,一味蛮打,将领不服从政委指挥,部队组织混乱等严重问题。由于旅长徐海东重病缠身,政委黄克诚有心无力,结果总司令朱德看不过去了,亲自到344旅指导工作,重点抓了思想作风建设和战略战术的转变,起到了一定成效。由于徐海东的病势日渐沉重,经朱德提名,调第115师343旅685团团长杨得志任344旅副旅长,担负指挥作战的责任。
1938年3月,经过整顿的344旅奉八路军总部命令,南下晋东南,在太行山区配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129师作战。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南下没多久344旅就出了一起重大政治事故。原红十五军团红75师、73师师长,344旅687团团长张绍东,被红三军团出身的687团参谋长蓝国清拉下水,二人违反中央政策又加吃喝嫖赌,后惧怕上级整顿,竟然带着少数连排长叛逃投靠了大别山一带的国民党军。这张绍东是徐海东的爱将,擅打运动战,也很会使用干部,本来是一颗很有希望的将星,却不料一失足成千古恨。得知张绍东叛逃后,徐海东当即大口吐血,可见受刺激之深。另外一个叛逃的蓝国清曾任红三军团红11团参谋长。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城的前夕,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在城下勘察时中冷枪牺牲,当时在旁边的就是红11团政委张爱萍和团参谋长兰国清。如果能坚持到革命胜利,蓝国清很有可能迈入开国中将的行列。这一跑,什么都完了。更搞的是,张绍东和蓝国清从此下落不明,人间蒸发了,就像那位携款潜逃的第115师参谋长周昆一样。
344旅到达了太行山后,配合第129师和山西决死队进行了反“九路围攻”作战,表现仍然不佳。战后,朱德再次亲临该旅进行整训。围绕几次战斗造成的损失及张蓝叛逃事件,他严厉批评了徐海东。本来徐老虎一直撑着病体坚持工作,黄克诚等人多次劝其离队去养病,徐海东都因放心不下而没有答应。连续几仗没有打好,这次又出了张蓝叛逃事件,遭到总司令一顿狠尅,徐海东是有苦难言,终于心力交瘁,躺倒不起。经过中央批准,他被送回延安养病。在此期间,朱德和黄克诚都倾向于让接替张绍东任687团团长的田守尧来代理344旅旅长职务,理由是这样便于部队的稳定,谁也不好说什么。甚至朱德已经找田守尧征求了意见,鼓励他好好干。田守尧自然非常高兴,拍胸脯打了包票,回去后还弄得全旅上下皆知。不料朱德将报告打上去后,毛泽东和彭德怀都不同意田守尧担任344旅旅长,表示要从原红一方面军中派人出任。朱德感到话都说出去了,这样有些难办,便再次向打电报陈述自己的意见。毛泽东的态度很明确,344旅发生的问题根源在于山头主义,这次一定要派得力干部消除此一隐患。朱德见事已至此,只好转过头来说服黄克诚。黄克诚觉得这样做对今后的工作和田守尧本人的影响都不好,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不久,八路军总部任命杨得志为344旅代理旅长。田守尧知道后果然情绪大受影响,连为徐海东开的欢送会都没有参加。朱德只好召开旅党委会对田守尧进行帮助。然而会议开始黄克诚讲了几句委婉的话后,就没人发言了。朱老总怒了,对田守尧进行了严厉批评,连“鸟党委会”的话都骂出来了。会后矛盾转移到了黄克诚身上,344旅的不少干部都认为是由于黄从中作梗,田守尧才没当上旅长。黄克诚一时也解释不清,只好抱着事久自然明的态度,全力投入到了部队建设工作中。
从1938年9月到1940年初,黄克诚与杨得志指挥344旅相继转战冀南、豫北、鲁西南地区,打击日伪顽匪,建设地方政权,逐步领导创建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为统一加强太(行山)南和豫北的作战指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八路军第2纵队,由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左权兼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杨得志任副司令员兼冀鲁豫支队支队长。此后,黄克诚与杨得志分别指挥第2纵队和冀鲁豫支队参加了反击顽军朱怀冰、石友三部摩擦进犯的战斗,胜利保卫了太行抗日根据地。1940年4月,根据中共北方局指示,第2纵队和冀鲁豫支队合并,仍称八路军第2纵队,杨得志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同时成立了冀鲁豫军区,黄克诚任司令员兼冀鲁豫军政委员会书记。5月,根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的建议,中央军委命令黄克诚率第2纵队主力344旅和新编第2旅等部南下豫皖苏地区,与新四军部队会合,创建陇海铁路以南、新黄河以北的抗日根据地。杨得志、崔田民率第2纵队新编第3旅、冀中军区南进支队等部重新编成八路军第2纵队,杨得志任纵队司令员兼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崔田民任纵队政委兼冀鲁豫军区政委,指挥部队留在冀鲁豫根据地坚持斗争。黄克诚与杨得志,就此分兵。
南下豫皖苏后,黄克诚率部与新四军第6支队会合,重新编成了八路军第4纵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不久,黄克诚率一部越过津浦铁路进军皖东北,统合了当地武装力量,又组建成八路军第5纵队,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委,领导军民先后建立了8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10月初,黄克诚指挥八路军第5纵队驰援苏北新四军发起的黄桥战役,与陈毅、粟裕指挥的新四军北上部队会师于东台、盐城地区,由此胜利打通了苏北、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两军会师后,在由中央授权统一指挥华中部队的中共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主持下,于苏北海安成立了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由叶挺任总指挥,刘少奇任政委,陈毅任副总指挥,统一指挥江北的陈毅、粟裕、张云逸、李先念、彭雪枫、黄克诚各部。在皖南军部的叶挺未到江北就职前,由陈毅任代总指挥。紧接着,为力图一鼓作气解决黄桥新败后的顽军韩德勤部,以巩固苏北根据地,击破国民党顽固派四面围逼的企图,由刘少奇决策,陈毅亲自指挥,于11月29日发起了曹甸战役。黄克诚没有想到,这次战役又把他卷入了一场持续时间甚长的风波中。
消灭韩德勤部以彻底解决苏北问题的设想是刘少奇提出的。中共中央对此很谨慎,毛泽东电告刘少奇、陈毅,指出韩德勤是国民党苏鲁战区副总指挥兼江苏省政府主席,把他消灭动静太大,留着反而可以作为筹码来压国民党对江南新四军让步。不久,根据重庆中共南方局周恩来、叶剑英等人与国民党方面的交涉结果,毛泽东又急电刘少奇,指示军事压力应距韩德勤部占据的兴化、曹甸50里一带停止,以和平谈判来解决问题,防止重庆方面恼羞成怒而扣押周、叶。与刘少奇一同来到苏北的黄克诚也比较冷静,认为这一仗不宜打。从政治上说,主动攻韩是授人以柄,对全局不利,应持自卫原则;从军事上说,韩军退守兴化、曹甸水网地带,工事坚固,强行攻坚亦很不利;从苏北根据地的情况看,顽伪匪特活动猖獗,群众未充分发动,根基还不稳固。当务之急是剿灭匪顽,发动群众,巩固根据地,先把脚跟立稳,再相机解决韩军。
应该说,黄克诚的主张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也符合中央的意图。然而刘少奇考虑到汤恩伯、李品仙、霍守义等部顽军和桂系军队正四面向淮北、皖东、苏北进逼过来,摩擦恐难避免。一旦其与韩德勤部会合,将对开辟不久的苏北根据地形成极大威胁。因此,刘少奇再电中央,提出“如不迅速解决韩德勤,巩固苏北阵地,不集中华中主力给反共军主力以痛击,消灭一二个主力师,则华中形势愈趋危险,急难应付。”刘少奇是志在必得,在电报中还写明了作战部署和进攻理由。电文最后特别强调:“你们有无意见,望三天内答复,否则即开始动作。”
想必毛泽东接到刘少奇的电报时会摇头苦笑:这个人果然企图心旺盛,到哪都是大刀阔斧!毛泽东很快与朱德、王稼祥联名复电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人,表示目前动手政治上极端不利,尚须忍耐。并强调“第一仗攻击令须由延安下,你们不得命令、不得动手。”要求华中方面积极准备,沉着观变,等待重庆的谈判结果。几天后,刘少奇、陈毅又发电报给中央,还是要求先打韩德勤以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并提出了四个作战方案。这次中央在经过考虑后,回电指示先以黄克诚部主力隔断进抵苏北的东北军霍守义部与韩德勤部的联系,并应立即组织一个局部战斗,“以打通皖东、苏北之联系”。接电后,刘少奇、陈毅迅速开始进行战斗部署,拟以黄克诚的第5纵队一部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部队担任主攻任务。中央在经过全盘考虑后,又电告华中指挥部,指示在“淮安、宝应间打开一个缺口,打通苏皖即可。不打兴化,苏北动作不碍大局。”兴化是韩德勤所率江苏省政府所在地,中央在保留韩德勤、不打兴化的前提下,同意华中指挥部发起一个局部战斗。这就是后来争论很大的曹甸战役。
曹甸是江苏宝应县东北的一个集镇,周围是水网地带,韩德勤部守军有5000余人,于镇周围构筑了坚固工事。在兴化及其附近亦有韩军5000余兵力,随时可以策应曹甸。拿下曹甸,不仅可以达到打通苏皖的目的,还能够吸引韩军主力于周围消灭之,从而最大程度削弱韩德勤部的实力。因此,曹甸成为了整个战役的关键。黄克诚的第5纵队第1支队主攻曹甸,因水网地形不利,顽军拼死抵抗,以致多次攻击未能奏效。战局胶着,陈毅离开总指挥部亲临前线,增调兵力继续发起突击。黄克诚认为曹甸的地形对攻坚不利,部队又缺乏重武器,强攻硬打恐难奏效。他从战术的角度提出,应采用持久战的方法实施逐点攻击。然而中央的意图是不使苏北冲突扩大化,要保留韩德勤,必须速战速决。华中指挥部据此没有采纳黄克诚的建议,而是增调兵力继续强攻。结果仍未打下曹甸,部队伤亡较大。陈毅察觉到不能再打下去了,遂及时命令部队撤出了战斗。雄心勃勃的刘少奇也很无奈,只能电告中央,表示未能打下曹甸,部队消耗甚大,韩德勤主力与东北军霍守义部仍占据要点。“此次战役大概只能如此结束。苏北问题已成僵局,急切不能彻底解决。” 毛泽东见事已至此,便复电刘少奇,指出“华中斗争是长期慢性斗争,我们要有决心和耐心。”曹甸战役就这样以虎头蛇尾而结束。
在曹甸战役中,华中部队歼敌8000自损2000,打了一个没有结果的消耗仗。战后,刘少奇、陈毅组织中原局和华中指挥部对战役进行了检讨。出人意料地是,刘少奇提出曹甸战役失利的主要原因是黄克诚作战消极,有“右倾”表现。他认为黄克诚长期担任政委职务,做政治思想工作是强项,但不适合带兵打仗。于是刘少奇以中原局的名义致电中央,建议撤销黄克诚第5纵队司令员的职务,保留其政委职务,由陈毅兼任第5纵队司令员。这一处分下来,黄克诚很是吃惊,也很不理解,但无力改变上级的决定。好在陈毅为人大度,其主管总指挥部事情也很多,第5纵队的工作还是交给了黄克诚来主持。
