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不能完全实现自行防空装置所必须的现代化火炮研制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27:12
mil.news.sina.com.cn/p/2008-04-23/0959496784.html
自建国后的多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远不完善,因此中国陆军中没有出现被认为是“昂贵而麻烦玩意”的自行防空高炮装置丝毫也不奇怪。只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一些中国将领开始关注军事装备中的质量缺陷,国防工业才迎来大量现代化换装计划。但是大部分计划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被迫推迟或彻底抛弃。

  不过,中国也正是在60年代开始进行研制国产自行防空高炮的首次尝试,在苏制T一34坦克底盘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最为简单的自行高炮——65式双管37毫米自行高炮(苏联V-47的复制品)。这型高炮装配在开放式非装甲炮塔上,从60年代末开始装备越南人民军,甚至有数套落入美国人之手。从那时起西方普遍认为这是越南人的“自制品”。但越南人自己承认,这型高炮是以“63式”的代号从中国得到的。实际上,中国首型量产型装甲输送车和轻型坦克的代号也是63式,这两种装备同样都曾提供给越南。

  这型自行高炮的命运不明,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第一,中国人根本没有报道该型自行高炮;第二,没有涂有中国标志的该型高炮的图片;第三,T一34坦克未在中国生产。只有第一条原因最为重要,第二、第三条原因可以用机密来解释。这种高炮当时被视为现代化装备,生产数量不多,苏联提供的坦克底盘足够用。在性能和配置上,这种自行高炮接近于二战时期的德国同类装备。当然,德国人的机械和光学产品质量要高出许多。

  这种老式37毫米自行高炮在对抗喷气式飞机时明显力不从心,从而迫使中国人在70年代早期开始复制苏式ZSU一57—2自行高炮。这种武器在苏联最初是从1956年开始生产的,但是因为缺少火控系统、测距仪或装配在自行底盘上的火炮瞄准雷达,很快便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另外,这种防空兵器还有纯技术上的软肋:缺少武器稳定仪(不能在行进中开火)、相当低的火炮目标引导速度、射速不高(不到80发/分)。此外,57毫米口径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不是标准口径,因为仿制苏联牵引高炮的国产59式57毫米高射炮刚刚列装。

  某些消息表明,中国从第三世界国家采购了不少装配有火炮的炮塔,这些装备从苏联得到并在实战中得到了应用。使用69式坦克底盘作为自行装置也是中国仿制品的一个缺陷。早在ZSU一57—2设计之初,苏联工程师们就认为这种道路不是最佳选择,因为高炮炮塔比坦克炮塔轻许多,结果制造出重量轻3吨的4轴底盘。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走这一步,其开发的新产品生产代号是WZ305,军队代号是“80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型高炮同样没能大量生产。

  此外,中国还制造了另外一种自行高炮,是在坦克大修时在其底盘上装配数量不多的国产炮塔而成。尽管这种自行高炮的效率从一开始就非常令人怀疑,但它们在很长时间内显然并未被视为没有前景的武器。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的83式自行榴弹炮底盘上也装配了80式炮塔,这底盘与苏联2S3“洋槐”自行榴弹炮使用的底盘极其相似。当然,为弥补重量大、炮管长的缺陷,榴弹炮的炮塔大幅后移;而这对自行高炮来说则没有意义,况且后者的炮塔重量也比榴弹炮塔轻。同样没有证据表明,如此改进后的83式自行高炮曾经批量生产。

  中国再次尝试制造自行防空装置是在80年代中期,这次使用相同的坦克底盘,封闭式装甲炮塔上配装双管37毫米高身射炮,其牵引式改型以“79式”而闻名。炮塔使用电动液压传动方式,能够引导火炮在一10度~+87度范围内以每秒60。的速度水平瞄准射击、以每秒40度的速度垂直瞄准射击。但是,这种武器竟然没有现代化瞄准仪,甚至没有完全合乎要求的测距仪!它装备最简单的JM一832火控仪和日间瞄准仪,弹药基数500发。这种自行高炮代号“88式”,同样没有量产,两辆试验型自行高炮交给北京某坦克师高炮团使用。与国外同类武器,如美国M247式“约克中士”40毫米双管自行高炮和苏联“通古斯卡”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相比,在80年代末制造这种性能(低射速、低精度、相当沉重的底盘)的自行高炮会被西方认为是发展策略的失误,不过当时中国的研制技术水平确实仅限与此。


