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毛子的电子技术到底是啥水平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56:22
行家能看出些门道吗?27_08_2009%209-57-35_0016.jpg27_08_2009%2010-17-19_0018.jpg行家能看出些门道吗?27_08_2009%209-57-35_0016.jpg27_08_2009%2010-17-19_0018.jpg
继续:DSC01445.jpgDSC01446.jpgDSC01660.jpg
IMG_3757.jpgIMG_3759.jpgIMG_3762.jpg
继续:IMG_3763.jpgIMG_3764.jpgIMG_3767.jpg
继续:IMG_3768.jpgIMG_3769.jpg


能做到原料,电子器件,系统设计集成,测试认证,全套的东西。

不过看起来不够精细,不够科幻倒是真的.

没有MD的养眼

同时感觉毛子的市场意识比较缺乏, 网站做的很差,宣传材料也做的粗糙。

即使像NT-MDT这样的在全世界卖SPM,STM设备的网站也和西方的网站做的有差距

能做到原料,电子器件,系统设计集成,测试认证,全套的东西。

不过看起来不够精细,不够科幻倒是真的.

没有MD的养眼

同时感觉毛子的市场意识比较缺乏, 网站做的很差,宣传材料也做的粗糙。

即使像NT-MDT这样的在全世界卖SPM,STM设备的网站也和西方的网站做的有差距
我靠,远远高于TB,毛子电子技术不如TB这股歪风可以停了。
TB有钱人家阿, 花钱买了那么多高级设备。不管是公司还是顶尖大学都买得是科幻级的设备。

很容易让人把购买的设备和设备武装起来的工厂=TG的高电子技术水平。

毛子4寸,6寸,设备工艺,设计,测试都是自己的。
看前2张图,毛子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做得还不错,起码外观上看起来是可以的,GaAs也是目前比较通用的材料

空空导弹引导头没有对比,不懂,不过后端元件仓那一块似乎比MD的大一截?

光学器件只看外观对比不出什么东西

后面4楼那个AESA就是完全骗钱的了...
还有几张DSC01486.jpgDSC01489.jpgDSC01490.jpg
JSTCVW09CD 发表于 2009-8-29 11:28

去年毛子还卖了AMD(实际上是IBM)的130nm SOI整套设备

应该说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毛子的半导体水平

130nm SOI这种神器,至少现在还是对TB国禁止出口的
pzgr43 发表于 2009-8-29 11:46

好像2007年引进的意法半导体的180nm工艺,在2007年12月投产了。 现在准备跳过130nm,直接往90nm赶,据说工厂的研发中心,居然在2年时间不到就在测试自己设计的RAM芯片了! 感觉毛子真是快。

是买AMD德累斯顿的那个FAB的设备吧?
TB跟毛子比,就成了阿三了


看看毛子自主做的个人计算机系统。体积比较夸张了点。

主频有点低:150MHZ, 内存:256-1G,操作系统是自己的

看看毛子自主做的个人计算机系统。体积比较夸张了点。

主频有点低:150MHZ, 内存:256-1G,操作系统是自己的
500MZH, 1G系统内存的地主机
使用中的计算机系统

主要一下几个方面:

国家战略防御系统;

高数据处理系统,包括系统的连续运行,实时工作;

供企业和机构使用的科学和工业计算机
TB鄙视毛子的时代还远着呢。
大连的intel厂不是用的65nm的吗...
虽然不是中国的,好歹是在国内
台湾的台积电现在已经量产40nm了
明年上28nm
名义上也算是中国的....
还有个中芯国际...上65nm了....不知道算是哪国的
renshiming 发表于 2009-8-29 14:23

这些fab所使用的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跟中国大陆没有任何关系
俄罗斯联邦三大半导体制造商之一、国有企业Rusnano(俄罗斯纳米技术集团)正与AMD进行商谈,以求展开合资,不过交易细节仍不明朗。

Rusnano的一位高管在接受该国报纸《RBC Daily》采访时称,Rusnano已经准备拿出最多5亿美元与AMD合资建立芯片制造厂,利用65nm工艺技术生产智能手机用微处理器。
从电子管时代到现在,土鳖国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时期超越过毛子。
甚至在以前,土鳖国从电子科普书籍到高校教科书都TMD是全盘抄袭克隆毛子的。
tgn 发表于 2009-8-29 19:48

5亿美元少了点吧
前面加个1还差不多
pzgr43 发表于 2009-8-29 15:45

毛子使用的设备和技术都是毛子国的?

