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伟大的秦代铁路——秦驰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3:06:16


最近看《百家讲坛》讲秦始皇,说是在河南南阳发现了秦代的铁路,非常好奇,无奈在网上有很多文字解说,始终找不到图片,后来在一个人的博客里面发现了一张珍贵的秦代铁路照片实拍照,发来大家讨论一下,并顺便讨论下伟大的秦代驰道。
http://www.517huwai.com/blog/14905/p/2/



旅行者拍摄的秦铁路遗迹






当地政府的立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222),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从《汉书·贾山传》中得知,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
       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皇帝下面的大臣、百姓,甚至皇亲国戚都是没有权利走的。秦汉时期最为流行,规定的宽度是五十步,两旁种有树。
   近来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惊奇地发现有古代的“轨(铁)路”。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经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这将是比兵马俑更惊人的大发现。

     现在铁路不是铁铸造的,而是轧制的钢轨。秦始皇的“轨(铁)路”当然也不是铁铸造的,而用木材铺设。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显然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坚硬,但还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样来。

     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专家认为枕木的材质比较软,不仅是为了减少工程量,也不仅仅为了广泛地开辟木材来源,而是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现在凡是在铁路的枕木上走过的人都明白:两根枕木距离和人们的步子很不合适。一次跨一根显得步子太小,跨两根又太大,在枕木上走路既慢又很不习惯。但是经过测量却惊奇地发现,秦始皇的“轨路”,枕木之间的距离竟然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那么最后又是怎么停下来的呢?专家们的意见是:一定还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有木材填充平整。马在这儿喂得饱饱的,休息得好好的。一旦需要,套上车就能飞驰,马不停蹄。到了下一车站,由于枕木之间已经填充平整,因此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换上另一匹吃饱休息好的马,继续飞驰前进。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最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方法。无怪乎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帝国。并且经常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

     有不少专家认为,该“轨路”是秦始皇灭楚国时修建的,目的是进行后勤补给。秦灭楚国,动用了六十万军队,后勤补给需求量一定很大,于是修建了这条铁路。

     但是也有不少专家认为,说秦始皇灭楚国时使用过这条铁路固然不难想象,但这决不是个别的工程。不然的话“秦国”的驰道就不可理解,而且从技术上来看也已经非常成熟,不是临时需要才想出来的。
以前一般认为秦始皇修建的驰道是“马(公)路”,现在看来应该是“轨(铁)路”,由于马匹在上面飞驰,故称之为“驰道”。历史记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建设驰道,依此看,他竟然在2200年以前就已经在全国修建了一个“轨路网”。

     对于秦始皇的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人们都很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车同轨却各说不一。郭沫若认为是统一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显然是牵强附会的。但是,另一些人解释为车轮子的距离必须相同,这虽然符合字义,却也难以解释。现代的公路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轮子间距各不相同,也未见有什么不妥。为什么秦朝的“公路”上必须使用相同的车轮间距呢?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车子用六匹马来拉,这和普通的一匹或两匹马拉的车子车轮间距显然不会相同。现在发现秦始皇的“轨路”,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但是按照这种说法,修建“轨路”的当不仅仅是秦始皇了。即使其他六国并不是个个都修了“轨路”的,那至少修“轨路”的还应该有一个或一些国家。就好像现在各国的铁路轨道间距未必一样。那个时代各国的“V路”,轨道间距也不可能一样。这也是国防上的需要。

     就是我国在解放前,云南省和山西省修建的铁路轨距还不一样呢!各路军阀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下铁路的宽度,使得其他地方的火车没法开到自己的地盘上来。解放后,国家高度统一,这一切不合理的现象也就随之消灭了。全国统一使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铁路轨距,1435mm。

     那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车同轨也就是统一“轨路”轨道之间的距离了。而且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修建的规模都比较小,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在全国大规模地修建起来了,以致成了一个茂密的“轨路网”。

     当时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植被茂密,到处都是森林,也有良好的木材,这就为修建“轨路”提供了物质条件。如有损坏,随时随地可以取得木材修复,这是秦朝“轨路网“物质条件。

     秦朝时的车子,其轮子非常奇特,以前一直没有理会也没有想到这中间会有什么奥秘。现在对照秦朝的“轨路”,一切都明白了,原来车轮的这种特性,使得它既可以在普通的马路上跑,也可以随时进入“轨路”飞驰。这是现在的铁路也没有的特点。(以下说法,并不正确。有些特殊车辆可在公路及铁路行驶)我们不能使得汽车上铁路线,也不能使得火车从铁轨上下来到公路上去行驶。
据汉书贾山传曰:“秦为驰道於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在古代一般来说道路没有必要这样宽,因此有人猜测该是马路和复线“轨路”并列而行。车子如有需要,可以随时上铁路,也可以随时由铁路上公路。在南阳山区发现的“轨路”,是单独复线,没有马路相伴。

     在秦朝,我国的工业已经非常发达而且科学,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秦国的工匠,每年制造1600万个一模一样的箭头。制造的弩,原理和现代的步枪完全相同,甚至零件的模样也和步枪完全相像。而且其生产同样是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拿起任何一个零部件就可以安装。这在现代一般认为是福特汽车公司发明的,不过一百年的历史。可是在秦朝早就已经实现了大批量的标准化生产。七十年代,西方曾有人指责我国盗窃他们的专利,而实际上也是秦朝留下的文物。

     可是当时还没有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都是后来发明的。虽然已经开始炼铸铁也能够炼钢了,但青铜武器却还是占据统治地位。煤炭的使用也是到了东汉以后才推广起来。不然这些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如果当时就有将在中国造成什么呢?也许历史就是要求中国化两千年的功夫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道路,创造出所需的物质基础来,而自己却大大地落后了。这大概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后来者居上吧!

     问题是秦国的铁路网在中国后来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呢?

