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如何与中国如影相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15:00
严格说来,近代以前,中国人大多抱着天下观念而无民族观念,直到鸦片战争之后,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之下,民族主义思潮才蓬勃兴起。因此李泽厚把“启蒙”与“救亡”列为近代思想史的两大主题,而余英时则认为近代以来的三次政权转移,原动力无不来自民族主义。

    而建国以后,民族主义的话语基本被淹没。中国改革开放后,开始向西方学习,传统被当作阻碍现代化的原因,民族主义仍处于低调。但改革开放后与外界的接触,民族认同与利益冲突也随之而来,这就给民族主义的兴起埋下了土壤。

    到了1990年代,曾经出任美国政治科学学会主席、又是著名的《外交政策》杂志的创办人之一的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震动的著作同样刺激了中国的学术界,民族主义话语开始在学术语言的包装下浮出水面,尤其是1994年《战略与管理》杂志社发起的民族主义讨论,将之推向一个高潮。

    而民族主义话语真正进入大众层面,则缘于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的出版。该书引起极大反响,1996年甚至被称为“说不”年。后来有人把《中国可以说不》、《妖魔化中国的背后》(1996年)和《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1999年)看作民族主义三部曲。此后,宣扬民族主义的书籍每年都会出现不少,最近比较有影响力的是“9·11”后被人广泛谈及的《超限战》和去年SARS之后的《最后一道防线》。

    同样不容忽略的是,互联网兴起之后,从开始到现在,民族主义讨论一直都是网上时政论坛的热门话题。互联网上影响力最大的民族主义者则以王小东为代表,主要宣扬尚武精神和生存空间理论。而与民族主义者进行激烈交锋则主要来自1998年开始浮出水面的另一种思潮——自由主义。近年来从正式媒体上看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呈此消彼长的趋势,但是在大众中,民族主义者仍然占绝对优势。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经济上迅速发展,国家实力得到很大增强,取得一系列成就,如香港回归、加入WTO、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等。同时,因为冷战思维、经济利益冲突、历史遗留问题等种种原因,中国与外国发生诸多冲突:比如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1999年的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等。这种自豪与屈辱相交织的情感是民族主义思潮兴起最重要的原因。

    其次,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开放,导致意识形态对国人的影响日益薄弱,急需其他价值观来填补空白,而民族主义由于强调对现存秩序的肯定和对本民族的忠诚和热爱,可以成为政府合法性的一个来源,因而得到政府的支持。

    最后,全球化一方面是带来价值观的普遍一致,同时也会更加强调自身的特殊性,由于人们对归属感的要求日渐强烈,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近几年来,以赵薇日本军旗服装事件为代表,因民族主义情绪而引发的事件几乎都是以民众主导、大众媒体广泛参与为特点,演变成为一场大众的“狂欢”。但是由于民族主义情绪可能带来的危险以及往往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每次事件往往空具热闹的表面。如笑蜀先生所说:“在中国当代民族主义喧嚣热闹的表象背后,是实质内容的空洞,因为喧嚣热闹,所以裹挟众多,因为内容空洞,所以茫然无措,由此而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盲人瞎马似的危险前景。”如何把关于民族主义更深入讨论导入到大众层面,这是以后需要大家一起来关注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3 3:28:20编辑过]
严格说来,近代以前,中国人大多抱着天下观念而无民族观念,直到鸦片战争之后,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之下,民族主义思潮才蓬勃兴起。因此李泽厚把“启蒙”与“救亡”列为近代思想史的两大主题,而余英时则认为近代以来的三次政权转移,原动力无不来自民族主义。

    而建国以后,民族主义的话语基本被淹没。中国改革开放后,开始向西方学习,传统被当作阻碍现代化的原因,民族主义仍处于低调。但改革开放后与外界的接触,民族认同与利益冲突也随之而来,这就给民族主义的兴起埋下了土壤。

    到了1990年代,曾经出任美国政治科学学会主席、又是著名的《外交政策》杂志的创办人之一的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震动的著作同样刺激了中国的学术界,民族主义话语开始在学术语言的包装下浮出水面,尤其是1994年《战略与管理》杂志社发起的民族主义讨论,将之推向一个高潮。

    而民族主义话语真正进入大众层面,则缘于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的出版。该书引起极大反响,1996年甚至被称为“说不”年。后来有人把《中国可以说不》、《妖魔化中国的背后》(1996年)和《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1999年)看作民族主义三部曲。此后,宣扬民族主义的书籍每年都会出现不少,最近比较有影响力的是“9·11”后被人广泛谈及的《超限战》和去年SARS之后的《最后一道防线》。

    同样不容忽略的是,互联网兴起之后,从开始到现在,民族主义讨论一直都是网上时政论坛的热门话题。互联网上影响力最大的民族主义者则以王小东为代表,主要宣扬尚武精神和生存空间理论。而与民族主义者进行激烈交锋则主要来自1998年开始浮出水面的另一种思潮——自由主义。近年来从正式媒体上看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呈此消彼长的趋势,但是在大众中,民族主义者仍然占绝对优势。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经济上迅速发展,国家实力得到很大增强,取得一系列成就,如香港回归、加入WTO、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等。同时,因为冷战思维、经济利益冲突、历史遗留问题等种种原因,中国与外国发生诸多冲突:比如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1999年的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等。这种自豪与屈辱相交织的情感是民族主义思潮兴起最重要的原因。

    其次,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开放,导致意识形态对国人的影响日益薄弱,急需其他价值观来填补空白,而民族主义由于强调对现存秩序的肯定和对本民族的忠诚和热爱,可以成为政府合法性的一个来源,因而得到政府的支持。

    最后,全球化一方面是带来价值观的普遍一致,同时也会更加强调自身的特殊性,由于人们对归属感的要求日渐强烈,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近几年来,以赵薇日本军旗服装事件为代表,因民族主义情绪而引发的事件几乎都是以民众主导、大众媒体广泛参与为特点,演变成为一场大众的“狂欢”。但是由于民族主义情绪可能带来的危险以及往往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每次事件往往空具热闹的表面。如笑蜀先生所说:“在中国当代民族主义喧嚣热闹的表象背后,是实质内容的空洞,因为喧嚣热闹,所以裹挟众多,因为内容空洞,所以茫然无措,由此而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盲人瞎马似的危险前景。”如何把关于民族主义更深入讨论导入到大众层面,这是以后需要大家一起来关注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3 3:28:2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