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密机床堪称国家利器 被某些国家列黑名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13:10



宁江机床总工程师刘雁(左四)和他的团队承担了精密卧式加工中心、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两项研制任务。

   13层楼高的8万吨“大压机”,锻压出飞机的起落架、主梁;上千个软件组成的网络控制系统,成为高铁列车的大脑和神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期待着挽起南海的浪涛;4000吨起重机,将为大型核电站扬起臂膀。

  重大装备制造,事关国家命脉、国家安全。在这个领域默默付出的人们,当得起“国家工程师”之名。他们专注的,是代表国家核心制造能力的大国重器;他们的事业,撑起国民经济的脊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新华网与《瞭望东方周刊》联合推出大型报道《致敬!国家工程师》,向读者介绍十个代表“中国创造”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项目以及它们的核心团队。

  离开家乡日久,刘雁已经吃惯了四川的辣子,甚至湖北话也已经完全变为川音。可他仍念念不忘家乡,著名革命老区湖北大悟。

  本来他可以读县里最好的中学,但是没有去,因为负担不起每月5元的生活费。最终他选择了一个离家稍近、每月只要2.5元生活费的中学,因为可以自己从家里带米、带咸菜。

  填报大学志愿时,他很想填农学院,但长辈们说,“还是要有一门技术”。

  高中老师说,去交大吧,将来可以开火车。他填报了西南交通大学。

  多年后,身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刘雁,仍然记着这些细节。“改变现状”,是他几十年间持续努力的最大动力。

  努力的结果不是开火车,而是致力于研制精密机床,为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等等工业产品提供母机。

  是为国家利器。

  内迁的老工程师

  高中读书时很苦,老师也用心,刘雁和其他几个成绩好的学生,每人每月还有额外的16斤粮食。

  他一心想上大学,想考出去。

  代价很大。为了供刘雁读书,六旬的父母和一个姐姐支撑着家业,姐姐直到近30岁才出嫁。镇里出了第一个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一时轰动,大队免费在刘雁家的自然村里放了一个月电影。

  1984年夏天,刘雁坐上西去四川的火车。

  4年后,书读完了,刘雁想赶紧工作养家。

  1988年他进入位于四川都江堰的国营宁江机床厂,正值工厂引进英国的卧式加工中心,他实习一年直到样机试制完成。

  作为重要的工业基础装备,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的机床行业“微乎其微”。“一五”期间,在苏联援助下,北京机床厂、第一重型机械厂、第二重型机械厂、沈阳机床厂、大连机床厂,成为中国机床行业的基石。

  74岁的宁江机床老员工郑义和,与故乡广东已没有太多关联。这位1962年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被直接分配进入南京机床厂。这家工厂因三线建设一分为二,进入四川后建成宁江机床厂。

  多年后,这位头发花白、偏瘦、戴着眼镜的老者仍记得,自己被分去学维修电工,53元的工资拿了十几年。

  政治过硬、经过组织审查的郑义和是主动要求前往四川的,携妻带子,“当时对内迁没有概念,不知道要在这里呆多少年。”

  在简陋的老厂区,他一直工作到2007年。期间,工厂在2000年转制为成都宁江机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江机床”)。

  内迁当年,宁江厂就得以投产,年产500台机床,是“三转一响”中手表生产的必备工具。

  郑义和记得,那个“要有指标才能买”的年代,厂里的销售人员只需坐等买家。

  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宁江机床厂开创了在《人民日报》登广告的先例。此后5年,供需直接见面,工厂效益不错。

  郑义和用手比划了一个波浪形,“机床行业与国家发展关系很密切。”1982年,他终于开始搞自己的本行,计算机管理。

  6年后刘雁进厂时,已经要面对由电脑控制的加工中心。他感到陌生,甚至没想到这会是自己一辈子的工作,但“技术还是要掌握”,因为“要吃饭”。

  那时工厂里已经有了浓厚的技术氛围,郑义和的工作被放在重要位置。在他的帮助下,刘雁这样的青年工程师迅速成长,在短短一年间要熟悉卧式加工中心的几千个零件,要跟工人师傅学习精密装配,装配结果要用微米表监测。