     专家们认为,秦朝末年的连年战争,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汉朝皇帝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御车配备颜色相同的马,许多将相只能坐牛车。由于严重缺少马匹,铁路被废弛了。而没有车子在上面跑的铁路,反而阻碍了交通,所以秦始皇的“轨路”,有的在战争中被毁,其余的绝大部分也在战后被拆,成了普通的公路。汉朝的经济到了很久以后才复苏,又长期实行无为而治,所以也一直没有劳师动众重修“轨路”。加上秦朝的驰道也太宽了,因此在后来经济复苏中,许多道路被开垦为耕地,变窄了,甚至完全不复存在了。还有,秦朝的“轨路”显然是用于长途运输的,而汉朝长期分封诸侯,各地群众也没有长途运输的必要,运输线变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铁路的必要性。原来人烟稀少的长途运输必经地,也已经失去了重要性。大概只有这些地方才能够得以免除被人为拆除和开垦并遗留下来。但也正因为人烟稀少而不受人们注意。秦始皇的“轨路”也就这样逐渐失传了,以至于人们再也不记得曾经会有如此的辉煌。

     不过话也说回来,到目前为止除了南阳山区以外,在别的地方还没有找到秦朝“轨路”的遗迹,说秦朝有过非常发达的“轨路网”也就只能是个推测,尽管是个非常符合逻辑的推测。一般来说在人口稠密地区已经不大可能还有秦朝“轨路”的遗存了。但愿在人烟稀少的长途交通必经处,还能够找到遗迹。只要再找到一个“轨路”遗迹,并且发现那儿的轨道间距和枕木间距和南阳的相同,那么秦朝修建过“轨路”网就应该成为定论了。如果秦朝的“轨路”网被证实,那么这是比长城还要伟大的工程,这是人们的共识。


驰道与直道是不同的!!

秦直道是秦始皇为抵御匈奴势力南侵而兴筑的,所以与秦长城一样,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防工程。早在秦昭王时期,秦国的北部边界就已扩展至黄河南岸,与黄河之北的赵国的云中郡隔河相望。为了巩固边防,秦昭王曾在秦国北陲修筑长城,由临洮(今甘肃省岷县)  

东北行经上郡之北,又东北蜿蜒至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秦统一六国后,版图既已扩展,旧日的长城随即失去了本来的作用。这时匈奴的气焰还没有完全低落,于是秦又新筑长城,西段沿用秦昭王旧城,中段和东段则因用赵、燕长城的故迹加以增葺,首自临洮,循贺兰山、阴山山脉,东至辽东,东西绵延万余里,创造了世界奇迹。三十五年(前212年)又使蒙恬修筑直道,不迂回上郡和云中,而由云阳北出直抵九原。新筑的直道与新修的长城呈丁字相交,加强了秦都咸阳所在的京畿关中与北方河套地区的联系,使得匈奴不敢轻易南下进犯。  

秦朝灭亡以后,直道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汉初年,匈奴贵族势力曾两度试图进犯关中,其中一次入萧关,直抵雍县和甘泉。既然匈奴奴隶主有意窥伺甘泉,为什么不从九原直接南下,却要远远绕道六盘山下?在子午岭的东西,分别是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游牧民族南下侵犯中原地区,一般都是取道河谷。而当时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都没有受到骚扰,这又是什么原因?推究其实际情况,正是子午岭上增添了一条直道,使得匈奴贵族不能不有所顾虑。他们虽然暂时控制了河南地,也不敢长期盘踞。当时匈奴左贤王曾一度占据阴山和河套地区,但不久又复撤走,就是这个缘故(《史记·匈奴列传》)。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自泰山复东至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汉书·武帝纪》),所走的正是直道。这次巡幸,司马迁曾经随行,故而能将直道的起讫地点明确记载下来,并说“行观蒙恬所为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史记·李斯列传》),对秦人开辟直道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历史总结。西汉时期不仅积极利用秦时所修的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且对于直道的维护也曾有所着力。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在北地郡新增了直路县和除道县,这两县正分别设在子午岭段直道的南北两端,显然是为了加强对直道的控制。  

唐朝建都于长安,强大的突厥族雄峙于漠北,频繁南侵关中。唐太宗时期,突厥一次进犯,十万铁骑直达渭河岸边,兵锋威逼长安。  

后来唐王朝转守为攻,再夺河南地,设置东、中、西三个受降城控制阴山防线(《元和郡县图志》卷四),直道联系北边诸军要镇的作用仍显而易见。  

一直到了明代,直道仍旧是一条通途,清朝初年才渐趋湮塞。据乾隆《正宁县志》:“此路一往康庄,修整之则可通车辙。明时以其道直抵银、夏,故商贾经行。今则塘汛废弛,通衢化为榛莽。”不过又据正宁刘家店子林区和旬邑石门关的当地老人回记说,数十年前,刘家店子林区的古道一直通向定边,平时驴驮马载,络绎不绝;石门关至马莲河一段子午岭的主脊凤子梁,正是关中棉花向北运输的必经之路。每当运花季节,梁上路旁的灌木枝上,粘花带絮,一路皆白。  

解放战争前,石门关为陕甘宁边区后期部队所在地,设有大型储粮仓库,凤子梁更成为转运军需粮草的大路。这些事实说明,自唐代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西北地区的交通格局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直道仍在沟通陕、甘、宁、内蒙诸省区的经济交流方面发挥着作用。历代断断续续地加以开发利用,这也正是秦直道遗迹得以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


这张是什么?好像也是秦铁路遗迹,但摄影者未明确说明





最近看《百家讲坛》讲秦始皇,说是在河南南阳发现了秦代的铁路,非常好奇,无奈在网上有很多文字解说,始终找不到图片,后来在一个人的博客里面发现了一张珍贵的秦代铁路照片实拍照,发来大家讨论一下,并顺便讨论下伟大的秦代驰道。
http://www.517huwai.com/blog/14905/p/2/

www.517huwai.com__safe_image_000.jpg (238.17 KB, 下载次数: 2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2-14 22:19 上传



旅行者拍摄的秦铁路遗迹




www.517huwai.com__safe_image.jpg (137.48 KB, 下载次数: 1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2-14 22:22 上传



当地政府的立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222),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从《汉书·贾山传》中得知,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
       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皇帝下面的大臣、百姓,甚至皇亲国戚都是没有权利走的。秦汉时期最为流行,规定的宽度是五十步,两旁种有树。
   近来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惊奇地发现有古代的“轨(铁)路”。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经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这将是比兵马俑更惊人的大发现。

     现在铁路不是铁铸造的,而是轧制的钢轨。秦始皇的“轨(铁)路”当然也不是铁铸造的,而用木材铺设。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显然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坚硬,但还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样来。

     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专家认为枕木的材质比较软,不仅是为了减少工程量,也不仅仅为了广泛地开辟木材来源,而是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现在凡是在铁路的枕木上走过的人都明白:两根枕木距离和人们的步子很不合适。一次跨一根显得步子太小,跨两根又太大,在枕木上走路既慢又很不习惯。但是经过测量却惊奇地发现,秦始皇的“轨路”,枕木之间的距离竟然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那么最后又是怎么停下来的呢?专家们的意见是:一定还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有木材填充平整。马在这儿喂得饱饱的,休息得好好的。一旦需要,套上车就能飞驰,马不停蹄。到了下一车站,由于枕木之间已经填充平整,因此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换上另一匹吃饱休息好的马,继续飞驰前进。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最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方法。无怪乎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帝国。并且经常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

