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门厮杀---在非洲SU-27击落米格-29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38:24


本文来自:http://iask.sina.com.cn/b/15428491.html。。。。。不会发链接,勿怪!
“同门兄弟”的厮杀。先从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分别获得苏-27和米格-29开始说起……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东为浩瀚的印度洋,北部是连接地中海和印度洋的红海和亚丁湾,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埃塞俄比亚虽然是非洲最贫穷国家之一,但高度重视空中现代化建设。1997年,埃塞俄比亚耗资约1.5亿美元,从俄罗斯购买了8架现代化的苏-27战斗机。1998年12月,埃塞俄比亚开始部署苏-27,得到了俄罗斯的技术支持,包括协助战斗机的组装和进行人员培训等。由于飞行技术复杂以及边境局势紧张,埃塞俄比亚政府不得不雇请一些俄罗斯退役飞行员驾驶苏-27,以确保空中飞行安全。

然而,埃塞俄比亚苏-27部队还没来得及投入实战,就损失两架。其中,就在部署当月,一架苏-27进行夜间训飞,突然坠毁,飞行员阿巴尼耶死亡。这是埃塞俄比亚损失的第一架苏-27战斗机。1999年1月6日,俄罗斯飞行员梅津驾驶一架刚组装的苏-27空中试飞,战斗机突然坠毁。眼疾手快的梅津跳伞逃生,活了下来。

与米格-29编队首次大恶战

厄立特里亚是在1998年夏购买10架米格-29战斗机的,得到了乌克兰教官的技术支持。

米格-29是与苏-27同期部署的苏联高性能战斗机,配备两台RD-33涡扇发动机,空重大约11吨,最大载弹量为4吨,可以携带6枚导弹空战格斗,最大航速为240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为1.8万米,最大航程为1500公里。

1999年2月25日上午,4架米格-29战斗机空中巡逻,突然发现2架苏-27战斗机,便开始拦截作战。两架苏-27是由埃塞俄比亚飞行员驾驶的,正进行空中巡逻。

苏-27先进的雷达探到米格-29战斗机飞近。埃塞俄比亚飞行员试图返航脱离。然而,求战心切的米格-29战斗机编队不顾距离远,迅速发射了多枚苏制AA-10导弹。AA-10是雷达制导的中距离空战导弹,可以追杀大约40公里范围的敌机。然而,苏联该型导弹早在1985年就投入使用,电子技术性能很一般。

21米长的苏-27属于重型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达30吨,最大载弹量为6吨,能够携带10枚导弹进行空战,最大航程达4000公里,配备了两台具有矢量推力的AL-31F发动机,机动性能比米格-29强得多。埃塞俄比亚苏-27编队发现导弹杀来后,立即发挥自己长处,机动规避,成功地逃脱了AA-10的追杀。

苏-27战斗机长机决定反击。长机飞行员瞄准目标后,向米格-29编队连续发射了几枚AA-10导弹。然而,由于距离远等原因,AA-10导弹没击中任何米格-29战斗机。虽然如此,米格-29战斗机编队也不得不终止进攻。这时,苏-27编队再次开始了导弹攻击。机动性欠佳的米格-29编队终于支撑不住,其中一架被一枚AA-11近距离格斗导弹击落。这是埃塞俄比亚苏-27战斗机部队第一次击落米格-29战斗机。

4架米格-29编队反遭2架苏-27编队打击。然而,厄立特里亚米格-29战斗机部队没有气馁,继续寻找战机。次日,一架米格-29战斗机为米格-21战斗机编队对地攻击提供空中护航,遭到一架苏-27战斗机拦截。双方再次发生空战。米格-29战斗机再次被击落。 在两次空中遭遇战中,苏-27战斗机全部获胜,自己没被击落一架。在其后很长时间里,灰心丧气的厄立特里亚空军很少出动米格-29拦截苏-27。

一只飞鸟重创苏-27

边境冲突仍在继续。2000年5月16日,厄立特里亚空军展开反击,不顾苏-27战斗机的技术优势,毅然派出米格-29战斗机编队支援对地作战。苏-27战斗机编队发现空中目标后,展开空中拦截。其中,一架苏-27发射了一枚AA-10中距离导弹,成功击中了一架米格-29。那架米格-29受到重创后,不得不摇摇晃晃地往基地逃去,最后通过摔机着陆方式迫降阿斯马拉基地。

