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过分吹嘘用算盘算原子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6:41:20
<br /><br />现在凡谈及国产原子弹都喜欢讲当年邓稼先领人用算盘算来表现条件艰苦我认为是很不妥的,人家洋大人没有算盘算原子弹不是更艰苦?不错米英鬼畜当时有计算机可以算,但是苏俄玩蘑菇的时候没有啊,还不是种出蘑菇来了,我不是说邓稼先等人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值得提倡。只是他们的表现有很多,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样分吃饼干,体现邓稼先为大家舍小家那样就很好。<br /><br />现在凡谈及国产原子弹都喜欢讲当年邓稼先领人用算盘算来表现条件艰苦我认为是很不妥的,人家洋大人没有算盘算原子弹不是更艰苦?不错米英鬼畜当时有计算机可以算,但是苏俄玩蘑菇的时候没有啊,还不是种出蘑菇来了,我不是说邓稼先等人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值得提倡。只是他们的表现有很多,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样分吃饼干,体现邓稼先为大家舍小家那样就很好。
乌克兰科学院机电研究所给库尔恰托夫定制了大把的模拟数值计算器用于核物理研究。

l2oae3y861b1.jpg
欧洲大陆第一台可编程大型电子计算机,毛子的MSEM,相当于米国的ENIAC,时间晚4年。
中岛健太 发表于 2011-3-3 14:25
http://libai.math.ncu.edu.tw/bcc16/pool/3.06.shtml
中国最早那些电子计算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核武器研究提供计算工具。

艺术创作和现实有差距,这是正常的。看电影就看电影。
大秦猛士 发表于 2011-3-3 15:28
暗夜流星 发表于 2011-3-3 15:58


    人工计算阵列...想到《三体》了...
暗夜流星 发表于 2011-3-3 15:58


    人工计算阵列...
美国人在1943、44年搞原子弹的时候,也谈不上有多了不起的计算工具,说不定还比不上1963、64年的中国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什么搞XX武器时只有一张照片等等,其实国家的情报搜集机构是吃干饭的? 光是正规渠道搜罗来的西方的论文就车载斗量。
cardo 发表于 2011-3-3 16:35


本来就是,不管你实际的执行单元多么慢,都可以执行相同的功能
算盘?我记得是手摇式计算机啊!
隔夜茶 发表于 2011-3-3 16:54
MD43/44年的技术条件、工业规模比64年的中国之强不弱吧。
当然搭科技进步的快车,中国当时肯定有一些比43年的MD先进的设备,但是核工业更体现 的是国家的工业规模和技术储备水平。
这方面,64年的TG不如43年的MD~
隔夜茶 发表于 2011-3-3 16:54
电影要的是艺术夸张和矛盾冲突。
stanleycao 发表于 2011-3-3 19:23


    哪个部件
回复 15# stanleycao


    扯蛋要有限度。你说说是哪个部件?
曼哈顿时候的计算量要比后来的苏联或者中国大多了,当时大量的精力都被用来计算枪式原子弹的不规则形状临界问题了,为此还专门开发了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非确定论计算程序,而内爆式原子弹可以直接用离散纵坐标法等确定论方法来计算,计算量要小几个数量级。
有一种说法是,首颗原子弹是用104机来算的,但这可能是当事人的误解,由于苛刻的保密制度,关于原子弹的研制,很多当事人未必了解真相。从现在的资料来看,104机61年才定型,而第一颗原子弹的计算工作61年就搞完了。


接下来,邓稼先迅速把理论部的人员组成三个组,分别攻关。研究人员开始进入一个齐头并进的繁忙期,他们用算盘,计算尺,手摇计算机,甚至纸笔来计算着人们难以想象的大量数字,算完的纸一扎扎、一捆捆地装在麻袋里,堆满了屋子。每一个数值都要反复核对,确保准确无误。一个关键数据算一遍要有上万个网点,每个网点要解开五六个方程式。

    有一次,忙了一夜的邓稼先接听一个电话,一听就说计算错误了。许鹿希问他,你又没算你怎么知道。邓稼先说我有个粗估,他们怎么算都不能出我这个粗估范围,出了,就肯定是错的。回头再算。

    还有一件事,在1960年,他们曾经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苏联专家以前曾经随口说出一个关键数值,后来经过计算得出的结果和苏联专家说的并不符合。

    就这样,邓稼先带领大家反复演算了九遍,演算纸都从地面堆到了房顶。最终证实苏联专家的数值是错误的。后来著名科学家华罗庚评价这次计算说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一次计算。

     1961年,经过整整三年的计算,邓稼先带领的研究人员终于敲开了原子弹设计的大门,原子弹的蓝图基本成型。
http://blog.chinalawedu.com/tang ... -0213235211405.html
1958年8月,32岁的邓稼先被中国任命负责原子弹的设计。没有这方面背景的邓稼先先到几所名牌大学招募了28名新毕业的大学生(后增加到一百多人),开始了他的工作。他们中谁也没有见过原子弹是什么样子的,更多的还没听说过,更不用说搞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了。最先他们找来了三本教科书开始了原子弹的“研究”,后来又在国内找到了原版经典著作,边阅读,边计算,他们一周工作7天,每天三班制,用的竟是中国古老的算盘!后来中国从苏联买来500个滚筒形的手摇计算器,给了他们一些,他们就改用了这种“新”式计算工具。其中一台曾放在小弟的办公桌上,小弟试过它,先将数字线小心地对齐,然后再把筒摇好几圈,操作十分不便。整体数据每算一遍要花一个月,而他们总共计算了9遍。。。 终于在一天深夜找到了这个关系到中国命运、民族命运的关键数字!