     有不少专家认为,该“轨路”是秦始皇灭楚国时修建的,目的是进行后勤补给。秦灭楚国,动用了六十万军队,后勤补给需求量一定很大,于是修建了这条铁路。

     但是也有不少专家认为,说秦始皇灭楚国时使用过这条铁路固然不难想象,但这决不是个别的工程。不然的话“秦国”的驰道就不可理解,而且从技术上来看也已经非常成熟,不是临时需要才想出来的。
以前一般认为秦始皇修建的驰道是“马(公)路”,现在看来应该是“轨(铁)路”,由于马匹在上面飞驰,故称之为“驰道”。历史记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建设驰道,依此看,他竟然在2200年以前就已经在全国修建了一个“轨路网”。

     对于秦始皇的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人们都很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车同轨却各说不一。郭沫若认为是统一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显然是牵强附会的。但是,另一些人解释为车轮子的距离必须相同,这虽然符合字义,却也难以解释。现代的公路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轮子间距各不相同,也未见有什么不妥。为什么秦朝的“公路”上必须使用相同的车轮间距呢?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车子用六匹马来拉,这和普通的一匹或两匹马拉的车子车轮间距显然不会相同。现在发现秦始皇的“轨路”,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但是按照这种说法,修建“轨路”的当不仅仅是秦始皇了。即使其他六国并不是个个都修了“轨路”的,那至少修“轨路”的还应该有一个或一些国家。就好像现在各国的铁路轨道间距未必一样。那个时代各国的“V路”,轨道间距也不可能一样。这也是国防上的需要。

     就是我国在解放前,云南省和山西省修建的铁路轨距还不一样呢!各路军阀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下铁路的宽度,使得其他地方的火车没法开到自己的地盘上来。解放后,国家高度统一,这一切不合理的现象也就随之消灭了。全国统一使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铁路轨距,1435mm。

     那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车同轨也就是统一“轨路”轨道之间的距离了。而且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修建的规模都比较小,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在全国大规模地修建起来了,以致成了一个茂密的“轨路网”。

     当时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植被茂密,到处都是森林,也有良好的木材,这就为修建“轨路”提供了物质条件。如有损坏,随时随地可以取得木材修复,这是秦朝“轨路网“物质条件。

     秦朝时的车子,其轮子非常奇特,以前一直没有理会也没有想到这中间会有什么奥秘。现在对照秦朝的“轨路”,一切都明白了,原来车轮的这种特性,使得它既可以在普通的马路上跑,也可以随时进入“轨路”飞驰。这是现在的铁路也没有的特点。(以下说法,并不正确。有些特殊车辆可在公路及铁路行驶)我们不能使得汽车上铁路线,也不能使得火车从铁轨上下来到公路上去行驶。
据汉书贾山传曰:“秦为驰道於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在古代一般来说道路没有必要这样宽,因此有人猜测该是马路和复线“轨路”并列而行。车子如有需要,可以随时上铁路,也可以随时由铁路上公路。在南阳山区发现的“轨路”,是单独复线,没有马路相伴。

     在秦朝,我国的工业已经非常发达而且科学,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秦国的工匠,每年制造1600万个一模一样的箭头。制造的弩,原理和现代的步枪完全相同,甚至零件的模样也和步枪完全相像。而且其生产同样是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拿起任何一个零部件就可以安装。这在现代一般认为是福特汽车公司发明的,不过一百年的历史。可是在秦朝早就已经实现了大批量的标准化生产。七十年代,西方曾有人指责我国盗窃他们的专利,而实际上也是秦朝留下的文物。

     可是当时还没有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都是后来发明的。虽然已经开始炼铸铁也能够炼钢了,但青铜武器却还是占据统治地位。煤炭的使用也是到了东汉以后才推广起来。不然这些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如果当时就有将在中国造成什么呢?也许历史就是要求中国化两千年的功夫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道路,创造出所需的物质基础来,而自己却大大地落后了。这大概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后来者居上吧!

     问题是秦国的铁路网在中国后来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呢?

     专家们认为,秦朝末年的连年战争,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汉朝皇帝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御车配备颜色相同的马,许多将相只能坐牛车。由于严重缺少马匹,铁路被废弛了。而没有车子在上面跑的铁路,反而阻碍了交通,所以秦始皇的“轨路”,有的在战争中被毁,其余的绝大部分也在战后被拆,成了普通的公路。汉朝的经济到了很久以后才复苏,又长期实行无为而治,所以也一直没有劳师动众重修“轨路”。加上秦朝的驰道也太宽了,因此在后来经济复苏中,许多道路被开垦为耕地,变窄了,甚至完全不复存在了。还有,秦朝的“轨路”显然是用于长途运输的,而汉朝长期分封诸侯,各地群众也没有长途运输的必要,运输线变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铁路的必要性。原来人烟稀少的长途运输必经地,也已经失去了重要性。大概只有这些地方才能够得以免除被人为拆除和开垦并遗留下来。但也正因为人烟稀少而不受人们注意。秦始皇的“轨路”也就这样逐渐失传了,以至于人们再也不记得曾经会有如此的辉煌。

     不过话也说回来,到目前为止除了南阳山区以外,在别的地方还没有找到秦朝“轨路”的遗迹,说秦朝有过非常发达的“轨路网”也就只能是个推测,尽管是个非常符合逻辑的推测。一般来说在人口稠密地区已经不大可能还有秦朝“轨路”的遗存了。但愿在人烟稀少的长途交通必经处,还能够找到遗迹。只要再找到一个“轨路”遗迹,并且发现那儿的轨道间距和枕木间距和南阳的相同,那么秦朝修建过“轨路”网就应该成为定论了。如果秦朝的“轨路”网被证实,那么这是比长城还要伟大的工程,这是人们的共识。


驰道与直道是不同的!!

