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扑翼机是否值得TG去发展,喷水者勿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55:48


来看一条老新闻:
[英国《飞行国际》网站2006年8月31日报道] 2006年7月8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航宇研究院(UTIAS,官方网站http://www.utias.utoronto.ca/site4.aspx)首次成功地实现了有人驾驶扑翼机(Ornithopter)的离地并维持飞行。该学院从20世纪90年代初即开始探索有人驾驶扑翼机概念,并进行过1:4缩比概念验证模型的试飞工作,1999年即进行了全尺寸验证机以扑翼状态进行地面滑行试验。
这架试飞的扑翼机编号为C-GPTR,在7月8日进行了3次滑跑试验,并在最后一次滑跑过程中实现了离地起飞并维持。当该机达到大约80千米/小时的滑行速度时,试飞员将油门杆推到最大位置,此时扑翼频率为1赫兹,机体成功离开了跑道,并以约89千米/小时的速度、在距离地面大约1米的高度向前平飞了10秒,总飞行距离330米。不过,在试飞员收回油门降落时,该机的左侧机翼触及了跑道,飞机机头着地并发生旋转,而前起落架则折断。试飞员收油门降落的原因是他以为机翼遭遇的撞击,事后发现是左侧机翼的后缘发生了扭折,这被认为是飞行载荷和扑翼载荷耦合作用的结果。该机这次试飞中总留空时间为14秒。

这架扑翼验证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350千克,但研究小组估计在飞起来之前只能产生270千克的升力。现在,研究人员们正在寻求资金来制造一副为实际飞机重量优化的新机翼。若未能获得资金,则这架试飞机将被修复并送给多伦多航宇博物馆收藏。(中国航空信息中心 张洋)

传送门:http://news.163.com/06/0905/11/2Q8KQ2950001123L.html
网易的
扑翼机好处很多,最主要的是可以实现垂直起降,并且升力比效率很高,比目前的垂直起降要高很多,大约在2倍以上,如果是小型无人机的话,最大的影响就是滞空时间长很多,对于侦查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目前欧美开展的研究比较多,但大多都是纯粹机械性的仿制(仿生学应用)。缺少独创性的东西,国内开展的研究也有,和国外研究项目比较相似,国家层面的研究较少,目前比较详尽的资料有一些,大多是科技项目的研究,只有模型,没有进行可靠的实验。
见过一篇文章,个人感觉可能是国内比较有思路的实验,也发给大家看看。
http://blog.ifeng.com/article/711872.html
这个是福州一位爱好者自己做的
此外还有篇报道,是国家级科技竞赛最高奖,南航的,胡玲心,研究生,TG党员,开过事迹报告会,被温总接见过
http://www.eol.cn/xiao_yuan_te_k ... 070329_225387.shtml


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不知道TG会不会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必要的投入,貌似现在MD已经有扑翼机的技术运用了,当然,运用主要是用在小型侦察机方面

来看一条老新闻:
[英国《飞行国际》网站2006年8月31日报道] 2006年7月8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航宇研究院(UTIAS,官方网站http://www.utias.utoronto.ca/site4.aspx)首次成功地实现了有人驾驶扑翼机(Ornithopter)的离地并维持飞行。该学院从20世纪90年代初即开始探索有人驾驶扑翼机概念,并进行过1:4缩比概念验证模型的试飞工作,1999年即进行了全尺寸验证机以扑翼状态进行地面滑行试验。
这架试飞的扑翼机编号为C-GPTR,在7月8日进行了3次滑跑试验,并在最后一次滑跑过程中实现了离地起飞并维持。当该机达到大约80千米/小时的滑行速度时,试飞员将油门杆推到最大位置,此时扑翼频率为1赫兹,机体成功离开了跑道,并以约89千米/小时的速度、在距离地面大约1米的高度向前平飞了10秒,总飞行距离330米。不过,在试飞员收回油门降落时,该机的左侧机翼触及了跑道,飞机机头着地并发生旋转,而前起落架则折断。试飞员收油门降落的原因是他以为机翼遭遇的撞击,事后发现是左侧机翼的后缘发生了扭折,这被认为是飞行载荷和扑翼载荷耦合作用的结果。该机这次试飞中总留空时间为14秒。