1941年初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在北移时遭到国民党军包围袭击,大部损失,新四军被蒋介石宣布为“叛军”,取消了番号。中共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心在政治上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反击,在军事上保持克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根据中共中央的命令,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在苏北盐城重建了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张云逸为副军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同时将活动在陇海路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部队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全军共9万余人。其中以八路军第5纵队为基础编成了新四军第3师,由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彭雄任参谋长,吴文玉(即吴法宪)任政治部主任。为吸取皖南事变的教训,适应抗日游击战争的需要,加强各部队在复杂斗争环境下的应变能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各师分战略区活动,每个战略区均设党委、军区和行政公署,在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同时,实行主力地方化,放手发展地方武装和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按照军部规定,黄克诚率第3师分别在苏北淮海、盐阜区和皖东北地区活动,与日伪顽军周旋,积极开辟根据地。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共东南局与中共中原局合并,正式成立中共华中局,同时成立华中军分会,统一领导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刘少奇任华中局书记和华中军分会书记,饶漱石任华中局副书记,曾山任华中局组织部长,陈毅为华中局委员和华中军分会副书记。由于邓子恢已去皖东北检查指导工作,故中央决定由饶漱石代理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刘少奇很欣赏饶漱石,对其刻意提拔,1942年3月刘少奇奉命返回延安后,还由饶漱石代理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委职务。殊不知此后饶漱石和陈毅的矛盾爆发,惹出了新四军历史上著名的“黄花塘事件”。
华中局成立不久,日寇就调集南部襄吉独立混成第12旅团和李长江部伪军共1.7万兵力,在200架飞机、上百艘汽艇掩护下,对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发动了合击“扫荡”。在如何进行反“扫荡”的作战方针上,黄克诚与刘少奇、陈毅发生了争论。刘少奇、陈毅提出了“保卫盐城”的口号,要求部队坚决保卫华中根据地的大本营。黄克诚则认为敌强我弱,不宜正面与敌硬顶,“保卫盐城”的口号是不适宜的。华中局与新四军军部应尽快从盐城撤离,转移到农村,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部队要实行分散游击,待机反击。刘少奇、陈毅不同意黄克诚的建议,命令黄克诚的第3师和粟裕的第1师共同保卫盐城,坚决阻击敌人。黄克诚只好执行命令,率部投入了战斗。第3师与第1师一部在盐城正面设置防线,节节抗击优势之敌,为保卫华中局和军部奋战。同时粟裕指挥第1师主力向敌后南线出击,围攻南部旅团的老窝泰州,搞“围魏救赵”,调动敌人回援。战斗越打越激烈,由于日军在火力上占有很大优势,第3师伤亡很大,阵地不断收缩。黄克诚再次向华中局和军部建议,硬拼下去只会增加无谓损失,正面作战打不赢敌人,应该当机立断撤出盐城,转向敌后作战。刘少奇和陈毅仍然不听,命令部队继续坚守。为了对全局和指战员的生命负责,黄克诚毅然越级报告,将自己的意见直接电告延安中央军委。毛泽东对黄克诚的电报很重视,回电要求新四军军部说明情况。此时日军的攻势更加猛烈,保卫盐城的部队已陷入被动境地。陈毅也感到情况不妙,遂将此前的作战方针分歧情况电告中央军委,尔后开始认真考虑黄克诚的建议。随着战局急转直下,刘少奇、陈毅不得不率领华中局、军部及主力部队主动撤出了盐城。
虽然战斗结果印证了黄克诚最初的判断,但上级对他的印象却很不好。当年秋天,华中局在阜宁召开干部会议,对黄克诚进行了严厉批评,指责他在盐城保卫战中态度消极,“不服从指挥”,“机械地保存实力”。黄克诚据理力争,认为自己战前提的建议是切合实际的,作战没有达到目的是上级指挥失当。他还把曹甸战役翻了出来,联系到盐城保卫战,反驳了对他的指责。黄克诚一提曹甸战役,刘少奇和陈毅都有点挂不住了。那是他们在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后雄心勃勃的一仗,没想到却打夹生了,都羞于提起。黄克诚现在还要翻,这就激怒了刘陈。他们坚持黄克诚是错误的,应对丢失盐城负责,并强令他在干部会议上作检讨。黄克诚虽百般不愿意,但总不能和上级一直顶下去,就违心地在会议上作了检讨。会后,黄克诚不愿意找一向严肃的刘少奇,而是找到宽宏大量的陈毅,诚恳地说:“你是我的老上级,我有什么不服从指挥的?”陈毅也不好再说什么,就让黄克诚保留意见。
几年后,刘少奇、陈毅都对曹甸战役和盐城保卫战有了反思,也认识到对黄克诚的批判过了头。在延安整风期间,刘少奇与黄克诚在电报中重新探讨了曹甸战役,刘少奇坦承那时自己的情绪有些急躁,黄克诚反对强攻是对的。战役没打好,不能由黄克诚负主要责任,当时对他的指责是不妥当的。抗战胜利后黄克诚率第3师挺进东北,途经山东时陈毅与罗荣桓亲往送行。陈毅主动提起了曹甸战役,表示当时批评黄克诚配合不力,并撤了他的职是不对的,“责任在我”。陈毅还当着罗荣桓的面诚恳地向黄克诚道了歉,弄得黄克诚很是不好意思。在曹甸战役这件事上,刘少奇、陈毅、黄克诚都各自表现出了自己的风骨。世界上没有永远正确的人,能够放下面子认真进行反思,并承认对方的正确,对于谁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1942年11月,日军华北方面军调动日伪军5000余人,对苏北根据地淮海区发起分进合击式的五路大“扫荡”。在黄克诚的统一部署下,第3师10旅兼淮海军区司令员刘震、政委金明、副司令员覃健等指挥淮海军区军民,采取避实击虚、坚壁清野、昼夜袭扰、破坏交通线、孤立日军、重点打击伪军等战术方针,与敌人进行了艰苦斗争。经过一个多月作战,终于迫使日伪军暂时停止了进攻。根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决定,于1943年1月成立了苏北军区,由新四军第3师兼苏北军区,黄克诚任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同时他还担任了苏北区党委书记。不久,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又纠集2万余兵力对苏北根据地进行了规模更大的重点“扫荡”。在此之前,黄克诚等人就判断日军去年冬季的“扫荡”不会完事,早就开始着手进行了反“扫荡”的准备工作。同时,根据中央军委命令,黄克诚抽调第3师兼苏北军区参谋长彭雄、8旅旅长田守尧、8旅政治部主任张赤民(即开国中将张池明)等一批团以上干部赴延安学习。并调副师长张爱萍兼任8旅旅长、政委和盐阜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原盐阜军分区司令员洪学智调任第3师参谋长,及时完成了指挥层的更换。当日伪军的进攻一开始,黄克诚就与张爱萍、洪学智、吴法宪、曹荻秋等人部署作战事项及组织军民转移,使敌人连连扑空,从而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
黄克诚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去延安学习的那批干部却在路上出了事。按照预定计划,彭雄、田守尧、张赤民带领师作战科长席庶民、师军需科长曹云、阜宁总队队长张友来、涟东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吴毅、24团政治处主任程世清、8旅供给部长伍瑞卿、8旅卫生部长彭少英、盐阜行署公安处处长黄国山等人组成干部队,由盐阜区出发,会合淮海区的7旅政委朱涤新、10旅兼淮海军分区副政委吴信泉等人,经山东转道赴延安。由于日军很快从淮海区开始扫荡,并迅速封锁盐河,朱涤新、吴信泉等人因而未能成行。陆路被封锁后,彭雄、田守尧带领干部队通过湖西秘密交通线,改坐8旅24团缴获的一艘木帆船取海路北上山东抗日根据地。
1943年3月17日,干部队及家属、警卫一行51人乘船行驶至山东日照县岚山头(今日照市岚山区)附近海面时,不幸与巡逻的日军汽艇遭遇。在彭雄、田守尧指挥下,全船人员以仅有的手枪、手榴弹进行抵抗。经过激战将敌汽艇打退,毙伤日军10多人。然而彭雄在战斗中负伤3处,失血过多,壮烈牺牲。田守尧指挥船只转向西南行驶,希望尽快登岸抢救负伤人员。下午15时许,在江苏赣榆县(今连云港市赣榆区)九里乡小沙东黄海海面又与前来增援的3艘日军汽艇遭遇。全体人员毫不畏惧,在田守尧指挥下与敌人展开奋战。在日军火力猛袭下,不少人负伤或牺牲。后船只靠近赣榆海边搁浅,腿部已负重伤的田守尧指挥大家涉水上岸,冲破日军机枪封锁,奋力突围。在抢滩时,田守尧和夫人陈洛莲不慎踩入深水漕里,同时陷没牺牲。后在八路军滨海军分区部队一个连赶来援救下,大部分人员才突围脱险。
这次遇袭共牺牲了彭雄、田守尧、吴毅、张友来、曹云、陈洛莲、张明、张铎、张鹤英等16位烈士,是一次重大损失。彭雄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到陕北后相继担任了红一军团第4师参谋长和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参谋长等职,牺牲时年仅29岁。在新四军第3师,彭雄同师政治部主任吴法宪朝夕相处,关系很好。1941年秋,彭雄与吴法宪从第3师自行车队借来两辆自行车,拍下了一张二人手扶自行车的珍贵合影。彭雄还在照片后面写道:“胖子,我们两个人出洋相吧,送老弟一张,我也有一张。彭雄十一月十九日。” 这张合影照片,吴法宪一直珍藏到逝世。当时彭雄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胖子老弟,39年后竟成为“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主犯之一而遭到了国家审判。
田守尧由于没当上344旅旅长,很是消沉了一段时间。后八路军总部任命他为344旅副旅长,很快又于1939年10月调其去延安进入马列学院学习。在学习期间,田守尧被任命为八路军第2纵队新2旅旅长。1940年6月,田守尧从马列学院毕业,被分配去华中工作。到了皖东北后,田守尧被任命为八路军第5纵队第2支队司令员,仍在黄克诚手下工作。在华中,经过与黄克诚长期相处,二人加深了相互了解,终于尽释前嫌,成为了亲密战友。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新整编,田守尧又担任了新四军第3师8旅旅长职务。在新四军第3师的3个旅长中,田守尧继承了红25军干部的特点,以能打硬仗而著称。同时他在政治思想上进步很快,在苏北能密切联系群众,重视开展政治思想工作,被8旅两任政委吴信泉和李雪三称赞是“军事干部很突出的一点”。田守尧牺牲时年仅28岁,黄克诚还专门写了悼文追念他和彭雄等遇难烈士,懊悔地称“此次损失在军事上说是可避免的,完全由于我们对问题缺乏慎重考虑,粗心大意的结果。这是我没世难忘的血的教训。”
田守尧的牺牲另外还引出了一段惊险传奇。汪伪特务机关后来弄清了此次海上遭遇战中大部分新四军阵亡者的身份,竟然派出一名高级特务冒充田守尧,前往延安,企图在毛泽东接见其时伺机行刺。后被延安边区政府保安处保卫部长、素有“红色福尔摩斯”美誉的陈泊识破,此一阴谋才未能得逞。2009年时,这件史事被改编成电视剧《延安除奸》在国内热播,很多观众由此知道了被冒充的新四军旅长田尧之名。须知,其原型就是早逝将星田守尧烈士。而剧中边区保安处处长周劲、保安处副处长晏西的综合原型陈泊,在除奸战线上为保卫党中央立下过大功,却于50年代初广东的“两陈案件”中蒙冤,被关押多年而去世。世事难料,惜乎哉!
