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的发动机是GE提供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25:04
军盲求科普,两个问题,第一,美国怎么会这么好心提供发动机?美国不是在敏感技术上卡中国很严吗?我知道有朋友会说军用技术方面,但像航空方面即使民机个人觉得也是相当敏感的。另外美国就不怕培养起对手和自己的波音开始竞争吗?第二,中国有能力制造自己发动机吗?还是因为被老美卡脖子,拿适航证相威胁?如果是第二个原因,个人觉得情况还好点,起码我们自己也有这个技术,如果是第一个方面我们自己造不了才去买美国的,说实话,让美国成为我们供应商,想想脊背都发凉、军盲求科普,两个问题,第一,美国怎么会这么好心提供发动机?美国不是在敏感技术上卡中国很严吗?我知道有朋友会说军用技术方面,但像航空方面即使民机个人觉得也是相当敏感的。另外美国就不怕培养起对手和自己的波音开始竞争吗?第二,中国有能力制造自己发动机吗?还是因为被老美卡脖子,拿适航证相威胁?如果是第二个原因,个人觉得情况还好点,起码我们自己也有这个技术,如果是第一个方面我们自己造不了才去买美国的,说实话,让美国成为我们供应商,想想脊背都发凉、
兔子天上飞的难道没有GE的发动机吗
就是LZ这样的思想,运10贴才有市场……
c919是国际合作的民航机,航电,飞控,发动机都可以釆购,GE脑子进水了才会和钱过不去……
A380笑而不语
中航工业是波音的供货商,美帝想想都脊背发凉……
等国产的出来,黄花菜都凉了,这是民品,抢市场赚钱才是皇道,我也希望有国产心,但现阶段不现实


C919的国产化率不会高出ARJ21多少;
而ARJ21除了部分机体,唯一有希望国产化(准确讲是国内生产商供货)的机电产品可能是乘客座椅(土鳖迄今只有这玩意拿了FAA适航证,有参与竞标的资格);
驾驶舱座椅都得买。


C919的国产化率不会高出ARJ21多少;
而ARJ21除了部分机体,唯一有希望国产化(准确讲是国内生产商供货)的机电产品可能是乘客座椅(土鳖迄今只有这玩意拿了FAA适航证,有参与竞标的资格);
驾驶舱座椅都得买。
民机上面的各种设备,土鳖绝大部分连参与竞标的资格都没有。
欧美等西方国家和中国民间合作的还少吗?AC313使用就是外国的发动机,还有上海华电与GE在LM2500燃气轮机上的合作等等,涉及到高端技术,比如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这些东西,你就是拿到成品,你也不可能仿制出来,以英国的斯贝为例!
我们目前还真没有非常合适的发动机配置C919,我们的发动机在油耗,经济性,翻修时间还有大修时间这些指标上和欧美有不小的差距,这些都是民航飞机要考虑的!
民机上面的各种设备,土鳖绝大部分连参与竞标的资格都没有。
虽然919的设备都是国外有适航证的品牌,但必须是合资厂在中国造的,慢慢国内的就会有了
xmyyc 发表于 2014-8-9 09:21
虽然919的设备都是国外有适航证的品牌,但必须是合资厂在中国造的,慢慢国内的就会有了
汽车工业当年也是这思路,市场换技术;
但技术可以引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却无法引进;
别人给的技术,都是过时的;

结果,土鳖汽车工业现状,仍然是低端生产商而已。
C919的国产化率不会高出ARJ21多少;
而ARJ21除了部分机体,唯一有希望国产化(准确讲是国内生产商供货)的 ...
求你别在这搞笑了
楼主以为发动机那么好山寨,工业明珠不是那么好成功的,看看WS10,多少年现在还是勉强可用.在说军品和民品是有分别的。西方的军用发动机不可能給我国,民用发动机限制少,当然可以在我国飞机上使用,毕竟谁都合钱没有仇。
huyixue5566 发表于 2014-8-9 09:28
求你别在这搞笑了
请你别再无知了。
大型民航客机肯定要全球采购,谁家的零件最好就用谁家的。要是等国产发动机,再过10年C919也未必能投产。
请问737 ,757,767,777,747  ,787 上的发动机是楼主造的么?
lyz4373007 发表于 2014-8-9 09:13
欧美等西方国家和中国民间合作的还少吗?AC313使用就是外国的发动机,还有上海华电与GE在LM2500燃气轮机上 ...
“以英国的斯贝为例!”

