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岛遗事(更新:4号公路战役之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9:38:22


                                                                     中南半岛遗事
                                                     从横扫越北到那产(Na San)之战


一,初战告捷

所谓越北,是越南人对Cao (binh)高平省 Bac( can) 北件省Lang (son)谅山省三省的称呼。
1950年,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来自中国的顾问和援助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正在越北的深山老林之间苦苦坚持的越盟手里。在此之前,法国殖民军步步紧逼,已经把胡伯伯率领的越盟(Viet Minh)压缩到中越边境的狭长地带内,靠着越北的险恶的地理环境和困兽犹斗的精神,加上法国殖民军战线太长,兵力不足,越盟熬过了几次险象环生的危机,终于等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胡伯伯从越共中央唯一的一台小型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欣喜若狂。1950年1月18日,中国和越盟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了纪念中越建交,越南政府决定:1月18日为越南外交胜利纪念日)。而当年早春出现在中国边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更是让胡伯伯泪流满面。。。为了便于获得援助,也为了更加安全一些,胡伯伯拖着瘦弱的身体,在越北的丛林里徒步走了17天,到达了离中国边境非常近的一个村寨,在这里,天气晴好的时候,甚至可以远远地看到中国境内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可是法国人根本就没打算给胡伯伯寄予厚望的新中国面子(没有经历朝鲜战争,中国人在西方人眼里仍然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在一次胡伯伯召开会议的当口,法军飞机突然凌空而至,对越共中央所在的村子进行了猛烈地扫射和轰炸,紧接着2个伞兵连实施了空降,很明显,这是要把越共中央一网打尽,毫无准备的越盟立即乱作一团,在村子里人仰马翻,群众,干部甚至包括军人都撒丫子四散奔逃的危急时刻,胡伯伯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决定向中国方向实施战略转移,虽然他年事已高,可花甲之年的他在转移过程中健步如飞,狭窄陡峭的山路,茂密的丛林挡不住他矫健的步履,他如履平地,连跟随他的年轻的警卫员和其他中央同志都追之不及,只能一路紧跟在他老人家的身后。
   
胡伯伯终于一马当先到了中国边境,在那里他遇到了已经集结完毕的1个连的解放军边防部队,这才化险为夷。随后,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在众人的苦劝下,胡伯伯没有返回他在越北的根据地,而是就地转道昆明,去北京拜见刘少奇和恩相(当时太祖还在莫斯科访问),乞求援助。随同他一起去北京的还有越南外交部长黄明鉴,驻华代表黄文欢,李班和阮山。

1月24日,他和恩相进行了会谈,一落座,胡伯伯就立即开始大倒苦水,他含泪说起法国人在美国援助下对越盟大肆打压,已经把他们逼得几乎走投无路了,越南人民用大刀和梭镖英勇地抵抗着法国人的飞机大炮坦克车。。。(胡伯伯似乎忘了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越盟弄到了不少日制武器,按照法国人的资料,1945年底越盟拥有35000件轻武器,包括手枪,步枪和卡宾枪,1350挺轻机枪,200门迫击炮和各型火炮54门)他甚至恳求太祖直接出动解放军助战,出于国际关系的考虑,在莫斯科的太祖拒绝了直接出兵的要求,不过答应给越盟提供物资援助,并且派出中国顾问团协助越盟指挥作战。

在北京收到了满意的答复,胡伯伯信心倍增,随后上莫斯科去会见斯大叔,2月3日,胡伯伯抵达莫斯科,和蔼的斯大叔听取了胡伯伯的工作汇报,他对胡伯伯的处境表示同情,声称苏联是坚决支持印度支那人民反对法国殖民者的,同样也答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斯大叔果然是实在人,胡伯伯尚未离开莫斯科,苏联赠送他的军火就已经准备好了------包括闻名遐迩的毛瑟98K步枪,大名鼎鼎的MG42通用机枪等等总共3000支德国枪。只可惜胡伯伯不是军火专家,也不是古董商,竟然对斯大叔的珍贵礼物腹诽不已,甚至扬言说要把这些枪拉倒博物馆去。

1950年4月,第一批来自中国的军火和物资终于送到了和叫花子差不多的越盟部队手里,是越军急需的42万发美制30步机枪弹和9万发英制30机枪弹,还有1200支步机枪。广西军区抽调了1个汽车团,开辟了从柳州经南宁到越南边境的运输线,运输军火,粮食等物资。同时由越南内地开赴中国境内进武装和培训的新建的308师和174团,209团也分别在云南砚山,广西西靖开始训练。仅仅在4-5月份,根据法国人的估计,越盟就从中国接收了50000支步枪,200挺机关枪,100挺中型机枪,30门迫击炮,以及数量不明的火箭筒,无坐力炮和120mm重迫击炮。从5月到9月份,越盟再次收到从中国方面运来的40000支步枪,125挺机关枪,75门迫击炮,3000箱各种弹药,870吨各种军用物资。

靠着中国的军火武装起来的越盟部队第一次有了和法军进行正面对抗的实力和勇气。。。好吧,虽然在身经百战的中国顾问眼里,那种勇气实在是很成问题的。。。首选的攻击目标是法军占领下的越北重镇和交通要道,因为这些目标严重阻碍了越盟从中国获取大量的援助,即使从自身利益考虑,越盟也必须要夺取这些直接威胁越共中央安全的据点。

无论怎样,1950年5月25日,越盟破天荒第一次开始进攻法军在越北地区严密设防的据点-------东溪(Dong Khe),2500越军猛攻4号公路上的这个重要战术据点。即使是普通军校生也看得出,这一次攻击如果成功的话,将毫无疑问地切断高平省和谅山省的联系,从而将彻底动摇法国在整个越北地区的布局。事实上,早在50年2月至4月份,越盟最高军事指挥官武元甲(化名:文哥。因为他是教书匠出身,总想着自己是文化人。)已经发起了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沿着红河河谷展开,控制了靠近北部湾的中越边境的西北地区,从而使这里成为了越盟的根据地,只不过越盟还没有控制4号公路。这次进攻东溪完全出乎法军的意料之外,因为此前越盟已经有很长时间不敢主动进攻法军据点了,在付出惨重伤亡后,越盟占领了东溪,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2天之后,5月27日夜,法军出动伞兵部队,一举将立足未稳的越盟赶出了东溪,并且由外籍军团1个连防守这个据点。

眼看着自己的部队换装了却还是如此不中用,胡伯伯和文哥都心急如焚,当年7月7日,在越共中央一再恳求和催促下,陈赓带领1个工作组离开了昆明,走了20多天,到达了当时越共中央的所在地太原省的一处小平坝那里。受到了胡伯伯和越共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热烈欢迎,他们迫切希望陈赓能够尽快打开局面。好早日摆脱这种一夕数惊的黑暗日子。陈赓在简单地听取了越盟干部的情况汇报后,决定亲自到越盟的高级指挥部去走走看看,顺便同韦国青率领的顾问团其他同志会合,早在4月17日,遵照太祖的命令,中央军委下令从二野,三野,四野各抽调1个师(包括师,团,营全套顾问),从三野选调顾问团团部人员,从四野选调1个军官学校的全套的教员及顾问,共同组成赴越军事顾问团。4月23日,军委再次命令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军区和军委炮兵司令部增调营以上13名干部,参加顾问组,准备担任越军高级指挥机关和军队的军事、政治、后勤顾问或助理顾问。7月下旬,军事顾问团正式建立,79名干部、250名随员,在团长韦国清、副团长梅嘉生、邓逸凡率领下,于8月12日拂晓到达越军总部所在地广渊。

