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南半岛遗事(1953年越军部队的编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16:06


中南半岛遗事
从横扫越北到那产(Na San)之战


一,        初战告捷

所谓越北,是越南人对Cao (binh)高平省 Bac( can) 北件省Lang (son)谅山省三省的称呼。
1950年,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来自中国的顾问和援助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正在越北的深山老林之间苦苦坚持的越盟手里。在此之前,法国殖民军步步紧逼,已经把胡伯伯率领的越盟(Viet Minh)压缩到中越边境的狭长地带内,靠着越北的险恶的地理环境和困兽犹斗的精神,加上法国殖民军战线太长,兵力不足,越盟熬过了几次险象环生的危机,终于等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胡伯伯从越共中央唯一的一台小型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欣喜若狂。1950年1月18日,中国和越盟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了纪念中越建交,越南政府决定:1月18日为越南外交胜利纪念日)。而当年早春出现在中国边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更是让胡伯伯泪流满面。。。为了便于获得援助,也为了更加安全一些,胡伯伯拖着瘦弱的身体,在越北的丛林里徒步走了17天,到达了离中国边境非常近的一个村寨,在这里,天气晴好的时候,甚至可以远远地看到中国境内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可是法国人根本就没打算给胡伯伯寄予厚望的新中国面子(没有经历朝鲜战争,中国人在西方人眼里仍然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在一次胡伯伯召开会议的当口,法军飞机突然凌空而至,对越共中央所在的村子进行了猛烈地扫射和轰炸,紧接着2个伞兵连实施了空降,很明显,这是要把越共中央一网打尽,毫无准备的越盟立即乱作一团,在村子里人仰马翻,群众,干部甚至包括军人都撒丫子四散奔逃的危急时刻,胡伯伯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决定向中国方向实施战略转移,虽然他年事已高,可花甲之年的他在转移过程中健步如飞,狭窄陡峭的山路,茂密的丛林挡不住他矫健的步履,他如履平地,连跟随他的年轻的警卫员和其他中央同志都追之不及,只能一路紧跟在他老人家的身后。
   
胡伯伯终于一马当先到了中国边境,在那里他遇到了已经集结完毕的1个连的解放军边防部队,这才化险为夷。随后,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在众人的苦劝下,胡伯伯没有返回他在越北的根据地,而是就地转道昆明,去北京拜见刘少奇和恩相(当时太祖还在莫斯科访问),乞求援助。随同他一起去北京的还有越南外交部长黄明鉴,驻华代表黄文欢,李班和阮山。

1月24日,他和恩相进行了会谈,一落座,胡伯伯就立即开始大倒苦水,他含泪说起法国人在美国援助下对越盟大肆打压,已经把他们逼得几乎走投无路了,越南人民用大刀和梭镖英勇地抵抗着法国人的飞机大炮坦克车。。。(胡伯伯似乎忘了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越盟弄到了不少日制武器,按照法国人的资料,1945年底越盟拥有35000件轻武器,包括手枪,步枪和卡宾枪,1350挺轻机枪,200门迫击炮和各型火炮54门)他甚至恳求太祖直接出动解放军助战,出于国际关系的考虑,在莫斯科的太祖拒绝了直接出兵的要求,不过答应给越盟提供物资援助,并且派出中国顾问团协助越盟指挥作战。

在北京收到了满意的答复,胡伯伯信心倍增,随后上莫斯科去会见斯大叔,2月3日,胡伯伯抵达莫斯科,和蔼的斯大叔听取了胡伯伯的工作汇报,他对胡伯伯的处境表示同情,声称苏联是坚决支持印度支那人民反对法国殖民者的,同样也答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斯大叔果然是实在人,胡伯伯尚未离开莫斯科,苏联赠送他的军火就已经准备好了------包括闻名遐迩的毛瑟98K步枪,大名鼎鼎的MG42通用机枪等等总共3000支德国枪。只可惜胡伯伯不是军火专家,也不是古董商,竟然对斯大叔的珍贵礼物腹诽不已,甚至扬言说要把这些枪拉倒博物馆去。

1950年4月,第一批来自中国的军火和物资终于送到了和叫花子差不多的越盟部队手里,是越军急需的42万发美制30步机枪弹和9万发英制30机枪弹,还有1200支步机枪。广西军区抽调了1个汽车团,开辟了从柳州经南宁到越南边境的运输线,运输军火,粮食等物资。同时由越南内地开赴中国境内进武装和培训的新建的308师和174团,209团也分别在云南砚山,广西西靖开始训练。云南军区给308师提供的物资军服1万套,毛巾1万条,棉被800床,步枪350支,子弹2500发,药品200箱,保证了该部训练需要。13军山炮营送给对方4门山炮,2门步兵炮,2门化学迫击炮,2门战防炮和全部弹药。为其2个团7个营提供步枪1794支,轻机枪146挺,重机枪50挺,82迫击炮28门,60炮52门,子弹50万发,炮弹4800发,手榴弹5万枚。仅仅在4-5月份,根据法国人的估计,越盟就从中国接收了50000支步枪,200挺机关枪,100挺中型机枪,30门迫击炮,以及数量不明的火箭筒,无坐力炮和120mm重迫击炮。从5月到9月份,越盟再次收到从中国方面运来的40000支步枪,125挺机关枪,75门迫击炮,3000箱各种弹药,870吨各种军用物资。

靠着中国的军火武装起来的越盟部队第一次有了和法军进行正面对抗的实力和勇气。。。好吧,虽然在身经百战的中国顾问眼里,那种勇气实在是很成问题的。。。首选的攻击目标是法军占领下的越北重镇和交通要道,因为这些目标严重阻碍了越盟从中国获取大量的援助,即使从自身利益考虑,越盟也必须要夺取这些直接威胁越共中央安全的据点。

无论怎样,1950年5月25日,越盟破天荒第一次开始进攻法军在越北地区严密设防的据点-------东溪(Dong Khe),2500越军猛攻4号公路上的这个重要战术据点。即使是普通军校生也看得出,这一次攻击如果成功的话,将毫无疑问地切断高平省和谅山省的联系,从而将彻底动摇法国在整个越北地区的布局。事实上,早在50年2月至4月份,越盟最高军事指挥官武元甲(化名:文哥。因为他是教书匠出身,总想着自己是文化人。)已经发起了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沿着红河河谷展开,控制了靠近北部湾的中越边境的西北地区,从而使这里成为了越盟的根据地,只不过越盟还没有控制4号公路。这次进攻东溪完全出乎法军的意料之外,因为此前越盟已经有很长时间不敢主动进攻法军据点了,在付出惨重伤亡后,越盟占领了东溪,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2天之后,5月27日夜,法军出动伞兵部队,一举将立足未稳的越盟赶出了东溪,并且由外籍军团1个连防守这个据点。

眼看着自己的部队换装了却还是如此不中用,胡伯伯和文哥都心急如焚,当年7月7日,在越共中央一再恳求和催促下,陈赓带领1个工作组离开了昆明,走了20多天,到达了当时越共中央的所在地太原省的一处小平坝那里。受到了胡伯伯和越共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热烈欢迎,他们迫切希望陈赓能够尽快打开局面。好早日摆脱这种一夕数惊的黑暗日子。陈赓在简单地听取了越盟干部的情况汇报后,决定亲自到越盟的高级指挥部去走走看看,顺便同韦国青率领的顾问团其他同志会合,早在4月17日,遵照太祖的命令,中央军委下令从二野,三野,四野各抽调1个师(包括师,团,营全套顾问),从三野选调顾问团团部人员,从四野选调1个军官学校的全套的教员及顾问,共同组成赴越军事顾问团。4月23日,军委再次命令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军区和军委炮兵司令部增调营以上13名干部,参加顾问组,准备担任越军高级指挥机关和军队的军事、政治、后勤顾问或助理顾问。7月下旬,军事顾问团正式建立,79名干部、250名随员,在团长韦国清、副团长梅嘉生、邓逸凡率领下,于8月12日拂晓到达越军总部所在地广渊。

此时,越军第一批在中国境内训练的部队也差不多快出师了。第308师,209和174独立团,随着这些部队陆续开赴前线,有了底气的越盟干部的胆子似乎又大了些,在讨论如何进行边界战役时,一部分干部提出趁法军不备,先机攻占4号公路最北端的重要据点高平。这些人开始游说胡伯伯,除了高呼“决战决胜”的口号之外,对军事一窍不通的胡伯伯此时还是比较谦虚地向陈赓请教了这个问题。陈赓认为,战役的指导方针还是立足于消灭法军的有生力量,以改变越北战场敌强我弱的整体态势,争取主动权。而越盟的部队还缺乏攻坚战经验(后面我们会很快看到越盟的攻坚战能力),所以还是以先攻击高平和谅山之间的小据点东溪比较划算,再切断4号公路,南下围攻七溪,迫使法军出援,伺机以运动战歼灭法军主力。虚怀若谷的胡伯伯全盘接受了陈赓的建议,并且在越共中央常委会上公开支持这个方案,在他的威势下,越共中央通过了决议,陈赓方案最终成为了边界战役的指导方针。

到了9月初,经过中国顾问团的努力的训练和整补,越盟的部队已经有了个大致的样子,据法军的统计,越盟有70个营的正规军约10万人,33个营的地方部队约4万人,还有大约6万辅助人员。法军在越北地区有13个营,约11000人。
可是从9月3日起,法军飞机开始连续轰炸越军总部广渊。并且加强了对4号公路沿线的空中侦察,另据报告,谅山,东溪一带法军调动频繁,东溪守军已得到1个连的增援,并且开始加修防御工事。除此之外,令人担忧的事情接二连三,2名越军侦查员在东溪执行任务时被俘,更夸张的是,另外308师2个营级干部外出侦察,下落不明,至今未归。显然,突袭东溪的计划很可能已经泄露。陈赓对此非常恼火,他直接打电话给越军总参谋部长黄文泰,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并且要求以后不得发生类似事情。此时,原先气冲斗牛的越军的某些干部又开始担心敌军兵力增加,进攻的东溪的决心动摇了。陈赓冷静地分析了局势,认为法军兵力调整无非一是换防,二是调整部署。但不管哪一种可能性,就东溪而言,越军依然占据压倒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只要严格执行预定的作战计划,就完全有把握取得胜利。于是他坚定先打东溪的决心不变。他的态度影响了文哥和其他人,越军指挥部决心原计划不变!
9月15日晚,胡志明,陈赓,武元甲都随着越军部队到了东溪附近。当晚,在又一次审核了作战计划后,武元甲和陈赓决定,按时发起进攻!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紧张准备,1950年9月16日拂晓,越盟部队按计划向东溪发起进攻!按照中国顾问团“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要求,越军集中了174和209团,以及第11和426独立营,第95炮兵团(3个炮兵营)总计11个营,7000人的兵力发起进攻,东溪守军是法国外籍军团第3步兵团第2营的第5和第6连,还有一些伪军共350多人。(越军进攻的兵力按照英文资料是5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共6个营,这里是按照中国顾问团回忆录的数字)。如此大的优势,按照中国顾问团的想法,这么着一个上午就该结束战斗了吧。。。胜利的红旗应该和早晨的太阳一起升起在东溪城头的。。。战斗一开始,担任主攻的174团首先扫清了东溪以北和西北方向的外围据点,占领了攻击出发位置。可是,离谱的事情马上就来了,另外一个主攻团209团却居然和前线指挥部失去了联系!直到当天下午才搞清楚其具体位置,总攻不得不推迟到黄昏时分,攻击已经失去突然性,法军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

总攻击发起后,在3个炮兵营的炮火支援下,174团,209团和第11营,426营从不同方向相继向城区发起攻击,午夜时分,陈赓接到了越军指挥部打来的电话,武元甲喜滋滋的告诉他,各部队已经突入敌军核心阵地,战斗即将胜利结束!陈赓这才放心去睡了。可这一觉还没睡完,9月17日凌晨,武元甲的电话又来了,原先的情况有误!部队根本就没有突入敌核心阵地!现正与敌僵持!

此时的文哥已经没有上半夜的兴奋劲头了,前线战况不利的报告不断送到他手里“敌军负隅顽抗,垂死挣扎,部队进攻受挫!”“法军发起了反冲击,冲进去的部队被打出来了!”“请求炮火支援!”“炮兵呢?”。。。支援的炮兵的确在不停的开火,可炮弹都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天色渐渐亮了,武元甲担心法军飞机轰炸,准备将部队撤出城区。陈赓不同意,他在电话里强调各部队应先巩固已占领的阵地,否则不但要前功尽弃,而且以现在越军的素质,在撤退时一旦稍一不慎,就可能因为暴露在敌军的火力下遭到不应有的损失。可是,他的正确意见没有被接受!攻入城区的越军各部队已经开始撤退了,正如他所言,由于部队组织混乱,各级干部根本无法掌握住部队,在争先恐后的撤退中,遭到了法军飞机的扫射轰炸,损失很大。
早饭后,陈赓来到前线指挥部,问武元甲到底是怎么搞的。文哥吞吞吐吐地说了一些情况,主要原因是部队没有严格遵守作战计划的时间,各级指挥员大多没有随同部队一起运动,而各指挥所的位置又普遍太靠后,加上通讯联络不通畅,以致不能掌握部队行动的确切情况,更别说对部队实施有效指挥了。陈赓帮助文哥找出毛病后,又总结了经验教训,重新调整了攻击部署。
一个上午过去了,越军前线指挥部开始人声鼎沸,越盟的高级指挥员们开始声嘶力竭地下达新的攻击命令,他们对着电话喊着骂着,命令部队下次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冲进去,下面的指挥员则拼命抱怨敌人火力凶猛,炮兵支援不力,友军不动如山。。。

对于这场初战,陈赓是和胡伯伯打了保票的,而且胡伯伯也的确是给予陈赓支持的,只不过战役发起前夕,胡志明前来看望陈赓和顾问团领导。胡志明对陈赓说:部队都交给你指挥了,但有一条,只许打胜,不许打败。陈赓对越盟新部队的战斗力之低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因此没敢说大话,只是表示:打胜仗主要靠越南军民,但我一定尽力协助指挥打好这一仗,不辜负胡主席期望。可陈赓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部队是如此的不中用!从军多年,陈赓早就忘了自己上一次是什么时候为了歼灭数百敌人而大伤脑筋,是大革命时期?红军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可是,即使是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也没有出现过己方兵力,火力优势如此之大还啃不下几百敌人的情况呀?

当日黄昏,越军各部再次对东溪发起总攻击,至午夜12时左右,占领了部分城区,可是还是无法接近法军核心工事。陈赓这位指挥数十万大军的大将不得不亲自到前线观战,了解第一手的情况。他哭笑不得地发现越军各部队之间明显缺乏协同,大家都想捡便宜,由于进展速度不一,而且一些指挥员耍滑头,使得四面围攻变成一面强攻,使得法军得以集中火力对付主攻部队。针对这种情况,陈赓提出严肃军纪,再次强调各部队一旦占领阵地就必须死守,不要怕和敌军近战,这样可以使得法军无法发挥空中优势。同时改一面突击为四面进攻,东西方面助攻,南北方向主攻。使法军无法招架。
可接下来的一天,仍然毫无进展,法军据守核心据点,困兽犹斗。越军久攻不下,士气越发低落,高级指挥部里,越盟高级指挥员也再也没有吼叫骂人的气势了,只是无精打采第看着地图和沙盘,一筹莫展。下面要求撤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最后连指挥部里的人也开始嘀嘀咕咕地低声讨论撤退的事情来了。当文哥把“前线同志们要求撤退的呼声”告诉在前线观战的中国顾问团时,陈赓发怒了,他立即与韦国青联系,一方面命令他压住越军部队不许后退一步,另外他再次打电话给胡伯伯,让胡伯伯出来搞定。在胡伯伯的压力下,越军的军心终于暂时又稳定下来了。
9月18日凌晨2时,越军又一次向东溪发起总攻击(我为什么要说“又”呢?),这一次,已经精疲力竭的法军再也没有抵挡住越军生力军的猛攻,他们2个连抵抗包括3个炮兵营在内的11个营20倍于己的越军猛攻达3天之久,他们已经够出色了。核心阵地终于被突破,然而,还是一直到上午8时才结束战斗。法军2个连几乎全军覆没,140人被俘,120人阵亡或者失踪,只有12人突围,逃回七溪据点(That Khe)。越军伤亡500多人。
直到那面红旗最终插到了法军指挥部上面,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好好休息的陈赓才长出一口气,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越军174团1营在中国顾问周耀华的指导下表现不凡,1营在营长黎纳木的指挥下首先进攻东溪外围的6号高地,1,2连正面进攻6号高地,3连迂回切断法军退路,机枪连负责火力支援。组织颇有章法,17日清晨就攻下高地。是所有参战部队里首先旗开得胜的。2营在营长孟益勤的指挥下进攻敌核心阵地时,却遭到敌顽强抵抗,伤亡很大,越军干部杀红了眼,一批批往里填人,其漠视人命的“添油”打法,连在一线观战的陈赓都大摇其头,命令停止进攻。中国顾问命令他们使用土工作业结合抵近爆破炸毁敌人的火力点。18日凌晨,爆破得手,法军的最终抵抗被彻底打垮。

第一战,终于艰难地打赢了!

(题外话:关于前文里提到的越军干部建议首先进攻高平的方案,在越军的实际战斗力面前看起来是多么地可笑。高平地势险要,三面环江,背靠大山,工事坚固,守敌较多(1000余人),易守难攻,是块硬骨头。进攻高平要渡水作战,而且只能从一面进攻,既要打纵深,还要打增援的伞兵。中国顾问团早就雄辩地指出:对缺乏攻坚作战经验的人民军,困难尤多,容易打成得不偿失的消耗战。诚然,乘敌不备,突然进攻,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解决战术和技术上的全部困难。首战不胜,对整个战役将产生不利影响。当历史过去将近30年后,中越反目,解放军以重兵压境进攻高平时,由于对地形的险恶估计不足,越南地方部队化整为零不停骚扰,不得不同对方打了一次不划算的消耗战。战后,总指挥许世友也饱受非议和抱怨。。。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高平的确不好打。)


中南半岛遗事
从横扫越北到那产(Na San)之战


一,        初战告捷

所谓越北,是越南人对Cao (binh)高平省 Bac( can) 北件省Lang (son)谅山省三省的称呼。
1950年,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来自中国的顾问和援助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正在越北的深山老林之间苦苦坚持的越盟手里。在此之前,法国殖民军步步紧逼,已经把胡伯伯率领的越盟(Viet Minh)压缩到中越边境的狭长地带内,靠着越北的险恶的地理环境和困兽犹斗的精神,加上法国殖民军战线太长,兵力不足,越盟熬过了几次险象环生的危机,终于等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胡伯伯从越共中央唯一的一台小型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欣喜若狂。1950年1月18日,中国和越盟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了纪念中越建交,越南政府决定:1月18日为越南外交胜利纪念日)。而当年早春出现在中国边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更是让胡伯伯泪流满面。。。为了便于获得援助,也为了更加安全一些,胡伯伯拖着瘦弱的身体,在越北的丛林里徒步走了17天,到达了离中国边境非常近的一个村寨,在这里,天气晴好的时候,甚至可以远远地看到中国境内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可是法国人根本就没打算给胡伯伯寄予厚望的新中国面子(没有经历朝鲜战争,中国人在西方人眼里仍然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在一次胡伯伯召开会议的当口,法军飞机突然凌空而至,对越共中央所在的村子进行了猛烈地扫射和轰炸,紧接着2个伞兵连实施了空降,很明显,这是要把越共中央一网打尽,毫无准备的越盟立即乱作一团,在村子里人仰马翻,群众,干部甚至包括军人都撒丫子四散奔逃的危急时刻,胡伯伯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决定向中国方向实施战略转移,虽然他年事已高,可花甲之年的他在转移过程中健步如飞,狭窄陡峭的山路,茂密的丛林挡不住他矫健的步履,他如履平地,连跟随他的年轻的警卫员和其他中央同志都追之不及,只能一路紧跟在他老人家的身后。
   
胡伯伯终于一马当先到了中国边境,在那里他遇到了已经集结完毕的1个连的解放军边防部队,这才化险为夷。随后,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在众人的苦劝下,胡伯伯没有返回他在越北的根据地,而是就地转道昆明,去北京拜见刘少奇和恩相(当时太祖还在莫斯科访问),乞求援助。随同他一起去北京的还有越南外交部长黄明鉴,驻华代表黄文欢,李班和阮山。

1月24日,他和恩相进行了会谈,一落座,胡伯伯就立即开始大倒苦水,他含泪说起法国人在美国援助下对越盟大肆打压,已经把他们逼得几乎走投无路了,越南人民用大刀和梭镖英勇地抵抗着法国人的飞机大炮坦克车。。。(胡伯伯似乎忘了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越盟弄到了不少日制武器,按照法国人的资料,1945年底越盟拥有35000件轻武器,包括手枪,步枪和卡宾枪,1350挺轻机枪,200门迫击炮和各型火炮54门)他甚至恳求太祖直接出动解放军助战,出于国际关系的考虑,在莫斯科的太祖拒绝了直接出兵的要求,不过答应给越盟提供物资援助,并且派出中国顾问团协助越盟指挥作战。

在北京收到了满意的答复,胡伯伯信心倍增,随后上莫斯科去会见斯大叔,2月3日,胡伯伯抵达莫斯科,和蔼的斯大叔听取了胡伯伯的工作汇报,他对胡伯伯的处境表示同情,声称苏联是坚决支持印度支那人民反对法国殖民者的,同样也答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斯大叔果然是实在人,胡伯伯尚未离开莫斯科,苏联赠送他的军火就已经准备好了------包括闻名遐迩的毛瑟98K步枪,大名鼎鼎的MG42通用机枪等等总共3000支德国枪。只可惜胡伯伯不是军火专家,也不是古董商,竟然对斯大叔的珍贵礼物腹诽不已,甚至扬言说要把这些枪拉倒博物馆去。

1950年4月,第一批来自中国的军火和物资终于送到了和叫花子差不多的越盟部队手里,是越军急需的42万发美制30步机枪弹和9万发英制30机枪弹,还有1200支步机枪。广西军区抽调了1个汽车团,开辟了从柳州经南宁到越南边境的运输线,运输军火,粮食等物资。同时由越南内地开赴中国境内进武装和培训的新建的308师和174团,209团也分别在云南砚山,广西西靖开始训练。云南军区给308师提供的物资军服1万套,毛巾1万条,棉被800床,步枪350支,子弹2500发,药品200箱,保证了该部训练需要。13军山炮营送给对方4门山炮,2门步兵炮,2门化学迫击炮,2门战防炮和全部弹药。为其2个团7个营提供步枪1794支,轻机枪146挺,重机枪50挺,82迫击炮28门,60炮52门,子弹50万发,炮弹4800发,手榴弹5万枚。仅仅在4-5月份,根据法国人的估计,越盟就从中国接收了50000支步枪,200挺机关枪,100挺中型机枪,30门迫击炮,以及数量不明的火箭筒,无坐力炮和120mm重迫击炮。从5月到9月份,越盟再次收到从中国方面运来的40000支步枪,125挺机关枪,75门迫击炮,3000箱各种弹药,870吨各种军用物资。

靠着中国的军火武装起来的越盟部队第一次有了和法军进行正面对抗的实力和勇气。。。好吧,虽然在身经百战的中国顾问眼里,那种勇气实在是很成问题的。。。首选的攻击目标是法军占领下的越北重镇和交通要道,因为这些目标严重阻碍了越盟从中国获取大量的援助,即使从自身利益考虑,越盟也必须要夺取这些直接威胁越共中央安全的据点。

无论怎样,1950年5月25日,越盟破天荒第一次开始进攻法军在越北地区严密设防的据点-------东溪(Dong Khe),2500越军猛攻4号公路上的这个重要战术据点。即使是普通军校生也看得出,这一次攻击如果成功的话,将毫无疑问地切断高平省和谅山省的联系,从而将彻底动摇法国在整个越北地区的布局。事实上,早在50年2月至4月份,越盟最高军事指挥官武元甲(化名:文哥。因为他是教书匠出身,总想着自己是文化人。)已经发起了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沿着红河河谷展开,控制了靠近北部湾的中越边境的西北地区,从而使这里成为了越盟的根据地,只不过越盟还没有控制4号公路。这次进攻东溪完全出乎法军的意料之外,因为此前越盟已经有很长时间不敢主动进攻法军据点了,在付出惨重伤亡后,越盟占领了东溪,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2天之后,5月27日夜,法军出动伞兵部队,一举将立足未稳的越盟赶出了东溪,并且由外籍军团1个连防守这个据点。

眼看着自己的部队换装了却还是如此不中用,胡伯伯和文哥都心急如焚,当年7月7日,在越共中央一再恳求和催促下,陈赓带领1个工作组离开了昆明,走了20多天,到达了当时越共中央的所在地太原省的一处小平坝那里。受到了胡伯伯和越共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热烈欢迎,他们迫切希望陈赓能够尽快打开局面。好早日摆脱这种一夕数惊的黑暗日子。陈赓在简单地听取了越盟干部的情况汇报后,决定亲自到越盟的高级指挥部去走走看看,顺便同韦国青率领的顾问团其他同志会合,早在4月17日,遵照太祖的命令,中央军委下令从二野,三野,四野各抽调1个师(包括师,团,营全套顾问),从三野选调顾问团团部人员,从四野选调1个军官学校的全套的教员及顾问,共同组成赴越军事顾问团。4月23日,军委再次命令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军区和军委炮兵司令部增调营以上13名干部,参加顾问组,准备担任越军高级指挥机关和军队的军事、政治、后勤顾问或助理顾问。7月下旬,军事顾问团正式建立,79名干部、250名随员,在团长韦国清、副团长梅嘉生、邓逸凡率领下,于8月12日拂晓到达越军总部所在地广渊。

此时,越军第一批在中国境内训练的部队也差不多快出师了。第308师,209和174独立团,随着这些部队陆续开赴前线,有了底气的越盟干部的胆子似乎又大了些,在讨论如何进行边界战役时,一部分干部提出趁法军不备,先机攻占4号公路最北端的重要据点高平。这些人开始游说胡伯伯,除了高呼“决战决胜”的口号之外,对军事一窍不通的胡伯伯此时还是比较谦虚地向陈赓请教了这个问题。陈赓认为,战役的指导方针还是立足于消灭法军的有生力量,以改变越北战场敌强我弱的整体态势,争取主动权。而越盟的部队还缺乏攻坚战经验(后面我们会很快看到越盟的攻坚战能力),所以还是以先攻击高平和谅山之间的小据点东溪比较划算,再切断4号公路,南下围攻七溪,迫使法军出援,伺机以运动战歼灭法军主力。虚怀若谷的胡伯伯全盘接受了陈赓的建议,并且在越共中央常委会上公开支持这个方案,在他的威势下,越共中央通过了决议,陈赓方案最终成为了边界战役的指导方针。

到了9月初,经过中国顾问团的努力的训练和整补,越盟的部队已经有了个大致的样子,据法军的统计,越盟有70个营的正规军约10万人,33个营的地方部队约4万人,还有大约6万辅助人员。法军在越北地区有13个营,约11000人。
可是从9月3日起,法军飞机开始连续轰炸越军总部广渊。并且加强了对4号公路沿线的空中侦察,另据报告,谅山,东溪一带法军调动频繁,东溪守军已得到1个连的增援,并且开始加修防御工事。除此之外,令人担忧的事情接二连三,2名越军侦查员在东溪执行任务时被俘,更夸张的是,另外308师2个营级干部外出侦察,下落不明,至今未归。显然,突袭东溪的计划很可能已经泄露。陈赓对此非常恼火,他直接打电话给越军总参谋部长黄文泰,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并且要求以后不得发生类似事情。此时,原先气冲斗牛的越军的某些干部又开始担心敌军兵力增加,进攻的东溪的决心动摇了。陈赓冷静地分析了局势,认为法军兵力调整无非一是换防,二是调整部署。但不管哪一种可能性,就东溪而言,越军依然占据压倒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只要严格执行预定的作战计划,就完全有把握取得胜利。于是他坚定先打东溪的决心不变。他的态度影响了文哥和其他人,越军指挥部决心原计划不变!
9月15日晚,胡志明,陈赓,武元甲都随着越军部队到了东溪附近。当晚,在又一次审核了作战计划后,武元甲和陈赓决定,按时发起进攻!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紧张准备,1950年9月16日拂晓,越盟部队按计划向东溪发起进攻!按照中国顾问团“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要求,越军集中了174和209团,以及第11和426独立营,第95炮兵团(3个炮兵营)总计11个营,7000人的兵力发起进攻,东溪守军是法国外籍军团第3步兵团第2营的第5和第6连,还有一些伪军共350多人。(越军进攻的兵力按照英文资料是5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共6个营,这里是按照中国顾问团回忆录的数字)。如此大的优势,按照中国顾问团的想法,这么着一个上午就该结束战斗了吧。。。胜利的红旗应该和早晨的太阳一起升起在东溪城头的。。。战斗一开始,担任主攻的174团首先扫清了东溪以北和西北方向的外围据点,占领了攻击出发位置。可是,离谱的事情马上就来了,另外一个主攻团209团却居然和前线指挥部失去了联系!直到当天下午才搞清楚其具体位置,总攻不得不推迟到黄昏时分,攻击已经失去突然性,法军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

总攻击发起后,在3个炮兵营的炮火支援下,174团,209团和第11营,426营从不同方向相继向城区发起攻击,午夜时分,陈赓接到了越军指挥部打来的电话,武元甲喜滋滋的告诉他,各部队已经突入敌军核心阵地,战斗即将胜利结束!陈赓这才放心去睡了。可这一觉还没睡完,9月17日凌晨,武元甲的电话又来了,原先的情况有误!部队根本就没有突入敌核心阵地!现正与敌僵持!