秦直道是秦始皇为抵御匈奴势力南侵而兴筑的,所以与秦长城一样,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防工程。早在秦昭王时期,秦国的北部边界就已扩展至黄河南岸,与黄河之北的赵国的云中郡隔河相望。为了巩固边防,秦昭王曾在秦国北陲修筑长城,由临洮(今甘肃省岷县)  

东北行经上郡之北,又东北蜿蜒至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秦统一六国后,版图既已扩展,旧日的长城随即失去了本来的作用。这时匈奴的气焰还没有完全低落,于是秦又新筑长城,西段沿用秦昭王旧城,中段和东段则因用赵、燕长城的故迹加以增葺,首自临洮,循贺兰山、阴山山脉,东至辽东,东西绵延万余里,创造了世界奇迹。三十五年(前212年)又使蒙恬修筑直道,不迂回上郡和云中,而由云阳北出直抵九原。新筑的直道与新修的长城呈丁字相交,加强了秦都咸阳所在的京畿关中与北方河套地区的联系,使得匈奴不敢轻易南下进犯。  

秦朝灭亡以后,直道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汉初年,匈奴贵族势力曾两度试图进犯关中,其中一次入萧关,直抵雍县和甘泉。既然匈奴奴隶主有意窥伺甘泉,为什么不从九原直接南下,却要远远绕道六盘山下?在子午岭的东西,分别是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游牧民族南下侵犯中原地区,一般都是取道河谷。而当时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都没有受到骚扰,这又是什么原因?推究其实际情况,正是子午岭上增添了一条直道,使得匈奴贵族不能不有所顾虑。他们虽然暂时控制了河南地,也不敢长期盘踞。当时匈奴左贤王曾一度占据阴山和河套地区,但不久又复撤走,就是这个缘故(《史记·匈奴列传》)。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自泰山复东至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汉书·武帝纪》),所走的正是直道。这次巡幸,司马迁曾经随行,故而能将直道的起讫地点明确记载下来,并说“行观蒙恬所为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史记·李斯列传》),对秦人开辟直道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历史总结。西汉时期不仅积极利用秦时所修的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且对于直道的维护也曾有所着力。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在北地郡新增了直路县和除道县,这两县正分别设在子午岭段直道的南北两端,显然是为了加强对直道的控制。  

唐朝建都于长安,强大的突厥族雄峙于漠北,频繁南侵关中。唐太宗时期,突厥一次进犯,十万铁骑直达渭河岸边,兵锋威逼长安。  

后来唐王朝转守为攻,再夺河南地,设置东、中、西三个受降城控制阴山防线(《元和郡县图志》卷四),直道联系北边诸军要镇的作用仍显而易见。  

一直到了明代,直道仍旧是一条通途,清朝初年才渐趋湮塞。据乾隆《正宁县志》:“此路一往康庄,修整之则可通车辙。明时以其道直抵银、夏,故商贾经行。今则塘汛废弛,通衢化为榛莽。”不过又据正宁刘家店子林区和旬邑石门关的当地老人回记说,数十年前,刘家店子林区的古道一直通向定边,平时驴驮马载,络绎不绝;石门关至马莲河一段子午岭的主脊凤子梁,正是关中棉花向北运输的必经之路。每当运花季节,梁上路旁的灌木枝上,粘花带絮,一路皆白。  

解放战争前,石门关为陕甘宁边区后期部队所在地,设有大型储粮仓库,凤子梁更成为转运军需粮草的大路。这些事实说明,自唐代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西北地区的交通格局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直道仍在沟通陕、甘、宁、内蒙诸省区的经济交流方面发挥着作用。历代断断续续地加以开发利用,这也正是秦直道遗迹得以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


这张是什么?好像也是秦铁路遗迹,但摄影者未明确说明



秦直道初印象

  2007年1月16日下午,记者从陕西省富县县城一路向西,经直罗到雷家角时天色已晚,从这里再前行便是甘肃,距秦直道遗址仅四公里,我们对直道的探访从此开始。

  翌日清晨,怀着一腔兴奋,我们开始寻找隐匿在黄土高原纵深处的秦直道。

  隆冬,陕北的清晨,气温已经低达零下十几度,前日中午看起来铺满荒山的枯草已经被白霜覆盖,在山坡的阴面,树木枯干,积雪与白霜层层,分辨不清,脚下的土块也被冻得坚硬。

  去杨家湾并没有很好的道路,几乎是穿野而过。退耕还林后,山上人迹几绝,唯有三轮车的车辙清晰地印在黄土上--他们可能也只是上山拾柴。

  乡间小路上,一个陕北汉子费力地拉着一辆板车,车上装了些杂物。见到来访的记者,操着一口有别于陕北话的富县方言说:"一个月前,省城来了很多人挖'圣人条'呢,就在坡上。"

  陕北口音和关中口音正是以富县为界裂变,而当年的"圣人条",正是把源自关中的黄土文化推向草原文化的高速公路。

  "条"是蒙语,蒙古人将路称作"条"。 "圣人条"又被陕北人称为"皇上路",这就是数百上千年以来,当地人对秦直道的理解。

  陕北汉子所提到的挖掘"圣人条"的省城人,是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派出的秦直道考古队。

  攀上长坡,地势稍微平坦,眼前一片开朗,回首望去,具有浓郁的陕北特色的深沟险壑平铺眼前,枯黄中掺杂片片银白;在长坡之上,脚下并没有路,枯萎的蓬蒿、莎草,被两边高矮不一的杜梨、杨树、酸枣、枸杞等杂木夹出一条南北走向的通道。踩着杂草向前不远,忽然发现杂草路被东西走向一道宽近半米的新土割断。

  这条新土带就是一个月前,秦直道考古队回填的考古探沟。此时我脑海里想起了考古队副队长刘彦博在此写下的一副对联:"步轻惟嫌惊纤鸟,声高犹恐断老枝"。

  踏破铁鞋有觅处,脚下的茅草路,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秦直道。



  
  走在秦朝“高速路”上

  此前被媒体广泛报道的秦直道考古调查是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秦直道调查、测绘、保护"的基础工作。

  第一次对秦直道进行正式的考古发掘,始于2006年12月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直道考古队一行8人在领队张在明的带领下,开始对富县坡根底段的秦直道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正是发掘后回填的探沟,让我们意识到已经找到直道。

  此时,再看脚下的茅草路,呈现出另一番景象:数十米宽的路面清楚无误,多顺着山脊向前延伸。向前探询,可以发现它在几段劈开的山崖口后绵绵不断,直到前方三公里处,被已经结冰的葫芦河(洛河的一条支流)一刀横断,而河谷一侧的山崖石头缝隙里渗出的水,也早结成了华丽的冰瀑。

  "车路梁"是当地农民对眼前这道山梁的称谓。也许,从这个名字当中,多少还能感味到当年车马大道的气象。

  通过这段直道的第一个垭口,继续向前行走过第二个垭口后,道路变得窄小,本来宽约十米的直道,因水土流失部分地段仅剩几米,流水冲出的沟壑里已经长满树木,似乎直道忽然从眼前消失了。

