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老大科普一下111型重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28:12
今天冒着帝都的烈日和40℃的高温跑去坦克博物馆,看到这坦克
牌子上说是我国发展过的唯一一种重型坦克,不过我一般在杂志,网上也没怎么看到过对它的介绍
有大大能介绍一下研制的背景以及为什么下马么?今天冒着帝都的烈日和40℃的高温跑去坦克博物馆,看到这坦克
牌子上说是我国发展过的唯一一种重型坦克,不过我一般在杂志,网上也没怎么看到过对它的介绍
有大大能介绍一下研制的背景以及为什么下马么?


我了个去···真是悲剧啊,红叉了···111.jpg修复之···

我了个去···真是悲剧啊,红叉了···111.jpg修复之···


刚才卡了···发重复了不好意思···

刚才卡了···发重复了不好意思···
某一期坦装上有介绍,好像是06年。
这个如果能做出来没准是TG的T10
bigblu 发表于 2010-7-6 22:17


    那您给俺们科普一下啊
没啥可科普的,底盘看着像而已,那种炮塔和武器TG当时根本搞不定,发动机也不行
回复 5# bigblu


    {:3_94:}大大给俺们科普下呗~~~~


不过这底盘到是有可能是TG仅有两种7对负重轮的履带车辆之一

不过这底盘到是有可能是TG仅有两种7对负重轮的履带车辆之一
li_libra 发表于 2010-7-6 21:37


    坦克装甲有科普过,不过内容虽然看过很多遍,但是基本上没啥料,因为原始资料过少
bigblu 发表于 2010-7-6 22:17


    貌似就是按照T10造的,没有炮塔,坦克装甲上面也没说炮塔啥样子,只说了装了122炮,数据也是完全引用苏联的122。
车体也和122差不多,貌似区别仅仅就是这个引流的散热方式吧。。。看来全文,就觉得这个稍微值得记住。
bigblu 发表于 2010-7-6 22:23
另一个是啥?
van318 发表于 2010-7-6 22:45

貌似某型履带式防空导弹发射车底盘,还应用了液气悬挂技术,《坦装》某年某期有过文章介绍
和T10差不多吧
HQ2那个车载版
不知道有人玩过即时战略游戏《the day after》没?2004出的

里面PLA的终极装甲武器就是T-10M(名字忘了)……当初我还以为是游戏制作组YY

当然,毛子的是279工程,还是比PLA狠……
说直观点,就是轮子小又多。。时代的产物吧。。不见得有的了多重。。
有99重么?
铿锵汉子 发表于 2010-7-7 14:40


    反正你一个人是搬不动拉不走!{:jian:}
记得介绍该车的文章说,还真比99重!
sunbamboo124 发表于 2010-7-7 08:23

那玩意苏联也有,但出得比中国早,中国的武器基本都比苏联差一个级别,T34/76苏联85,中国85了,苏联有44,中国59,苏联62。对了游戏中中国的T10,叫T64。
大概2000年那会在网上看到过一篇介绍111的文章,还配了图,后来就见不到了
回复 20# 逆光


    对对对,就是T-64,当时我还在想这个怪里怪气的名字……

   里面还YY了PLA用日制1式战车改的75mm自行火炮,那东西垃圾得很……
sunbamboo124 发表于 2010-7-7 08:23


    那个东西被毛子叫成T64
sunbamboo124 发表于 2010-7-7 17:51


    NOAI啊?确实垃圾~~~~~~~共军的70式很有爱
这个根本就不算坦克研制系列的,估计是哪个大修厂自己鼓捣的玩意。
搜索这篇文章
《欲与天公试比高》,就可以找到相关资料!
很多人没有看过,给详细讲讲
sunbamboo124 发表于 2010-7-7 08:23
是不是那个用闪电战引擎做的YY1962年全球核大战的游戏?
有作弊码吗?
当初在东北被苏联虐的太惨了,删除了{:3_82:}
超过了当时的条件基础,下马是必然的
ICF187 发表于 2010-7-8 11:21


    不会吧,PLA的RPG小组很厉害的,配合上坦克之后伏击效果很好……当然前提是要有合适的地形
TG版的T-10啊
据称这个是为了对抗俄军装甲部队才搞的,但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没搞下去
回复 1# li_libra


    这是什么玩意?