此时的文哥已经没有上半夜的兴奋劲头了,前线战况不利的报告不断送到他手里“敌军负隅顽抗,垂死挣扎,部队进攻受挫!”“法军发起了反冲击,冲进去的部队被打出来了!”“请求炮火支援!”“炮兵呢?”。。。支援的炮兵的确在不停的开火,可炮弹都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天色渐渐亮了,武元甲担心法军飞机轰炸,准备将部队撤出城区。陈赓不同意,他在电话里强调各部队应先巩固已占领的阵地,否则不但要前功尽弃,而且以现在越军的素质,在撤退时一旦稍一不慎,就可能因为暴露在敌军的火力下遭到不应有的损失。可是,他的正确意见没有被接受!攻入城区的越军各部队已经开始撤退了,正如他所言,由于部队组织混乱,各级干部根本无法掌握住部队,在争先恐后的撤退中,遭到了法军飞机的扫射轰炸,损失很大。
早饭后,陈赓来到前线指挥部,问武元甲到底是怎么搞的。文哥吞吞吐吐地说了一些情况,主要原因是部队没有严格遵守作战计划的时间,各级指挥员大多没有随同部队一起运动,而各指挥所的位置又普遍太靠后,加上通讯联络不通畅,以致不能掌握部队行动的确切情况,更别说对部队实施有效指挥了。陈赓帮助文哥找出毛病后,又总结了经验教训,重新调整了攻击部署。
一个上午过去了,越军前线指挥部开始人声鼎沸,越盟的高级指挥员们开始声嘶力竭地下达新的攻击命令,他们对着电话喊着骂着,命令部队下次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冲进去,下面的指挥员则拼命抱怨敌人火力凶猛,炮兵支援不力,友军不动如山。。。

对于这场初战,陈赓是和胡伯伯打了保票的,而且胡伯伯也的确是给予陈赓支持的,只不过战役发起前夕,胡志明前来看望陈赓和顾问团领导。胡志明对陈赓说:部队都交给你指挥了,但有一条,只许打胜,不许打败。陈赓对越盟新部队的战斗力之低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因此没敢说大话,只是表示:打胜仗主要靠越南军民,但我一定尽力协助指挥打好这一仗,不辜负胡主席期望。可陈赓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部队是如此的不中用!从军多年,陈赓早就忘了自己上一次是什么时候为了歼灭数百敌人而大伤脑筋,是大革命时期?红军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可是,即使是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也没有出现过己方兵力,火力优势如此之大还啃不下几百敌人的情况呀?

当日黄昏,越军各部再次对东溪发起总攻击,至午夜12时左右,占领了部分城区,可是还是无法接近法军核心工事。陈赓这位指挥数十万大军的大将不得不亲自到前线观战,了解第一手的情况。他哭笑不得地发现越军各部队之间明显缺乏协同,大家都想捡便宜,由于进展速度不一,而且一些指挥员耍滑头,使得四面围攻变成一面强攻,使得法军得以集中火力对付主攻部队。针对这种情况,陈赓提出严肃军纪,再次强调各部队一旦占领阵地就必须死守,不要怕和敌军近战,这样可以使得法军无法发挥空中优势。同时改一面突击为四面进攻,东西方面助攻,南北方向主攻。使法军无法招架。
可接下来的一天,仍然毫无进展,法军据守核心据点,困兽犹斗。越军久攻不下,士气越发低落,高级指挥部里,越盟高级指挥员也再也没有吼叫骂人的气势了,只是无精打采第看着地图和沙盘,一筹莫展。下面要求撤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最后连指挥部里的人也开始嘀嘀咕咕地低声讨论撤退的事情来了。当文哥把“前线同志们要求撤退的呼声”告诉在前线观战的中国顾问团时,陈赓发怒了,他立即与韦国青联系,一方面命令他压住越军部队不许后退一步,另外他再次打电话给胡伯伯,让胡伯伯出来搞定。在胡伯伯的压力下,越军的军心终于暂时又稳定下来了。
9月18日凌晨2时,越军又一次向东溪发起总攻击(我为什么要说“又”呢?),这一次,已经精疲力竭的法军再也没有抵挡住越军生力军的猛攻,他们2个连抵抗包括3个炮兵营在内的11个营20倍于己的越军猛攻达3天之久,他们已经够出色了。核心阵地终于被突破,然而,还是一直到上午8时才结束战斗。法军2个连几乎全军覆没,140人被俘,120人阵亡或者失踪,只有12人突围,逃回七溪据点(That Khe)。越军伤亡500多人。
直到那面红旗最终插到了法军指挥部上面,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好好休息的陈赓才长出一口气,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越军174团1营在中国顾问周耀华的指导下表现不凡,1营在营长黎纳木的指挥下首先进攻东溪外围的6号高地,1,2连正面进攻6号高地,3连迂回切断法军退路,机枪连负责火力支援。组织颇有章法,17日清晨就攻下高地。是所有参战部队里首先旗开得胜的。2营在营长孟益勤的指挥下进攻敌核心阵地时,却遭到敌顽强抵抗,伤亡很大,越军干部杀红了眼,一批批往里填人,其漠视人命的“添油”打法,连在一线观战的陈赓都大摇其头,命令停止进攻。中国顾问命令他们使用土工作业结合抵近爆破炸毁敌人的火力点。18日凌晨,爆破得手,法军的最终抵抗被彻底打垮。

第一战,终于艰难地打赢了!

(题外话:关于前文里提到的越军干部建议首先进攻高平的方案,在越军的实际战斗力面前看起来是多么地可笑。高平地势险要,三面环江,背靠大山,工事坚固,守敌较多(1000余人),易守难攻,是块硬骨头。进攻高平要渡水作战,而且只能从一面进攻,既要打纵深,还要打增援的伞兵。中国顾问团早就雄辩地指出:对缺乏攻坚作战经验的人民军,困难尤多,容易打成得不偿失的消耗战。诚然,乘敌不备,突然进攻,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解决战术和技术上的全部困难。首战不胜,对整个战役将产生不利影响。当历史过去将近30年后,中越反目,解放军以重兵压境进攻高平时,由于对地形的险恶估计不足,越南地方部队化整为零不停骚扰,不得不同对方打了一次不划算的消耗战。战后,总指挥许世友也饱受非议和抱怨。。。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高平的确不好打。)
二, 再接再厉

4号公路示意图(在红线上可以看到高平(Cao Bang),东溪(Dong Khe),七溪(That Khe),同登(Dong Dang)和谅山(Lang Son等要点))
我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4号公路。法国在印度支那战争(1945-1954)中修筑并且维持了一条绵亘的防线来封锁越盟(感觉是法国人这一刻马奇诺附体了)。这条防线位于中国边境,从高平延伸至谅山,是19世纪法国占领整个越南后修建的,目的是为了切断越南和中国的联系,从那时起,这条防线就一直在加强,不断增加新的工事。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越军就曾经依托这条防线当年的工事对抗我军,随便提一下,同登的鬼屯炮台就是这条防线的一部分。而把这条防线联系起来的纽带就是4号公路了。

4号公路上的一个典型法军据点

4号公路最北段是高平,往南通往谅山,谅山到高平这一段距离大约是140公里。从谅山走1号公路就可直通河内,4号公路的终点是东南海岸的芒街(Mong Cai)。法国是在1947年中期占领高平和4号公路沿线村镇的。印度支那地区与中国接壤,但是很多地方都没有界碑和明显的分界线,4号公路将一系列的碉堡,哨所,据点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防御体系。4号公路两侧到处是陡峭的山坡和茂密的丛林。把守4号公路上的据点的外籍军团有人吹嘘说这条路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可以活着通过。当然凭着这条防线想完全堵死越盟是不可能的,越盟也的确不是没有部队成功溜过防线,法国方面的如意算盘一是切断越盟和中国之间的联系,二是把越盟主力堵在越北的鸟不拉屎的深山老林里,使越盟无法把手伸向越北的大米主产区-----红河三角洲去。法国希望这样可以饿死越盟,在中国援助大规模到达之前,法国人至少已经部分达到了目的,因为他们发现敬爱的胡伯伯通过广播和各种简陋的宣传工具要求大家节约粮食----“每一颗粮食都象一滴血那么宝贵!”

攻克东溪后,法军紧急调整了4号公路地区的布防,增兵七溪,事实上,9月17日,东溪还在激战的时候,法国外籍军团第1伞兵营已经空降到七溪,以加强当地的防御。第1伞兵营呆在七溪,一直等到从谅山方向开了的外籍军团的北非摩洛哥第1和第11营(实力为每营有3-4个200人的连)抵达当地,共同加强了七溪的防御。这支拥有4个机动营,总数为3500人的部队由勒巴上校( Colonel Le Page)统一指挥。此外法军还从河内派出5个营的部队,开始对越共中央所在地的太原省和宣光省的交界地带展开大规模扫荡。鉴于敌军调整了部署,还有东溪之战中越军表现出的战斗力,迫使陈赓不得不也重新审视原先攻打七溪的计划是不是靠谱。他向胡伯伯和武元甲提出了自己新的想法,从目前情况看,敌增兵七溪,似有北上收复东溪的企图,所以可以让部队先撤一步,在东溪附近设伏,在七溪之敌北上后,争取在野战中歼灭之。胡伯伯和武元甲自然是满口答应。通过他们,越军前指下达了调整部署的命令,以2个团在东溪附近,3个团在东溪东南方向山地,2个营在西南方向山地设伏,形成一个向南张口的大伏击圈。待七溪之敌北上至东溪以南地区时,两翼设伏部队首先发起钳形攻势,封闭伏击圈。正面部队随后发起进攻,歼灭伏击圈中的敌军。

不料接下来的几天,法军只是加紧扫荡太原省,搞得当地鸡飞狗跳,越共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还没怎么享受到东溪大捷的喜悦,就仿佛重新落入了早年的那种一夕数惊的阿鼻地狱。因为越军的主力部队都都云集在4号公路附近,中央机关没有强有力的部队保卫,他们紧急呼吁要求撤一些部队回来保卫中央机关!当然还有他们自己的小命。

法军2个摩洛哥营进驻了七溪,随后就埋头加修防御工事,眼看着逐步完成了强化七溪整体防御的部署。而扫荡太原和宣光的法军也闹得有声有色,在那里狗撵鸭子呱呱叫。但是在最关键的东北战场上,法军却始终按兵不动。越军部队在野地埋伏了好几天(他们将在野地埋伏超过10天),也不见法军出动,加上老巢被法国人抄了,顿时各种怨言和怪话就铺天盖地而来。有的认为,打东溪是错误的,消耗了自己的力量,又无援兵可打,把打高平的有利时机也丢掉了;有的认为,法军不出援,不如挥师北上打高平;有的则主张,撤兵保卫太原。虽说胡伯伯明察秋毫,英明神武,这些“各级指战员的呼声”一开始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可实在架不住那些人人多嘴杂,外带身临险境的越共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泣血哭诉,时间一长,胡伯伯和武元甲都颇有些牢骚了。

陈赓担心设伏的越军部队无法长时间保持高度的纪律性,法军万一察觉到越军的企图,不从七溪北上,这样子整个战役计划就将落空!他为此焦虑不已,不得不紧急发电给中央军委,汇报了当前的战局,并且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报告给中央,以求得中央的支持。由于过度的操劳,而且在越北的恶劣自然环境里,他得了疟疾,终于病倒了。(在这里的几个月里,陈赓不但要给那些比国内游击队队长水平还低的越军高级将领上课,帮助他们拟定作战计划,协调顾问团和越军各级指挥部的关系,随时忍受那些层出不穷的离谱的事情,还要满足越南方面那些鹰嘴鸭子掌,能吃不能拿的干部越来越大的胃口。。。笔者都可以体会到大将当时心里的感受,一万头草泥马十倍音速咆哮而过。。)

这时,在接到陈赓的电报后,太祖以中共中央军委的名义复电做出了重要指示,“敌图重占东溪的给我以运动战的机会,你们的意见是正确的,敌人是一定要增援的。敌人现在还不知道你方的虚实。太祖还指出,如能在与敌争夺边界的战斗中,大量歼灭第有生力量,是很有利的,要准备进行几个月的战斗。”当然为了适当安抚一下胡伯伯以下越共中央同志情绪,太祖还是丢出了一根大胡萝卜,“如果粮食供应有困难,可从中国增拨接济。”这封电报对陈赓力主的以运动战方式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的意见,是一个极大的支持。有了太祖的上谕,陈赓相信包括胡伯伯和文哥在内的人再也不会有什么废话了。

9月27日,陈赓身体稍有好转,就到胡伯伯的住处,与胡伯伯和武元甲共同讨论作战部署事宜。他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法军绝不可能丢下高平的1000多人不管。按照法军目前的部署,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行动,进攻太原省是法军实施的“围魏救赵”之计,企图调动越军部队离开东溪。越军现在已经取得整个战役的主动权,法军比越军急得多。因此,他建议越军指挥部“说服”干部,耐心坚持,等待法军的下一步行动,待机出击。在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之后,陈赓又亮出了“大杀器”----太祖的圣谕,果然,胡伯伯和文哥立刻就转变了态度,表示要坚决遵从太祖的指示。9月28日,为了进一步调动法军,陈赓建议越军前指派出174团向七溪以南实施佯动。29日,174团开至七溪附近,团长吴山沛命令炮营对七溪法军进行牵制性射击,以2营进攻七溪外围的3号高地,1营实施机动诱敌。此举果然奏效,七溪的法军在“感觉”到越军进攻部队的实力并不强之后,法军产生了越军是企图以小部队牵制七溪法军,而主力要回师救援太原老巢的错觉。乃将其预定出援计划付诸实施,果然落入了陈赓的圈套。

9月30日夜,法军在勒巴上校的指挥下,从七溪开出,企图重新夺回东溪,接应准备南撤的高平萨克东上校(Colonel Charton)指挥的部队。七溪的法军由外籍军团第1伞兵营打头,2个摩洛哥营随后跟进,法军指挥部给援军的代号“贝亚德战斗群”(Groupement Bayard)。与此同时,法军总指挥马塞尔•卡潘蒂尔将军(General  Marcel Carpentier)命令高平的萨克东上校立即毁掉不能带走的物资,车辆和重武器,向南突围!法军的整个计划是七溪的部队向北进攻夺取东溪,然后据守到高平的部队全部撤退到那里为止。

10月1日,贝亚德战斗群在东溪以南615高地遭到越军209团的阻击,被迫展开部队占领东溪以南部分阵地。未能进入东溪,越军遵照陈赓的指挥,不对法军进行坚决抵抗,不至于打草惊蛇吓跑法军。2日,越军308师,209团和独立11营先后投入战斗,向贝亚德战斗群发起猛攻,但是各部队组织仍然很差,协同配合更是一团糟,除308师88团占领东溪以南龙飞东北高地外,其余攻击均未奏效。勒巴上校在发现越军在兵力上占压倒优势后,决心在空中支援下向西进攻,绕过东溪,接应高平的萨克东上校的部队。可是在伤亡了400多人后,法军丧失了进攻的能力,不得不在东溪西南7公里的社谷山地转入防御。这本来是聚歼法军的大好良机,可就在这时,文哥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他来电借口法军有飞机助战(这一刻法国远东空军泪流满面,由于主要空军基地河内一直有暴雨,实际上,法军飞机出动强度在最关键的几天并不大)和地势险要,想把部队撤下来。陈赓和军事顾问团立即向胡伯伯说明此仗坚持下去必定胜利,如果动摇将会推迟甚至断送整个边界战役胜利的到来。好在胡伯伯大事不糊涂,又否定了越军总部的错误意见,并致电前线要“忍受疲劳、饥饿,不惜任何牺牲,坚决歼灭敌人。”

这时,我们回过头来介绍一下高平法军的情况。高平在1947年被法军夺取之时差不多已经是一堆废墟了。不过由于高平重要的地理位置,法国人费了不少气力在47-49年之间把高平重新建设成了一个商业繁荣的军事要塞。除了那些必须的军营,碉堡之类的防御工事外,还建了住房,商店,市场,市政管理部门,等等。当然,生性放荡不羁的法国人不会忘记搞出各种娱乐设施来让自己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包括酒吧,夜总会,妓院,甚至还包括鸦片烟馆。

虽然4号公路被法军打造成了一条表面上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封锁线,但是高平毕竟是封锁线的末端,这里远离法军主力,从法军占领这里的第一天起,高平通往七溪的那70公里的公路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危险之路。越盟武装对公路设施的破坏以及对车队的伏击时有发生。
到了1950年8月,打了强心针的越盟武装的活动开始升级了,袭击事件频率提高到了每周1-2次。从那时起,法军高层就以及开始在秘密准备万一情况不妙时就放弃高平,将守军撤回七溪的计划了。

高平守军的指挥官是萨克东上校,他手下有2个营,分别是外籍军团第3步兵团第3营和1个摩洛哥营,总共1600人。除此之外,高平还有1个团的保大伪军约1000人。萨克东上校接到命令他撤离高平的电报是Revers将军拟定的,Revers将军在电报里明确命令他炸毁一切重武器,车辆,辎重,所有部队只携带轻武器,必要的口粮和水,徒步向南面70公里的七溪轻装突围。在半路上,七溪的援军会接应他们。按照法军指挥部的设想,这应该是一次快捷如风的闪电行动,在越军得以做出大的反应之前,高平的部队就该和七溪的援军会师了。

法国人精心策划的撤退行动从一开始就出错了。高平的法军于10月1日南撤时,重感情,讲义气的萨克东上校没有遵照河内给他的命令,轻装突围。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舍不得抛弃那些在他面前嚎啕大哭的亲法的天主教徒和他们的家人,他最终决定“一个骑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抛弃上帝的羊群!”于是,他没有炸毁车辆,相反,他把平民都装上了可用的车辆,甚至装上了他们的行李和金银细软(这一刻,萨克东上校仿佛刘皇叔附体,不过他手下既没有能马踏联营七进七出的赵子龙,也没有可以在当阳桥一骑吼退千军万马的张翼德)。伪军见有机可乘,也私下把家属塞上了汽车,最后那些平民的人数多达500人。

高平法军先头部队是外籍军团第3步兵团第3营。后面是摩洛哥营,中间是那些平民和辎重,伪军部队则在最后,在沿着4号公路撤退的途中,他们不断遭到越军地方部队的袭击,路面,桥梁都被破坏,许多地方还布了雷,因此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远远落后于预定计划的时间表。撤退的第二天,发觉情况不对劲的法军终于炸毁了车辆,重武器和辎重,并且丢下了那些倒霉的“两脚羊”,在一片混乱和哭喊声中,法军开始徒步穿越茂密的山地丛林,轻装向社谷山的477高地靠拢,希望与贝亚德战斗群会合,再向七溪方向突围。然而晚了,一切都太晚了!

10月4日,在四面紧逼的越军的压力下,贝亚德战斗群也不得不丢弃车辆和重武器,徒步撤退到一个叫那巴(Na Pa)的高地继续等待萨克东上校的残部。社谷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法军顽强抵抗,越军几次进攻均未奏效,伤亡很大,战斗陷入僵局。而法军指挥部面对困境,也再次派出了援军,七溪的法军部队4个连在那本上校的指挥下,再次北援。法军计划以勒巴上校的部队据守社谷山,而萨克东上校的部队和那本上校的部队实施南北对进,构成对越军的反包围,内外夹击,打破越军的包围圈。先让萨克东和勒巴会合,然后再在那本的掩护下,合兵南撤。为了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法军飞机大量出动,猛烈轰炸扫射越军,同时给勒巴的部队空投弹药和给养。5日,萨克东上校指挥部队一路冲破越军的阻击,抵达了社谷山以北1公里的地方,虽然遭到了209团的阻击,但是他们还是想办法和勒巴上校的部队联系上了,初步完成了法军指挥部的第一步的计划。

此时那本上校的部队也从南部逐渐逼近越军的包围圈,面对如此复杂的战局,越南人的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老毛病又犯了(这是我第几次说“又”了?),他们脆弱的神经无法经受这种严峻的考验,小心肝被吓得扑通扑通的。底下人开始怂恿文哥撤退,不过由于文哥之前已经被胡伯伯训过了,暂时不敢当出头椽子,不过还是挡不住那些人的撤退心切,有一个越军高级指挥员打电话给陈赓说北上,南下之敌即将会合,勒巴的部队一时啃不动,部队经过连日奋战,已经非常辛苦,继续打下去可能会坚持不住,所以想撤出战斗。陈赓则认为,敌军虽然困兽犹斗,但是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坚持下去,必定胜利!决不能姑息部队情绪,而要动员部队克服困难。在气势上压倒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10月5日,陈赓写信给同样紧张不安的胡伯伯,安慰了一下没见过这么大场面的胡伯伯的心灵,同时建议他鼓励前方指战员,坚持连续作战,要不怕疲劳,不怕牺牲,坚决把勒巴上校的部队歼灭在谷社山地区,得手后转移兵力歼灭萨克东上校所部,绝不能让这两股法军会合逃往七溪。同时,陈赓再次把这一作战计划电报中共中央军委,以求得太祖的支持。

第2天,关注此事的太祖再次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发来上谕“先集中主力歼灭东溪西南被我包围之敌,然后再看情形围歼高平南逃之敌,此种计划是正确的。如果东溪西南之敌能在几天之内就歼,高平之敌又被抓住,谅山等处之敌又不出援,或虽出援而我军能分出一部分予以阻隔,使之不能防碍我军对东溪、高平两地之作战。则你们可以取得两个胜仗。因此,除对东溪西南之敌必须迅速、坚决、彻底加以歼灭,即使伤亡较大也不要顾惜,不要动摇(要估计到干部中可能发生此种情况)以外,并要对高平逃敌确实抓住,不使逃脱。并要对谅山等处可能出援之敌有所布置。只要上述三点处理恰当,胜利就是你们的。”

当天胡伯伯就聆听了太祖的上谕,在太祖的天威之下,胡伯伯终于鼓起勇气,遵照太祖的圣训,下了最后的决心“决战决胜”! 他亲自命令前线指挥部,以308师和209团对包围在谷社山地区的贝亚德战斗群的法军发动总攻击!10月6日当天,贝亚德战斗群的法军部队继续在密林和山地间的羊肠小道艰难地跋涉,他们带着不断增加的伤兵,冒着从四面八方不断出现的越军部队的袭扰和攻击,饮用水,口粮和弹药都十分缺乏。最终他们抵达了765高地。10月7日,几乎已经不成建制的法军在一个叫做“隆峡”(Coc Xa)的村子被越军包围。越军的机关枪和迫击炮火力如同倾盆大雨一般向法军泼来,尚能一搏的第1外籍军团伞兵营奉命杀开一条血路突围,在付出惨重代价后,他们中130人在一个75英尺高的悬崖边,利用悬崖附近密布的藤本植物,慢慢坠下悬崖,逃出生天。不过人人带伤,狼狈不堪。

经过激烈战斗,越军于7日下午全歼社谷山的法军,生俘勒巴上校及其参谋人员30余人。接着,又迅速转移兵力,一方面以209团搜缴残敌,而以308师主力对477高地萨克东上校的部队发起总攻。7日夜,贝亚德战斗群的幸存者终于和萨克东上校的部队在477高地会合,还没来得及寒暄,接踵而来的就是越军的猛攻。已经在野地里不停地行军,露宿和苦战了几天几夜的法军士气完全崩溃,而越军则痛打落水狗,各部队愈战愈勇,从四面八方向法军冲击,法军指挥部匆忙决定将残存的部队分散为排级小队,每队由1名军官或者士官带队,分散突围!所有参加突围的人接到的命令就是“不计代价退往七溪!”伤员由自愿留下的医护人员陪伴。越军于当日17时全歼477高地之敌,生俘萨克东上校及其参谋人员,高平省伪省长阮鲁溪也同时被俘。

10月8日,法军指挥部派出了援军去解救已经四面楚歌的4号公路上的残余法军部队。第1外籍军团伞兵营的新兵连(120名刚从阿尔及利亚来的菜鸟)在Loth中尉的率领下与第3殖民地伞兵营的268人合并,在 Cazeaux 上尉的指挥下,于10月8日当天空降在七溪,他们收容了第1外籍军团伞兵营的余部,只有23人在第2连指挥官 Jeanpierre上尉的带领下逃脱,而仅仅10天前,这个营还有500人。第1外籍军团伞兵营是法国在印度支那战场上成建制损失的第一个伞兵营。仅仅1周后,第3殖民地伞兵营也紧步后尘,在边界地区法军全面崩溃的狂潮中被吞没,该营只有14人生还。

社谷山的惨败使法军在越北战场的机动部队损失过半,元气大伤的法军不但没有能力发起新的攻势,现在就连自保也成问题了。河内法军高级指挥官在对4号公路的战局完全明朗之前就下令全线撤退。从10月10日开始,法军先后开始放弃一系列重要的据点,全面收缩防线,10日,七溪法军南撤,而此时,一些4号公路战役中法军的幸存者还正在向七溪前进,这个命令等于是判处了他们死刑。13日,那岑法军也开溜了。10月17日,法军放弃了越北最重要的据点谅山,18日,法军指挥部再次下令放弃谅山以南的所有4号公路上的据点。到23日止,驻守在长达百余公里边界线上的法军,纷纷仓皇撤逃,从同登、谅山、亭立、安州等地,一直撤到沿海的先安附近。法军三年苦心经营的4号公路防线土崩瓦解。在各地法军狼狈全线撤退时发生的混乱深深刺痛了那些曾经经历过二战的法国人的神经,他们仿佛又看见了1940年5月间,法国崩溃的情况在远东重新上演。

超过6000法军和亲法的平民卷入了4号公路战役,他们中只有700人得以最终逃脱。法军在战斗和撤退中损失了大批各种装备,包括13门105mm榴弹炮,125门迫击炮,480台各型军用车辆,3个装甲排,240挺中型机枪,1200挺轻机枪,1200支冲锋枪以及8500多支步枪,各种炮弹10000多发(包括75mm,105mm和155mm),燃料超过60万升,还有大量的粮食和军服等。仅仅在谅山,法军就丢下了超过1300吨各种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越军的伤亡6500多人,其中阵亡和失踪4800。

与此同时,10月10日由于形势发生重大逆转,进攻太原的法军在损伤600余人之后,也不得不撤离太原。越军在西北前线进行配合行动的部队也歼敌两个营,井迫使老街、沙巴之敌于11月4日撤离。在平原敌后地区,越军304师配合地方部队,歼敌700余,收复44个据点。和平之敌也仓皇撤退。至此,法军在中越边界的防御体系完全崩溃,意义重大的边界战役在中国顾问团的指挥下宣告胜利结束。边界战役是越军首次大规模的运动战,也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和歼灭战,战果辉煌。歼灭法军8个整营,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收复了五个市、13个县镇,拥有35万人口,长达750公里的边界地区获得解放,越北根据地得到扩大和巩固。

这个胜利在国际上也同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说“仅仅在几天之内,法国在中越边境的4600名精锐部队全部被歼,他们遭到了在共产党中国受到良好训练和装备的越盟部队的进攻,由于损失了这些部队,现在在与中国接壤的250英里地区已经完全没有防御能力了,这是法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失败。”在莫斯科,本周的报纸也以大篇幅报道了越盟的这次胜利,人们注意到,印度支那的消息的版面甚至超过了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朝鲜战争(越盟在印度支那的胜利暂时冲淡了毛子对朝鲜惨败的不快)。

法军控制区的惊慌失措一直蔓延到河内,人们甚至开始讨论要怎么逃离河内。面临着法国自二战以来最大的惨败,法军远征军总指挥卡潘帝尔将军和印度支那总督德阿利厄(此人曾经把战后就任第一任法国远征军总司令的勒克莱尔排挤走人)2人很快就被召回巴黎,并且以极不体面的方式被解职,1950年年底前法国远征军总司令换上了塔西尼将军,这位被誉为“法国自拿破仑一世以来最伟大的军人”将担起重振法军的士气和稳住法国在远东地区殖民地的重任。
三,胜利之后