  "该段直道位于子午岭支脉上,海拔1100至1300米,直道基本沿山脊选线,南北方向全长5.3公里。"秦直道考古队副队长刘彦博在这里负责用JPS设备测量直道,测量内容包括直道走向、长度、宽度、海拔高度,并绘制出平面图。

  "经控察得知,坡根底至第二垭口段直道的修筑以'堑山'为主,即将山脊的一侧(个别地方为两侧)向下开挖,取平路面,挖取的土填在山谷一侧,称为'堙谷'。直道现状保存较好,现存路面一般宽23至26米,最宽处达47米。"张在明介绍说。

  




   肇秦直道考古发掘之首

  经过调查、钻探,考古队在直道的最宽处和第一垭口分别挖一条贯通路面的探沟,编号为探沟1、探沟2。

  "探沟1的发掘显示秦直道的修筑,在'堑山'开挖至生土,取平路面以后,即可通行。但我们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夯筑痕迹。该地的生黄土夹杂有礓石,质地细密、坚硬,今天的乡村公路也是照此修筑,是可以行驶汽车的。"张在明说,"探沟2所在的大部分直道路面被水冲毁,仅在靠山一侧发现排水沟,沟宽1.4米,深0.4米,沟底凹形,底部铺有一层礓石碎块。"

  在探沟1以南约700米处,考古队还在直道上发现了一座清墓盗洞,并对其进行了扩挖。刘彦博解释说,清人将墓葬放在直道上,说明在此之前,这条道路就已经废弃不用。

  更有趣的是对直道路面的发掘工作。秦直道生土路面距地表的平均堆积厚112厘米,其中下层的路土层平均厚18厘米,占总厚度的16%。按年平均堆积厚度计算(2200年×16%)即352年,也就是说,路土形成的时间在几乎整个汉代。

  如果考虑到路土层的密度和坚硬超过其上的两层,其堆积的时间要超过352年,那么,从两汉到魏晋或稍晚,可能就是秦直道频繁使用的主要时期。这一推论,也与文献对秦直道的记载相合。

  "直道路面与两侧缓坡状路肩有着明显的不同。"刘彦博说,首先是路面上分布着直径约7-8厘米的侵蚀小坑,可能是马蹄踩踏所致,而路肩表面则极为平整。其次,路面上分布有若干层较为坚硬的黑色踩踏路土,并出有汉代陶片,而靠沟一侧路肩上部没有踩踏层,靠山一侧路肩上部可见少量的踩踏路土,但质地较疏松,颜色也较浅。以上现象可能说明,直道大部分时间是使用中部的路面,有些时候也使用靠山一侧的路肩,但几乎从来不使用靠沟一侧的路肩。

  "直道坡度平缓。将调查的直道分为两段,上山段的坡度10.4 %,山脊段为2.6%,以前有媒体报道'相当于今天的二级公路标准'的只是指直道的坡度。"张在明特意纠正。

  此次调查还包括对直道东、西侧山峁上的两座烽燧的认定,调查纠正了过去的判断,确认两座烽燧是宋金时期葫芦河一线的防御通讯设施,与秦直道无直接关系。

  "这次调查,肇秦直道路面考古发掘之首,取得了直道构筑的第一手资料,也为秦直道考古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了借鉴。我们相信,经过不懈努力,秦直道的全程走向、修筑方法、沿线附属遗存等方面的疑团最终会解开。"张在明颇有信心。



http://www.xianyang.gov.cn/xygk/2011/0626/article_951.html

一篇秦直道简单考古的文章,主要在陕西省境内




http://www.xianyang.gov.cn/xygk/2011/0626/article_951.html

一篇秦直道简单考古的文章,主要在陕西省境内


20071114203928365.jpg (29.34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2-14 22:30 上传

在甘陕交界的子午岭深处,有一条神秘的古道——秦直道。历史上,它曾起着转运粮草,输送兵力,威慑边关和拉动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为了寻找这条古道,2006年10月底,我只身前往甘肃东大门——合水太白镇。

                   ——题记



(一)

班车经过连家砭林业总场附近的隧洞时,临座的人告诉我,顶上就是你要找秦直道。但天已黄昏,此地又是荒山野岭,只好先去太白,然后再折回来。临走前,我给我的学生石龙海打了电话,告诉他我要来太白。谁知一下车,他就在街上等着我。喝酒时,他说本地名胜古迹很多,值得一游,于是就打乱了原订的计划。之后几天,我跟着他在葫芦河一带不停地奔波,去了东华池,拜谒了莲花寺,并沿着莲花寺向东的川道看了几处摩崖石刻。莲花寺是一座依山就势的浮雕群,之前气势宏大,香火鼎盛,现在大多数佛像或被风蚀,或在文革时被打掉五官,面目全非,庙院里一片萧条和荒凉。晚上喝酒,闷闷的。我想,人类是一群奇怪的动物,其意识形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起始执著、衷爱的物事往往到了中途就自我否定,甚至全盘推翻,等过些年月又重新拣起,耿耿挂怀。像我这次来寻觅秦直道,恐怕就有这样的心理吧。

转悠了几天,打算沿原路返回,寻找秦直道。那天,在连家砭小学找到了事先打过招呼的另一个学生杨军,准备让他带我去找附近的唐王墓、摩崖石刻“碧落霞天”和秦直道,结果他对此一无所知。看我着急,他思忖了一会儿,跑了出去,不大功夫就引进一个清矍的中年人来。他姓周,连家砭小学的校长,47岁,从小在太白长大的河南人。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缘分吧,我们一见面就很能谈得来。他说,秦直道你就别去了,下午我要回太白,我带你去看一段保存得相对完好的秦直道。我们先去“碧落霞天”和唐王墓。

向西走了二里地,过河,远远地就看见“碧落霞天”四个红彤彤的大字刻在十几丈高的石崖上,清晰,爽目,笔力饱满,神韵洒脱,为赭褐色的岩崖增色不少。“碧落霞天”系明代宁夏巡抚陈棐经过本地时被满山的红叶和灿烂的岩石所感染,提笔书写的四个大字,后被工匠雕刻成凹陷的阴文,并涂以朱红,一直流传至今。秋日的黄昏或清晨,当阳光照射在崖壁上,四个红色大字与满山的秋叶相映成辉,崖下的小河碎金浮动,谷里岚气悠然,别是一番情趣。崖下有一个方形石洞,宽约一丈,深约两丈,顶上雕花刻龙,四壁文字和彩绘隐约可见,只是有神龛却没有神像,怕是遭遇了莲花寺一样的命运吧。洞外有几根倒伏于泥土的断碑和几块碑座,但字迹漫灭,已经很难辨认出它的身世和年代。附近的石壁因为水冲风蚀,形成许多石灰岩一样的凹坑和突兀的钟乳,大不足尺,小若拇指,有的像走马,有的像野象,有的像俩姐妹紧紧地靠在一起,相依为命,有的像夫妻二人交颈缠绵,有的像一只松鼠,神情警觉,小耳微翘,有的像一只可爱的麻雀,在机灵机利地探头探脑,岩岩玉润,玲珑可爱。崖顶和四周长着许多松树和桦树,阴阴的。

