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散的恩怨与遗留的地雷 水口河边中越边民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51:35
水口河边的中越边民生活


2012-01-11    新京报   

一位越南人拉着木棉走过水口口岸大桥,到水口镇上售卖。
    水口老街靠近中越边境,一位卖木薯的越南人赶着骡子走过边境。这边,一位水口村民正在等着接货。
一村民从水口河边经过。中越两国以河道中心线为界,河对面即是越南。
水口镇新街市场内卖鱼的商贩。
水口镇老街广场是村民们进行聚会和举办红白喜事的地方。
水口镇共和村那马屯,在地里干农活的老人。
水口镇靠近中越边境的地方,一位与越南人做生意的村民在称重算账。
做完生意的村民在清点盈余的越南盾。
  水口镇位于广西龙州县西北部,因两条发源于越南的河流在镇内交汇而得名,镇驻地距县城35公里,西部、北部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56公里。与越南驮隆口岸一河之隔的水口口岸,为中越双方人员进出的口岸,是广西对外口岸经济贸易的三大公路国家一类口岸之一,是中国进入越南及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水口就开始对外开放,是广西最早与越南进行民间贸易的关口。1979年关闭,1993年12月1日恢复开通。
  水口也是一个边关重镇,镇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景点有苏保德衣冠墓、奉村炮台、水口二炮台、业秀园(陆荣廷故居)四处。以苏保德衣冠墓、奉村炮台(311高地)等景点保存、开发最为完好。
  采访路上——
  刘日芳,60岁,水口镇共和村村民
  黄丽花,23岁,水口镇村官
  农小强,水口办事处主任
  王光儒,龙州县外宣办副主任
  谭树宝,共和村那马屯村民
  刘师傅,水口镇老街居民
  ……
  新街上的边贸和集市
  从龙州县城向西向北,驱车前往水口镇,大约需要耗时40分钟。沿途不太宽阔的道路两旁,到处是生长茂盛的甘蔗林——对于当地人来说,种甘蔗是最经济、风险最小的农业投资。
  当前方远远显出层层叠叠的小山峰的时候,同行的龙州县外宣办副主任王光儒说,我们离边境越来越近了。在距离水口口岸大约15公里的一个地方,路上出现了有士兵把守的关卡,对来往车辆进行随机抽检。这里也叫做“水口镇”,但实际上真正的水口镇还在前方——1979年中越冲突期间,水口镇居民为了躲避战事,集体退居于此,形成了一个新的村镇;战争结束后,居民们大多回到了毗邻口岸的水口镇原址,这里的人气却依然保留了下来。
  现在的水口镇被水口河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称为“新街”和“老街”。东面的新街紧邻水口口岸,这里更像一个商业小镇,生活杂物样样俱全,口岸附近有卖中越两国特色食品的小店,有摆放在一楼客厅卖自行车的车行,还有不挂店牌但在当地人人知道的卖化肥、饲料的门脸。这里的化肥品种比较丰富。我们去的时候,正值农忙时节,每天来自口岸另一端的越南人都会骑着三轮车来此地购买化肥。
  当地政府在口岸附近也开辟了规模较大的边贸市场,但在农忙期间,这里暂时显得有些冷清。新街上如今也开设了一个大的集市,“每逢农历二五八日开集,越南人会带着鸡、鸭、玉米前来赶集,换回中国的日用品和毯子,他们不太讲质量,只要便宜就行。” 水口镇23岁的村官黄丽花说。
  在离口岸入口不到100米的一处作为办公地的民居中,水口办事处主任农小强除去办理口岸事务以外,有时也帮村民办理一些涉外劳务服务之类的事情。这几天,正赶上收割稻子和甘蔗,一些村民想通过他请一些越南人过来帮忙,请中国人包吃包住要80元一天,请越南人就只要50元一天,“而且人家不挑剔吃喝”。
  一身西服的农小强闲的时候自己也做点买卖,搞点服装贸易。农小强在当地人缘好,中国和越南的不少人都和他很熟,碰到难办的事情也常常请他帮忙。一次,一位水口镇村民在越南境内因为喝酒打架,被越南警方抓住关了起来。农小强只身一人去越南境内赔了钱,把人领了回来。农小强的大女儿也在越南首都河内居住,经常往来于中越之间。