1950年的秋天对越盟来说真是个金色的收获的季节,从他们取得的辉煌胜利中,人们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现在他们再也不是那个在丛林里挣扎求生的匪帮了,而轮到法国人开始担惊受怕了。他们解放了中越边境的广大地区,打通了与中国的交通线,打破了法军对越北根据地的包围,使自己有了较为广阔的回旋地区。中国顾问团也在胜利的鼓舞下,准备照抄国内战争的经验,将这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部队及时从地方部队和游击队升格为野战军。为下一步的进攻战役做准备。

在边界战役胜利后,为了炫耀新生越盟部队的“强大”,10月24日,武元甲下令在刚占领的高平举行“阅兵式”。陈赓对此有不同意见,他劝武元甲说越军部队缺乏队列训练,着装也不够整齐,还容易受到法军的空袭报复。不过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文哥根本听不进去,他强调此次阅兵式对鼓舞越南军民抗战士气有很大帮助,而且这次轮到他拿胡伯伯压陈赓了,说这次阅兵已经报请胡伯伯批准了。陈赓没话说了。不过陈赓私下吩咐顾问团的人不许参加或者观看阅兵式,全部集中学习。

高平的阅兵式于当天傍晚举行,虽然有陈赓的命令,2个中国顾问周耀华和田大邦(题外话:他曾经是攻克洛阳的主攻营营长,后来他将升任昆明军区副参谋长,29年后,他的小儿子田云翔将身为他老爸以前的老部队119团的一个排长,重新踏上越南的领土,只不过此行的目的和他老爸当年完全相反。。。田云翔在带领部队冲锋时右肋中弹,受了重伤,经紧急抢救后被直升机运回昆明总院,昏迷了7天才被救活,真不知道老头子当时什么心情。)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于是骑车去“看看”。事实证明陈赓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这2个顾问是几乎和一批法军战斗轰炸机同时接近阅兵式现场的,法军显然获得了阅兵式的准确情报,才敢派飞机在黄昏时分出击,猛烈的轰炸和扫射造成越军部队伤亡70余人,群众伤亡更加严重。爆炸声传的很远,连在20公里外的陈赓都听到了,他只是很淡定地在日记里写下了“黄昏闻剧烈爆炸声,地为之动,持续达20分钟。”

虽然受到了可恶的法军飞机小小的干扰,可文哥和其他越盟中央领导举行阅兵式的决心没有动摇,现场被草草清理了一下,然后继续阅兵,于是,在夜幕中伴随着场外还来不及运走伤员的哀嚎和死者家属的痛哭,越军照常进行了这次胜利阅兵式。越共对阅兵式的如此重视和对损失的如此淡漠实在让中国顾问们感慨不已。

10月27日到30日,人民军前指在越北南山举行营以上干部总结会议。越南党、政、军领导人胡志明、长征、范文同、武元甲等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顾问团的领导和顾问也应邀参加。陈赓将军应邀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他深刻地阐述了太祖的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思想,介绍了中国革命战争经验,针对越军在战斗中取得的经验和暴露出来的弱点,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他坦城的肺腑之言,使与会的人深受感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越南干部说,这样全面地分析越南部队的优缺点,问题讲得如此透彻而实际,让人很受教育。胡志明在讲话中对陈赓的讲话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我们打了两个胜仗。第一个胜仗是我们消灭敌人并解放了高平、东溪和七溪;第二个胜仗是我们已经看清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还明确指出:边界战役是越南抗战史上一次最大的胜利,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胜利。长征同志则大拍胡伯伯和太祖的马屁,他指出:军民一致、上下一心,这是中央和胡主席的全民团结,长期抗战的正确政策的结果。战略战术的正确运用,灵活、巧妙地在越南边界战场上运用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他说,这次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同胡主席作风相配合的胜利,是马列主义在战争指导中的胜利。特别是人民军指战员从这次战役的实践中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仅适用于中国,也完全适用于越南抗法战争。 至于文哥,他就比较衰了,由于在边界战役中几次表现出“右倾”,掉链子的作风,在总结会上不得不做了深刻的检讨,而且在最后围歼贝亚德战斗群的战斗中,是胡伯伯绕开他,亲自指示部队发起进攻的,这使文哥感到自己如果不能尽快在51年上半年有一番表现的话,就可能进一步失去胡伯伯和越共中央的信任。他会不会改进自己的作风,我们在后面将会看到。

11月1日陈赓将军以中央军委命令他指挥3兵团开赴朝鲜为由,拒绝了胡伯伯的一再挽留,头也不回地回到国内,他是宁可去朝鲜和那个世界上最强的超级大国真刀真枪地来上几个回合,也不想继续留在越南的丛林里受鸟气了。对于陈赓如此不领情,胡伯伯也是有些不爽的!此前为了表明他对陈赓的信任,在边界战役大胜后,胡伯伯可是送了他几瓶不花钱弄来的法国香槟酒;还有自己亲笔点化的唐诗“香槟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敌兵休放一人回!”的;甚至在写给陈赓的信中,也热情地称呼这位晚辈为“东兄”(“东”是陈赓在越南时化名),落款也以非常亲昵的“你的丁(“丁”是胡志明的化名)”来收尾,企图拉近2人的关系(写到这,本人都有些恶寒)。

最终胡志明没有到场欢送陈赓(这2位伟大的战友他们以后再也没有见过面),倒是武元甲带了陈登宁等一票人来送走了陈赓。

1950年12月6日,法国派原西欧联盟陆军司令戴•拉德•塔西尼出任印度支那法远征军总指挥。12月17日这位能征惯战的军人在4号公路惨败的阴影下抵达河内就职。为了表示对他的信任,同时也是为了减少对他的掣肘,巴黎这一次没有派出新的总督,而是让他全权负责印度支那的一切军政事务。当时在河内是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惊恐的人们对当前的局势议论纷纷,甚至在有法国军政人员在场的公开场合都不例外;越盟地下组织的活动非常活跃,而伪警察则睁一眼闭一眼,装作没看到;富人们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往遥远的交趾支那或者甚至逃离中南半岛;甚至在遥远的巴黎,左翼的报纸也在以辛辣的口吻尽情地讽刺和挖苦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印度支那政策,一些更加激进的刊物还和读者互动搞了个类似“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恶俗倒计时游戏,看看越盟什么时候可以开进河内。

面对这种困境,塔西尼一上任,就抛出了一个四点计划:(1)紧急集中精锐的欧非籍部队,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同时大规模发展伪军;(2)在北部平原和丘陵地带的占领区周围,构筑钢筋水泥工事的暗堡群防线,防线的外围建立“无人区”,以防越军的攻击;(3)加紧对占领区和游击区的“绥靖”和扫荡,大力搜刮人力物力,进行所谓“总力战”;(4)使用别动队、土匪、间谍及心理战、经济封锁、空军轰炸等手段,破坏越军的根据地。此时,山姆大叔那毛茸茸的爪子也趁着法国人虚弱的当口,第一次伸进了印度支那。 1950年12月23日,美、法与保大伪政权签订了关于军事援助的正式协定。从此,在法国的印度支那战争费用中,美援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

此时的印度支那的法军在熬过了初期的恐慌之后,由于塔西尼将军的努力,法军按照他预定的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强化防御的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把那些住在印度支那的法国公民中适宜服役的男性都挑出来,组织自卫队,用于保卫法国公民聚居区,这样就可以把原先的守备队都改编为机动部队;把无关紧要的法国人都打发回国;不过他却留下了妇女和孩子,甚至直接命令打算把妇女和孩子运回法国的轮船调头。用他的话说“只要妇女和孩子不走,男人就会奋战到底。”----------这些大胆的举措在他之前没有一个法国总督和总司令敢这么做。
为了稳定军心和民心,他甚至把夫人从巴黎接来,以显示法国在印度支那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摇摇欲坠。

由于法军控制着整个南部和中部的大部地区。在北部,依然控制着人口众多的平原产粮区和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西北山区。加上美国援助的到来,使得塔西尼将军得以在向北部增兵的同时,收缩占领面,集中兵力控制红河三角洲平原区,竭力扩大机动部队,增强红河中游战区的防御。边界战役后,法军在北部战场的兵力,由64个步兵和伞兵营增至71个营,其中机动部队由16个营增至25个营,编成五个机动群。当时,配备在中游地区的33个营,占北部法军的半数。此时,塔西尼将军手里的法军地面部队有19万,空军1万(通过努力向山姆大叔化缘,法国远东空军飞机数量从边界战役前的150架增加到各型飞机475架),海军5千。

与此同时,塔西尼将军还命令部队加紧修筑从鸿基、东潮、陆南、北江、北宁经永福、山西、河东到宁平的“暗堡群防线”,共113个据点、1300个碉堡,驻守着20个欧非籍营。与这条防线平行的外侧,法军强迫成百个村庄数十万居民迁入其占领区,制造一条宽五至十公里的“无人区”地带。在其占领区内,大力推行“总体战”,巩固伪政权,扩充伪军,加紧扫荡。仅1951年一年,法军在南部、中部和北部,共进行营以上规模的扫荡117次,其中北部为49次。

而在越盟方面,为了继续打击法军,歼灭法军的有生力量,打破对方在平原地区设立的防线,同时扩大和巩固根据地,伺机夺取红河三角洲(这里是越南北部最主要的粮食产区,越盟如果夺取了这里,就可以减少对中国援助粮食的依赖,减轻中国的经济负担,还能直接威胁河内,所以这里也是中国顾问团志在必得的地区之一,虽然有部分顾问团的同志认为转兵西北更为有利,原因后面解释),当然也是为了确保已经到手的北部边界主动权。中国顾问团和越军高层经过研究决定确定对北部平原和丘陵地区选择敌人薄弱部分实施进攻作战。在研究过程中,顾问团向中共中央军委作了报告并得到同意。同时经越军总军委讨论也得到了胡伯伯的批准。在经过了2个月的补充和休整之后,整装待发的越军部队准备开赴平原地区作战。

当然对于这支新生的部队,在平原地区进行大规模作战还是比较困难的。他们要面对敌人的碉堡防线和强大的机动部队,而且平原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法军实施快速机动和增援。而且也便于发挥法军在空军和炮兵方面的火力优势。不过在平原地区作战的好处就是平原地区居民稠密,且多是京族人,群众基础较好,并有敌后游击队的配合,又是产粮区,可以就地取给。 而且此时越盟已经有了比较稳固的后方,而且中国又训练了一批新的部队可以投入战斗。

在平原地区的初战中,中国军事顾问团领导人韦国清、梅嘉生、邓逸凡等,均与越军前指在一起,帮助进行战役的组织指挥,随时掌握战役的发展情况,同前指领导人及时研究、处置敌情变化及解决战术指导上的具体问题。派往越军各主力师、团的顾问则在各所在单位帮助指挥,贯彻越军总部的作战计划。
浴血鏖战

挟边界战役初战大胜的锐气,新整编的越军主力部队将第一次进入平原地带,他们中的不少老越盟成员此时已经是各级指挥员了,回想起几年前自己被法国人如同撵鸭子一般赶进越北那鸟不拉屎的深山老林,一度过着朝不保夕暗无天日的日子(。。。想当年,劳资的队伍才开张,十来个人,七八条枪。。。),而现在呢,眼前的数万大军(此时根据法国人的统计,越盟已经拥有了总兵力达81个营的部队,其中包括12个炮兵营和8个工兵营。)正源源不断开赴前线,他们心中的万丈豪情顿时升起,现在他们将在同样的老地方向法国人讨还旧账了!进攻的越军主力和力图稳住阵脚的法军主力迎头相撞,连番大战要开始了!

平原作战的第一次战役为红河中游战役(越南称为陈兴道战役,法军则称为Battle of Vinh Yen,即永安之战)。永安位于河内西北30英里,太原省以南,地形多数是冲积平原和低矮的丘陵。是法军整个“塔西尼防线”三角防御地带的末端,也是法军和西北地区保持联系的枢纽。武元甲计划在这里给法军以痛击。为下一步向河内进攻打开大门(当时一些心急的越盟地下组织已经在分发的传单上写上“欢迎胡伯伯到河内过春节”了。20多年后,又有一些越南人想打到南宁过春节,不得不承认越南人的想象力真是太贫乏了。。。)

永安的守军是法军的2个机动群,第1和第3机动群,各有3000人。(“机动群”(Mobile Group)是法军为了应对印度支那战场的局势搞出的一种类似“团”的编制的部队,每群通常下辖3-4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有时还加强有1个坦克连。塔西尼作为“试验”组建了第一批4个机动群,由于效果不错,最终法国将组建11个法国的机动群和7个越南伪军的机动群。)第3机动群(指挥官是Vanuxem 上校)负责防守永安,第1机动群(指挥官Edon上校)则在永安东面的几个小山头构筑了一系列战术据点(这些高地在冲积平原上是非常有利于防守的)以屏护永安。

中国顾问帮助文哥拟定的作战计划是先把第3机动群吸引到南边的谭旺湖(Dam Vac lake),然后在2个机动群之间打入一个楔子,分别将其分割包围,最后对法军实施各个击破。文哥是铁了心要让1950年成为法国历史上继1940年之后的又一个“伤心之年”,为了不让法国人过好1950年这个悲催的年份的最后几天,文哥在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开始了行动。308师和新组建的312师(以原209团为核心组建)这次将随同他出击永安(312师165团此时在中越边境的老街地区剿匪来不及参战,只有209团和141团出击永安)。

越军先向河内以北30公里的永福和北宁两省交界地区的法军暗堡群防线进攻。战役第一阶段(1050年12月26日--27日)以308师三个团(36,88和102团)的兵力,采取奔袭战术,出其不意,速战速决,在越军压倒优势的力量面前,毫无准备的金英、多相、安风一线五个暗堡群据点(每个据点约有一个连)很快就崩溃了。战役第一阶段旗开得胜!

1951年1月13日,战役第二阶段打响!主要是采取攻点打援的战术,武元甲集中2个主力师的五个团于永安北部的三岛岭(Tam Dao ridge)地区隐蔽待机,由于首战告捷,越军士气非常之高,据中国顾问回忆,当越军总部和顾问团一起爬上三岛岭时,正是1951年的元旦,双方举行了联欢会,心情大好的文哥还和黄文泰一起跳了舞,大家准备从正面下山,直取河内!

文哥13日下令以308师一部兵力攻占北面的保竹(Bao Chuc)据点,这是个距离永安只有2英里的小据点,守军也只有可怜巴巴的50人,而且还分别是塞内加尔人和越南伪军,不过出乎越军意外的是,这些人进行了相当顽强的抵抗,越军攻击部队进行了2次白刃突击才最终打垮守军。接到保竹守军覆灭前发来的报丧电后,第3机动群果然中计,主力立即向北出援,打算夺回保竹据点。接着第3机动群的部队就一头钻入了越军事先为法军准备好的伏击圈,312师2个团(209团和141团)在道四(Dao Tu)伏击第3机动群得手!法军靠着猛烈的空袭和炮击才勉强阻止了312师的猛攻,第3机动群狼狈不堪逃回永安,不过下辖的塞内加尔营几乎全军覆没,第8阿尔及利亚骑兵营(摩托化步兵营)也损失惨重。紧追不舍的越军乘胜占领了永安附近的一系列高地。法军情况现在正如越军在开战前估计的那样,主力被压缩到了谭旺湖边,后面就是红河支流所形成的沼泽湿地,无路可退,而永安东面有一个3英里的地带没有任何防御!

1月14日中午,塔西尼将军乘坐1架小型联络机抵达永安亲自指挥这次战役,在弄清局势之后,他马上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首先他命令从印度支那局势比较平静的南方把部队立即空运到北方,组成预备队;接着他命令河内开出的第2机动群(下辖3个战斗力很强的北非营)作为战役预备队,并且带上额外的弹药,立即向西进攻,突破越军的阻击,进入永安和遭到重创的第3机动群会合,沿着2号公路进攻的第2机动群在番更地区遭到越军阻击,并在友守地区与越军展开了高地争夺战,最终法军突破了越军阵地,到15日中午,第2机动群占领了157高地,在那里可俯视通往永安的公路,塔西尼此次作战计划的第一步也完成了,第二天,2个机动群将奉命重新夺回永安北面的那些高地群;同时他命令法国空军做好大举出动的准备,以便随时可以出动攻击越军。

16日15时,101高地,210高地均被法军夺回,战斗中只遭到了越军轻微的抵抗,越军的大部队突然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法国人为此一度困惑不已,难道武元甲带来近2万人大老远地跑到永安只是为了捞一把就走吗?不过2小时后,他们就知道真相了。

1月16日17时,也就是太阳才刚刚落山之际,天色还非常明亮,目瞪口呆的法军看着越军的小股部队从茂密的树林,丘陵不断涌出,逐渐会合成一支大军,这就是此次战役的越军主力部队!战斗很快就开始了,308师向永安发起进攻,越军在重迫击炮和机关枪火力支援下,以密集战斗队形冲击法军阵地,企图一举突破法军防御。越军首先进攻47号高地,接着是101高地,在进攻被击退后,没隔多久,就再次进攻47号高地和210高地。越军向法军在这些高地上临时构筑的工事一再猛冲,力图压倒守军。

在意识到局势危急后,塔西尼第二次飞抵永安指挥战斗,他命令空军和炮兵对越军的攻击进行全力压制。在此次战役中,法国远东空军实施了整个印度支那战争中最大的空袭行动,一切可以被搜罗出来的飞机都参加了空袭,连运输机也不例外。这时,去年年底和美国签署的援助协议终于看到了效果,来自山姆大叔的军火库的凝固汽油弹成了此次战役法军的救命稻草。法军飞机在印度支那战争中第一次大量投掷凝固汽油弹攻击越军,一波波的法军飞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和高爆炸弹把越军的战斗队形和法军阵地之间的地域变成了死亡地带,造成越军部队严重伤亡。由于损失很大,越军不得不先撤退,待天黑后再次发起进攻。1月17日凌晨4时,在攻守双方对掷手榴弹,残酷的近战和白刃战之后,防守101高地的法军弹药耗尽,被迫撤退。101高地失守后,47高地的守军立即被居高临下的越军火力压制,Edon上校随后命令部队撤退,越军随后又攻占了47号高地。现在的情况是,越军夺取了中央的2个高地,而两翼的210和157高地仍然在法军控制之下。

黎明时分,308师的进攻又开始了。塔西尼这时打出了最后的王牌,他下令第2机动群(下辖2个摩洛哥营和1个伞兵营)反击47号高地,17日凌晨,第2机动群已经插入到永安正西南方向。Vanuxem上校的第3机动群也奉命增援已被包围的210高地的守军,打通和他们的联系。法军地面部队在空军和炮兵的猛烈火力支援下发起反攻。最终在法军的猛攻下,越军部队崩溃了,308师前线的干部已经控制不住部队了,部队开始无组织地开始后撤。(战后法军缴获了一本308师一个连级指挥员的日记,该连在永安之战中没有直接上一线,而是在法军大炮射程之外留作预备队。该连也法军飞机空袭的时候崩溃,凝固汽油弹对部队士气震撼极大,连那些战前向指挥员交了请愿书准备要立功的战士都崩溃了,人人跑的飞快,以至于该指挥员想组织后卫警戒部队都没人可派,只能由几个干部在最后压阵。他亲眼目睹了前线的部队崩溃的情景,法军在后面紧追,甚至可以听到士气高涨的法军的欢呼。。。预备队尚且如此狼狈,一线的主攻部队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由于协同不好,在308师已经开始跑路的时候,312师又发起了一次被证明是徒劳无功的进攻力图扭转战局,虽然这次决死冲锋把第3机动群的最后一个建制完整的营也打残废了,但是已经太晚了。天亮后,法国空军再次大举出动,凝固汽油弹吞噬了312师最后一批参加攻击的部队,而且法军地面部队在空前猛烈的空炮火力掩护下对撤退中的312师实施了追击,由于没有强有力的部队掩护312师的侧后,相当一部分部队被法军摩托化步兵截住,结果有数百人被俘。17日中午,越军被迫全线后撤,退回了山区。

1951年1月17日本次战役结束。越军声称此役共歼敌三个营,计1500人,人民军伤亡1000余人。法军则声称在这次9000(3个机动群)对2万(大约2个师)的战役中,以56人阵亡,545人受伤的代价,击毙越军6000人,击伤1730人,俘虏500,此外越军还有80人失踪。就笔者看来,双方的公布的己方伤亡数字和战绩都有程度不同的注水和缩水的现象,尤其是法军的毙伤俘越军超过8000人的战绩肯定过高,要知道,这308师和312师在仅仅2个月后就又卷土重来,参加了东北战役(越南称为黄花探战役)。如果伤亡如此之大的话,哪怕中国方面训练出再多的新兵,这2个师也肯定不能在2个月之内就恢复元气重新参战。当然,越军声称自己伤亡1000人也是扯淡,以2个师5个团将近2万的总兵力,无论是中国顾问还是武元甲都绝不可能因为部队仅仅伤亡了1000多人就草草鸣金收兵的。

因此,笔者看来,越军统计的法军损失大约是没错的,308师在战役第一阶段攻克了5个各有1个连防守的据点;312师在伏击第3机动群时歼灭的一个营,重创另外2个营。法军公布的己方伤亡数字很可能仅仅是在越军向永安发起进攻后的数字,而且这个数字里没有包括保大伪军的损失的数字,因此法军的损失加上伪军的损失,越军声称1500的战绩就是有夸大也不至于离谱(中国顾问此时对战绩的核实是相当严厉的,但是对越军的卫勤系统的控制就没有那么严格了,有完整的越军伤亡数字的记录是在奠边府战役期间。)。 越军方面的伤亡总数大约是6000左右,被俘500,相当于5个团的纯步兵打光了一半以上,由于越军是第一次遭到大规模的凝固汽油弹攻击,因此死亡率可能会相当高。(这里纯属个人的分析,如果哪位有可靠资料的话,请不吝赐教)

此战后,1月23日越军召开的总结会议,武元甲罕见地在会议上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当然他也指责某些部队缺乏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思想存在“右倾”,甚至“贪生怕死”。中国顾问团认为这个指责对参战部队是很不公平的(无独有偶,在搞到这次会议的一些资料后,法国人也认为武元甲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在明知部队缺乏有效压制敌军的方法,还执意让战士去前仆后继地进攻敌人严密设防,并且得到强大火力支援的阵地是非常荒谬的。不过文哥在报告里大力表彰了支前的民工,他们总共出动了200万人次,一共向前线运输了超过5000吨的粮食,弹药和各种物资。

这次战役对法军的士气是个很大的提高,塔西尼也因此成为了印度支那战场救世主一般的角色。这也证明了巴黎方面总算是聪明了一次,选了个得力的将领来挽狂澜于既倒。当然。武元甲是不可能长时间偃旗息鼓的,新的进攻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之中。双方都知道,取得最终胜利对于哪方面来说,都将是长期和艰难的。这次战役的结果冷酷地表明,越盟目前还不具备把法国佬一举扫进大海的能力;从法国方面来说,法军也缺乏必要的机动部队和空中力量来进一步扩大战果,否则以战役后期越军的狼狈样,这2个师能否全身而退就难说了。

小镇争夺战

经过了2个月的休整和补充。1950年3月20日。新的战役又打响了!这次为东北战役(越南称为黄花探战役,黄花探是20世纪初抵抗法国的越南民族英雄,此次战役越军的主要作战地域也恰好是黄花探抵抗法国的地区,故此得名)。战役从3月20日至4月7日,在海防以北约30公里18号公路的汪秘附近地区进行。这是法军在红河中游战场兵力比较薄弱的一个地区。 越军希望可以在法军交通要道的中央部分插上一刀,而且这里还有越南北部主要的能源基地-----鸿基煤矿。如果攻击得手的话,不但可以切断法国在越南北部的工业的燃料来源,而且越南北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海防也将受到直接威胁。


虽然计划不错,但是中国顾问团已经从上次红河中游战役看出平原地区的法军不好打,即使是围上了也很难吃掉,不如转向西部地区。可是文哥想着是如何“报仇雪恨”,压根听不得不同意见,顾问团苦劝不听,无奈只好再劝文哥把目标转向中越边境的重镇芒街。芒街是4号公路的终点站,4号公路战役后期,法军一度撤离,后来不久又卷土重来。中国顾问认为芒街靠近中国,这次拿下了就一定能守住。但是越军不少人不同意,理由居然是那里的守军有相当一部分是被法军收编的前国民党的残兵败将!越军认为这些人战斗力强,进攻可能伤亡会很大,他们宁可去进攻18号公路的法军也不愿意去啃芒街的硬骨头。中国顾问团这次是完完全全的没撤了。只好随同越军总部一起行动。


文哥这次还是照方抓药,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先派出304师和320师去佯攻红河三角洲西北地区,以便把法军的预备队吸引到主攻方向相反的地区。文哥则亲率越军主力308师三个团、312师两个团和新组建的316师两个团,仍采用攻点打援的战法。由于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文哥调低了自己的期望值,不再准备一次就歼灭数千乃至上万敌军,来个什么一战定乾坤,只要能歼灭法军5个营就算成功(不过这一地区法军兵力也确实“薄弱”,没有那么多人给文哥刷战绩)。


3月23日午夜至24日凌晨,越军发起强大攻势,先后顺利攻克兰塔、陆内、芒内、松周四个据点,以诱法军来援。到26日,海防的第一道防线上的据点已经几乎全部被越军攻克,但等了三天,法军没有出援,因为塔西尼被越军另外2个师在红河三角洲南部地区的佯攻给搞懵了,一时无法准确判断越军的主攻方向,因此按兵不动。3月27日夜,越军又打下秘则、长白两据点,这时塔西尼开始对越军的这次攻势有点底了,不过法军仍不出援,这主要是因为有了上次第3机动群出援保竹这个小据点被312师伏击得手,差点整个赔进去的教训,法军知道出去肯定会扑街,已经下定决心随便越南人在外围据点折腾,只要越军不进攻核心据点,法军就当王八,死不露头。对其遭到威胁的地区,则加强兵力,依托工事固守。同时从附近基地用大炮杀伤越军。

在3月23日夜至28日,越军进攻冒溪(Mao Khe)矿区和冒溪镇两个据点,这是本次战役的重头戏,由于煤矿属于重要目标,文哥相信这次法国人怎么着肯定会来援军的。而且这2个据点防御薄弱,仅在据点外围有一些警戒阵地和哨所。 冒溪镇由1个摩洛哥装甲车排(3辆装甲车)防守,冒溪煤矿位于镇子北面1公里处,守军是1个由95名土族(Tho tribe)战士组成的轻步兵连,是在4号公路战役后期从谅山逃出来的。指挥官是1个越南中尉和3名法国军士。 在镇子的东面100米处,18号公路南面是当地的天主教教堂,第30塞内加尔混成营的1个连还有一些土族战士负责保卫教堂。 这样子总共法军在整个冒溪地区的守军也就是400人的规模。

3月23日深夜,越军开始逐一拔除冒溪外围的警戒阵地。到26日为止,越军已经将外围打扫干净,准备好向冒溪发起总攻击。在此期间,越军的行动一直受到法国海军的干扰,虽然根据可靠情报这里法军的兵力比较薄弱,不过这里所谓的“兵力”仅限于地面部队,冒溪距离海防这个法国海空军基地实在太近,文哥很快会见识到法国海空力量对他的攻势的影响。

法军的3艘驱逐舰(英文资料如此,个人认为内河炮舰更靠谱些)和2艘登陆艇通过在大北江(Da Bac river)附近的运河接近冒溪,使用炮火压制越军。虽然没有给予越军以重大的杀伤(越军公布的伤亡数字显示在拔除这些外围的阵地时30人阵亡,80人受伤),但是有效地延缓了越军的行动。

塔西尼不太清楚武元甲下一步打算干什么,不过他还是决定派出了第6殖民地伞兵营和一些炮兵连去紧急增援陷入困境的冒溪守军,因为这里地形狭小,他没有派出大批援军,主要是集中海空军和地面炮兵用火力杀伤越军。援军很快登上登陆艇,在炮舰的掩护下,沿着运河向冒溪开来。

3月26日,312师209团的侦察发现煤矿守军力量薄弱,就打算在当夜11时对煤矿发起进攻,结果这一路上充满了各种离奇曲折的事情,首先是部队在运动时遭到法军炮兵的拦阻射击,只好隐蔽等待天完全黑再继续进逼煤矿。天黑后,209团继续开进,不过在过一条小河时,炮兵把路给阻塞了,不得不再等炮兵把炮弄过河去,接下来又轮到带队的尖兵迷路了,直到凌晨3点才进入预定攻击阵地。部队体力消耗很大,而且时间也不允许部队休整了。