此时,越军第一批在中国境内训练的部队也差不多快出师了。第308师,209和174独立团,随着这些部队陆续开赴前线,有了底气的越盟干部的胆子似乎又大了些,在讨论如何进行边界战役时,一部分干部提出趁法军不备,先机攻占4号公路最北端的重要据点高平。这些人开始游说胡伯伯,除了高呼“决战决胜”的口号之外,对军事一窍不通的胡伯伯此时还是比较谦虚地向陈赓请教了这个问题。陈赓认为,战役的指导方针还是立足于消灭法军的有生力量,以改变越北战场敌强我弱的整体态势,争取主动权。而越盟的部队还缺乏攻坚战经验(后面我们会很快看到越盟的攻坚战能力),所以还是以先攻击高平和谅山之间的小据点东溪比较划算,再切断4号公路,南下围攻七溪,迫使法军出援,伺机以运动战歼灭法军主力。虚怀若谷的胡伯伯全盘接受了陈赓的建议,并且在越共中央常委会上公开支持这个方案,在他的威势下,越共中央通过了决议,陈赓方案最终成为了边界战役的指导方针。

到了9月初,经过中国顾问团的努力的训练和整补,越盟的部队已经有了个大致的样子,据法军的统计,越盟有70个营的正规军约10万人,33个营的地方部队约4万人,还有大约6万辅助人员。法军在越北地区有13个营,约11000人。
可是从9月3日起,法军飞机开始连续轰炸越军总部广渊。并且加强了对4号公路沿线的空中侦察,另据报告,谅山,东溪一带法军调动频繁,东溪守军已得到1个连的增援,并且开始加修防御工事。除此之外,令人担忧的事情接二连三,2名越军侦查员在东溪执行任务时被俘,更夸张的是,另外308师2个营级干部外出侦察,下落不明,至今未归。显然,突袭东溪的计划很可能已经泄露。陈赓对此非常恼火,他直接打电话给越军总参谋部长黄文泰,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并且要求以后不得发生类似事情。此时,原先气冲斗牛的越军的某些干部又开始担心敌军兵力增加,进攻的东溪的决心动摇了。陈赓冷静地分析了局势,认为法军兵力调整无非一是换防,二是调整部署。但不管哪一种可能性,就东溪而言,越军依然占据压倒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只要严格执行预定的作战计划,就完全有把握取得胜利。于是他坚定先打东溪的决心不变。他的态度影响了文哥和其他人,越军指挥部决心原计划不变!
9月15日晚,胡志明,陈赓,武元甲都随着越军部队到了东溪附近。当晚,在又一次审核了作战计划后,武元甲和陈赓决定,按时发起进攻!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紧张准备,1950年9月16日拂晓,越盟部队按计划向东溪发起进攻!按照中国顾问团“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要求,越军集中了174和209团,以及第11和426独立营,第95炮兵团(3个炮兵营)总计11个营,7000人的兵力发起进攻,东溪守军是法国外籍军团第3步兵团第2营的第5和第6连,还有一些伪军共350多人。(越军进攻的兵力按照英文资料是5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共6个营,这里是按照中国顾问团回忆录的数字)。如此大的优势,按照中国顾问团的想法,这么着一个上午就该结束战斗了吧。。。胜利的红旗应该和早晨的太阳一起升起在东溪城头的。。。战斗一开始,担任主攻的174团首先扫清了东溪以北和西北方向的外围据点,占领了攻击出发位置。可是,离谱的事情马上就来了,另外一个主攻团209团却居然和前线指挥部失去了联系!直到当天下午才搞清楚其具体位置,总攻不得不推迟到黄昏时分,攻击已经失去突然性,法军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

总攻击发起后,在3个炮兵营的炮火支援下,174团,209团和第11营,426营从不同方向相继向城区发起攻击,午夜时分,陈赓接到了越军指挥部打来的电话,武元甲喜滋滋的告诉他,各部队已经突入敌军核心阵地,战斗即将胜利结束!陈赓这才放心去睡了。可这一觉还没睡完,9月17日凌晨,武元甲的电话又来了,原先的情况有误!部队根本就没有突入敌核心阵地!现正与敌僵持!

此时的文哥已经没有上半夜的兴奋劲头了,前线战况不利的报告不断送到他手里“敌军负隅顽抗,垂死挣扎,部队进攻受挫!”“法军发起了反冲击,冲进去的部队被打出来了!”“请求炮火支援!”“炮兵呢?”。。。支援的炮兵的确在不停的开火,可炮弹都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天色渐渐亮了,武元甲担心法军飞机轰炸,准备将部队撤出城区。陈赓不同意,他在电话里强调各部队应先巩固已占领的阵地,否则不但要前功尽弃,而且以现在越军的素质,在撤退时一旦稍一不慎,就可能因为暴露在敌军的火力下遭到不应有的损失。可是,他的正确意见没有被接受!攻入城区的越军各部队已经开始撤退了,正如他所言,由于部队组织混乱,各级干部根本无法掌握住部队,在争先恐后的撤退中,遭到了法军飞机的扫射轰炸,损失很大。
早饭后,陈赓来到前线指挥部,问武元甲到底是怎么搞的。文哥吞吞吐吐地说了一些情况,主要原因是部队没有严格遵守作战计划的时间,各级指挥员大多没有随同部队一起运动,而各指挥所的位置又普遍太靠后,加上通讯联络不通畅,以致不能掌握部队行动的确切情况,更别说对部队实施有效指挥了。陈赓帮助文哥找出毛病后,又总结了经验教训,重新调整了攻击部署。
一个上午过去了,越军前线指挥部开始人声鼎沸,越盟的高级指挥员们开始声嘶力竭地下达新的攻击命令,他们对着电话喊着骂着,命令部队下次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冲进去,下面的指挥员则拼命抱怨敌人火力凶猛,炮兵支援不力,友军不动如山。。。

对于这场初战,陈赓是和胡伯伯打了保票的,而且胡伯伯也的确是给予陈赓支持的,只不过战役发起前夕,胡志明前来看望陈赓和顾问团领导。胡志明对陈赓说:部队都交给你指挥了,但有一条,只许打胜,不许打败。陈赓对越盟新部队的战斗力之低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因此没敢说大话,只是表示:打胜仗主要靠越南军民,但我一定尽力协助指挥打好这一仗,不辜负胡主席期望。可陈赓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部队是如此的不中用!从军多年,陈赓早就忘了自己上一次是什么时候为了歼灭数百敌人而大伤脑筋,是大革命时期?红军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可是,即使是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也没有出现过己方兵力,火力优势如此之大还啃不下几百敌人的情况呀?