唐王墓在连家砭小学往东四、五里地的烟景川的沟口,这里曾是唐睿宗李旦之第五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隆业的封地。每年初春,满山盛开的梅花与冰雪相映成趣,人称玉梅川。生活在这里的李氏一族曾经人丁兴旺,富甲一方,后来随着唐朝的衰败而家道沦落,后辈辗转流离,不知所终。我们眼前的唐王墓也似乎带着晚唐的余韵,显得萧条而悲凉。传说中的墓碑、马桩和石兽都已遗失,平缓的坡上只有麦草垛儿大小的一个荒坟,坟头蒿草横生,瓦砾俯拾皆是,一棵梨树像一把骨节硬朗、叶片离落的巨伞,给土墓洒下了一抹阴郁与凄清。搬开几块状似墓碑的石头,没有一丁点儿文字。残破的瓦片做工粗砺,也看不出个究竟。我正在纳闷,周老师忽然问我:你看这坟墓修得合风水么?的确有些怪异。该坟既不紧靠高大的山峰,也不依托某个高地,而是孤零零地抛在斜坡上,并且背对空阔的沟口,显然不合风水。或许是当时出了什么状况,埋得仓促,或许出于某种原因考虑吧,不得而知。离开烟景川的时候,阳光弥漫,山谷荡漾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古老的风吹得浑身发酥,满山的白桦像闻声而动的伏兵,隐约于松林间。



(二)

回到太白镇,草草吃了一顿午饭就出发了。

向南钻进一条山谷,随之拐上一条羊肠小道,我们走在阴山里。虽是深秋,一些树木依旧墨绿,一些则卷卷如耳,风不辨方向地吹过来,阴凉、潮湿,叶子便哗哗哗旋落。烂皮袄树披着破破烂烂的外衣,挤在灌木中间,并从缝隙里伸出小脑袋,红润的脸蛋醒目,可人。我摘了一串,正要往嘴里塞,周老师急忙喊:“味儿苦着呢,不能吃。”我不信,尝了一颗,满嘴都是苦味儿。他见我啥都不懂,就一边走一边给我讲,鹿角刺能治臁疮,蒺藜能止血,核桃大小的醋苞儿能治胃酸,胃胀,松枝上垂挂如游丝的小藤蔓能治胃寒,山上还有挖不完的远志,柴胡,野大黄,白蒿等。打野兔得走山梁,打豹子得几个枪法准的人一起联手,打野猪得靠猎狗帮忙。因为野猪皮厚,一枪打不死它就朝着枪响的方向猛冲,一只三百多斤重野猪,它的獠牙会连续挑死几只猎狗,猎人只能冒着危险,挺着梭子(木棒上安了一把杀猪刀)奋力去戳……

山路越走越陡,浑身越来越热,我顾不了什么斯文,干脆把长裤和外衣一脱,塞进了背包,只穿一身保暖内衣轻装前进。好不容易爬上山顶,他说,咱们接着下山,然后上对面的山梁。山岭莽莽苍苍,波浪般绵延起伏,对面梁上的树木野草一样密密麻麻,远处的则淡淡如雾。太阳正艳,山谷空无一人,只有被踩倒的莎草和细若游丝的山路看得出有人来过。下山容易,一会儿工夫,上山就难了。翻过林业工人设的铁丝网,刚才那些柔若蒿草的树木好象一下子长粗了,长高了,挨挨挤挤地涌了一山。各种各样叫不上名字的草有半人高,下面藏着一层厚厚的腐殖质,脚一踏上去就往下陷。苍耳,蒺藜,酸枣刺、灌木刺、藤萝等牵衣拽腿,半天才挪几步。不小心的话还会掉进了兔子窝里,咕咚一声摔个四脚八叉。汗水像小溪一样往下淌,被毒辣辣的太阳一晒,蛰得眼睛睁不开。实在累得不行了,我说休息一会吧,他说看山跑死马,不能停,并笑着问我:你说空手走得快还是挑着担子走得快?我说空手走得快。他说,错,挑担子的人想解脱肩上重压,一步接一步走,空手的人没有负担,走得轻松,随意,自然慢多了。我明白他的意思,打起精神,继续赶路。忽然,山顶上冒出几个人来,一动不动地望着我们。我说是偷猎的吧?他说是捋树籽的。到了山顶一看,果然是捋树籽的。三男一女,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拎着的口袋里装满杜梨子籽儿,浓黑的汁水涔涔地在往外浸。我问他们秦直道在哪儿,他们奇奇怪怪地盯着我,说翻过南边的几道岭就到了。上到我们爬的这座岭上,我问那些人盯着我干啥,他说是我的装束有些怪异。我低头一看,晕死,光不拉叽的,难怪人家笑我!随着山势的增高,视野开阔起来。子午岭像汹涌的波涛,搅动着北方的天空,隐隐约约还可看见陕西境内的移动塔和在波涛间跌宕起伏的甘陕公路。沙棘林缀满密若繁星的果子,一团团,一簇簇,远看像嫣红的云雾,又像随意泼洒的油彩,一架山被它们浸染得气氛热烈而高涨。

越过一道又一道外貌相似而道路或曲或直,或缓或陡的山岭,林海茫茫,荒草弥地,太阳已经西斜。正当我有些绝望的时候,他兴奋地指着眼前一片狭长的开阔地说,这就是秦直道——