  老街民间“国际贸易”
  水口河西面是水口老街,老街的房屋有些古朴破旧,大多还是一层的平房。村中心的广场是村民们举行红白喜事和活动聚会的地方。平时,广场上却常晒满了散发着一丝丝酸味的木薯。靠近广场的河边就是业秀园——桂系军阀陆荣廷的故居。当地老人说,陆荣廷日后能大展宏图,“全靠水口镇风水好”。
  老街离越南很近,村北的甘蔗地旁就矗立着一块界碑,再往北就是越南境内了。中午时分,几名村民躲在界碑附近的树荫下打着牌。不久,一位越南人从甘蔗地间的小道上赶着骡子驮着木薯向界碑走来。树下的一位村民随即起身,拿出长杆秤,其他人帮着从骡子背上卸货。一番讨价还价、称重算钱。交付货钱时,那位越南人觉得50元人民币的面值太大,要求换成10元一张的,争论一番后,中国村民骑着摩托车回村里换钱去了,越南农户在路边等着。十分钟不到,一宗“国际贸易”就这样成交了。一旁的另一拨中国村民蹲在地上数着钱,数完面额惊人的越南盾后,拍拍屁股上的土,朝村子里走去。“村里人做生意,一般要是缺什么,就往越南那边打个电话,一桩买卖也就谈成了。”农小强说。
  居住在边境上的农业人口可以获得一种特别的福利,在距离边境0-3公里的范围内居住的农业人口,国家每月都会给110元的边民补贴,并享受家电下乡的优惠。但在水口镇,农业人口却很少,居住在离边境不超过3公里范围的刘师傅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虽然是非农业人口,但一直住在此地,属于住在边境上的百姓,对守护边境也起到了作用,是不是也应该享受国家的补贴?”刘师傅家里没有地,全家收入主要靠儿子在边境上卸货搬运赚钱,同时也做点小买卖维持家用,但“基本只够家里的伙食费”。
  河中心的那道国境线
  大宗商品、农副产品、药材一定要从水口口岸通过汽车或者三轮车运输通关。水口口岸被中越边境上的一条河流一分为二,以河中心为界,北面是越南,南面是中国。每天,挂着“桂”字号牌的汽车拉着一车车的货物,在进入越南口岸处排队等着办理出境。越南边境的居民也会推着三轮车,装上比一人多高的、散发着腥味的木棉,来中方市场卖个好价钱。逢年过节,两边的村民也会拖家带口往来走走亲戚。越南人经常拉着一车的电器回去,中方居民从越南拉回的则多是农作物和药材,互惠互利。中越双方做生意的边民基本能通过当地壮语交流。“小的时候我们还和越南的小孩对喊呢”,23岁的黄丽花回忆说,那时,她家的地块与越南相交,经常和越南的孩子打交道。
  站在一块印有中国国徽的9431号界碑旁,远眺对岸,一块越南界碑与之相对,碑与碑之间,一名越南边境居民在河边坦然地洗着衣服——河中心的那道国境线,在视觉上却是一道不太容易辨清的分界。
  水口镇所在的龙州县与越南有180余公里的边境线,边境两边很多地方都有自由的边贸交易。水口口岸虽说是国家一级口岸,是广西开放最早的口岸,但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繁华,平时也就三三两两的三轮车或者汽车通关,很少会看见等着通关的长龙队伍。“靖西的边贸市场最为热闹”。王光儒说。
  ■ 红棉树下
  消散的恩怨与遗留的地雷
  住在水口老街的居民现在还经常能听到“砰砰”的枪声,这是山上边防驻军训练打靶的声音,村里经常也会出现穿军服的年轻官兵,这些对于当地村民早已习以为常。
  家住在共和村那马屯的谭树宝,仍清楚记得1979年发生的那场冲突:“出了家门,就听到子弹嗖嗖地在头顶上飞”。如今,谭树宝的表叔等亲戚还在越南那边,没事的时候还会经常过去走亲戚。村里也有人娶越南的媳妇。共和村离关口有数公里的距离,这里商业没有水口镇发达,农作种植依然是村里人主要的经济来源。
  60岁的共和村村民刘日芳在中越冲突中失去了一条右腿,膝盖以下的腿被地雷炸断。当年刘日芳是民兵,懂越南话,熟悉地形,被请去帮助解放军带路,不幸踩上了地雷,“5等残疾,国家每月给1200元的补助”。他一边说一边从兜里掏出一个存折展示给我们看。
  冲突结束以后,边境上进行过有组织的排雷,但一些偏远的地方并没有排净,时间一长,很多埋雷的地点都已经很难弄清。所以当地人对不熟悉的地方也很少去。刘日芳说,前几年,在共和村,就有一位老太太就因为上山砍柴,不幸踩上了地雷。
  本版采访/本报记者 马青春
  本版撰文、摄影/本报记者 秦斌