当日黄昏,越军各部再次对东溪发起总攻击,至午夜12时左右,占领了部分城区,可是还是无法接近法军核心工事。陈赓这位指挥数十万大军的大将不得不亲自到前线观战,了解第一手的情况。他哭笑不得地发现越军各部队之间明显缺乏协同,大家都想捡便宜,由于进展速度不一,而且一些指挥员耍滑头,使得四面围攻变成一面强攻,使得法军得以集中火力对付主攻部队。针对这种情况,陈赓提出严肃军纪,再次强调各部队一旦占领阵地就必须死守,不要怕和敌军近战,这样可以使得法军无法发挥空中优势。同时改一面突击为四面进攻,东西方面助攻,南北方向主攻。使法军无法招架。
可接下来的一天,仍然毫无进展,法军据守核心据点,困兽犹斗。越军久攻不下,士气越发低落,高级指挥部里,越盟高级指挥员也再也没有吼叫骂人的气势了,只是无精打采第看着地图和沙盘,一筹莫展。下面要求撤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最后连指挥部里的人也开始嘀嘀咕咕地低声讨论撤退的事情来了。当文哥把“前线同志们要求撤退的呼声”告诉在前线观战的中国顾问团时,陈赓发怒了,他立即与韦国青联系,一方面命令他压住越军部队不许后退一步,另外他再次打电话给胡伯伯,让胡伯伯出来搞定。在胡伯伯的压力下,越军的军心终于暂时又稳定下来了。
9月18日凌晨2时,越军又一次向东溪发起总攻击(我为什么要说“又”呢?),这一次,已经精疲力竭的法军再也没有抵挡住越军生力军的猛攻,他们2个连抵抗包括3个炮兵营在内的11个营20倍于己的越军猛攻达3天之久,他们已经够出色了。核心阵地终于被突破,然而,还是一直到上午8时才结束战斗。法军2个连几乎全军覆没,140人被俘,120人阵亡或者失踪,只有12人突围,逃回七溪据点(That Khe)。越军伤亡500多人。
直到那面红旗最终插到了法军指挥部上面,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好好休息的陈赓才长出一口气,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越军174团1营在中国顾问周耀华的指导下表现不凡,1营在营长黎纳木的指挥下首先进攻东溪外围的6号高地,1,2连正面进攻6号高地,3连迂回切断法军退路,机枪连负责火力支援。组织颇有章法,17日清晨就攻下高地。是所有参战部队里首先旗开得胜的。2营在营长孟益勤的指挥下进攻敌核心阵地时,却遭到敌顽强抵抗,伤亡很大,越军干部杀红了眼,一批批往里填人,其漠视人命的“添油”打法,连在一线观战的陈赓都大摇其头,命令停止进攻。中国顾问命令他们使用土工作业结合抵近爆破炸毁敌人的火力点。18日凌晨,爆破得手,法军的最终抵抗被彻底打垮。

第一战,终于艰难地打赢了!

(题外话:关于前文里提到的越军干部建议首先进攻高平的方案,在越军的实际战斗力面前看起来是多么地可笑。高平地势险要,三面环江,背靠大山,工事坚固,守敌较多(1000余人),易守难攻,是块硬骨头。进攻高平要渡水作战,而且只能从一面进攻,既要打纵深,还要打增援的伞兵。中国顾问团早就雄辩地指出:对缺乏攻坚作战经验的人民军,困难尤多,容易打成得不偿失的消耗战。诚然,乘敌不备,突然进攻,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解决战术和技术上的全部困难。首战不胜,对整个战役将产生不利影响。当历史过去将近30年后,中越反目,解放军以重兵压境进攻高平时,由于对地形的险恶估计不足,越南地方部队化整为零不停骚扰,不得不同对方打了一次不划算的消耗战。战后,总指挥许世友也饱受非议和抱怨。。。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高平的确不好打。)


(未完待续)

                                                                     中南半岛遗事
                                                     从横扫越北到那产(Na San)之战


一,初战告捷

所谓越北,是越南人对Cao (binh)高平省 Bac( can) 北件省Lang (son)谅山省三省的称呼。
1950年,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来自中国的顾问和援助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正在越北的深山老林之间苦苦坚持的越盟手里。在此之前,法国殖民军步步紧逼,已经把胡伯伯率领的越盟(Viet Minh)压缩到中越边境的狭长地带内,靠着越北的险恶的地理环境和困兽犹斗的精神,加上法国殖民军战线太长,兵力不足,越盟熬过了几次险象环生的危机,终于等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胡伯伯从越共中央唯一的一台小型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欣喜若狂。1950年1月18日,中国和越盟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了纪念中越建交,越南政府决定:1月18日为越南外交胜利纪念日)。而当年早春出现在中国边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更是让胡伯伯泪流满面。。。为了便于获得援助,也为了更加安全一些,胡伯伯拖着瘦弱的身体,在越北的丛林里徒步走了17天,到达了离中国边境非常近的一个村寨,在这里,天气晴好的时候,甚至可以远远地看到中国境内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可是法国人根本就没打算给胡伯伯寄予厚望的新中国面子(没有经历朝鲜战争,中国人在西方人眼里仍然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在一次胡伯伯召开会议的当口,法军飞机突然凌空而至,对越共中央所在的村子进行了猛烈地扫射和轰炸,紧接着2个伞兵连实施了空降,很明显,这是要把越共中央一网打尽,毫无准备的越盟立即乱作一团,在村子里人仰马翻,群众,干部甚至包括军人都撒丫子四散奔逃的危急时刻,胡伯伯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决定向中国方向实施战略转移,虽然他年事已高,可花甲之年的他在转移过程中健步如飞,狭窄陡峭的山路,茂密的丛林挡不住他矫健的步履,他如履平地,连跟随他的年轻的警卫员和其他中央同志都追之不及,只能一路紧跟在他老人家的身后。
   
胡伯伯终于一马当先到了中国边境,在那里他遇到了已经集结完毕的1个连的解放军边防部队,这才化险为夷。随后,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在众人的苦劝下,胡伯伯没有返回他在越北的根据地,而是就地转道昆明,去北京拜见刘少奇和恩相(当时太祖还在莫斯科访问),乞求援助。随同他一起去北京的还有越南外交部长黄明鉴,驻华代表黄文欢,李班和阮山。

1月24日,他和恩相进行了会谈,一落座,胡伯伯就立即开始大倒苦水,他含泪说起法国人在美国援助下对越盟大肆打压,已经把他们逼得几乎走投无路了,越南人民用大刀和梭镖英勇地抵抗着法国人的飞机大炮坦克车。。。(胡伯伯似乎忘了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越盟弄到了不少日制武器,按照法国人的资料,1945年底越盟拥有35000件轻武器,包括手枪,步枪和卡宾枪,1350挺轻机枪,200门迫击炮和各型火炮54门)他甚至恳求太祖直接出动解放军助战,出于国际关系的考虑,在莫斯科的太祖拒绝了直接出兵的要求,不过答应给越盟提供物资援助,并且派出中国顾问团协助越盟指挥作战。

在北京收到了满意的答复,胡伯伯信心倍增,随后上莫斯科去会见斯大叔,2月3日,胡伯伯抵达莫斯科,和蔼的斯大叔听取了胡伯伯的工作汇报,他对胡伯伯的处境表示同情,声称苏联是坚决支持印度支那人民反对法国殖民者的,同样也答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斯大叔果然是实在人,胡伯伯尚未离开莫斯科,苏联赠送他的军火就已经准备好了------包括闻名遐迩的毛瑟98K步枪,大名鼎鼎的MG42通用机枪等等总共3000支德国枪。只可惜胡伯伯不是军火专家,也不是古董商,竟然对斯大叔的珍贵礼物腹诽不已,甚至扬言说要把这些枪拉倒博物馆去。