  刘雁还需要在这一年中熟悉引进加工中心的所有技术资料,并试着编制工艺文件。

  刘雁回学校找老师探讨问题时,对方很惊讶——院校并不清楚,机床已经发展到了数控水平。

  重大专项推动国家成就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宁江机床厂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了来自英国的卧式加工中心,形成了公司第一代精密卧式加工中心产品。

  随着国内加工制造业对加工中心产品认识的提高,需求量逐年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宁江机床厂自行开发第二代精密卧式加工中心,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到本世纪初开发了第三代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和高速卧式加工中心。

  谈起机床行业的发展,刘雁觉得,由于外企开始在中国生产和本土化配套、服务,成本大大降低,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更大了。

  中国工业迫切需要升级,而高档数控机床的自主化问题,扼住了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喉咙。比如,中国数控机床的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仍然主要依靠进口。2012年国内高档系统的自给率不到5%,约95%依赖进口,其中日本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国,约占三分之一;国产产品中高档数控系统总和不到20%。

  2009年国家启动“04专项”,宁江机床承担精密卧式加工中心、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两项研制任务。

  所谓“04专项”,即“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16项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刘雁不无遗憾地说,目前高档数控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仍需进口。但他觉得,“04专项”改变了中国的机床产业状况,提升了国产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010年,刘雁成为主持技术的总工程师。这家企业以整个技术团队的优势,在提高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和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对产品进行了系统的解剖和再设计。

  为使机床的无故障时间由400小时提高到1000小时,工程师们采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的模式,历时8个多月,走访大量用户和配套企业,收集产品故障模式,形成200多条故障改进计划。

  被一些国家列入“黑名单”

  通过“04专项”,宁江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和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的产品可靠性大幅提高,同时迫使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

  宁江机床工艺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学智对我们解释,以前的机床需要人工换刀并控制精度,一个零件需要多台机床加工完成。而卧式加工中心及以它为核心集成的柔性制造系统,实现了自动换刀和工序集中加工,减少了人工参与度和零件多次装夹,零件加工精度提升极大。

  宁江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船舶等领域,宁江机床甚至因此被一些国家列入“黑名单”。

  工程师们呼吁,国家要大力支持提高“04专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工中心主任工程师陈波说:“否则一旦发生战争,国家就会受限,还是要扶持国产装备。”

  宁江机床“精密和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两项课题于2013年完成了验收。刘雁很感激那些上世纪60年代毕业的老大学生们,“他们恨不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都告诉你。”

  回顾从技术员到总工的26年,刘雁觉得,“这个行业要有点奉献精神,因为付出远远大于回报”。

  他也有困惑:他所在的机械加工行业由于需求疲软,近些年人才断层严重。

  “作为基础战略性物资的机床,需要更多人的关注、扶持和参与,中国制造业的安全才会有保障。”他说。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10-08/0858804410.html


宁江机床总工程师刘雁(左四)和他的团队承担了精密卧式加工中心、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两项研制任务。

   13层楼高的8万吨“大压机”,锻压出飞机的起落架、主梁;上千个软件组成的网络控制系统,成为高铁列车的大脑和神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期待着挽起南海的浪涛;4000吨起重机,将为大型核电站扬起臂膀。

  重大装备制造,事关国家命脉、国家安全。在这个领域默默付出的人们,当得起“国家工程师”之名。他们专注的,是代表国家核心制造能力的大国重器;他们的事业,撑起国民经济的脊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新华网与《瞭望东方周刊》联合推出大型报道《致敬!国家工程师》,向读者介绍十个代表“中国创造”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项目以及它们的核心团队。

