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前向类似缩小且无鸭翼的J-20,其RCS怎么可能是F-22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17:23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论证方法的公平性,既然现在大家都使用“看图估RCS”而非靠官方或非官方报道数据(也根本不可能有官方数据)来比较各种四代机的RCS,就应该也包括F-35.

假如你比较J-20/T-50/F-22靠的都是看图。说到F-35时却又不分析图片,而另立标准,依靠抠字眼,去找澳大利亚一些报道的所谓“小弹球”“大气球”(况且要用“大气球”作数据,那就得承认F-22的RCS是0.001--00001即几平方厘米的“小弹球”结论)以及美国用过的一些“极小”“微小”等修辞差异或者用自己的意图揣摩“高低搭配”来讨论RCS,从而得出F-35的前方(一般指正前60度锥面内)RCS是F-22的10倍,是不是有失公平呢?

F-35的正前方投影面积要略小于F-22,自然也略小于J-20,这点恐怕没有异议吧(本来打算按照13.56比10.65的翼展比例做个前视图大小比较,但找不到F-35合适的前视图,有的同学补一个吧)?而J-20的正前方外形与其说像F-22倒不入说像F-35,这点恐怕也没有异议吧?鸭翼对隐身的不利程度虽然众说纷纭,但争论的只是“不利程度的大小”而已,总不会有人认为鸭式布局比平尾布局对前向的RCS还要更加有利吧?

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了,F-35正前方隐身方面就是一个缩小了的,去掉鸭翼的J-20,RCS只可能比J-20低,不可能比J-20高,只不过低多少无法确定罢了!怎么可能达到F-22的10倍呢?反之,如果同样采用DSI进气道,且没有鸭翼的“缩小版”J-20的RCS都是F-22的10倍,那J-20情何以堪?

很多人肯定会想到F-35的座舱加强框了,其实你只需要知道座舱缩减RCS是依靠什么,就可以知道F-35的座舱加强框对隐身毫无影响了。座舱缩减RCS的方法是什么呢?几乎全靠座舱玻璃本身材质以及镀层来降低RCS,根本不可能依靠什么座舱里面(玻璃以内)的“优化设计”来降低RCS的,座舱本声就是一形状极不规整的凹腔,根本不可能优化,各种仪表,座椅凹凸不平,从没见过对座舱内布局“修形”的,根本没有谁会往飞行员服装、座舱壁、座椅、仪表显示器上涂隐身涂料的…………

所以说,只要是“玻璃内”的结构,基本就不考虑隐身了,那么F-35的座舱盖是整体式的,加强框是座舱盖内的,飞行员服装,座椅。仪表显示器也是座舱盖内的。为啥F-35加强框会增加RCS,而比加强框大得多的飞行员服装、座舱壁、座椅、仪表显示器就不会了呢?或者有哪种理论能证明和玻璃紧挨着的就会影响RCS了,不接触就不会影响了?恐怕没这种理论吧。那么很显然,整体座舱盖内的“内衬加强框”对隐身毫无影响。



那么其他战机的座舱框呢?那和F-35压根不同。F-35的“内衬加强框”是整体位于玻璃内部的,玻璃也是整体开启,不存在加强框破坏玻璃完整性,而阵风、台风、T-50等的“分割框”直接暴露在外,除框架本身外,还存在框架与玻璃接触处缝隙、导电率变化,框架活动机构缝隙的问题,会对RCS产生影响。
台风的:


T-50的,其推拉式座舱盖咬合处厚度之大可见一斑:


再看看F-35正前方的一些突起部位。机头下方的光电瞄准系统(EOST)经过隐身修形,不像T-50那样囫囵一个圆球,对隐身影响不大。而对地攻击和目标指示不比空优态势感知,光电分布式子L径传感器系统(EODAS)无法替代光电瞄准系统(EOST),至少以美国的技术还没有将光电瞄准系统(EOST)布置在蒙皮内,现在讨论的比较多的J-20蒙皮上的小突起应该类似于光电分布式子L径传感器系统(EODAS),其他四代机要考虑对地攻击和目标指示,需要集成了前视红外成像(FLIR)、红外搜索和跟踪(IRST)和激光指示瞄准(LTD)等功能,相当于将传统的光电雷达、前视红外成像吊舱和目标指示瞄准吊舱的功能融合为一体的机构,恐怕也无捷径可走,只能像F-35那样使用经过隐身修形的大突起。
F-35的EOST:

  
另外,机炮处突起对隐身影响应该也很小,因为这是属于战术考虑而非技术考虑,要真严重影响隐身了,权衡利弊就不会再装机炮了。而其他四代机今后要装机炮也无捷径可走,要不就只好不装。F-35B没有机炮,也不可能有人会说它在这方面(单项)优于装了机炮的F-22。F-35机翼前缘有个倒角,不像F-22那样直接转折,倒角貌似不与翼面平行,但比较就会发现那种倒角比起J-20的边条来应该是不值一提的,况且J-20的边条是圆弧的而非直线的,更难控制回波方向。J-20的边条要是影响不大的话,那F-35的倒角影响就可以忽略了。

好了,虽然不算全面,但我觉得找了这么多,实在找不出F-35前向视图中有哪里严重妨碍隐身,比F-22或J-20差很多的地方,也找不出F-35比F-22的RCS大出一个数量级(10倍)的理由,眼尖的同学就继续找找吧。

要是找不到严重妨碍隐身的地方还坚持F-35的RCS真是F-22的10倍的话,那或许也就说明一直热心地“看图估RCS”,比较比较J-20/T-50/F-22的同学们的努力就全白费了——这说明“看图估RCS”的误差高达一个数量级,看图也就没太大意义了。

最后再次重申一下我认为的论证方法公平性,既然现在大家基本都要用到“看图估RCS”,就应该全都用图来推理,不应该独独无视F-35。

--------------------------------------------------------------------------------------------------------------------------------------------------------------------------------------------------

补充:

有人指出的“突起”:


看到很多同学讨论的“凸起”的问题,我补充一下,究竟什么算“凸起”,其实同一个部件,他对从下面射来的雷达波算是突起,但对于从前面射来的雷达波或许就不算“突起”F-35的肚皮和两肩“鼓包”很多,但我依旧认为,那是相对从下面或上面射来的雷达波的突起,影响的也是上视、下视RCS,不影响前视RCS,唯一的“前向突起”还是机炮处。

很多同学其实搞错了透视关系,要看前向RCS,关键是“凸起”的后掠角,所以,应该看的侧视图,后掠角以什么为标准呢?我想已座舱最合适,否则,座舱总不能算一个“大凸起”吧(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F-22/J-20/T-50的襟副翼作动装置,如果采用柔性蒙皮,无缝隙,那这些“突起”都影响下视RCS,不影响前视RCS?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论证方法的公平性,既然现在大家都使用“看图估RCS”而非靠官方或非官方报道数据(也根本不可能有官方数据)来比较各种四代机的RCS,就应该也包括F-35.

假如你比较J-20/T-50/F-22靠的都是看图。说到F-35时却又不分析图片,而另立标准,依靠抠字眼,去找澳大利亚一些报道的所谓“小弹球”“大气球”(况且要用“大气球”作数据,那就得承认F-22的RCS是0.001--00001即几平方厘米的“小弹球”结论)以及美国用过的一些“极小”“微小”等修辞差异或者用自己的意图揣摩“高低搭配”来讨论RCS,从而得出F-35的前方(一般指正前60度锥面内)RCS是F-22的10倍,是不是有失公平呢?

F-35的正前方投影面积要略小于F-22,自然也略小于J-20,这点恐怕没有异议吧(本来打算按照13.56比10.65的翼展比例做个前视图大小比较,但找不到F-35合适的前视图,有的同学补一个吧)?而J-20的正前方外形与其说像F-22倒不入说像F-35,这点恐怕也没有异议吧?鸭翼对隐身的不利程度虽然众说纷纭,但争论的只是“不利程度的大小”而已,总不会有人认为鸭式布局比平尾布局对前向的RCS还要更加有利吧?

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了,F-35正前方隐身方面就是一个缩小了的,去掉鸭翼的J-20,RCS只可能比J-20低,不可能比J-20高,只不过低多少无法确定罢了!怎么可能达到F-22的10倍呢?反之,如果同样采用DSI进气道,且没有鸭翼的“缩小版”J-20的RCS都是F-22的10倍,那J-20情何以堪?

