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的两种制退方案,一个封闭式,一个后座式,有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34:24


第一种封闭式方案
封闭式制退.jpg(121.72 KB, 下载次数: 2)



第二种,后座制退式


两个方案,封闭式有些怪异,后座式是借鉴AN94的枪管后退原理。

后座式,子弹出膛前,气阀不打开,使弹头尽可能的加速,后座产生后,气阀全部打开,截面积远远大于普通制退器

第一种封闭式方案
封闭式制退.jpg(121.72 KB, 下载次数: 2)2012-1-22 00:26 上传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阅读权限: 95
下载积分: 金钱 -2 元




第二种,后座制退式

后退式制退器.jpg (139.3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22 00:26 上传



两个方案,封闭式有些怪异,后座式是借鉴AN94的枪管后退原理。

后座式,子弹出膛前,气阀不打开,使弹头尽可能的加速,后座产生后,气阀全部打开,截面积远远大于普通制退器




简单的示意图,个人以为,提拔的用处应该深度发掘,转换为三脚架的可行性很大。。

后座式制退器枪械.jpg (49.9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22 00:40 上传



简单的示意图,个人以为,提拔的用处应该深度发掘,转换为三脚架的可行性很大。。


第2个方案气体的走向没有看明白... ...

按楼主的设想,
只能  增加枪支重量
    影响枪管寿命
    工艺复杂化
    影响精度
    增加枪支生产成本
    影响可靠性


    

第2个方案气体的走向没有看明白... ...

按楼主的设想,
只能  增加枪支重量
    影响枪管寿命
    工艺复杂化
    影响精度
    增加枪支生产成本
    影响可靠性

制退器.jpg (17.0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22 01:03 上传



ouwen31 发表于 2012-1-22 00:58
第2个方案气体的走向没有看明白... ...

按楼主的设想,


是的,第一副封闭式的图,我先屏蔽掉,不过封闭气体强制从制退器后喷,只是个思维创新理念,等我把更简单的方案想好。

第二副,后座式,倒是没有想象中的复杂。

利用气体制退得同时,制退器后座,原理和AN94一样,只是把后座体转移到制退器上。

利用可伸缩性 来缓冲后坐力,把瞬间后座转换缓冲至肩膀,而非直接冲击肩膀,峰值大大降低。

AN94是活动的枪管,个人觉得这样非常影响精度,结构复杂,而且可靠性不好说,虽然AN94的精度很好

如果把枪管固定住,仅仅把制退器,当成一个活动的可后座体,同时又能利用气体制退整个枪支,不仅能起到制退和消焰作用,同时可以起到后座缓冲作用

下面的导轨是照搬AN94的,避免后座时制退器偏移。
ouwen31 发表于 2012-1-22 00:58
第2个方案气体的走向没有看明白... ...

按楼主的设想,


是的,第一副封闭式的图,我先屏蔽掉,不过封闭气体强制从制退器后喷,只是个思维创新理念,等我把更简单的方案想好。

第二副,后座式,倒是没有想象中的复杂。

利用气体制退得同时,制退器后座,原理和AN94一样,只是把后座体转移到制退器上。

利用可伸缩性 来缓冲后坐力,把瞬间后座转换缓冲至肩膀,而非直接冲击肩膀,峰值大大降低。

AN94是活动的枪管,个人觉得这样非常影响精度,结构复杂,而且可靠性不好说,虽然AN94的精度很好

如果把枪管固定住,仅仅把制退器,当成一个活动的可后座体,同时又能利用气体制退整个枪支,不仅能起到制退和消焰作用,同时可以起到后座缓冲作用

下面的导轨是照搬AN94的,避免后座时制退器偏移。
2012-1-22 01:30 上传

ouwen31 发表于 2012-1-22 01:34
我有个更简单的方案,外形同现有枪支现有制退器,大的排气孔开在上面,左面和右面小排气孔,下面没有排气 ...

哈,你的制退器更简单呵,比当年AKM的斜口先进的多,不仅能减轻后座,还能抑制上跳哈。
楼主,我想动量和冲量的章节你没有很好的理解

按照你的方案,子弹出膛的瞬间,火药气体斜向后45°喷射,制退器改变了气体的喷射方向,气体动量的方向改变了135°,气体受到的冲量有一个向后的分量,根据动量守恒,制退器受到一个向前的冲量,因此制退器是不会后坐的



另外,实际上枪支的后坐力很大部分是由弹壳底部传递的,从击发到出膛的整个过程,火药气体对弹壳底部的压力造成的冲量形成了绝大部分后坐力。而火药气体喷射造成的后坐冲量少之又少,打过空包弹的话会有深刻体会

SSG69 发表于 2012-1-22 11:10
楼主,我想动量和冲量的章节你没有很好的理解

按照你的方案,子弹出膛的瞬间,火药气体斜向后45°喷射, ...