在1943年春季的反“扫荡”作战中,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4连82名官兵,为掩护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在淮阴刘老庄英勇抗击上千名日伪军的进犯,大量杀伤敌人,最后全部壮烈殉国。战后,7旅重新组建4连,并命名该连为“刘老庄连”。4连牺牲的82名官兵,也被誉为“刘老庄八十二壮士”。日后历经改编,“刘老庄连”如今仍在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机步第127师379团序列中。2015年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首都天安门广场首次举行了盛大的胜利日阅兵式。“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昂首挺胸威武前进,成为第七支通过天安门的徒步方队,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世界各国嘉宾和全国人民的检阅。
http://bbs.tiexue.net/p_9833932_1.html

在1955年授衔的共和国十大将中,粟裕、陈赓、徐海东是以能打仗而闻名全军;谭政是大将级政治思想工作者的代表;萧劲光和主席关系深,是海军的代表;张云逸的资格老,超过了不少元帅;罗瑞卿是主席的心腹和公安系统的代表;王树声、许光达分别是红二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的代表,是山头平衡的产物;剩下的黄克诚,是红三军团的代表,以直言敢谏、好说真话、德高望重而著称。
黄克诚是湖南永兴人,生于1902年10月1日。在十大将中,黄克诚的年龄小于张云逸、徐海东,而大于其他7人。这一年出生的开国将帅不多,仅有元帅罗荣桓,中将曾泽生、周贯五、张令彬,少将王平之、管松涛、苏鲁、李迎希等人。与黄克诚同年的早逝中共将领,最著名的是黄埔骄子蒋先云,还有红军将领张子清、王展程、姜镜堂、贺声洋、陈寿山、王秀松、陈东日、刘革非、李良耀、林野、曾炳春、李特等人。黄克诚,正像他自己说的,是革命的幸存者。
黄克诚早年进过湖南衡阳省立第三师范读书,和蒋先云、夏明翰是校友。在后来的中共群英中,江华、张际春、张经武、曾希圣、伍云甫等人也出自于这个学校。黄克诚于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时间上还要早于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等多数元帅。入党不久,他被党组织选送到广州考入了国民党中央政治讲习班,亲听了林伯渠、毛泽东、李富春等著名共产党人的授课。北伐战争开始后,黄克诚被党组织派到国民革命军第8军唐生智部做政治工作,从此走上军旅道路。
1928年初,黄克诚参加了朱德、陈毅、王尔琢领导的湘南年关暴动,时任永兴赤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参与领导永兴农民武装暴动。后随朱德、陈毅等与毛泽东部会合上了井冈山,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2师35团团长。由于井冈山根据地的条件日益困苦,养兵困难。经前委书记毛泽东决定,将大部分湘南农军遣送下山,回地方坚持斗争。黄克诚被任命为第二路游击司令,率部返回湘南。在途中,农军遭到国民党军截击,很快四散逃光。黄克诚被迫与衡阳省立第三师范校友、永兴县委宣传部长李卜成一起逃亡。他们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并受到国民党当局通缉,只好东躲西藏,吃尽辛苦,寻找党组织达一年之久。直到1929年初,通过第三师范校友曾希圣联系上了其哥哥曾钟圣(即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的曾中生,时在上海中央军委工作),才重新找到党组织,恢复了组织关系。万万想不到的是,到了近40年后的文革期间,黄克诚竟被打成了“混入党内”的“假党员”,受到关押审查达8年之久。黄克诚的入党介绍人黄庭芳和共同找党的李卜成早在1929年就已牺牲,曾中生于1935年被错杀于长征途中,当过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也在文革中被打倒关押,并屈死于1968年7月。黄克诚一时找不到自己历史关系的证明人,陷入了百口莫辩之境。当时审查他的专案组为了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可谓费尽心机,用黄克诚后来在回忆录中的话说,“凡是我经过、到过的地方,认为能找、能查的都要处处跑到、一一调查。”查不到黄克诚是“假党员”的真凭实据,专案组就对他大搞“逼、供、信”,采取车轮战法,通宵达旦,不许黄休息,有时甚至使用了打、骂、侮辱等不堪手段。黄克诚,在文革中是遭了大罪。好在,他坚持下来了,终于走出了秦城监狱。
找到党组织后,黄克诚奉中央军委之命到唐生智旧部中做了一段时间的兵运工作。1930年初,他又奉派前往湘鄂赣苏区,进入彭德怀任军长的红5军担任大队政委,从此与彭德怀结下了不解之缘。红5军和红8军合编成红三军团后,黄克诚先后随红三军团转战湘赣,并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万里长征。历任红三军团红5军第3纵队第2支队政委,红8军第4师第3团政委,红三军团红4师政治部主任、代理师政委,红3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红1师政委,红5军政治部主任,红 3 师政委,红三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红5师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红4师政委,红三军团红10团政委等职。长征到达陕北后,红三军团番号取消,仅保留红4师,被并入了红一军团。黄克诚调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和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东征之后又被任命为红一军团红4师政委。直到1937年8月,黄克诚被任命为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才算告别了共同奋战7年的红三军团部队。
黄克诚年轻时候就是高度近视,外号“黄瞎子”,红军时期看东西模模糊糊也敢抡大刀与敌肉搏和登云梯爬城墙。由于眼睛近视,有一次他在指挥作战时竟然一个人冲到了敌人阵地上。好在黄克诚机智沉着,觉得不对后便大喊一声后拼命滚下山坡。当时敌人的子弹嗖嗖就在他身边飞,却都幸运地没有击中他,直到遇见了自己的部队才脱离险境。在第五次反“围剿”时,已任红三军团红4师政委的黄克诚与师长张锡龙指挥团村战斗。在将残敌围到一个寨子中后,黄克诚与张锡龙来到寨子外围察看地形。突然一串机枪子弹飞来,张锡龙头部中弹当场倒下。黄克诚的眼镜也被震落到地上,他急忙蹲下来四处摸索,还是没有找到。最后只好拿出一副备用眼镜带上,这才发现师长张锡龙已经牺牲了。张锡龙参加过南昌起义,在苏联深造学习过军事,是一名智勇双全的指挥员,牺牲时年仅27岁。对于他的牺牲,黄克诚是痛惜不已。战后,军团长彭德怀还专门批评了黄克诚,说:“黄瞎子,下次作战不许你再到前面去。那么大一副眼镜片子,一看就是个官!”
黄克诚少年老相,20多岁的人就像3、40岁,身体还比较虚弱,早早就被称之为“黄老”,也不知道谁是始作俑者。黄克诚爱提意见,敢讲真话,习惯于把困难估计得严重一些,力求有备无患,因此常和上级唱反调。在那个火热的革命年代,黄克诚的这一特点被长期视为是“右倾”。在准备湘南暴动时,黄克诚不赞成立即在永兴发动暴动,主张先做群众工作,积聚革命力量,为举行暴动准备条件。结果被他在衡阳省立第三师范的同学、中共湘南特委特派员邝振兴指责为胆小怕死,是“右倾机会主义”。湘南暴动后,湘南特委领导人“左倾”狂热,好召“坚壁清野”,实行焦土政策,大烧大杀,把湘粤大道两侧15公里内很多老百姓的房子都烧了,导致大失人心。黄克诚坚决反对烧房子,因而遭到了永兴县委书记李一鼎的严厉指责,并威胁要予以组织处分。结果就是农民被逼起来暴动,杀害了不少共产党人和无辜群众。中共郴县中心县委书记、夏明翰的弟弟夏明震(即井冈美女曾志的第一任丈夫),就是在这次事件中被暴民杀害的。
到了红军时期的1930年,时任红三军团红5军第3纵队第2支队政委的黄克诚,因反对“立三路线”提倡的攻打中心城市,结果遭到上级批评(不知道是红三军团兼红5军政委滕代远还是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认为黄克诚思想“右倾”,已不适宜担任重要领导工作,遂撤销了原要黄担任纵队政委的任命,后将他调到红8军担任团长。1931年夏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作战期间,部队中大打“AB团”,黄克诚对此非常反对,并进行了抵制。结果被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以调动工作为名撤销了他红3师政委的职务,并由肃反委员会逮捕,准备处死。好在说一不二的军团长彭德怀干预,黄克诚才被放了出来,不久又调任为红1师政委。黄克诚当时并不知道是彭德怀救了他,彭在事后多年中也没有提起。直到28年后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和黄克诚都遭到了错误批判,康生、柯庆施等人提出黄克诚上山支持彭德怀是为了报答当年彭的“救命之恩”,黄克诚这才知道了自己当时大难不死的原因。
1932年初红三军团围攻赣州,黄克诚认为不可,多次向上级建议取消冒险攻打赣州的作战计划,但未被采纳。后来国民党军实施反扑,在未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黄克诚果断指挥部队抗击敌人并及时转移脱离了险境。战后黄克诚虽因保存了部队而未被追究,但这笔账却挂着。到了10月苏区中央局的宁都会议后,红三军团召开了广昌会议,黄克诚又被撤销了复任的红3师政委职务。
到了1935年2月红军二渡赤水再占遵义后,黄克诚从缴获的报纸上了解到中央苏区留下的红军损失严重,先遣北上的红十军团也遭到失败,方志敏、刘畴西等人被俘,心情不由十分沉重。他找到刚调来红三军团担任政治部主任不久的刘少奇谈心,认为当前保存革命力量十分重要,应尽量避免与敌人打硬仗等,并直言批评了毛泽东重掌军权后指挥的土城战斗。刘少奇对红三军团指战员的意见也有同感,就写了一份报告,找军团政委杨尚昆签字后发给了中革军委(军团长彭德怀因另有考虑,没有在电报上签名)。毛泽东看到这份电报后很不高兴,他对黄克诚有一句评价,“上自中央、下到支部,有意见他都要讲。”结果黄克诚又被上级怀疑为缺乏信心,不宜继续担任领导工作,其上任不久的红三军团红10团政委职务又被撤销,调回到军团司令部当了侦察科长,实际上是赋闲。
红一、四方面军联合北上过草地期间,中央先后派萧劲光、李富春等人到红三军团工作,以加强领导。由于新调来的几位领导干部好搞点特殊化(如经常聚在一起改善伙食等),引起了在彭德怀带动下素来艰苦朴素的红三军团指战员的不满。然而有个别领导认为这是对革命丧失信心的表现,提出要在红三军团搞整顿,还要枪毙人。黄克诚当即提出了反对意见,结果又被认为不可靠,不适宜担任领导工作,更不能带兵。长征到了甘南哈达铺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直属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原拟任命黄克诚为红三军团改编成的第2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也因上面的原因而取消,改任为第2纵队军事裁判所所长。当时从红一军团调了罗瑞卿、刘亚楼等一批干部到第2纵队任职,结果因为两个军团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作风上的差异,引起了不小的矛盾。在继续向陕北进军的过程中,部队因体力不支而掉队减员严重。兼任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的陕甘支队政治保卫局局长罗瑞卿怀疑指战员掉队与情绪不振作有关,进而怀疑掉队的的人会投敌,于是采取了审查和惩罚措施。有不少人因为掉队或讲了几句怪话就被保卫局逮捕,送到军事裁判所审判,准备处死。黄克诚不忍心对这些同甘共苦的战友下手,就去找第2纵队司令员彭雪枫讲情。结果他的举动引起了上级领导的反感,据黄克诚在回忆录中披露,当时一位领导(第2纵队政委李富春?副司令员刘亚楼?政治保卫局局长兼政治部主任罗瑞卿?)毫不客气地说:像黄克诚、吴慨(溉)之这样的人,年龄大了,干不了什么工作了,连当个红军战士也不够格。“听到这个评语,我便不敢再讲什么话了,只得小心翼翼地跟着部队走,生怕掉队而被处死。”
一直到了红军东征后,与黄克诚一样好抗上的红一军团红4师政委彭雪枫找到毛泽东当面汇报,重提从哈达铺到吴起镇一路上的事情,替红三军团的干部战士和黄克诚申辩,才得到了毛泽东的理解。此后,彭雪枫被调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由黄克诚接任红4师政委职务。从这时开始,黄克诚终于摆脱了不受上级信任职务忽升忽降的窘境,真正走上了通向大将的道路。