中国首次投入量产的自行防空系统是PGZ-95式

解放军批量装备的95式自行高炮。俄称95式高炮与意大利西达姆高高外形很相像
  中国工业技术水平在80年代开始迅速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恢复了和更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以及中国出口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外汇。因此,中国白行防空系统的研制和生产领域也出现了进步,1988年使用环视雷达的88式自行高炮公开亮相。该雷达(明显源自舰载雷达)探测距离约为15公里,天线旋转速度为30转/分。从可以得到的数据来看,这种雷达只适合探测目标,只有通过光学信道才能跟踪和引导火炮瞄准。炮塔显著增宽,有了大尺寸光学瞄准器,而且就连火炮本身也进行了加工,炮管缩短、使用块状套筒,显然使用了液体冷却方式。也有推测称,88式最初型号的研制并非为了量产,只是某种“迫不得已的措施”,可能与瞄准雷达尚未完备有关。但是,从某些特征来判断,“成熟”的88式也未能等到量产的那一天,也不排除它根本没有投入量产的可能性。无论如何,有关它的图片较少,也没有对外销售的消息。只能猜测要么是因为雷达不够完善,要么是因为火炮效率不高。 首次投入批量生产的中国自行防空系统是PGZ一95式履带式自行弹炮合一系统。

  它比其前身明显轻了许多,但在火力上却与苏联ZSU一23—4自行高炮相当,构造上近似于苏联的2S6系统,甚至连炮塔配置也非常相象,防空导弹和火炮的使用性能也似曾相识。意大利奥托·布雷达公司研制的“西达姆”25自行高炮装配4门25毫米厄利空KBA火炮,使用M113装甲运输车底盘,对95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至少,中国在1987年曾经得到过一套这样的自行防空装置。炮塔上装配CLC一1折叠式C波段雷达天线,探测距离11公里。炮塔前部装配光学仪器模块,包括可监视6公里内飞机的电视摄影机、探测距离5公里的红外瞄准仪和激光测距仪。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的宣传材料来看,PGZ一95可以在行进中开火,武器系统稳定。95式的高炮武器由两门25毫米87式火炮构成,各携弹1000发。这种火炮是ZPU一23的“中国克隆品”,外形上几乎一模一样,所有主要部件也很相似。另外还有一种23毫米火炮的“克隆”方案,显然主要用于出口。

  这种自行防空装置的设计总射速为1500发/分,但87式的国外使用者确认其牵引式改型高炮的射速低于500发/分,因此95式的射速不可能超过1000发/分。火炮两边配备4枚防空导弹发射导轨。目前从图片上看到的这种防空系统主要使用“红缨”一5导弹,最大射程4公里,最大射高2500米(这简直就是“箭”一2M),还有更现代化的“前卫”一1导弹。从这种自行防空系统的武器挂架看,它还可能使用中国最现代化的“前卫”一2导弹,最大射程6公里,最大射高3500米,与“针”一l式相当。这些防空导弹都拥有被动式热导引头,其发射装置不需要和载体进行复杂的整合。

  95式使用231型履带式自行底盘,有些类似PLZ一4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底盘,但明显要小一些、轻一些。这只是最近10年来中国制造的大批新型装甲底盘的代表之一,其战车数量和多样性有点像苏联50年代的情形,当时正处于军队换装、国家经济富足、国防工业系统影响政治决策的阶段。使用专业化底盘一方面提高了自行防空装置的造价,但另一方面也证实了高度优先研制这种产品的正确性。从各不相同的特征来看,新型95式正在批量生产,不断装备到数量日益增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线部队。每个防空连装备6套白行防空装置和1套CLC一2探测雷达,全部使用同类底盘。雷达对4500米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是45公里,对100米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是20公里。这种C波段雷达的距离分辨率约为60米,方位和高低角分辨率为1度。

