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与知识分子的恩怨情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33:55
上周五,去影院看《三枪拍案惊奇》,售票员大姐说,今晚的票早卖完了,明天早点来。次日一早买票进场,约一半观众为中老年人。观影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张伟平讨伐“所谓精英、影评人、知识分子”的心情。电影结束,问一位老年人感觉如何,她说很不喜欢,因为“它没有意义”。

不要以为老百姓看电影就是为了傻乐,这位普通观众说出了知识分子的感觉。在“意义”这块阵地上,知识分子和张艺谋已经死磕了很久。尤其对张艺谋的近年作品,文化精英的批判力度越来越大,以致深感受伤的张艺谋提起知识分子就一脸不屑。

其实,张艺谋和文化界曾有不短时间的友谊。他的第一部《红高粱》问世时,老干部斥之“贩卖国丑”,体制内势力群起批判。但这部电影得到百姓的喜欢,而且知识分子从中解读出了时代气息,对电影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评价。而且,由于电影史是知识分子书写的,他们将《红高粱》赋予文化意义,并将张艺谋推为第五代的领军人物。

《活着》的被禁,让知识分子对张艺谋的同情达到高潮。但当《一个都不能少》出来时,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张艺谋表示质疑,从他不擅拍城市题材、贩卖民俗等,上升到了“迎合主旋律”。杂音的不断出现,也让张艺谋对知识分子不满。

一个标志性事件是《英雄》的上映。《英雄》是一座里程碑,它开创了中国式大片的模式。但知识分子并不关心票房,影片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是他们集中批判的对象。学者崔卫平写下文章《<英雄>:献给萨达姆和金正日的影片》,认为影片“以法西斯美学为极权者找合法性”。深感委屈的张艺谋对此并不辩解,但迹象显示,他对知识分子已不再信任。此后,张艺谋在中国式大片的路上渐行渐远,《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犯了众怒,人们对张艺谋靠强暴大众意志捞取票房的手段表示愤慨。电影学者郝建称《黄金甲》具有浓厚的红卫兵情结,透着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在知识分子的眼里,曾经先锋的张艺谋,从《英雄》到鸟巢,已经成为时代的“装修大师”,走到了民众的对立面,也成为知识分子的公敌。张艺谋与精英知识人彻底分道扬镳。

《三枪拍案惊奇》当然是一部烂片,影评人围殴该片时的面目,确实也有些狰狞。但当你了解了这一段恩怨情仇,你就会说“原来如此”。张艺谋真是个人物,他适应性极强,能够站在中国电影前沿,二十余年风骚不减。但他在知识分子的评价体系里,却经历了价值观先进、价值观反动、失去价值观的巨大变化。

知识分子的天然使命是社会批判,而作为中国导演来说,批判意味着各种各样的死法。看破了这一点的张艺谋,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赢得了市场、票房、权势,但失去了知识分子的拥护。得耶?失耶?这就要看张艺谋认为什么“最有意义”了。北京 潘采夫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 ... _6439_1481594.shtml上周五,去影院看《三枪拍案惊奇》,售票员大姐说,今晚的票早卖完了,明天早点来。次日一早买票进场,约一半观众为中老年人。观影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张伟平讨伐“所谓精英、影评人、知识分子”的心情。电影结束,问一位老年人感觉如何,她说很不喜欢,因为“它没有意义”。

不要以为老百姓看电影就是为了傻乐,这位普通观众说出了知识分子的感觉。在“意义”这块阵地上,知识分子和张艺谋已经死磕了很久。尤其对张艺谋的近年作品,文化精英的批判力度越来越大,以致深感受伤的张艺谋提起知识分子就一脸不屑。

其实,张艺谋和文化界曾有不短时间的友谊。他的第一部《红高粱》问世时,老干部斥之“贩卖国丑”,体制内势力群起批判。但这部电影得到百姓的喜欢,而且知识分子从中解读出了时代气息,对电影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评价。而且,由于电影史是知识分子书写的,他们将《红高粱》赋予文化意义,并将张艺谋推为第五代的领军人物。

《活着》的被禁,让知识分子对张艺谋的同情达到高潮。但当《一个都不能少》出来时,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张艺谋表示质疑,从他不擅拍城市题材、贩卖民俗等,上升到了“迎合主旋律”。杂音的不断出现,也让张艺谋对知识分子不满。