  离开家乡日久,刘雁已经吃惯了四川的辣子,甚至湖北话也已经完全变为川音。可他仍念念不忘家乡,著名革命老区湖北大悟。

  本来他可以读县里最好的中学,但是没有去,因为负担不起每月5元的生活费。最终他选择了一个离家稍近、每月只要2.5元生活费的中学,因为可以自己从家里带米、带咸菜。

  填报大学志愿时,他很想填农学院,但长辈们说,“还是要有一门技术”。

  高中老师说,去交大吧,将来可以开火车。他填报了西南交通大学。

  多年后,身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刘雁,仍然记着这些细节。“改变现状”,是他几十年间持续努力的最大动力。

  努力的结果不是开火车,而是致力于研制精密机床,为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等等工业产品提供母机。

  是为国家利器。

  内迁的老工程师

  高中读书时很苦,老师也用心,刘雁和其他几个成绩好的学生,每人每月还有额外的16斤粮食。

  他一心想上大学,想考出去。

  代价很大。为了供刘雁读书,六旬的父母和一个姐姐支撑着家业,姐姐直到近30岁才出嫁。镇里出了第一个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一时轰动,大队免费在刘雁家的自然村里放了一个月电影。

  1984年夏天,刘雁坐上西去四川的火车。

  4年后,书读完了,刘雁想赶紧工作养家。

  1988年他进入位于四川都江堰的国营宁江机床厂,正值工厂引进英国的卧式加工中心,他实习一年直到样机试制完成。

  作为重要的工业基础装备,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的机床行业“微乎其微”。“一五”期间,在苏联援助下,北京机床厂、第一重型机械厂、第二重型机械厂、沈阳机床厂、大连机床厂,成为中国机床行业的基石。

  74岁的宁江机床老员工郑义和,与故乡广东已没有太多关联。这位1962年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被直接分配进入南京机床厂。这家工厂因三线建设一分为二,进入四川后建成宁江机床厂。

  多年后,这位头发花白、偏瘦、戴着眼镜的老者仍记得,自己被分去学维修电工,53元的工资拿了十几年。

  政治过硬、经过组织审查的郑义和是主动要求前往四川的,携妻带子,“当时对内迁没有概念,不知道要在这里呆多少年。”

  在简陋的老厂区,他一直工作到2007年。期间,工厂在2000年转制为成都宁江机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江机床”)。

  内迁当年,宁江厂就得以投产,年产500台机床,是“三转一响”中手表生产的必备工具。

  郑义和记得,那个“要有指标才能买”的年代,厂里的销售人员只需坐等买家。

  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宁江机床厂开创了在《人民日报》登广告的先例。此后5年,供需直接见面,工厂效益不错。

  郑义和用手比划了一个波浪形,“机床行业与国家发展关系很密切。”1982年,他终于开始搞自己的本行,计算机管理。

  6年后刘雁进厂时,已经要面对由电脑控制的加工中心。他感到陌生,甚至没想到这会是自己一辈子的工作,但“技术还是要掌握”,因为“要吃饭”。

  那时工厂里已经有了浓厚的技术氛围,郑义和的工作被放在重要位置。在他的帮助下,刘雁这样的青年工程师迅速成长,在短短一年间要熟悉卧式加工中心的几千个零件,要跟工人师傅学习精密装配,装配结果要用微米表监测。

  刘雁还需要在这一年中熟悉引进加工中心的所有技术资料,并试着编制工艺文件。

  刘雁回学校找老师探讨问题时,对方很惊讶——院校并不清楚,机床已经发展到了数控水平。

  重大专项推动国家成就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宁江机床厂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了来自英国的卧式加工中心,形成了公司第一代精密卧式加工中心产品。

  随着国内加工制造业对加工中心产品认识的提高,需求量逐年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宁江机床厂自行开发第二代精密卧式加工中心,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到本世纪初开发了第三代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和高速卧式加工中心。

  谈起机床行业的发展,刘雁觉得,由于外企开始在中国生产和本土化配套、服务,成本大大降低,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更大了。