3月27日凌晨4时,312师209团向冒溪煤矿发起全面进攻,守军先是遭到了75mm无坐力炮和57mm无坐力炮的猛烈炮击,随后越军步兵发起猛攻,守军顽强抵抗,那个越南中尉连长在开战初几分钟就中弹负伤,另外2名法军军士阵亡,不过其余守军出乎意料地硬气,他们退入矿区的核心据点1幢3层楼房死守,连续击退209团的2次进攻,一直坚持到接近天亮。凌晨5时15分,越军爆破手冒着守军猛烈火力,成功对楼房的外墙实施了一次大爆破,越军步兵从缺口处蜂拥而入,迅速占领了底层和二层,守军退到顶楼,用手榴弹顶住了越军的进攻。越军久攻不下,部队士气受挫,指挥官也开始变得急躁,在调整部署准备再次发起进攻这个当口,关键时刻最后一名负重伤的法军军士指挥这些土族士兵发起绝地反击,这些彪悍的山地少数民族战士居然以近战和白刃战再次将209团反击出核心据点,一直击退到攻击发起前的位置!越军被反击出来,天色已经大亮了,行动开始受到法国空军的干扰了。B26轰炸机和F6F地狱猫对越军进行了猛烈轰炸扫射,凝固汽油弹和高爆炸弹让不少在上次战役中已经见过世面的312师老兵抱头鼠窜,撒丫子狂奔,减轻了守军的压力。

当天下午2时,赶来增援的第6殖民地伞兵营在海军的掩护下在附近登陆,然后沿着18号公路向冒溪开进,企图突破越军封锁进入冒溪。一路上他们遭到了越军机枪和迫击炮火力的密集射击,靠着空军和炮兵的火力掩护,他们才能缓慢向前推进。1架掩护他们的海军F6F“地狱猫”战斗机在俯冲攻击越军阵地时被密集的防空火力击中坠毁。援军到来的消息给了陷入困境的守军极大的鼓舞。

晚19时许,在弹药耗尽后,防守冒溪煤矿的轻步兵连在越军眼皮子下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撤退,他们小心翼翼地绕过越军在煤矿和镇子之间的部队,成功地退入冒溪镇。他们带走了全部的伤员,更夸张的是,居然连他们的老婆孩子都跟出来了(那些少数民族士兵的家就安在据点里)。越军部队毫无察觉,他们在撤退中没有遭到任何攻击。在冒溪煤矿的战斗中,越军声称有46人阵亡,209人受伤,还有14人失踪。

这次成功的撤退对守军来说只不过是个短暂的喘息,因为现在冒溪镇将成为越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了!28日凌晨2时,越军开始用大炮和迫击炮对冒溪镇和教堂进行猛烈炮击,在炮火掩护下,308师36团竭尽全力同时猛攻镇子和教堂守军,防卫教堂的2个地堡被越军爆破手使用锥形装药的爆破筒炸毁,紧随其后的越军步兵接着就占据了地堡,守军退入教堂主建筑继续死守。镇上的2座瞭望塔遭到火箭筒和无坐力炮的集中轰击后,和上面的守军,机枪等一同化为灰烬。摩洛哥装甲车排的3辆装甲车在战斗打响时还在镇子里开来开去用火力压制越军的进攻,不过很快随着越来越多的房子被炮弹,火箭弹击毁,装甲车被废墟给堵住开不动了,装甲车的乘载员于是下车组成一个步兵排继续投入战斗。现在全镇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在火光和废墟中,攻守双方继续进行逐屋争夺。由于在夜间空军无法出动,守军就呼叫在东潮(Dong Trieu)的法军炮兵部队按照预定的射击方案向冒溪方向实施炮击,在近战中,法军炮兵进行了猛烈异常的弹幕射击,炮弹几乎都要落在守军的头上了。越军则用火箭筒和燃烧弹回击守军。战况异常残酷激烈,越军发起了数次猛攻,但每次都被占据有利地形的法军伞兵和土族士兵击退。在黎明前越军发起的最后一次猛攻中,一部分越军还是突破了法军外围防线,随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近战和白刃战,但是越军后续部队遭到法军地面炮兵和舰炮的拦阻射击,法军炮兵和海军都根据白天射击效果修正了射击参数,然后再按照守军提供的坐标不停地转移火力,使后面的越军无法前进,突入镇子的越军攻击力量很快就耗尽了。这次进攻再次被法军击退。打红了眼的308师又压上了一个102团,不过这次更悲催,该团在进攻时走入了法军舰炮的火网,损失惨重,还没打半路就撤下来了。

在攻击未能得手的情况下,越军于当天早晨撤退了,他们再也不想成为法军飞机的目标和牺牲品。(根据中国顾问团的记载,冒溪战斗发生于3月29日夜至30日,而且越军对冒溪镇和煤矿的攻击都未得手,与法方记载有出入,此处以法方记录为准。)

4月4日夜和5日,越军继续攻打滨答、摆草、黄沾等据点,由于法军已有准备,而且越军士气低落,均未成功。由于时日拖延过久,当法军大规模出援时,越军已无粮食,补给困难,不能再战,遂决定撤兵。撤退中,308师的中国顾问王砚泉在空袭中腿部负伤,使得这次战役显得更加暗淡无光。

此役越军声称共毙俘敌1175人,越军伤亡达1700余,大半为战役前、后遭敌空袭所致。法军的伤亡数字笔者只有在冒溪战斗的情况。在冒溪,法军有40人阵亡,150人受伤。越军公布的数字表明损失为134人阵亡,426受伤,还有14人失踪。再一次我对越军的伤亡数字表示怀疑,这次进攻冒溪集中了4个主力团(308师36和102团,312师141和209团)约1万人,会仅仅就伤亡这么点人就收兵?而法军则声称越军越军伤亡3000人,光是在冒溪镇里就丢下了400具尸体。

这次战役的问题在于,越军主力部队现在即使在进攻那些守卫薄弱,没有完备防御工事的据点时,由于要面对法国海空军的优势火力,还有敌援军可以充分利用内线有利条件实施机动,也变的不容易得手了。中国顾问团这次也不得不承认低估了法军舰艇对越军的威胁,这主要是在国内战争期间,解放军没有和拥有强大海军的敌人作过战,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而且过于执着围点打援的战术,没有趁着塔西尼一开始没判断出越军主攻方向的那几天把冒溪打下来,等法军清醒过来后,冒溪是被围上了,可无论是援军还是据点本身都根本啃不动。结果整个战役只勉强歼敌2个营,还基本是战役初期攻克的据点里的伪军。

血染代河

尽管法军打赢了冒溪防御战,可是越军的损失明显低于2个月前在永安的损失,这样,在雨季到来之前,越盟还有时间和实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虽然中国顾问团已经发觉红河中下游平原不适合越军大兵团作战,主张收兵,转兵西北的高原地区,那里山高林密,不适合法军优势的技术兵器发挥威力,但是连输2把的文哥眼睛都红了,根本听不进,总想着翻本,他还要坚持在5月下旬再进行一次尝试。这下子是轮到韦国青知道顾问的日子不好过了,他和陈赓不同,与太祖和胡伯伯在以前都没什么交情,不可能像陈赓之前那样拿一个压一个,甚至还能上达天听,拿太祖的圣旨压越共中央。。。他可是什么事都得和越南人商量着来,有时还得看别人的脸色。

5月28日至6月20日,越法双方在第3联区的河南、南定、宁平地域又进行了宁平战役(越南称为光中战役,法军称为Battle of the Day River,代河之战(中国称代河为沱江))。这个地区也是法军在北部平原兵力较薄弱的地区。但此地是亲法的天主教聚居区,文哥的打算有很多,因为这次下的本钱大了,304,308,312和320师都将参战,他打算在这里歼灭当地的天主教地方武装,打开越盟游击队向三角洲地区的武装渗透的大门;还打算围点打援,伺机歼灭法军机动部队;当然如果法军学上次战役那样王八不露头,那就在塔西尼防线南翼最靠东的地方砸开一个缺口,尽力巩固,然后。。。抢地盘!抢粮!

聪明的文哥显然已经开始学习中国顾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当中国顾问指出越军的种种不足,现阶段不适合继续在红河三角洲地区作战的时候,他居然振振有词地说他已经经过仔细的考虑,那些之前困扰越军作战的因素,已经在他的神机妙算之下,不再是问题了!他具体说了以下几点:

1,        抢在雨季前发起新的战役,如果运气好的话,战役结束的时候,51年的雨季也将开始,大片的泥泞可以让法军地面部队追之不及,暴雨则可以让法军飞机无法升空。。。越军则可以从容撤退。。。
(注:文哥果然是千年乌鸦嘴,51年上半年的雨季当年提前开始,事实上,在越军准备实施这次战役的时候,豪雨就已经使得308师和随军的4万民工不得不推迟行程,战役发起日期从5月初改到5月底。文哥只想到大雨对他有利的一面,难道没有想到在暴雨和泥泞中越军的部队和后勤的民工难道就能健步如飞么?)
2,        代河的大部分河段水浅,法国的内河炮舰开不进来!冒溪的悲剧不会重演!
(代河水浅,文哥又说对了!。。。不过在雨季中,河水水位会上涨这似乎是常识吧。。。就算法军的内河炮舰的确无法开进代河,可那些吃水浅的炮艇,巡逻艇,汽艇,登陆艇呢?)
在考虑了如此之多“有利”因素之后,这次文哥第一次打算与法军主力部队进行“真正”的传统意义上的交战。

战前,越军320师64团就已经成功地渗透过法军的防线,深入敌后大约30公里,在太平附近和第42独立团成功会师。第42独立团是越盟的一支敌后奇兵,这支部队长期在敌后作战,粉碎了法军企图消灭他们的一切努力(即使在51年下半年法军主力大举扫荡整个红河三角洲和北部平原地区,一举摧毁了绝大部分越盟敌后根据地的最艰难的日子里,这个团也没有被法军消灭,即使是塔西尼将军也对此无可奈何),成功地迎来了越盟最终胜利的日子。

越盟选定进攻的主战场,从地理上说是非常有利于发起突袭的。代河西岸的地势比法军控制的东岸来的高,而且红河三角洲这个冲积平原除了密布的河汊港湾之外,河边还到处是被茂密的植被覆盖的高大陡峭的石灰岩河岸,那些石灰岩由于水的长期腐蚀,有无数的溶洞和洞穴,从而为越盟部队提供了天然的隐蔽所和防空掩体。不过法军也不是没有杀手锏,由于这里靠近法国控制区的核心地带,法军主力云集,尤其是法国海军的内河舰队(Dinassaut)对这里的水道的水文条件非常熟悉(早在19世纪80年代的中法战争,法国海军的内河舰队就已经在这一带作战了,数十年的经验不是白给的)。法国海军组建和使用的这支内河舰队的经验未来将被美国人照抄并且改进,以便用来去对付越南另外一个游击队活动猖獗的鱼米之乡------湄公河三角洲。这支内河舰队对越盟武装渡河作战将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它不仅仅是可以直接攻击渡河的越军部队,更重要的是哪怕越军主力冲破法军的阻截,强渡红河并且进入三角洲地区作战,这支舰队还可以切断越军的补给线。可笑的是,面对着这种劲敌,文哥之前居然还和中国顾问团信誓旦旦地保证,代河水浅,法国人的炮舰开不进来。。。

由中国顾问协助拟定的越军的作战计划比较简单,但是非常有效,而且恶毒(西点军校的评价),该计划以304师主力进攻府里(Phu Ly),以308师主力进攻宁平(Ninh Binh),由于这2处都是法军核心据点,因此法军预备队肯定会被吸引到那2个地方,待法军预备队被调动后,320师的其余2个团将分别向东,南2个方向发起进攻,扫掉从宁平一直到海边的那些法伪军据点(如果法军的预备队被成功调走的话,这些据点将是非常脆弱的),然后一举攻占越南天主教的发艳(Phat Diem)教区,这样子可以一箭双雕,不但可以将法国势力从红河三角洲南部地区挤出去,而且对那些坚决亲法的天主教徒的心理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与此同时,第42独立团和64团将在法军后方发起破袭战,他们将尽力攻击那些法军的集结地和补给线,以此拖住法军援军,并且阻止法军将后方物资前送到代河沿岸的那些据点里。

战役第一阶段始于1951年5月29日,越军以308师三个团和304师三个团的兵力在当地游击队的配合下于夜间奔袭宁平及1号公路沿线敌据点。和前2次战役一样,越军的进攻完全出乎法军的意料之外。到破晓时分,宁平外围的据点在308师主力的猛攻下已经几乎被全部打垮,一部分越军甚至已经突破了宁平的城防,冲入城内与法军展开了巷战,并且成功地把法军余部赶入了当地的教堂,随后对教堂展开围攻。

在这一夜的混战中,在附近的南定(Nam Dinh)据点匆忙集结起来的一个营的伪军在法国军官的指挥下投入战斗,这个营有一个连的法国指挥官名叫伯纳德•德•拉特尔(Bernard de Lattre),这名中尉正是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塔西尼将军的独生子。他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死守一个可以俯视宁平的高地上的据点,越军的迫击炮对这个高地实施了猛烈炮击,不过最终法军保住了这个据点。当天色发亮时,年轻的中尉和手下的2个法军军士已经阵亡。(题外话,整个印度支那战争总共有超过20名法国将帅的儿子阵亡在战场上,其中除了塔西尼将军的独子外,还有勒克莱尔元帅的一个儿子;在几年后的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有22名将帅之子在那里阵亡)

同样在5月29日那个混乱的夜晚,在代河上游弋的法军内河舰队也接到了不惜一切代价紧急救援宁平的命令, 那些舰艇在途中遭到了河两岸交叉火力的攻击,越军使用火箭筒和无坐力炮向法军炮舰和登陆艇猛烈射击,将其中几艘无装甲防护的舰艇打成重伤。趁着法军其他舰艇手忙脚乱地把受伤的舰艇拖离战区,一时无暇它顾之际,308师的一部分部队成功渡过代河,向宁平以南的法军据点发起了牵制性的进攻并且成功地拿下了一连串的小据点。
经两夜战斗,越军攻克了宁平省会及其以南、东南共十余据点,毙俘法军600余人,取得了不小的战绩。

经历了失子之痛的塔西尼将军根据手头最新的战况报告做出了迅速反应,在48小时之内,他就调集了3个机动群和4个加强了摩托化重炮兵的机动群,还有1个装甲突击群,以及第7殖民地伞兵营迎击越军。6月4日夜间到5日,战事进入到最高潮,双方很快就对几个战术要点,尤其是安渠河(Yen Cu Ha)附近进行了反复争夺。在熬过了初期的混乱之后,法军的反击开始了,而这时越军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代河东岸作战的部队需要靠舢板和小帆船运输给养,而法军的内河舰队派出的装甲炮艇,炮舰,登陆舰艇在空军的支援下,正大肆沿河扫荡,他们炮击,轰炸,扫射一切可疑的目标。

虽然在战役第二阶段,越军又打下一些据点,歼灭一些法伪军,但法军已经加强了防守,而且援军源源而至, 远远超过了越军的应对能力,到6月6日,法军已经完全切断了在代河东岸作战越军的补给线,数以百计的帆船和舢板在往东岸运送物资时被击沉或者俘获,只能在夜间偷偷进行小规模的运输。 越军的大部队在白天也不停遭到法军海空军的狂轰滥炸和地面炮兵的猛轰,伤亡很大,而且有了法军地面部队的支持,当地的亲法天主教武装也气焰嚣张,不断袭击越军,让孤悬敌后的独立42团和64团的日子很不好过。越军攻打住高、求布、玉林等处据点,均未成功,一些原先已经攻下的地区和据点被法军重新夺回。


6月10日,中国顾问团紧急建议文哥收兵,在双方短暂的磋商后,文哥下了总撤退的命令,于是各部队立即开始收拢部队,交替掩护,步步后撤。而实施追击法军反复以坦克和装甲车掩护摩托化步兵从侧翼冲击越军部队,拖住他们的脚步,然后让摩托化重炮部队跟上来猛轰,同时呼叫飞机进行轰炸扫射。对越军部队来说,值得庆幸的是,法军的摩托化步兵一般不敢追击到距离公里10公里以外的地区(10公里是机动群105mm榴弹炮的最大有效射程),所以无法合围大批越军部队,使许多人得以撤到代河边。撤到河边的部队不但要面临另外一个可怕的对手,还得想方设法地用一切手段渡河,法军内河舰艇来回穿梭巡逻,甚至冒着搁浅和被伏击的危险深入到一些可疑的小河汊港湾搜索,使得整个渡河过程痛苦无比,在法军陆海空的夹击下,撤退一直进行到6月20日为止,越军大部分部队才狼狈不堪地退过了红河,回到进攻出发地,许多部队重武器丢得精光,轻武器也损失很大,部队身心俱疲,第一次出现大批人员向法军投降。 整个战局此时对法军非常有利,乘胜实施追击的话,是很可能给撤退中的越军以毁灭性的打击的,但是困扰法军的兵力不足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而且法军在激战中弹药消耗相当大,尤其是空军和炮兵,到战役结束的时候,法军大口径炮弹的库存已经下降到了6000发,塔西尼也只好作罢。这样,在当年提早到来的雨季的凄风苦雨中,越法双方各自收兵。等待下半年再见高低了。

整个战役,越军声称共歼敌3100余人,攻占据点22处。法军则声称俘虏1000越军,毙伤9000人。 是三大战役中法军宣称战果最高的一次!

波澜壮阔的1951年上半年的3次战役结束了。越法双方都坐了下来,仔细盘点自己的得失。对于年轻的越盟来说,这是首次他们北部丘陵和平原地区进攻法军坚固防线较具规模的三次战役,声称共歼敌6000余名,其中近一半是法军的机动部队。越军在敌人有飞机、大炮支援和火力强、工事坚固、机动性高等新的作战条件下,经受了锻炼。同时,也消耗了不少力量。红河中游战役首战告捷,是有效地运用奇袭和攻点打援相结合的战术的结果。战役行动隐蔽突然、出敌不意、令敌人措手不及,使其据有的优越条件不能发挥。越军一鼓作气,顺利攻下敌人许多据点,并且在运动中歼灭不少敌援兵,解放了不少地区,使越军对平原作战树立了信心。东北和宁平战役基本上仍采取攻点打援的作战方法。在战役开始阶段,战斗也比较顺利,歼灭了部分敌人,解放了一些地区。但是,法军在中游遭到沉重打击之后,指挥上己变得比较谨慎小心,并力图利用越军的某些弱点,依托坚固的防线和据点群、优越的技术装备和交通条件,充分发挥炮、空优势和快速机动的兵力,以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因而,当越军在不能干脆迅速地解决战斗或等待打援时,法军往往能够迅速集中力量进行反击。而越军方面,或因通讯联络不畅,倩况掌握不及时而错失战机;或因后续力量不继,兵力对比发生不利的变化,而不能完成预定计划,甚至不得不在部队伤亡较大的情况下撤出战斗,从而影响战果,致使三次战役未能进一步改变北部战场的局面。这对部队的情绪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中国顾问团做出了以上的总结后,深深地意识到越军在敌重兵防守的平原地区进行较大规模的作战,时机尚不成熟,从整个北部战场敌我态势来考虑,必须进一步帮助越方作出更切实际的战略指导,以求下一步取得更大的胜利。 不过越共中央肯不肯接受意见,那就难说了。

而对于法国人来说,这3次胜利仅仅是暂时稳住了红河三角洲面临的直接威胁。法国人还要面对下半年越盟在西北地区发起的凌厉的攻势!
浴血鏖战

挟边界战役初战大胜的锐气,新整编的越军主力部队将第一次进入平原地带,他们中的不少老越盟成员此时已经是各级指挥员了,回想起几年前自己被法国人如同撵鸭子一般赶进越北那鸟不拉屎的深山老林,一度过着朝不保夕暗无天日的日子(。。。想当年,劳资的队伍才开张,十来个人,七八条枪。。。),而现在呢,眼前的数万大军(此时根据法国人的统计,越盟已经拥有了总兵力达81个营的部队,其中包括12个炮兵营和8个工兵营。)正源源不断开赴前线,他们心中的万丈豪情顿时升起,现在他们将在同样的老地方向法国人讨还旧账了!进攻的越军主力和力图稳住阵脚的法军主力迎头相撞,连番大战要开始了!

平原作战的第一次战役为红河中游战役(越南称为陈兴道战役,法军则称为Battle of Vinh Yen,即永安之战)。永安位于河内西北30英里,太原省以南,地形多数是冲积平原和低矮的丘陵。是法军整个“塔西尼防线”三角防御地带的末端,也是法军和西北地区保持联系的枢纽。武元甲计划在这里给法军以痛击。为下一步向河内进攻打开大门(当时一些心急的越盟地下组织已经在分发的传单上写上“欢迎胡伯伯到河内过春节”了。20多年后,又有一些越南人想打到南宁过春节,不得不承认越南人的想象力真是太贫乏了。。。)

永安的守军是法军的2个机动群,第1和第3机动群,各有3000人。(“机动群”(Mobile Group)是法军为了应对印度支那战场的局势搞出的一种类似“团”的编制的部队,每群通常下辖3-4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有时还加强有1个坦克连。塔西尼作为“试验”组建了第一批4个机动群,由于效果不错,最终法国将组建11个法国的机动群和7个越南伪军的机动群。)第3机动群(指挥官是Vanuxem 上校)负责防守永安,第1机动群(指挥官Edon上校)则在永安东面的几个小山头构筑了一系列战术据点(这些高地在冲积平原上是非常有利于防守的)以屏护永安。

中国顾问帮助文哥拟定的作战计划是先把第3机动群吸引到南边的谭旺湖(Dam Vac lake),然后在2个机动群之间打入一个楔子,分别将其分割包围,最后对法军实施各个击破。文哥是铁了心要让1950年成为法国历史上继1940年之后的又一个“伤心之年”,为了不让法国人过好1950年这个悲催的年份的最后几天,文哥在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开始了行动。308师和新组建的312师(以原209团为核心组建)这次将随同他出击永安(312师165团此时在中越边境的老街地区剿匪来不及参战,只有209团和141团出击永安)。

越军先向河内以北30公里的永福和北宁两省交界地区的法军暗堡群防线进攻。战役第一阶段(1050年12月26日--27日)以308师三个团(36,88和102团)的兵力,采取奔袭战术,出其不意,速战速决,在越军压倒优势的力量面前,毫无准备的金英、多相、安风一线五个暗堡群据点(每个据点约有一个连)很快就崩溃了。战役第一阶段旗开得胜!

1951年1月13日,战役第二阶段打响!主要是采取攻点打援的战术,武元甲集中2个主力师的五个团于永安北部的三岛岭(Tam Dao ridge)地区隐蔽待机,由于首战告捷,越军士气非常之高,据中国顾问回忆,当越军总部和顾问团一起爬上三岛岭时,正是1951年的元旦,双方举行了联欢会,心情大好的文哥还和黄文泰一起跳了舞,大家准备从正面下山,直取河内!

文哥13日下令以308师一部兵力攻占北面的保竹(Bao Chuc)据点,这是个距离永安只有2英里的小据点,守军也只有可怜巴巴的50人,而且还分别是塞内加尔人和越南伪军,不过出乎越军意外的是,这些人进行了相当顽强的抵抗,越军攻击部队进行了2次白刃突击才最终打垮守军。接到保竹守军覆灭前发来的报丧电后,第3机动群果然中计,主力立即向北出援,打算夺回保竹据点。接着第3机动群的部队就一头钻入了越军事先为法军准备好的伏击圈,312师2个团(209团和141团)在道四(Dao Tu)伏击第3机动群得手!法军靠着猛烈的空袭和炮击才勉强阻止了312师的猛攻,第3机动群狼狈不堪逃回永安,不过下辖的塞内加尔营几乎全军覆没,第8阿尔及利亚骑兵营(摩托化步兵营)也损失惨重。紧追不舍的越军乘胜占领了永安附近的一系列高地。法军情况现在正如越军在开战前估计的那样,主力被压缩到了谭旺湖边,后面就是红河支流所形成的沼泽湿地,无路可退,而永安东面有一个3英里的地带没有任何防御!

1月14日中午,塔西尼将军乘坐1架小型联络机抵达永安亲自指挥这次战役,在弄清局势之后,他马上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首先他命令从印度支那局势比较平静的南方把部队立即空运到北方,组成预备队;接着他命令河内开出的第2机动群(下辖3个战斗力很强的北非营)作为战役预备队,并且带上额外的弹药,立即向西进攻,突破越军的阻击,进入永安和遭到重创的第3机动群会合,沿着2号公路进攻的第2机动群在番更地区遭到越军阻击,并在友守地区与越军展开了高地争夺战,最终法军突破了越军阵地,到15日中午,第2机动群占领了157高地,在那里可俯视通往永安的公路,塔西尼此次作战计划的第一步也完成了,第二天,2个机动群将奉命重新夺回永安北面的那些高地群;同时他命令法国空军做好大举出动的准备,以便随时可以出动攻击越军。

16日15时,101高地,210高地均被法军夺回,战斗中只遭到了越军轻微的抵抗,越军的大部队突然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法国人为此一度困惑不已,难道武元甲带来近2万人大老远地跑到永安只是为了捞一把就走吗?不过2小时后,他们就知道真相了。

1月16日17时,也就是太阳才刚刚落山之际,天色还非常明亮,目瞪口呆的法军看着越军的小股部队从茂密的树林,丘陵不断涌出,逐渐会合成一支大军,这就是此次战役的越军主力部队!战斗很快就开始了,308师向永安发起进攻,越军在重迫击炮和机关枪火力支援下,以密集战斗队形冲击法军阵地,企图一举突破法军防御。越军首先进攻47号高地,接着是101高地,在进攻被击退后,没隔多久,就再次进攻47号高地和210高地。越军向法军在这些高地上临时构筑的工事一再猛冲,力图压倒守军。

在意识到局势危急后,塔西尼第二次飞抵永安指挥战斗,他命令空军和炮兵对越军的攻击进行全力压制。在此次战役中,法国远东空军实施了整个印度支那战争中最大的空袭行动,一切可以被搜罗出来的飞机都参加了空袭,连运输机也不例外。这时,去年年底和美国签署的援助协议终于看到了效果,来自山姆大叔的军火库的凝固汽油弹成了此次战役法军的救命稻草。法军飞机在印度支那战争中第一次大量投掷凝固汽油弹攻击越军,一波波的法军飞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和高爆炸弹把越军的战斗队形和法军阵地之间的地域变成了死亡地带,造成越军部队严重伤亡。由于损失很大,越军不得不先撤退,待天黑后再次发起进攻。1月17日凌晨4时,在攻守双方对掷手榴弹,残酷的近战和白刃战之后,防守101高地的法军弹药耗尽,被迫撤退。101高地失守后,47高地的守军立即被居高临下的越军火力压制,Edon上校随后命令部队撤退,越军随后又攻占了47号高地。现在的情况是,越军夺取了中央的2个高地,而两翼的210和157高地仍然在法军控制之下。

黎明时分,308师的进攻又开始了。塔西尼这时打出了最后的王牌,他下令第2机动群(下辖2个摩洛哥营和1个伞兵营)反击47号高地,17日凌晨,第2机动群已经插入到永安正西南方向。Vanuxem上校的第3机动群也奉命增援已被包围的210高地的守军,打通和他们的联系。法军地面部队在空军和炮兵的猛烈火力支援下发起反攻。最终在法军的猛攻下,越军部队崩溃了,308师前线的干部已经控制不住部队了,部队开始无组织地开始后撤。(战后法军缴获了一本308师一个连级指挥员的日记,该连在永安之战中没有直接上一线,而是在法军大炮射程之外留作预备队。该连也法军飞机空袭的时候崩溃,凝固汽油弹对部队士气震撼极大,连那些战前向指挥员交了请愿书准备要立功的战士都崩溃了,人人跑的飞快,以至于该指挥员想组织后卫警戒部队都没人可派,只能由几个干部在最后压阵。他亲眼目睹了前线的部队崩溃的情景,法军在后面紧追,甚至可以听到士气高涨的法军的欢呼。。。预备队尚且如此狼狈,一线的主攻部队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由于协同不好,在308师已经开始跑路的时候,312师又发起了一次被证明是徒劳无功的进攻力图扭转战局,虽然这次决死冲锋把第3机动群的最后一个建制完整的营也打残废了,但是已经太晚了。天亮后,法国空军再次大举出动,凝固汽油弹吞噬了312师最后一批参加攻击的部队,而且法军地面部队在空前猛烈的空炮火力掩护下对撤退中的312师实施了追击,由于没有强有力的部队掩护312师的侧后,相当一部分部队被法军摩托化步兵截住,结果有数百人被俘。17日中午,越军被迫全线后撤,退回了山区。