  有意思的是,尽管中国已经开始生产相控阵天线雷达,但这两种雷达都使用传统的镜象天线。也许是为自行防空装置研制雷达的工作早巳开始,也许是认为旧天线仍然比较可靠。防空炮兵连还装备3辆设备车、1辆控制检查车、1座专门供探测雷达使用的独立发电站。

  如果按照惯例计算的话,中国以“式”命名的军事装备通常都与其列装年代重合。但是95式自行防空系统的列装进程被严重推迟,部队中的这种装备数量两年前才显著增加。显然,中国还曾经计划扩大作为自行防空系统主要武器的火炮的口径。80年代末开始在69式坦克底盘上试验英国马可尼指挥与控制系统公司生产的“神枪手”炮塔,后来在1989年因为政治原因而中止。不过,芬兰陆军在T一55坦克底盘上装配的正是这种炮塔,和69式几乎完全相同。

  稍后出现了代号“90式”的自行防空系统图片,主要武器装备是两门35毫米火炮,是瑞士厄利孔公司KDA式机关炮的复制品。牵引型90式使用的雷达则几乎和瑞士“天空卫士”(Skyguard)雷达一模一样。图中的自行防空装置非常像装配荷兰公司雷达的欧洲“猎豹”新型自行高炮。但是,由于这只是一张15年前的旧照片,因此可以认为上面是全尺寸模型,相关的雷达图片在15年内一次也没有出现,似乎根本就不曾存在。况且中国军队中35毫米机关炮的数量也不清楚。

  2005年底又出现了一种新设计的消息。这种自行防空装置使用最新型4轴装甲车底盘,炮塔上装配2门30毫米双管火炮、两套雷达(环视和目标跟踪)。火炮本身似乎要么是苏联GSH一30 1单管炮(最早和首批苏一27战机一起来到中国),要么是GSH一30双管炮的复制品。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拥有自行高炮最适用的2A38型火炮,不过,至少有一个使用装甲车试验底盘的炮塔模型。中国官方还公布了这种自行高炮的技术战术性能:战斗重量25吨、射程4公里、射高3000米、总射速5000发/分。当然,这暂时只是一种研制意向的声明,至于在不远的将来情况到底怎样,外界尚不知晓。

  不过也出现了“完全现实”的自行高炮:开放式轻型炮塔上装配两门87式25毫米高炮,使用最旧的63式履带装甲车底盘,没有火控系统,可能就连变距机构也是手动的。总之,其非常像使用BTR—D装甲车底盘的ZPU一23高炮。从个别特征来看,这是“活生生”的产品,而且正在批量生产之中,尽管其技术水平远未达到完善的地步。中国还为快速反应部队制造了另外一种更轻型的自行防空装置,其主要武器是两门87式火炮,两套“红樱”一5导弹发射装置与主炮共轭,装配在FAB轻型越野车上,瞄准开火时必须展开侧面和后面的4个支柱。没想到这种有着25年历史的波兰专利产品最终在中国适应生长,其代号暂时不明,相关图片直到2005年才出现。通过图片曝光的还有著名的WZ554自行高炮,使用85式双管23毫米火炮,以WZ523式3轴装甲车为底盘。这种高射炮和自行底盘的类型使人联想到80年代中期的设计。可以猜测的是,由于车身较高、挂架不硬,射击时会有摆动。如果装配额外的支柱,必须忍受行进中无法瞄准射击的缺陷,这显然是中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继续设计更先进的武器,首批报道出现在几年前,但是当时的分析家们认为这是假消息。现在明白,这确有其事,尽管仍有一些怀疑。第一种自行防空装置名为“陆盾”一2000,其炮塔实际上源于713所研制的730式防御性舰炮,后者则是荷兰“守门员”系统的复制品,其主要武器是7管30毫米空气冷却型火炮(GAU一8B机炮舰载改型的复制品)。