  下一步的正式制造是1959年下半年。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由于粮食、副食品的严重短缺,90%的工作人员身体出现严重浮肿、指甲瘪缩,但核武器研究人员仍然忘我的工作,没有一个人灰心丧气、消极沉闷。由于在青海高原缺氧条件下长时期的饥饿和超强度的工作,体力已经非常的虚弱。这时大家自我鼓励和互相鼓励:喝一杯酱油汤或糖水,还能再坚持一小时以上;吃一粒伊拉克蜜枣,还能再坚持一个半小时以上。。。不能倒下!
http://www.xinfajia.net/6598.html
1959年4月104机完成调试,第一道题目是“五一”节天气预报,9月交付用户使用,工作稳定。由于电子管和元件质量,无故障稳定运行时间指标只能达到2小时。

1959年9月,104计算机及配套外部设备正式投入运行;1961年10月,通过国家鉴定。
http://www.techcn.com.cn/index.php?doc-view-135739.html
氢弹(包括后续的原子弹设计)的主要计算工作就是靠计算机了,相关资料也不讳言。算盘和手摇计算机主要是58~59年时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横空出世》也没有错。

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他拼命学习,拼命地汲取国外的信息,在当时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我们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国内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穷人有穷办法,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到了钱三强的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的精神,其中的艰苦是脑力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叠加。李鹰翔说,1965年,氢弹研制方案有了进展,于是几十名科研人员要从北京到上海上计算机进行计算。那时条件有限,上海那边没有被子,几十个人出门都是自己带着铺盖卷。

    当时计算机要用计算带打出结果,非常繁琐,而且计算带都是一摞一摞的,要用麻袋装。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用来小心查看每一条纸带,因为每一个计算机打的眼,都不能破裂,如果破裂就可能导致丢失正确的数据。

    在这种条件下,从1965年9月起,经过100来天的计算,一个有关能量的关键点有了突破。这个问题突破以后,整个氢弹的研制就像是打开了拥堵的瓶颈,一下子驶入了快车道。当时在北京的邓稼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马上赶到上海,并请大家吃饭。虽然只是一碗阳春面,但大家还是非常高兴。
记得有回忆录里提到模型计算都是在上海南汇做得,当然当时机器有限,用户也多,上机时数受限制。
记得有回忆录里提到模型计算都是在上海南汇的“中计所”做的,当然当时机器有限,用户也多,上机时数受限制。
Enjoy 发表于 2011-3-4 09:23
纪录片里面有原始的音像资料,有专门的计算部门,每人一台手摇计算器,很多人一起工作,就像前面网友说的构成一个人工计算阵列,三班倒,24小时不停,晚上是灯火通明
stanleycao 发表于 2011-3-3 19:23
胡说八道。现在的人啊,撒谎起来比呼吸都容易。那无耻当个性,还喜欢出来显摆无耻,真是可耻又可悲
献给英雄的赞歌 科研者邱成龙[20110304-1322460].JPG

献给英雄的赞歌 科研者邱成龙[20110304-1322561].JPG
yxnabc 发表于 2011-3-3 23:03
其实这种事情,精神因素还真的是很重要。
看费曼的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里面说到曼哈顿计划里面的计算也是这样,当时也是找了一大批学生来用IBM的机械计算机做计算,但是计算进度进行得很慢,大家都无精打采,因为都根本不知道在干什么。只是分配给他们任务,然后就做非常枯燥的运算和验算。
但是在终于得到了安全许可,告诉他们是在为什么做计算之后,工作进度是“脱胎换骨”的,从9个月算出3个问题变成3个月算出9个问题。这些年轻人自觉晚上加班加点,而且自发想出许多新的工作方法,甚至编出许多新程序。
cardo 发表于 2011-3-3 16:35


    同感。
对某列兵吐槽不能

在那个年代玩蒙特卡洛方法?
另外内爆除了算临界,应该还要算激波压缩过程吧?
acoustics 发表于 2011-3-4 13:42


显然,蒙特卡洛方法的第一个应用就是算枪式原子弹的临界,对于第一代原子弹来说,激波压缩过程的计算要简单得多,激波压缩近似一维,而且这个流体力学方程要比中子输运方程简单,还有实验数据支持。
在那个年代玩蒙特卡洛方法?
另外内爆除了算临界,应该还要算激波压缩过程吧?
acoustics 发表于 2011-3-4 13:42


显然,蒙特卡洛方法的第一个应用就是算枪式原子弹的临界,对于第一代原子弹来说,激波压缩过程的计算要简单得多,激波压缩近似一维,而且这个流体力学方程要比中子输运方程简单,还有实验数据支持。
stanleycao 发表于 2011-3-4 20:00

  装也是有技术含量的活
LS几个认证回复的也不看看楼猪的ID。。
不管真是不真实,但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楼主是不适合讨论的
苏联的轻弹是偷来的 牛啥啊你
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中国的轻弹是完全自主的。
邓稼先可以估算。
yxnabc 发表于 2011-3-4 21:30

那为什么MD还要在实验室里人工做危险的实物临界试验?
acoustics 发表于 2011-3-5 12:47


最初的那个临界实验是检验无慢化剂情况下达到临界的可行性。你说的这两次事故都是为了更精确的测量某些核数据,现在核截面的修正也还在一直进行,只是为了让计算更加精确。
那为什么MD还要在实验室里人工做危险的实物临界试验?
acoustics 发表于 2011-3-5 12:47


最初的那个临界实验是检验无慢化剂情况下达到临界的可行性。你说的这两次事故都是为了更精确的测量某些核数据,现在核截面的修正也还在一直进行,只是为了让计算更加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