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变脸标志中国媒体突围 时代挤压下华丽转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18:24
    央视变脸标志中国媒体突围 时代挤压下华丽转身

2009年07月10日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7月1日,《新闻联播》并没有像媒体猜测的那样发生变化,这让央视改革变得更加神秘。



  在时代的挤压下,中国媒体正在或者即将完成各自的华丽转身,虽自成一体却也默契十足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梅菊、陈雪莲发自北京 7月1日傍晚,中国传媒大学的谈敏和宿舍姐妹齐刷刷坐在食堂电视机前,等着看《新闻联播》。可是,当李修平和王宁依然西装笔挺地出现在镜头中时,几个女孩失望了,“哪有变?”
  从6月份开始,关于央视正在或即将进行改革的消息便见诸媒体,据说《新闻联播》会是力度最大的部分,其他主要新闻节目和评论均有动作,改版涉及到各个频道……而梁建增一句“从上到下,只做不说”更是为这次大改增添了神秘色彩。

  央视到底改不改?如何改?这一问题的答案如此多元,以至于对其充满热情的,绝不止谈敏和她的同学们,事实上,无论是改革本身还是背后隐喻,央视变脸引爆的,都是这个夏天最具消暑价值的话题。
  “电视的没落才刚刚开始”
  在《新闻联播》的历史上,王宏民曾因穿中山装出镜而被境外媒体解读为“中国形势要变”。但在信息渠道愈发多样的今天,那些外媒记者已经不再依靠这半小时来窥探整个中国社会的阴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北京首席记者吉米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央视尝试改变是很正常的事情。“在中国每天都有很多新鲜事情发生,这不是我所主要关注的窗口。”
  7月3日,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皮特在博客上说:我几乎可以一整天待在Twitter上,因为只要有任何新闻,这里都会实时出现,甚至是第一时间出现。即使偶尔到新闻网站上看一眼,我会很快回到这里。
  很显然,互联网已经成为外媒记者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而事实上,也正是互联网的来势汹汹,成为此次央视变革的动力之一。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所指出的:“当手机、互联网等私媒体迅速侵袭生活的角落,传统媒体存在的需要势必趋弱。广播与报纸已经在电视与互联网的冲击中找到定位恢复元气,而电视的没落现在才刚刚开始。”
  “中国电视没有真正的新闻”
  7月7日这天,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陈汉元从书柜里翻出一张尘封了30年的录影带,“你很幸运,除了我和老伴,你是30年后第一个看到它的人。”73岁的陈汉元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1980年,陈汉元是中央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受命采访来华访问的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和法国总统德斯坦,录影带里,他问法国总统德斯坦:总统先生,您对法国青年们的愿望了解多少?问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回家乡视察为什么还要自己掏钱买飞机票?
  如果回头打量1980年的中国,就会发现,这两个问题绝不简单——这一年,中国待业青年数量激增,无数人陷入迷茫,一封潘晓来信《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就引发全国青年关于人生的大讨论,而在当时的法国,年轻人因精神导师萨特的离世而陷入悲伤;同时,1980年的中国面临着腐败的不断滋生……30年过去了,能这样提问的记者却仍少之又少。
  “怎么改?朝哪个方向改?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新闻。”陈汉元这样说。事实上,他提出的是中国电视至今无法解答的问题——“新闻联播30分钟,老百姓爱看的也许就是最后的3分钟。中国电视恐怕没有真正的新闻。”
  “有条件的人就看凤凰卫视了。”陈汉元家里的电视几乎一天到晚锁定凤凰卫视资讯台。“央视改革,一定要研究凤凰卫视。”
  有趣的是,在很多专家看来,央视此次改革与凤凰卫视落户内地带来的冲击脱不了干系。同时有媒体报道称,这次央视改革,可能要设立《总编辑在线》,邀请凤凰卫视曹景行加盟并推出评论员制度等等,其对于凤凰卫视运作模式的借鉴十分明显。
  每一次改革都呼应时代
  央视播出史上,如果说80年代陈汉元发起的“正点播出”称得上第一次变革。那么90年代,主持人方静所经历的语态转变则是一次超越式跨步。
  1984年之前,中国电视节目的播出从来没有规律可循。正是陈汉元提出,每个周日8点必须准时播出《话说长江》——正点播出的制度由此而来,这一制度随之带动更深层次的变化:陈铎等第一代电视主持人诞生;电视节目的栏目化和规格化也从此起步。
  1992年,海外中心作为改革的新产物刚刚成立,那时初入央视的方静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这里第一个以长发形象出镜的主持人。两年后,方静开始首播《中国新闻》。录样带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制片主任说:“方静,咱们没有长头发的主持人,你得剪短。”方静说:“可是,我留短发实在不好看啊……”于是,紧急请示台长杨伟光。后来,杨伟光回复,央视从来没有规定不可以长发出镜。于是,方静顶着一头长发出现在荧屏上,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播报历史上的第一次……
  “央视的变革离不开中国的大环境,更是当下时代的需求。”80年代的陈汉元,90年代的方静,再到2009年可能以曹景行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评论员,这是央视51年中的3次变轨。变脸,意味着可以改进,意味着中国新闻界最传统的部分终于直面“西强我弱”的现实,并努力以国际媒体为标杆做出改变,这本身是一种勇气。
  期待怎样的电视新闻
  在美国留学的几年,方静几乎全方位地了解了国外电视的运作模式与播出理念。“与西方电视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可为空间,我希望看到的,是能全面、真实而客观地反映中国的电视新闻。”方静说。
  而在陈汉元看来,凤凰卫视吸引自己的最大原因在于,它完全遵从时效与新闻价值,这也是央视需要改革的第一点。“某某领导人的随同同机到达,这有什么好说的?不同机到达才是新闻呢?还有‘做出积极的贡献’,贡献还有消极的吗?”白岩松面对媒体曾提出“流畅的废话”一说,与陈汉元的举例不谋而合。
  “改革之后的新闻报道应该允许多元观点的讨论,最重要的是要让舆论对政权起到监督作用,这是新闻改革的核心。”陈汉元向《国际先驱导报》所描述的,恐怕不仅仅是个人心目中理想的电视新闻。
  善弈者谋势,在这场以改变自身而企图于新闻激战中站稳脚跟的变革潮流中,央视并不孤独。从全球沸腾的大环境到集体沉默的暴风眼,从央视低调变脸到地方台纷纷跟进,从《人民日报》扩版、新华社开通电视新闻线路并进军开心网,到“中国之声”改版。这个夏天,不仅仅是央视,也不仅仅是中央媒体,整个中国媒体都在挤压下谋求突围,他们正在或者即将完成各自的华丽转身,虽自成一体却也默契十足。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07-10/1769376.shtml
    央视变脸标志中国媒体突围 时代挤压下华丽转身