一个标志性事件是《英雄》的上映。《英雄》是一座里程碑,它开创了中国式大片的模式。但知识分子并不关心票房,影片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是他们集中批判的对象。学者崔卫平写下文章《<英雄>:献给萨达姆和金正日的影片》,认为影片“以法西斯美学为极权者找合法性”。深感委屈的张艺谋对此并不辩解,但迹象显示,他对知识分子已不再信任。此后,张艺谋在中国式大片的路上渐行渐远,《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犯了众怒,人们对张艺谋靠强暴大众意志捞取票房的手段表示愤慨。电影学者郝建称《黄金甲》具有浓厚的红卫兵情结,透着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在知识分子的眼里,曾经先锋的张艺谋,从《英雄》到鸟巢,已经成为时代的“装修大师”,走到了民众的对立面,也成为知识分子的公敌。张艺谋与精英知识人彻底分道扬镳。

《三枪拍案惊奇》当然是一部烂片,影评人围殴该片时的面目,确实也有些狰狞。但当你了解了这一段恩怨情仇,你就会说“原来如此”。张艺谋真是个人物,他适应性极强,能够站在中国电影前沿,二十余年风骚不减。但他在知识分子的评价体系里,却经历了价值观先进、价值观反动、失去价值观的巨大变化。

知识分子的天然使命是社会批判,而作为中国导演来说,批判意味着各种各样的死法。看破了这一点的张艺谋,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赢得了市场、票房、权势,但失去了知识分子的拥护。得耶?失耶?这就要看张艺谋认为什么“最有意义”了。北京 潘采夫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 ... _6439_1481594.shtml
这一次不是张艺谋的错

作者:肖鹰

截至12月14日,张艺谋导演的《三枪拍案惊奇》正式上映才3天,已然骂声如潮,“最烂的张艺谋电影”、“赵本山春晚小品无厘头串烧”、“恶俗抢钱”之类的斥责,布满报端网络。

对于观众这样的反应,我从张艺谋与赵本山联手打造这部片子时就预料到了。张赵二人合作的意图,就是要把当下中国的娱乐文化“愚乐到底”。但是,今天的观众,他(她)虽然可以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忽悠进影院观看张艺谋电影,但这决不意味着他(她)会放弃反对“被愚乐”的权利。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批资深批评家,也在观影后第一时间站出来列阵詈骂《三枪》,满纸愤懑之情,仿佛是被张艺谋赵本山狠狠地暗算了一把,惊悸不已。当然,媒体上惯有小骂大帮忙的“批评家”,也有不少以“酷评”向娱乐世界撒娇的“批评家”。但此番不少素有威望的批评家竟也跻身骂阵,因《三枪》为老谋子痛心疾首,可是,他们早该领略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此张艺谋21世纪三大“转世之作”了吧,怎还会有如此讶异?

自拍《英雄》以来,张艺谋拍电影就做两件事:第一,为打造视觉奇观的“大场景”大把烧钱;第二,为制造观影噱头而在导演趣味上“所治愈下”。如果说《英雄》还有堂皇的“天下”观念和与之相配的壮烈风景,虽然空洞不经,但其中的男欢女爱还是让观众欣赏到张艺谋电影的感性美学;然而,《满城尽带黄金甲》除了血腥杀戮就是乱伦倾轧,片终时那“花毁人亡”的“壮丽场景”,让人觉得,摄影专业出身的张艺谋似乎把摄影机变成了野蛮的巨型绞肉机。

看了这3部“张艺谋转世大片”之后,作为一个批评家,你还有理由或信心来期待张艺谋在电影中给你艺术、给你文化、给你品位吗?如果你真做这样的期待,不是你疯了,就是你从来没有清醒过。“只有票房才是硬道理”,这是张艺谋的合伙人张伟平的生意经,也是“转世”后的张艺谋的电影经,当然也是赵本山娱乐行当的不二法门。这三人,大概可以算是当下执中国娱乐产业牛耳的三巨头,他们今天终于成为合伙人,道理很简单,因为三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观众整高兴了,让观众无畏地掏腰包。