ws9是什么?
无知?呵呵。你知不知道C919的供应商不能是“纯”外资企业,国际公司要参与自919起的招标,必须与中国本土企业成立各占50%股份的合资企业,才能以合资企业的形式参与招标?当然,前期的话(919)国内方研发的工作比较少,主要是进行制造,摸清流程,后续机型则承担更多研发任务。所以,你与其担心供应商的问题,不如担心商飞的设计和管理能力,少拖进度,别再搞笑了。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4-8-9 09:26
汽车工业当年也是这思路,市场换技术;
但技术可以引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却无法引进;
别人给的技术 ...
“结果,土鳖汽车工业现状,仍然是低端生产商而已。”


原来青年,金龙,东风,长城都是低端厂


唉,哥们,你的世界观汽车工业就只是小型乘用车是不?
张俊 发表于 2014-8-9 10:22
“以英国的斯贝为例!”

ws9是什么?
怪我没说清楚
张俊 发表于 2014-8-9 10:25
“结果,土鳖汽车工业现状,仍然是低端生产商而已。”
那倒要请教一下,难道土鳖的卡车研发,又能够跻身高端了?
不用到处引进欧洲各家核心技术、自成体系了?

要不,是赛车?

恕本人孤陋寡闻。
买一个成品给你你就能自己造出来了,你想的太多太简单了
没事多上网少操心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4-8-9 09:32
请你别再无知了。
一个开口闭口winxp的人能知道多少东西..... 看中文杂志? sily啊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4-8-9 10:37
那倒要请教一下,难道土鳖的卡车研发,又能够跻身高端了?
不用到处引进欧洲各家核心技术、自成体系了? ...
你有汽车吗 就开始扯汽车? 扯汽车也成了你的特长 。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4-8-9 09:06
民机上面的各种设备,土鳖绝大部分连参与竞标的资格都没有。
说说绝大部分都包括些什么?   


C919好多了 了 想起了鹅毛的SSJ100 外国提供成套设备 模拟器等等  MC21更有看头

C919好多了 了 想起了鹅毛的SSJ100 外国提供成套设备 模拟器等等  MC21更有看头
民品,主要是商业考虑,核心技术科不能便宜给你。
汽车工业当年也是这思路,市场换技术;
但技术可以引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却无法引进;
别人给的技术 ...
很奇怪你的想法 巴航工业的所谓国产化率高吗 妨碍他们成为航空业第三大整机公司 大赚美元吗

张俊 发表于 2014-8-9 10:25
“结果,土鳖汽车工业现状,仍然是低端生产商而已。”   安凯出口阿尔及利亚1100辆客车




出口某国20万人民币一辆大巴,果然好高端。
张俊 发表于 2014-8-9 10:25
“结果,土鳖汽车工业现状,仍然是低端生产商而已。”   安凯出口阿尔及利亚1100辆客车




出口某国20万人民币一辆大巴,果然好高端。
难道国航,南航的客机上都挂着国产发动机?
自欺欺人的国产大飞机只是进口组装机 国产只是伪概念


  导语:12月19日,中国商飞宣布国产大飞机将于2014年首飞,初期国产化率达到30%,并在未来继续提高国产化率。从飞机到高铁再到航天,“国产”是很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节。但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国产飞机”