http://info.bjnews.com.cn/2012/0111/16010.shtml水口河边的中越边民生活


2012-01-11    新京报   

一位越南人拉着木棉走过水口口岸大桥,到水口镇上售卖。    水口老街靠近中越边境,一位卖木薯的越南人赶着骡子走过边境。这边,一位水口村民正在等着接货。
一村民从水口河边经过。中越两国以河道中心线为界,河对面即是越南。水口镇新街市场内卖鱼的商贩。水口镇老街广场是村民们进行聚会和举办红白喜事的地方。水口镇共和村那马屯,在地里干农活的老人。水口镇靠近中越边境的地方,一位与越南人做生意的村民在称重算账。做完生意的村民在清点盈余的越南盾。  水口镇位于广西龙州县西北部,因两条发源于越南的河流在镇内交汇而得名,镇驻地距县城35公里,西部、北部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56公里。与越南驮隆口岸一河之隔的水口口岸,为中越双方人员进出的口岸,是广西对外口岸经济贸易的三大公路国家一类口岸之一,是中国进入越南及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水口就开始对外开放,是广西最早与越南进行民间贸易的关口。1979年关闭,1993年12月1日恢复开通。
  水口也是一个边关重镇,镇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景点有苏保德衣冠墓、奉村炮台、水口二炮台、业秀园(陆荣廷故居)四处。以苏保德衣冠墓、奉村炮台(311高地)等景点保存、开发最为完好。
  采访路上——
  刘日芳,60岁,水口镇共和村村民
  黄丽花,23岁,水口镇村官
  农小强,水口办事处主任
  王光儒,龙州县外宣办副主任
  谭树宝,共和村那马屯村民
  刘师傅,水口镇老街居民
  ……
  新街上的边贸和集市
  从龙州县城向西向北,驱车前往水口镇,大约需要耗时40分钟。沿途不太宽阔的道路两旁,到处是生长茂盛的甘蔗林——对于当地人来说,种甘蔗是最经济、风险最小的农业投资。
  当前方远远显出层层叠叠的小山峰的时候,同行的龙州县外宣办副主任王光儒说,我们离边境越来越近了。在距离水口口岸大约15公里的一个地方,路上出现了有士兵把守的关卡,对来往车辆进行随机抽检。这里也叫做“水口镇”,但实际上真正的水口镇还在前方——1979年中越冲突期间,水口镇居民为了躲避战事,集体退居于此,形成了一个新的村镇;战争结束后,居民们大多回到了毗邻口岸的水口镇原址,这里的人气却依然保留了下来。
  现在的水口镇被水口河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称为“新街”和“老街”。东面的新街紧邻水口口岸,这里更像一个商业小镇,生活杂物样样俱全,口岸附近有卖中越两国特色食品的小店,有摆放在一楼客厅卖自行车的车行,还有不挂店牌但在当地人人知道的卖化肥、饲料的门脸。这里的化肥品种比较丰富。我们去的时候,正值农忙时节,每天来自口岸另一端的越南人都会骑着三轮车来此地购买化肥。
  当地政府在口岸附近也开辟了规模较大的边贸市场,但在农忙期间,这里暂时显得有些冷清。新街上如今也开设了一个大的集市,“每逢农历二五八日开集,越南人会带着鸡、鸭、玉米前来赶集,换回中国的日用品和毯子,他们不太讲质量,只要便宜就行。” 水口镇23岁的村官黄丽花说。
  在离口岸入口不到100米的一处作为办公地的民居中,水口办事处主任农小强除去办理口岸事务以外,有时也帮村民办理一些涉外劳务服务之类的事情。这几天,正赶上收割稻子和甘蔗,一些村民想通过他请一些越南人过来帮忙,请中国人包吃包住要80元一天,请越南人就只要50元一天,“而且人家不挑剔吃喝”。
  一身西服的农小强闲的时候自己也做点买卖,搞点服装贸易。农小强在当地人缘好,中国和越南的不少人都和他很熟,碰到难办的事情也常常请他帮忙。一次,一位水口镇村民在越南境内因为喝酒打架,被越南警方抓住关了起来。农小强只身一人去越南境内赔了钱,把人领了回来。农小强的大女儿也在越南首都河内居住,经常往来于中越之间。
  老街民间“国际贸易”