2009年07月10日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7月1日,《新闻联播》并没有像媒体猜测的那样发生变化,这让央视改革变得更加神秘。



  在时代的挤压下,中国媒体正在或者即将完成各自的华丽转身,虽自成一体却也默契十足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梅菊、陈雪莲发自北京 7月1日傍晚,中国传媒大学的谈敏和宿舍姐妹齐刷刷坐在食堂电视机前,等着看《新闻联播》。可是,当李修平和王宁依然西装笔挺地出现在镜头中时,几个女孩失望了,“哪有变?”
  从6月份开始,关于央视正在或即将进行改革的消息便见诸媒体,据说《新闻联播》会是力度最大的部分,其他主要新闻节目和评论均有动作,改版涉及到各个频道……而梁建增一句“从上到下,只做不说”更是为这次大改增添了神秘色彩。
  央视到底改不改?如何改?这一问题的答案如此多元,以至于对其充满热情的,绝不止谈敏和她的同学们,事实上,无论是改革本身还是背后隐喻,央视变脸引爆的,都是这个夏天最具消暑价值的话题。
  “电视的没落才刚刚开始”
  在《新闻联播》的历史上,王宏民曾因穿中山装出镜而被境外媒体解读为“中国形势要变”。但在信息渠道愈发多样的今天,那些外媒记者已经不再依靠这半小时来窥探整个中国社会的阴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北京首席记者吉米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央视尝试改变是很正常的事情。“在中国每天都有很多新鲜事情发生,这不是我所主要关注的窗口。”
  7月3日,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皮特在博客上说:我几乎可以一整天待在Twitter上,因为只要有任何新闻,这里都会实时出现,甚至是第一时间出现。即使偶尔到新闻网站上看一眼,我会很快回到这里。
  很显然,互联网已经成为外媒记者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而事实上,也正是互联网的来势汹汹,成为此次央视变革的动力之一。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所指出的:“当手机、互联网等私媒体迅速侵袭生活的角落,传统媒体存在的需要势必趋弱。广播与报纸已经在电视与互联网的冲击中找到定位恢复元气,而电视的没落现在才刚刚开始。”
  “中国电视没有真正的新闻”
  7月7日这天,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陈汉元从书柜里翻出一张尘封了30年的录影带,“你很幸运,除了我和老伴,你是30年后第一个看到它的人。”73岁的陈汉元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1980年,陈汉元是中央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受命采访来华访问的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和法国总统德斯坦,录影带里,他问法国总统德斯坦:总统先生,您对法国青年们的愿望了解多少?问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回家乡视察为什么还要自己掏钱买飞机票?
  如果回头打量1980年的中国,就会发现,这两个问题绝不简单——这一年,中国待业青年数量激增,无数人陷入迷茫,一封潘晓来信《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就引发全国青年关于人生的大讨论,而在当时的法国,年轻人因精神导师萨特的离世而陷入悲伤;同时,1980年的中国面临着腐败的不断滋生……30年过去了,能这样提问的记者却仍少之又少。
  “怎么改?朝哪个方向改?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新闻。”陈汉元这样说。事实上,他提出的是中国电视至今无法解答的问题——“新闻联播30分钟,老百姓爱看的也许就是最后的3分钟。中国电视恐怕没有真正的新闻。”
  “有条件的人就看凤凰卫视了。”陈汉元家里的电视几乎一天到晚锁定凤凰卫视资讯台。“央视改革,一定要研究凤凰卫视。”
  有趣的是,在很多专家看来,央视此次改革与凤凰卫视落户内地带来的冲击脱不了干系。同时有媒体报道称,这次央视改革,可能要设立《总编辑在线》,邀请凤凰卫视曹景行加盟并推出评论员制度等等,其对于凤凰卫视运作模式的借鉴十分明显。
  每一次改革都呼应时代
  央视播出史上,如果说80年代陈汉元发起的“正点播出”称得上第一次变革。那么90年代,主持人方静所经历的语态转变则是一次超越式跨步。
  1984年之前,中国电视节目的播出从来没有规律可循。正是陈汉元提出,每个周日8点必须准时播出《话说长江》——正点播出的制度由此而来,这一制度随之带动更深层次的变化:陈铎等第一代电视主持人诞生;电视节目的栏目化和规格化也从此起步。