1950年4月,第一批来自中国的军火和物资终于送到了和叫花子差不多的越盟部队手里,是越军急需的42万发美制30步机枪弹和9万发英制30机枪弹,还有1200支步机枪。广西军区抽调了1个汽车团,开辟了从柳州经南宁到越南边境的运输线,运输军火,粮食等物资。同时由越南内地开赴中国境内进武装和培训的新建的308师和174团,209团也分别在云南砚山,广西西靖开始训练。仅仅在4-5月份,根据法国人的估计,越盟就从中国接收了50000支步枪,200挺机关枪,100挺中型机枪,30门迫击炮,以及数量不明的火箭筒,无坐力炮和120mm重迫击炮。从5月到9月份,越盟再次收到从中国方面运来的40000支步枪,125挺机关枪,75门迫击炮,3000箱各种弹药,870吨各种军用物资。

靠着中国的军火武装起来的越盟部队第一次有了和法军进行正面对抗的实力和勇气。。。好吧,虽然在身经百战的中国顾问眼里,那种勇气实在是很成问题的。。。首选的攻击目标是法军占领下的越北重镇和交通要道,因为这些目标严重阻碍了越盟从中国获取大量的援助,即使从自身利益考虑,越盟也必须要夺取这些直接威胁越共中央安全的据点。

无论怎样,1950年5月25日,越盟破天荒第一次开始进攻法军在越北地区严密设防的据点-------东溪(Dong Khe),2500越军猛攻4号公路上的这个重要战术据点。即使是普通军校生也看得出,这一次攻击如果成功的话,将毫无疑问地切断高平省和谅山省的联系,从而将彻底动摇法国在整个越北地区的布局。事实上,早在50年2月至4月份,越盟最高军事指挥官武元甲(化名:文哥。因为他是教书匠出身,总想着自己是文化人。)已经发起了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沿着红河河谷展开,控制了靠近北部湾的中越边境的西北地区,从而使这里成为了越盟的根据地,只不过越盟还没有控制4号公路。这次进攻东溪完全出乎法军的意料之外,因为此前越盟已经有很长时间不敢主动进攻法军据点了,在付出惨重伤亡后,越盟占领了东溪,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2天之后,5月27日夜,法军出动伞兵部队,一举将立足未稳的越盟赶出了东溪,并且由外籍军团1个连防守这个据点。

眼看着自己的部队换装了却还是如此不中用,胡伯伯和文哥都心急如焚,当年7月7日,在越共中央一再恳求和催促下,陈赓带领1个工作组离开了昆明,走了20多天,到达了当时越共中央的所在地太原省的一处小平坝那里。受到了胡伯伯和越共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热烈欢迎,他们迫切希望陈赓能够尽快打开局面。好早日摆脱这种一夕数惊的黑暗日子。陈赓在简单地听取了越盟干部的情况汇报后,决定亲自到越盟的高级指挥部去走走看看,顺便同韦国青率领的顾问团其他同志会合,早在4月17日,遵照太祖的命令,中央军委下令从二野,三野,四野各抽调1个师(包括师,团,营全套顾问),从三野选调顾问团团部人员,从四野选调1个军官学校的全套的教员及顾问,共同组成赴越军事顾问团。4月23日,军委再次命令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军区和军委炮兵司令部增调营以上13名干部,参加顾问组,准备担任越军高级指挥机关和军队的军事、政治、后勤顾问或助理顾问。7月下旬,军事顾问团正式建立,79名干部、250名随员,在团长韦国清、副团长梅嘉生、邓逸凡率领下,于8月12日拂晓到达越军总部所在地广渊。

此时,越军第一批在中国境内训练的部队也差不多快出师了。第308师,209和174独立团,随着这些部队陆续开赴前线,有了底气的越盟干部的胆子似乎又大了些,在讨论如何进行边界战役时,一部分干部提出趁法军不备,先机攻占4号公路最北端的重要据点高平。这些人开始游说胡伯伯,除了高呼“决战决胜”的口号之外,对军事一窍不通的胡伯伯此时还是比较谦虚地向陈赓请教了这个问题。陈赓认为,战役的指导方针还是立足于消灭法军的有生力量,以改变越北战场敌强我弱的整体态势,争取主动权。而越盟的部队还缺乏攻坚战经验(后面我们会很快看到越盟的攻坚战能力),所以还是以先攻击高平和谅山之间的小据点东溪比较划算,再切断4号公路,南下围攻七溪,迫使法军出援,伺机以运动战歼灭法军主力。虚怀若谷的胡伯伯全盘接受了陈赓的建议,并且在越共中央常委会上公开支持这个方案,在他的威势下,越共中央通过了决议,陈赓方案最终成为了边界战役的指导方针。

到了9月初,经过中国顾问团的努力的训练和整补,越盟的部队已经有了个大致的样子,据法军的统计,越盟有70个营的正规军约10万人,33个营的地方部队约4万人,还有大约6万辅助人员。法军在越北地区有13个营,约11000人。
可是从9月3日起,法军飞机开始连续轰炸越军总部广渊。并且加强了对4号公路沿线的空中侦察,另据报告,谅山,东溪一带法军调动频繁,东溪守军已得到1个连的增援,并且开始加修防御工事。除此之外,令人担忧的事情接二连三,2名越军侦查员在东溪执行任务时被俘,更夸张的是,另外308师2个营级干部外出侦察,下落不明,至今未归。显然,突袭东溪的计划很可能已经泄露。陈赓对此非常恼火,他直接打电话给越军总参谋部长黄文泰,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并且要求以后不得发生类似事情。此时,原先气冲斗牛的越军的某些干部又开始担心敌军兵力增加,进攻的东溪的决心动摇了。陈赓冷静地分析了局势,认为法军兵力调整无非一是换防,二是调整部署。但不管哪一种可能性,就东溪而言,越军依然占据压倒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只要严格执行预定的作战计划,就完全有把握取得胜利。于是他坚定先打东溪的决心不变。他的态度影响了文哥和其他人,越军指挥部决心原计划不变!
9月15日晚,胡志明,陈赓,武元甲都随着越军部队到了东溪附近。当晚,在又一次审核了作战计划后,武元甲和陈赓决定,按时发起进攻!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紧张准备,1950年9月16日拂晓,越盟部队按计划向东溪发起进攻!按照中国顾问团“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要求,越军集中了174和209团,以及第11和426独立营,第95炮兵团(3个炮兵营)总计11个营,7000人的兵力发起进攻,东溪守军是法国外籍军团第3步兵团第2营的第5和第6连,还有一些伪军共350多人。(越军进攻的兵力按照英文资料是5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共6个营,这里是按照中国顾问团回忆录的数字)。如此大的优势,按照中国顾问团的想法,这么着一个上午就该结束战斗了吧。。。胜利的红旗应该和早晨的太阳一起升起在东溪城头的。。。战斗一开始,担任主攻的174团首先扫清了东溪以北和西北方向的外围据点,占领了攻击出发位置。可是,离谱的事情马上就来了,另外一个主攻团209团却居然和前线指挥部失去了联系!直到当天下午才搞清楚其具体位置,总攻不得不推迟到黄昏时分,攻击已经失去突然性,法军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

总攻击发起后,在3个炮兵营的炮火支援下,174团,209团和第11营,426营从不同方向相继向城区发起攻击,午夜时分,陈赓接到了越军指挥部打来的电话,武元甲喜滋滋的告诉他,各部队已经突入敌军核心阵地,战斗即将胜利结束!陈赓这才放心去睡了。可这一觉还没睡完,9月17日凌晨,武元甲的电话又来了,原先的情况有误!部队根本就没有突入敌核心阵地!现正与敌僵持!