1951年1月17日本次战役结束。越军声称此役共歼敌三个营,计1500人,人民军伤亡1000余人。法军则声称在这次9000(3个机动群)对2万(大约2个师)的战役中,以56人阵亡,545人受伤的代价,击毙越军6000人,击伤1730人,俘虏500,此外越军还有80人失踪。就笔者看来,双方的公布的己方伤亡数字和战绩都有程度不同的注水和缩水的现象,尤其是法军的毙伤俘越军超过8000人的战绩肯定过高,要知道,这308师和312师在仅仅2个月后就又卷土重来,参加了东北战役(越南称为黄花探战役)。如果伤亡如此之大的话,哪怕中国方面训练出再多的新兵,这2个师也肯定不能在2个月之内就恢复元气重新参战。当然,越军声称自己伤亡1000人也是扯淡,以2个师5个团将近2万的总兵力,无论是中国顾问还是武元甲都绝不可能因为部队仅仅伤亡了1000多人就草草鸣金收兵的。

因此,笔者看来,越军统计的法军损失大约是没错的,308师在战役第一阶段攻克了5个各有1个连防守的据点;312师在伏击第3机动群时歼灭的一个营,重创另外2个营。法军公布的己方伤亡数字很可能仅仅是在越军向永安发起进攻后的数字,而且这个数字里没有包括保大伪军的损失的数字,因此法军的损失加上伪军的损失,越军声称1500的战绩就是有夸大也不至于离谱(中国顾问此时对战绩的核实是相当严厉的,但是对越军的卫勤系统的控制就没有那么严格了,有完整的越军伤亡数字的记录是在奠边府战役期间。)。 越军方面的伤亡总数大约是6000左右,被俘500,相当于5个团的纯步兵打光了一半以上,由于越军是第一次遭到大规模的凝固汽油弹攻击,因此死亡率可能会相当高。(这里纯属个人的分析,如果哪位有可靠资料的话,请不吝赐教)

此战后,1月23日越军召开的总结会议,武元甲罕见地在会议上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当然他也指责某些部队缺乏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思想存在“右倾”,甚至“贪生怕死”。中国顾问团认为这个指责对参战部队是很不公平的(无独有偶,在搞到这次会议的一些资料后,法国人也认为武元甲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在明知部队缺乏有效压制敌军的方法,还执意让战士去前仆后继地进攻敌人严密设防,并且得到强大火力支援的阵地是非常荒谬的。不过文哥在报告里大力表彰了支前的民工,他们总共出动了200万人次,一共向前线运输了超过5000吨的粮食,弹药和各种物资。

这次战役对法军的士气是个很大的提高,塔西尼也因此成为了印度支那战场救世主一般的角色。这也证明了巴黎方面总算是聪明了一次,选了个得力的将领来挽狂澜于既倒。当然。武元甲是不可能长时间偃旗息鼓的,新的进攻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之中。双方都知道,取得最终胜利对于哪方面来说,都将是长期和艰难的。这次战役的结果冷酷地表明,越盟目前还不具备把法国佬一举扫进大海的能力;从法国方面来说,法军也缺乏必要的机动部队和空中力量来进一步扩大战果,否则以战役后期越军的狼狈样,这2个师能否全身而退就难说了。

小镇争夺战

经过了2个月的休整和补充。1950年3月20日。新的战役又打响了!这次为东北战役(越南称为黄花探战役,黄花探是20世纪初抵抗法国的越南民族英雄,此次战役越军的主要作战地域也恰好是黄花探抵抗法国的地区,故此得名)。战役从3月20日至4月7日,在海防以北约30公里18号公路的汪秘附近地区进行。这是法军在红河中游战场兵力比较薄弱的一个地区。 越军希望可以在法军交通要道的中央部分插上一刀,而且这里还有越南北部主要的能源基地-----鸿基煤矿。如果攻击得手的话,不但可以切断法国在越南北部的工业的燃料来源,而且越南北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海防也将受到直接威胁。


虽然计划不错,但是中国顾问团已经从上次红河中游战役看出平原地区的法军不好打,即使是围上了也很难吃掉,不如转向西部地区。可是文哥想着是如何“报仇雪恨”,压根听不得不同意见,顾问团苦劝不听,无奈只好再劝文哥把目标转向中越边境的重镇芒街。芒街是4号公路的终点站,4号公路战役后期,法军一度撤离,后来不久又卷土重来。中国顾问认为芒街靠近中国,这次拿下了就一定能守住。但是越军不少人不同意,理由居然是那里的守军有相当一部分是被法军收编的前国民党的残兵败将!越军认为这些人战斗力强,进攻可能伤亡会很大,他们宁可去进攻18号公路的法军也不愿意去啃芒街的硬骨头。中国顾问团这次是完完全全的没撤了。只好随同越军总部一起行动。


文哥这次还是照方抓药,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先派出304师和320师去佯攻红河三角洲西北地区,以便把法军的预备队吸引到主攻方向相反的地区。文哥则亲率越军主力308师三个团、312师两个团和新组建的316师两个团,仍采用攻点打援的战法。由于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文哥调低了自己的期望值,不再准备一次就歼灭数千乃至上万敌军,来个什么一战定乾坤,只要能歼灭法军5个营就算成功(不过这一地区法军兵力也确实“薄弱”,没有那么多人给文哥刷战绩)。


3月23日午夜至24日凌晨,越军发起强大攻势,先后顺利攻克兰塔、陆内、芒内、松周四个据点,以诱法军来援。到26日,海防的第一道防线上的据点已经几乎全部被越军攻克,但等了三天,法军没有出援,因为塔西尼被越军另外2个师在红河三角洲南部地区的佯攻给搞懵了,一时无法准确判断越军的主攻方向,因此按兵不动。3月27日夜,越军又打下秘则、长白两据点,这时塔西尼开始对越军的这次攻势有点底了,不过法军仍不出援,这主要是因为有了上次第3机动群出援保竹这个小据点被312师伏击得手,差点整个赔进去的教训,法军知道出去肯定会扑街,已经下定决心随便越南人在外围据点折腾,只要越军不进攻核心据点,法军就当王八,死不露头。对其遭到威胁的地区,则加强兵力,依托工事固守。同时从附近基地用大炮杀伤越军。

在3月23日夜至28日,越军进攻冒溪(Mao Khe)矿区和冒溪镇两个据点,这是本次战役的重头戏,由于煤矿属于重要目标,文哥相信这次法国人怎么着肯定会来援军的。而且这2个据点防御薄弱,仅在据点外围有一些警戒阵地和哨所。 冒溪镇由1个摩洛哥装甲车排(3辆装甲车)防守,冒溪煤矿位于镇子北面1公里处,守军是1个由95名土族(Tho tribe)战士组成的轻步兵连,是在4号公路战役后期从谅山逃出来的。指挥官是1个越南中尉和3名法国军士。 在镇子的东面100米处,18号公路南面是当地的天主教教堂,第30塞内加尔混成营的1个连还有一些土族战士负责保卫教堂。 这样子总共法军在整个冒溪地区的守军也就是400人的规模。

3月23日深夜,越军开始逐一拔除冒溪外围的警戒阵地。到26日为止,越军已经将外围打扫干净,准备好向冒溪发起总攻击。在此期间,越军的行动一直受到法国海军的干扰,虽然根据可靠情报这里法军的兵力比较薄弱,不过这里所谓的“兵力”仅限于地面部队,冒溪距离海防这个法国海空军基地实在太近,文哥很快会见识到法国海空力量对他的攻势的影响。

法军的3艘驱逐舰(英文资料如此,个人认为内河炮舰更靠谱些)和2艘登陆艇通过在大北江(Da Bac river)附近的运河接近冒溪,使用炮火压制越军。虽然没有给予越军以重大的杀伤(越军公布的伤亡数字显示在拔除这些外围的阵地时30人阵亡,80人受伤),但是有效地延缓了越军的行动。

塔西尼不太清楚武元甲下一步打算干什么,不过他还是决定派出了第6殖民地伞兵营和一些炮兵连去紧急增援陷入困境的冒溪守军,因为这里地形狭小,他没有派出大批援军,主要是集中海空军和地面炮兵用火力杀伤越军。援军很快登上登陆艇,在炮舰的掩护下,沿着运河向冒溪开来。

3月26日,312师209团的侦察发现煤矿守军力量薄弱,就打算在当夜11时对煤矿发起进攻,结果这一路上充满了各种离奇曲折的事情,首先是部队在运动时遭到法军炮兵的拦阻射击,只好隐蔽等待天完全黑再继续进逼煤矿。天黑后,209团继续开进,不过在过一条小河时,炮兵把路给阻塞了,不得不再等炮兵把炮弄过河去,接下来又轮到带队的尖兵迷路了,直到凌晨3点才进入预定攻击阵地。部队体力消耗很大,而且时间也不允许部队休整了。

3月27日凌晨4时,312师209团向冒溪煤矿发起全面进攻,守军先是遭到了75mm无坐力炮和57mm无坐力炮的猛烈炮击,随后越军步兵发起猛攻,守军顽强抵抗,那个越南中尉连长在开战初几分钟就中弹负伤,另外2名法军军士阵亡,不过其余守军出乎意料地硬气,他们退入矿区的核心据点1幢3层楼房死守,连续击退209团的2次进攻,一直坚持到接近天亮。凌晨5时15分,越军爆破手冒着守军猛烈火力,成功对楼房的外墙实施了一次大爆破,越军步兵从缺口处蜂拥而入,迅速占领了底层和二层,守军退到顶楼,用手榴弹顶住了越军的进攻。越军久攻不下,部队士气受挫,指挥官也开始变得急躁,在调整部署准备再次发起进攻这个当口,关键时刻最后一名负重伤的法军军士指挥这些土族士兵发起绝地反击,这些彪悍的山地少数民族战士居然以近战和白刃战再次将209团反击出核心据点,一直击退到攻击发起前的位置!越军被反击出来,天色已经大亮了,行动开始受到法国空军的干扰了。B26轰炸机和F6F地狱猫对越军进行了猛烈轰炸扫射,凝固汽油弹和高爆炸弹让不少在上次战役中已经见过世面的312师老兵抱头鼠窜,撒丫子狂奔,减轻了守军的压力。

当天下午2时,赶来增援的第6殖民地伞兵营在海军的掩护下在附近登陆,然后沿着18号公路向冒溪开进,企图突破越军封锁进入冒溪。一路上他们遭到了越军机枪和迫击炮火力的密集射击,靠着空军和炮兵的火力掩护,他们才能缓慢向前推进。1架掩护他们的海军F6F“地狱猫”战斗机在俯冲攻击越军阵地时被密集的防空火力击中坠毁。援军到来的消息给了陷入困境的守军极大的鼓舞。

晚19时许,在弹药耗尽后,防守冒溪煤矿的轻步兵连在越军眼皮子下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撤退,他们小心翼翼地绕过越军在煤矿和镇子之间的部队,成功地退入冒溪镇。他们带走了全部的伤员,更夸张的是,居然连他们的老婆孩子都跟出来了(那些少数民族士兵的家就安在据点里)。越军部队毫无察觉,他们在撤退中没有遭到任何攻击。在冒溪煤矿的战斗中,越军声称有46人阵亡,209人受伤,还有14人失踪。

这次成功的撤退对守军来说只不过是个短暂的喘息,因为现在冒溪镇将成为越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了!28日凌晨2时,越军开始用大炮和迫击炮对冒溪镇和教堂进行猛烈炮击,在炮火掩护下,308师36团竭尽全力同时猛攻镇子和教堂守军,防卫教堂的2个地堡被越军爆破手使用锥形装药的爆破筒炸毁,紧随其后的越军步兵接着就占据了地堡,守军退入教堂主建筑继续死守。镇上的2座瞭望塔遭到火箭筒和无坐力炮的集中轰击后,和上面的守军,机枪等一同化为灰烬。摩洛哥装甲车排的3辆装甲车在战斗打响时还在镇子里开来开去用火力压制越军的进攻,不过很快随着越来越多的房子被炮弹,火箭弹击毁,装甲车被废墟给堵住开不动了,装甲车的乘载员于是下车组成一个步兵排继续投入战斗。现在全镇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在火光和废墟中,攻守双方继续进行逐屋争夺。由于在夜间空军无法出动,守军就呼叫在东潮(Dong Trieu)的法军炮兵部队按照预定的射击方案向冒溪方向实施炮击,在近战中,法军炮兵进行了猛烈异常的弹幕射击,炮弹几乎都要落在守军的头上了。越军则用火箭筒和燃烧弹回击守军。战况异常残酷激烈,越军发起了数次猛攻,但每次都被占据有利地形的法军伞兵和土族士兵击退。在黎明前越军发起的最后一次猛攻中,一部分越军还是突破了法军外围防线,随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近战和白刃战,但是越军后续部队遭到法军地面炮兵和舰炮的拦阻射击,法军炮兵和海军都根据白天射击效果修正了射击参数,然后再按照守军提供的坐标不停地转移火力,使后面的越军无法前进,突入镇子的越军攻击力量很快就耗尽了。这次进攻再次被法军击退。打红了眼的308师又压上了一个102团,不过这次更悲催,该团在进攻时走入了法军舰炮的火网,损失惨重,还没打半路就撤下来了。

在攻击未能得手的情况下,越军于当天早晨撤退了,他们再也不想成为法军飞机的目标和牺牲品。(根据中国顾问团的记载,冒溪战斗发生于3月29日夜至30日,而且越军对冒溪镇和煤矿的攻击都未得手,与法方记载有出入,此处以法方记录为准。)

4月4日夜和5日,越军继续攻打滨答、摆草、黄沾等据点,由于法军已有准备,而且越军士气低落,均未成功。由于时日拖延过久,当法军大规模出援时,越军已无粮食,补给困难,不能再战,遂决定撤兵。撤退中,308师的中国顾问王砚泉在空袭中腿部负伤,使得这次战役显得更加暗淡无光。

此役越军声称共毙俘敌1175人,越军伤亡达1700余,大半为战役前、后遭敌空袭所致。法军的伤亡数字笔者只有在冒溪战斗的情况。在冒溪,法军有40人阵亡,150人受伤。越军公布的数字表明损失为134人阵亡,426受伤,还有14人失踪。再一次我对越军的伤亡数字表示怀疑,这次进攻冒溪集中了4个主力团(308师36和102团,312师141和209团)约1万人,会仅仅就伤亡这么点人就收兵?而法军则声称越军越军伤亡3000人,光是在冒溪镇里就丢下了400具尸体。

这次战役的问题在于,越军主力部队现在即使在进攻那些守卫薄弱,没有完备防御工事的据点时,由于要面对法国海空军的优势火力,还有敌援军可以充分利用内线有利条件实施机动,也变的不容易得手了。中国顾问团这次也不得不承认低估了法军舰艇对越军的威胁,这主要是在国内战争期间,解放军没有和拥有强大海军的敌人作过战,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而且过于执着围点打援的战术,没有趁着塔西尼一开始没判断出越军主攻方向的那几天把冒溪打下来,等法军清醒过来后,冒溪是被围上了,可无论是援军还是据点本身都根本啃不动。结果整个战役只勉强歼敌2个营,还基本是战役初期攻克的据点里的伪军。

血染代河

尽管法军打赢了冒溪防御战,可是越军的损失明显低于2个月前在永安的损失,这样,在雨季到来之前,越盟还有时间和实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虽然中国顾问团已经发觉红河中下游平原不适合越军大兵团作战,主张收兵,转兵西北的高原地区,那里山高林密,不适合法军优势的技术兵器发挥威力,但是连输2把的文哥眼睛都红了,根本听不进,总想着翻本,他还要坚持在5月下旬再进行一次尝试。这下子是轮到韦国青知道顾问的日子不好过了,他和陈赓不同,与太祖和胡伯伯在以前都没什么交情,不可能像陈赓之前那样拿一个压一个,甚至还能上达天听,拿太祖的圣旨压越共中央。。。他可是什么事都得和越南人商量着来,有时还得看别人的脸色。

5月28日至6月20日,越法双方在第3联区的河南、南定、宁平地域又进行了宁平战役(越南称为光中战役,法军称为Battle of the Day River,代河之战(中国称代河为沱江))。这个地区也是法军在北部平原兵力较薄弱的地区。但此地是亲法的天主教聚居区,文哥的打算有很多,因为这次下的本钱大了,304,308,312和320师都将参战,他打算在这里歼灭当地的天主教地方武装,打开越盟游击队向三角洲地区的武装渗透的大门;还打算围点打援,伺机歼灭法军机动部队;当然如果法军学上次战役那样王八不露头,那就在塔西尼防线南翼最靠东的地方砸开一个缺口,尽力巩固,然后。。。抢地盘!抢粮!

聪明的文哥显然已经开始学习中国顾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当中国顾问指出越军的种种不足,现阶段不适合继续在红河三角洲地区作战的时候,他居然振振有词地说他已经经过仔细的考虑,那些之前困扰越军作战的因素,已经在他的神机妙算之下,不再是问题了!他具体说了以下几点:

1,        抢在雨季前发起新的战役,如果运气好的话,战役结束的时候,51年的雨季也将开始,大片的泥泞可以让法军地面部队追之不及,暴雨则可以让法军飞机无法升空。。。越军则可以从容撤退。。。
(注:文哥果然是千年乌鸦嘴,51年上半年的雨季当年提前开始,事实上,在越军准备实施这次战役的时候,豪雨就已经使得308师和随军的4万民工不得不推迟行程,战役发起日期从5月初改到5月底。文哥只想到大雨对他有利的一面,难道没有想到在暴雨和泥泞中越军的部队和后勤的民工难道就能健步如飞么?)
2,        代河的大部分河段水浅,法国的内河炮舰开不进来!冒溪的悲剧不会重演!
(代河水浅,文哥又说对了!。。。不过在雨季中,河水水位会上涨这似乎是常识吧。。。就算法军的内河炮舰的确无法开进代河,可那些吃水浅的炮艇,巡逻艇,汽艇,登陆艇呢?)
在考虑了如此之多“有利”因素之后,这次文哥第一次打算与法军主力部队进行“真正”的传统意义上的交战。

战前,越军320师64团就已经成功地渗透过法军的防线,深入敌后大约30公里,在太平附近和第42独立团成功会师。第42独立团是越盟的一支敌后奇兵,这支部队长期在敌后作战,粉碎了法军企图消灭他们的一切努力(即使在51年下半年法军主力大举扫荡整个红河三角洲和北部平原地区,一举摧毁了绝大部分越盟敌后根据地的最艰难的日子里,这个团也没有被法军消灭,即使是塔西尼将军也对此无可奈何),成功地迎来了越盟最终胜利的日子。

越盟选定进攻的主战场,从地理上说是非常有利于发起突袭的。代河西岸的地势比法军控制的东岸来的高,而且红河三角洲这个冲积平原除了密布的河汊港湾之外,河边还到处是被茂密的植被覆盖的高大陡峭的石灰岩河岸,那些石灰岩由于水的长期腐蚀,有无数的溶洞和洞穴,从而为越盟部队提供了天然的隐蔽所和防空掩体。不过法军也不是没有杀手锏,由于这里靠近法国控制区的核心地带,法军主力云集,尤其是法国海军的内河舰队(Dinassaut)对这里的水道的水文条件非常熟悉(早在19世纪80年代的中法战争,法国海军的内河舰队就已经在这一带作战了,数十年的经验不是白给的)。法国海军组建和使用的这支内河舰队的经验未来将被美国人照抄并且改进,以便用来去对付越南另外一个游击队活动猖獗的鱼米之乡------湄公河三角洲。这支内河舰队对越盟武装渡河作战将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它不仅仅是可以直接攻击渡河的越军部队,更重要的是哪怕越军主力冲破法军的阻截,强渡红河并且进入三角洲地区作战,这支舰队还可以切断越军的补给线。可笑的是,面对着这种劲敌,文哥之前居然还和中国顾问团信誓旦旦地保证,代河水浅,法国人的炮舰开不进来。。。

由中国顾问协助拟定的越军的作战计划比较简单,但是非常有效,而且恶毒(西点军校的评价),该计划以304师主力进攻府里(Phu Ly),以308师主力进攻宁平(Ninh Binh),由于这2处都是法军核心据点,因此法军预备队肯定会被吸引到那2个地方,待法军预备队被调动后,320师的其余2个团将分别向东,南2个方向发起进攻,扫掉从宁平一直到海边的那些法伪军据点(如果法军的预备队被成功调走的话,这些据点将是非常脆弱的),然后一举攻占越南天主教的发艳(Phat Diem)教区,这样子可以一箭双雕,不但可以将法国势力从红河三角洲南部地区挤出去,而且对那些坚决亲法的天主教徒的心理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与此同时,第42独立团和64团将在法军后方发起破袭战,他们将尽力攻击那些法军的集结地和补给线,以此拖住法军援军,并且阻止法军将后方物资前送到代河沿岸的那些据点里。

战役第一阶段始于1951年5月29日,越军以308师三个团和304师三个团的兵力在当地游击队的配合下于夜间奔袭宁平及1号公路沿线敌据点。和前2次战役一样,越军的进攻完全出乎法军的意料之外。到破晓时分,宁平外围的据点在308师主力的猛攻下已经几乎被全部打垮,一部分越军甚至已经突破了宁平的城防,冲入城内与法军展开了巷战,并且成功地把法军余部赶入了当地的教堂,随后对教堂展开围攻。

在这一夜的混战中,在附近的南定(Nam Dinh)据点匆忙集结起来的一个营的伪军在法国军官的指挥下投入战斗,这个营有一个连的法国指挥官名叫伯纳德•德•拉特尔(Bernard de Lattre),这名中尉正是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塔西尼将军的独生子。他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死守一个可以俯视宁平的高地上的据点,越军的迫击炮对这个高地实施了猛烈炮击,不过最终法军保住了这个据点。当天色发亮时,年轻的中尉和手下的2个法军军士已经阵亡。(题外话,整个印度支那战争总共有超过20名法国将帅的儿子阵亡在战场上,其中除了塔西尼将军的独子外,还有勒克莱尔元帅的一个儿子;在几年后的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有22名将帅之子在那里阵亡)

同样在5月29日那个混乱的夜晚,在代河上游弋的法军内河舰队也接到了不惜一切代价紧急救援宁平的命令, 那些舰艇在途中遭到了河两岸交叉火力的攻击,越军使用火箭筒和无坐力炮向法军炮舰和登陆艇猛烈射击,将其中几艘无装甲防护的舰艇打成重伤。趁着法军其他舰艇手忙脚乱地把受伤的舰艇拖离战区,一时无暇它顾之际,308师的一部分部队成功渡过代河,向宁平以南的法军据点发起了牵制性的进攻并且成功地拿下了一连串的小据点。
经两夜战斗,越军攻克了宁平省会及其以南、东南共十余据点,毙俘法军600余人,取得了不小的战绩。

经历了失子之痛的塔西尼将军根据手头最新的战况报告做出了迅速反应,在48小时之内,他就调集了3个机动群和4个加强了摩托化重炮兵的机动群,还有1个装甲突击群,以及第7殖民地伞兵营迎击越军。6月4日夜间到5日,战事进入到最高潮,双方很快就对几个战术要点,尤其是安渠河(Yen Cu Ha)附近进行了反复争夺。在熬过了初期的混乱之后,法军的反击开始了,而这时越军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代河东岸作战的部队需要靠舢板和小帆船运输给养,而法军的内河舰队派出的装甲炮艇,炮舰,登陆舰艇在空军的支援下,正大肆沿河扫荡,他们炮击,轰炸,扫射一切可疑的目标。

虽然在战役第二阶段,越军又打下一些据点,歼灭一些法伪军,但法军已经加强了防守,而且援军源源而至, 远远超过了越军的应对能力,到6月6日,法军已经完全切断了在代河东岸作战越军的补给线,数以百计的帆船和舢板在往东岸运送物资时被击沉或者俘获,只能在夜间偷偷进行小规模的运输。 越军的大部队在白天也不停遭到法军海空军的狂轰滥炸和地面炮兵的猛轰,伤亡很大,而且有了法军地面部队的支持,当地的亲法天主教武装也气焰嚣张,不断袭击越军,让孤悬敌后的独立42团和64团的日子很不好过。越军攻打住高、求布、玉林等处据点,均未成功,一些原先已经攻下的地区和据点被法军重新夺回。


6月10日,中国顾问团紧急建议文哥收兵,在双方短暂的磋商后,文哥下了总撤退的命令,于是各部队立即开始收拢部队,交替掩护,步步后撤。而实施追击法军反复以坦克和装甲车掩护摩托化步兵从侧翼冲击越军部队,拖住他们的脚步,然后让摩托化重炮部队跟上来猛轰,同时呼叫飞机进行轰炸扫射。对越军部队来说,值得庆幸的是,法军的摩托化步兵一般不敢追击到距离公里10公里以外的地区(10公里是机动群105mm榴弹炮的最大有效射程),所以无法合围大批越军部队,使许多人得以撤到代河边。撤到河边的部队不但要面临另外一个可怕的对手,还得想方设法地用一切手段渡河,法军内河舰艇来回穿梭巡逻,甚至冒着搁浅和被伏击的危险深入到一些可疑的小河汊港湾搜索,使得整个渡河过程痛苦无比,在法军陆海空的夹击下,撤退一直进行到6月20日为止,越军大部分部队才狼狈不堪地退过了红河,回到进攻出发地,许多部队重武器丢得精光,轻武器也损失很大,部队身心俱疲,第一次出现大批人员向法军投降。 整个战局此时对法军非常有利,乘胜实施追击的话,是很可能给撤退中的越军以毁灭性的打击的,但是困扰法军的兵力不足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而且法军在激战中弹药消耗相当大,尤其是空军和炮兵,到战役结束的时候,法军大口径炮弹的库存已经下降到了6000发,塔西尼也只好作罢。这样,在当年提早到来的雨季的凄风苦雨中,越法双方各自收兵。等待下半年再见高低了。

整个战役,越军声称共歼敌3100余人,攻占据点22处。法军则声称俘虏1000越军,毙伤9000人。 是三大战役中法军宣称战果最高的一次!