抗战爆发后,黄克诚担任了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的职务。奉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之命,黄克诚到林彪任师长的八路军第115师检查了一遍政治工作。他发现由于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按照国民革命军编制序列取消了部队中的政治委员制度,赞成政治工作形同虚设,军阀主义风气滋长,严重影响了部队建设和指战员们的战斗情绪。回来后黄克诚就写了一个报告,建议恢复军队中的政治委员制度,并以八路军总部领导人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的名义上报给中央军委。毛泽东看后大为赞成,马上作了批示。1937年10月,八路军就恢复了原有的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制度,部队重设政委,原政训处升格为政治部。同月,黄克诚被派到八路军第115师344旅担任政委。344旅是由原红十五军团为主改编成的,旅长便是未来大将徐海东。平型关之战后不久,344旅就调归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转战于晋东北、正太铁路东段等地区。徐海东指挥344旅687团曾一度收复了平型关,因而获得了毛泽东的称赞。不久后,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贝尔特兰的谈话中还提到了这一战斗,称其为“二度收复平型关”。
红十五军团的核心是原鄂豫皖重建的红25军,长期在吴焕先、徐海东领导下作战。这支部队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血气方刚,崇拜吴焕先和徐海东,排斥外来干部,山头主义色彩比较浓厚。从中央红军调去的程子华曾先后担任红25军的军长、政委和红十五军团政委,却在部队中仍无很大的影响力。红25军的这种山头主义一直延续到了344旅中,黄克诚一去就感觉到了,很多干部对他根本不买账。344旅当时也比较倒霉,旅长徐海东因积劳成疾时常吐血发病,该旅主力团687团和688团在牛村、温汤两战都没有打好,伤亡不小,还牺牲了688团团长陈锦秀和该团1营营长刘国清。在两次战斗中暴露了344旅战术粗糙,一味蛮打,将领不服从政委指挥,部队组织混乱等严重问题。由于旅长徐海东重病缠身,政委黄克诚有心无力,结果总司令朱德看不过去了,亲自到344旅指导工作,重点抓了思想作风建设和战略战术的转变,起到了一定成效。由于徐海东的病势日渐沉重,经朱德提名,调第115师343旅685团团长杨得志任344旅副旅长,担负指挥作战的责任。
1938年3月,经过整顿的344旅奉八路军总部命令,南下晋东南,在太行山区配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129师作战。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南下没多久344旅就出了一起重大政治事故。原红十五军团红75师、73师师长,344旅687团团长张绍东,被红三军团出身的687团参谋长蓝国清拉下水,二人违反中央政策又加吃喝嫖赌,后惧怕上级整顿,竟然带着少数连排长叛逃投靠了大别山一带的国民党军。这张绍东是徐海东的爱将,擅打运动战,也很会使用干部,本来是一颗很有希望的将星,却不料一失足成千古恨。得知张绍东叛逃后,徐海东当即大口吐血,可见受刺激之深。另外一个叛逃的蓝国清曾任红三军团红11团参谋长。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城的前夕,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在城下勘察时中冷枪牺牲,当时在旁边的就是红11团政委张爱萍和团参谋长兰国清。如果能坚持到革命胜利,蓝国清很有可能迈入开国中将的行列。这一跑,什么都完了。更搞的是,张绍东和蓝国清从此下落不明,人间蒸发了,就像那位携款潜逃的第115师参谋长周昆一样。
344旅到达了太行山后,配合第129师和山西决死队进行了反“九路围攻”作战,表现仍然不佳。战后,朱德再次亲临该旅进行整训。围绕几次战斗造成的损失及张蓝叛逃事件,他严厉批评了徐海东。本来徐老虎一直撑着病体坚持工作,黄克诚等人多次劝其离队去养病,徐海东都因放心不下而没有答应。连续几仗没有打好,这次又出了张蓝叛逃事件,遭到总司令一顿狠尅,徐海东是有苦难言,终于心力交瘁,躺倒不起。经过中央批准,他被送回延安养病。在此期间,朱德和黄克诚都倾向于让接替张绍东任687团团长的田守尧来代理344旅旅长职务,理由是这样便于部队的稳定,谁也不好说什么。甚至朱德已经找田守尧征求了意见,鼓励他好好干。田守尧自然非常高兴,拍胸脯打了包票,回去后还弄得全旅上下皆知。不料朱德将报告打上去后,毛泽东和彭德怀都不同意田守尧担任344旅旅长,表示要从原红一方面军中派人出任。朱德感到话都说出去了,这样有些难办,便再次向打电报陈述自己的意见。毛泽东的态度很明确,344旅发生的问题根源在于山头主义,这次一定要派得力干部消除此一隐患。朱德见事已至此,只好转过头来说服黄克诚。黄克诚觉得这样做对今后的工作和田守尧本人的影响都不好,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不久,八路军总部任命杨得志为344旅代理旅长。田守尧知道后果然情绪大受影响,连为徐海东开的欢送会都没有参加。朱德只好召开旅党委会对田守尧进行帮助。然而会议开始黄克诚讲了几句委婉的话后,就没人发言了。朱老总怒了,对田守尧进行了严厉批评,连“鸟党委会”的话都骂出来了。会后矛盾转移到了黄克诚身上,344旅的不少干部都认为是由于黄从中作梗,田守尧才没当上旅长。黄克诚一时也解释不清,只好抱着事久自然明的态度,全力投入到了部队建设工作中。
从1938年9月到1940年初,黄克诚与杨得志指挥344旅相继转战冀南、豫北、鲁西南地区,打击日伪顽匪,建设地方政权,逐步领导创建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为统一加强太(行山)南和豫北的作战指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八路军第2纵队,由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左权兼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杨得志任副司令员兼冀鲁豫支队支队长。此后,黄克诚与杨得志分别指挥第2纵队和冀鲁豫支队参加了反击顽军朱怀冰、石友三部摩擦进犯的战斗,胜利保卫了太行抗日根据地。1940年4月,根据中共北方局指示,第2纵队和冀鲁豫支队合并,仍称八路军第2纵队,杨得志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同时成立了冀鲁豫军区,黄克诚任司令员兼冀鲁豫军政委员会书记。5月,根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的建议,中央军委命令黄克诚率第2纵队主力344旅和新编第2旅等部南下豫皖苏地区,与新四军部队会合,创建陇海铁路以南、新黄河以北的抗日根据地。杨得志、崔田民率第2纵队新编第3旅、冀中军区南进支队等部重新编成八路军第2纵队,杨得志任纵队司令员兼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崔田民任纵队政委兼冀鲁豫军区政委,指挥部队留在冀鲁豫根据地坚持斗争。黄克诚与杨得志,就此分兵。
南下豫皖苏后,黄克诚率部与新四军第6支队会合,重新编成了八路军第4纵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不久,黄克诚率一部越过津浦铁路进军皖东北,统合了当地武装力量,又组建成八路军第5纵队,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委,领导军民先后建立了8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10月初,黄克诚指挥八路军第5纵队驰援苏北新四军发起的黄桥战役,与陈毅、粟裕指挥的新四军北上部队会师于东台、盐城地区,由此胜利打通了苏北、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两军会师后,在由中央授权统一指挥华中部队的中共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主持下,于苏北海安成立了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由叶挺任总指挥,刘少奇任政委,陈毅任副总指挥,统一指挥江北的陈毅、粟裕、张云逸、李先念、彭雪枫、黄克诚各部。在皖南军部的叶挺未到江北就职前,由陈毅任代总指挥。紧接着,为力图一鼓作气解决黄桥新败后的顽军韩德勤部,以巩固苏北根据地,击破国民党顽固派四面围逼的企图,由刘少奇决策,陈毅亲自指挥,于11月29日发起了曹甸战役。黄克诚没有想到,这次战役又把他卷入了一场持续时间甚长的风波中。
消灭韩德勤部以彻底解决苏北问题的设想是刘少奇提出的。中共中央对此很谨慎,毛泽东电告刘少奇、陈毅,指出韩德勤是国民党苏鲁战区副总指挥兼江苏省政府主席,把他消灭动静太大,留着反而可以作为筹码来压国民党对江南新四军让步。不久,根据重庆中共南方局周恩来、叶剑英等人与国民党方面的交涉结果,毛泽东又急电刘少奇,指示军事压力应距韩德勤部占据的兴化、曹甸50里一带停止,以和平谈判来解决问题,防止重庆方面恼羞成怒而扣押周、叶。与刘少奇一同来到苏北的黄克诚也比较冷静,认为这一仗不宜打。从政治上说,主动攻韩是授人以柄,对全局不利,应持自卫原则;从军事上说,韩军退守兴化、曹甸水网地带,工事坚固,强行攻坚亦很不利;从苏北根据地的情况看,顽伪匪特活动猖獗,群众未充分发动,根基还不稳固。当务之急是剿灭匪顽,发动群众,巩固根据地,先把脚跟立稳,再相机解决韩军。
应该说,黄克诚的主张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也符合中央的意图。然而刘少奇考虑到汤恩伯、李品仙、霍守义等部顽军和桂系军队正四面向淮北、皖东、苏北进逼过来,摩擦恐难避免。一旦其与韩德勤部会合,将对开辟不久的苏北根据地形成极大威胁。因此,刘少奇再电中央,提出“如不迅速解决韩德勤,巩固苏北阵地,不集中华中主力给反共军主力以痛击,消灭一二个主力师,则华中形势愈趋危险,急难应付。”刘少奇是志在必得,在电报中还写明了作战部署和进攻理由。电文最后特别强调:“你们有无意见,望三天内答复,否则即开始动作。”
想必毛泽东接到刘少奇的电报时会摇头苦笑:这个人果然企图心旺盛,到哪都是大刀阔斧!毛泽东很快与朱德、王稼祥联名复电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人,表示目前动手政治上极端不利,尚须忍耐。并强调“第一仗攻击令须由延安下,你们不得命令、不得动手。”要求华中方面积极准备,沉着观变,等待重庆的谈判结果。几天后,刘少奇、陈毅又发电报给中央,还是要求先打韩德勤以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并提出了四个作战方案。这次中央在经过考虑后,回电指示先以黄克诚部主力隔断进抵苏北的东北军霍守义部与韩德勤部的联系,并应立即组织一个局部战斗,“以打通皖东、苏北之联系”。接电后,刘少奇、陈毅迅速开始进行战斗部署,拟以黄克诚的第5纵队一部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部队担任主攻任务。中央在经过全盘考虑后,又电告华中指挥部,指示在“淮安、宝应间打开一个缺口,打通苏皖即可。不打兴化,苏北动作不碍大局。”兴化是韩德勤所率江苏省政府所在地,中央在保留韩德勤、不打兴化的前提下,同意华中指挥部发起一个局部战斗。这就是后来争论很大的曹甸战役。
曹甸是江苏宝应县东北的一个集镇,周围是水网地带,韩德勤部守军有5000余人,于镇周围构筑了坚固工事。在兴化及其附近亦有韩军5000余兵力,随时可以策应曹甸。拿下曹甸,不仅可以达到打通苏皖的目的,还能够吸引韩军主力于周围消灭之,从而最大程度削弱韩德勤部的实力。因此,曹甸成为了整个战役的关键。黄克诚的第5纵队第1支队主攻曹甸,因水网地形不利,顽军拼死抵抗,以致多次攻击未能奏效。战局胶着,陈毅离开总指挥部亲临前线,增调兵力继续发起突击。黄克诚认为曹甸的地形对攻坚不利,部队又缺乏重武器,强攻硬打恐难奏效。他从战术的角度提出,应采用持久战的方法实施逐点攻击。然而中央的意图是不使苏北冲突扩大化,要保留韩德勤,必须速战速决。华中指挥部据此没有采纳黄克诚的建议,而是增调兵力继续强攻。结果仍未打下曹甸,部队伤亡较大。陈毅察觉到不能再打下去了,遂及时命令部队撤出了战斗。雄心勃勃的刘少奇也很无奈,只能电告中央,表示未能打下曹甸,部队消耗甚大,韩德勤主力与东北军霍守义部仍占据要点。“此次战役大概只能如此结束。苏北问题已成僵局,急切不能彻底解决。” 毛泽东见事已至此,便复电刘少奇,指出“华中斗争是长期慢性斗争,我们要有决心和耐心。”曹甸战役就这样以虎头蛇尾而结束。