两天后,厄立特里亚防空部队发现埃塞俄比亚米格-21战斗机编队,急忙命令两架米格-29升空拦截。米格-29编队升空后,长机发射了多枚AA-10导弹,但性能差得很远的米格-21没有被击落一架。

双方开始进行近距离格斗。米格-29使用30毫米航炮成功地击落一架米格-21。几分钟后,埃塞俄比亚两架苏-27战斗机编队赶来增援。然而,一架苏-27还没来得及空战,就与一只大鹰撞上了。这架受了重伤的苏-27不得不退出战斗,开始艰难的返航。这是苏-27战斗机第一次在空中作战中受到重创。

剩下的一架苏-27虽然势单力薄,但威力依旧,使用一枚AA-10导弹击落了一架米格-29。从此,屡战屡败的厄立特里亚米格-29战斗机部队越来越谨慎,很少与屡战屡胜的苏-27战斗机进行空中厮杀。

苏-27是非洲地区最现代化的战斗机之一。在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整个边境冲突中,埃塞俄比亚苏-27战斗机多次进行空中作战,一直保持着空战不败的纪录,成为闻名非洲的“空战之王”。

下面是1999年苏-27击落米格-29的细节——

1999年2月25日早上,由雇用的俄罗斯飞行员驾驶的2架埃空军苏-27战斗机在埃、厄两国边界的白德密地区上空编队巡航,长机驾驶员是原俄罗斯空军弗阿切斯拉夫·梅津上校。编队飞行不久,地面指挥中心紧急通知梅津,在其十点钟方向160公里外距离上发现了敌机群。很快,苏-27上的雷达就发现了目标,显示屏上出现了几个闪烁的光点。梅津定睛一看,竟有4个,这意味着他的双机编队将面临两倍于己的敌机,但此时他还不知道对手正是厄空军刚刚装备不久的米格-29。

几分钟后,雷达显示双方的距离进入了100公里,苏-27上的OEPS-27型光电探测系统也准确地捕捉到了目标。突然间,机上的“警笛”(Beryoza)雷达预警系统发出了“嘀、嘀、嘀”的鸣叫声:自己的座机已经被敌方雷达锁定了,梅津知道情况不妙,紧握着操纵杆的手心里不禁渗出了汗水。“注意!敌机向我们发射了导弹!”梅津的耳机中传来了僚机飞行员的大叫。经验老到的梅津立即命令僚机跟随其一同进行规避飞行,两架苏-27作出了大迎角翻转,并打开了位于翼尖的主动电磁干扰器,对敌方制导雷达实施电子干扰。几乎与此同时,迎面而来的4枚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擦着2架苏-27的机翼掠过。

躲过一劫的梅津长出了一口气,他甚至看清楚了来袭导弹的尾翼。这种导弹对他而言再熟悉不过了,正是前苏联战斗机使用的标准武器R-27型(北约代号AA-10,绰号“白杨”)中矩空对空导弹。梅津很快带领僚机飞入攻击位置,并用雷达系统锁定了敌机。由僚机首先向右侧2架敌机发射了2枚同样的R-27型导弹,梅津密切注视着雷达显示屏,很快出现了两块很大的光斑。这意味着对方施放了干扰弹,2枚导弹受其干扰而偏离了目标。

随着双方不断接近,逐渐进入了可视距离。梅津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对手是厄空军的米格-29,他将武器发射控制系统切换到了R-73型(北约代号AA-11“射手”)近距格斗导弹。这种导弹使用红外线寻的头制导,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全向攻击,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出色的近距空对空格斗导弹之一。梅津佩戴的NSTs-27型头盔瞄准具,只需简单地转动头部即可对准目标进行跟踪和锁定。当瞄准具对准一架米格-29后,他用食指轻轻地按动了发射钮。短短一两秒间,R-73型导弹就完成了点火、电源接通、解除保险的全过程。随着导弹尾部喷出一道烈焰,R-73脱离了导轨,像离弦之箭一般直射向厄空军的米格-29。