波澜壮阔的1951年上半年的3次战役结束了。越法双方都坐了下来,仔细盘点自己的得失。对于年轻的越盟来说,这是首次他们北部丘陵和平原地区进攻法军坚固防线较具规模的三次战役,声称共歼敌6000余名,其中近一半是法军的机动部队。越军在敌人有飞机、大炮支援和火力强、工事坚固、机动性高等新的作战条件下,经受了锻炼。同时,也消耗了不少力量。红河中游战役首战告捷,是有效地运用奇袭和攻点打援相结合的战术的结果。战役行动隐蔽突然、出敌不意、令敌人措手不及,使其据有的优越条件不能发挥。越军一鼓作气,顺利攻下敌人许多据点,并且在运动中歼灭不少敌援兵,解放了不少地区,使越军对平原作战树立了信心。东北和宁平战役基本上仍采取攻点打援的作战方法。在战役开始阶段,战斗也比较顺利,歼灭了部分敌人,解放了一些地区。但是,法军在中游遭到沉重打击之后,指挥上己变得比较谨慎小心,并力图利用越军的某些弱点,依托坚固的防线和据点群、优越的技术装备和交通条件,充分发挥炮、空优势和快速机动的兵力,以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因而,当越军在不能干脆迅速地解决战斗或等待打援时,法军往往能够迅速集中力量进行反击。而越军方面,或因通讯联络不畅,倩况掌握不及时而错失战机;或因后续力量不继,兵力对比发生不利的变化,而不能完成预定计划,甚至不得不在部队伤亡较大的情况下撤出战斗,从而影响战果,致使三次战役未能进一步改变北部战场的局面。这对部队的情绪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中国顾问团做出了以上的总结后,深深地意识到越军在敌重兵防守的平原地区进行较大规模的作战,时机尚不成熟,从整个北部战场敌我态势来考虑,必须进一步帮助越方作出更切实际的战略指导,以求下一步取得更大的胜利。 不过越共中央肯不肯接受意见,那就难说了。

而对于法国人来说,这3次胜利仅仅是暂时稳住了红河三角洲面临的直接威胁。法国人还要面对下半年越盟在西北地区发起的凌厉的攻势!
这么好的文章没人顶,没天理啊~~原创也木人加分。
这个帖子不错啊,怎么没人顶呢
多谢楼主文章,从另一角度观看这场战争
顶一下楼主!!!
武元甲好歹也是云南讲武堂出来的啊,怎么那么菜???
头几段话是从沈晨曦的中越恩怨里摘得
胡志明不给力;
TG当时的GOV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结果导致中南困局。
不错啊,谢谢楼主
很好啊
顶楼主,我在西西河一路跟过来的{:soso_e100:}
好贴要顶,就是太长了,先留着。
好文章留记号,以后慢慢读
写的很好啊,期待继续。
另外,由于中国在历史上备受列强欺负,所以一直强调和支持反殖民主义什么的;不过换个角度看,那些殖民主义者的的想法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多少年前我们的先辈来到这个地方,当时这个地方除了丰富的资源外,基本上鸟不拉屎,只有一些愚昧落后的当地蛮夷,我们经过多少年几代人的努力,总算建起了繁荣的城镇,当地的蛮夷也被我们教化,他们中的很多人和我们建立了友谊,甚至很多人在我们的本土上学工作,可是今天竟然..............
  想当年法国失去阿尔及利亚的时候很多法国人悲痛欲绝,阿尔及利亚和其他殖民地不同,它在法国国民国民议会有自己的席位,在很多人法国人心中它就是法国的一部分。
很好的战史帖。回家慢慢学习
写的不错,请继续
支持一下,晚上继续学习。
另外,我记得多年前世界军事刊登的同题材文章里有这么一句:
(七溪战役胜利后)越军将领问陈赓:像您这样一仗能歼灭5000敌军的中共将领有几个。。。。。。
再接再厉

4号公路示意图(在红线上可以看到高平(Cao Bang),东溪(Dong Khe),七溪(That Khe),同登(Dong Dang)和谅山(Lang Son等要点))
我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4号公路。法国在印度支那战争(1945-1954)中修筑并且维持了一条绵亘的防线来封锁越盟(感觉是法国人这一刻马奇诺附体了)。这条防线位于中国边境,从高平延伸至谅山,是19世纪法国占领整个越南后修建的,目的是为了切断越南和中国的联系,从那时起,这条防线就一直在加强,不断增加新的工事。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越军就曾经依托这条防线当年的工事对抗我军,随便提一下,同登的鬼屯炮台就是这条防线的一部分。而把这条防线联系起来的纽带就是4号公路了。

4号公路上的一个典型法军据点

4号公路最北段是高平,往南通往谅山,谅山到高平这一段距离大约是140公里。从谅山走1号公路就可直通河内,4号公路的终点是东南海岸的芒街(Mong Cai)。法国是在1947年中期占领高平和4号公路沿线村镇的。印度支那地区与中国接壤,但是很多地方都没有界碑和明显的分界线,4号公路将一系列的碉堡,哨所,据点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防御体系。4号公路两侧到处是陡峭的山坡和茂密的丛林。把守4号公路上的据点的外籍军团有人吹嘘说这条路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可以活着通过。当然凭着这条防线想完全堵死越盟是不可能的,越盟也的确不是没有部队成功溜过防线,法国方面的如意算盘一是切断越盟和中国之间的联系,二是把越盟主力堵在越北的鸟不拉屎的深山老林里,使越盟无法把手伸向越北的大米主产区-----红河三角洲去。法国希望这样可以饿死越盟,在中国援助大规模到达之前,法国人至少已经部分达到了目的,因为他们发现敬爱的胡伯伯通过广播和各种简陋的宣传工具要求大家节约粮食----“每一颗粮食都象一滴血那么宝贵!”

攻克东溪后,法军紧急调整了4号公路地区的布防,增兵七溪,事实上,9月17日,东溪还在激战的时候,法国外籍军团第1伞兵营已经空降到七溪,以加强当地的防御。第1伞兵营呆在七溪,一直等到从谅山方向开了的外籍军团的北非摩洛哥第1和第11营(实力为每营有3-4个200人的连)抵达当地,共同加强了七溪的防御。这支拥有4个机动营,总数为3500人的部队由勒巴上校( Colonel Le Page)统一指挥。此外法军还从河内派出5个营的部队,开始对越共中央所在地的太原省和宣光省的交界地带展开大规模扫荡。鉴于敌军调整了部署,还有东溪之战中越军表现出的战斗力,迫使陈赓不得不也重新审视原先攻打七溪的计划是不是靠谱。他向胡伯伯和武元甲提出了自己新的想法,从目前情况看,敌增兵七溪,似有北上收复东溪的企图,所以可以让部队先撤一步,在东溪附近设伏,在七溪之敌北上后,争取在野战中歼灭之。胡伯伯和武元甲自然是满口答应。通过他们,越军前指下达了调整部署的命令,以2个团在东溪附近,3个团在东溪东南方向山地,2个营在西南方向山地设伏,形成一个向南张口的大伏击圈。待七溪之敌北上至东溪以南地区时,两翼设伏部队首先发起钳形攻势,封闭伏击圈。正面部队随后发起进攻,歼灭伏击圈中的敌军。

不料接下来的几天,法军只是加紧扫荡太原省,搞得当地鸡飞狗跳,越共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还没怎么享受到东溪大捷的喜悦,就仿佛重新落入了早年的那种一夕数惊的阿鼻地狱。因为越军的主力部队都都云集在4号公路附近,中央机关没有强有力的部队保卫,他们紧急呼吁要求撤一些部队回来保卫中央机关!当然还有他们自己的小命。

法军2个摩洛哥营进驻了七溪,随后就埋头加修防御工事,眼看着逐步完成了强化七溪整体防御的部署。而扫荡太原和宣光的法军也闹得有声有色,在那里狗撵鸭子呱呱叫。但是在最关键的东北战场上,法军却始终按兵不动。越军部队在野地埋伏了好几天(他们将在野地埋伏超过10天),也不见法军出动,加上老巢被法国人抄了,顿时各种怨言和怪话就铺天盖地而来。有的认为,打东溪是错误的,消耗了自己的力量,又无援兵可打,把打高平的有利时机也丢掉了;有的认为,法军不出援,不如挥师北上打高平;有的则主张,撤兵保卫太原。虽说胡伯伯明察秋毫,英明神武,这些“各级指战员的呼声”一开始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可实在架不住那些人人多嘴杂,外带身临险境的越共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泣血哭诉,时间一长,胡伯伯和武元甲都颇有些牢骚了。

陈赓担心设伏的越军部队无法长时间保持高度的纪律性,法军万一察觉到越军的企图,不从七溪北上,这样子整个战役计划就将落空!他为此焦虑不已,不得不紧急发电给中央军委,汇报了当前的战局,并且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报告给中央,以求得中央的支持。由于过度的操劳,而且在越北的恶劣自然环境里,他得了疟疾,终于病倒了。(在这里的几个月里,陈赓不但要给那些比国内游击队队长水平还低的越军高级将领上课,帮助他们拟定作战计划,协调顾问团和越军各级指挥部的关系,随时忍受那些层出不穷的离谱的事情,还要满足越南方面那些鹰嘴鸭子掌,能吃不能拿的干部越来越大的胃口。。。笔者都可以体会到大将当时心里的感受,一万头草泥马十倍音速咆哮而过。。)

这时,在接到陈赓的电报后,太祖以中共中央军委的名义复电做出了重要指示,“敌图重占东溪的给我以运动战的机会,你们的意见是正确的,敌人是一定要增援的。敌人现在还不知道你方的虚实。太祖还指出,如能在与敌争夺边界的战斗中,大量歼灭第有生力量,是很有利的,要准备进行几个月的战斗。”当然为了适当安抚一下胡伯伯以下越共中央同志情绪,太祖还是丢出了一根大胡萝卜,“如果粮食供应有困难,可从中国增拨接济。”这封电报对陈赓力主的以运动战方式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的意见,是一个极大的支持。有了太祖的上谕,陈赓相信包括胡伯伯和文哥在内的人再也不会有什么废话了。

9月27日,陈赓身体稍有好转,就到胡伯伯的住处,与胡伯伯和武元甲共同讨论作战部署事宜。他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法军绝不可能丢下高平的1000多人不管。按照法军目前的部署,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行动,进攻太原省是法军实施的“围魏救赵”之计,企图调动越军部队离开东溪。越军现在已经取得整个战役的主动权,法军比越军急得多。因此,他建议越军指挥部“说服”干部,耐心坚持,等待法军的下一步行动,待机出击。在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之后,陈赓又亮出了“大杀器”----太祖的圣谕,果然,胡伯伯和文哥立刻就转变了态度,表示要坚决遵从太祖的指示。9月28日,为了进一步调动法军,陈赓建议越军前指派出174团向七溪以南实施佯动。29日,174团开至七溪附近,团长吴山沛命令炮营对七溪法军进行牵制性射击,以2营进攻七溪外围的3号高地,1营实施机动诱敌。此举果然奏效,七溪的法军在“感觉”到越军进攻部队的实力并不强之后,法军产生了越军是企图以小部队牵制七溪法军,而主力要回师救援太原老巢的错觉。乃将其预定出援计划付诸实施,果然落入了陈赓的圈套。

9月30日夜,法军在勒巴上校的指挥下,从七溪开出,企图重新夺回东溪,接应准备南撤的高平萨克东上校(Colonel Charton)指挥的部队。七溪的法军由外籍军团第1伞兵营打头,2个摩洛哥营随后跟进,法军指挥部给援军的代号“贝亚德战斗群”(Groupement Bayard)。与此同时,法军总指挥马塞尔•卡潘蒂尔将军(General  Marcel Carpentier)命令高平的萨克东上校立即毁掉不能带走的物资,车辆和重武器,向南突围!法军的整个计划是七溪的部队向北进攻夺取东溪,然后据守到高平的部队全部撤退到那里为止。

10月1日,贝亚德战斗群在东溪以南615高地遭到越军209团的阻击,被迫展开部队占领东溪以南部分阵地。未能进入东溪,越军遵照陈赓的指挥,不对法军进行坚决抵抗,不至于打草惊蛇吓跑法军。2日,越军308师,209团和独立11营先后投入战斗,向贝亚德战斗群发起猛攻,但是各部队组织仍然很差,协同配合更是一团糟,除308师88团占领东溪以南龙飞东北高地外,其余攻击均未奏效。勒巴上校在发现越军在兵力上占压倒优势后,决心在空中支援下向西进攻,绕过东溪,接应高平的萨克东上校的部队。可是在伤亡了400多人后,法军丧失了进攻的能力,不得不在东溪西南7公里的社谷山地转入防御。这本来是聚歼法军的大好良机,可就在这时,文哥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他来电借口法军有飞机助战(这一刻法国远东空军泪流满面,由于主要空军基地河内一直有暴雨,实际上,法军飞机出动强度在最关键的几天并不大)和地势险要,想把部队撤下来。陈赓和军事顾问团立即向胡伯伯说明此仗坚持下去必定胜利,如果动摇将会推迟甚至断送整个边界战役胜利的到来。好在胡伯伯大事不糊涂,又否定了越军总部的错误意见,并致电前线要“忍受疲劳、饥饿,不惜任何牺牲,坚决歼灭敌人。”

这时,我们回过头来介绍一下高平法军的情况。高平在1947年被法军夺取之时差不多已经是一堆废墟了。不过由于高平重要的地理位置,法国人费了不少气力在47-49年之间把高平重新建设成了一个商业繁荣的军事要塞。除了那些必须的军营,碉堡之类的防御工事外,还建了住房,商店,市场,市政管理部门,等等。当然,生性放荡不羁的法国人不会忘记搞出各种娱乐设施来让自己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包括酒吧,夜总会,妓院,甚至还包括鸦片烟馆。

虽然4号公路被法军打造成了一条表面上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封锁线,但是高平毕竟是封锁线的末端,这里远离法军主力,从法军占领这里的第一天起,高平通往七溪的那70公里的公路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危险之路。越盟武装对公路设施的破坏以及对车队的伏击时有发生。
到了1950年8月,打了强心针的越盟武装的活动开始升级了,袭击事件频率提高到了每周1-2次。从那时起,法军高层就以及开始在秘密准备万一情况不妙时就放弃高平,将守军撤回七溪的计划了。

高平守军的指挥官是萨克东上校,他手下有2个营,分别是外籍军团第3步兵团第3营和1个摩洛哥营,总共1600人。除此之外,高平还有1个团的保大伪军约1000人。萨克东上校接到命令他撤离高平的电报是Revers将军拟定的,Revers将军在电报里明确命令他炸毁一切重武器,车辆,辎重,所有部队只携带轻武器,必要的口粮和水,徒步向南面70公里的七溪轻装突围。在半路上,七溪的援军会接应他们。按照法军指挥部的设想,这应该是一次快捷如风的闪电行动,在越军得以做出大的反应之前,高平的部队就该和七溪的援军会师了。

法国人精心策划的撤退行动从一开始就出错了。高平的法军于10月1日南撤时,重感情,讲义气的萨克东上校没有遵照河内给他的命令,轻装突围。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舍不得抛弃那些在他面前嚎啕大哭的亲法的天主教徒和他们的家人,他最终决定“一个骑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抛弃上帝的羊群!”于是,他没有炸毁车辆,相反,他把平民都装上了可用的车辆,甚至装上了他们的行李和金银细软(这一刻,萨克东上校仿佛刘皇叔附体,不过他手下既没有能马踏联营七进七出的赵子龙,也没有可以在当阳桥一骑吼退千军万马的张翼德)。伪军见有机可乘,也私下把家属塞上了汽车,最后那些平民的人数多达500人。

高平法军先头部队是外籍军团第3步兵团第3营。后面是摩洛哥营,中间是那些平民和辎重,伪军部队则在最后,在沿着4号公路撤退的途中,他们不断遭到越军地方部队的袭击,路面,桥梁都被破坏,许多地方还布了雷,因此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远远落后于预定计划的时间表。撤退的第二天,发觉情况不对劲的法军终于炸毁了车辆,重武器和辎重,并且丢下了那些倒霉的“两脚羊”,在一片混乱和哭喊声中,法军开始徒步穿越茂密的山地丛林,轻装向社谷山的477高地靠拢,希望与贝亚德战斗群会合,再向七溪方向突围。然而晚了,一切都太晚了!

10月4日,在四面紧逼的越军的压力下,贝亚德战斗群也不得不丢弃车辆和重武器,徒步撤退到一个叫那巴(Na Pa)的高地继续等待萨克东上校的残部。社谷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法军顽强抵抗,越军几次进攻均未奏效,伤亡很大,战斗陷入僵局。而法军指挥部面对困境,也再次派出了援军,七溪的法军部队4个连在那本上校的指挥下,再次北援。法军计划以勒巴上校的部队据守社谷山,而萨克东上校的部队和那本上校的部队实施南北对进,构成对越军的反包围,内外夹击,打破越军的包围圈。先让萨克东和勒巴会合,然后再在那本的掩护下,合兵南撤。为了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法军飞机大量出动,猛烈轰炸扫射越军,同时给勒巴的部队空投弹药和给养。5日,萨克东上校指挥部队一路冲破越军的阻击,抵达了社谷山以北1公里的地方,虽然遭到了209团的阻击,但是他们还是想办法和勒巴上校的部队联系上了,初步完成了法军指挥部的第一步的计划。

此时那本上校的部队也从南部逐渐逼近越军的包围圈,面对如此复杂的战局,越南人的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老毛病又犯了(这是我第几次说“又”了?),他们脆弱的神经无法经受这种严峻的考验,小心肝被吓得扑通扑通的。底下人开始怂恿文哥撤退,不过由于文哥之前已经被胡伯伯训过了,暂时不敢当出头椽子,不过还是挡不住那些人的撤退心切,有一个越军高级指挥员打电话给陈赓说北上,南下之敌即将会合,勒巴的部队一时啃不动,部队经过连日奋战,已经非常辛苦,继续打下去可能会坚持不住,所以想撤出战斗。陈赓则认为,敌军虽然困兽犹斗,但是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坚持下去,必定胜利!决不能姑息部队情绪,而要动员部队克服困难。在气势上压倒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10月5日,陈赓写信给同样紧张不安的胡伯伯,安慰了一下没见过这么大场面的胡伯伯的心灵,同时建议他鼓励前方指战员,坚持连续作战,要不怕疲劳,不怕牺牲,坚决把勒巴上校的部队歼灭在谷社山地区,得手后转移兵力歼灭萨克东上校所部,绝不能让这两股法军会合逃往七溪。同时,陈赓再次把这一作战计划电报中共中央军委,以求得太祖的支持。

第2天,关注此事的太祖再次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发来上谕“先集中主力歼灭东溪西南被我包围之敌,然后再看情形围歼高平南逃之敌,此种计划是正确的。如果东溪西南之敌能在几天之内就歼,高平之敌又被抓住,谅山等处之敌又不出援,或虽出援而我军能分出一部分予以阻隔,使之不能防碍我军对东溪、高平两地之作战。则你们可以取得两个胜仗。因此,除对东溪西南之敌必须迅速、坚决、彻底加以歼灭,即使伤亡较大也不要顾惜,不要动摇(要估计到干部中可能发生此种情况)以外,并要对高平逃敌确实抓住,不使逃脱。并要对谅山等处可能出援之敌有所布置。只要上述三点处理恰当,胜利就是你们的。”

当天胡伯伯就聆听了太祖的上谕,在太祖的天威之下,胡伯伯终于鼓起勇气,遵照太祖的圣训,下了最后的决心“决战决胜”! 他亲自命令前线指挥部,以308师和209团对包围在谷社山地区的贝亚德战斗群的法军发动总攻击!10月6日当天,贝亚德战斗群的法军部队继续在密林和山地间的羊肠小道艰难地跋涉,他们带着不断增加的伤兵,冒着从四面八方不断出现的越军部队的袭扰和攻击,饮用水,口粮和弹药都十分缺乏。最终他们抵达了765高地。10月7日,几乎已经不成建制的法军在一个叫做“隆峡”(Coc Xa)的村子被越军包围。越军的机关枪和迫击炮火力如同倾盆大雨一般向法军泼来,尚能一搏的第1外籍军团伞兵营奉命杀开一条血路突围,在付出惨重代价后,他们中130人在一个75英尺高的悬崖边,利用悬崖附近密布的藤本植物,慢慢坠下悬崖,逃出生天。不过人人带伤,狼狈不堪。

经过激烈战斗,越军于7日下午全歼社谷山的法军,生俘勒巴上校及其参谋人员30余人。接着,又迅速转移兵力,一方面以209团搜缴残敌,而以308师主力对477高地萨克东上校的部队发起总攻。7日夜,贝亚德战斗群的幸存者终于和萨克东上校的部队在477高地会合,还没来得及寒暄,接踵而来的就是越军的猛攻。已经在野地里不停地行军,露宿和苦战了几天几夜的法军士气完全崩溃,而越军则痛打落水狗,各部队愈战愈勇,从四面八方向法军冲击,法军指挥部匆忙决定将残存的部队分散为排级小队,每队由1名军官或者士官带队,分散突围!所有参加突围的人接到的命令就是“不计代价退往七溪!”伤员由自愿留下的医护人员陪伴。越军于当日17时全歼477高地之敌,生俘萨克东上校及其参谋人员,高平省伪省长阮鲁溪也同时被俘。

10月8日,法军指挥部派出了援军去解救已经四面楚歌的4号公路上的残余法军部队。第1外籍军团伞兵营的新兵连(120名刚从阿尔及利亚来的菜鸟)在Loth中尉的率领下与第3殖民地伞兵营的268人合并,在 Cazeaux 上尉的指挥下,于10月8日当天空降在七溪,他们收容了第1外籍军团伞兵营的余部,只有23人在第2连指挥官 Jeanpierre上尉的带领下逃脱,而仅仅10天前,这个营还有500人。第1外籍军团伞兵营是法国在印度支那战场上成建制损失的第一个伞兵营。仅仅1周后,第3殖民地伞兵营也紧步后尘,在边界地区法军全面崩溃的狂潮中被吞没,该营只有14人生还。

社谷山的惨败使法军在越北战场的机动部队损失过半,元气大伤的法军不但没有能力发起新的攻势,现在就连自保也成问题了。河内法军高级指挥官在对4号公路的战局完全明朗之前就下令全线撤退。从10月10日开始,法军先后开始放弃一系列重要的据点,全面收缩防线,10日,七溪法军南撤,而此时,一些4号公路战役中法军的幸存者还正在向七溪前进,这个命令等于是判处了他们死刑。13日,那岑法军也开溜了。10月17日,法军放弃了越北最重要的据点谅山,18日,法军指挥部再次下令放弃谅山以南的所有4号公路上的据点。到23日止,驻守在长达百余公里边界线上的法军,纷纷仓皇撤逃,从同登、谅山、亭立、安州等地,一直撤到沿海的先安附近。法军三年苦心经营的4号公路防线土崩瓦解。在各地法军狼狈全线撤退时发生的混乱深深刺痛了那些曾经经历过二战的法国人的神经,他们仿佛又看见了1940年5月间,法国崩溃的情况在远东重新上演。

超过6000法军和亲法的平民卷入了4号公路战役,他们中只有700人得以最终逃脱。法军在战斗和撤退中损失了大批各种装备,包括13门105mm榴弹炮,125门迫击炮,480台各型军用车辆,3个装甲排,240挺中型机枪,1200挺轻机枪,1200支冲锋枪以及8500多支步枪,各种炮弹10000多发(包括75mm,105mm和155mm),燃料超过60万升,还有大量的粮食和军服等。仅仅在谅山,法军就丢下了超过1300吨各种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越军的伤亡6500多人,其中阵亡和失踪4800。

与此同时,10月10日由于形势发生重大逆转,进攻太原的法军在损伤600余人之后,也不得不撤离太原。越军在西北前线进行配合行动的部队也歼敌两个营,井迫使老街、沙巴之敌于11月4日撤离。在平原敌后地区,越军304师配合地方部队,歼敌700余,收复44个据点。和平之敌也仓皇撤退。至此,法军在中越边界的防御体系完全崩溃,意义重大的边界战役在中国顾问团的指挥下宣告胜利结束。边界战役是越军首次大规模的运动战,也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和歼灭战,战果辉煌。歼灭法军8个整营,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收复了五个市、13个县镇,拥有35万人口,长达750公里的边界地区获得解放,越北根据地得到扩大和巩固。

这个胜利在国际上也同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说“仅仅在几天之内,法国在中越边境的4600名精锐部队全部被歼,他们遭到了在共产党中国受到良好训练和装备的越盟部队的进攻,由于损失了这些部队,现在在与中国接壤的250英里地区已经完全没有防御能力了,这是法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失败。”在莫斯科,本周的报纸也以大篇幅报道了越盟的这次胜利,人们注意到,印度支那的消息的版面甚至超过了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朝鲜战争(越盟在印度支那的胜利暂时冲淡了毛子对朝鲜惨败的不快)。

法军控制区的惊慌失措一直蔓延到河内,人们甚至开始讨论要怎么逃离河内。面临着法国自二战以来最大的惨败,法军远征军总指挥卡潘帝尔将军和印度支那总督德阿利厄(此人曾经把战后就任第一任法国远征军总司令的勒克莱尔排挤走人)2人很快就被召回巴黎,并且以极不体面的方式被解职,1950年年底前法国远征军总司令换上了塔西尼将军,这位被誉为“法国自拿破仑一世以来最伟大的军人”将担起重振法军的士气和稳住法国在远东地区殖民地的重任。
附录(一):
原创翻译资料:中国对越南的早期援助(美国方面的资料)
中国对越盟的援助(1953年1月--11月)
24门105毫米榴弹炮
412门无座力炮(原文如此,但个人觉得可能太多了)
416挺机枪
1050支冲锋枪
5050支手枪
迫击炮(60,81,120毫米)339门
170000发炮弹,火箭弹
子弹6000000发
12.7毫米子弹2000000发
地雷40000枚
炸药246吨
雷管850000枚
导火索170000米
机动车辆260辆
汽油855800加仑
战斗服310000套
战斗靴362000双(个人感觉应该是胶鞋)
防蚊网153000套
金属板25000块(原文是METAL PLATE)
通讯器材200吨
外科手术设备及药品45吨

附录(二)
越盟部队的编制和实力(1953年之前)
步兵营:
营部:        96人
营级指挥员    4人(包括正副营长和正副教导员)
营部勤杂人员  10人
政工人员     10人
通信排       22人
侦察班       10人
工兵排       40人

营辖3个步兵连,每连190人,共570人
1个机炮连,160人
总计:          860人
武器装备:4挺重机枪,18挺轻机枪,30-50支冲锋枪,21支手枪,8支卡宾枪,180支步枪,2门81/82mm迫击炮,6门60mm迫击炮,2具巴祖卡火箭筒,140-170kg炸药,手榴弹,100把鹤嘴锄,各种信号枪,弹等等。

步兵连:
连部                   33人
正副连长,正副指导员    4人
连部行政人员            5人
包括行政主管1,司务长1,军需官1,装备官1,人事干部1
连部通信班             12人
炮班                   12人(2门60mm迫击炮)
下辖3个排,每排52人,共156人
总计                 190人
装备:6挺轻机枪,2门60mm迫击炮,8-15支冲锋枪,55-66支步枪,手榴弹等。

机炮连
连部          26人
机枪排2个    每排38人,共76人,装备4挺重机枪
迫击炮排1个  44人,装备2门81/82mm迫击炮
火箭筒班1个  14人,装备2具巴祖卡火箭筒,10支步枪,5支冲锋枪
共计160人,装备4挺重机枪,2门迫击炮,2具火箭筒,5支冲锋枪和10支步枪

步兵排
正副排长各1人,1个文书,1个卫生员共4人
下辖3个步兵班和1个机枪班,每班12人
总计   52人  装备2挺轻机枪,3-5支冲锋枪,20支步枪

机枪排
正副排长各1,
战士4个班(每班9人)共36人
装备重机枪2挺,步枪和冲锋枪不详

步兵班
正副班长各1
战士10人,共12人
装备1支冲锋枪,6支步枪

机枪班
正副班长各1
战士10人,共12人
装备轻机枪2挺,1支冲锋枪,2支步枪,手榴弹等


资料出处:
Organisation militaire Viêt Minh, Etat du Viêtnam, Ministère de la Défense Nationale, Etat-Major Général, 2e Bureau, N°09266/T.T.M/2-S, S.P. 4.002, le 15 sep 1953, SHAT 10H990
好!!!!!
和平地狱(上)

初战义路

1951年上半年三次战役有了个不太圆满的结局,越军在中国顾问团指挥下的出击每次都被法军击退,而且损失很大,几个师的参战部队都必须进行长时间的整补才能重新投入战斗,从补充的情况看,要差不多接近年底才能发起新的进攻。这使得文哥的心思发生了一些变化,认为中国顾问团“技仅此耳”,原来的对中国顾问的还算客气的态度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阳奉阴违,不再对中国方面的意见言听计从。

此时,法军利用越军主力部队休整的机会,继续大力推行塔西尼计划,着重在其占领区加紧进行扫荡和“绥靖”,力求巩固防御体系,稳定平原地区。到1951年10月初,已将越军在北部敌后将近90%的游击根据地摧毁,稳住了阵脚。同时,大力增兵,到11月,法军在印度支那的总兵力达33万多人。

当然为了能有更多趁手的家伙,塔西尼抽空在当年9月份访问了华盛顿。他同国务卿艾奇逊和国防部副部长都进行了会谈,他以坦诚的态度和实打实的战绩赢得了山姆大叔的信任,成功地拉回了大票赞助----从他访美到52年2月,仅仅半年的时间,美国就向印度支那提供了包括军火在内的13万吨各种物资,200架飞机,650辆装甲车,14000支(挺)轻武器,各型弹药5300万发。

塔西尼认为夺回北部战场主动权的时机已经到来。他准备对西部的和平省(Hoa Binh)发起进攻!发起和平攻势是因为他敏锐地注意到了和平省这个地区对印度支那法军的重要性。和平省位于红河的西岸,在河内以西偏南的位置,距离河内大约70公里,距离塔西尼防线西端大约40公里,是在4号公路战役惨败之后,时任法军总指挥卡潘蒂尔将军连续下令放弃的越北一系列重要的地区之一。和平省有一条越军北部根据地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那就是6号公路。 塔西尼将军认为,夺取和平将切断越军清化(Thanh Hoa)至越北(Viet Bac)的补给线,那么就把越军的第3联区(320师正在那里)和主力的联系隔断了。从军事地理上说,在和平省正北方,黑水河南北垂直而下,河中可以通行小型舰艇,河西岸是群山,东岸是比较平缓的丘陵,和平以东就是东西向的6号公路,如果控制了和平省,就有可能巩固黑水河以东,6号公路以北的三角地带,要是能沿着黑水河和6号公路沿线构筑起坚固而且能相互支援的碉堡群,就有可能使塔西尼防线向西得到扩展,使红河三角洲得以稳固。而从心理上,重新控制越南少数民族之一芒族的聚居区的核心地带的和平也有利于获得芒族的支持。目前芒族是采取典型的“两不得罪”的态度,在战争中打酱油。不过他们更倾向于法国殖民当局(有2个营的芒族伪军为法国效力,在红河三角洲里也有不少芒族人)。而且最重要的是,需要发起一次攻势来向华盛顿证明印度支那的法军仍然有很强的实力,以便让山姆大叔觉得自己的投资“物有所值”,好方便进一步向山姆大叔化缘。此外,法国议会正在激烈辩论52-53年度的政府预算,为了争取更多的军费,印度支那的法军必须要拿出点成绩让爱丽舍宫去说服那些议员。意识到这最重要的几点后,塔西尼将军就发起了一次攻势准备重新夺回和平。