  该系统瞄准时使用347G式舰载雷达和光电稳定瞄准器,陆军改型有时称为730B式,雷达是相同的,只是用一部与雷达天线配置在一起的摄像机替代光电稳定瞄准器。据官方公布数据,这种自行防空系统有两部雷达,探测距离分别为25、18公里,光学信道探测距离12公里。可能第一种雷达从技术战术性能上看属于预警雷达,装配在单独的自行底盘上,类似于95式防空炮兵连的配置,不过在此条件下,其有效射程不是特别高。火炮射速为4000发/分,备弹量仅有500发,采用双带供弹方式,如果配备不同类型的弹药,炮手可以灵活选择使用哪种炮弹开火。不过,其弹药基数的配置受到分析家们的一些质疑——舰载型供弹带隐藏在主炮塔前面的隔舱里,但是自行底盘上根本没有位置安装隔舱;炮塔结构中的改进则看不到,猜不出弹药舱在什么位置。该系统射程约为1.5公里,炮塔安装在具有较高越野性能的卡车后部,只能向后方和两侧射击,驾驶舱方向的死角约为100度。射击准备时间约为5分钟,因为需要把整车支撑到4个液压稳定器上,展开状态下的反应时间约为15秒。

  该系统的自行底盘最初考虑使用SX一2190型3轴越野车,但它的载重量显然不足,最后改用4轴TA一5450型卡车,从而得以装备更加令人鼓舞的火控箱。感觉TA一5450的载重量也小,今后也将被替代。如果炮塔两侧加装“天燕”一90导弹发射箱,那么“陆盾”一2000的作战能力将会大幅提高。这种导弹使用热寻的导引头,射程约为6公里。从一张自行防空弹炮系统的图片上可以看到,炮塔上有6联“天燕”一90导弹发射装置。由此可以推测,“陆盾”一2000作为防空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防护特别重要的移动目标,如指挥所、浮桥、雷达等。730式舰载改型主要用于摧毁反舰导弹,尽管其雷达最初是为引导37毫米高射炮而研制的,却有一定的跟踪小尺寸和快速移动目标的能力。不过,不知道730式陆基改型能否成功摧毁相对不大的空地导弹和高速反雷达导弹。

  第二种自行防空系统目前只有模型曝光。它装配块头更大的装甲炮塔,7管30毫米火炮在正中间,导弹发射装置在两侧,使用69式坦克底盘。如果项目继续发展,可能会使用更加完善的96或98式坦克底盘。

  显然,如上所述,中国自行高炮的多样性非常宽泛。尽管以前多数样品要么只是试验型,要么生产数量不大,只是到了90年代末才出现了首批量产型自行防空装置,其中包括相当现代化的95式弹炮合一系统。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自行高炮的准确数量不清楚,但是距离现代化机动防空的需求显然还差得很远。另外还应当注意到,中国还不能完全实现自行防空装置所必须的现代化火炮研制的国产化,难道研制火炮比研制弹道导弹还困难吗? 现代兵器第4期mil.news.sina.com.cn/p/2008-04-23/0959496784.html
自建国后的多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远不完善,因此中国陆军中没有出现被认为是“昂贵而麻烦玩意”的自行防空高炮装置丝毫也不奇怪。只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一些中国将领开始关注军事装备中的质量缺陷,国防工业才迎来大量现代化换装计划。但是大部分计划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被迫推迟或彻底抛弃。

  不过,中国也正是在60年代开始进行研制国产自行防空高炮的首次尝试,在苏制T一34坦克底盘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最为简单的自行高炮——65式双管37毫米自行高炮(苏联V-47的复制品)。这型高炮装配在开放式非装甲炮塔上,从60年代末开始装备越南人民军,甚至有数套落入美国人之手。从那时起西方普遍认为这是越南人的“自制品”。但越南人自己承认,这型高炮是以“63式”的代号从中国得到的。实际上,中国首型量产型装甲输送车和轻型坦克的代号也是63式,这两种装备同样都曾提供给越南。