浩劫之后《the day after》是那个闪电战的翻版游戏,话说该公司真是搞笑同一个引擎搞出N个游戏来。

浩劫之后《the day after》是那个闪电战的翻版游戏,话说该公司真是搞笑同一个引擎搞出N个游戏来。
van318 发表于 2010-7-6 22:45


    另一个是红旗-2B的底盘,好像是63水陆坦克的底盘改的

《欲与天公试比高》,

如果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则重型坦克就是陆战之王中的“巨无霸”。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重型坦克尽展风采的战争舞台。交战中,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苏联的KV-1、IS-2(“斯大林”2)重型坦克等,在欧洲战场威风凛凛,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战后,重型坦克也得到适度发展,苏联先后发展了,S-3到IS-8等九种型号的重型坦克;美国也发展了M103等重型坦克。面对强敌重型坦克的严重威胁,我国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擂响了重型坦克研制的战鼓,并试制出我国惟一一辆重型坦克样车。


“你有我有全都有”

自坦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登上战争舞台开始,坦克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把与作战对象的坦克相抗衡作为坦克发展的基本目标。二战中,苏德双方坦克的优势是此消彼长:苏军推出T-34中型坦克,德军就以“黑豹”中型坦克对阵;德军装备“虎”式重型坦克,苏军就立即着手研制和装备性能更优异的IS-2重型坦克相抗衡。坦克发展的这一基本原则,也对刚刚起步不久的我国坦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也把与主要作战对象的坦克相抗衡,作为我国坦克发展的重要目标。套用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就是“你有我有全都有”。
基于这种理念,我国自1958年自行研制和生产出59式中型坦克以后,就把重型坦克的研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当时,解放军总部机关认为,为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与强敌重型坦克相抗衡,“我军除了应装备大量的轻型和中型坦克以外,也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重型坦克,用以对付敌人的坦克兵团或执行其他突击任务”。同时总部机关认为,重型坦克是当时装甲装备体系中的重要配套装备,为完善我军装甲装备结构,重型坦克应当尽早着手研制。
1960年10月19日,国防科工委下达了重型坦克设计任务书,产品代号为WZ111,装甲兵技术部也于1980年1 2月24日对重型坦克发展的有关问题做了补充规定。之后便开始了WZ111重型坦克的研究论证工作。1966年5月,国防科工委重新颁发(WZ111重型坦克设计技术任务书),1964年6月10日,装甲兵科研院也下达了(wz111重型坦克研究任务书(战术技术性能要求)初稿),进一步明确了重型坦克的战术技术指标,同时提出,我国重型坦克要“赶苏超美”,性能要优于苏联的IS-2、T-10M重型坦克和美国的M60坦克。
说起苏联的IS-2和T-10M重型坦克以及美国的M60坦克,许多读者可能耳熟能详。IS-2重型坦克是二战后期苏联为抗衡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而研制的最优秀的重型坦克。该车于1943年研制成功,随后装备部队,生产总量达2 250辆。该车战斗全重达46.25吨,主要武器为1门122毫米坦克炮,弹药基数印发,穿甲弹1000米距离上垂直穿深达160毫米均质钢装甲,完全能够击穿当时德国的“黑豹”中型坦克和“虎”式重型坦克的正面装甲,其战技性能与“虎王”坦克旗鼓相当,而重量却比“虎王”轻了20吨,产量为“虎王”的4倍以上。战场上,IS-2重型坦克则被苏军称为“胜利”坦克,它作为苏军坦克兵的中坚力量,在1944年以后的对德大反攻中,所向披靡,威震敌胆,成为德军装甲部队望而生畏的对手(德军统帅部曾指示德军坦克应避免与其进行正面交战,尽量采取设伏或在有掩蔽物的地形上对其射击),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德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苏军近卫红旗坦克团——利沃夫独立重型坦克团炮长M·A·马相林,创造了单车击毁、击伤敌“虎”式坦克21辆的辉煌战绩。我国于1950年11月和1955年3月分别从苏联购买了两批共82辆IS-2重型坦克,并主要装备坦克师属坦克团、独立坦克团的重型坦克连,每连6辆。1951年11月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第1团重型坦克连的2辆IS-2重型坦克,在朝鲜马良山反击战中,以猛烈的火力支援步兵战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402号车荣立集体二等功。这是我军坦克部队装备的IS-2重型坦克首次参战。
T-10M重型坦克,是苏联于20世纪5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重型坦克,原定名为IS—8重型坦克,20世纪50年代后期苏联实行“非斯大林化”,该坦克被改称为T-10重型坦克。该车战斗全重52吨,乘员4人,装1门55倍口径的122毫米坦克炮,1挺14.5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14.5毫米高射机枪,炮弹基数为30发。装有包括光学测距仪和火炮双向稳定器在内的简易火控系统,采用当时先进的焊接车体,其车首装甲厚度达120毫米,炮塔前装甲厚度达200毫米。该车装1台750马力的VSK型柴油发动机,坦克最大速度42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50千米。研制成功后苏联共生产了8000辆,足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重型坦克。使用这种重型坦克的国家还有埃及、叙利亚、越南和一些“华约”组织的国家。
-