是的,忽略了这个问题,一时疏忽,制退器不会后退,不过认真分析下,就算没有你所说的135度和45度,制退器难以后退,差点犯了某人自己打自己脸会飞的错误。
不过正是动量守恒,在子弹与气体出膛前,枪械整体处于平衡,后座不可能是弹壳与枪机的运动产生,质心改变与撞击只会产生枪械震动,射手不舒服是自然的,但不会后撞肩膀,重心突然向后也是枪口上跳的原因之一,平衡质心和缓冲质心,现在枪械设计师都能很好的解决。

而真正减小后座力的机构只能靠制退器与枪管后退了
SSG69 发表于 2012-1-22 11:10
楼主,我想动量和冲量的章节你没有很好的理解

按照你的方案,子弹出膛的瞬间,火药气体斜向后45°喷射, ...


是的,忽略了这个问题,一时疏忽,制退器不会后退,不过认真分析下,就算没有你所说的135度和45度,制退器难以后退,差点犯了某人自己打自己脸会飞的错误。
不过正是动量守恒,在子弹与气体出膛前,枪械整体处于平衡,后座不可能是弹壳与枪机的运动产生,质心改变与撞击只会产生枪械震动,射手不舒服是自然的,但不会后撞肩膀,重心突然向后也是枪口上跳的原因之一,平衡质心和缓冲质心,现在枪械设计师都能很好的解决。

而真正减小后座力的机构只能靠制退器与枪管后退了
2012-1-22 13:02 上传





SSG69 发表于 2012-1-22 11:10
楼主,我想动量和冲量的章节你没有很好的理解

按照你的方案,子弹出膛的瞬间,火药气体斜向后45°喷射, ...
但是这个结构让我想到了一个方案结构,让子弹出膛后,让高压气体自动撑开更多的气阀,把气体向后排出
哥~悲剧了~ 发表于 2012-1-22 13:04
但是这个结构让我想到了一个方案结构,让子弹出膛后,让高压气体自动撑开更多的气阀,把气体向后排出
你还没明白......
影响很少的东西,没必要花大力气研制复杂超重的制退器
ouwen31 发表于 2012-1-22 13:02
学习了,气体对后座影响很小,这就是那么多制退器,包括火炮制退器都很简单的一个原因
简单,那是因为火炮不需要更好的制退器,并非连射武器影响后一发的精度
哥~悲剧了~ 发表于 2012-1-22 13:09
简单,那是因为火炮不需要更好的制退器,并非连射武器影响后一发的精度
枪械发展到今天,所有的枪口制退器都大同小异,没有复杂的结构,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ouwen31 发表于 2012-1-22 13:07
你还没明白......
影响很少的东西,没必要花大力气研制复杂超重的制退器
影响很小?
高效的制退器一但取下,后座力甚至能提高百分之50
还不如搞那么一种复杂的发射机:
单发和二发点射模式下每一发都是闭膛待击的
连发模式下是开膛待机前冲击发的,靠枪机框向前的撞击力把枪头再往下压一压
ouwen31 发表于 2012-1-22 13:12
枪械发展到今天,所有的枪口制退器都大同小异,没有复杂的结构,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弹头加速过程中,制退器必然是泄压,如果不是影响弹头加速和枪管长度,固定式难以继续取得更好的效果

ouwen31 发表于 2012-1-22 13:12
枪械发展到今天,所有的枪口制退器都大同小异,没有复杂的结构,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没有制退器,枪口就像火箭喷射器
ouwen31 发表于 2012-1-22 13:12
枪械发展到今天,所有的枪口制退器都大同小异,没有复杂的结构,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没有制退器,枪口就像火箭喷射器

车永学 发表于 2012-1-22 13:19
还不如搞那么一种复杂的发射机:
单发和二发点射模式下每一发都是闭膛待击的
连发模式下是开膛待机前冲击 ...


呃?这个想法可悲了。。。

还没闭膛,弹头还没有进入膛内,如果提前击发,不就炸了?

这个结构不太可能啊,首先在结构上似乎有些前后冲突。

其次击发后,这个力量必然大于枪机力量,也就是说,枪机无法推动击发后的弹壳入膛。

子弹在管内加速时,质心本身就是不断前移的,直至弹头出膛,就好比有力量在枪口推了一下,所以这种平衡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的实质。

不过你认为的方法,平衡后座原理与恒定后座都已经很好的解决的,但终究不是减少实质的后座。
车永学 发表于 2012-1-22 13:19
还不如搞那么一种复杂的发射机:
单发和二发点射模式下每一发都是闭膛待击的
连发模式下是开膛待机前冲击 ...