由于距离太近,目标机米格-29来不及施放红外线干扰弹,只得拼命地急转弯进行规避飞行。然而,R-73就像发现了猎物的雄鹰一般死死地咬住它不放,两者之间的距离不断地缩小。终于,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导弹击中了这架米格-29的右侧机身,一团耀眼的火球空中炸开。厄空军飞行员在最后一刻用弹射座椅成功地逃生。

打完了导弹,30毫米机炮定乾坤

第二天,埃、厄两国空军又分别出动了苏-27和米格-29编队,在白德密地区上空再度展开了激烈的空战。像前一天的战斗一样,双方都先后在远距离和近距离发射了许多枚R-27型和R-73型导弹,但都无一中的。但是,米格-29的燃料携带量只有苏-27的一半,很快就由于燃料将尽而被迫返航。带领埃空军编队的梅津抓住这个机会,紧追厄空军米格-29编队。

由于导弹耗尽,梅津只得利用苏-27上的30毫米速射机关炮对前方的米格 -29频频开火,展开了一场类似二战时期的空中追击战。伴随着一串串橘红色的弹迹,终于有一架厄空军的米格-29被击中,机尾拖出滚滚浓烟坠向地面。剩余的厄空军飞机返回基地,埃空军编队担心遭到防空导弹的攻击也随即返航。其后,厄空军的米格-29再也没有大规模出击,苏-27和米格-29在非洲之角的较量就此告终。

对苏-27和米格-29而言,这场较量是至今为止在它们之间进行的惟一一次实战交火。结果是米格-29被击落2 架,苏-27无一损失。原因是多方面的。厄立特里亚飞行员的驾驶技巧比埃塞俄比亚雇用的俄罗斯飞行员稍逊一筹;同时,厄空军使用的R-27型导弹为乌克兰制造,在稳定性和准确性上差于埃空军使用的俄罗斯产同型导弹;更为重要的原因应是苏-27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均优于米格-29,在近距离空战格斗中占有明显的优势

本文链接

本文来自:http://iask.sina.com.cn/b/15428491.html。。。。。不会发链接,勿怪!
“同门兄弟”的厮杀。先从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分别获得苏-27和米格-29开始说起……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东为浩瀚的印度洋,北部是连接地中海和印度洋的红海和亚丁湾,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埃塞俄比亚虽然是非洲最贫穷国家之一,但高度重视空中现代化建设。1997年,埃塞俄比亚耗资约1.5亿美元,从俄罗斯购买了8架现代化的苏-27战斗机。1998年12月,埃塞俄比亚开始部署苏-27,得到了俄罗斯的技术支持,包括协助战斗机的组装和进行人员培训等。由于飞行技术复杂以及边境局势紧张,埃塞俄比亚政府不得不雇请一些俄罗斯退役飞行员驾驶苏-27,以确保空中飞行安全。

然而,埃塞俄比亚苏-27部队还没来得及投入实战,就损失两架。其中,就在部署当月,一架苏-27进行夜间训飞,突然坠毁,飞行员阿巴尼耶死亡。这是埃塞俄比亚损失的第一架苏-27战斗机。1999年1月6日,俄罗斯飞行员梅津驾驶一架刚组装的苏-27空中试飞,战斗机突然坠毁。眼疾手快的梅津跳伞逃生,活了下来。

与米格-29编队首次大恶战

厄立特里亚是在1998年夏购买10架米格-29战斗机的,得到了乌克兰教官的技术支持。

米格-29是与苏-27同期部署的苏联高性能战斗机,配备两台RD-33涡扇发动机,空重大约11吨,最大载弹量为4吨,可以携带6枚导弹空战格斗,最大航速为240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为1.8万米,最大航程为1500公里。

1999年2月25日上午,4架米格-29战斗机空中巡逻,突然发现2架苏-27战斗机,便开始拦截作战。两架苏-27是由埃塞俄比亚飞行员驾驶的,正进行空中巡逻。

苏-27先进的雷达探到米格-29战斗机飞近。埃塞俄比亚飞行员试图返航脱离。然而,求战心切的米格-29战斗机编队不顾距离远,迅速发射了多枚苏制AA-10导弹。AA-10是雷达制导的中距离空战导弹,可以追杀大约40公里范围的敌机。然而,苏联该型导弹早在1985年就投入使用,电子技术性能很一般。