个人认为中国的军工企业在最近这么多年的技术革新里面,进口设备的大量使用是不能忽视的,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取得的国外设备。机器就是设备制造设备,在不同的设备基础上的制造工艺,才是进步的根基。

还有那位鼓吹130NM 【神器】 的兄弟,去问问TB过的国有/民营半导体厂,谁还对这破技术有兴趣。。。实在是无语了。。。这年头还130nm。。。

中国的技术距离独立自主和超越俄罗斯尚有时日,但是大家这么妄自菲薄,满口伪装得恨铁不成钢的话,不才听的是浑身鸡皮疙瘩。
现在设备都买欧美日的,看不出真正的水平,所以更应该关注软件方面。貌似目前NIIP的AESA上的T/R模块和内部的MMIC是靠引进日本的生产设备造的,TG的生产设备是哪里的?

现在设备都买欧美日的,看不出真正的水平,所以更应该关注软件方面。貌似目前NIIP的AESA上的T/R模块和内部的MMIC是靠引进日本的生产设备造的,TG的生产设备是哪里的?
SSJ100 发表于 2009-8-30 09:58


好像是在梁赞仪器公司产的吧。

原来是引进设备造的,现在估计难说了。

老毛子对独立性有偏执狂倾向的。 希望整个体系独立的,开始引进设备技术,学习,然后整个垂直体系独立。

就像领导人的选机一样,SSJ-100不行,只有90%以上自主生产的安148捡便宜。
米-38也面临一样的问题,采用普惠发动机,国防部就不干了,只有研发量产VK-2500来顶上。
现在设备都买欧美日的,看不出真正的水平,所以更应该关注软件方面。貌似目前NIIP的AESA上的T/R模块和内部的MMIC是靠引进日本的生产设备造的,TG的生产设备是哪里的?
SSJ100 发表于 2009-8-30 09:58


好像是在梁赞仪器公司产的吧。

原来是引进设备造的,现在估计难说了。

老毛子对独立性有偏执狂倾向的。 希望整个体系独立的,开始引进设备技术,学习,然后整个垂直体系独立。

就像领导人的选机一样,SSJ-100不行,只有90%以上自主生产的安148捡便宜。
米-38也面临一样的问题,采用普惠发动机,国防部就不干了,只有研发量产VK-2500来顶上。
不过是一些半成品而已,离正式装备还早着呢。

如果把中国在研的也拿出来展示,估计也很吓人。

在当今时代,元器件、设备是进口的,没什么稀奇,不管是毛子还是中国,都离不开世界。
26# temp4444
最前端的元器件和生产设备的自给率应该是判断电子强国的最重要的标准,如果离开了其他国家,美帝照样能够生产出性能丝毫不差的AESA,而TG和毛子就明显不行了!
貌似当今世界只有两个拥有完全独立电子工业体系的国家:毛子和MD。

离开了其他国家毛子也能搞出。

消费类电子,毛子就算了。
中国人智商不如鹅毛,这是统计学的结果,不服不行~
差距还是要看到,几十年的沉淀,不是说没就没的
好像比以前精细多了。
pzgr43 发表于 2009-8-29 15:45

我记得现在中芯有条65纳米的线就是大陆的,大陆这方面设备商还不止一家,好几家。中芯现在又45纳米了。




(新闻联播7月6日播出):国家11个科技重大专项目前进入加速推进期,将带动我国工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65纳米,这是相当于人头发丝千分之一的精度,这样的精度对于芯片来说,意味着可以在指甲盖大小的范围里,集成几千万,甚至是几亿个晶体管,这样,我们做出的电子产品性能就会更好。如今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65纳米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已经进入生产线考核验证。

    而这,也成为我国电子企业的“软肋”,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话语权”。据统计,我国每年进口集成电路产品超过一千亿美元。“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科技重大专项正是剑指集成电路制造的薄弱环节



近日,由微电子所作为合作单位之一承担完成的“90纳米—65纳米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大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获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微电子所徐秋霞研究员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也荣获该奖项 。