在我想象里,秦直道应该是用城砖砌成,高大、宏伟,游龙一样绵延不绝,不应该是蒿草织就的一条土路啊,我有点疑惑,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满眼蒿草疯野地长着,像沉积了几千年的陈旧阳光,烂漫地铺开,不受约束,不讲章法,随心,随性,占据着每个角落,每个凹坑,每个土塄以及平坦的地方;像被抛弃、贬谪的族类,你不舍我,我不舍你地相互毗邻,相互呵护,相互搀扶;又像被乡愁剜空的远征将士,因为没有一纸诏书而淹留此地,日日年年,向南张望。几千年过去了,他们还踯躅在这荒山野岭,仿佛在等待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来喊他们回家。而那个人是我吗?我能倒转这两千年光阴吗?在它们中间,我树叶一样虚弱而苍白,枯石一样阴郁而孤单,惶惑而犹疑。我只是带着现世偏见的过客,一个想聆听远古声音的猎奇者!直道临近沟边和山脊的两旁长满了树木,使直道显得幽深,绵长,我们步了步,足足有20米到30米宽。从山势来看,正如《史记》所言,系“堑山堙谷”而成。越往前走,道上林木越密,空气里漂浮着一股腐朽、潮湿的味道,野猪掀起的草皮到处都是,有些土屑还是湿的呢。许多树木因为没人砍伐,老死后倒伏于地,横斜杂陈,一片狼籍,有的枝干朽若飞絮,手一触即飘然落地,整个林子一片荒凉、冷清。累了,我坐下来歇息,他一人继续朝前探寻。这时,林子里静得出奇,阳光斜斜地从树缝里穿过来,林子更加幽暗了。想起他在半道上说的关于豹子和野猪的事,有点后怕。环顾四周,白桦树上的节疤像许多阴森的眼神,密密的树后面仿佛藏着什么野物,我站起来,大喊一声,他远远地应了一声,我撒开腿,追过去。

越过许多山头,仔细查看了周遍环境和地形后我们发现,直道循着主岭的走势而筑,并一直盘桓在岭脊上,宽阔,平坦,弯儿转得很大,适合运粮的牛车行走,便于骑兵跃马扬鞭和步兵以方队的形式推进,不过由于年深月久,许多地方已被风雨侵蚀,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但大致体势依旧分明,基本印证了地方志和《史记》和地方志关于直道的描述。这时,太阳已经由亮黄变成橘红,林子变得幽冥,再往里走我们可能就要露宿山头,只好打消继续探寻的念头。攀上邻近的山脊,晚风徐来,岭重重叠叠,逶迤如迷宫,游走如龙蛇,向四下奔驱。峁与峁相对,梁与梁并行,近处树木历历可见,远处状如浮云,溪流倏而显现,倏而隐遁,淡淡的雾气已经在谷里酝酿……







(三)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和公子扶苏率20万大军修筑直道。两年后,一条长900多公里长、30多米宽的直道在北方全线贯通。从此,崇山峻岭变成通途,对匈奴作战所需的军力补给和物资供应问题得以解决,边关的消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到了秦庭,秦庭的指令也迅速地直达边关,商旅远走塞外,汉民族文化和游牧民族文化相互融汇,一个泱泱帝国以其惊世骇俗的魄力和伟业傲视群雄!秦统一六国后不仅修筑了直道,还修筑了驰道、秦蜀栈道、阿房宫、秦始皇陵墓和万里长城。我们经常批驳秦始皇暴虐无道,使百姓陷于旷日持久的劳役之苦,却往往忽视了有些工程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譬如驰道从咸阳开始,放射状地直达六国国都,若有奴隶主复辟,铁骑就能及时前往,平乱;秦蜀栈道横架于巴山蜀水间,使本来阻滞的蜀汉文化得以通畅地交流;万里长城确定了民族之间的生存区域,政治、军事领域,并以高城危堞有效地防范了匈奴入侵,保护了国家安全;而秦直道修筑的政治目的则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封建政权,是长城消极防御基础上的积极辅助。如果说长城是一堵院墙,直道就是伸出院墙的长矛;如果长城是一根弯曲的弓背,直道就是搭在秦朝法家政体这根弦上随时准备取敌性命的箭镞;如果阴山脚下所置的44个县是秦庭伸向匈奴的一只铁拳,直道就是它坚韧的筋络,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能量,其政治目的和军事意义深远而明了。走在直道上,脚踏着或僵硬或松软的泥土,不由得被古人创造的奇迹所震撼。风浩浩而来,杂沓的铁蹄仿佛还在千里荒岭上呼啸而过,满载着粮食的木轮车仿佛还在吱扭扭地转动,狼烟仿佛还在烽燧上空升腾……当年,无论梅花吐蕊的春日,树荫闭空的炎夏,红叶满山的秋天,或荒寒孤冷的冬夜,身披铠甲的武士,身穿牛衣的耕夫,贩夫走卒,失意文人,落难公子,或曳枷案犯,都怀着不同的心情穿越这条古道,奔赴各自的命运。一条直道上演着一幕幕或豪气干云,策马疆场,或辗转流离,踯躅孤行的悲喜剧,它浓缩着不同时代人的身世和际遇。

《史记》载:直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甘泉宫是秦始皇的行宫,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一带,直道就由此上了子午岭,并沿着主岭的岭脊一路蜿蜒向北,经过陕西的铜川、耀县、淳化、旬邑、乌旗、子丹和甘肃的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庆阳、环县等县市,跨越宁夏一带的沙漠、秃陵,直达九原(在今天的内蒙古包头市附近)。总其路程,有一半以上修在子午岭上。而子午岭上林莽灌木密布,沟壑纵横,峰峦起伏,山形相似而绵延,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在科学技术相当低下的秦代,要在这数百公里、荒无人烟的的山脊上勘查出一条路线来已属不易,要筑成一条大道就更难。但他们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不能不说是筑路史上的一个奇迹!《汉书》载:直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可见,当时修筑这条千里长的高速公路付出了多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以想象,当年的千里山岭上人喊马嘶,尘土飞扬,兵卒和庶民昼夜不停地开山劈谷,削林伐木,该是多么盛大而壮阔的场面啊!有人考证说秦直道比著名的罗马大道宽3至8倍,长15倍,堪称世界公路之鼻祖。其实我们不用去比较,只要亲历虽然荒芜但轮廓依然可辨的直道,茫茫无际的子午岭会告诉你,我们的祖先有多伟大!