  发动机的研制难度甚至超过了研制飞机本身。


  发动机来自美法合资公司,没有中国公司参加投标

  飞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革命的皇冠,比军用发动机在可靠性及燃油经济上要求更高的民用航空发动机更是被誉为皇冠上那颗发光的宝石。作为整个飞机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环,中国没有生产的能力。目前,国产大飞机选用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集团合资的CFM公司的产品。根据商飞与CFM国际公司签署的合同,CFM国际公司将是来自境外的唯一集成推进系统(发动机、短舱、反推装置)的供应商,CFM将提供LEAP-X1C发动机,以及短舱及反推装置,为商飞交付一整套集成推进系统解决方案。中国企业甚至没有连早期的招投标都没有参加。参加竞标的是普惠,罗罗和GE等清一色的欧美企业。

  中国宣称2020年换装国产发动机,但研制全新发动机周期需10到15年

  此前,面对国产大飞机使用外国发动机的尴尬,中国商飞强调会率先使用外国成熟发动机,2020年换装国产发动机。但国产发动机的前途,不管从研制周期还是从中国的技术水平来看都不乐观。根据国外经验,典型的发动机研制周期一般在10—15年,仅第一台发动机的试验取证就需要两三年。波音777的P W4084发动机,2008年开始取证工作,取证时间是两年;GE公司的CF34-10发动机,从2007年开始取证,一直到2011年7月,总共结历4年。俄罗斯和法国合作搞得SM-146发动机,2003年9月接受申请,到2010年,取证时间长达七年。在造出第一台发动机后,还要对发动机在地面台架上、高空模拟试车台和飞行试车台以及今后所装飞机上进行大量试验。

  中国研制发动机面临设计,加工,材料三大难题,短期内无法提高

  研制飞机发动机的难点第一首先是设计技术。一个新研制发展的发动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技术,一台发动机由成千上万个零件组成,主要零组件均要进行严格的气动、强度、振动设计与计算,有的还不能仅靠计算的结果,还要通过多种试验来验证。中国已拥有各种计算方法与程序和一些试验台,但还不够满足新型发动机的需要,更难的是中国还缺少研制大发动机的实践经验。

  其次是加工技术。一个发动机生产工艺上的好坏决定了这台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加工技术包括精密铸锻工艺,数控机械加工,隔热涂层的喷涂技术,大型零件的摩擦焊技术,复杂冷却通道的涡轮工作叶片加工技术,单晶叶片成形技术、大型复杂结构的锻、铸、焊组合加工术、复合材料加工技术以及小孔加工技术等等。此类技术中国基础薄弱,短期内也没有大幅提高的可能。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没有能力独自研制发动机的原因之一。

  第三是材料问题。关键材料(例如涡轮工作叶片用的材料)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如能将涡轮工作叶片材料的耐温能提高50°C,发动机的推力可增加8 %左右。除高温合金外,复合材料也开始应用于先进的发动机中了,复合材料不仅轻,而且抗疲劳的性能也好。如果没有高性能的先进材料,是很难研制出高性能发动机的,而新材料领域同样是中国技术十分薄弱的领域。  



  飞机的电传系统非常复杂,国内尚无能力生产


  短舱和起落架系统来自美国古德里奇公司,航电系统来自美国GE公司

  飞机短舱和起落架均为重要系统集成部件,飞机短舱与发动机共同构成飞机的动力系统,起落架则是飞机制动和操作、吸收撞击能量的重要部件。根据招标信息,全球最大的航空系统和部件供应商,美国古德里奇公司将为C919生产民用飞机短舱和起落架。

  在航电系统方面,美国GE公司将为C919提供航电核心处理、显示、机载维护和飞行记录系统。航电核心处理、显示、机载维护和飞行记录系统是现代客机十分关键的系统,直接关系到飞机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的维修特性等。

  

  辅助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等同样是美国制造

  民航飞机的辅助动力系统(APU),在地面上担负着启动发动机,提供电力的任务。在空中更担负着在主发动机停转的情况下为发动机重启提供电力的重任。这部分系统技术含量极高,与中国供应商同样无关,由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提供。此外,该公司还将提供国产大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机轮刹车系统、大气数据与惯性导航系统四个子系统。  