      
    国家863项目“90纳米—65纳米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大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由北京大学、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清华大学6家单位合作完成。成功开发了90nm大生产核心技术,包括微细加工、Co硅化物浅结、Cu互联/低K、器件模型、光刻模型和版图的可制造性、可靠性分析和评测等技术,并成功地用于12英寸大生产中,建立了开放式的90nmCMOS大生产关键工艺技术平台,使我国成为掌握当前国际最先进集成电路大生产工艺制造技术的少数国家和地区之一,为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专用设备和材料技术的研发,提供了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平台,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曾获200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
    微电子所徐秋霞研究员作为该课题主要完成人之一,圆满完成了该课题中的子课题“70纳米CMOS关键技术及器件研究”的任务,她和她的科研团队在65纳米及以下技术代若干关键技术和新结构器件研发方面(如非平面体硅CMOS FinFET 新器件结构及其集成技术、凹槽平面双栅MOS器件新结构及其制备、叠层栅介质/金属栅工艺及其集成技术)取得多项创新成果,获发明专利授权5项,在《IEEE TED》、《半导体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篇,国际会议发表论文6篇



海微高精密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正承担着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100nmArF准分子激光步进扫描投影光刻机”分系统的研制任务。据悉,目前国产 100nm光刻机已进入系统整装阶段,2006年就是中国首台100nm光刻机样机正式亮相之年,上海微高总经理程建瑞表示,这将意味着中国光刻设备技术由“十五”始时落后6代缩小至“十五”末时的3代,到“十一五”结束时,我们的目标是技术上与国际水平相差1代至0.5代。

  我们把将掩模图形转印到涂有光刻胶的衬底晶片上的设备称为光刻机,半导体制造技术之所以能飞速发展,光刻技术的支撑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而放眼中国各大生产线上,全是进口光刻机,所以把研制国产光刻机上升到使命层面也不为过。

  光刻设备的更新换代很快,而其研发周期却很长。因为,光刻机是一个多种复杂技术的集成,而对准和曝光又是光刻工艺中最关键的工序,可在中国着手研制 100nm光刻机时,这两项技术指标却是空白。然而,国际上三大知名光刻机制造商——ASML、Nikon、Canon分辨率为100nm的193nm ArF准分子激光分步扫描投影光刻机却早已在市场销售。所以,程建瑞也不否认,国产100nm光刻机的“敲门砖”效应。由此也看出,做国产光刻机,使命感、紧迫感、勇敢,三者一个都不能少。

  就使命感而言,程建瑞表示,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100nmArF 准分子激光步进扫描投影光刻机”,是以高端光刻设备的总体设计技术、集成技术和关键单元技术为主攻目标,是我国微电子产业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形成光刻设备高端产品技术平台,发展我国自主产权的光刻设备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技术的空白还在其次,国际市场的技术封锁以及大量不确定因素更是难以掌控。程建瑞表示,100nm所用的关键器件、材料国内根本就没有,只能到国际市场去采购,“比如当初100nm的光刻胶,你出再高的价钱,人家就是不理你。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国际市场采购渠道都已基本打通了。”

  国产100nm光刻机目前已申请了40多项专利,计划申请100来项。程建瑞认为,选择100nm切入应该是个正确的技术决策,因为其研制方法不仅对 100nm光刻机适用,大部分还可以移植到65nm-45nm-32nm甚至22nm节点技术相关的设备开发、器件设计和工艺研究。而最重要的是,通过对 100nm光刻机分系统设计和总体设计集成技术的研发,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光刻机技术人才。

  据程建瑞介绍,100nm光刻机研制项目基础技术人员,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5所光刻机业务全部班底加上部分成都光电人员构成,而目前300多人组成的研发队伍完全是公司自我培养成才的。程建瑞说,“国内根本找不到光刻机现成人才,在公司陆续招募来的员工中,只有极少数曾操作过光刻机。”

  成立于2003年6月的上海微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5所和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的合资企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提供光刻机和其它晶圆制造前道设备的研制、销售、安装、翻新、备件耗材及技术咨询成套解决方案的公司。

  上海微高现由45所控股,从1970年开始跟踪、研制光刻机的45所,至今已研制出三代产品。2001年初,45所成功翻新的第一台二手光刻机卖给了北大微电子所。而微高目前经营的二手光刻机翻新业务,就是由45所原班人马构成。据程建瑞介绍,上海微高目前可同时翻新10台光刻机和若干其它黄光区设备、测试设备等,并具备8英寸、0.1μm以上的试验工艺条件。程建瑞表示,上海微高在二手设备市场还会加大开拓力度。“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还很大,公司也需要有经营收入。另一方面,经营二手设备业务也是为自主研制的高端光刻机将来实现商业化运作积累经验、培养人才。”

  也许国产首台100nm光刻机样机很快就会出来,但它毕竟还不是产品。而要达到商用水平的诸多要素——配套加工、可靠的生产工艺、大生产线应用等目前都无从谈起。但若由此推断,国产高端光刻机永无出头之日,恐怕也是有失公允的。据悉,2005年ASML在中国申请了100多项技术专利,而在中国 100nm光刻机研制未获实质性进展前,ASML在中国似乎并不在意此项业务的开展。
推动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还是要靠市场的。购买力不足的话,发展自认会出现问题。
美国在电子领域最终能赢毛子,根本上还是因为其巨大的民用市场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土鳖现在国内那么多电子厂、芯片厂,自然会催生设备商的发展。
RT,重点是航电架构,主计算机,器件和芯片的自给率。和目前TG正在试验中的10B相比如何?会不会还不如啊?

