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科考新建破冰船基本设计方案今公布并签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07:03




183054zddvoz06oedeekod.jpg

http://china.cnr.cn/ygxw/201207/t20120731_510413090.shtml

2012-07-31 12:2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7月31日消息(记者周文超)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我国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基本设计合同签署仪式今天(31日)在国家海洋局举行。合同的签署标志着经我国政府批准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设计建造工作开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在今天的签约仪式上,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芬兰驻华使馆公使高宝兰女士、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陈颖涛调研员、中国船级社珠海副总裁、国家海洋局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仪式,见证合同签署。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芬兰阿克北极技术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基本设计合同,合同的签署标志着经我国政府批准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设计建造工作开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中外联合设计国内建造的原则,自2011年初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起,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了该船基本设计的国际招标工作。经过严格的招标程序和来自德国、挪威、芬兰三家投标公司竞标,综合考虑投票方基本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及对投标基础的响应和投标公司设计团队的业绩与经验等因素,最终确定来自芬兰国际著名专业设计公司阿克北极技术有限公司中标。随后由双方组成工作组就基本设计合同有关技术与商业问题进行了四轮磋商,最终形成上述签约合同文本,并最终正式签约。

  我国新建基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设计载员90人,轻载排水量为8000吨级,船长约120米,最大船宽22.3米,蓄水8.5米,最大航速15天,续航力约2万海里,具有较强的前后双向破冰和动力定位能力,配有可同时搭载两架直升机的军事系统,船舶结构强度满足PC3要求,满足在两极水域混有沉冰的次年海冰中终年作业的要求。破冰性能同时具备在厚度不低于1.5米+0.2米雪的极区海冰中,连续破冰航行的能力和向后破冰航行,能够在较厚的冰层中不被卡住的机动能力,拥有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和EP-2动力定位系统。该船将配备国际先进极地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装备,投入使用后,将与现役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组成基地考察船队,缓解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83054zddvoz06oedeekod.jpg

http://china.cnr.cn/ygxw/201207/t20120731_510413090.shtml

2012-07-31 12:2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7月31日消息(记者周文超)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我国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基本设计合同签署仪式今天(31日)在国家海洋局举行。合同的签署标志着经我国政府批准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设计建造工作开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在今天的签约仪式上,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芬兰驻华使馆公使高宝兰女士、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陈颖涛调研员、中国船级社珠海副总裁、国家海洋局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仪式,见证合同签署。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芬兰阿克北极技术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基本设计合同,合同的签署标志着经我国政府批准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设计建造工作开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中外联合设计国内建造的原则,自2011年初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起,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了该船基本设计的国际招标工作。经过严格的招标程序和来自德国、挪威、芬兰三家投标公司竞标,综合考虑投票方基本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及对投标基础的响应和投标公司设计团队的业绩与经验等因素,最终确定来自芬兰国际著名专业设计公司阿克北极技术有限公司中标。随后由双方组成工作组就基本设计合同有关技术与商业问题进行了四轮磋商,最终形成上述签约合同文本,并最终正式签约。

  我国新建基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设计载员90人,轻载排水量为8000吨级,船长约120米,最大船宽22.3米,蓄水8.5米,最大航速15天,续航力约2万海里,具有较强的前后双向破冰和动力定位能力,配有可同时搭载两架直升机的军事系统,船舶结构强度满足PC3要求,满足在两极水域混有沉冰的次年海冰中终年作业的要求。破冰性能同时具备在厚度不低于1.5米+0.2米雪的极区海冰中,连续破冰航行的能力和向后破冰航行,能够在较厚的冰层中不被卡住的机动能力,拥有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和EP-2动力定位系统。该船将配备国际先进极地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装备,投入使用后,将与现役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组成基地考察船队,缓解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上面的大球感觉要掉下来
相比雪龙号满载21000吨,新船轻载才8000吨显得有点小啊
第一次造,,没信心造两万以上的。。。要理解。。
原文是口念手打的,错别字一大堆。
太小了,应该造个大的,这样货能装的多点,毕竟出去一趟要好长时间啊。
螺旋桨为什么那样装
全球变暖不需要太大的了
短而粗的船船
看过去好Q 的感觉
好粗短的身材!
miminix 发表于 2012-7-31 16:00
螺旋桨为什么那样装
我猜是倒车的时候还可以破冰,要不螺旋桨就直接撞冰上了。
螺旋桨那个吊舱能转不啊?
这个破冰性能比雪龙号要好
miminix 发表于 2012-7-31 16:00
螺旋桨为什么那样装
破冰船因为船头是针对破冰航行而设计的,所这样的船在一般水域跑起来就不很顺畅。有些破冰船船(double acting ship)为了在普通海域也能跑得溜就把船的两头都设计能当船头行驶,公开海域向前相对高速的航行,碰到冰层就用破冰的那一头跑。具体看看维基哈。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uble_acting_ship
我觉得土鳖造的这个破冰船并不是一般意义的探险破冰船,而是探索能独立航行往返于北冰洋周围的边远矿区(比如毛子norilsk铂系元素矿场附近的dudinka港)和我鳖之间的矿船。只有维持良性的经济循环,以开拓资源支持着北极的探险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和EP-2动力定位系统
-------------------------------------------------------