在曹甸战役中,华中部队歼敌8000自损2000,打了一个没有结果的消耗仗。战后,刘少奇、陈毅组织中原局和华中指挥部对战役进行了检讨。出人意料地是,刘少奇提出曹甸战役失利的主要原因是黄克诚作战消极,有“右倾”表现。他认为黄克诚长期担任政委职务,做政治思想工作是强项,但不适合带兵打仗。于是刘少奇以中原局的名义致电中央,建议撤销黄克诚第5纵队司令员的职务,保留其政委职务,由陈毅兼任第5纵队司令员。这一处分下来,黄克诚很是吃惊,也很不理解,但无力改变上级的决定。好在陈毅为人大度,其主管总指挥部事情也很多,第5纵队的工作还是交给了黄克诚来主持。
1941年初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在北移时遭到国民党军包围袭击,大部损失,新四军被蒋介石宣布为“叛军”,取消了番号。中共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心在政治上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反击,在军事上保持克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根据中共中央的命令,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在苏北盐城重建了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张云逸为副军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同时将活动在陇海路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部队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全军共9万余人。其中以八路军第5纵队为基础编成了新四军第3师,由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彭雄任参谋长,吴文玉(即吴法宪)任政治部主任。为吸取皖南事变的教训,适应抗日游击战争的需要,加强各部队在复杂斗争环境下的应变能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各师分战略区活动,每个战略区均设党委、军区和行政公署,在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同时,实行主力地方化,放手发展地方武装和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按照军部规定,黄克诚率第3师分别在苏北淮海、盐阜区和皖东北地区活动,与日伪顽军周旋,积极开辟根据地。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共东南局与中共中原局合并,正式成立中共华中局,同时成立华中军分会,统一领导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刘少奇任华中局书记和华中军分会书记,饶漱石任华中局副书记,曾山任华中局组织部长,陈毅为华中局委员和华中军分会副书记。由于邓子恢已去皖东北检查指导工作,故中央决定由饶漱石代理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刘少奇很欣赏饶漱石,对其刻意提拔,1942年3月刘少奇奉命返回延安后,还由饶漱石代理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委职务。殊不知此后饶漱石和陈毅的矛盾爆发,惹出了新四军历史上著名的“黄花塘事件”。
华中局成立不久,日寇就调集南部襄吉独立混成第12旅团和李长江部伪军共1.7万兵力,在200架飞机、上百艘汽艇掩护下,对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发动了合击“扫荡”。在如何进行反“扫荡”的作战方针上,黄克诚与刘少奇、陈毅发生了争论。刘少奇、陈毅提出了“保卫盐城”的口号,要求部队坚决保卫华中根据地的大本营。黄克诚则认为敌强我弱,不宜正面与敌硬顶,“保卫盐城”的口号是不适宜的。华中局与新四军军部应尽快从盐城撤离,转移到农村,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部队要实行分散游击,待机反击。刘少奇、陈毅不同意黄克诚的建议,命令黄克诚的第3师和粟裕的第1师共同保卫盐城,坚决阻击敌人。黄克诚只好执行命令,率部投入了战斗。第3师与第1师一部在盐城正面设置防线,节节抗击优势之敌,为保卫华中局和军部奋战。同时粟裕指挥第1师主力向敌后南线出击,围攻南部旅团的老窝泰州,搞“围魏救赵”,调动敌人回援。战斗越打越激烈,由于日军在火力上占有很大优势,第3师伤亡很大,阵地不断收缩。黄克诚再次向华中局和军部建议,硬拼下去只会增加无谓损失,正面作战打不赢敌人,应该当机立断撤出盐城,转向敌后作战。刘少奇和陈毅仍然不听,命令部队继续坚守。为了对全局和指战员的生命负责,黄克诚毅然越级报告,将自己的意见直接电告延安中央军委。毛泽东对黄克诚的电报很重视,回电要求新四军军部说明情况。此时日军的攻势更加猛烈,保卫盐城的部队已陷入被动境地。陈毅也感到情况不妙,遂将此前的作战方针分歧情况电告中央军委,尔后开始认真考虑黄克诚的建议。随着战局急转直下,刘少奇、陈毅不得不率领华中局、军部及主力部队主动撤出了盐城。
虽然战斗结果印证了黄克诚最初的判断,但上级对他的印象却很不好。当年秋天,华中局在阜宁召开干部会议,对黄克诚进行了严厉批评,指责他在盐城保卫战中态度消极,“不服从指挥”,“机械地保存实力”。黄克诚据理力争,认为自己战前提的建议是切合实际的,作战没有达到目的是上级指挥失当。他还把曹甸战役翻了出来,联系到盐城保卫战,反驳了对他的指责。黄克诚一提曹甸战役,刘少奇和陈毅都有点挂不住了。那是他们在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后雄心勃勃的一仗,没想到却打夹生了,都羞于提起。黄克诚现在还要翻,这就激怒了刘陈。他们坚持黄克诚是错误的,应对丢失盐城负责,并强令他在干部会议上作检讨。黄克诚虽百般不愿意,但总不能和上级一直顶下去,就违心地在会议上作了检讨。会后,黄克诚不愿意找一向严肃的刘少奇,而是找到宽宏大量的陈毅,诚恳地说:“你是我的老上级,我有什么不服从指挥的?”陈毅也不好再说什么,就让黄克诚保留意见。
几年后,刘少奇、陈毅都对曹甸战役和盐城保卫战有了反思,也认识到对黄克诚的批判过了头。在延安整风期间,刘少奇与黄克诚在电报中重新探讨了曹甸战役,刘少奇坦承那时自己的情绪有些急躁,黄克诚反对强攻是对的。战役没打好,不能由黄克诚负主要责任,当时对他的指责是不妥当的。抗战胜利后黄克诚率第3师挺进东北,途经山东时陈毅与罗荣桓亲往送行。陈毅主动提起了曹甸战役,表示当时批评黄克诚配合不力,并撤了他的职是不对的,“责任在我”。陈毅还当着罗荣桓的面诚恳地向黄克诚道了歉,弄得黄克诚很是不好意思。在曹甸战役这件事上,刘少奇、陈毅、黄克诚都各自表现出了自己的风骨。世界上没有永远正确的人,能够放下面子认真进行反思,并承认对方的正确,对于谁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1942年11月,日军华北方面军调动日伪军5000余人,对苏北根据地淮海区发起分进合击式的五路大“扫荡”。在黄克诚的统一部署下,第3师10旅兼淮海军区司令员刘震、政委金明、副司令员覃健等指挥淮海军区军民,采取避实击虚、坚壁清野、昼夜袭扰、破坏交通线、孤立日军、重点打击伪军等战术方针,与敌人进行了艰苦斗争。经过一个多月作战,终于迫使日伪军暂时停止了进攻。根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决定,于1943年1月成立了苏北军区,由新四军第3师兼苏北军区,黄克诚任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同时他还担任了苏北区党委书记。不久,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又纠集2万余兵力对苏北根据地进行了规模更大的重点“扫荡”。在此之前,黄克诚等人就判断日军去年冬季的“扫荡”不会完事,早就开始着手进行了反“扫荡”的准备工作。同时,根据中央军委命令,黄克诚抽调第3师兼苏北军区参谋长彭雄、8旅旅长田守尧、8旅政治部主任张赤民(即开国中将张池明)等一批团以上干部赴延安学习。并调副师长张爱萍兼任8旅旅长、政委和盐阜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原盐阜军分区司令员洪学智调任第3师参谋长,及时完成了指挥层的更换。当日伪军的进攻一开始,黄克诚就与张爱萍、洪学智、吴法宪、曹荻秋等人部署作战事项及组织军民转移,使敌人连连扑空,从而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
黄克诚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去延安学习的那批干部却在路上出了事。按照预定计划,彭雄、田守尧、张赤民带领师作战科长席庶民、师军需科长曹云、阜宁总队队长张友来、涟东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吴毅、24团政治处主任程世清、8旅供给部长伍瑞卿、8旅卫生部长彭少英、盐阜行署公安处处长黄国山等人组成干部队,由盐阜区出发,会合淮海区的7旅政委朱涤新、10旅兼淮海军分区副政委吴信泉等人,经山东转道赴延安。由于日军很快从淮海区开始扫荡,并迅速封锁盐河,朱涤新、吴信泉等人因而未能成行。陆路被封锁后,彭雄、田守尧带领干部队通过湖西秘密交通线,改坐8旅24团缴获的一艘木帆船取海路北上山东抗日根据地。
1943年3月17日,干部队及家属、警卫一行51人乘船行驶至山东日照县岚山头(今日照市岚山区)附近海面时,不幸与巡逻的日军汽艇遭遇。在彭雄、田守尧指挥下,全船人员以仅有的手枪、手榴弹进行抵抗。经过激战将敌汽艇打退,毙伤日军10多人。然而彭雄在战斗中负伤3处,失血过多,壮烈牺牲。田守尧指挥船只转向西南行驶,希望尽快登岸抢救负伤人员。下午15时许,在江苏赣榆县(今连云港市赣榆区)九里乡小沙东黄海海面又与前来增援的3艘日军汽艇遭遇。全体人员毫不畏惧,在田守尧指挥下与敌人展开奋战。在日军火力猛袭下,不少人负伤或牺牲。后船只靠近赣榆海边搁浅,腿部已负重伤的田守尧指挥大家涉水上岸,冲破日军机枪封锁,奋力突围。在抢滩时,田守尧和夫人陈洛莲不慎踩入深水漕里,同时陷没牺牲。后在八路军滨海军分区部队一个连赶来援救下,大部分人员才突围脱险。
这次遇袭共牺牲了彭雄、田守尧、吴毅、张友来、曹云、陈洛莲、张明、张铎、张鹤英等16位烈士,是一次重大损失。彭雄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到陕北后相继担任了红一军团第4师参谋长和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参谋长等职,牺牲时年仅29岁。在新四军第3师,彭雄同师政治部主任吴法宪朝夕相处,关系很好。1941年秋,彭雄与吴法宪从第3师自行车队借来两辆自行车,拍下了一张二人手扶自行车的珍贵合影。彭雄还在照片后面写道:“胖子,我们两个人出洋相吧,送老弟一张,我也有一张。彭雄十一月十九日。” 这张合影照片,吴法宪一直珍藏到逝世。当时彭雄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胖子老弟,39年后竟成为“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主犯之一而遭到了国家审判。
田守尧由于没当上344旅旅长,很是消沉了一段时间。后八路军总部任命他为344旅副旅长,很快又于1939年10月调其去延安进入马列学院学习。在学习期间,田守尧被任命为八路军第2纵队新2旅旅长。1940年6月,田守尧从马列学院毕业,被分配去华中工作。到了皖东北后,田守尧被任命为八路军第5纵队第2支队司令员,仍在黄克诚手下工作。在华中,经过与黄克诚长期相处,二人加深了相互了解,终于尽释前嫌,成为了亲密战友。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新整编,田守尧又担任了新四军第3师8旅旅长职务。在新四军第3师的3个旅长中,田守尧继承了红25军干部的特点,以能打硬仗而著称。同时他在政治思想上进步很快,在苏北能密切联系群众,重视开展政治思想工作,被8旅两任政委吴信泉和李雪三称赞是“军事干部很突出的一点”。田守尧牺牲时年仅28岁,黄克诚还专门写了悼文追念他和彭雄等遇难烈士,懊悔地称“此次损失在军事上说是可避免的,完全由于我们对问题缺乏慎重考虑,粗心大意的结果。这是我没世难忘的血的教训。”
田守尧的牺牲另外还引出了一段惊险传奇。汪伪特务机关后来弄清了此次海上遭遇战中大部分新四军阵亡者的身份,竟然派出一名高级特务冒充田守尧,前往延安,企图在毛泽东接见其时伺机行刺。后被延安边区政府保安处保卫部长、素有“红色福尔摩斯”美誉的陈泊识破,此一阴谋才未能得逞。2009年时,这件史事被改编成电视剧《延安除奸》在国内热播,很多观众由此知道了被冒充的新四军旅长田尧之名。须知,其原型就是早逝将星田守尧烈士。而剧中边区保安处处长周劲、保安处副处长晏西的综合原型陈泊,在除奸战线上为保卫党中央立下过大功,却于50年代初广东的“两陈案件”中蒙冤,被关押多年而去世。世事难料,惜乎哉!