  中国工业迫切需要升级,而高档数控机床的自主化问题,扼住了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喉咙。比如,中国数控机床的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仍然主要依靠进口。2012年国内高档系统的自给率不到5%,约95%依赖进口,其中日本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国,约占三分之一;国产产品中高档数控系统总和不到20%。

  2009年国家启动“04专项”,宁江机床承担精密卧式加工中心、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两项研制任务。

  所谓“04专项”,即“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16项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刘雁不无遗憾地说,目前高档数控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仍需进口。但他觉得,“04专项”改变了中国的机床产业状况,提升了国产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010年,刘雁成为主持技术的总工程师。这家企业以整个技术团队的优势,在提高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和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对产品进行了系统的解剖和再设计。

  为使机床的无故障时间由400小时提高到1000小时,工程师们采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的模式,历时8个多月,走访大量用户和配套企业,收集产品故障模式,形成200多条故障改进计划。

  被一些国家列入“黑名单”

  通过“04专项”,宁江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和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的产品可靠性大幅提高,同时迫使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

  宁江机床工艺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学智对我们解释,以前的机床需要人工换刀并控制精度,一个零件需要多台机床加工完成。而卧式加工中心及以它为核心集成的柔性制造系统,实现了自动换刀和工序集中加工,减少了人工参与度和零件多次装夹,零件加工精度提升极大。

  宁江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船舶等领域,宁江机床甚至因此被一些国家列入“黑名单”。

  工程师们呼吁,国家要大力支持提高“04专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工中心主任工程师陈波说:“否则一旦发生战争,国家就会受限,还是要扶持国产装备。”

  宁江机床“精密和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两项课题于2013年完成了验收。刘雁很感激那些上世纪60年代毕业的老大学生们,“他们恨不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都告诉你。”

  回顾从技术员到总工的26年,刘雁觉得,“这个行业要有点奉献精神,因为付出远远大于回报”。

  他也有困惑:他所在的机械加工行业由于需求疲软,近些年人才断层严重。

  “作为基础战略性物资的机床,需要更多人的关注、扶持和参与,中国制造业的安全才会有保障。”他说。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10-08/0858804410.html
我国报道科技进步的事情能不能不报道那些科技人员是怎么艰苦创业的?我都看恶心了。跟特么好声音似的哭得比谁都特么响,过得是花天酒地的日子。
你把原理给我整明白了,最好是把线图给我发一条,啥重要意义的就不用你说了,懂的自然懂。
真特么是无力吐槽!
看了觉得有些纳闷,是TB想卖这些尖端的装备,有人列入黑名单不让卖;还是TB不想卖这些装备?
难道这就是我国的官方媒体?还不如度娘来得简便。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爹娘,是他们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支持我,我要感谢我的歌迷,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成功,我要感谢我的经济公司,没有你们的大力宣传包装,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我最后要感谢地是我曾经的对手和伙伴,是你们告诉我有哪些缺点需要改正,是你们陪伴我让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几十天的陪伴,我们一同走过,一路上有你,感觉真好!最后的最后,我要感谢地是我的导师们和主持人,谢谢大家!!
看了觉得有些纳闷,是TB想卖这些尖端的装备,有人列入黑名单不让卖;还是TB不想卖这些装备?
黑名单就是不与之合作的意思。。。。
记者的文风,一如既往的扯淡不知所云!
amorphousbug 发表于 2014-10-8 10:40
黑名单就是不与之合作的意思。。。。
是西方国家的企业,不再和TB的这个企业合作了?还是相反?
中国精密机床堪称国家利器
是西方国家的企业,不再和TB的这个企业合作了?还是相反?