很多人肯定会想到F-35的座舱加强框了,其实你只需要知道座舱缩减RCS是依靠什么,就可以知道F-35的座舱加强框对隐身毫无影响了。座舱缩减RCS的方法是什么呢?几乎全靠座舱玻璃本身材质以及镀层来降低RCS,根本不可能依靠什么座舱里面(玻璃以内)的“优化设计”来降低RCS的,座舱本声就是一形状极不规整的凹腔,根本不可能优化,各种仪表,座椅凹凸不平,从没见过对座舱内布局“修形”的,根本没有谁会往飞行员服装、座舱壁、座椅、仪表显示器上涂隐身涂料的…………

所以说,只要是“玻璃内”的结构,基本就不考虑隐身了,那么F-35的座舱盖是整体式的,加强框是座舱盖内的,飞行员服装,座椅。仪表显示器也是座舱盖内的。为啥F-35加强框会增加RCS,而比加强框大得多的飞行员服装、座舱壁、座椅、仪表显示器就不会了呢?或者有哪种理论能证明和玻璃紧挨着的就会影响RCS了,不接触就不会影响了?恐怕没这种理论吧。那么很显然,整体座舱盖内的“内衬加强框”对隐身毫无影响。

ba1f73609f3adb7febf8f8e4.jpg (163.87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9 03:52 上传


761235f5030ac21ebd31090f.jpg (435.5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9 03:52 上传



那么其他战机的座舱框呢?那和F-35压根不同。F-35的“内衬加强框”是整体位于玻璃内部的,玻璃也是整体开启,不存在加强框破坏玻璃完整性,而阵风、台风、T-50等的“分割框”直接暴露在外,除框架本身外,还存在框架与玻璃接触处缝隙、导电率变化,框架活动机构缝隙的问题,会对RCS产生影响。
台风的:

台风1.jpg (235.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9 03:54 上传



T-50的,其推拉式座舱盖咬合处厚度之大可见一斑:

20100622_52ae2027c6edf1c66d3cVLSnsq2HqNcM.jpg (157.9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9 03:54 上传



再看看F-35正前方的一些突起部位。机头下方的光电瞄准系统(EOST)经过隐身修形,不像T-50那样囫囵一个圆球,对隐身影响不大。而对地攻击和目标指示不比空优态势感知,光电分布式子L径传感器系统(EODAS)无法替代光电瞄准系统(EOST),至少以美国的技术还没有将光电瞄准系统(EOST)布置在蒙皮内,现在讨论的比较多的J-20蒙皮上的小突起应该类似于光电分布式子L径传感器系统(EODAS),其他四代机要考虑对地攻击和目标指示,需要集成了前视红外成像(FLIR)、红外搜索和跟踪(IRST)和激光指示瞄准(LTD)等功能,相当于将传统的光电雷达、前视红外成像吊舱和目标指示瞄准吊舱的功能融合为一体的机构,恐怕也无捷径可走,只能像F-35那样使用经过隐身修形的大突起。
F-35的EOST:

EOST.JPG (135.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9 03:55 上传


  
另外,机炮处突起对隐身影响应该也很小,因为这是属于战术考虑而非技术考虑,要真严重影响隐身了,权衡利弊就不会再装机炮了。而其他四代机今后要装机炮也无捷径可走,要不就只好不装。F-35B没有机炮,也不可能有人会说它在这方面(单项)优于装了机炮的F-22。F-35机翼前缘有个倒角,不像F-22那样直接转折,倒角貌似不与翼面平行,但比较就会发现那种倒角比起J-20的边条来应该是不值一提的,况且J-20的边条是圆弧的而非直线的,更难控制回波方向。J-20的边条要是影响不大的话,那F-35的倒角影响就可以忽略了。

好了,虽然不算全面,但我觉得找了这么多,实在找不出F-35前向视图中有哪里严重妨碍隐身,比F-22或J-20差很多的地方,也找不出F-35比F-22的RCS大出一个数量级(10倍)的理由,眼尖的同学就继续找找吧。

要是找不到严重妨碍隐身的地方还坚持F-35的RCS真是F-22的10倍的话,那或许也就说明一直热心地“看图估RCS”,比较比较J-20/T-50/F-22的同学们的努力就全白费了——这说明“看图估RCS”的误差高达一个数量级,看图也就没太大意义了。

最后再次重申一下我认为的论证方法公平性,既然现在大家基本都要用到“看图估RCS”,就应该全都用图来推理,不应该独独无视F-35。

--------------------------------------------------------------------------------------------------------------------------------------------------------------------------------------------------

补充:

有人指出的“突起”:


看到很多同学讨论的“凸起”的问题,我补充一下,究竟什么算“凸起”,其实同一个部件,他对从下面射来的雷达波算是突起,但对于从前面射来的雷达波或许就不算“突起”F-35的肚皮和两肩“鼓包”很多,但我依旧认为,那是相对从下面或上面射来的雷达波的突起,影响的也是上视、下视RCS,不影响前视RCS,唯一的“前向突起”还是机炮处。

很多同学其实搞错了透视关系,要看前向RCS,关键是“凸起”的后掠角,所以,应该看的侧视图,后掠角以什么为标准呢?我想已座舱最合适,否则,座舱总不能算一个“大凸起”吧(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F-22/J-20/T-50的襟副翼作动装置,如果采用柔性蒙皮,无缝隙,那这些“突起”都影响下视RCS,不影响前视RCS?

1.JPG (82.2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10 05:30 上传


02.JPG (277.3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10 05:30 上传


03.jpg (345.4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10 05:30 上传

j20的正面线条很多。能看到一大堆翼呀腹鳍呀什么的,进气道附近线条折角也多,鸭翼根部突出物缝隙也很不好处理。
确实匪夷所思,假如技术指标一样,35的正前方投影确实是小于22,而DSI利于隐身也是他们说的,怎么就10倍了?话说这个十倍是忽悠的吧
如果十倍的数值正确的话只能说F35的材料没用最顶尖的。
看看F-35的肚皮就明白了。
忘记说涂料问题了,以前有人有可能根据“高低搭配”来猜测F-35涂料较比F-22差
   
但现在F-22都要换装F-35的隐身涂料了,自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根据美国官方的说法,F-22换装F-35的涂料后,其RCS既不会增大也不会减小,但其维护时间将会减少。

至于除了涂料之外的“材料”,没证据证明未经特殊加工的复合材料比钛合金吸波性能更好,而材料隐身的考量,一般只考虑表面蒙皮上的隐身涂料,不会涉及到承重构件等的


f117在研制时曾经因为一个铆钉长了1.5厘米而被发现.但在之前曾从雷达上飞过也没反应.所以说j20光滑的机身才让人对其隐身能力有较高的期待.但是隐身这种事不拿各种波段的雷达照一遍是谁也说不准的,下部队后的保养更是决定了隐身性的有效与否.所以现有的隐身机留恋机库也真的就是不得以而为之 以上说这么多其实是想说隐身是有条件的35比22和j20都更不光滑的机身才是祸首.

f117在研制时曾经因为一个铆钉长了1.5厘米而被发现.但在之前曾从雷达上飞过也没反应.所以说j20光滑的机身才让人对其隐身能力有较高的期待.但是隐身这种事不拿各种波段的雷达照一遍是谁也说不准的,下部队后的保养更是决定了隐身性的有效与否.所以现有的隐身机留恋机库也真的就是不得以而为之 以上说这么多其实是想说隐身是有条件的35比22和j20都更不光滑的机身才是祸首.
F35?
先把它肚皮上的包弄平再说
2011-5-9 06:13 上传

等着lz被喷,偶只是好事者而已
又一个目测RCS的;P
回复 9# stellwah


    这是X-35,贴张F-35的
总不会有人认为鸭式布局比平尾布局对前向的RCS还要更加有利吧?

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了,F-35正前方隐身方面就是一个缩小了的,去掉鸭翼的J-20,RCS只可能比J-20低,不可能比J-20高,只不过低多少无法确定罢了!







又来了
回复 12# LantianYY


    好像是的,不过,开了弹仓那些鼓包就被遮住了很多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论证方法的公平性,既然现在大家都使用“看图估RCS”而非靠官方或非官方报道数据(也根本不 ...
F22_AIM120 发表于 2011-5-9 04:10



    楼主自己着一张F35的 正面照片就知道了  可见不连续突起 太多了  好好去看看图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论证方法的公平性,既然现在大家都使用“看图估RCS”而非靠官方或非官方报道数据(也根本不 ...
F22_AIM120 发表于 2011-5-9 04:10



    楼主自己着一张F35的 正面照片就知道了  可见不连续突起 太多了  好好去看看图
身上刺太多,不光滑
富兰克林罗斯福 发表于 2011-5-9 07:17


  你标注的很好。。。  F35不连续的地方多了去了。。。进气道上方。机腹就更多了。。。N个大个的突起。。这对RCS影响很大的。。呵呵。。。相比较。F22和歼20这方面做得最好。。。
F22_AIM120 发表于 2011-5-9 04:10