此时的文哥已经没有上半夜的兴奋劲头了,前线战况不利的报告不断送到他手里“敌军负隅顽抗,垂死挣扎,部队进攻受挫!”“法军发起了反冲击,冲进去的部队被打出来了!”“请求炮火支援!”“炮兵呢?”。。。支援的炮兵的确在不停的开火,可炮弹都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天色渐渐亮了,武元甲担心法军飞机轰炸,准备将部队撤出城区。陈赓不同意,他在电话里强调各部队应先巩固已占领的阵地,否则不但要前功尽弃,而且以现在越军的素质,在撤退时一旦稍一不慎,就可能因为暴露在敌军的火力下遭到不应有的损失。可是,他的正确意见没有被接受!攻入城区的越军各部队已经开始撤退了,正如他所言,由于部队组织混乱,各级干部根本无法掌握住部队,在争先恐后的撤退中,遭到了法军飞机的扫射轰炸,损失很大。
早饭后,陈赓来到前线指挥部,问武元甲到底是怎么搞的。文哥吞吞吐吐地说了一些情况,主要原因是部队没有严格遵守作战计划的时间,各级指挥员大多没有随同部队一起运动,而各指挥所的位置又普遍太靠后,加上通讯联络不通畅,以致不能掌握部队行动的确切情况,更别说对部队实施有效指挥了。陈赓帮助文哥找出毛病后,又总结了经验教训,重新调整了攻击部署。
一个上午过去了,越军前线指挥部开始人声鼎沸,越盟的高级指挥员们开始声嘶力竭地下达新的攻击命令,他们对着电话喊着骂着,命令部队下次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冲进去,下面的指挥员则拼命抱怨敌人火力凶猛,炮兵支援不力,友军不动如山。。。

对于这场初战,陈赓是和胡伯伯打了保票的,而且胡伯伯也的确是给予陈赓支持的,只不过战役发起前夕,胡志明前来看望陈赓和顾问团领导。胡志明对陈赓说:部队都交给你指挥了,但有一条,只许打胜,不许打败。陈赓对越盟新部队的战斗力之低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因此没敢说大话,只是表示:打胜仗主要靠越南军民,但我一定尽力协助指挥打好这一仗,不辜负胡主席期望。可陈赓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部队是如此的不中用!从军多年,陈赓早就忘了自己上一次是什么时候为了歼灭数百敌人而大伤脑筋,是大革命时期?红军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可是,即使是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也没有出现过己方兵力,火力优势如此之大还啃不下几百敌人的情况呀?

当日黄昏,越军各部再次对东溪发起总攻击,至午夜12时左右,占领了部分城区,可是还是无法接近法军核心工事。陈赓这位指挥数十万大军的大将不得不亲自到前线观战,了解第一手的情况。他哭笑不得地发现越军各部队之间明显缺乏协同,大家都想捡便宜,由于进展速度不一,而且一些指挥员耍滑头,使得四面围攻变成一面强攻,使得法军得以集中火力对付主攻部队。针对这种情况,陈赓提出严肃军纪,再次强调各部队一旦占领阵地就必须死守,不要怕和敌军近战,这样可以使得法军无法发挥空中优势。同时改一面突击为四面进攻,东西方面助攻,南北方向主攻。使法军无法招架。
可接下来的一天,仍然毫无进展,法军据守核心据点,困兽犹斗。越军久攻不下,士气越发低落,高级指挥部里,越盟高级指挥员也再也没有吼叫骂人的气势了,只是无精打采第看着地图和沙盘,一筹莫展。下面要求撤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最后连指挥部里的人也开始嘀嘀咕咕地低声讨论撤退的事情来了。当文哥把“前线同志们要求撤退的呼声”告诉在前线观战的中国顾问团时,陈赓发怒了,他立即与韦国青联系,一方面命令他压住越军部队不许后退一步,另外他再次打电话给胡伯伯,让胡伯伯出来搞定。在胡伯伯的压力下,越军的军心终于暂时又稳定下来了。
9月18日凌晨2时,越军又一次向东溪发起总攻击(我为什么要说“又”呢?),这一次,已经精疲力竭的法军再也没有抵挡住越军生力军的猛攻,他们2个连抵抗包括3个炮兵营在内的11个营20倍于己的越军猛攻达3天之久,他们已经够出色了。核心阵地终于被突破,然而,还是一直到上午8时才结束战斗。法军2个连几乎全军覆没,140人被俘,120人阵亡或者失踪,只有12人突围,逃回七溪据点(That Khe)。越军伤亡500多人。
直到那面红旗最终插到了法军指挥部上面,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好好休息的陈赓才长出一口气,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越军174团1营在中国顾问周耀华的指导下表现不凡,1营在营长黎纳木的指挥下首先进攻东溪外围的6号高地,1,2连正面进攻6号高地,3连迂回切断法军退路,机枪连负责火力支援。组织颇有章法,17日清晨就攻下高地。是所有参战部队里首先旗开得胜的。2营在营长孟益勤的指挥下进攻敌核心阵地时,却遭到敌顽强抵抗,伤亡很大,越军干部杀红了眼,一批批往里填人,其漠视人命的“添油”打法,连在一线观战的陈赓都大摇其头,命令停止进攻。中国顾问命令他们使用土工作业结合抵近爆破炸毁敌人的火力点。18日凌晨,爆破得手,法军的最终抵抗被彻底打垮。

第一战,终于艰难地打赢了!

(题外话:关于前文里提到的越军干部建议首先进攻高平的方案,在越军的实际战斗力面前看起来是多么地可笑。高平地势险要,三面环江,背靠大山,工事坚固,守敌较多(1000余人),易守难攻,是块硬骨头。进攻高平要渡水作战,而且只能从一面进攻,既要打纵深,还要打增援的伞兵。中国顾问团早就雄辩地指出:对缺乏攻坚作战经验的人民军,困难尤多,容易打成得不偿失的消耗战。诚然,乘敌不备,突然进攻,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解决战术和技术上的全部困难。首战不胜,对整个战役将产生不利影响。当历史过去将近30年后,中越反目,解放军以重兵压境进攻高平时,由于对地形的险恶估计不足,越南地方部队化整为零不停骚扰,不得不同对方打了一次不划算的消耗战。战后,总指挥许世友也饱受非议和抱怨。。。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高平的确不好打。)


(未完待续)
我看过陈赓日记,越军此时的战斗力实在是低下
写得很好!期待继续!
我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4号公路。法国在印度支那战争(1945-1954)中修筑并且维持了一条绵亘的防线来封锁越盟(感觉是法国人这一刻马奇诺附体了)。这条防线位于中国边境,从高平延伸至谅山,是19世纪法国占领整个越南后修建的,目的是为了切断越南和中国的联系,从那时起,这条防线就一直在加强,不断增加新的工事。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越军就曾经依托这条防线当年的工事对抗我军,随便提一下,同登的鬼屯炮台就是这条防线的一部分。而把这条防线联系起来的纽带就是4号公路了。