呃?这个想法可悲了。。。

还没闭膛,弹头还没有进入膛内,如果提前击发,不就炸了?

这个结构不太可能啊,首先在结构上似乎有些前后冲突。

其次击发后,这个力量必然大于枪机力量,也就是说,枪机无法推动击发后的弹壳入膛。

子弹在管内加速时,质心本身就是不断前移的,直至弹头出膛,就好比有力量在枪口推了一下,所以这种平衡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的实质。

不过你认为的方法,平衡后座原理与恒定后座都已经很好的解决的,但终究不是减少实质的后座。

哥~悲剧了~ 发表于 2012-1-22 14:16
呃?这个想法可悲了。。。

还没闭膛,弹头还没有进入膛内,如果提前击发,不就炸了?


赶紧删了吧免得被围攻哦
开膛待击不是开膛击发
大部分冲锋枪和机枪都是开膛待击的,枪机停留在后方把54式冲锋枪打一遍就知道了(54没了还有85)在膛压达到峰值的时候枪机还有半个毫米不到的前冲行程
打瓶形高膛压子弹的也有前冲击发的,只是膛压飚高的时候枪机已经没有前冲行程了,沉重枪机框还在往前撞
哥~悲剧了~ 发表于 2012-1-22 14:16
呃?这个想法可悲了。。。

还没闭膛,弹头还没有进入膛内,如果提前击发,不就炸了?


赶紧删了吧免得被围攻哦
开膛待击不是开膛击发
大部分冲锋枪和机枪都是开膛待击的,枪机停留在后方把54式冲锋枪打一遍就知道了(54没了还有85)在膛压达到峰值的时候枪机还有半个毫米不到的前冲行程
打瓶形高膛压子弹的也有前冲击发的,只是膛压飚高的时候枪机已经没有前冲行程了,沉重枪机框还在往前撞

车永学 发表于 2012-1-22 13:19
还不如搞那么一种复杂的发射机:
单发和二发点射模式下每一发都是闭膛待击的
连发模式下是开膛待机前冲击 ...


开膛待击是指停射时枪击组件停在后方,膛内无弹,有利于枪管冷却和防止发生枪弹自燃。

你的意思不就是开膛击发吗?开膛待机时,子弹还没有推入膛内,我认为你的意思就是开膛击发啊,呵呵

所以我才否定你开膛击发的说法。。。呵呵,不知道你是否指这个意思呢,呵呵
车永学 发表于 2012-1-22 13:19
还不如搞那么一种复杂的发射机:
单发和二发点射模式下每一发都是闭膛待击的
连发模式下是开膛待机前冲击 ...


开膛待击是指停射时枪击组件停在后方,膛内无弹,有利于枪管冷却和防止发生枪弹自燃。

你的意思不就是开膛击发吗?开膛待机时,子弹还没有推入膛内,我认为你的意思就是开膛击发啊,呵呵

所以我才否定你开膛击发的说法。。。呵呵,不知道你是否指这个意思呢,呵呵

车永学 发表于 2012-1-22 13:19
还不如搞那么一种复杂的发射机:
单发和二发点射模式下每一发都是闭膛待击的
连发模式下是开膛待机前冲击 ...


我把你说的看成,连射时开膛待机时击发,呵呵
车永学 发表于 2012-1-22 13:19
还不如搞那么一种复杂的发射机:
单发和二发点射模式下每一发都是闭膛待击的
连发模式下是开膛待机前冲击 ...


我把你说的看成,连射时开膛待机时击发,呵呵
2012-1-22 15:43 上传


车永学 发表于 2012-1-22 15:43
开膛待击前冲击发
这货就是
这是什么枪?