美国于二战后也先后研制了多种重型坦克,如T-29、T-30、T-34重型坦克,以及于1956年研制成功的M1 03重型坦克等。但是,美国于1956年开始研制的战后第二代主战坦克——M60主战坦克的战技性能已经全面超过了M103等重型坦克,导致重型坦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M60主战坦克战斗全重为59吨(比M1 03重型坦克轻6吨多),装1门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该炮是北约标准火炮,其威力是有目共睹的,在有效射程内,使用穿甲弹可击穿455毫米的均质钢装甲,远高于M103重型坦克120毫米线膛坦克炮的威力(发射穿甲弹时,在命中角30度、射击距离为914米的情况下,可击穿221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破甲弹的破甲厚度可达330毫米)。
根据情报部门提供的详细情报,我国科研人员把赶超国外先进重型坦克作为基本目标,展开了我国重型坦克的研制会战。从1963年10月开始,WZ111重型坦克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科研人员以《WZ111重型坦克研究任务书初稿》为依据,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初步方案。同时,承担火炮设计任务的科研单位,也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地研制大口径坦克炮。为早日使我国自行研制的重型坦克驰骋于反侵略的战场,广大科研人员夜以继日,顽强奋战,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科研计划,于1965年试制出1辆试验样车。
WZ111重型16克试验样车装配成功后,科研人员立即着手对样车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试车工作。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样车的结构和性能,解决理论分析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原地启动、30千米行驶等综合性试验,以及发动机辅助系统性能试验,前离合器功用试验,各种路面条件下各档直接分离转向的可能性试验,各种路面条件下高、低速分离转向半径僵及其
变化情况试验,分离转向后车辆恢复直线行驶时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试验,高速直接分离转向时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试验,直驶和越野行驶试验,转动惯量的测定等。通过试验,进一步考核样车所装配的部件性能,并初步考核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及传动和操纵装置的性能,为样车的改进创造有利条件。
WZ111重型坦克试验样车研制成功井进行试车以后,科研人员正准备转入下一阶段攻关时,总部机关和国防工业部门根据主战坦克取代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发展趋势,及时对我国坦克发展规划进行了重大调整,决定不再发展重型坦克,因此,WZ111重型坦克的改进和定型工程就此结束。现在,我国研制的这辆惟一的重型坦克样车停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博物馆(位于北京昌平阳坊镇),成为我国发展重型坦克的历史见证。尽管我国重型坦克的研制无果而终,但是重型坦克的研制工作却为我国研制其他新型坦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粗犷的身躯,彰显出“钢铁霸气”