4号公路最北段是高平,往南通往谅山,谅山到高平这一段距离大约是140公里。从谅山走1号公路就可直通河内,4号公路的终点是东南海岸的芒街(Mong Cai)。法国是在1947年中期占领高平和4号公路沿线村镇的。印度支那地区与中国接壤,但是很多地方都没有界碑和明显的分界线,4号公路将一系列的碉堡,哨所,据点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防御体系。4号公路两侧到处是陡峭的山坡和茂密的丛林。虽然把守4号公路上的据点的外籍军团有人吹嘘说这条路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可以活着通过。当然凭着这条防线想完全堵死越盟是不可能的,越盟也的确不是没有部队成功溜过防线,法国方面的如意算盘一是切断越盟和中国之间的联系,二是把越盟主力堵在越北的鸟不拉屎的深山老林里,使越盟无法把手伸向越北的大米主产区-----红河三角洲去。法国希望这样可以饿死越盟,在中国援助大规模到达之前,法国人至少已经部分达到了目的,因为他们发现敬爱的胡伯伯通过广播和各种简陋的宣传工具要求大家节约粮食----“每颗粮食都象一滴血那么宝贵!”

攻克东溪后,法军紧急调整了4号公路地区的布防,增兵七溪,事实上,9月17日,东溪还在激战的时候,法国外籍军团第1伞兵营已经空降到七溪,以加强当地的防御。第1伞兵营呆在七溪,一直等到从谅山方向开了的外籍军团的北非摩洛哥第1和第11营(实力为每营有3-4个200人的连)抵达当地,共同加强了七溪的防御。这支拥有4个机动营,总数为3500人的部队由勒巴上校( Colonel Le Page)统一指挥。此外法军还从河内派出5个营的部队,开始对越共中央所在地的太原省和宣光省的交界地带展开大规模扫荡。鉴于敌军调整了部署,还有东溪之战中越军表现出的战斗力,迫使陈赓不得不也重新审视原先攻打七溪的计划是不是靠谱。他向胡伯伯和武元甲提出了自己新的想法,从目前情况看,敌增兵七溪,似有北上收复东溪的企图,所以可以让部队先撤一步,在东溪附近设伏,在七溪之敌北上后,争取在野战中歼灭之。胡伯伯和武元甲自然是满口答应。通过他们,越军前指下达了调整部署的命令,以2个团在东溪附近,3个团在东溪东南方向山地,2个营在西南方向山地设伏,形成一个向南张口的大伏击圈。待七溪之敌北上至东溪以南地区时,两翼设伏部队首先发起钳形攻势,封闭伏击圈。正面部队随后发起进攻,歼灭伏击圈中的敌军。

不料接下来的几天,法军只是加紧扫荡太原省,搞得当地鸡飞狗跳,越共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还没怎么享受到东溪大捷的喜悦,就仿佛重新落入了早年的那种一夕数惊的阿鼻地狱。因为越军的主力部队都都云集在4号公路附近,中央机关没有强有力的部队保卫,他们紧急呼吁要求撤一些部队回来保卫中央机关!当然还有他们自己的小命。

法军2个摩洛哥营进驻了七溪,随后就埋头加修防御工事,眼看着逐步完成了强化七溪整体防御的部署。而扫荡太原和宣光的法军也闹得有声有色,在那里狗撵鸭子呱呱叫。但是在最关键的东北战场上,法军却始终按兵不动。越军部队在野地埋伏了好几天(他们将在野地埋伏超过10天),也不见法军出动,加上老巢被法国人抄了,顿时各种怨言和怪话就铺天盖地而来。有的认为,打东溪是错误的,消耗了自己的力量,又无援兵可打,把打高平的有利时机也丢掉了;有的认为,法军不出援,不如挥师北上打高平;有的则主张,撤兵保卫太原。虽说胡伯伯明察秋毫,英明神武,这些“各级指战员的呼声”一开始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可实在架不住那些人人多嘴杂,外带身临险境的越共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泣血哭诉,时间一长,胡伯伯和武元甲都颇有些牢骚了。

陈赓担心设伏的越军部队无法长时间保持高度的纪律性,法军万一察觉到越军的企图,不从七溪北上,这样子整个战役计划就将落空!他为此焦虑不已,不得不紧急发电给中央军委,汇报了当前的战局,并且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报告给中央,以求得中央的支持。由于过度的操劳,而且在越北的恶劣自然环境里,他得了疟疾,终于病倒了。(在这里的几个月里,陈赓不但要给那些比国内游击队队长水平还低的越军高级将领上课,帮助他们拟定作战计划,协调顾问团和越军各级指挥部的关系,随时忍受那些层出不穷的离谱的事情,还要满足越南方面那些鹰嘴鸭子掌,能吃不能拿的干部越来越大的胃口。。。笔者都可以体会到大将当时心里的感受,一万头草泥马十倍音速咆哮而过。。)

这时,在接到陈赓的电报后,太祖以中共中央军委的名义复电做出了重要指示,“敌图重占东溪的给我以运动战的机会,你们的意见是正确的,敌人是一定要增援的。敌人现在还不知道你方的虚实。太祖还指出,如能在与敌争夺边界的战斗中,大量歼灭第有生力量,是很有利的,要准备进行几个月的战斗。”当然为了适当安抚一下胡伯伯以下越共中央同志情绪,太祖还是丢出了一根大胡萝卜,“如果粮食供应有困难,可从中国增拨接济。”这封电报对陈赓力主的以运动战方式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的意见,是一个极大的支持。有了太祖的上谕,陈赓相信包括胡伯伯和文哥在内的人再也不会有什么废话了。

9月27日,陈赓身体稍有好转,就到胡伯伯的住处,与胡伯伯和武元甲共同讨论作战部署事宜。他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法军绝不可能丢下高平的1000多人不管。按照法军目前的部署,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行动,进攻太原省是法军实施的“围魏救赵”之计,企图调动越军部队离开东溪。越军现在已经取得整个战役的主动权,法军比越军急得多。因此,他建议越军指挥部“说服”干部,耐心坚持,等待法军的下一步行动,待机出击。在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之后,陈赓又亮出了“大杀器”----太祖的圣谕,果然,胡伯伯和文哥立刻就转变了态度,表示要坚决遵从太祖的指示。9月28日,为了进一步调动法军,陈赓建议越军前指派出174团向七溪以南实施佯动。29日,174团开至七溪附近,团长吴山沛命令炮营对七溪法军进行牵制性射击,以2营进攻七溪外围的3号高地,1营实施机动诱敌。此举果然奏效,七溪的法军在“感觉”到越军进攻部队的实力并不强之后,法军产生了越军是企图以小部队牵制七溪法军,而主力要回师救援太原老巢的错觉。乃将其预定出援计划付诸实施,果然落入了陈赓的圈套。