  这型自行高炮的命运不明,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第一,中国人根本没有报道该型自行高炮;第二,没有涂有中国标志的该型高炮的图片;第三,T一34坦克未在中国生产。只有第一条原因最为重要,第二、第三条原因可以用机密来解释。这种高炮当时被视为现代化装备,生产数量不多,苏联提供的坦克底盘足够用。在性能和配置上,这种自行高炮接近于二战时期的德国同类装备。当然,德国人的机械和光学产品质量要高出许多。

  这种老式37毫米自行高炮在对抗喷气式飞机时明显力不从心,从而迫使中国人在70年代早期开始复制苏式ZSU一57—2自行高炮。这种武器在苏联最初是从1956年开始生产的,但是因为缺少火控系统、测距仪或装配在自行底盘上的火炮瞄准雷达,很快便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另外,这种防空兵器还有纯技术上的软肋:缺少武器稳定仪(不能在行进中开火)、相当低的火炮目标引导速度、射速不高(不到80发/分)。此外,57毫米口径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不是标准口径,因为仿制苏联牵引高炮的国产59式57毫米高射炮刚刚列装。

  某些消息表明,中国从第三世界国家采购了不少装配有火炮的炮塔,这些装备从苏联得到并在实战中得到了应用。使用69式坦克底盘作为自行装置也是中国仿制品的一个缺陷。早在ZSU一57—2设计之初,苏联工程师们就认为这种道路不是最佳选择,因为高炮炮塔比坦克炮塔轻许多,结果制造出重量轻3吨的4轴底盘。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走这一步,其开发的新产品生产代号是WZ305,军队代号是“80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型高炮同样没能大量生产。

  此外,中国还制造了另外一种自行高炮,是在坦克大修时在其底盘上装配数量不多的国产炮塔而成。尽管这种自行高炮的效率从一开始就非常令人怀疑,但它们在很长时间内显然并未被视为没有前景的武器。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的83式自行榴弹炮底盘上也装配了80式炮塔,这底盘与苏联2S3“洋槐”自行榴弹炮使用的底盘极其相似。当然,为弥补重量大、炮管长的缺陷,榴弹炮的炮塔大幅后移;而这对自行高炮来说则没有意义,况且后者的炮塔重量也比榴弹炮塔轻。同样没有证据表明,如此改进后的83式自行高炮曾经批量生产。

  中国再次尝试制造自行防空装置是在80年代中期,这次使用相同的坦克底盘,封闭式装甲炮塔上配装双管37毫米高身射炮,其牵引式改型以“79式”而闻名。炮塔使用电动液压传动方式,能够引导火炮在一10度~+87度范围内以每秒60。的速度水平瞄准射击、以每秒40度的速度垂直瞄准射击。但是,这种武器竟然没有现代化瞄准仪,甚至没有完全合乎要求的测距仪!它装备最简单的JM一832火控仪和日间瞄准仪,弹药基数500发。这种自行高炮代号“88式”,同样没有量产,两辆试验型自行高炮交给北京某坦克师高炮团使用。与国外同类武器,如美国M247式“约克中士”40毫米双管自行高炮和苏联“通古斯卡”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相比,在80年代末制造这种性能(低射速、低精度、相当沉重的底盘)的自行高炮会被西方认为是发展策略的失误,不过当时中国的研制技术水平确实仅限与此。


中国首次投入量产的自行防空系统是PGZ-95式

解放军批量装备的95式自行高炮。俄称95式高炮与意大利西达姆高高外形很相像
  中国工业技术水平在80年代开始迅速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恢复了和更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以及中国出口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外汇。因此,中国白行防空系统的研制和生产领域也出现了进步,1988年使用环视雷达的88式自行高炮公开亮相。该雷达(明显源自舰载雷达)探测距离约为15公里,天线旋转速度为30转/分。从可以得到的数据来看,这种雷达只适合探测目标,只有通过光学信道才能跟踪和引导火炮瞄准。炮塔显著增宽,有了大尺寸光学瞄准器,而且就连火炮本身也进行了加工,炮管缩短、使用块状套筒,显然使用了液体冷却方式。也有推测称,88式最初型号的研制并非为了量产,只是某种“迫不得已的措施”,可能与瞄准雷达尚未完备有关。但是,从某些特征来判断,“成熟”的88式也未能等到量产的那一天,也不排除它根本没有投入量产的可能性。无论如何,有关它的图片较少,也没有对外销售的消息。只能猜测要么是因为雷达不够完善,要么是因为火炮效率不高。 首次投入批量生产的中国自行防空系统是PGZ一95式履带式自行弹炮合一系统。