熟悉张艺谋电影发展史的人士都知道,从导演处女作《红高梁》开始,张艺谋从来不用现成的明星做主演,一定要亲自“选新”从头打造,因此有了声扬全球的“谋女郎”系列。从《英雄》开始,张艺谋不再“选新”了,而是“用旧”,在两岸三地尽其可能地搞“全明星阵营”。“用旧”是张艺谋电影艺术真正的“转世”,他的兴奋点和功夫,都不再用在通过对主演的精心培养而拓展电影内涵,而是以王朔所说的“装修大师”的技能搞“雷人的场景艺术”。“用旧”的好处,就是现成的明星“好看”,是“场景艺术”最现成的点缀。“旧星”省广告费,省导演功夫,何等经济。

据媒体报道,这次拍《三枪》,是“老板”张伟平择策让张艺谋找赵本山合作、并且指定小沈阳主演的。张艺谋为什么接受小沈阳?小沈阳今年因为赵本山一手提携跻身央视春晚,一夜蹿红,是今年中国娱乐圈不多的“亮点”之一,但小沈阳没“触过电”,渴望借“张艺谋电影”再镀金身的他会自我杀价待沽。张艺谋使用小沈阳,不仅是“用旧”,而且是因陋就简的“捡漏儿”。用“不大会走路”的小沈阳等赵家班人员作主演,张艺谋不会不知道对《三枪》的结果是什么,但他慷慨欢乐地用了,这只能说明,张艺谋已经“谋钱”不“谋艺”了。

张艺谋是拍过一些好电影的,譬如他的《我的父亲母亲》和《一个都不能少》,前者用深挚醇烈的爱心拍摄了一部向父辈们致敬的电影,细腻大气,真实感人;而从电影艺术角度,后者则展示了张艺谋在无故事前提下那种自然而精致的叙事能力,让观众看到,电影在与生活贴合时,怎样将粗朴的生活提升为人性美。《一个都不能少》等上世纪90年代的老谋子电影,曾经让人们对张艺谋及中国电影寄予厚望。然而,张艺谋用他21世纪的3部“转世大片”,彻底摧毁了人们对他的这分期望。

这是一个媒体打造世界的时代,看或不看,观众总是被动的。因为其文化积累,更因为当下中国红不红、白不白、商不商、文不文的文化导向。“张艺谋电影”无论多么退化变质多么烂,总还是会有渠道将善良的中国观众忽悠进电影院的。媒体表现就是一例。《三枪》首映票房表现,南北多家平面媒体的报道是“相对冷淡”。但是12日晚的央视《新闻联播》却称:“由张艺谋执导的贺岁影片《三枪拍案惊奇》昨天在全国上映,首日票房达到2100万元,创国产影片历史新高。”面对种种各说各话两相矛盾的报道,面对高高低低虚虚实实的数据,普通观众更加难以辨清一部片子的票房,究竟是创历史新高还是新低。可困惑之余,泱泱大台央视其报道权威也不容怀疑啊,它必然客观上成了某部电影最好的“导座”。

无意的亢奋,有意的炒作,或真相或假象,凡此种种,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多年来,中国观众习惯了在疑虑中走进电影院看张艺谋电影,然后带着受骗和被愚弄的心情走出电影院的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电影经验”。

相对于强势的舆论工具,观众是被动的。严肃的批评家,应当有一种主动的态度。对于张艺谋的“谋钱不谋艺”的电影现象,要有认真理性的分析,不要哭,不要笑,也不要骂。批评家不要跟着观众重复“上当看张艺谋”的“中国电影经验”,要为观众做好批评和引导工作。如果我们的批评家总是满足于附和着观众骂声去与张艺谋嚎战,只能说明,我们的批评家疯了,或者在故作“疯了状”。

这一次,错的不是张艺谋。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 ... 439_1481594_1.shtml
《三枪》,张艺谋诱惑机制中的“傻乐至死”

周志强

当人们已经习惯了“奥运张艺谋”,习惯了他的那种气势恢弘的文化景观的时候,《三枪拍案惊奇》却突然让演员们把一张面饼当成了墩布,大耍二人转。张艺谋与国家主义美学工程的紧密关联,似乎在此中断了。人们惊奇地发现,《三枪》已经成了“三无”:上无国家民族象征,下无个人生存体验,甚至上上下下没有什么可以称之为“精神”的东西。这仿佛是张艺谋电影的一次不经意的“失重”:在《菊豆》中,性虐待被当作是一种性别欺凌的文化象征,而在《三枪》中,当麻子的烟袋锅子戳到老板娘屁股上的时候,闫妮痛苦的表情,在扭曲的镜头中,显得滑稽可乐,于是,观众就傻呵呵地笑了。