结果塔西尼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武元甲居然先下手了!就在越法双方围绕着红河三角洲打生打死的时候,越军312师的165团却悄悄地渡过了红河上游,进入了傣族聚居区。4月2日,该团向这一地区开始了第一次进攻,25日进攻结束。虽然没有打下什么地盘,也没有歼灭多少法军和伪军部队,但是塔西尼敏锐地感觉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这极有可能是为下一步大规模进攻进行战前侦察和试探。不过接下来当年提前到来的雨季使得大家各自收兵回营。西北地区的事情也就暂时告一段落。

1951年9月22日,雨季刚一结束,越军的攻势就开始了!这次是312师全师出动,在安沛(Yen Bay)地区渡过红河,这次进攻直指法军在傣族聚居区的核心据点-----义路(Nghia Lo)。就这样,印度支那战争中争夺高原地区的战事正式拉开了帷幕。这里的战局将愈演愈烈,最终将成为决定双方成败的关键节点。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义路的地形,义路是个山谷,在黑河和红河的交界处,山谷长10多公里,宽4公里多一点。四周群山环绕,山谷的东北角可直通134号公路,这是一条15英里的小公路,连通东面的13号公路。

29日,312师三面包围了义路。10月2日傍晚,312师2个团向义路进攻,义路地区的守军战斗力最强的是傣族伪军第1营,指挥官是法军的吉拉尔丹少校(Major Girardin),除他之外,还有150名法国军官和士官担任该营的各级指挥官。该营总兵力1000多人,下辖4个步兵连,1个75mm轻型榴弹炮连和1个机炮连。不过这些部队分散在10处不同的据点,以控制整个义路地区。

越军的攻势是从西北地区发起的,由209团和141团担任主攻。而165团之前已经切断了伪军往西南方向的退路,那是在10月1日夜,165团突袭了义路外围金永(Ca Vinh)地区的据点,在遭到顽强抵抗后,165团不得不转兵东南夺取了巴溪(Ba Khe)据点。到第二天总攻前,越军已经完全控制了义路山谷的通道。10月2日越军2个团发起的进攻同样遭到了顽强抵抗,连续进攻2个晚上都未能得手。在接到义路守军求救的电报后,保罗•萨朗将军在长途电话里和原在华盛顿的塔西尼将军讨论了战局后,决心动用伞兵部队增援距离河内145公里的义路地区。

第一支投入战斗的伞兵部队是第8殖民地伞兵营,他们奉命在嘉海(Gia Hoi)附近实施空降,从那里他们可以攻击越军的侧后。法军手头此时拥有的运输机数量不够,无法一次空降一个整营,不得不安排所有飞机飞2个架次。美制C47运输机是主力,不过一些德国的Ju-52“容克大婶”也混迹其中,发挥余热。整个空降行动堪称完美,越军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伞兵部队在迅速完成集结后,抵达了攻击发起位置,随后就投入了进攻。

此时义路的激战仍在继续,141团发起的2次猛攻都被傣族伪军击退,不过越军也把伪军主力逼进了核心据点,他们就在据点外50码的地方虎视眈眈。不过伪军在法国军官和士官的压阵下表现的空前顽强,而且新到的美制M2式12.7mm大口径机关枪对越军密集进攻队形杀伤很大,在大口径机枪和步枪齐射的密集火力面前,141团没撤了,不得不鸣金收兵。有超过100具尸体丢在核心据点的铁丝网外无法回收,只能作罢。换上209团继续围攻。

当义路之战打到第4天的时候,血与火的激烈战斗已经遍布了整个山谷,其中战斗最激烈的是山谷的东北角,因为那里是法军伞兵部队企图突入山谷的方向,数量占优势的越军不断给法军造成伤亡,法军第16连突然发现自己被包围在文盘(Van Ban),不得不尽力杀开一条血路突围。

当山谷西北的战斗逐渐平静下来后,姗姗来迟的越军165团才开始移动,准备投入本次战役,第一个目标就是进攻山各(Son Buc)据点。165团这种在别的部队玩命之后再出来捡便宜的滑头表现没有收到任何好处,山各据点外围有带刺的铁丝网,据点内有大口径机关枪,进攻一开始就受挫了,到了下午,165团的进攻停止了,不过法国空军的B26轰炸机和F8F战斗机出现在天空中,对越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和扫射。

法军指挥部这时决心投入更多的兵力扭转战局。而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莫过于再进行一次空降了。第2外籍军团伞兵营也奉命出击了,空降行动代号“特蕾莎”(Operation Therese)。
空降过程还是一帆风顺,不过接下来就有点麻烦了,需要进行9小时的强行军,而且是在非常复杂地形下进行的,这样才赶得及救援嘉海据点。第2外籍军团伞兵营的指挥官是Raffali少校,他以前是骑兵部队的,不过现在他以他出色的表现已经赢得了他手下的一致拥戴。Raffali少校接到的命令是救援嘉海,如果有可能的话,再前出到义路,支援仍然在那里据守的部队。

在接到第2外籍军团伞兵营空降在越军后面的消息后,312师加强了攻势,一度几乎要把义路的伪军逼入绝境,法国空军再次扮演了救援天使的角色,近距离空中支援把越军部队压的无法前进一步!一名年轻的F8F战斗机飞行员在对地攻击中俯冲的高度如此之低,以至于螺旋桨擦到了义路郊外的一颗大树的树梢,飞机立即失控坠毁在距离增援的法军伞兵部队不到四分之一英里的地方。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名法国伞兵突然在越军密集的弹雨中站起来,笔直地站着向这个为了拯救战友牺牲的飞行员敬了个庄严的军礼。

眼看着久攻不下,312师无心恋战了,部队开始陆续撤出战斗。法军赢了眼前一战,不过还没到松懈的时候。法军开始准备将第3个伞兵营投入战斗了,第10山地伞兵营接到了命令,准备直接空降在义路以增援那些傣族伪军。312师现在已经不再想着进攻了,而是想方设法脱离战场,各部队交替掩护,准备与法军脱离接触,尽快撤离这个随时可能把他们困住的山谷。

第2外籍军团伞兵营这时已经开始尾随越军部队发起攻击。第8伞兵营的一个连接到了派出巡逻队,并且设立防御阵地以切断越军的退路的命令。第16连连长戈迪埃上尉(Captain Gautier)亲自带巡逻队出发,1小时之内他们就和大批越军遭遇,现在越军的退路和补给线完全暴露在法军面前,甚至312师师长黎仲迅本人也在交战现场。

第16连被蜂拥而至的越军包围, 戈迪埃上尉在激战中身负重伤,他下令部队立即向南明(Nam Minh)撤退,留下1个排掩护撤退,由年轻的Truchot中尉指挥这个排。激战很快从相互射击发展到白刃战,甚至徒手搏斗,不到1小时,这个排就被越军彻底打垮,18人阵亡,其余的人在弹药耗尽后投降。没人知道在这些法国人身上发生了什么。。。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人没有从战俘营归来。

在感觉法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后,越军开始不顾一切发起了猛攻,第2外籍军团伞兵营第4连连续击退了越军5次进攻,伤亡很大。该连余部不得不在中尉路易斯•卡里克斯(Lieutenant Louis-Calixte)率领下撤回了营主力的防御阵地。在山谷的其他地区,傣族第1营第3连在圣•马可中尉( Lt. Saint-Marc)的带领下进行了整整一下午的苦战。他们攻下了一座挡住了他们去路的由越军控制的高地,抓了几个受伤的俘虏,在交火中,该连指挥官阵亡-----子弹穿透了他的颈部,打断了脊椎骨。这件事引发了一桩骇人听闻的血案。当天深夜是一个典型的月黑风高夜,一名外籍军团战士被早些时候连长阵亡的所激怒,他悄悄地走到那些受伤的俘虏身边,将他们一一割喉杀死。一名军士发现了他犯下的罪行,震惊之余,他下令对那个士兵处以同样的割喉的刑罚。路易斯•卡里克斯中尉不同意这么做,他说任何人都有可能在血战之后失去理智。最终,那个士兵被送交军事法庭,并且被判处监禁。从此事也可以看出,残酷的战斗使得士兵已经开始逐渐丧失理智了。

到10月10日为止,在山谷北部的越军部队由于不断遭到法军的痛击,已经无法继续进攻,开始从义路周边撤退。为了减轻部队撤退时的压力,黎仲迅命令南部的165团发起一次牵制性的攻击吸引法军的注意力,165团再次向傣族武装据守的山各据点发起了3小时的进攻,一无所获。第10山地伞兵营的到来使得越军的士气降到了最低点,随后越军就开始了总撤退。不过事情还没完,法国空军不断攻击骚扰撤退中的312师,并且还动用了经过法国特殊训练装备的苗族武装别动队,这就是“Groupement de Commandos Mixtes Aeroportes”(GCMA空军地面引导分队),他们携带着可以直接与法国飞行员通话的轻便无线电步话机,至少有一次,他们发现了一个营正在撤退的越军部队,他们成功地联系到来法国空军,随之而来的空袭使这个本来已经伤亡惨重的营雪上加霜,几乎全军覆没。

据统计,双方的伤亡分别是3500名越军和超过600名法国和傣族武装。这次失利对拥有钢铁一般意志的文哥来说,只是暂时的挫折而已,他手里的本钱还大的很,现在他和塔西尼都把目光转向了和平省。。。
没办法,当年胡志明参加过周总理和邓大姐的婚礼,你说怎么不可能给他援助?个人感觉就是给的太多了,应该饿不死但是不能管饱,我们实际上是给的吃撑了!
胡伯伯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决定向中国方向实施战略转移,虽然他年事已高,可花甲之年的他在转移过程中健步如飞,狭窄陡峭的山路,茂密的丛林挡不住他矫健的步履,他如履平地,连跟随他的年轻的警卫员和其他中央同志都追之不及,只能一路紧跟在他老人家的身后。
这一段把胡伯伯说的太惨了点吧?人家也是越南领袖啊
唯有天使生双翼 发表于 2011-12-13 07:18
浴血鏖战

挟边界战役初战大胜的锐气,新整编的越军主力部队将第一次进入平原地带,他们中的不少老越盟成 ...
武元甲也太水了
好文
lz继续,做个记号
oldcaticu44 发表于 2011-12-13 20:52
没办法,当年胡志明参加过周总理和邓大姐的婚礼,你说怎么不可能给他援助?个人感觉就是给的太多了,应该饿 ...
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公鸡和白头鹰呆在中南半岛上可比猴子危险多了,即使这只猴子老是上窜下跳.
                                    从郁金香到鸡冠花


在把黎仲迅的312师成功地踢出义路,暂时缓解了后顾之忧以后,11月9日至14日,法军集中1、2、3、4、5、7等六个机动群(总兵力为15个步兵营和伞兵营,7个炮兵营,2个装甲群,这次攻势最终将投入10个步兵营和8个伞兵营,尤其是伞兵部队差不多是法国远征军伞兵部队的全部老底子),在2个内河分舰队的配合下,分两路向河内西南方向的越盟根据地进攻,这次决定性的攻势代号是“郁金香行动”(Operation Tulipe)。法军一路从红河右岸沿沱江进犯,另一路沿6号公路向和平进犯。1951年11月14日凌晨,3个法军伞兵营小心翼翼地接近了还在沉睡中的和平,随后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这里。到第二天中午又控制沱江两岸及6号公路沿线。现在法军初步目标已经全部完成,而且几乎没有损失也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法军下一步的目的就是企图恢复海防、河内、和平、山罗走廊,重新分割越南北部,切断北部战场与中部战场的联络补给线,吸引并消灭越军主力。和平省-----这个名字里带有“和平”字眼的地方,将成为西点军校教材里的“和平地狱”(Hell of Hoa Binh)和“绞肉机”。这次战役按照法国方面的资料,将从1951年11月14日持续到1952年2月24日。

文哥当然知道和平省的重要性。在面对着法军大举进攻面前,文哥是反对一开始就和法军死磕的,因为他需要大量的部队以求从数量上压倒法军,而且。。。现在文哥也开始注意撤退了,宁平战役的惨痛教训他铭记在心----大量部队被切断在代河以东地区,差点不能退回来,这次他没有给自己准备几条足够的退路之前,他是不会动手的。他邀请中国政治顾问团领导人罗贵波和军事顾问团领导人邓逸凡等共同研究情况和军事对策。认为,法军的大举进攻给越方暂时增加不少困难,但是,敌人把大批机动力量使用在和平及其以北、以东的广大地区,据守临时构筑的工事,维护相当长的交通线,这就大大增加了越军消灭法军有生力量的机会。同时,向和平进犯的法军,是从平原地区抽调来的,平原地区相对空虚,这就给人民军以恢复、发展平原游击战的大好机会。如果在和平正面战场与平原敌后战场配合得好,法军的企图是不能得逞的。(文哥还在对红河三角洲念念不忘,怨念啊!)

这时,拜越南方面良好生活条件所赐(据说伙食是三天一条牛?好得连胡伯伯都眼红啊!)韦国清、梅嘉生都在国内治病(难道是富贵病?)。邓逸凡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主张越方组织中、小规模的运动战,大力开展游击战,以粉碎法军的进攻。罗贵波建议越方将部分主力部队派往敌后平原地区,打击敌人,恢复敌后游击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并介绍了中国开展敌后武装斗争的主要经验。

不过呢,越南劳动党中央和人民军总部经过研究,决定发动和平战役,动员全部力量,组织较大规模的运动战,大力开展游击战,粉碎法军对和平的进犯。不过为了“显示”越共中央对中共中央建议的尊重,还是采纳了罗贵波的部分意见,派出一部分主力部队深入敌后,大力恢复和发展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争。(这是越共中央第一次对中共中央的重要指示打折扣。)

这时,借着顾问团的领导人都不在的这个大好的机会,11月下旬,越军总部成立和平战役指挥部。按照官方的八股文:“这时,军事顾问团正集中全体顾问和工作人员集训,总结一年多以来的工作,检查顾问团工作守则的执行倩况,没有到前方帮助工作。但顾问团领导仍保持着与人民军总部的联系,了解战役进展情况和提出必要的建议。 ”于是既然“山中无老虎”,文哥就实实在在地第一次拿到了完整的战役指挥权,终于没人在他耳边呱噪了!他可以单独干出一番伟业了!

越军的作战计划有点像上次4号公路战役的放大版,以304、308、312师和351工炮师以及大量的地方部队和独立部队(包括工兵,炮兵和防空部队)攻击和平前线法军机动部队;以320师和316师进入敌后,切断法军通向和平的补给线,结合地方部队和民兵,从南北两个方向,发展平原敌后游击战争,消灭伪军,摧毁伪政权,牵制法伪军的预备队。广泛建立抗战基层组织,恢复和扩大敌后根据地。既然投入了比边界战役时期还多的部队,雄心勃勃的文哥这次有决心取得比边界战役更大的胜利!

法军在占领和平省后即开始构筑工事,准备长期固守。从法军控制下的红河三角洲到和平省有2条路可走,一条就是6号公路,从春梅(Xuan Mai)到飘村(Xom Pheo)一直到和平省。不过6号公路破坏严重,从1946年起,越盟就一直对这条公路的设施不断进行袭击和破坏,当然法国空军也难辞其咎,对6号公路及附近地区的不断空袭使公路的状况是雪上加霜。而且,从1940年起,这条公路就没有正儿八经地维修和保养过了,总之,6号公路的情况是恶劣到无以复加了。说实在的,这路现在也就比乡间羊肠小道强那么一点点。在占领这里之后,法国的工兵和推土机正在玩命的加班加点抢修6号公路,他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抢通这条公路,以打通和平省通往红河三角洲的陆路通道。然而法国的战斗工兵直到这次战争结束也没来得及把公路两边密布的灌木丛给彻底清理掉。这些植物给伏击战提供了良好的掩蔽所。而且,6号公路两侧稍远的地方,是大大小小的丘陵,山地,丛林。。。整条公路自始至终都是一样,这些地方法军根本无法完全控制或者占领。这种特殊的情况就决定了未来即将开始的“和平之战”是一场围绕交通线展开的破袭战和保卫战。

法军的另外一条通道是水路----黑水河。走水路的行程要比6号公路长3倍,不过水路的优势在于可以使用登陆艇和浅水驳船运输重型武器和大宗物资,运输成本相对陆路低很多,而且水路相对陆路来说大多数水域比较开阔,便于观察情况和发挥火力。当然走水路也有麻烦,登陆艇的艇体是无装甲的,比较单薄,体形又比较高大,速度也不怎么快(尤其是在载货的情况下),对越盟的无坐力炮和火箭筒来说,是个有价值的大目标。所以,走水路和陆路的选择都是一样危险的。法国人无奈之下,只好在交通线的两侧设立了一系列的据点以确保安全,不过这些据点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各种其他资源。随着和平之战的逐步升级,对这些据点本身进行必要的补给开始变的越来越困难了,有时难度甚至比把物资运到和平省还大。为了保住修武(Tu Vu),圣母岩(Natre Dame Rock)和崖岘隀(Ap Da Chong)这些据点,每次都不得不和越军进行代价高昂,得不偿失的战斗以确保通往和平省的通道的畅通。法国人在这里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困境,本来这些据点是为了保证法军能长期占据和平省的,现在却不得不反过来为了保证能长期据守这些据点而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血战。郁金香行动开始蒙上了阴影-----本来应该是狗摇尾巴的,现在变成尾巴摇狗了。

事实上,可以说双方现在已经把原来最“重要”的目标----和平省给踢倒一边去了,全都盯上了从红河三角洲通往和平省的2条交通线上。从法国人的角度出发,在占领这个地方后不久,这个烫手的山芋就逼得法军最高指挥部挖空心思想着如何把部队完整地撤出和平省这个鬼地方,还得不要损失太多人,也不能太丢面子,撤军本身还不能影响到那些军方已经捞到手的政治上的好处。因为在郁金香行动的第一天,性急的西方媒体就已经大肆渲染这次攻势是“一把手枪顶住了共产匪徒的胸口”,相对这些在后方说漂亮话的记者和编辑来说,在印度支那一线作战的法军可不这么想,他们可是要直接面对生与死,残酷的战斗,恶劣的自然条件的,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活下去,只有那样才能把他们的事情告诉外界。他们更愿意把这次战役称为“6号公路地狱”或者干脆就是“和平地狱”。

现在让我们回到60年前的和平省,继续介绍这次战役。1951年12月9日,越军312师2个团和308师1个团悄悄进入攻击位置,准备对法军新据点-----修武发起进攻。由于战前隐蔽工作做得不好,进攻发起前法军已经感觉到越军企图,于是法军决定提前发起一次进攻,以粉碎越军即将发起的攻势。12月10日凌晨,3个法军步兵营在炮兵,坦克和空军的支援下,以第1殖民地伞兵营打头,向预计中的越军阵地扑去,他们很快就与大约5个营的越军发生了接触,可法军的这次攻势没能阻止越军主力在当天晚上21点对修武据点发起的攻击。

修武之战将是整场和平战役的的一个先兆,预示着战争的强度和残酷性显然比以前都大大提高了。修武由2个摩洛哥步兵连和1个坦克排(5辆坦克)把守,这些兵力分别驻守2个据点,据点外还有警戒阵地以防止敌军对据点本身发起突袭。法国人不愧是防御大师,这2个据点按照法国人的估算都可以顶住相当强度的攻击。可是修武据点的整体防御有2个致命弱点:一是这2个据点被黑水河的一条叫做外叻(Ngoi Lat)的支流隔开了,2个据点之间只能通过一条不太结实的步行桥联系;二是考虑法军的整个防御态势,这2个据点在黑水河西岸,类似桥头堡那样,这也就意味着这2个据点相对孤立,一旦在据点遭到越军猛攻而不得不出动援军解救的时候,东岸的援军很可能需要在夜间冒着敌军的火力强渡黑水河以支援西岸守军。

当晚21时的进攻开始于越军猛烈的炮击,重迫击炮和无坐力炮对法军的据点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火力准备,由于越军的迫击炮伪装地非常巧妙,而且部署在反斜面阵地上,使得据点法军的炮兵无法对其进行压制,而河对岸的法军迫击炮的射程又够不着。到了22时10分,越军的火力开始集中在南部的据点上了,随着越军的大批步兵高呼“前进(Tien Len)!”,进攻开始了!越军步兵不顾损失,越过了带刺的铁丝网和雷区,法军向越军的密集战斗队形猛烈射击,连续击退了好几次进攻。东岸的法军炮兵阵地12门大炮也以猛烈的炮击支援南部据点的守军,拦阻射击的炮弹就在铁丝网外不断爆炸,不过越军完全无视损失,攻击一轮接着一轮,到了23时40分,情况很明显,南据点是守不住了!铁丝网外越军的积尸数层,使得原先可以挡住越军冲锋的铁丝网已经没法继续发挥障碍的功能了。守军的火力点不断被越军准确的迫击炮火力击中,自动武器的射手伤亡很大,剩下的火力点弹药也快耗尽了。凌晨1时15分,修武据点的指挥官下令南据点残余守军放弃据点,沿着步行桥退往北据点。

不过北据点的守军日子也很不好过,尤其是南据点失守后,他们现在遭到越军三面火力夹击和两面进攻。凌晨3时,5个营的越军向只剩200守军的北据点发起了总攻击!法军坦克排的坦克几乎将主炮压到最小射角对着越军进攻队形猛烈射击,不过在夜暗中收效不大。越军很快就冲到了据点的胸墙之外,成群的越军开始拼命爬过胸墙,力图冲入据点,坦克开到核心据点和胸墙之间的开阔地,直接使用履带碾压突入据点的越军人群,一时间到处是破碎的头颅,断裂的肢体还有遍地的鲜血。。。。但是坦克的反击仅仅使汹涌的人潮停滞了那么一会儿,这5辆坦克在狭窄的空间内很快被人潮吞没了,无数的人爬上坦克,企图撬开炮塔的舱盖,往炮管里塞手榴弹,并且使用冲锋枪对着观察口射击。最终这5辆坦克先后被越军的火箭筒了结,破甲弹的射流引爆了坦克内的弹药和油料,所有坦克乘员全部战死,无一生还。在据点守军损失了全部坦克之后,幸存者感到末日已至,他们纷纷向背后的黑水河逃去,在漆黑的夜晚滚下陡峭的河堤,跌跌撞撞地逃向河床,或涉水,或泅渡地逃向河中央的一座小岛,那是他们最后的立足点了。越军没有对这些幸存者赶尽杀绝,在炸毁了据点之后就撤退了。天亮后,摩洛哥人战战兢兢地从小岛上重新回到了已经变成废墟的据点,越军撤退时卷走了全部武器。不过却留下了400多具未来得及带走的尸体。(题外话,和解放军“宜将剩勇追穷寇”,对残敌穷追猛打,直至将其全部歼灭的“野蛮”作战方式不同,越军作战特点更接近中国古代的兵法“穷寇莫追”,“归师勿遏”,打伏击也喜欢留个口子让敌人跑,然后从后方或者两翼掩杀过去,说白了,就是不喜欢拼命,爱捡便宜。此外越军没有在占领阵地的情况下带走或者掩埋己方的尸体的做法也和解放军大相径庭。)


修武之战示意图,小圆点是雷区,下面的是南据点,守军1个连,上面是北据点,守军1个连和1个坦克排

就这样,这种你来我往的对黑水河沿岸据点的争夺战一直贯穿了整个12月份。法国人厌烦了这种捉摸不定的游戏,决心寻找越军主力决战,第1,4,7机动群和第1伞兵营在坦克和飞机的支援下出动,四处扫荡。不过越军没有出战,文哥只打算按照自己的计划出牌。越军部队化整为零,隐蔽在崇山峻岭和山洞里。越军主力直到1952年1月初才在和平省附近露面。这次他们的目标是和平省的陆路交通线--------6号公路。黄明草,黎掌指挥的304师伏击了法军的运输车队,并且从南到北,不断给6号公路沿线的法军据点施加压力。

沿着黑水河流域,武元甲仔细地挑选沿河的据点并不断地吞噬它们,极有耐心地等着法国人一点点地耗尽他们的元气。拿修武据点来举例吧,虽然法军总是能在这种打了就跑的袭击后重新占据据点,不过随着失守据点的次数越来越多,法国人卷土重来恢复据点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法军最高指挥部现在已经不想继续维持这种无休止的流血占领了,法军高级幕僚们要求全军撤退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和平省不但没有成为消灭越盟的“绞肉机”,反而正逐步变成消耗法军的“绞肉机”。

在此种局势下,1952年1月6日至10日,法军开始有计划地收缩部队的防区,先后从巴越山(Mount Ba Vi)和黑水河西岸撤回了全部据点的守军,整个黑水河西岸就只剩下在与红河交汇处留下了最后一座据点。越盟的部队现在可以在整个黑水河西岸地带自由活动,任意伏击法军的船队了!351工炮师在法军撤退后没多久就在范玉茂的率领下出现西岸,护航船队的压力陡然加剧了。这下子法军不得不派出那些临时赶制出来的厚甲重炮的乌龟来给船队护航,一些美制登陆艇被安上了坦克炮塔,双联装甚至四联装的大口径机关枪和迫击炮,还带上了陆战队或者武装水兵以备随时登陆作战,有条件的话还会带上几辆轻型坦克或者装甲车。法军的内河舰队努力为和平省的地面部队运送给养,法国陆海军这对难兄难弟面对的越盟威胁都是日甚一日。


这也许是继美国内战后在内河水域展开的最激烈,最血腥残酷的战斗了。越军和法军的战斗先是在黑水河流域的圣母岩展开,未来将会一直蔓延到红河三角洲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支流。而越盟武装在面对法国人的装甲重炮乌龟,也将在北方邻居的指导和援助下搞出各种各样的花样-----除了司空见惯的无坐力炮和火箭筒,很快就会有水雷(包括锚雷和漂雷),在名声在外的越南特工部队出现后,还会有蛙人来对付那些铁乌龟。法国海军远东分舰队现在用于打赢这场战争的家伙不是轻型航空母舰和重巡洋舰,而是那些不起眼的登陆舰艇,炮艇,巡逻艇。。。这些小家伙穿梭于内陆250英里的水域,而那些水域甚至根本就没有标在海图上,而在过去150年中,法国布尔米克海军学校从来就没有设置教学员如何在内陆水域作战的课程。这场仗,对法越双方来说,都是新课题。

整个51年的12月份,法国的内河舰队往来穿梭黑水河,为保持和平省水路通道而努力。351师的袭扰和攻击从未停止,法国海军的损失不断增加。越盟的大规模攻击始于1952年1月12日, 这一天351工炮师主力在圣母岩以南地区伏击了法国海军内河舰队的一整支护航运输队。越军的炮火准确而猛烈,法军的好几艘因为满载物资而行动迟缓的登陆艇都中弹了,为了掩护这些大家伙,护航的巡逻艇笔直地冲向越军设伏的河岸堤坝并且使用各种武器猛烈开火,企图压制对方的机枪和迫击炮,至少分散对方的一部分火力,可是这根本没什么用--------351工炮师这次倾巢出动,那种密集的火力根本不是区区几艘巡逻艇能抗衡的。结局对法国海军来说是惨淡的-----护航运输队的大部分运输船都中弹严重受伤,不得不掉头逃跑,有的甚至还把船上的货物推入河中以减轻重量。至于那些勇敢的护航舰艇,则有4艘巡逻艇和1艘登陆艇改装的LSSL重炮艇被击沉。这样,文哥切断和平省法军补给线的大钳子合拢了一半,从那天开始,通往和平省的水路中断了。舞台现在转向了6号公路。

争夺公路控制权的战斗其实一直没有停息,即使在双方都集中精力和兵力围绕黑水河通道激战的时候也没有消停过。在法军收缩防区退回和平后,越盟就占据了和平城周边的制高点,现在和平机场已经可以被在山上的越军看见了,虽然隐隐约约的不是那么清楚(法国人没有把所有的制高点都拱手相让)。从此,机场就不停地遭到越军炮火的袭击。现在,继法国远东海军内河舰队之后,法国远东空军也正式加入了“和平地狱”受难者的行列----越军防空部队的火力的强度和精度日益提高,加上地炮对机场的射击,法军已经在机场损失了6架飞机-----有的是在跑道上被击毁的,有的是在按照预定飞行线路接近机场跑道时被击落的。和平城守军对此无可奈何,他们现在兵力不足,虽然自保有余,可要凭着和平的5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区压制城外的越军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在6号公路上的10个据点的法国守军共有1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2个装甲营和1个工兵战斗群。越军的兵力除了原先的304师之外,308师的88团也加入了对6号公路的破袭战之中。这些部队的装备随着中国援助力度的不断加大而越来越好,法国人发现其中一些武器是中国从朝鲜战场缴获的新式美制武器。。