  它比其前身明显轻了许多,但在火力上却与苏联ZSU一23—4自行高炮相当,构造上近似于苏联的2S6系统,甚至连炮塔配置也非常相象,防空导弹和火炮的使用性能也似曾相识。意大利奥托·布雷达公司研制的“西达姆”25自行高炮装配4门25毫米厄利空KBA火炮,使用M113装甲运输车底盘,对95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至少,中国在1987年曾经得到过一套这样的自行防空装置。炮塔上装配CLC一1折叠式C波段雷达天线,探测距离11公里。炮塔前部装配光学仪器模块,包括可监视6公里内飞机的电视摄影机、探测距离5公里的红外瞄准仪和激光测距仪。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的宣传材料来看,PGZ一95可以在行进中开火,武器系统稳定。95式的高炮武器由两门25毫米87式火炮构成,各携弹1000发。这种火炮是ZPU一23的“中国克隆品”,外形上几乎一模一样,所有主要部件也很相似。另外还有一种23毫米火炮的“克隆”方案,显然主要用于出口。

  这种自行防空装置的设计总射速为1500发/分,但87式的国外使用者确认其牵引式改型高炮的射速低于500发/分,因此95式的射速不可能超过1000发/分。火炮两边配备4枚防空导弹发射导轨。目前从图片上看到的这种防空系统主要使用“红缨”一5导弹,最大射程4公里,最大射高2500米(这简直就是“箭”一2M),还有更现代化的“前卫”一1导弹。从这种自行防空系统的武器挂架看,它还可能使用中国最现代化的“前卫”一2导弹,最大射程6公里,最大射高3500米,与“针”一l式相当。这些防空导弹都拥有被动式热导引头,其发射装置不需要和载体进行复杂的整合。

  95式使用231型履带式自行底盘,有些类似PLZ一4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底盘,但明显要小一些、轻一些。这只是最近10年来中国制造的大批新型装甲底盘的代表之一,其战车数量和多样性有点像苏联50年代的情形,当时正处于军队换装、国家经济富足、国防工业系统影响政治决策的阶段。使用专业化底盘一方面提高了自行防空装置的造价,但另一方面也证实了高度优先研制这种产品的正确性。从各不相同的特征来看,新型95式正在批量生产,不断装备到数量日益增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线部队。每个防空连装备6套白行防空装置和1套CLC一2探测雷达,全部使用同类底盘。雷达对4500米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是45公里,对100米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是20公里。这种C波段雷达的距离分辨率约为60米,方位和高低角分辨率为1度。

  有意思的是,尽管中国已经开始生产相控阵天线雷达,但这两种雷达都使用传统的镜象天线。也许是为自行防空装置研制雷达的工作早巳开始,也许是认为旧天线仍然比较可靠。防空炮兵连还装备3辆设备车、1辆控制检查车、1座专门供探测雷达使用的独立发电站。

  如果按照惯例计算的话,中国以“式”命名的军事装备通常都与其列装年代重合。但是95式自行防空系统的列装进程被严重推迟,部队中的这种装备数量两年前才显著增加。显然,中国还曾经计划扩大作为自行防空系统主要武器的火炮的口径。80年代末开始在69式坦克底盘上试验英国马可尼指挥与控制系统公司生产的“神枪手”炮塔,后来在1989年因为政治原因而中止。不过,芬兰陆军在T一55坦克底盘上装配的正是这种炮塔,和69式几乎完全相同。