在这里,张艺谋拒绝对这个电影进行任何价值和意义的搜寻,并为此洋洋得意。他不断地强调,电影就是一个传说,这意味着,“传说”乃是一个散布在口头上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一种值得挖掘现实内涵的艺术作品。

没有必要对张艺谋吐口水,因为《三枪》的出现,本来就是“张艺谋电影”文化战略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三枪》是典型的“张艺谋电影”。

所谓“张艺谋电影”,已经不仅仅是艺术产品,还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生产方式,我称之为“张艺谋诱惑机制”。也就是说,在张艺谋那里,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生存的策略,旨在通过各种“变身术”,挑逗观众的阅读欲望——一方面,张艺谋电影总是在千变万化的身影之间,给人一种“张艺谋电影的家族相似感”;另一方面,每一次变身,都是对这种“张艺谋感”的违背和撕扯,形成对阅读期待的疏离感。从《红高粱》到《三枪》,张艺谋电影的文化特色总是在“出人意料”与“原来如此”的逻辑语法上面运行。在这里,“这次张艺谋会怎样”,正是张艺谋电影阅读的基本语法。

所以,张艺谋电影构造了中国电影的一个特殊奇观:边看边骂,越看越骂,骂完还看,越骂越看。显然,张艺谋电影的魅力,正在于这样一种对诱惑机制进行巧妙掌控的美学战略。

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张艺谋电影”扮演着不同的文化角色:第五代的精英主义角色、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风情、大众文化时代的票房神话、新世纪的国家主义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标志着“张艺谋电影”以不同的方式串演着不同的文化形象,并形成人们“围看”张艺谋的社会驱动力。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三枪》的出现,大家实在没必要鞭笞,仿佛张艺谋干了一件非常对不起大家的事情。其实,《三枪》定位制抵文化全球化(美国大片化)、消解意义诠释的目的论等等方式,正好显示了张艺谋电影成功的“阅读诱惑策略”:从《英雄》开始,张艺谋背离精英主义传统,变成大众文化的神话;从奥运会开始,张艺谋变成国家美学文化的代言人;而《三枪》的策略,则要给大家一个“去张艺谋”的极端印象。不难想象,下一部片子中的“张艺谋”,肯定会沿着“回到张艺谋”这个文化策略运行,拍一部唤起观众“这才是张艺谋”的想象性体验的电影。

由此可见,“张艺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娱乐文化发生重大畸变的标志。张艺谋的诱惑机制,体现出了去政治化色彩之后的电影娱乐文化,是如何不管不顾地以博取观众票房为第一要义的资本品格。所以,《三枪》的出现,成为我们一个“谅解”张艺谋的入口。如果说此前张艺谋的诱惑机制尚且不能让我们看得清楚的话,这一次《三枪》的文化运作,则让我们有理由换个眼光重新打量他的产品。

事实上,通过激发不同的“张艺谋形象”的错位想象来激发电影票房的策略,让张艺谋电影抛弃了价值和意义的束缚。抽空意义而征服眼球,用混世的笑声达成现场的认同,这是《三枪》的奥秘,也体现《英雄》以后张艺谋电影的基本生存方式。不同的是,《三枪》对“笑声”进行一种执意的追求,并把现场笑声作为其成功的重大标志。在这里,张艺谋诱惑机制的成功,乃是这样一种成功:只要“张艺谋”这个品牌尚能激发人们的阅读欲望,就有其存在的必要。

按照这个思路研究,也就不难发现,《三枪》对于笑声的执著,本身就是一种意义:通过粗口、恶仿、杂耍、丑化等等形式造就的喜剧,用无价值、去政治、非情感的形式,生成一种“崭新”的对抗价值的价值形态。《三枪》暗示,任何精神的诉求都是沉重的,都会落入无意义的虚无;而此时此刻的欢笑,作为一种现场的快乐,则是真实的。