21米长的苏-27属于重型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达30吨,最大载弹量为6吨,能够携带10枚导弹进行空战,最大航程达4000公里,配备了两台具有矢量推力的AL-31F发动机,机动性能比米格-29强得多。埃塞俄比亚苏-27编队发现导弹杀来后,立即发挥自己长处,机动规避,成功地逃脱了AA-10的追杀。

苏-27战斗机长机决定反击。长机飞行员瞄准目标后,向米格-29编队连续发射了几枚AA-10导弹。然而,由于距离远等原因,AA-10导弹没击中任何米格-29战斗机。虽然如此,米格-29战斗机编队也不得不终止进攻。这时,苏-27编队再次开始了导弹攻击。机动性欠佳的米格-29编队终于支撑不住,其中一架被一枚AA-11近距离格斗导弹击落。这是埃塞俄比亚苏-27战斗机部队第一次击落米格-29战斗机。

4架米格-29编队反遭2架苏-27编队打击。然而,厄立特里亚米格-29战斗机部队没有气馁,继续寻找战机。次日,一架米格-29战斗机为米格-21战斗机编队对地攻击提供空中护航,遭到一架苏-27战斗机拦截。双方再次发生空战。米格-29战斗机再次被击落。 在两次空中遭遇战中,苏-27战斗机全部获胜,自己没被击落一架。在其后很长时间里,灰心丧气的厄立特里亚空军很少出动米格-29拦截苏-27。

一只飞鸟重创苏-27

边境冲突仍在继续。2000年5月16日,厄立特里亚空军展开反击,不顾苏-27战斗机的技术优势,毅然派出米格-29战斗机编队支援对地作战。苏-27战斗机编队发现空中目标后,展开空中拦截。其中,一架苏-27发射了一枚AA-10中距离导弹,成功击中了一架米格-29。那架米格-29受到重创后,不得不摇摇晃晃地往基地逃去,最后通过摔机着陆方式迫降阿斯马拉基地。

两天后,厄立特里亚防空部队发现埃塞俄比亚米格-21战斗机编队,急忙命令两架米格-29升空拦截。米格-29编队升空后,长机发射了多枚AA-10导弹,但性能差得很远的米格-21没有被击落一架。

双方开始进行近距离格斗。米格-29使用30毫米航炮成功地击落一架米格-21。几分钟后,埃塞俄比亚两架苏-27战斗机编队赶来增援。然而,一架苏-27还没来得及空战,就与一只大鹰撞上了。这架受了重伤的苏-27不得不退出战斗,开始艰难的返航。这是苏-27战斗机第一次在空中作战中受到重创。

剩下的一架苏-27虽然势单力薄,但威力依旧,使用一枚AA-10导弹击落了一架米格-29。从此,屡战屡败的厄立特里亚米格-29战斗机部队越来越谨慎,很少与屡战屡胜的苏-27战斗机进行空中厮杀。

苏-27是非洲地区最现代化的战斗机之一。在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整个边境冲突中,埃塞俄比亚苏-27战斗机多次进行空中作战,一直保持着空战不败的纪录,成为闻名非洲的“空战之王”。

下面是1999年苏-27击落米格-29的细节——

1999年2月25日早上,由雇用的俄罗斯飞行员驾驶的2架埃空军苏-27战斗机在埃、厄两国边界的白德密地区上空编队巡航,长机驾驶员是原俄罗斯空军弗阿切斯拉夫·梅津上校。编队飞行不久,地面指挥中心紧急通知梅津,在其十点钟方向160公里外距离上发现了敌机群。很快,苏-27上的雷达就发现了目标,显示屏上出现了几个闪烁的光点。梅津定睛一看,竟有4个,这意味着他的双机编队将面临两倍于己的敌机,但此时他还不知道对手正是厄空军刚刚装备不久的米格-29。