  稍后出现了代号“90式”的自行防空系统图片,主要武器装备是两门35毫米火炮,是瑞士厄利孔公司KDA式机关炮的复制品。牵引型90式使用的雷达则几乎和瑞士“天空卫士”(Skyguard)雷达一模一样。图中的自行防空装置非常像装配荷兰公司雷达的欧洲“猎豹”新型自行高炮。但是,由于这只是一张15年前的旧照片,因此可以认为上面是全尺寸模型,相关的雷达图片在15年内一次也没有出现,似乎根本就不曾存在。况且中国军队中35毫米机关炮的数量也不清楚。

  2005年底又出现了一种新设计的消息。这种自行防空装置使用最新型4轴装甲车底盘,炮塔上装配2门30毫米双管火炮、两套雷达(环视和目标跟踪)。火炮本身似乎要么是苏联GSH一30 1单管炮(最早和首批苏一27战机一起来到中国),要么是GSH一30双管炮的复制品。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拥有自行高炮最适用的2A38型火炮,不过,至少有一个使用装甲车试验底盘的炮塔模型。中国官方还公布了这种自行高炮的技术战术性能:战斗重量25吨、射程4公里、射高3000米、总射速5000发/分。当然,这暂时只是一种研制意向的声明,至于在不远的将来情况到底怎样,外界尚不知晓。

  不过也出现了“完全现实”的自行高炮:开放式轻型炮塔上装配两门87式25毫米高炮,使用最旧的63式履带装甲车底盘,没有火控系统,可能就连变距机构也是手动的。总之,其非常像使用BTR—D装甲车底盘的ZPU一23高炮。从个别特征来看,这是“活生生”的产品,而且正在批量生产之中,尽管其技术水平远未达到完善的地步。中国还为快速反应部队制造了另外一种更轻型的自行防空装置,其主要武器是两门87式火炮,两套“红樱”一5导弹发射装置与主炮共轭,装配在FAB轻型越野车上,瞄准开火时必须展开侧面和后面的4个支柱。没想到这种有着25年历史的波兰专利产品最终在中国适应生长,其代号暂时不明,相关图片直到2005年才出现。通过图片曝光的还有著名的WZ554自行高炮,使用85式双管23毫米火炮,以WZ523式3轴装甲车为底盘。这种高射炮和自行底盘的类型使人联想到80年代中期的设计。可以猜测的是,由于车身较高、挂架不硬,射击时会有摆动。如果装配额外的支柱,必须忍受行进中无法瞄准射击的缺陷,这显然是中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继续设计更先进的武器,首批报道出现在几年前,但是当时的分析家们认为这是假消息。现在明白,这确有其事,尽管仍有一些怀疑。第一种自行防空装置名为“陆盾”一2000,其炮塔实际上源于713所研制的730式防御性舰炮,后者则是荷兰“守门员”系统的复制品,其主要武器是7管30毫米空气冷却型火炮(GAU一8B机炮舰载改型的复制品)。

  该系统瞄准时使用347G式舰载雷达和光电稳定瞄准器,陆军改型有时称为730B式,雷达是相同的,只是用一部与雷达天线配置在一起的摄像机替代光电稳定瞄准器。据官方公布数据,这种自行防空系统有两部雷达,探测距离分别为25、18公里,光学信道探测距离12公里。可能第一种雷达从技术战术性能上看属于预警雷达,装配在单独的自行底盘上,类似于95式防空炮兵连的配置,不过在此条件下,其有效射程不是特别高。火炮射速为4000发/分,备弹量仅有500发,采用双带供弹方式,如果配备不同类型的弹药,炮手可以灵活选择使用哪种炮弹开火。不过,其弹药基数的配置受到分析家们的一些质疑——舰载型供弹带隐藏在主炮塔前面的隔舱里,但是自行底盘上根本没有位置安装隔舱;炮塔结构中的改进则看不到,猜不出弹药舱在什么位置。该系统射程约为1.5公里,炮塔安装在具有较高越野性能的卡车后部,只能向后方和两侧射击,驾驶舱方向的死角约为100度。射击准备时间约为5分钟,因为需要把整车支撑到4个液压稳定器上,展开状态下的反应时间约为15秒。