9月30日夜,法军在勒巴上校的指挥下,从七溪开出,企图重新夺回东溪,接应准备南撤的高平萨克东上校(Colonel Charton)指挥的部队。七溪的法军由外籍军团第1伞兵营打头,2个摩洛哥营随后跟进,法军指挥部给援军的代号“贝亚德战斗群”(Groupement Bayard)。与此同时,法军总指挥马塞尔•卡潘蒂尔将军(General  Marcel Carpentier)命令高平的萨克东上校立即毁掉不能带走的物资,车辆和重武器,向南突围!法军的整个计划是七溪的部队向北进攻夺取东溪,然后据守到高平的部队全部撤退到那里为止。

10月1日,贝亚德战斗群在东溪以南615高地遭到越军209团的阻击,被迫展开部队占领东溪以南部分阵地。未能进入东溪,越军遵照陈赓的指挥,不对法军进行坚决抵抗,不至于打草惊蛇吓跑法军。2日,越军308师,209团和独立11营先后投入战斗,向贝亚德战斗群发起猛攻,但是各部队组织仍然很差,协同配合更是一团糟,除308师88团占领东溪以南龙飞东北高地外,其余攻击均未奏效。勒巴上校在发现越军在兵力上占压倒优势后,决心在空中支援下向西进攻,绕过东溪,接应高平的萨克东上校的部队。可是在伤亡了400多人后,法军丧失了进攻的能力,不得不在东溪西南7公里的社谷山地转入防御。这本来是聚歼法军的大好良机,可就在这时,文哥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他来电借口法军有飞机助战(这一刻法国远东空军泪流满面,由于主要空军基地河内一直有暴雨,实际上,法军飞机出动强度在最关键的几天并不大)和地势险要,想把部队撤下来。陈赓和军事顾问团立即向胡伯伯说明此仗坚持下去必定胜利,如果动摇将会推迟甚至断送整个边界战役胜利的到来。好在胡伯伯大事不糊涂,又否定了越军总部的错误意见,并致电前线要“忍受疲劳、饥饿,不惜任何牺牲,坚决歼灭敌人。”
这时,我们回过头来介绍一下高平法军的情况。高平在1947年被法军夺取之时差不多已经是一堆废墟了。不过由于高平重要的地理位置,法国人费了不少气力在47-49年之间把高平重新建设成了一个商业繁荣的军事要塞。除了那些必须的军营,碉堡之类的防御工事外,还建了住房,商店,市场,市政管理部门,等等。当然,生性放荡不羁的法国人不会忘记搞出各种娱乐设施来让自己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包括酒吧,夜总会,妓院,甚至还包括鸦片烟馆。

虽然4号公路被法军打造成了一条表面上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封锁线,但是高平毕竟是封锁线的末端,这里远离法军主力,从法军占领这里的第一天起,高平通往七溪的那70公里的公路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危险之路。越盟武装对公路设施的破坏以及对车队的伏击时有发生。
到了1950年8月,打了强心针的越盟武装的活动开始升级了,袭击事件频率提高到了每周1-2次。从那时起,法军高层就以及开始在秘密准备万一情况不妙时就放弃高平,将守军撤回七溪的计划了。

高平守军的指挥官是萨克东上校,他手下有2个营,分别是外籍军团第3步兵团第3营和1个摩洛哥营,总共1600人。除此之外,高平还有1个团的保大伪军约1000人。萨克东上校接到命令他撤离高平的电报是Revers将军拟定的,Revers将军在电报里明确命令他炸毁一切重武器,车辆,辎重,所有部队只携带轻武器,必要的口粮和水,徒步向南面70公里的七溪轻装突围。在半路上,七溪的援军会接应他们。按照法军指挥部的设想,这应该是一次快捷如风的闪电行动,在越军得以做出大的反应之前,高平的部队就该和七溪的援军会师了。

法国人精心策划的撤退行动从一开始就出错了。高平的法军于10月1日南撤时,重感情,讲义气的萨克东上校没有遵照河内给他的命令,轻装突围。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舍不得抛弃那些在他面前嚎啕大哭的亲法的天主教徒和他们的家人,他最终决定“一个骑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抛弃上帝的羊群!”于是,他没有炸毁车辆,相反,他把平民都装上了可用的车辆,甚至装上了他们的行李和金银细软(这一刻,萨克东上校仿佛刘皇叔附体,不过他手下既没有能马踏联营七进七出的赵子龙,也没有可以在当阳桥一骑吼退千军万马的张翼德)。伪军见有机可乘,也私下把家属塞上了汽车,最后那些平民的人数多达500人。

高平法军先头部队是外籍军团第3步兵团第3营。后面是摩洛哥营,中间是那些平民和辎重,伪军部队则在最后,在沿着4号公路撤退的途中,他们不断遭到越军地方部队的袭击,路面,桥梁都被破坏,许多地方还布了雷,因此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远远落后于预定计划的时间表。撤退的第二天,发觉情况不对劲的法军终于炸毁了车辆,重武器和辎重,并且丢下了那些倒霉的“两脚羊”,在一片混乱和哭喊声中,法军开始徒步穿越茂密的山地丛林,轻装向社谷山的477高地靠拢,希望与贝亚德战斗群会合,再向七溪方向突围。然而晚了,一切都太晚了!

10月4日,在四面紧逼的越军的压力下,贝亚德战斗群也不得不丢弃车辆和重武器,徒步撤退到一个叫那巴(Na Pa)的高地继续等待萨克东上校的残部。社谷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法军顽强抵抗,越军几次进攻均未奏效,伤亡很大,战斗陷入僵局。而法军指挥部面对困境,也再次派出了援军,七溪的法军部队4个连在那本上校的指挥下,再次北援。法军计划以勒巴上校的部队据守社谷山,而萨克东上校的部队和那本上校的部队实施南北对进,构成对越军的反包围,内外夹击,打破越军的包围圈。先让萨克东和勒巴会合,然后再在那本的掩护下,合兵南撤。为了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法军飞机大量出动,猛烈轰炸扫射越军,同时给勒巴的部队空投弹药和给养。5日,萨克东上校指挥部队一路冲破越军的阻击,抵达了社谷山以北1公里的地方,虽然遭到了209团的阻击,但是他们还是想办法和勒巴上校的部队联系上了,初步完成了法军指挥部的第一步的计划。

此时那本上校的部队也从南部逐渐逼近越军的包围圈,面对如此复杂的战局,越南人的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老毛病又犯了(这是我第几次说“又”了?),他们脆弱的神经无法经受这种严峻的考验,小心肝被吓得扑通扑通的。底下人开始怂恿文哥撤退,不过由于文哥之前已经被胡伯伯训过了,暂时不敢当出头椽子,不过还是挡不住那些人的撤退心切,有一个越军高级指挥员打电话给陈赓说北上,南下之敌即将会合,勒巴的部队一时啃不动,部队经过连日奋战,已经非常辛苦,继续打下去可能会坚持不住,所以想撤出战斗。陈赓则认为,敌军虽然困兽犹斗,但是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坚持下去,必定胜利!决不能姑息部队情绪,而要动员部队克服困难。在气势上压倒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10月5日,陈赓写信给同样紧张不安的胡伯伯,安慰了一下没见过这么大场面的胡伯伯的心灵,同时建议他鼓励前方指战员,坚持连续作战,要不怕疲劳,不怕牺牲,坚决把勒巴上校的部队歼灭在谷社山地区,得手后转移兵力歼灭萨克东上校所部,绝不能让这两股法军会合逃往七溪。同时,陈赓再次把这一作战计划电报中共中央军委,以求得太祖的支持。