  燃油系统由美国伊顿集团提供,空气管理系统来自德国

  在大型客机各类零部件中,管路部分的零件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管路部分的零件是总装直属件,几乎在大型客机所有系统,如燃油、液压、环控、废水等均涉及到不同材料规格、不同类型和多种连接形式的导管,是飞机的“血管”。管路系统相应设计与制造能力水平直接影响飞机总装制造的水平和制造效率。C919的液压和燃油管路系统,包括所有部件的设计、研发、安装支持、试验、取证支持和运行支持,以及所有管路的安装设计由美国伊顿公司提供。作为管路部分的另一重要系统,C919的空气管理系统来自德国的利勃海尔公司。  

  

  天花板卫生间中国同样造不了,内饰系统由奥地利FACC公司生产

  在一般人印象中技术含量较低的内饰系统,中国公司同样造不了。 内饰系统是大型客机的重要系统之一,包括天花板、行李舱、舷窗内衬、厨房及卫生间等设施,对飞机的舒适性、先进性和竞争能力有重要影响,事实上技术含量并不低。C919的内饰系统将由来自奥地利的FACC公司生产。

  
  机头这样的部件可以国产只因价格便宜。


  国产化部分只因国内厂家造价低,空客波音也将此部分外包给中国厂商

  中国商飞董事长曾称,国产大飞机的国产化率将力争达到30%。但事实上,国产大飞机的国产化率就算达到了30%也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技术能力有多高。对一架飞机来说,发动机,电传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和燃油系统等高技术部件占到了飞机造价的50%。这些关键系统国内企业不具备技术实力,也是明确要对外招标的项目。飞机制造商的总装,管理和运营费用占到了20%,剩下30%的造价是技术相对简单的雷达罩、机头、前机身、翼身整流罩等的机体部件。国产大飞机所谓的30%国产化率就是这么来的。对于这30%的零部件来说,技术含量低,人工成本占造价的很大一部分,也是中国厂商有着比较优势的一部分。不仅中国商飞,空客和波音很早以前就将这部分订单交给中国厂商。空客早在2002年就将生产尾翼和货仓舱门的订单交给了天津工厂,与波音合作的中国厂商目前已超过6000家。

  全球化时代不存在“国产飞机”这个概念,追求国产化率十分可笑

  中国商飞此前表示,今后的国产大飞机将进一步提高国产化率,并选用新一代的国产发动机。基于一种错误的传统理念和廉价的民族自豪感,国产大飞机一直在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国产化率。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尤其是在供应链高度分散的民航领域,“国产飞机”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可笑的概念。

  早期,欧美飞机制造商的运行模式和国人理解的一样,即所有零部件都几乎是在飞机制造商的下属企业或是企业内部不同部门进行生产。但随着飞机制造商企业边界的不断扩大,企业内部组织成本逐渐递增。同时,飞机制造商此时如果再试图为自己生产它在市场上可以采购得到的投入品,规模和范围经济就可能被牺牲掉。因此,欧美大飞机制造商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逐渐把零部件业务剥离出来实行全球采购,整机企业则集中力量进行飞机设计研发和最后组装等核心技术环节。

  “9·11”事件之后,全球航空工业受到沉重打击,订单数量急剧下滑。为了缩减成本,波音再次调整了商业模式,将零部件设计和制造的任务交给几家大的供应商,比如让供应商来控制零部件的特征和设计。2005年,波音公司以9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仅有的两家制造厂出售。由此,波音的任务不再是组装零部件,而是进行模块组装。波音前CEO孔笛特称其为一种“不可思议的全球性协议合作”,最新的波音787因此种商业模式被称作“积木飞机”。 目前,波音的生产链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空中客车在全世界有2100多个供应商,分布于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等32个国家。两家的发动机全部采购于罗罗,GE和普惠公司,其他大型零部件来自Vought、Alenia等大型跨国转包生产商。因此,很难认定波音就是美国的“国产飞机”,空客是欧洲的“洲产飞机”。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强调某一个产品的国家属性是十分可笑的,在供应链高度分散的民航领域更是如此。中国一直强调的“国产”概念不仅违背了航空业的基本规律,也超过了中国目前的技术能力,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fighter16 发表于 2014-8-9 12:09
很奇怪你的想法 巴航工业的所谓国产化率高吗 妨碍他们成为航空业第三大整机公司 大赚美元吗
你搞错了,绿林并不是唯国产论者,是有人先跑出来喊为什么C919不用国产,比如楼主。
GE提供不奇怪,CFM是首选