  水口河西面是水口老街,老街的房屋有些古朴破旧,大多还是一层的平房。村中心的广场是村民们举行红白喜事和活动聚会的地方。平时,广场上却常晒满了散发着一丝丝酸味的木薯。靠近广场的河边就是业秀园——桂系军阀陆荣廷的故居。当地老人说,陆荣廷日后能大展宏图,“全靠水口镇风水好”。
  老街离越南很近,村北的甘蔗地旁就矗立着一块界碑,再往北就是越南境内了。中午时分,几名村民躲在界碑附近的树荫下打着牌。不久,一位越南人从甘蔗地间的小道上赶着骡子驮着木薯向界碑走来。树下的一位村民随即起身,拿出长杆秤,其他人帮着从骡子背上卸货。一番讨价还价、称重算钱。交付货钱时,那位越南人觉得50元人民币的面值太大,要求换成10元一张的,争论一番后,中国村民骑着摩托车回村里换钱去了,越南农户在路边等着。十分钟不到,一宗“国际贸易”就这样成交了。一旁的另一拨中国村民蹲在地上数着钱,数完面额惊人的越南盾后,拍拍屁股上的土,朝村子里走去。“村里人做生意,一般要是缺什么,就往越南那边打个电话,一桩买卖也就谈成了。”农小强说。
  居住在边境上的农业人口可以获得一种特别的福利,在距离边境0-3公里的范围内居住的农业人口,国家每月都会给110元的边民补贴,并享受家电下乡的优惠。但在水口镇,农业人口却很少,居住在离边境不超过3公里范围的刘师傅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虽然是非农业人口,但一直住在此地,属于住在边境上的百姓,对守护边境也起到了作用,是不是也应该享受国家的补贴?”刘师傅家里没有地,全家收入主要靠儿子在边境上卸货搬运赚钱,同时也做点小买卖维持家用,但“基本只够家里的伙食费”。
  河中心的那道国境线
  大宗商品、农副产品、药材一定要从水口口岸通过汽车或者三轮车运输通关。水口口岸被中越边境上的一条河流一分为二,以河中心为界,北面是越南,南面是中国。每天,挂着“桂”字号牌的汽车拉着一车车的货物,在进入越南口岸处排队等着办理出境。越南边境的居民也会推着三轮车,装上比一人多高的、散发着腥味的木棉,来中方市场卖个好价钱。逢年过节,两边的村民也会拖家带口往来走走亲戚。越南人经常拉着一车的电器回去,中方居民从越南拉回的则多是农作物和药材,互惠互利。中越双方做生意的边民基本能通过当地壮语交流。“小的时候我们还和越南的小孩对喊呢”,23岁的黄丽花回忆说,那时,她家的地块与越南相交,经常和越南的孩子打交道。
  站在一块印有中国国徽的9431号界碑旁,远眺对岸,一块越南界碑与之相对,碑与碑之间,一名越南边境居民在河边坦然地洗着衣服——河中心的那道国境线,在视觉上却是一道不太容易辨清的分界。
  水口镇所在的龙州县与越南有180余公里的边境线,边境两边很多地方都有自由的边贸交易。水口口岸虽说是国家一级口岸,是广西开放最早的口岸,但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繁华,平时也就三三两两的三轮车或者汽车通关,很少会看见等着通关的长龙队伍。“靖西的边贸市场最为热闹”。王光儒说。
  ■ 红棉树下
  消散的恩怨与遗留的地雷
  住在水口老街的居民现在还经常能听到“砰砰”的枪声,这是山上边防驻军训练打靶的声音,村里经常也会出现穿军服的年轻官兵,这些对于当地村民早已习以为常。
  家住在共和村那马屯的谭树宝,仍清楚记得1979年发生的那场冲突:“出了家门,就听到子弹嗖嗖地在头顶上飞”。如今,谭树宝的表叔等亲戚还在越南那边,没事的时候还会经常过去走亲戚。村里也有人娶越南的媳妇。共和村离关口有数公里的距离,这里商业没有水口镇发达,农作种植依然是村里人主要的经济来源。
  60岁的共和村村民刘日芳在中越冲突中失去了一条右腿,膝盖以下的腿被地雷炸断。当年刘日芳是民兵,懂越南话,熟悉地形,被请去帮助解放军带路,不幸踩上了地雷,“5等残疾,国家每月给1200元的补助”。他一边说一边从兜里掏出一个存折展示给我们看。
  冲突结束以后,边境上进行过有组织的排雷,但一些偏远的地方并没有排净,时间一长,很多埋雷的地点都已经很难弄清。所以当地人对不熟悉的地方也很少去。刘日芳说,前几年,在共和村,就有一位老太太就因为上山砍柴,不幸踩上了地雷。
  本版采访/本报记者 马青春
  本版撰文、摄影/本报记者 秦斌








http://info.bjnews.com.cn/2012/0111/160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