第2天,关注此事的太祖再次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发来上谕“先集中主力歼灭东溪西南被我包围之敌,然后再看情形围歼高平南逃之敌,此种计划是正确的。如果东溪西南之敌能在几天之内就歼,高平之敌又被抓住,谅山等处之敌又不出援,或虽出援而我军能分出一部分予以阻隔,使之不能防碍我军对东溪、高平两地之作战。则你们可以取得两个胜仗。因此,除对东溪西南之敌必须迅速、坚决、彻底加以歼灭,即使伤亡较大也不要顾惜,不要动摇(要估计到干部中可能发生此种情况)以外,并要对高平逃敌确实抓住,不使逃脱。并要对谅山等处可能出援之敌有所布置。只要上述三点处理恰当,胜利就是你们的。”

当天胡伯伯就聆听了太祖的上谕,在太祖的天威之下,胡伯伯终于鼓起勇气,遵照太祖的圣训,下了最后的决心“决战决胜”! 他亲自命令前线指挥部,以308师和209团对包围在谷社山地区的贝亚德战斗群的法军发动总攻击!10月6日当天,贝亚德战斗群的法军部队继续在密林和山地间的羊肠小道艰难地跋涉,他们带着不断增加的伤兵,冒着从四面八方不断出现的越军部队的袭扰和攻击,饮用水,口粮和弹药都十分缺乏。最终他们抵达了765高地。10月7日,几乎已经不成建制的法军在一个叫做“隆峡”(Coc Xa)的村子被越军包围。越军的机关枪和迫击炮火力如同倾盆大雨一般向法军泼来,尚能一搏的第1外籍军团伞兵营奉命杀开一条血路突围,在付出惨重代价后,他们中130人在一个75英尺高的悬崖边,利用悬崖附近密布的藤本植物,慢慢坠下悬崖,逃出生天。不过人人带伤,狼狈不堪。

经过激烈战斗,越军于7日下午全歼社谷山的法军,生俘勒巴上校及其参谋人员30余人。接着,又迅速转移兵力,一方面以209团搜缴残敌,而以308师主力对477高地萨克东上校的部队发起总攻。7日夜,贝亚德战斗群的幸存者终于和萨克东上校的部队在477高地会合,还没来得及寒暄,接踵而来的就是越军的猛攻。已经在野地里不停地行军,露宿和苦战了几天几夜的法军士气完全崩溃,而越军则痛打落水狗,各部队愈战愈勇,从四面八方向法军冲击,法军指挥部匆忙决定将残存的部队分散为排级小队,每队由1名军官或者士官带队,分散突围!所有参加突围的人接到的命令就是“不计代价退往七溪!”伤员由自愿留下的医护人员陪伴。越军于当日17时全歼477高地之敌,生俘萨克东上校及其参谋人员,高平省伪省长阮鲁溪也同时被俘。

10月8日,法军指挥部派出了援军去解救已经四面楚歌的4号公路上的残余法军部队。第1外籍军团伞兵营的新兵连(120名刚从阿尔及利亚来的菜鸟)在Loth中尉的率领下与第3殖民地伞兵营的268人合并,在 Cazeaux 上尉的指挥下,于10月8日当天空降在七溪,他们收容了第1外籍军团伞兵营的余部,只有23人在第2连指挥官 Jeanpierre上尉的带领下逃脱,而仅仅10天前,这个营还有500人。第1外籍军团伞兵营是法国在印度支那战场上成建制损失的第一个伞兵营。仅仅1周后,第3殖民地伞兵营也紧步后尘,在边界地区法军全面崩溃的狂潮中被吞没,该营只有14人生还。

社谷山的惨败使法军在越北战场的机动部队损失过半,元气大伤的法军不但没有能力发起新的攻势,现在就连自保也成问题了。河内法军高级指挥官在对4号公路的战局完全明朗之前就下令全线撤退。从10月10日开始,法军先后开始放弃一系列重要的据点,全面收缩防线,10日,七溪法军南撤,而此时,一些4号公路战役中法军的幸存者还正在向七溪前进,这个命令等于是判处了他们死刑。13日,那岑法军也开溜了。10月17日,法军放弃了越北最重要的据点谅山,18日,法军指挥部再次下令放弃谅山以南的所有4号公路上的据点。到23日止,驻守在长达百余公里边界线上的法军,纷纷仓皇撤逃,从同登、谅山、亭立、安州等地,一直撤到沿海的先安附近。法军三年苦心经营的4号公路防线土崩瓦解。在各地法军狼狈全线撤退时发生的混乱深深刺痛了那些曾经经历过二战的法国人的神经,他们仿佛又看见了1940年5月间,法国崩溃的情况在远东重新上演。

超过6000法军和亲法的平民卷入了4号公路战役,他们中只有700人得以最终逃脱。法军在战斗和撤退中损失了大批各种装备,包括13门105mm榴弹炮,125门迫击炮,480台各型军用车辆,3个装甲排,240挺中型机枪,1200挺轻机枪,1200支冲锋枪以及8500多支步枪,各种炮弹10000多发(包括75mm,105mm和155mm),燃料超过60万升,还有大量的粮食和军服等。仅仅在谅山,法军就丢下了超过1300吨各种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越军的伤亡6500多人,其中阵亡和失踪4800。

与此同时,10月10日由于形势发生重大逆转,进攻太原的法军在损伤600余人之后,也不得不撤离太原。越军在西北前线进行配合行动的部队也歼敌两个营,井迫使老街、沙巴之敌于11月4日撤离。在平原敌后地区,越军304师配合地方部队,歼敌700余,收复44个据点。和平之敌也仓皇撤退。至此,法军在中越边界的防御体系完全崩溃,意义重大的边界战役在中国顾问团的指挥下宣告胜利结束。边界战役是越军首次大规模的运动战,也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和歼灭战,战果辉煌。歼灭法军8个整营,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收复了五个市、13个县镇,拥有35万人口,长达750公里的边界地区获得解放,越北根据地得到扩大和巩固。

这个胜利在国际上也同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说“仅仅在几天之内,法国在中越边境的4600名精锐部队全部被歼,他们遭到了在共产党中国受到良好训练和装备的越盟部队的进攻,由于损失了这些部队,现在在与中国接壤的250英里地区已经完全没有防御能力了,这是法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失败。”在莫斯科,本周的报纸也以大篇幅报道了越盟的这次胜利,人们注意到,印度支那的消息的版面甚至超过了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朝鲜战争(越盟在印度支那的胜利暂时冲淡了毛子对朝鲜惨败的不快)。

法军控制区的惊慌失措一直蔓延到河内,人们甚至开始讨论要怎么逃离河内。面临着法国自二战以来最大的惨败,法军远征军总指挥卡潘帝尔将军和印度支那总督德阿利厄(此人曾经把战后就任第一任法国远征军总司令的勒克莱尔排挤走人)2人很快就被召回巴黎,并且以极不体面的方式被解职,1950年年底前法国远征军总司令换上了塔西尼将军,这位被誉为“法国自拿破仑一世以来最伟大的军人”将担起重振法军的士气和稳住法国在远东地区殖民地的重任。
把羊训练成了狼。
据说当时陈大将的卫队长,看着越军的行动,气得半死,叫着说给他一个卫队排,三十分钟打开缺口
郡主板载,我是天命。支持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