WZ111重型坦克的外形明显不同于国产其他坦克,倒是与苏联的T-10重型坦克有几分“神似”。从正面看,它那“犁头”式的正面车体装甲和优化的流线型炮塔设计(见二向视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侧面看,该车的履带较之59坦克等明显宽大;主动,2粗大且后置,诱导轮前置但也明显粗大:两侧各为7个小直径的负重轮,另外每侧还有3个托带轮,扭杆弹簧悬挂装置也展露无遗。该车炮塔浑圆粗壮,像一口倒扣的铁锅一样,呈现出优异的防弹流线;火炮身管硕长,尽显钢铁“巨无霸”的冲天豪气。说起豪气,当数咱山东好汉,就让咱们用“山东快书”把这“豪气”车的特色一一道来。
车虽重来马力大,奔跑起来绝不差。在一般人眼中,重型坦克是个钢铁庞然大物,火力虽猛但身躯庞大、笨重,行动不便,德国在二战后期使用的“虎王”重型坦克更是把战斗全重推向了极限。苏联在总结二战经验后认为,重型坦克如果机动性太差,跟不上中型坦克的推进速度,就难以有效协同中型坦克作战,因此,苏联研制的T—10M重型坦克的机动性能相当出色,在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杜纳依”作战中,T—10M重型坦克与T-55坦克、T—62中型坦克等一起风驰电掣般飞奔,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我国在研制重型坦克时,也充分借鉴了苏联T-10M重型坦克注重提高机动性能的经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我国重型坦克的机动性能。一是该车安装了1台在国产B-54发动机基础上研制而成的551千瓦机械增压柴油机(750马力,功率为当时国产坦克发动机之最)。由于动力装置马力强劲,所以,该车虽然重达46吨,但单位功率仍达到了12~12.5千瓦/吨,高于59坦克(10.6千瓦/吨)、69坦克(11.7千瓦/0q)的单位功率水平,接近8 8式主战坦克(13.9千瓦/吨),最大速度也达到了50千米川、时的水平。二是加宽履带,降低单位压力。该车采用宽履带的结构,使其单位压力只有75.1千帕,比59、69坦克的单位压力还小(分别为79.6千帕、80.2千帕)。三是尽可能缩小体积,以便在复杂道路和地形上通行,也便于列车装载。该车采用比较小巧的整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全车体积。样车的车长(炮向前时)为10米多一点(59坦克为9米多一点),车宽为3.3米(59坦克为3.27米)。通过上述努力,该坦克重而不笨、大而不肿,通行能力极佳,凡59坦克能够通行的地段,该车也能畅通无阻,其机动性能接近苏联的T—10M重型坦克。
焊铸结合倾角大,基础防护顶呱呱。该车的底盘部分也很有特色。其车体采用铸造和焊接相结合的结构,而且采用了大倾角的设计,这样能使坦克形成更大的倾角,利于形成穿甲弹眺弹。另外,车体顶甲板由五块装甲板组成,井开有若干窗口,以便于安装发动机等部件和便于对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
底盘上面搭房来,装个“笼屉”兼平台。该车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是车体装甲的两翼向外伸张到履带上部,使履带上方到车体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像扣上了个“笼屉”一样。这样就在尽可能少增力口车重的情况下,扩大了车内空间。而59、69坦克等,车体是四方四正的“箱体”,履带上方到车体垂直装甲之间为翼子板结构,只能用干安放外组油箱、工具箱等部件,没有上面这个“小阁楼”。这种设计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工艺要求也比59坦克高得多。