同行的周老师说,他在直道附近曾见过一孔秦代窑洞,顶尖而高,挖掘得很深,阻风挡雨的山墙与整个窑洞浑然一体,只凿一门一窗与外面相通。窑内有一把铁锹,生锈,无柄,而安插柄手的孔隙很大。他问我,秦朝人的个头是不是很高大,体格是不是很健壮?我哑然无以应。但现在荒凉不堪的直道在秦时是一条热闹、繁忙的通衢大道,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马蹄声声,信差穿梭般往来,劳夫远征,烽燧处处,驿站间遥相呼应,远行人在夜里点一堆篝火,蜷缩在岭崖下……

相关史料也说明直道一直被后世延用着——

秦始皇死后,其灵车宿命性地“遂从井陉抵九原”,又“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

汉初,王昭君曾越过直道,远涉大漠,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在直道修成将近百年的时候,西汉大文学家司马迁曾从头到尾走过一次;

汉武帝曾统领18万骑兵,自云阳北上,横扫匈奴;

元狩二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越过直道,再征匈奴,结束了汉匈之间的百年对抗;

公元407年,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在位16年中,他曾多次带兵由直道奔袭长安;

唐太宗曾带领铁骑,又直道北击匈奴;

与宋朝对抗的西夏王元昊,也多次由直道南下,袭扰宋庭;

元、明时期,直道一直被延用着;

乾隆时期的《正宁县志》载:“明时以其直抵银夏,故商贾经行。今则塘讯废弛,通衢化为榛莽”;而嘉庆年间的文献资料记载:“若夫南及临潼,北通庆阳,车马络绎,冠盖驰驱”。这两项记载虽然矛盾,但从乾隆和嘉庆在位时间(共80余年)来看,直道整体“废弛”也仅仅是民国前近百年的事。

以上资料也反复阐述了同一个结论:秦直道是一条军事运输线,是中原与北疆一带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民族间相互融合的桥梁。

2218年中,风风雨雨,这一条大道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多少兴亡变幻!杀伐与血腥,柔情与悲悯,粗犷与萎靡,秦风与胡笳,沙砾与碧草,闺怨与豪气,红缨与骷髅,断剑与残戟,荒城与颓壁,春红与秋霜,安静与动荡,哭号与死寂,朝阳与晚霞等,它都一一见证过,领略过,并化为凄凄雾霭,满山衰草和野性的丛林。光阴流转两千余年,多少兴废更替,多少王图霸业,多少流离清惋都化为飞烟旧梦。年年春天,满山的野草依然泛青,野花依然吐芳,而远去的车轮与征夫,从此不回!

坐在荒瘠的山顶,晚风阵阵,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秦直道像一条喑哑的巨龙,依然游动于崇山峻岭之间……
其实栈道也是很利害,工程难度绝对比驰道还大,而且有清晰的遗迹留存。
栈道感觉是些非常艰险的特殊地段的道路,直道和驰道则属于交通大动脉,国家干线公路
flyer 发表于 2011-12-14 22:39
栈道感觉是些非常艰险的特殊地段的道路,直道和驰道则属于交通大动脉,国家干线公路
秦的标准化工作做得似乎相当可以
古代高速公路,一点不为过.
我在看会不会有人出来喷
我希望这是纯粹的技术、历史、考古和学术探讨,不要扯任何政治话题,没意思,历史板块至少目前看来还是清净 的
秦的军国体制,是比较极端的重积累轻消费的例子,不长久啊——尽管在军制、标准化方面的成绩,后人(古人)无法企及。
苏联算不算是秦帝国的现代翻版?
晕,难不成祖龙是穿越过去的现代人?
……从图片上看,这个路是秦时期的——完全不可能。
项少龙教导的嘛 肯定很厉害就是
当时的高铁
秦时代标准化这一点太牛逼,就是没有继续啊,否则中国真的不得了。
后世应该在不断的修缮,否则决难保持到现在
海军中将1 发表于 2011-12-15 16:16
晕,难不成祖龙是穿越过去的现代人?
我一直这么想啊。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最给力的还是各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啊。明显是土鳖建国后教育出来的人穿越过去的。各种挖土各种刨坑啊,祖龙陛下。
furi82 发表于 2011-12-15 20:58
后世应该在不断的修缮,否则决难保持到现在
西汉以后,恢复分封制,原来的秦的郡县制很大程度上被废除了,秦的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已经没有了,也没有秦代那么多大规模的长途运输和运兵,很多时候的运输集中在诸侯国内,因此全国范围的长距离驰道也迅速荒废了,这是和政治密切习惯的一种东西
脑袋都坏了
2000多年风吹雨打还不腐烂……

天顶星的防腐技术??
2011-12-17 13:53 上传



驰道跑山顶上,马车怎么跑?劈山凿石的盘山公路还差不多。类似秦驰道的玩意,西周就有,去读读诗经好了。本来是为了驿递和调兵而设。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帝国啊,既空前也绝后的,可惜中国没有按照始皇帝的法家路子继续走下去。
奥尔洛夫 发表于 2011-12-19 16:37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帝国啊,既空前也绝后的,可惜中国没有按照始皇帝的法家路子继续走下去。
应该说秦的法家搞的太酷了
奥尔洛夫 发表于 2011-12-19 16:37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帝国啊,既空前也绝后的,可惜中国没有按照始皇帝的法家路子继续走下去。
哈哈哈,秦的法家搞得果然好,十几年后全国人民都痛恨秦朝,全国造反给推了
汉不喜欢法家,结果搞出了战国之后第一长、最强王朝两汉400多年
"百代都行秦王政,祖龙虽死魂犹在”
刘邦入关中,萧何立马取得了秦国的律法简。汉朝不过是披着儒家道家外衣的法家治国而已。
mcw 发表于 2011-12-19 22:38
"百代都行秦王政,祖龙虽死魂犹在”
刘邦入关中,萧何立马取得了秦国的律法简。汉朝不过是披着儒家道家外衣 ...
西汉初期汉承秦制,但很多秦律实际成为具文,比如挟书令。西汉基本是王霸道杂用,谈不上儒外法内。
我还以为是大秦铁路呢。。。
呵呵,参见祖宗筑路也一般,秦驰道也莫要吹
原文标题是4月1日梦游,  还不明白啥意思,
假新闻,早辟谣了。
那图是真的就。。。几千年了在地标植被边上竟如此善存
出这些新闻的人就和抗战神剧的那些一样,当诛。楼主用心良苦,骇师悔教。良苦之处不在百行词句,而在端首炳照
几千年了,竟然裸露得木头还没腐朽,如果山上两边的马怎么跑。质疑下
中国封建社会效法的是内法外儒!
中国朝代三大吹:秦宋明
上海红军战士 发表于 2011-12-15 10:36
苏联算不算是秦帝国的现代翻版?
秦国是战时法制体质,重农重军。苏联是计划经济,重军缺不重农。
其实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是很深刻的,管仲的学说在绝对是其中翘楚。管仲居然在那个时代提出了“欲称霸天下,必须先有称霸天下的经济实力”,齐国一直是按管仲的思路发展,其后数百年从未跌出天下一流强国的行列。越了解管仲,就越觉得他莫不是穿越者?资源垄断有没有、经济战灭国有没有?美国用石油搞垮苏联的那手,简直就是山寨了管仲用粮食搞跨鲁国。
fanzl1984 发表于 2011-12-19 21:16
应该说秦的法家搞的太酷了
准确的说,门阀没弄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