在1943年春季的反“扫荡”作战中,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4连82名官兵,为掩护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在淮阴刘老庄英勇抗击上千名日伪军的进犯,大量杀伤敌人,最后全部壮烈殉国。战后,7旅重新组建4连,并命名该连为“刘老庄连”。4连牺牲的82名官兵,也被誉为“刘老庄八十二壮士”。日后历经改编,“刘老庄连”如今仍在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机步第127师379团序列中。2015年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首都天安门广场首次举行了盛大的胜利日阅兵式。“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昂首挺胸威武前进,成为第七支通过天安门的徒步方队,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世界各国嘉宾和全国人民的检阅。
在内、外线部队的打击和苏北人民群众的配合下,日伪军的攻势逐渐衰竭,露出了要撤退的迹象。黄克诚立即和张爱萍等人部署进行反击,调集部队采取围点打援、伏击、袭扰、追歼等手段,逐点收复失地,终于将日伪军撵出了根据地。这次反“扫荡”作战一直持续到4月中旬才结束,苏北军区部队共歼敌1800余人,攻克据点30余处,基本上恢复了原有的根据地。随后黄克诚、张爱萍、洪学智等又组织了夏季局部攻势作战,分割围攻根据地边缘的敌占区,经过战斗又先后歼灭了数千日伪军,攻克了一批据点。在此期间,黄克诚还主持了苏北根据地的精兵简政、主力地方化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等工作,进一步巩固了根据地。
1943年不但在对敌作战上面临了艰苦形势,华中根据地内部也是风波不平。早在1942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各根据地就相继开展了整风运动。由于要进行反“扫荡”、反“清乡”和反“摩擦”斗争,华中的整风运动进行得断断续续。在前期学习文件和思想整风阶段,由于黄克诚的谨慎领导和适度掌握,第3师和苏北军区搞得比较稳妥。而当1943年夏季转入审干和“抢救运动”后,形势便急转直下。在逼、供、信的手段下,各根据地不同程度打出了一大批需要被“抢救”的“失足”者。经验丰富又快人快语的陈毅对此早有预料,整风运动一开始就作了预言:“希望不要把整风变成整人!”结果,整人还是来了。
接到中共中央和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关于开展“抢救运动”的指示后,黄克诚照例没有大包大揽地执行。他首先向上级提了意见,认为大敌当年,不适合在内部大规模搞整肃运动,以免伤害无辜同志。在此时的政治形势下,他的意见自然未被上级所接受。不得已之下,他仍然持重谨慎,先在第3师7旅搞了一下试点,。结果发现,这和当年中央苏区打“AB团”分子一样,上边下指令,下边胡乱干,不分清红皂白地搞逼供诱供,只为完成任务指标,“抢救”出来的“失足”者基本上都是被冤枉的。黄克诚果断决定停止在第3师和苏北区搞“抢救运动”,如发现可疑情况由各主管部门解决处理。同时,他再次向上级打报告表示反对。有的同志劝他不要和上面对着干,黄克诚则一如本色地回答:“我宁愿错放,也不能错杀。”他在会议上提醒同志们,一定要吸取中央苏区打“AB团”的教训,坚决制止逼供诱供,不能伤害无辜的同志。这么一来,上边当然对黄克诚不满,又给他扣上了一顶“右倾”的帽子。好在不久中央关于对“抢救运动”纠偏的指示又下来了,饶漱石转而布置对被“抢救”的人员进行重新甄别或平反,黄克诚的这次抗上也就不了了之了。
1943年下半年,陈毅和饶漱石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终于集中爆发。10月下旬,饶漱石突然在军部驻地江苏盱眙县黄花塘召开整风扩大会议,传达中央指示,并公开点名批判陈毅,列出了其“十大罪状”,第一条就是陈毅历史上反对过毛泽东!摄于饶漱石的威势和这条吓人的罪名,加上有些人平时也对陈毅的某些行止看不惯,结果绝大多数各师首长都表态支持饶漱石代表中央所做的发言。当时只有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和黄克诚持不同意见,认为在完全弄清事实真相以前不要向下边扩散。然而饶漱石哪里肯依,他集中火力穷追猛打,将陈毅批得焦头烂额,无人敢理。饶漱石又给中央发电报,要求“但望中央速决定物色才德兼全的军事政治负责干部来帮助我们”,实际上是要中央调走陈毅。在延安进行整风,刘少奇上位,毛泽东需要地方大员鼎力拥护其领袖地位的大背景下,陈毅只能被迫离开新四军,被调去延安参加七大。
陈毅走后,饶漱石又在整个新四军内开展批判陈毅的运动,这下激怒了黄克诚。他直言不讳地批评饶漱石说:“无论如何,让陈毅军长离开华中,是个很大的损失。毛泽东和朱德同志在一起工作多年,彼此也有过不同意见,但他们却始终团结合作得很好。你刚来不久,就想把陈毅同志挤走,实在不应该。你这种做法很不光明磊落,不是共产党人的作风。”饶漱石这个人很有能力,会用人,生活俭朴,是个比较出众的领导干部。但他也有个致命弱点,就是权力欲太盛,有时过于虚荣。黄克诚这样不留情面地批评他,饶漱石自然恼羞成怒。他决定处理黄克诚,将其作为给自己立威的典型。然而要处分黄克诚这一级干部必须上报中央,毛泽东、刘少奇都明白饶漱石所为何来,虽然他们都支持饶漱石,但也不能允许其权力超出限度。黄克诚爱提意见是中央高层皆知的,黄的能力也是大家公认的,就这点事还拿不下黄克诚。因此,由刘少奇代表毛泽东回复饶漱石,反对处理黄克诚。饶漱石虽然不满,但也只有作罢,以后没什么事便不再搭理黄克诚。
进入1944年后,由于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取得了节节胜利,日本帝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态势日益窘迫。为加强太平洋战场和向中国战区正面战场进攻,日军不得不在中国战区进行了战略调整,相继从东北、华北、华中抽兵南援,其中包括从苏北抽走了部分兵力。黄克诚与刘震、洪学智等人判断,日军的现时态势是依托陇海铁路和公路、河流等交通干线,对苏北实行军事、经济封锁,并在根据地内安设坚固据点,与新四军形成对峙态势。他们决定抓住战机,指挥第3师部队展开局部反攻,趁势打击敌人并恢复和扩大根据地。为配合粟裕第1师发起的车桥战役,黄克诚等人首先指挥一部兵力攻克朱圩子据点,保障了第1师部队北面侧后的安全。从3月开始,第3师主力连续出击,相继攻占十余处日伪军据点,切断了沭(阳)淮(阴)公路,肃清了六塘河沿岸的日伪军。4月中旬至5月初,又组织了高(沟)杨(口)战役,先后攻克高沟、杨口等伪军据点14处,将六塘河两岸地区全部收复,解放人口8万余人,使长期被分割的淮海、盐阜两块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经过连续作战,苏北日伪军被逐渐压缩到了一些孤立的城镇据点内,新四军第3师士气高昂,部队得到了很大发展。
到了1945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军打得节节败退,在中国战场的日子也不好过,被迫转入了全面守势。在苏北地区,日军为防止美军在华中沿海登陆,加强长江下游的防务,将盐城、阜宁等地区的部队南撤至长江沿岸地区,同时从河南调来汪伪政府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接替各据点的守备。黄克诚等人再次抓住战机,集中第3师主力11个团共1.4万余人,于4月下旬发起阜宁战役,一举攻占阜宁城,并乘胜收复了盐(城)阜(宁)公路沿线的大施庄、沟安墩、草堰口等据点22处。整个战役历时5天,共毙伤俘汪伪第二方面军第5军王清翰部2412人,收复国土280平方公里。阜宁,成为了新四军在苏北敌后战场从日伪军手中解放的第一座城市。在此战役中,第3师部队采用攻坚战法,分割包围,仅用两昼夜时间便夺取阜宁城,粉碎了汪伪第5军军长王清翰吹嘘的“阜宁城固若金汤”的狂言,取得了首次攻城大捷,印证了部队战斗力的强劲成长。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总结了十多年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6月中旬,大会选举出了以毛泽东为领袖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形成了党的成熟的一代领导集体。黄克诚则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日本投降前夕,根据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命令,各根据地部队相继向日寇发起了全面反攻,积极收复失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黄克诚等领导人指挥新四军第3师也转入了战略反攻,于9月初发起两淮战役,经过半个多月作战连续攻占重要城镇淮阴、淮安,加上此前已攻克的沭阳、宿迁、泗阳等县城,使苏北和苏中、淮南、淮北根据地联成了一片。
在两淮战役进行期间,黄克诚从相关渠道获取了苏联红军已占领东北,且东北尚处于国共双方力量真空状态的消息,不由非常兴奋。战略上的高度敏感使他当即意识到,这是中共抢占东北,独霸东北的天赐良机!他很快去了华中局,当面向饶漱石建议,应以华中局名义电请中央迅速决策出兵抢占东北。然而饶漱石另有考虑,没有赞同黄克诚的建议。回到师部后,沉重的历史使命感令黄克诚欲罢不能。他大胆动用师部的电台,于9月14日以个人名义发电报给中央,阐述了自己的主张。黄克诚在电报中建议,不能将希望寄托于和蒋介石举行和平谈判,应当立足于打;应集中主力进行决战,取得联成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有利于进行长期斗争;在军事部署上应尽量多派部队去东北,至少应有5万人,能去10万人为最好,并派有威望的军队领导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创建东北总根据地,支援关内作战;在关内同时准备作战,集中主力,消灭敌人;为执行上述方针,建议从山东调3至5万人去东北,华中应调3至6万人去东北,只留下一个师在江南活动,河南与平原主力一部应调到山西策应;不能寄希望于国际干预,应集中兵力搞决战。
应该说,黄克诚的这封电报是审时度势的切合建议,符合中共中央于8月29日给晋察冀、山东分局关于进军东北的指示精神,而在建议上则更具体,在魄力上更有甚之。当时毛泽东、周恩来已去重庆与蒋介石举行和平谈判,刘少奇受命在延安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接到黄克诚的电报后,刘少奇也深有同感,很快将该电报转发给了在重庆的毛泽东。就在9月14日这天,刘少奇主持了中央政治局临时会议,听取了最先挺进东北的冀热辽军分区将领曾克林关于东北情况的汇报。根据曾克林介绍,东北遍地是武器和物资,苏联红军只占领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都没有人管,只要不公开打着中共的旗号,苏联红军也有意配合中共势力发展。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彭真、陈云、高岗等在延安的中共领导人大喜,经过热烈讨论,坚定了派大部队去东北的决心。会议最后决定:立即成立中共东北局,以彭真为书记,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为委员,马上随苏军飞机去沈阳,全权代表中央指导东北一切党的组织及党员活动;从华中、华北派遣100个团的干部去东北。9月17日,彭真、陈云等人便离开延安飞赴沈阳开展工作。同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发长电向在重庆的毛泽东汇报了东北的新情况,并提出了“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建议新四军在江南的主力立即转移到江北,同时从山东、华中抽调10万部队北上。