fighter16 发表于 2014-8-9 12:09
很奇怪你的想法 巴航工业的所谓国产化率高吗 妨碍他们成为航空业第三大整机公司 大赚美元吗


我是就楼主关心国产化问题回的;
认为国产化毫无意义的可以不看。

且不说巴西的国际环境与土鳖天渊之别;
巴航目前的成就,商飞20年内赶不上(卖出近2000架支线客机)。

美帝那种状态最佳:所有东西都会做,但仍然全球采购求得效益最优;
巴西和土鳖,明显都不是这种情况;
巴西的整机商,还算拿得出手,土鳖还得等着瞧。
fighter16 发表于 2014-8-9 12:09
很奇怪你的想法 巴航工业的所谓国产化率高吗 妨碍他们成为航空业第三大整机公司 大赚美元吗


我是就楼主关心国产化问题回的;
认为国产化毫无意义的可以不看。

且不说巴西的国际环境与土鳖天渊之别;
巴航目前的成就,商飞20年内赶不上(卖出近2000架支线客机)。

美帝那种状态最佳:所有东西都会做,但仍然全球采购求得效益最优;
巴西和土鳖,明显都不是这种情况;
巴西的整机商,还算拿得出手,土鳖还得等着瞧。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4-8-9 09:26
汽车工业当年也是这思路,市场换技术;
但技术可以引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却无法引进;
别人给的技术 ...
总比钱全被别人挣了好,何况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是很有成绩的

水一样的风儿 发表于 2014-8-9 12:33
出口某国20万人民币一辆大巴,果然好高端。


那车非空调 非低地板 那价钱不高不低。 你让他买高端电动大巴他也买不起啊
水一样的风儿 发表于 2014-8-9 12:33
出口某国20万人民币一辆大巴,果然好高端。


那车非空调 非低地板 那价钱不高不低。 你让他买高端电动大巴他也买不起啊
c919一开始用的就是cfm56大改吧
那些抨击C919的  也把毛子的MS-21喷一下吧 

见下面资料 
http://www.ainonline.com/aviatio ... vionics-and-systems
http://www.rt-chemcomposite.ru/en/novosti/1386/
http://evaint.com/industry-news/ ... -selected-for-mc-21
http://www.aircraftinteriorsinte ... ws.php?NewsID=40916

。。。。。。。。。。。。。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4-8-9 09:26
汽车工业当年也是这思路,市场换技术;
但技术可以引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却无法引进;
别人给的技术 ...


汽车与飞机师是两码事,小汽车是家庭消费品,客户面向普通民众,民众易受品牌及炫耀思想的影响。而飞机带有盈利性质的产品,与大客车、高铁或者大货一类相似,面向的客户是航空公司而不是家庭,国内客户也就是几家大的航空公司罢了,而且大多数是国有企业,这与高铁太相似了,所以国产的产品将来大有可为。倒是未来的面向家庭个人小飞机市场与汽车产业有些类似。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4-8-9 09:26
汽车工业当年也是这思路,市场换技术;
但技术可以引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却无法引进;
别人给的技术 ...


汽车与飞机师是两码事,小汽车是家庭消费品,客户面向普通民众,民众易受品牌及炫耀思想的影响。而飞机带有盈利性质的产品,与大客车、高铁或者大货一类相似,面向的客户是航空公司而不是家庭,国内客户也就是几家大的航空公司罢了,而且大多数是国有企业,这与高铁太相似了,所以国产的产品将来大有可为。倒是未来的面向家庭个人小飞机市场与汽车产业有些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