显然,张艺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傻乐至死”的文化形态的典型代表。对于意义和价值的抵抗,在“傻乐至死”之中,变成了大众对自我生活方式肯定的一种特定途径。仿佛只有“傻乐”才是真正的大众,而反思与质疑,那是虚伪的精英们所要做的事情。

借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推论:奥运张艺谋,作为国家美学文化的代言者,其实并没有在《三枪》中消失。从娱乐至死到傻乐至死,大众文化完全剔除了自身残存的反思与质疑的痕迹,变成了以“傻乐”为自我认同的群体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张艺谋电影的诱惑机制,恰好构造了当前中国市侩主义文化的基本运行逻辑:只要追看,不要看;只须认,而不必认真。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 ... 439_1481594_2.shtml
片子还不错啦,图个乐子,那么沉重的话看<<活着>>去
{:3_97:}{:3_97:}谋子这么烂的片不配有这么好的票房。。。{:3_97:}
花100多图个乐子就免了吧。
进影院就是看特效的,哪怕特种部队、混血王子这样的弱智片也行,三枪也就值盗版盘的价钱
一部搞笑片也想看出深度来 笑一下还那么多装B的理由 靠
写那么多不如只写一句:片烂,人贱,快跑。



从英雄后就不用再看张的片了,就是看绝望的家庭主妇都更能打发时间
暴风截屏20091220175817.jpg
暴风截屏20091220175829.jpg
暴风截屏20091220175855.jpg
暴风截屏20091220175903.jpg
暴风截屏20091220175910.jpg

张一毛区分不了“搞笑”和“贱”的区别!
三枪的悲剧不在于触怒了知识分子,而在于一部搞笑片老子从头看到尾也没有笑出来。
知识分子喜欢的片,没有多少老百姓愿意去看,像被知识分子狂捧得贾樟柯,拍出来的都是票房毒药。
关键是张艺谋也拍不好娱乐片,这点上他比不上冯小刚。
老谋子自己也是知识分子啊。
老谋子的御用气息越来越重,已经成为一种红顶导演了。
“学者崔卫平”可是有名的JY啊
邦德 发表于 2009-12-21 19:17

何以见得?

如果说奥运和国庆庆典,那也说不上“御用”吧

老谋子的御用气息越来越重,已经成为一种红顶导演了。
邦德 发表于 2009-12-21 19:17

可惜啊

湿疣派知识分子倒不是御用,别说拍电影转票房,书都没几个人看----想减肥的除外

俺很好奇,类似俺这种专看娱乐片的工科出身的算不算知识分子????不会是只有耍笔杆子的文盲才算知识分子吧????
老谋子的御用气息越来越重,已经成为一种红顶导演了。
邦德 发表于 2009-12-21 19:17

可惜啊

湿疣派知识分子倒不是御用,别说拍电影转票房,书都没几个人看----想减肥的除外

俺很好奇,类似俺这种专看娱乐片的工科出身的算不算知识分子????不会是只有耍笔杆子的文盲才算知识分子吧????


第一篇文章中的所谓“知识分子”——确切地说是自由派知识分子

第一篇文章中的所谓“知识分子”——确切地说是自由派知识分子
19821201 发表于 2009-12-21 20:42

《蜗居》倒是大家都喜闻乐见,可是上面说话了“低俗”,《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拍出来这么多年了,也没见公映过吧。

《蜗居》倒是大家都喜闻乐见,可是上面说话了“低俗”,《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拍出来这么多年了 ...
邦德 发表于 2009-12-21 20:49


你贴出来的无聊片就是让放也没兴趣看----更何况,想看还是很轻松就能找得到
俺这种工科男就爱看二人转~就爱看爆米花片~俺还可以代表一大票工科出身的讲,咱就是爱看二人转,就是不屑文艺片,咋地了,要开除工科生知识分子队伍,还是要代表工科生大放阙词啊?

至于蜗居是不是大家喜闻乐见,这个貌似网上各执一词,俺没有看,兴趣不大,低不低俗我不评判
《蜗居》倒是大家都喜闻乐见,可是上面说话了“低俗”,《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拍出来这么多年了 ...
邦德 发表于 2009-12-21 20:49


你贴出来的无聊片就是让放也没兴趣看----更何况,想看还是很轻松就能找得到
俺这种工科男就爱看二人转~就爱看爆米花片~俺还可以代表一大票工科出身的讲,咱就是爱看二人转,就是不屑文艺片,咋地了,要开除工科生知识分子队伍,还是要代表工科生大放阙词啊?