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毛泽东也密切关注着东北局势。收到刘少奇等人的电报后,毛泽东与周恩来当日即复电延安,完全同意组建东北局及力争东北的决策,并附上了一些具体指示。9月19日,毛泽东再电延安,完全同意“同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对山东、华中、冀热辽的人事安排做了重要调整。当日,刘少奇就代表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目前任务和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和部署的指示》,向全党发出了进军东北的动员令。在这一中共中央关于重大战略方针转变的决策期间,黄克诚的贡献不能不说是真知灼见,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说毛泽东在看到黄克诚的建议电报后,当即询问左右:这个黄克诚就是黄老吧?有人答道:对,他就是黄老。毛泽东又问:他多大年纪?回答曰:43岁了。毛泽东问:为什么叫黄老?回答说:他老提意见,老唱反调,所以,就叫他黄老。毛泽东当时就乐了,说道:老唱反调我看很好,黄老,我看是老谋深算。自此,其他中央领导人也都知道黄克诚有个“黄老”的外号了。
9月22日,黄克诚指挥新四军第3师胜利结束了两淮战役。次日,他就接到了中央和华中局命令,要其率新四军第3师主力进军东北。黄克诚见自己的建议被中央所接受,非常兴奋,立即着手进行部署。当时中央曾转发了先期进入东北人员的报告,认为东北的武器物资很多,随便可以拿到。华中北进部队可以将武器留下交给地方,空手去东北后再行就地补充。然而黄克诚觉得不妥,万一到时情况有变怎么办?他从一惯的谨慎多虑风格出发下达了命令,要求第3师挺进东北的部队全部披挂武装上路,不得随便留下武器装备。同时考虑到进入东北时已是秋冬,万一补充不到棉衣就将陷入窘境。因此又令部队抓紧筹集棉衣,一人一套,背着上路。由于第3师在苏北经营了数年,经济状况比较好。黄克诚还命令将部分经费换成黄金,带着一起去东北,以备军费不足时使用。对于黄克诚的这几个命令,当时有不少人不理解,还刮出了一些闲言碎语。但黄克诚不为所动,要求部队遵令执行。9月28日,黄克诚便与副师长刘震、副师长兼参谋长洪学智、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等领导,率第3师主力离开华中,分作两个梯队开赴东北。其时部队共辖4个旅(7、8、10、独立旅)、3个特务团共3.5万余人。主要干部有7旅旅长彭明治、政委郭成柱,8旅旅长张天云、政委李雪三,10旅旅长钟伟、政委王凤梧,独立旅旅长兼政委吴信泉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东北野战军中的沙场悍将。
在苏北坚持战斗5年多,新四军第3师共作战5000余次,歼敌6万余人,自己发展到7万余人,开辟了拥有4万平方公里面积和800多万人口的解放区,成绩赫赫。在新四军的7个主力师中,黄克诚指挥的第3师与粟裕指挥的第1师歼敌最多,战果最大,成为了新四军中的最强主力。这充分显示了黄克诚不仅是一名老资格的军队政治工作者,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具有卓越的领军主政的独立开拓能力。尤其是在战略运筹和实事求是方面,黄克诚富有远见,多次在下级与上级、少数与多数的争论中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这在中共高级将领中是不多见的。
由于途中连逢病疫区和阴雨天,道路难行,部队非战斗减员甚多。到了11月上旬,第3师刚走到冀东的玉田境内,已经疲惫不堪,减员达3000余人。这时,国民党军已经在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输送下从秦皇岛登陆,并继续向山海关进逼。奉中央军委命令,黄克诚即率领部队向山海关进发,准备协同冀热辽李运昌部和先期赶到的山东第7师杨国夫部保卫山海关。当时第3师是与杜聿明指挥的国民党军平行东进,国民党军走大路,有汽车,第3师只能钻山沟,绕远路。结果国民党军于11月16日抢先占领了山海关,接着又杀向绥中、兴城、锦州。因为进入东北的大道被堵住,黄克诚经电请军委后,带领部队穿越长城冷口出关,于11月25日到达锦西附近的江家屯。由于第3师疲劳减员严重,加上东北天气寒冷,部队随身携带的华中棉衣有些单薄,黄克诚便想休整几天,补充枪支弹药和棉衣棉裤。然而,一调查周围的情况,黄克诚等人立时震惊了。附近根本没有地方政府和地方部队,东北老百姓理都不理他们,什么“遍地是武器物资”的事情连影儿都没有,第3师要吃没吃,要穿没穿,要人没人,给晾在这儿了!
这一下令黄克诚非常气愤:来东北前的上级通报是怎么回事?北上动员时说得那么好听,现在怎么向干部战士们解释?万幸的是,黄克诚先见一步,令所部带着全副武装和棉衣、黄金来到东北,总算是保持了基本战斗力,为下一步开拓局面奠定了基础。否则,3万多人的部队,立陷饥疲交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黄克诚二话没说,于11月26日即电告中央,一股脑地诉说着满腹忧虑:“部队五十多天行军,极疲劳,因自华中,沿途动员均说从坐火车汽车及到东北装备等乐观心理出发,现遇到极为困难之情况,无党、无群众、无政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等,部队士气受到极大影响,锦州、山海关以西北地区土匪极多,少数人不能通行,战场极坏,而敌人已占锦州,将直到沈阳、长春。
在上述情况下,我提议:我军应暂不作战,进行短期休整,恢复疲劳,再进行作战,并以一部主力去占领中小城市,建立乡村根据地,作长期斗争之准备。”
“无党、无群众、无政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这就是东北解放战争史上著名的“七无”电报。黄克诚刚到东北,便以一惯的敢讲真话的风格上书中央,痛陈利害。在延安的毛泽东接到电报后,感到情况严重,但此时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他立即复电黄克诚,要其直接向东北局请示和提出建议。稍后,又以中央军委名义电告黄克诚,要他速与已到东北的林彪“坦白商谈”,并共同向中央提出意见解决。
林彪自从1938年初在山西隰县被晋军哨兵误伤之后,便离开了战场,先后在延安休养,去苏联治伤,回国后又参与同国民党的谈判,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奉中央命令重新回到部队。林彪本来是要率肖劲光、邓华、江华、李天佑等人去山东根据地,由林彪任山东军区司令员。走到半路上,却被延安一封“万万火急”的电报追上,改令其一行不去山东,而是转赴冀热辽实施军事指挥。当林彪等人掉头北上到了冀中后,又接到中央命令,要他们急赴沈阳,协助东北局彭真等人指挥作战,阻止国民党军向东北挺进。不久,林彪被任命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有了军事指挥全权。林彪带着人紧赶慢赶,于10月底到达沈阳,接着又受命匆匆赶赴锦州指挥作战。然而,林彪一行没有携带大功率电台,发不出电报,既无法联系部队,也无法与延安联系,一时陷入了窘境。当时中共派往东北的部队来自多个系统,到达时间不一,加上战局紧张,情况非常混乱。林彪虽然挂了一个总司令的牌子,但手边却没有多少可用的部队,连随行警卫的也只有一个连和一个警卫排,是干着急使不上力气。林彪自己都打比方说:“比指挥联合国还难!”就在这时,黄克诚率部到了。
黄克诚接到中央指示后,试着与东北局联系,但一时未能接通。由于军情紧急,便决定按军委原来给他们的作战命令执行,准备切断北宁路交通,阻击国民党军队长驱直入沈阳。就在黄克诚带领各旅干部巡视战场的时候,却遇到了林彪派来寻找就近部队的李天佑,这才得知林彪已被中央任命为东北部队的总司令,其驻地就在锦西城东8里地的虹螺山附近,离黄克诚他们只有20里。黄克诚大喜,立即与李天佑前往林彪司令部,终于同林彪见面。二人立即就当前的局势交换了意见,均认为部队远道而来,又无根据地,在目前情况下不宜与敌人硬拼。现在最重要的是建立后方,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力量,准备将来与国民党决战。黄克诚郑重地表示,将第3师交给林彪指挥,完全接受林彪的领导。在中共进军东北的10万部队中,黄克诚率领的新四军第3师3万余人是最大的一股军事力量,相当于国民党军的一个整编师(军)。林彪此时在党内仅是个中央委员,地位及不上赴东北的众多中央政治局委员,也还没有后来一元化领导东北党政军全局的大权。加上其多年远离战场,军事威望需要重塑,而东北又是个全新的环境,正是很困难的时候。黄克诚刚到东北就将这样大一支军事力量完全交给光杆司令林彪指挥,显示出了一名共产党员严守党性、顾全大局的无私情怀。用他的话说就是:林彪来了就好了,有林彪在东北就是我们党的了,东北就能打胜仗。
对于黄克诚的举动,向来沉默寡言的林彪当时并没有特别表示什么,但想必内心也是很激动的。经过形势判断后,他们决定放弃在锦州作战的计划,将部队转移到义县、阜新一带待机。新四军第3师3万余人,就此成为了林彪指挥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的基干部队。日后,第3师到东北的部队改编成了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39军)、第6纵队(43军)和第7纵队(44军)的骨干力量,均是东野部队中的勇悍之师。用后来的东野6纵16师47团团长兼政委、开国少将宋维拭的话说:“是黄克诚的第三师造就了东野。”
在此期间,东北局势已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苏联方面出于在华利益的考虑,支持国民党政府对东北进行“接收”,因而驻东北的苏联红军突然对中共态度强硬起来,强令东北局退出沈阳,并宣布中长铁路沿线城市都要交给国民党政府接收,有苏军处不许中共军队与国军作战,中共军队需要退出铁路沿线附近,以便国军接收。这时毛泽东刚从重庆谈判回来不久,因疲劳过度发病住进了医院。刘少奇便代表中央致电东北局,指示“彼方(指苏方)既如此决定,我们只有服从”,并强调“大城市让出后,应力求控制次要城市,站稳脚跟,准备和蒋军斗争。”11月22日,刘少奇又致电留在重庆谈判的周恩来、王若飞等人,阐述了中央对东北战略方针的转变,指出“我们已去电要求他们(指东北局)服从彼方决定,速从城市及铁路沿线退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此后,著名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八字方针,成为了东北解放战争初期的总的战略方针。
按照中央指示,11月25日,彭真等便带领东北局机关撤出沈阳,前往本溪暂住。面对国民党大军逼近,中共初入东北时收编或留用的伪满人员、军人、土匪纷纷倒戈叛乱,各地新组建的部队、保安队整连、整团的携带武器哗变,几十万新收编武装几乎一哄而散,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共省委、县委和地方政府机构遭到了严重破坏,不少干部被叛乱分子杀害。国民党潜藏人员则公开打出了旗号,招兵买马,控制地方政权,气焰十分嚣张。东北的老百姓也对共产党态度冷漠,一心“想中央,盼中央”,就等着国民党政府前来接收。
由于东北局势严重,毫无起色,黄克诚心急如焚,于12月17日又给中央军委连发两份电报,坦诚直言了所遇到的困难。黄克诚在电报中尖锐地指出:
“部队武器仅补充步枪一千二百支,轻重机枪四十四挺,山炮十门,野炮四门,尚不能补足,沿途留下之武器,且多破缺不全,为新部队丢下不用者。杨师、梁师稍多一点,干部战士对新部队装备完善,老部队破破烂烂极不满意。”
“三师及杨、梁等师,干部均感没有根据地,非肃清土匪无法解决目前困难,亦不可能生存发展,但迄今仍未划固定地区,向林总商讨,林孤掌难鸣,向东北局建议,则从不回电,对目前既不确定持久方针,又无救急办法,使情势无论上下均感惶惑,且有人提及有遭遇西路军危险之可能。”
“老兵老枪,新兵新枪”、“有遭遇西路军危险之可能”,这样的话分量很重,直接就把初到东北新老部队中的矛盾给揭开了。中央领导人对黄克诚的电报很不满意,认为这样只会激化矛盾,乱上加乱。因此,由刘少奇出面复电黄克诚,将他批评了一顿。同时,中央又要求东北局想办法给部队供应武器。然而东北局初到东北后掌握的相当数量的武器装备,由于组织混乱,被叛乱部队裹挟、土匪偷盗和抢劫一空,已是无枪可调,只能让各部队自己想办法。加上组织调整尚未就绪,令出多门,党组织与部队内部亦矛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在与国民党争夺东北的较量中,中共一方已处于了极为不利的境地。