现在船舶电力推进大发展啊
.造这么小干嘛


芬兰阿克尔北极技术公司设计的船,估计买一搜后再自己批量造了

芬兰阿克尔北极技术公司设计的船,估计买一搜后再自己批量造了
土鳖在极地的利益远没有鹅毛那些国家多,需求不足,因此倾向买航道,便宜
好好活 发表于 2012-7-31 15:26
第一次造,,没信心造两万以上的。。。要理解。。
雪龙的改造就是在国内改造的。这就算经验。还是魄力太小了。
skydrive 发表于 2012-7-31 17:35
芬兰阿克尔北极技术公司设计的船,估计买一搜后再自己批量造了
本来就是在国内建造。人家就管出设计。
记得以前美国科考队的破冰船还是租借俄罗斯的,而且貌似是2战时建的,俄罗斯的船应该性能不错吧
那是推进吊舱!话说还不是国产货啊。。。
确实需要加强科考力量,
感觉有点小肥肥的
为啥最大航速15节这么慢,芬兰地处北欧,离北极近,来回时间不长,但国内使用航程却远多了,8000吨也小了点
三公子的剑 发表于 2012-7-31 15:22
相比雪龙号满载21000吨,新船轻载才8000吨显得有点小啊
雪龙号轻载也就11000多吨的样子

这艘满载至少有14000吨,足够使用了
能造、快造,这才是关键!
终于见着庐山真面目了
原地旋转啊,哈哈,现在新造的船都可以原地旋转了啊
miminix 发表于 2012-7-31 16:00
螺旋桨为什么那样装
这种船型是21世纪才出现的,破冰能力比起“雪龙”号(1.5节航速破1.1米厚的冰,含0.2米雪)要强。基本特点是采用可随意旋转的电力吊舱推进,桨舵一体,不少船还有艏侧推。驾驶台有前后两个,倒车驾驶非常方便。在倒车时,船的尾部起着破冰艏的作用。

这种船型最早是日本考虑到破冰船的运行太不经济而研发的,灵感来源于几个有经验船长在冰区倒车航行的经验。最初船头是球鼻艏,船尾是破冰艏。设计思想是无冰时快速前进,有冰时“以退为进”,后来渐渐有一些改进。

双向推进破冰船的鼻祖是克瓦纳马萨造船公司开发设计、日本住友重工为芬兰国营Fortum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建造的两艘阿芙拉型破冰油轮Tempera(蛋彩画)号和Mastera号,均为10.6万载重吨,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建成。动力为一台1.6万千瓦的桨舵推进器和一台艏侧推,最高航速17 节。船头为球鼻艏,船尾为破冰艏,倒退时能以3节航速破1米厚冰。

全回转式推进器一旦出问题,或被冻住可怎么办能呢,等待救援;建议在船首再设一套伸缩式辅助推进装置。
扎冰的钢头陀兔子自己造还是买别人滴?
芬兰可不是什么好鸟,是不是想让土鳖做白鼠啊。
pafupafu 发表于 2012-7-31 17:28
我觉得土鳖造的这个破冰船并不是一般意义的探险破冰船,而是探索能独立航行往返于北冰洋周围的边远矿区(比 ...
毛子用破冰船护送普通商船队向中国运矿。
lju68811 发表于 2012-7-31 21:48
芬兰可不是什么好鸟,是不是想让土鳖做白鼠啊。
明知是小白鼠,也得吃下药
lizhouhui 发表于 2012-7-31 21:54
明知是小白鼠,也得吃下药
因为有些人靠这个拿政绩,有些人靠这个骗课题,有些人靠这个吃回扣。
miminix 发表于 2012-7-31 16:00
螺旋桨为什么那样装
电动吊舱,全向旋转,转向灵活,舵也省掉了。
观天下 发表于 2012-7-31 19:46
雪龙的改造就是在国内改造的。这就算经验。还是魄力太小了。
破冰船的难点是船体设计,国内改的只是上层建筑,没有借鉴性。TG在破冰船的设计上经验明显不足,一上来就造8000吨以上的已经很有魄力了,我原来以为会先造4000吨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