我靠,远远高于TB,毛子电子技术不如TB这股歪风可以停了。
用户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29 11:17

自个儿玩得真欢
这是第几个马甲了?
我靠,远远高于TB,毛子电子技术不如TB这股歪风可以停了。
用户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29 11:17

自个儿玩得真欢
这是第几个马甲了?
随便说说:

根据Su-35的记载中央计算机来推,估计T-50机载中央计算机不会比F-22A的差。

根据毛子特点,电子器件和芯片一般都是自给的吧。

10B和T-50有代差的,不具可比性的吧。

大家讨论,讨论。
电子器件和芯片一般都是自给的吧
............
这笑话太冷了,换一个吧。
和10B没得比,单看这个KC被刷白

推动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还是要靠市场的。购买力不足的话,发展自认会出现问题。
美国在电子领域最终能赢毛子,根本上还是因为其巨大的民用市场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土鳖现在国内那么多电子厂、芯片厂,自然会催生设 ...
英国病人 发表于 2009-8-30 13:10


这个倒是真的。

没有消费市场的推动,靠国防军工市场维系成本太高了。研究和生产机构自持力太差。

一旦失去了国家的大额拨款, 一下子就垮了。

这个毛子就是个典型。

下面是一个实例:

80年代中后期:

毛子推出Elbrus-3多处理器超级计算机系统。当时是超过同时期美国推出CRAY-YMP的速度的两倍。

现在,苏联解体后,失去国家支持, 几乎停止了10年,科研全部中断或者维持困难, 人员流失。

到现在都一蹶不振。

Elbrus-3
Multi-processor computing complex, 16 processors, operation speed is two times higher than CRAY-YMP. It was produced but was not commercialized.

Cray Y-MP

The Cray Y-MP was a supercomputer sold by Cray Research from 1988, and the successor to the company's X-MP. The Y-MP retained software compatibility with the X-MP, but extended the address registers from 24 to 32 bits. High-density VLSI ECL technology was used and a new liquid cooling system was devised. The Y-MP ran the Cray UNICOS operating system.

The Y-MP could be equipped with two, four or eight vector processors, with two functional units each and a clock cycle time of 6 ns (167 MHz). Peak performance was thus 333 megaflops per processor. Main memory comprised 128, 256 or 512 MB of SRAM.
推动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还是要靠市场的。购买力不足的话,发展自认会出现问题。
美国在电子领域最终能赢毛子,根本上还是因为其巨大的民用市场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土鳖现在国内那么多电子厂、芯片厂,自然会催生设 ...
英国病人 发表于 2009-8-30 13:10


这个倒是真的。

没有消费市场的推动,靠国防军工市场维系成本太高了。研究和生产机构自持力太差。

一旦失去了国家的大额拨款, 一下子就垮了。

这个毛子就是个典型。

下面是一个实例:

80年代中后期:

毛子推出Elbrus-3多处理器超级计算机系统。当时是超过同时期美国推出CRAY-YMP的速度的两倍。

现在,苏联解体后,失去国家支持, 几乎停止了10年,科研全部中断或者维持困难, 人员流失。

到现在都一蹶不振。

Elbrus-3
Multi-processor computing complex, 16 processors, operation speed is two times higher than CRAY-YMP. It was produced but was not commercialized.

Cray Y-MP

The Cray Y-MP was a supercomputer sold by Cray Research from 1988, and the successor to the company's X-MP. The Y-MP retained software compatibility with the X-MP, but extended the address registers from 24 to 32 bits. High-density VLSI ECL technology was used and a new liquid cooling system was devised. The Y-MP ran the Cray UNICOS operating system.

The Y-MP could be equipped with two, four or eight vector processors, with two functional units each and a clock cycle time of 6 ns (167 MHz). Peak performance was thus 333 megaflops per processor. Main memory comprised 128, 256 or 512 MB of SRAM.
有谁知道梁赞厂的SOLO-21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