关联部件还得靠进口,人家直接不卖给你
中国数控机床能上来,主要还是沈阳机床收购德国希斯公司 起到决定性作用。
大连机床集团自2002年10月全资收购美国英格索尔生产系统有限公司开始,2003年7月又全资收购英格索尔曲轴制造系统有限公司,2004年9月,再次收购德国兹默曼有限公司70%的股权。同年10月,沈阳机床集团全资收购德国希斯公司。2005年3月哈量集团全资收购德国凯狮。
此情可待 发表于 2014-10-8 10:57
关联部件还得靠进口,人家直接不卖给你
嗯,感谢解释,那这家公司吹个啥?最痛恨这种云山雾罩的八股文,自吹自擂,让俺白欢喜了一场,还以为西方国家想买,却买不到咧!
嗯,感谢解释,那这家公司吹个啥?最痛恨这种云山雾罩的八股文,自吹自擂,让俺白欢喜了一场,还以为西方 ...
买不到才会自己造,凡事能买到的基本都懒得造了。
一针无血 发表于 2014-10-8 10:29
看了觉得有些纳闷,是TB想卖这些尖端的装备,有人列入黑名单不让卖;还是TB不想卖这些装备?
应该是前者
此情可待 发表于 2014-10-8 10:57
关联部件还得靠进口,人家直接不卖给你
这就是我国机床行业最悲剧的地方,睾丸老被洋人捏住
看了这么多八股和宣传文,我绝对不让我孩子以后钻技术,太忍辱负重了。
这个看了必须得顶,昨天还重温了下大国重器,这些人才真乃国之栋梁
和平与战争 发表于 2014-10-8 11:10
买不到才会自己造,凡事能买到的基本都懒得造了。
嗯,这一点最令人郁闷,不管买不买得到,自己的研究队伍必须组建起来。因为人家随时随地都可能不卖给你,你要形成依赖,就会吃大亏。
应该是前者
是不发邀请函参加展览。
看一眼就怀孕。
嗯,这一点最令人郁闷,不管买不买得到,自己的研究队伍必须组建起来。因为人家随时随地都可能不卖给你, ...
其实,咱们有些时候也有造不如买的念头的。
此文养猪网标题:中国精密机床95%依赖进口 日本是主要来源
董莹岩 发表于 2014-10-8 11:30
是不发邀请函参加展览。
看一眼就怀孕。
我估计是这类机床主要用于军工行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格控制此类产品出口给我国
刘雁很感激那些上世纪60年代毕业的老大学生们,“他们恨不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都告诉你。”
55300163 发表于 2014-10-8 10:59
中国数控机床能上来,主要还是沈阳机床收购德国希斯公司 起到决定性作用。
大连机床集团自2002年10 ...
自身的积累加收购,,,更关键还是中国作为制造业中心,这方面的需求太大了,钱景决定投入,投入直接影响产出和技术研发
只穿短袖 发表于 2014-10-8 11:15
看了这么多八股和宣传文,我绝对不让我孩子以后钻技术,太忍辱负重了。

经过这几代人的努力估计你孩子到时候再搞工程技术就没这么艰辛了,所以你还是应该鼓励你孩子向科学高峰攀登
横扫美日 发表于 2014-10-8 11:40
经过这几代人的努力估计你孩子到时候再搞工程技术就没这么艰辛了,所以你还是应该鼓励你孩子向科学高峰 ...
还是机械化时代,欠帐太多了,现在突然进入信息化时代,虽然进步很大,但还是缺门不少!
amorphousbug 发表于 2014-10-8 10:40
黑名单就是不与之合作的意思。。。。
对的,

估计是怕你Copy,变成他的竞争对手,

八股记者搞不清楚,懂得一看就知道."..XXX黑名单"

是啥意思...

没有办法,太祖搞得大家落后太多...