驾驶员端坐中央,辨方向心明眼亮。该车的驾驶室也与国产坦克有显著区别,目口位于车体前部中央,更有利于驾驶员准确掌握方向。目前,国产坦克中除最新型主战坦克外,驾驶室无一例外地位于车的左前侧。笔者在练习59坦克驾驶时,教练员就反复告诫我们,“你是坐在左侧履带内侧××厘米处,眼向潜望镜正前方看,向左多少多少米、向右多少多少米就是车宽,注意体会”。由于坦克驾驶室向右观察困难,于是驾驶员们就总结了什么潜望镜“框套法”啦(从左潜望镜里能看到的地方就是车宽),什么“车辙法”啦(就是一条履带压着前车开过去后的履带印走,也是最省事的办法),真是五花八门,而驾驶员坐在中间向两边观察就方便多了。
电瓶弹药列两边,车底油箱自动换。在驾驶室的左侧空间安放有电瓶和炮弹,右侧的空间也放置一部分炮弹。该车的中前部为战斗室,顶部安装炮塔。动力传动室位于车体后部,大功率发动机纵向安置。战斗室的底部增设了车底燃油箱,以增大坦克的最大行程。坦克在行驶中,车底的柴油通过一个吸油泵被自动吸入到主燃油箱内。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设计,而目前国产坦克的油箱,大多分为前组、中组和外组,各组油箱之间相互隔绝,一组油箱用完后要人工转换到另一组油箱,挺麻烦的。当然,车底装油箱要求车内空间相对较高。笔者曾钻进车内很高的T—34坦克仔细观察过,发现该车战斗室的地板上虽然放置了不少炮弹箱,但对乘员活动没有任何影响。
大口径炮威力大,穿甲破甲是行家。该车装1门国产的Y174型由地炮改装的122毫米线膛坦克炮,配炮弹32发。该炮是当时国产坦克炮中口径和威力最大的。由千年代久远,该炮的有关技术参数已经难以寻觅,但笔者分析,该炮很大程度上可能借鉴了苏联T—10M重型坦克炮的设计风格,因此,我们通过2004年(坦克装甲车辆)增刊——二十世纪世界重型坦克大全,可以领略一下T—10M重型坦克所装122毫米线膛坦克炮的威力:此炮为55倍口径的122毫米线膛炮,发射穿甲弹时,在1000米距离上可击穿185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发射破甲弹时破甲厚度达300毫米。如果WZ111的火炮达到这样的威力指标,则足以击穿当时大多数
中型坦克的正面装甲,在与苏联T—54/55坦克对垒中,将处于明显的优势。另外,这门坦克炮还装有先进的液压高低机、链式输弹机、单向稳定器、夜视瞄准镜、红外观察仪等先进部件。夜视瞄准镜为主动红外式,通过带电子光学变换器的测距机进行接收,能对1000米以上的目标进行精确的瞄准和测距。
动力装置马力大,废气引射开新花。上期我们曾介绍了用踩传动装置处风扇的方法排除起动电机“顶齿”故障的“窍门”。这个方法现在不灵了,原因是该车采用的是废气引射冷却装置,取消了风扇。

废气引射冷却的墨本原理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形成的压差,将外部的冷空气吸入,对水散热器、机油散热器等进行冷却,尔后热空气随发动机废气一起排出车外。废气引射冷却的最大优势是省去了冷却风扇,简化了传动装置,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的排气噪音。但是,废气引射冷却装置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一来它的体积较大,更占地方;二来造成发动机排气背压增加,排气温度有所升高;三来凡利用废气驱动涡轮增压装置时,废气就不能再用干引射冷却了。由于这些问题,除国产装甲车辆(如63式装甲输送车)采用废气引射冷却外,大部分国产坦克仍然采用风扇冷却的方式。
  操纵装置液压化,驾驶战车不累啦。该车可能是国产坦克中率先采用先进的液压操纵装置的坦克,使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有利于驾驶员长时间驾驶时保持体力。而59坦克的操纵装置为全机械式,驾驶员拉操纵杆的力量达到几十千克,开几个小时下来,有的驾驶员累得连爬出驾驶窗门的力气都没有了。当然,全液压式操纵系统也有结构复杂、成本高、不易维修等不足,战斗中要是液压操纵系统出现故障或战损,战车就别想动了。而机械式操纵装置虽然操纵时费力,但它的结构简单、可靠、易维修,拉杆断了焊上、粘上,甚至用铁丝捆上也能应付一阵子。所以,不少国产坦克采用了机械式操纵装置加液压助力的操纵方式,既能省力又能在液压助力系统损坏时不影响操纵。

特殊防护真不少,地雷也能探到了。该坦克密封性能良好,不仅装有自动灭火装置,还装有“三防”报警装置,能够在核生化条件下遂行机动作战任务,这在当时的坦克中还是相当先进的。另外,该坦克还装有地雷探测仪表,以探测对坦克构成极大威胁的地雷。据笔者所知,该车可能是国产坦克中首款装有探雷装置的战车。由于年代久远,该车所装的地雷探测装置的性能如何已难以考证了,但从目前国内外车载式远程探雷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该车所装的探雷仪表的作用距离和发现率的指标可能不会太高,但无论如何,在坦克上装地雷探测装置的思路还是相当新颖的。

-
看负重轮有KV的味道
有探雷装置!?{:yi:}
回复 28# ICF187


    在选单中输入:
BUBBLES =密技开启
IAMZEUS =无敌
FULLMONTY =选关
TITSOOT = text only ???
JIMBEAM = text only ???
LUMBERJACK = text only ???
编辑 Enemies.txt in ..\forsaken\data 然后设置'Shield 0' 敌人只要攻击一次就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