你所谓的“前冲击发”是否指惯性闭锁的前冲击发?例如斯登
像M60、PKM这些回转闭锁的机枪,由于没有击锤,是靠枪机框撞击击针尾部实现击发的,可否归类于“前冲击发”?
哥~悲剧了~ 发表于 2012-1-22 13:23
没有制退器,枪口就像火箭喷射器
白天射击56冲和81-,无论晴天阴天,枪口焰均不明显,余光能看到一点,如果盯着看,反而看不到
哥~悲剧了~ 发表于 2012-1-22 12:57
是的,忽略了这个问题,一时疏忽,制退器不会后退,不过认真分析下,就算没有你所说的135度和45度,制退 ...
不过正是动量守恒,在子弹与气体出膛前,枪械整体处于平衡,后座不可能是弹壳与枪机的运动产生,质心改变与撞击只会产生枪械震动,射手不舒服是自然的,但不会后撞肩膀,重心突然向后也是枪口上跳的原因之一,平衡质心和缓冲质心,现在枪械设计师都能很好的解决。

看来动量守恒你还是用心学了的

在分析后坐力时,要把枪和弹分开来看,不能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弹头的动量从0增加到mv,是火药气体做功的缘故,根据动量守恒,枪身受到一个向后的冲量mv,此冲量即为后坐冲量。火药气体膨胀,向前推动弹头,向后推动弹壳底部,所以说后坐力是通过弹壳底部传递的。

至于枪口上跳,和据枪姿势的关系很大,大部分自动武器枪托中心比枪管轴线稍低,后坐力产生了上扬力矩
力学结构较好的如M60,上跳就很不明显

SSG69 发表于 2012-1-22 21:31
这是什么枪?


西班牙的啊美丽机关枪
和咪呢咪同年的东西
很多资料包括D总的强暴世界上都把这个东西归为前冲击发
难道是说击发瞬间枪机框复进还没有终了,还要走个零点一二毫米的样子?呼唤山人

SSG69 发表于 2012-1-22 21:31
这是什么枪?


西班牙的啊美丽机关枪
和咪呢咪同年的东西
很多资料包括D总的强暴世界上都把这个东西归为前冲击发
难道是说击发瞬间枪机框复进还没有终了,还要走个零点一二毫米的样子?呼唤山人

SSG69 发表于 2012-1-22 22:07
看来动量守恒你还是用心学了的

在分析后坐力时,要把枪和弹分开来看,不能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 ...


这个说的是,气体的膨胀,直至喷射,气体参数的后座是通过弹壳底部传输的,这个很好理解。

就好比两个力量,推在不同的位置,弹头最终作用在膛口,膨胀的气体作用与在弹壳底部,但都是一个方向的,但力矩却大大不同了。

但是有一点,气体的喷射,是气体产生后座的必然条件,并且最终作用在哪里,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制退器本身不就是这个作用吗?

当然,术语用词上可以错,但是理解绝对不能错。

就好比封闭的膛口,就算气体如何膨胀,如何作用与弹壳底部,后座也不会爆发。

飞机的矢量发动机,也是一样,还不是最终作用位置与方向。
SSG69 发表于 2012-1-22 22:07
看来动量守恒你还是用心学了的

在分析后坐力时,要把枪和弹分开来看,不能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 ...


这个说的是,气体的膨胀,直至喷射,气体参数的后座是通过弹壳底部传输的,这个很好理解。

就好比两个力量,推在不同的位置,弹头最终作用在膛口,膨胀的气体作用与在弹壳底部,但都是一个方向的,但力矩却大大不同了。

但是有一点,气体的喷射,是气体产生后座的必然条件,并且最终作用在哪里,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制退器本身不就是这个作用吗?

当然,术语用词上可以错,但是理解绝对不能错。

就好比封闭的膛口,就算气体如何膨胀,如何作用与弹壳底部,后座也不会爆发。

飞机的矢量发动机,也是一样,还不是最终作用位置与方向。
SSG69 发表于 2012-1-22 22:07
看来动量守恒你还是用心学了的

在分析后坐力时,要把枪和弹分开来看,不能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 ...
所以我正在设想一个新的可能,利用气体膨胀,使制退器活动,在弹头射出后,打开更多的排气孔。

这样既能让弹头在管内很好的加速,又能使弹头飞出膛口以后,制退器又能在气体膨胀下,向前微微移动,打开枪管上更多的排气孔,快速泄压,并且前推抵消后坐力。
哥~悲剧了~ 发表于 2012-1-24 00:06
这个说的是,气体的膨胀,直至喷射,气体参数的后座是通过弹壳底部传输的,这个很好理解。

就好比两 ...
就好比封闭的膛口,就算气体如何膨胀,如何作用与弹壳底部,后座也不会爆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1=ma,弹头在枪管内受到的力由火药燃气提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枪身受到的后坐力F2=-ma,此力与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so,当弹头在枪管内加速的过程中,后坐力就已经存在了,并非如你所想的弹头出膛的瞬间才产生后坐力。再者,火药气体喷射产生的后坐力,并非可感后坐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机会还是打打空包弹吧。。

说的再简单点,弓啊弩啊之类的抛射兵器,松开弦的一瞬间就能感觉到后坐力,而不是箭飞离的瞬间才产生后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