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主义扑朔迷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18:15
BBC中文网记者 蒙克

2007年10月1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03北京时间 00:03发表

讨论民族主义双重性的时候最常见的口头禅是说民族主义是“双刃剑”,意思是国家可以利用民族主义巩固自己,但把握不好,民族主义也会挑战国家权威。但在汉语中,似乎“剑”都是双刃的,单刃的“剑”也就是刀。“双刃剑”来自英文的double-edged sword,而英文中的sword统指汉语中的剑和刀。

同样,“民族”和“国家”在不同语言和语境中的意思也很不一样。这就是汉语学者同欧洲国家说不同语言的学者讨论民族和世界主义遇到的问题(中欧论坛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分组讨论)。因此我说,翻译就成了讨论中的“最薄弱环节”(the weakest link),翻译的理解和表达水平有多高,交流就在多高的层次上进行。

民族和国家的含义在西方语境中一般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现代国家相联系,而民族和国家概念对中国人来说则可以兼指古代和现代的民族国家,秦、汉、唐、宋的中国人也被冠以“中华民族”,古代的中国王朝也被混同于领土、主权分明的现代国家。由于没有区分,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和对内的民族关系中,经常顺手拈来许多“自古以来”如何如何的大量“历史依据”,支持自己关于领土和民族统一的声称。

文化民族主义

在民族主义的讨论中,中国学者徐友渔批评了中国的所谓“文化民族主义”和“文化自大”,随后大会上中国多所大学的校长们登台演讲,纷纷为“文化自大”提供了活样板。

徐先生举例说,北京大学的季羡林提出文化有生命周期的说法,认为东方文化,也就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走向没落的时候崛起。他认为中国哲学的本质是“天人合一”,高于西方哲学,因为西方文化主张征服自然。季羡林认为只有东方文化才能拯救人类。(住在城市大规模改建、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的北京,得出天人合一的结论实属不易。)

中国还有经济学者盛洪说,中国时下搞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源于老子的“无为而治”。18世纪苏格兰经济学者、自由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是否读过老子的《道德经》不得而知,但是市场经济源于老子的说法,有点像以前中国发掘汉墓出土了一个古代便器后,就声称抽水马桶来源于中国。据说这件事令一个生产抽水马桶的老牌英国公司很不感冒。

“中国强势文明”

比起自由主义倾向的学者,中国大学的校长们则对中国文化自信得多。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强调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西方更需要了解中国。人大副校长陈雨露还提到中国在全球化的交流中仍然有必要遵循“中体西用”的原则。

陈雨露教授随后在接受采访中用“义”和“利”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中西差别作了高度概括,认为一段时间中国发展过于“重利”,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回归“重义”。他还认为中国在“义”上可以对世界做出贡献,而在“利”上可以向西方借鉴。“义”和“利”似乎成了“中体”和“西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那么中国的核心价值,即中体究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如何体现?这些值得西方学习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所有会议发言和会场外采访并没有为我们提供明确的答案。

中国为一极?

也许文化问题本身就不属于可以量化界定的范畴,所以中国历史学者许纪霖试图回答国粹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却不必做出明确回答。

许纪霖先生在谈到中欧交流的时候抱怨中国的西化受美国影响太多,认为经济和文化上也要多极化,中欧应该加强交流,强调了中国和欧洲各成为文化一极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学者秦晖则对许先生提到美国文化影响过大不以为然,他认为划分欧美文化实际上是个复杂得多的问题,指出文化交流,思想交流本身用中西、中欧这类概念划分很不准确。他说中国人之间的交流,欧洲人之间的交流,比中欧交流更重要。BBC中文网记者 蒙克

2007年10月1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03北京时间 00:03发表

讨论民族主义双重性的时候最常见的口头禅是说民族主义是“双刃剑”,意思是国家可以利用民族主义巩固自己,但把握不好,民族主义也会挑战国家权威。但在汉语中,似乎“剑”都是双刃的,单刃的“剑”也就是刀。“双刃剑”来自英文的double-edged sword,而英文中的sword统指汉语中的剑和刀。

同样,“民族”和“国家”在不同语言和语境中的意思也很不一样。这就是汉语学者同欧洲国家说不同语言的学者讨论民族和世界主义遇到的问题(中欧论坛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分组讨论)。因此我说,翻译就成了讨论中的“最薄弱环节”(the weakest link),翻译的理解和表达水平有多高,交流就在多高的层次上进行。

民族和国家的含义在西方语境中一般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现代国家相联系,而民族和国家概念对中国人来说则可以兼指古代和现代的民族国家,秦、汉、唐、宋的中国人也被冠以“中华民族”,古代的中国王朝也被混同于领土、主权分明的现代国家。由于没有区分,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和对内的民族关系中,经常顺手拈来许多“自古以来”如何如何的大量“历史依据”,支持自己关于领土和民族统一的声称。

文化民族主义

在民族主义的讨论中,中国学者徐友渔批评了中国的所谓“文化民族主义”和“文化自大”,随后大会上中国多所大学的校长们登台演讲,纷纷为“文化自大”提供了活样板。

徐先生举例说,北京大学的季羡林提出文化有生命周期的说法,认为东方文化,也就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走向没落的时候崛起。他认为中国哲学的本质是“天人合一”,高于西方哲学,因为西方文化主张征服自然。季羡林认为只有东方文化才能拯救人类。(住在城市大规模改建、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的北京,得出天人合一的结论实属不易。)

中国还有经济学者盛洪说,中国时下搞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源于老子的“无为而治”。18世纪苏格兰经济学者、自由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是否读过老子的《道德经》不得而知,但是市场经济源于老子的说法,有点像以前中国发掘汉墓出土了一个古代便器后,就声称抽水马桶来源于中国。据说这件事令一个生产抽水马桶的老牌英国公司很不感冒。

“中国强势文明”

比起自由主义倾向的学者,中国大学的校长们则对中国文化自信得多。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强调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西方更需要了解中国。人大副校长陈雨露还提到中国在全球化的交流中仍然有必要遵循“中体西用”的原则。

陈雨露教授随后在接受采访中用“义”和“利”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中西差别作了高度概括,认为一段时间中国发展过于“重利”,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回归“重义”。他还认为中国在“义”上可以对世界做出贡献,而在“利”上可以向西方借鉴。“义”和“利”似乎成了“中体”和“西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那么中国的核心价值,即中体究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如何体现?这些值得西方学习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所有会议发言和会场外采访并没有为我们提供明确的答案。

中国为一极?

也许文化问题本身就不属于可以量化界定的范畴,所以中国历史学者许纪霖试图回答国粹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却不必做出明确回答。

许纪霖先生在谈到中欧交流的时候抱怨中国的西化受美国影响太多,认为经济和文化上也要多极化,中欧应该加强交流,强调了中国和欧洲各成为文化一极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学者秦晖则对许先生提到美国文化影响过大不以为然,他认为划分欧美文化实际上是个复杂得多的问题,指出文化交流,思想交流本身用中西、中欧这类概念划分很不准确。他说中国人之间的交流,欧洲人之间的交流,比中欧交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