至于蜗居是不是大家喜闻乐见,这个貌似网上各执一词,俺没有看,兴趣不大,低不低俗我不评判
邦德 发表于 2009-12-21 20:49

乱喷也有点常识好不好,谁告诉你《阳光灿烂的日子》没公映过?
现在有一个问题

究竟是一天到晚不事生产专一当评论家的人是知识分子
还是踏踏实实干技术写文章的人是知识分子呢----就是写娱乐小说那也是生产不是,鬼吹灯就比崔卫平的一堆废话有意思的多,也有销量得多嘛
查了一下《阳光》95年公映过,《活着》没有公映过吧,还有讨论归讨论,别搞得火药味那么重。

查了一下《阳光》95年公映过,《活着》没有公映过吧,还有讨论归讨论,别搞得火药味那么重。
邦德 发表于 2009-12-21 21:03

如果说俺发言太冲了,那俺道歉

但俺真的很好奇,某些学文出身的不事生产的成天以评论为业骂这个又骂那个的"自由派"究竟凭什么自称知识分子,他们有哪方面的知识来着????

前几天貌似还看到中文系出身的薛涌博士的高论----涨工资一定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和XX上层建筑(主要就是说免煮之类,哈)是可以脱离经济基础存在的

真是有知识的紧
查了一下《阳光》95年公映过,《活着》没有公映过吧,还有讨论归讨论,别搞得火药味那么重。
邦德 发表于 2009-12-21 21:03

如果说俺发言太冲了,那俺道歉

但俺真的很好奇,某些学文出身的不事生产的成天以评论为业骂这个又骂那个的"自由派"究竟凭什么自称知识分子,他们有哪方面的知识来着????

前几天貌似还看到中文系出身的薛涌博士的高论----涨工资一定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和XX上层建筑(主要就是说免煮之类,哈)是可以脱离经济基础存在的

真是有知识的紧
我们学工科的确实不鸟文科知识分子那一套,让他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跟自己玩去。
咱就喜欢枪战片、科幻片、动作片、战争大片,咱就喜欢血腥暴力加色情这些刺激肾上腺素的东西,对于文艺闷片坚决鄙视之:D
西方有门萨协会,我们有文傻集团
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早就过时了吧。
民生银行送给俺两张票。俺卖给票贩子了,60RMB。值。

以后不会再去电影院看中文片了。因为我发现,哪怕一部毫不知名的英文片,也比中文“大”片好看。而且看完了不恶心。-----看电影图的是乐,不是恶心。

张艺谋早废了,冯小刚也废了,葛优了废了,周星星也废了。

不知道中国还有谁能拍两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别看他们骂来骂去,其实他们都是一伙的
中.常.弹 发表于 2009-12-21 21:33

你可以看台湾“大片”,海角7号。:D
邦德 发表于 2009-12-21 20:49
最先说低速的恰恰是众网友提供的证据 非上面也。 阳光上映的时候你还小 不懂世事
其实今年的<斗牛>非常精彩
可惜导演不够大牌
超级49 发表于 2009-12-21 21:38

个人看片历史上未发现台湾有什么可看的东西,所以也不会去看的。
想想吧,看一部电影要花2个小时,看国内片,收益是负的(恶心),看无聊片收益是零。

所以更愿意看美剧。连续剧么,自己喜欢的至少不会太烂。
<阳光>基本上是60后的回忆录
80后也就少数人能体会,
反正我看这片子就是冲着宁静的NZ去的:D
其实这些JB湿疣民猪知识分子捧老张或者批老张的标准很简单:就看你拍的电影是否和主旋律对着干。
昨天在某论坛看到对“三枪”的精辟影评:赵本山寨;张艺谋财;孙红雷人;小沈阳萎。
邦德 发表于 2009-12-21 21:03


    《活着》好象最近两年放过
《三枪》枪版看了一点,没看完。
另,“活着”没有公映吧
我想跟那些骂三枪的说句话:谁说张大导演就不能拍烂片?
原来张艺谋不算知识分子。
邦德 发表于 2009-12-21 19:17
应该是什么用的气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