几分钟后,雷达显示双方的距离进入了100公里,苏-27上的OEPS-27型光电探测系统也准确地捕捉到了目标。突然间,机上的“警笛”(Beryoza)雷达预警系统发出了“嘀、嘀、嘀”的鸣叫声:自己的座机已经被敌方雷达锁定了,梅津知道情况不妙,紧握着操纵杆的手心里不禁渗出了汗水。“注意!敌机向我们发射了导弹!”梅津的耳机中传来了僚机飞行员的大叫。经验老到的梅津立即命令僚机跟随其一同进行规避飞行,两架苏-27作出了大迎角翻转,并打开了位于翼尖的主动电磁干扰器,对敌方制导雷达实施电子干扰。几乎与此同时,迎面而来的4枚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擦着2架苏-27的机翼掠过。

躲过一劫的梅津长出了一口气,他甚至看清楚了来袭导弹的尾翼。这种导弹对他而言再熟悉不过了,正是前苏联战斗机使用的标准武器R-27型(北约代号AA-10,绰号“白杨”)中矩空对空导弹。梅津很快带领僚机飞入攻击位置,并用雷达系统锁定了敌机。由僚机首先向右侧2架敌机发射了2枚同样的R-27型导弹,梅津密切注视着雷达显示屏,很快出现了两块很大的光斑。这意味着对方施放了干扰弹,2枚导弹受其干扰而偏离了目标。

随着双方不断接近,逐渐进入了可视距离。梅津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对手是厄空军的米格-29,他将武器发射控制系统切换到了R-73型(北约代号AA-11“射手”)近距格斗导弹。这种导弹使用红外线寻的头制导,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全向攻击,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出色的近距空对空格斗导弹之一。梅津佩戴的NSTs-27型头盔瞄准具,只需简单地转动头部即可对准目标进行跟踪和锁定。当瞄准具对准一架米格-29后,他用食指轻轻地按动了发射钮。短短一两秒间,R-73型导弹就完成了点火、电源接通、解除保险的全过程。随着导弹尾部喷出一道烈焰,R-73脱离了导轨,像离弦之箭一般直射向厄空军的米格-29。

由于距离太近,目标机米格-29来不及施放红外线干扰弹,只得拼命地急转弯进行规避飞行。然而,R-73就像发现了猎物的雄鹰一般死死地咬住它不放,两者之间的距离不断地缩小。终于,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导弹击中了这架米格-29的右侧机身,一团耀眼的火球空中炸开。厄空军飞行员在最后一刻用弹射座椅成功地逃生。

打完了导弹,30毫米机炮定乾坤

第二天,埃、厄两国空军又分别出动了苏-27和米格-29编队,在白德密地区上空再度展开了激烈的空战。像前一天的战斗一样,双方都先后在远距离和近距离发射了许多枚R-27型和R-73型导弹,但都无一中的。但是,米格-29的燃料携带量只有苏-27的一半,很快就由于燃料将尽而被迫返航。带领埃空军编队的梅津抓住这个机会,紧追厄空军米格-29编队。

由于导弹耗尽,梅津只得利用苏-27上的30毫米速射机关炮对前方的米格 -29频频开火,展开了一场类似二战时期的空中追击战。伴随着一串串橘红色的弹迹,终于有一架厄空军的米格-29被击中,机尾拖出滚滚浓烟坠向地面。剩余的厄空军飞机返回基地,埃空军编队担心遭到防空导弹的攻击也随即返航。其后,厄空军的米格-29再也没有大规模出击,苏-27和米格-29在非洲之角的较量就此告终。

对苏-27和米格-29而言,这场较量是至今为止在它们之间进行的惟一一次实战交火。结果是米格-29被击落2 架,苏-27无一损失。原因是多方面的。厄立特里亚飞行员的驾驶技巧比埃塞俄比亚雇用的俄罗斯飞行员稍逊一筹;同时,厄空军使用的R-27型导弹为乌克兰制造,在稳定性和准确性上差于埃空军使用的俄罗斯产同型导弹;更为重要的原因应是苏-27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均优于米格-29,在近距离空战格斗中占有明显的优势

本文链接
这科普帖子有很强的指向性
上世纪80年代,TB的歼7战斗机经常互相厮杀。
三哥有好多29的吧
shijian2008 发表于 2011-11-29 19:17
上世纪80年代,TB的歼7战斗机经常互相厮杀。
两伊??  
具体都有哪
波斯没装备过小7吧,他们有沙漠猫
唉。。五大LM都玩两边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