相对于武器装备的改善,文哥对付法国人的招数却没有提高多少,进攻6号公路法军据点的战斗基本还是沿用在4号公路已经用过的那套老战术,哦,还有上个月切断黑水河也是使用那套中国顾问教授的老战术。1952年1月8日,308师88团主力进攻了6号公路上法军的重要据点飘村。守军是外籍军团第13半旅(13th Half Brigade)的第2步兵营,该营4个连中有2个连(第5和第7连)防守1座高地,其余2个连(第6和第8连)则在山下,分别驻扎在6号公路两侧。由于考虑到能否守住此地关系到整个外籍军团的威望,因此飘村的防御措施特别严密,整座山都挖了很深的壕沟,地下掩体,据点外围布上了带刺的铁丝网,敷设了雷区;在山顶,构筑了不少4人一组的暗堡,每个排还必须抽出1个班经常性地对胸墙进行维护和加固。法军同时还对周边地区进行日夜不间断的巡逻以确保据点和公路的安全。在搞了如此之多的花样之后,法国人相信这里应该是万无一失了。

1952年1月8日深夜,那是个寒冷的夜晚,不过当晚的月亮特别亮。凌晨1时许,第5连的2支巡逻队在距离飘村据点1公里外的无人区先后遭到伏击,1时10分,第1支巡逻队小心翼翼地沿着在己方雷区中留出的安全通道穿过了雷区和铁丝网返回据点,5分钟后,第2支巡逻队也回来了,这2个班都遭到了袭击,可是都没有看见敌人在哪里。就在第2支巡逻队刚刚走进最前沿的壕沟时,一连串的黑影紧随在他们后面,影影绰绰地出现在地平线上。下士Felipez没有任何迟疑就立即端起汤姆生冲锋枪向黑影猛烈开火。几乎就在他开火的同时,越军的第一排迫击炮弹也猛砸在第5连的阵地上-------越军的部队悄悄地跟随返回据点的法军巡逻队,从而顺利穿过了雷区。

几乎就在转眼间,精心设置的第1排和第2排的防御阵地就被越军突破,其中第1排根本没有时间做出反应就被突如其来的越军堵在核心掩体里了。就在第5连一片混乱之际,另外一轮猛烈的迫击炮炮火又落在了第7连的头上,越军企图以此压制第7连,使其无法使用交通壕与第5连取得联系并且过来增援。战局的发展快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第4排现在也遭到攻击!只有第3排的阵地还暂时平静,连指挥官命令他们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出动实施反突击。越军的这次攻击凶狠而准确,推进速度之快令人不可思议。显然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这可不仅仅是战前在地图和沙盘前对参战部队比比划划,而是肯定经过实地攻击演习。此前越军通过各种手段秘密侦察,早就对法军的防御情况了若指掌了。越军突击队在占据表面阵地后,开始使用爆破筒和手雷逐个摧毁法军的暗堡,工事和掩体。到了1时45分,开战仅仅才不到半小时,第1排和第2排的核心掩体都已经守不住了!幸存者放弃了掩体,逃到了第3排的阵地。第4排也遭到猛攻,不过眼下还撑得住。

凌晨2时30分,外籍军团第5连的士兵听到了无坐力炮炮弹和迫击炮弹的爆炸声,爆炸声非常之近,这是越军的攻击部队把大炮拖上山,用于轰击山下的第6连和第8连的阵地。越军的这种不停地对法军其他部队施加压力的打法使得不明就里的第6,7,8连都只好当缩头乌龟“自扫门前雪”,死守在掩体里不敢出去援救遭到痛殴的第5连。 这次夜袭采用的战术令法国人大开眼界,它完全颠覆了法国人对战术的传统看法,却又不得不承认这种战术极为有效。回到第5连这里,来不及赞叹越军的这种“非主流”战术的高明,现在被逼到绝境的第5连准备拼老命了,此时已经是凌晨4时,第5连大多数的军官和士官非死即伤,一半以上的阵地被越军占领,尽管伤亡很大,可第5连没打算认输。在残余军官和士官的带领下,杀红了眼的第5连对越军实施了决死的白刃反击,在双方互掷手榴弹和白刃战之后,接着又是残酷的肉搏战,双方的激战一直持续到天亮。越军占领的阵地被法军逐步夺回,法军前进的步伐缓慢而坚决。这当然也得归功于越南人的老毛病------关键时刻掉链子了,由于天亮了,88团担心空袭,后续部队没敢上去,导致突入法军第5连阵地的部队全灭。

越军突击队是精选出来的战士,除了1个人之外,他们全部死战不退,在和法军的激战中阵亡。第5连第3排有一名士兵回忆起了当时的情况“战斗快结束的时候,最后一名幸存的越军终于吓破胆了,他开始逃跑,他只一跳就蹦过了铁丝网,然后以之字形路线往山下逃去,我们用密集的火力把他几乎撕成了碎片,虽然讲起这件事不怎么光彩-----不过我的确是对着他的背影打光了整个弹匣,他虽然倒在了地上,可还在朝山下滚去,这时第1排所剩无几的幸存者之一托马斯军士长,拍了拍我的肩膀让我停火,然后他举起了卡宾枪瞄准,一声清脆的枪响,他的脑袋开了花,立马就不动了。。。这最后一枪就算是第1排的复仇吧。”


   飘村之战示意图

越军的损失非常惨重,第5连在早晨清理现场时,发现了700多具尸体。不过第5连本身的伤亡也相当大,第1排几乎没人了,第2排也被打烂,不成建制了。可以肯定的说,308师88团这次对飘村的进攻是失败了。不过304师对6号公路施加的压力却越来越大。1月9日,就在法国人还没来得及从飘村夜袭战喘口气的当口,304师主力在隐蔽在一片可以俯视6号公路的丘陵上,对经过此地的法军一个摩托化步兵营进行了伏击,该营不知道大祸临头,以行军队形一头陷入越军的伏击圈,304师随后拦头截尾,两翼攻击,几乎将其全部歼灭。就这样,文哥的合围和平省法军的大钳子终于合拢了!

法军当然不可能坐在和平省束手待毙,没多久,3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就在飞机和坦克的支援下企图重新打通6号公路,但法军此时在得知6号公路被切断的消息后,部队已经开始胆寒,况且304师兵力也占很大优势,毫不奇怪这次进攻被占据了有利地形的304师轻易挫败了。法国人现在不得不开始仔细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了,现在的当务之急除了尽快打通6号公路,就是尽力保证公路沿线的安全了。直到这时,法国人才开始动用数以百计的人手,甚至从当地雇佣民工来把6号公路的两侧的茂密的植被给清除掉以保证车队和巡逻队有开阔的视野,便于法军的自动武器发挥火力,同时尽可能地消除越军的藏身之处-------而这项工作本来是应该一开始就着手进行的。法国人为了这个迟到的决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接近100辆汽车和人员,大批物资已经损失掉了,就在从红河三角洲到和平省短短的25英里的公路上。

法军指挥部这时咬着牙甩出王牌了-----伞兵部队!在吉勒斯上校(未来他将成为将军)指挥下,伞兵部队也正投入了打通6号公路的战斗。法军现在不但和正面的越军继续战斗,还得疲于奔命地应付后方不断增加的袭击。6号公路的短短的25英里的路段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牢牢地牵制住了法军的12个步兵营和3个炮兵群,还有上百架的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和平省还有城里的5个营的部队,这些人什么都不能做,只要越军不攻城,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全被困在城里混吃等死。

吉勒斯上校指挥伞兵部队从1952年1月18日到29日苦战了整整11天才最终打通了6号公路的25英里的地段,每一英里法军都付出了很高的代价。现在法军最高指挥部算是看清楚了,这“绞肉机”根本就不靠谱!法国人把红河三角洲三分之一的机动部队抽出来,跑到这个和平省这个鬼地方,打下来却守不住,而越军却趁着红河三角洲防守削弱的机会,大肆向那里渗透,那里的游击队的活动再度猖獗起来了。沙朗将军现在全面接管了塔西尼将军的职务(1951年11月20日,病魔缠身的塔西尼不得不紧急回巴黎内伊军医院治病,由于长期操劳,他的身体一直不好,癌症最终于52年1月11日夺走了这位伟大军人的生命,临终前,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政府授予他元帅军衔)。沙朗决心收兵了,从已经被越盟武装三面包围的和平省实施总撤退,这一方面可以避免部队长期陷在和平省那个死地,最终被越盟一锅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腾出机动部队用于即将到来的在红河三角洲和傣族聚居区的大战。

不过撤退执行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首先,3个师的越军三面包围和平省,对法军的一举一动虎视眈眈。而早些法军占领和平省时是采取突袭的战术而一举成功的,现在突然性根本就不存在。一名法国高级官员私下以讽刺的口吻说“塔西尼元帅死的正是时候,这下子他可不要为从和平省的撤退大伤脑筋了。”作为塔西尼的继任者,沙朗当然不能像巴黎的官僚那样口不择言,那样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反而会打击部队的士气。他现在只能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千方百计地想着如何从那个“和平地狱”逃出生天。虽然面对着重重的难题,可他毕竟是生性浪漫的法国人,撤退行动代号同样起了个美丽的名字-----“鸡冠花行动” (Operation Amarante)。

这次总撤退沿着6号公路和黑水河进行,具体分三步走。1952年2月22日晚19时,鸡冠花准时开放! 这次法国人从红河三角洲搜罗了一切登陆艇和轮渡之类的船只组成了庞大的船队,在内河舰队的掩护下强行突破了黑水河越军的封锁线进入和平省,把200多辆满载弹药,物资,食品的卡车;600多位扛着作战部队给养的民工和接近1000人的芒族平民先运过了黑水河,抵达对岸后等待部队一起撤退。第二天早上6点,作战部队开始渡河,并且向飘村撤退。行进过程中,法军飞机和炮兵提供了不间断的火力掩护。2月22日至24日,法军炮兵共发射了超过3万发炮弹,这在中南半岛来说,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越军显然没有意识到法军开始总撤退,直到8时,天已大亮,他们才做出反应。不过法军的撤退进行地有条不紊,实在没有给越军留下什么机会下手。6号公路上每个据点的守军都是一直坚持到大部队撤走之后才炸毁带不走的辎重,然后跟上撤退中的大部队一起撤往下一个据点。

至于在黑水河船队,则又再次上演了水陆大战,船队拼命向东北方向突围,以逃出越军的包围圈。在空军的掩护下,这次他们总算是成功了。1952年2月24日,法军从和平省撤退的最后一支部队------第13半旅(这支部队将在2年后在奠边府全军覆没)抵达了塔西尼防线的重要据点春梅(Xuan Mai),法军在那里重新集结。这次撤退就告一段落。


  和平战役示意图

1952年2月23日,越军进入了和平城。在经历了无数恶战,苦战之后,终于胜利了!文哥取得了他独自指挥战役以来的第一次大捷!越军各部队很快就争先恐后地把累累战果上报了,当然还有自己的损失,这次大捷,越军以伤亡9213人(其中三分之一阵亡,连级及以上干部伤亡926人)的代价,歼灭敌军22000人,其中敌后战场歼敌15000人!战果之巨,甚至远远超过了4号公路战役(6000人)和51年上半年三大战役(6000人)的歼敌总和!不过呢,中国顾问团这时出来给欣喜若狂的越盟泼冷水了,根据那些喜好吹毛求疵的中国顾问对战果的分析,越军这次战果是不会超过1万的,其中,在敌后歼敌的数量大约只有7000,而且这些人主要是保大当局的乡村自卫队,法军及伪军正规军的数量很少。因为,在这次战役中,越军缴获的枪支数量连1000都没有。。。。(30年后,根据法国解密的文件,法伪军在这次战役中的伤亡大约是5000人,其中法军死亡436人,失踪458人,受伤2060人。法军公布的越军损失数字是3500人阵亡,7500-8000人受伤,307人被俘。和中国顾问团掌握的越军伤亡数字相差无几,还是比较准确的。中国顾问们已经非常厚道了,只把战果的水分挤掉一半多一点),而越军伤亡的全都是主力部队。相比之下,中国顾问认为除了夺回和平省外,越军的战果实在乏善可陈。当然越军的部队在残酷的斗争中的确也总结出了一套他们认为适合自己的打法,他们在面对法军优势的空炮火力时已经不再会惊恐万状地放羊了,情况需要的时候立即撤退,绝不拖泥带水,为了争取时间甚至连己方的尸体都可以弃置不要(解放军的传统是只要战后可以控制战场,通常会带走或者掩埋烈士的遗体,显然越军在修武没这么做)而且几次对法军据点的攻击打的也颇有章法,虽然有这些那些的不足,不过还是成长起来了。

对于中国人出于“羡慕嫉妒恨”的阴暗心理对这次伟大胜利的抹黑,文哥很生气,连带着胡伯伯也脸上无光,后果当然很严重!于是,中国顾问团就被打发去搞新兵训练,政工培训之类的活去了(一贯对华友好的阮志清同志负责政工工作)。1952年还有大半年的时间,文哥是憋足了劲要再打出个够分量的大捷给那些高高在上的中国顾问团看看!

法军方面,这次和平省攻势损失之大,在整个印度支那战争中,是仅次于4号公路战役和未来的奠边府的。而且一无所获。事实上,法国人从和平战役之后,就开始无奈地走下坡路了!虽然整个过程还有漫长的2年多,不过整个趋势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未完待续。。。。
好文字!
14日,武元甲复电主张不改变进行第二阶段作战的计划。




10月16日,韦国清由国内到达顾问团团部(此时,罗贵波已兼任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奉中共中央之命,到越南帮助组织指挥西北战役),传达毛泽东、彭德怀的指示,并将胡志明的指示转达给长征。18日,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开会,邀请韦国清、罗贵波参加,再次研究西北作战问题,决定仍贯彻胡志明与中共中央商定的精神和原则,首先争取全歼义路与光辉之敌,并加以巩固;尔后,视敌情和人民军的伤亡、补充、思想情绪(当然主要是文哥的情绪)及供应、交通等情况,再考虑第二阶段作战计划。




10月初,梅嘉生率部分顾问和工作人员随人民军前指抵达西北前线。308师顾问于步血、312师顾问董仁等各率顾问组随部队行动,帮助组织指挥作战。10月24日,韦国清亦由后方启程,赴义路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帮助工作(胡伯伯又请来了令文哥头疼的紧箍咒)。就这样,在经过内部反反复复地讨价还价,权衡利弊之后,西北这个作战方向,最后终于尘埃落定了。一场大战,又将揭开序幕!




未完待续。。。。
资料丰富,写得也很生动,lz继续哦
写得很好,比陈志斌、孙晓的《开国第一战》写得精彩,资料性丰富。

79的时候,越军阵地守不住时,往往把尸体快速掩埋,结果解放军攻上阵地找不到几具尸体,战果不大,弄得士气不振的时候不少。后来巩固阵地时挖出了不少越军尸体,这才开始注意。这也是越军的一种心理战。
资料丰富,写得也很生动,lz继续哦
    再战义路



当拉乌尔•沙朗将军(General Raoul Salan)接替了塔西尼将军的职务后,成功地导演了“鸡冠花行动”,把深陷在和平省的法军部队撤回了红河三角洲。(题外话,这次行动也是年高有德的Ju52“容克大婶”最后一次在印度支那出任务。)法国人这次是尝到了消耗战的苦头,面对越盟那五花八门的战术和几乎无穷的人力,法国人认栽了。在退回红河三角洲后,沙朗立即发起了一系列扫荡,对敌后文进勇的320师大打出手,逼得大部分越军主力被迫转移到红河三角洲之外的地区-------战争似乎又进入了1951年上半年的那种僵局。

随着1952年雨季即将结束,这种短暂的僵局被打破了。文哥,又是他率先出手!10月10日,越军3个主力师,308,312和316师共8个团的主力部队,离开了红河流域向西北地区开进。进攻方向直指傣族聚居区,上次312师铩羽而归的法军重要据点---义路(Nghia Lo)!不过这次越军的攻势比上次更加庞大,攻击的目标不仅仅是义路,也包括了文安(Van Yen)和嘉海(Gia Hoi)。在这里作战的好处中国顾问团早就告诉越盟高级指挥官了,山高林密,法军的技术兵器很难发挥作用,距离法国的核心统治区距离较远,法国空军的飞机受到航程的限制,而且飞行员也很难发现那些隐蔽在崇山峻岭的密林之中的部队,很难发挥攻击效果。

10月14日,316师174团攻克歌咏据点,312师141团则把柴良据点的小股法伪军赶入了山林,而308师则乘机一路急进,完成了对义路的包围。越西北的法伪军其实早在10月3日就发现有越军主力部队正在向西北发现扑来,不过由于越军主力采取昼伏夜出的方法行军,法军的侦察一直不能确定越军的实力和主攻方向。但是义路的法军指挥官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已经发现情况不妙:那些为法国情报机关工作的“线人”,最近纷纷出缺,让他们的老婆或者家属来向法国主子“请假”-----理由自然是五花八门,什么出门打猎受伤了,到外地的亲戚家喝喜酒,或者干脆就是病了。。。凭着这些线索已经足以让经验丰富的法国军官判断越军正在为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义路的法军指挥官在每一条越军可以接近义路的道路上都增加了巡逻的次数,并且要求河内派出更多的侦察机对整个地区进行不间断的空中侦察。从10月11日到17日,法军的侦察一无所获。到最后,义路的法军索性直接派出2个连的部队到附近越盟部队可能的藏身之处,比如村寨,营地什么的进行搜索,仍然没有结果。法国空军的侦察结果同样是两手空空,有1次,的确有1架法国侦察机发现了一股形迹可疑的人正穿过一片茂密的草地,不过等飞行员绕了一圈回来企图再次确定目标是,那些人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越盟这次行军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法国空军数次造成越军惨重伤亡,甚至最终惨败的教训令越军指挥官刻骨铭心。这次越军的部队进行了出色的伪装,无论是行军还是宿营,伪装成了挂在每个指挥员口头的常用词。行军时,把植物的枝条编成一个环形戴在帽子上,背包也是一样。。。和我们在老电影里看到的差不多。不过越南人更精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们随时根据所处地区的不同更换他们身上伪装的植物,在高海拔地区,热带雨林和产粮区的伪装都尽力和当地背景融合。以至于法国空军侦察机飞行员很快就开始咬牙切齿地诅咒起这些越南人了“我知道这些混蛋就在这附近,可我没法看出他们到底在哪里!”

10月15日,根据手头仅有的零碎情报,沙朗拼凑出了一个不完整的战况,他认为进攻西北地区的越军只有1个整师,目的是调动红河三角洲的法军主力出援,然后在乘机进攻三角洲。因此他把大批部队留在手里当做预备队。不过西北地区的危机还是要应付的,怎么办呢?当然就是派伞兵去咯。在16日,他下令第6殖民地伞兵营(指挥官是Bigeard少校)出援遭到围困的西北地区。不过这点实力实在是杯水车薪(上次义路之战,对付1个312师就先后投入了3个伞兵营;这次面对3个师才派出1个伞兵营)。

第6殖民地伞兵营第一批人员分乘15架C47运输机于当天早上11时20分从河内机场起飞,下午13时他们空降在距离义路西北49公里处的秀丽(Tu Le),第二批伞兵于14时30分出发,抵达当地已经是16时了。Bigeard少校坐在第一波的领头机里, 着陆后的第一批伞兵看见了法军在秀丽的据点,那是一个位于有茂密植被覆盖的大山环绕之下的一片细长的丘陵地带,据点位于丘陵中央的一小块盆地,外形活像个加强版的中世纪古堡,四周有十道带刺的铁丝网,还有几道交通壕通往外围拱卫据点的5个配备机枪的火力点。这个小盆地约4英里长,有几条泥泞的小道通往附近的苗族村落。从哪个角度看,这地方都是个不适合防守的,来袭的敌军太容易在四周找到理想的伏击地点了。

不管怎样,第一批伞兵先控制住通向西北的一条山谷,阻击可能来犯的越军,同时开始在据点周围加固工事和掩体,准备接下来的大战。10月17日,派出的第一批巡逻队报告先后与3批312师的部队遭遇,地点距离据点仅仅8公里!当天晚上,第6殖民地伞兵营的伞兵通宵戒备,东南方向20英里外的义路不断传来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火光冲天,据点里的人静静地看着,听着,如同身临其境。第2天18时,312师的第一批部队同时从东,南2个方向的山地开始逼近秀丽。此时西北地区的法伪军余部已经纷纷开始撤退:傣族伪军第1营的残部正在向西和北两个方向逃跑,第17摩洛哥营和第1摩洛哥步兵团第3营也正在向黑水河方向撤退。在秀丽据点的东南15英里处的嘉海据点,一个孤零零的连正在拼命企图冲破伏击他们的越军的包围圈,逃往秀丽据点。18日21时,已经快被四周逐步逼近的越军合围的第6伞兵营接到了河内的命令,放弃据点,撤往黑水河方向。Bigeard少校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决定留下了等从嘉海撤出的那个连到第二天早晨(不过说实在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从山谷突围,还要走茂密的丛林山地,整个营很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就彻底走散)。

让我们再回到回到义路这里看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10月17日傍晚5时,越军308师102团开始使用120重迫击炮轰击义路郊外的制高点布丈,猛烈准确的火力破坏了守军的工事和火力点,还在雷区和铁丝网里轰开了一条通道,在长达30分钟的火力准备后,大批步兵发起进攻,1小时后义路的所有制高点都落到了越军手里。法国空军只是在开战后才接到守军紧急发出的求援电,从河内飞来的轰炸机抵达义路上空时,刚刚好可以在黄昏的暮色中看见大批的俘虏在越军的押送下高举双手离开战场的情景。越军主力与天黑后向义路发起总攻击,经过一夜激战,歼敌700,将傣族伪军第1营主力几乎全部毁灭,其余的守军被迫向黑水河方向撤退。天亮时,法国空军的飞机再次出现在义路上空,带来了守军可能急需的弹药和血浆之类的补给。不过这一次他们在清晨的曙光中再次失望地看见法国的三色旗已经倒在了一片废墟之中。侥幸逃出义路的残兵败将由于伞兵吸引了越军的主要注意力得以最终逃脱。

10月19日是个阴天,这种天气在越西北地区很常见,天空阴云密布,使得法国空军的战斗机,轰炸机和侦察机无法在这一地区活动。不过靠着异乎寻常的运气和勇气,一架法国战斗机还是发现并且攻击了越军一支大约600人的部队,在遭到扫射并且有伤亡后,该部立即就分散隐蔽起来了,不过这区区的损失比起从四面八方扑来的越军主力实在是九牛一毛。20日凌晨3时,越军对秀丽点据点的攻击开始了,首先是迫击炮的猛烈炮击,然后是轻重机枪齐射,步兵以密集战斗队形发起冲锋。伞兵依赖着新加固的工事连续击退了越军2次冲锋,到天亮时,法军还控制着全部阵地,越军没能突破。不过这一天的天气对法国人来说还是不好,又是个阴天!山顶上密布着浓密的积雨云,一切空中支援都不得不取消了。第6殖民地伞兵营只能完全靠自己来战斗了。

现在的形势再明显不过了,继续据守秀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对第6殖民地伞兵营本身来说,再死守下去可就真的要守死在这里了,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西北地区法军有组织的抵抗已经崩溃,越军只要轻松绕过秀丽,从别的路线追击法伪军的残部就够了,到时只要派个把营把通往秀丽的路堵死,那伞兵们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瓮中之鳖了。突围看起来是唯一的选择,不过伤兵是个麻烦,伞兵部队的传统是不落下一个弟兄留给敌人,而且作为精锐部队,他们特别为越军所痛恨,尤其是部队里的越南籍伞兵,在被俘后通常会遭到折磨和酷刑,甚至处决。现在营里有5个重伤员,他们需要坐担架才能转移。最后决定每个担架安排4组人,2人一组,分别负责抬着伤员和保护伤员。湿热的天气加上几乎直上直下的山路使得抬担架的伞兵体力消耗很快,平均每15分钟就得换1组人。其他人也强不到哪里,机枪手,迫击炮手,各个都携带着沉重的武器弹药,连军官也不例外。

突围一开始似乎非常容易,越军没有对这支在山路上气喘吁吁行军的部队展开任何袭击,好像法国人终于有了一点小小的运气,他们没有和越军遭遇就通过了秀丽外围的第一道丘陵地带。不过312师这次只是在等待有利时机,越军不想继续正面强攻法军据守的据点,那样的话损失可能会非常惨重,而把法军放出来,在野战中歼灭法军更有利。法军现在踏上了他们几天前开进秀丽时走过的同样的一条山路,就在这时,密集的自动武器火力突然从四面八方向法军射来,这是印度支那战争爆发以来法军听到的最密集的射击声,312师的攻击部队每10人就有1挺轻机枪,每5人1支自动步枪,此外还有大量的冲锋枪,在山地丛林简直是锐不可当,在越军的优势兵力和火力面前,法军的2个后卫连很快就被越军一扫而光,但是他们的抵抗多少为其余部队争取了一点宝贵的时间,包括营长Bigeard少校在内都得以脱身。越军对这支法军的袭扰无时不刻,几次几乎将其置于死地,不过第6殖民地伞兵营最终还是在10月22日抵达了黑水河边,他们在2天内在世界上最艰苦的丛林之一强行军40英里,付出了伤亡超过五分之三的代价,其余的人都已精疲力竭,瘴气和水蛭也和越军的袭击一样使他们伤痕累累。不过还能战斗。而且奇迹般地把所有的伤员都带到了黑水河边。至于那2个倒霉的后卫连有110人被俘,他们中只有4人活到了战后,并且重新获得自由。

不过现在还不算完全脱险,越军部队就在第6殖民地伞兵营后面紧追不舍,大约只有个把小时的路程,而法军现在已经疲惫不堪,迫切需要休息。否则真的有可能的被越军立即歼灭。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想办法找个据点暂作落脚点休息一下。在抵达一个叫做Moung Chen的小据点之后,Bigeard少校要求据点的指挥官法国籍军士长以自我牺牲的精神至少拖住尾追的越军3小时。小据点虽然工事不完备,守军也只有80个傣族伪军,不过伞兵部队之后的越军追兵也的确是累的不行了,他们随着也没有什么重武器,只能靠着一股旺盛的斗志支撑,越军先用手榴弹炸毁了据点外的鹿砦,然后力图冲入据点内,守军则在4个法国军士的压阵下依托工事拼命反击,依靠着据点的顽强抵抗,第6殖民地伞兵营终于争取了3小时的宝贵休息时间。在伞兵休息完撤退后,剩下的据点守军只有一半了,而且弹药也差不多耗尽了,是时候撤退了,他们在布下诡雷后,就脚底抹油开溜了,利用夜暗和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成功地甩掉了越军的尾追,逃之夭夭。越军2个连在后,紧追不舍。这一小股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终于到达了黑水河,这时他们就只有16人了。

越军在义路得手后,继续对法伪军穷追猛打,连续作战13天,312师的165团和209团向红河西岸北部纵深发起攻击,一路扫荡法伪军的据点,并且跟在撤退的第6殖民地伞兵营后面收复了嘉海和秀丽。在这个方向,几个月前被一群土匪打的屁滚尿流地逃入天朝境内避难的越军第148独立团也“拨开云雾见青天”,成功地从老街南下和312师会师。308师和316师在初战得手后也继续进军,攻克扶宴,万安等地,一路进逼黑水河。10月23日,西北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越军攻克大小据点35个,毙伤敌军513人,俘虏1200人,越军仅仅阵亡232人,受伤947人。虽然歼敌不多,但是以相对较小的代价控制了2000平方公里的地区,而且包括法军在西北最重要的据点义路。这一次312师师长黎仲迅同志终于报了上次的一箭之仇,笑到了最后。

不过事情显然没完,下一轮该是法国出牌了。

未完待续。。。。。



本节主要参考书目《Street Without Joy》Bernard.Fall----------感谢DavidWeber兄推荐此书
顶楼主,写得生动
以前认识武元甲的一亲戚,知道他原名叫武文, 干革命后改的名.  TMD他家祖上竟然是.......俺们山东的.
对楼主的很多观点不敢苟同,其资料大多取自西方,法军取得战果的时候绘声绘色,如文中引用一个法军士兵如何将越军最后一名士兵打成碎片的情节,而对越军的战果则吹毛求疵。把中国顾问团捧到了天上。这是典型的俯视心态。就象在印缅战场中国远征军遇到的情况,美军顾问看中国军队总不顺眼,其实他们真那么高明吗?韦国清真比武元甲高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