这架扑翼验证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350千克,但研究小组估计在飞起来之前只能产生270千克的升力。现在,研究人员们正在寻求资金来制造一副为实际飞机重量优化的新机翼。若未能获得资金,则这架试飞机将被修复并送给多伦多航宇博物馆收藏。(中国航空信息中心 张洋)

传送门:http://news.163.com/06/0905/11/2Q8KQ2950001123L.html
网易的
扑翼机好处很多,最主要的是可以实现垂直起降,并且升力比效率很高,比目前的垂直起降要高很多,大约在2倍以上,如果是小型无人机的话,最大的影响就是滞空时间长很多,对于侦查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目前欧美开展的研究比较多,但大多都是纯粹机械性的仿制(仿生学应用)。缺少独创性的东西,国内开展的研究也有,和国外研究项目比较相似,国家层面的研究较少,目前比较详尽的资料有一些,大多是科技项目的研究,只有模型,没有进行可靠的实验。
见过一篇文章,个人感觉可能是国内比较有思路的实验,也发给大家看看。
http://blog.ifeng.com/article/711872.html
这个是福州一位爱好者自己做的
此外还有篇报道,是国家级科技竞赛最高奖,南航的,胡玲心,研究生,TG党员,开过事迹报告会,被温总接见过
http://www.eol.cn/xiao_yuan_te_k ... 070329_225387.shtml


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不知道TG会不会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必要的投入,貌似现在MD已经有扑翼机的技术运用了,当然,运用主要是用在小型侦察机方面
柔性扑翼微型飞行器升力和推力机理的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
http://www.cqvip.com/QK/91591X/2007011/25905186.html
没号,进不去,看不了


老米的研究,主要是机翼方面的,里面有一些试飞视频
http://www.tech-domain.com/thread-8358-1-1.html

老米的研究,主要是机翼方面的,里面有一些试飞视频
http://www.tech-domain.com/thread-8358-1-1.html
老米的研究:--"化学肌肉"扑翼机
http://www.cetin.net.cn/cetin2/s ... =1&docno=200178
某些 无人机 可以
越小的无人机越有搞头。大的就算了。
小时候玩过一个鸽子样子的航模,是扑翼的
老米的研究: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1cd7e0100ee4z.html
据说很快要走向战场
南航不是搞过吗
回复 10# 歼击机07


    貌似没后续研究,而MD的要上战场了
LZ给的连接卡巴报警……
回复 12# aeondxf


    悲剧啊,我用诺顿就没事,呵呵
扑翼机怎么说呢……5公斤的能造出来,但是500公斤的就不行。
你看鸟类也一样,小的鸟类机动性很好,纯靠体力就能飞,但大型的鸟类都依赖热气流滑翔的。

所以适用性很有限,而且已经小到了没法载有意义的装备,了不起一个摄像头什么的,有多大意义呢?
扑翼应该就是仿生的设计吧,模仿鸟类的飞行方式,但是个人认为这个东西很难搞得很大,而且气动估计更是复杂的要死,能飞就不错了
aeondxf 发表于 2010-1-25 19:48


    整的搜狗浏览器整晚的报毒,你什么浏览器?
世界上就没有一种能扑翼飞行的体重超过15公斤的鸟。
什么鸟能高亚音速或者超音速?
回复 18# 仪表等级
这个是材料的限制,肌肉和骨骼的强度和耐热性不够
回复 10# 歼击机07


    胡铃心
适合而且只适合微型飞行器(MAV)
另外,还有水下潜航器
公园就有橡皮筋动力的扑翼机,扇得扑拉扑拉的。
diamond_1 发表于 2010-1-26 10:27


    扑翼的飞行原理本质就决定了,不可能超音速。不是材料的原因。
当无人机的话还可以,大的就算了,造出来也没啥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