只好用这种XX方法。

本身看出,
一针无血 发表于 2014-10-8 11:45
还是机械化时代,欠帐太多了,现在突然进入信息化时代,虽然进步很大,但还是缺门不少!
是的,我们毕竟是在一穷二白的状态下去追赶别人,而且还是在国际环境并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所以追起来是很辛苦的,但我还是相信再过十来年左右的时间我国的机床工业一定会成为世界最强之一
横扫美日 发表于 2014-10-8 11:48
是的,我们毕竟是在一穷二白的状态下去追赶别人,而且还是在国际环境并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所以追起来是 ...
介个嘛,我的看法和你不同。就科技领域而言,确实只有中国和外国之分,西方国家一定会严密打压中国。西方国家也不傻,真让TB啥都可以造了,而且质量还很棒,那么,他们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相关产业被挤垮。
目前,中国只能趁西方国家陷入经济危机的时候,才能外购一部分二流的技术,任重而道远啊!
三十年吧,那个时候的中国,妥妥的科技霸主,军事霸主!
奋起直追  
我国报道科技进步的事情能不能不报道那些科技人员是怎么艰苦创业的?我都看恶心了。跟特么好声音似的哭得比 ...
小伙,要凭良心说话,你是亲眼见到别人花天酒地了,还有什么过硬证据啊?否则就是凭空污人清白。你看恶心可以不看啊,没人压着你看!
线路图给你看,凭什么给你看,你看的懂吗?
冲压机床  济南2机 福特买了三条
看得起鸡皮!!
写人物还是写国家利器呢?文章占了一半都是写人物传记
宁江机床?中国能够造高级机床的厂子太多了吧?国际上也就那几家,感觉不靠谱。
确实,国内媒体记者,尤其是央视八股,最喜欢介绍科研人员艰苦艰苦艰苦,然后歌颂一番。好像科研人员就应该艰苦,就应该没钱。这尼玛就是在阉割自己。
应该报道科研人员待遇又涨了,科研人员福利又加了,这有这样宣传,在目前这个社会环境下才能吸引年轻人来进入科研。
我国的某些媒体(以某宣部下属为主)目前还活在50年代
看评论很有铁血风格,超大沦陷了吗。好的不懂装懂的还装出很懂非常懂,掌握一堆内幕的样子,中国进步是中国人高兴的事情,你们这些不是中国人跟着瞎扯神马蛋
来自南方的狼 发表于 2014-10-8 12:08
小伙,要凭良心说话,你是亲眼见到别人花天酒地了,还有什么过硬证据啊?否则就是凭空污人清白。你看恶心 ...
嗯,我啥也没看到哦,别说是我邻居的小舅子的表弟的三叔公的二大爷的小姨子告诉我的。写科技文章本来就是要让懂的人知道是怎么回事,有啥作用,你整的那么煽情,你是怎么表达中心思想的?
我说的事情本来就是事实,你怎么还为他们辩护呢?那篇文章有2/3是在描述科研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怎么奋斗的。他们是在艰苦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大家都一样,谁也别说谁过得比别人好。问题是这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知道么?这在小学课文里叫跑题。他们完全可以另写一篇文章,叫XXX的艰辛。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描述这台机器有啥用,作用机理是怎样,内部的线路图是什么,应该用哪种控制语言来控制。
线路图粗略看一下我怎么看不懂了?就你高大上看得懂是吧?
55300163 发表于 2014-10-8 10:59
中国数控机床能上来,主要还是沈阳机床收购德国希斯公司 起到决定性作用。
大连机床集团自2002年10 ...
那德国的机床企业还剩多少啊?
来自南方的狼 发表于 2014-10-8 12:08
小伙,要凭良心说话,你是亲眼见到别人花天酒地了,还有什么过硬证据啊?否则就是凭空污人清白。你看恶心 ...
那些好声音学员真的是家庭死了爹死了妈,穷掉底儿了。你信么?
李代沫怎么进去的?他要是好好唱歌,不去K粉,警察管得了他?
来自南方的狼 发表于 2014-10-8 12:08
小伙,要凭良心说话,你是亲眼见到别人花天酒地了,还有什么过硬证据啊?否则就是凭空污人清白。你看恶心 ...
那些好声音学员真的是家庭死了爹死了妈,穷掉底儿了。你信么?
李代沫怎么进去的?他要是好好唱歌挣钱不去K粉,警察管得了他?那不是花天酒地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