    哪个和你说F22的前向RCS是F35的十分之一????歼20的进气道和F35还是有差别的。。自己看图就知道了。。机头也是。。歼20的机头和F22。以及F35都有差别的。。
F35很肥很鼓,最重要的有很多刺,不好看也影响隐身


LZ的问题还是很值得探讨的,只是碍于实际数据的缺乏,只能是“眼神党”PK“目测党”啦。

其实,外观是可以看出一架机机是否是按照隐身要求进行设计的,但是符合大的隐身设计原则之后,具体RCS是0.01还是0.001,就取决于细枝末节了。从上面几张图片看,F-32为了“多功能”,可能增加了预先未曾预料到的大设备,以至于浑身肿块多多。也许,就是这些“不拘小节”的地方,造成了F-35与F-22的差别?

LZ的问题还是很值得探讨的,只是碍于实际数据的缺乏,只能是“眼神党”PK“目测党”啦。

其实,外观是可以看出一架机机是否是按照隐身要求进行设计的,但是符合大的隐身设计原则之后,具体RCS是0.01还是0.001,就取决于细枝末节了。从上面几张图片看,F-32为了“多功能”,可能增加了预先未曾预料到的大设备,以至于浑身肿块多多。也许,就是这些“不拘小节”的地方,造成了F-35与F-22的差别?
huzhigeng 发表于 2011-5-9 08:56


    难道是hu大大
忘记说涂料问题了,以前有人有可能根据“高低搭配”来猜测F-35涂料较比F-22差
   
但现在F-22都要换装F-35的隐身涂料了,自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根据美国官方的说法,F-22换装F-35的涂料后,其RCS既不会增大也不会减小,但其维护时间将会减少。

至于除了涂料之外的“材料”,没证据证明未经特殊加工的复合材料比钛合金吸波性能更好,而材料隐身的考量,一般只考虑表面蒙皮上的隐身涂料,不会涉及到承重构件等的
这个说法又出来了。请你看清原文好不?改进自35的涂料,到你嘴里就成了跟35一样的涂料了。怎么跟pinjun之流一样的伎俩呢?
18楼是hu大么?{:3_76:}
看LZ 被那个啥,我只是个围观者。
2011-5-9 10:15 上传

绝对不可能10倍,F22的RCS如果是0.1的话,10倍就是1,F18无外挂状态都能达到这个水平,何况35,35的RCS在0.3————0.5还差不多


F35用小后掠角机翼,可能也有一定关系吧

F35用小后掠角机翼,可能也有一定关系吧

b_c108812405178451824.jpg (63.11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9 10:24 上传

RCS目测的差别极大,只好实测。
35身上的瘤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当初设计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整整平呀
F35的问题不在机头,在肚皮


问题在于所有外形比大小都是空谈,举极端的例子,F16外形更小怎么RCS不小,隐身基本原理大家大方向都一样,看你在多大程度上去践行,F16为零他就不隐身,但是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践行在每一处设计上,只有通过实测得到,我们网友也设计出一大堆外形看上去很隐身的飞机,外形都有看上去是隐身的基本体征,但是比如我们要是把那么多很漂亮的丝带想象图做出来真的拿去测试,隐不隐身恐怕还难说吧。所以,个头大小、长的像不像我们只能看看而已,谁去看图分析,都很苍白。

问题在于所有外形比大小都是空谈,举极端的例子,F16外形更小怎么RCS不小,隐身基本原理大家大方向都一样,看你在多大程度上去践行,F16为零他就不隐身,但是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践行在每一处设计上,只有通过实测得到,我们网友也设计出一大堆外形看上去很隐身的飞机,外形都有看上去是隐身的基本体征,但是比如我们要是把那么多很漂亮的丝带想象图做出来真的拿去测试,隐不隐身恐怕还难说吧。所以,个头大小、长的像不像我们只能看看而已,谁去看图分析,都很苍白。
F35C的示意图竟能挂这么多弹
35的体态太臃肿了  不好看
F35和J20最终定型了再讨论吧
这还不简单,F35的涂料缩水
外形隐身只是隐身技术的一部分。成本决定了很多问题。
目测隐身效果是无比蛋疼的事情,偏偏还有那么多人乐此不疲。
achtung 发表于 2011-5-9 14:19
问题是有人目测F35的RCS比F22和J20大啊……这些其实才是楼主想驳斥的吧

都是目测都不可靠,那就还是慢慢等公开资料吧
2011-5-9 14:3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