  该系统的自行底盘最初考虑使用SX一2190型3轴越野车,但它的载重量显然不足,最后改用4轴TA一5450型卡车,从而得以装备更加令人鼓舞的火控箱。感觉TA一5450的载重量也小,今后也将被替代。如果炮塔两侧加装“天燕”一90导弹发射箱,那么“陆盾”一2000的作战能力将会大幅提高。这种导弹使用热寻的导引头,射程约为6公里。从一张自行防空弹炮系统的图片上可以看到,炮塔上有6联“天燕”一90导弹发射装置。由此可以推测,“陆盾”一2000作为防空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防护特别重要的移动目标,如指挥所、浮桥、雷达等。730式舰载改型主要用于摧毁反舰导弹,尽管其雷达最初是为引导37毫米高射炮而研制的,却有一定的跟踪小尺寸和快速移动目标的能力。不过,不知道730式陆基改型能否成功摧毁相对不大的空地导弹和高速反雷达导弹。

  第二种自行防空系统目前只有模型曝光。它装配块头更大的装甲炮塔,7管30毫米火炮在正中间,导弹发射装置在两侧,使用69式坦克底盘。如果项目继续发展,可能会使用更加完善的96或98式坦克底盘。

  显然,如上所述,中国自行高炮的多样性非常宽泛。尽管以前多数样品要么只是试验型,要么生产数量不大,只是到了90年代末才出现了首批量产型自行防空装置,其中包括相当现代化的95式弹炮合一系统。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自行高炮的准确数量不清楚,但是距离现代化机动防空的需求显然还差得很远。另外还应当注意到,中国还不能完全实现自行防空装置所必须的现代化火炮研制的国产化,难道研制火炮比研制弹道导弹还困难吗? 现代兵器第4期
围观日本网民
LZ活该悲剧
围观之。。。。。。。。。。
LZ发一贴可以领多少日元?
围观倭狗
国际友人啊
只能围观了。看见ID没有别的欲望了。
这几年5日元啥的连ID都不用掩饰了?
围观。。。。。。。
果然英雄,这么快就壮烈了
先围观啊
lz注册不是仅为了转这个吧
av 自慰军装备的坦克的准确数量不清楚,但是距离刚猛的穿甲需求显然还差得很远。另外还应当注意到,av还不能完全实现钨心穿甲蛋的国产化,难道研制射穿90的薄铁皮比av里的经典活塞动作还要难吗?
同围观!!!
最近就是有这样的帖子大量出现在超大
我就觉着这样的帖子赶快删掉。降低CD整体水平。
围观楼猪
稍后出现了代号“90式”的自行防空系统图片,主要武器装备是两门35毫米火炮,是瑞士厄利孔公司KDA式机关炮的复制品。牵引型90式使用的雷达则几乎和瑞士“天空卫士”(Skyguard)雷达一模一样。图中的自行防空装置非常像装配荷兰公司雷达的欧洲“猎豹”新型自行高炮。但是,由于这只是一张15年前的旧照片,因此可以认为上面是全尺寸模型,相关的雷达图片在15年内一次也没有出现,似乎根本就不曾存在。况且中国军队中35毫米机关炮的数量也不清楚。
----------------------------------------------------------------
我爸就是双35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者之一,家门口一里地之外就摆着2台双35我会到处说吗???
这不就成了狗熊了
漏个缝让我瞧瞧倭寇的熊样~~~
阅读权限啊阅读权限
捞分闪人
强烈并且惨无人道的围观
看完题目直接捞~~谢楼主
这个真是AV国的人?
既然是脚盆过来的,注定被围观。。
自己找残废的主,但愿不是托。
楼主真无聊
围观啊~~~~~~~~
倭国人还处于殖民地地位,由极度自卑而产生的自虐式的自大情绪是难免的
围观啊~~~~~~~~
只看到悲剧,没看到内容
思路广,欢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