12月29日,黄克诚再电中央,指出:“已进入及将进入东北之主力及新组成之部队,数目特别巨,但若无党政民之支持,无粮食经费的充分供给,无兵员的源源补充,将大减弱强大力量。目前东北大城市为顽军占领,乡村则被土匪所占据(大多与顽联系),我们则处于既无工人又无农民之中小城市。这样下去,不仅影响作战,且有陷入不利地位之危险。因此,运用冬季不能进行大规模作战之五个月期间,发动群众,肃清土匪,建立各级党和政权,应成为当前之急务。”
在此前一天,毛泽东根据两个月来东北局和部队关于东北情况的报告,判断最初想“独霸东北”的意图已不可能实现,东北斗争需作长期打算,首先要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在经过深思熟虑及与中央其他领导人交换意见后,毛泽东起草了代表中共中央的给东北局的指示,这就是东北解放战争史上著名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要求在东满、北满和西满放手发动群众,分散部队剿匪,建立地方政权,组织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争取群众拥护,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配合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这个指示正确而及时,成为了中共最终在东北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指南。黄克诚的电报与中央的指示不谋而合,充分显示了他过人的战略眼光。
为开创西满根据地,根据东北局指示,于12月初成立了中共西满分局和西满军区,由李富春任西满分局书记,吕正操任西满军区司令员。12月20日,改由林彪兼任西满军区司令员,李富春任西满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吕正操、李运昌任军区副司令员,黄克诚任西满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治委员。
12月底,国民党军继续向义县、阜新进攻。黄克诚经与林彪商定,将第3师部队分开由二人分别指挥,继续后退,执行防御、剿匪和开辟新区的任务。之后,黄克诚带着8旅和两个特务团向北退往通辽地区。由此,国民党军控制了热河与沈阳间的铁路线,切断了关内解放区与东北的联系。1946年1月4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东北民主联军之名仿自东北抗日联军,主要意图一在对外打掩护,二在争取东北群众),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二政治委员。西满军区司令员由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吕正操兼任,李富春任西满军区政治委员,黄克诚在担任西满军区副政治委员的同时仍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并颁发了停战令,规定于1月13日24时起双方军队停止交火。趁停战令生效前的几天里,国民党军继续推进,相继占领朝阳、凌源、平泉等地,并一度进占营口,后被中共军队收复。1月12日,根据林彪的命令,黄克诚指挥部队乘苏军退出西满重镇通辽之机,一举攻占通辽城,歼灭盘踞在此的土匪1000余人,缴获部分武器弹药和较多粮食物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队的装备和衣食条件。
1月13日停战令生效后,国民党方面根据中苏条约规定和国共双方停火之便,一面在美国海军帮助下继续向东北大举增兵,一面打着“接收主权”的旗号加速抢占地盘,相继占领了沈阳以西至辽东半岛的大片地区。而中共方面既受停战令约束,又受苏军的压力制约,只好敌进我退,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境地。对此局势黄克诚非常愤怒,于1月25日致电东北局和中共中央,表示第3师所部后方机关和伤病员都在通辽,已无地方可退。如任何军队前来接收,必将坚决抵抗到底。即使苏军来也不例外,将“全部战死在所不顾”。对于黄克诚的决心中央很是担心,由刘少奇代表中央电告黄克诚,要求如苏军只送少数国民党人员来接收通辽,应“很好招待”,“允他接收,向他提出要求,和他合作”,“暂不要生硬赶走,免引起外交纠纷”。“但如国民党大兵来接收并向你们开火,你们应在自卫条件下坚决打败顽军”。同日,中央又发电报给东北局和林彪、黄克诚,指示目前对东北的方针是力求和平解决,力求国民党承认中共在东北一定合法地位的条件下,与国民党合作实行民主改革,和平建设东北。同时指出,实现这一方针需要进行艰苦的斗争。要“在军事上力求巩固自己,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打下长期坚持的基础,在完全自卫的条件下力求打一、二个大胜仗。”
为贯彻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提出了“分散安家”的口号,将工作重心转向距离国民党占据的大中城市较远的城镇和乡村,以师(旅)为单位开始有重点地分散到东北各地,放手发动群众,清剿残余伪军和土匪,建立根据地和地方武装。在此期间,对部队初步进行了整编,对原有的12个附属军区进行了调整,合并建立了东满、西满、南满、北满四个二级军区,重新调整了各省军区和军分区,实行新老部队合编,以主力大部划归各军区指挥,并抽调少数主力部队充实地方武装。根据东北局的指示精神,黄克诚协助李富春、吕正操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项工作,并指挥第3师部队进行剿匪反霸,建立地方政权,大刀阔斧地开辟西满根据地。
经过艰苦努力,东北民主联军在两个多月间歼灭土匪7万余人,初步稳定了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形势。在此期间,国民党军队继续向东北腹地挺进“扫荡”。不得已之下,林彪指挥部队接连打了秀水河子和沙岭两仗,虽然有胜有败,但迫使国民党军队暂时停止了攻势,双方形成了对峙状态。3月,黄克诚接替吕正操被任命为西满军区司令员,成为了建立西满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46年3月初,苏军开始从东北撤军回国。国民党方面由于有“接收”重任,走到哪都是大包小裹,迈不开步子。眼看着苏军撤退速度很快,而国军接收速度则比较慢,那是瞪眼干着急。中共方面则出现了转机。原来受苏军制约的因素已不再存在,加上苏方态度也出现了变化,由先前遵守中苏条约刻意限制中共进占大中城市,变成提前通报撤军日期,好让中国共军队能够抢先占领城市。当然,变来变去,不过是斯大林为了苏联的利益而在国共双方间站边罢了,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不管怎么说,东北局抓住了机会,命令各路部队迅速抢占大中城市,在国民党军推进到之前造成既成事实,以达到与国民党各霸东北一方的战略目的。
根据东北局命令,黄克诚率第3师部队迅速北上,在苏军撤出之后一举攻占了重镇四平,歼敌保安队3000余人,缴获武器一批,打通了(四)平齐(齐哈尔)、(四)平梅(河口)两条铁路线,横断东北,控制了中长铁路的整个枢纽地带。与此同时,从沈阳出发的国民党军也兵分四路发起全面进攻,相继占领了抚顺、鞍山、营口、铁岭、开原等地。双方争夺的焦点逐渐汇集到了东南西北满的交通枢纽四平。
对于四平的得失,毛泽东非常重视。他判断,只要能坚守住四平,并予国民党军以重创,不仅能赢得谈判桌上的有利地位,而且还可在四平一线将国民党军的攻势彻底遏止。这样,就能够达到国民党占领沈阳以南,中共占领长春、哈尔滨以北的平分东北之目的。虽然当初想“独霸东北”已无可能实现,现在能争取到一半东北也是胜利。因此,毛泽东接连向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发出指示,要求集中主力在四平地区歼灭敌人,“必须准备数万人伤亡”,“要有决心付出此项代价,才能打得出新局面”。4月初,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杜聿明指挥孙立人新1军、陈明仁第71军等部向四平推进。与此同时,林彪也调集了黄克诚、万毅、梁兴初、罗华生、杨国夫、邓华等部近8万人云集四平,摆开防御阵势。4月7日,四平保卫战的外围战斗打响了。
这一仗打得惊天动地,成为了国共双方军队在东北的第一次主力会战。两军在四平周围反复交战,来回争夺,均损失惨重,一时形成对峙状态。后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廖耀湘新6军等部进攻本溪得手,解除了攻击四平部队的后顾之忧。在蒋介石命令下,廖耀湘率新6军北上加入攻击四平,形势顿时急转直下,东北民主联军的防线接连遭到突破,守城部队有遭敌合围的危险。在此之前,黄克诚就已感到不对。当时他指挥的第3师负责四平左翼的防御,黄克诚本人和西满分局则驻在白城子。在双方形成对峙时,黄克诚就认为这样死守下去不是办法,应适可而止。本溪失守后,敌军已加调兵力杀向四平,形势更加严重。黄克诚先后给林彪发了几次电报,认为敌人一开始进攻的时候,打他一下子,以挫敌锐气,是完全必要的。现在敌人倾巢出动,要与我决战,而我军暂时尚不具备进行决战的一切条件。因此,他建议不要与敌人硬拼,应尽快撤出四平,把这个包袱甩给敌人去背。部队转入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去建设根据地,积蓄力量,以待时机转变。
然而,林彪是既不回电,也不撤兵,令黄克诚颇为纳闷。他哪里知道,林彪也不赞成死守四平,并已将日益困难的形势报告给了毛泽东。但是毛泽东从政治全局出发,坚持要求守住四平,甚至提出了“化四平街为马德里”的口号,要林彪向四平增调兵力,像二战前的西班牙内战时期共和国政府保卫首都马德里那样保卫四平。林彪既知毛泽东意图,便不好强行违拗,所以虽然心里赞同黄克诚的主张,但只能既不给他回电,也不从四平撤兵。黄克诚则按捺不住,于5月12日直接致电中央,认为坚守四平有“极大困难”,如长期打下去“主力亦将消耗到精疲力竭,不能继续战斗”。因此建议放弃四平,甚至建议连占领不久的长春也应放弃。此时正值国共双方谈判进入激烈阶段,讨价还价你来我往,焦点就在于东北问题。毛泽东判断四平关系全局,是重要的谈判筹码,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持。因此,他没有给黄克诚回电,而是向各中央局发出指示,强调“东北方面是一方面坚决作战,四平街保卫战支持的时间愈长愈有利,另方面是我对外谈判人员应强调停战与争取停战。”这样一来,林彪就只好在四平继续打下去。
到了5月18日,四平东北侧的要点塔子山失守,整个防御已经动摇,四平前线形势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此前一直不言“撤”字的林彪却早已有了盘算,他不待中央回电即令守军全线撤出四平。随后,林彪才致电中央,报告形势已“无法挽回”,“现正进行退出战斗”。19日,毛泽东终于承认了既成事实,回电同意放弃四平,并将此后采取何种方针授权“由林根据情况决定之”。整整打了一个多月的四平保卫战到此结束,东北民主联军付出伤亡8000人以上的代价,仍没有守住四平,打了一个惨烈的败仗。黄克诚所部参战的第3师3个旅伤亡达4、5000人,连排以上干部大部换了好几次,亦严重损伤了元气。
我说你发那么大段文字,能排一下版么?
排版看的好晕。。。
原文就这样呀。
黄大将陈大将都是我十分佩服的人,黄老的人品,陈大将的情商,那是十分值得学习的!
某位又回来了么。。。私货夹的太多,没有意义
有啥私货就提出来讨论,大家眼睛是雪亮的,光扣帽子更没有意义。
jonson321 发表于 2015-10-30 02:29
黄大将陈大将都是我十分佩服的人,黄老的人品,陈大将的情商,那是十分值得学习的!
黄的情商也不低。和他关系好的人:彭总,林帅、陶铸、曾希圣这帮人都是些手段非常的人物。
eagleofhunan 发表于 2015-10-30 16:04
黄的情商也不低。和他关系好的人:彭总,林帅、陶铸、曾希圣这帮人都是些手段非常的人物。
当年彭的万言书,其实黄开始也是有看法的,意思是太笼统了,有不少地方有待商榷。
黄一直想搞政工,最后还是当司令了
很好的系列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