  1992年,海外中心作为改革的新产物刚刚成立,那时初入央视的方静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这里第一个以长发形象出镜的主持人。两年后,方静开始首播《中国新闻》。录样带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制片主任说:“方静,咱们没有长头发的主持人,你得剪短。”方静说:“可是,我留短发实在不好看啊……”于是,紧急请示台长杨伟光。后来,杨伟光回复,央视从来没有规定不可以长发出镜。于是,方静顶着一头长发出现在荧屏上,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播报历史上的第一次……
  “央视的变革离不开中国的大环境,更是当下时代的需求。”80年代的陈汉元,90年代的方静,再到2009年可能以曹景行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评论员,这是央视51年中的3次变轨。变脸,意味着可以改进,意味着中国新闻界最传统的部分终于直面“西强我弱”的现实,并努力以国际媒体为标杆做出改变,这本身是一种勇气。
  期待怎样的电视新闻
  在美国留学的几年,方静几乎全方位地了解了国外电视的运作模式与播出理念。“与西方电视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可为空间,我希望看到的,是能全面、真实而客观地反映中国的电视新闻。”方静说。
  而在陈汉元看来,凤凰卫视吸引自己的最大原因在于,它完全遵从时效与新闻价值,这也是央视需要改革的第一点。“某某领导人的随同同机到达,这有什么好说的?不同机到达才是新闻呢?还有‘做出积极的贡献’,贡献还有消极的吗?”白岩松面对媒体曾提出“流畅的废话”一说,与陈汉元的举例不谋而合。
  “改革之后的新闻报道应该允许多元观点的讨论,最重要的是要让舆论对政权起到监督作用,这是新闻改革的核心。”陈汉元向《国际先驱导报》所描述的,恐怕不仅仅是个人心目中理想的电视新闻。
  善弈者谋势,在这场以改变自身而企图于新闻激战中站稳脚跟的变革潮流中,央视并不孤独。从全球沸腾的大环境到集体沉默的暴风眼,从央视低调变脸到地方台纷纷跟进,从《人民日报》扩版、新华社开通电视新闻线路并进军开心网,到“中国之声”改版。这个夏天,不仅仅是央视,也不仅仅是中央媒体,整个中国媒体都在挤压下谋求突围,他们正在或者即将完成各自的华丽转身,虽自成一体却也默契十足。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07-10/1769376.shtml
专家称中国新闻媒体现在还不具备国际化的条件            2009年07月10日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中国电视新闻离国际化有多远?

  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雪莲发自北京 当众多外媒记者涌向乌鲁木齐街头时,人们不难想起,2008年外媒关于“3·14”拉萨事件、奥运火炬传递受阻事件的不公正报道。

  事实上,无论是昨时还是今日,外媒关于中国的偏见一直没有消失,这从某种程度上得以折射我国对外传播的弱势地位。当央视的大规模改革涉及所有频道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电视新闻离国际化到底有多远?怎么样才能实现向世界发出中国强有力的声音?

  传递中国的声音

  根报道,央视新闻栏目的改革不仅会增加新闻评论和批评报道,而且在报道国际新闻时力求更加客观平衡,并在半小时的《新闻联播》中,国际新闻报道的时间从4分钟增加到8分钟。

  除了在内容上进行改革,中央电视台也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除了六个已经存在的国际频道,央视正计划开办俄语、阿拉伯语和葡萄牙语频道,在3年内实现7种语言、11个频道的国际化布局。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增加国际新闻报道是非常顺应时代的举措。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中国人越来越渴望了解全球资讯,现在政府愿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这种需求。

  “还不具备国际化的条件”

  “国内新闻过于主观,只报道一家之言,很多报道都是一个声调,缺少质疑的眼光和角度。”旅居英国爱丁堡的新闻学者崔莹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中国电视新闻的开放和国际化过程不是一帆风顺,新闻学者、原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教授甚至认为,中国新闻媒体现在还不具备国际化的条件。

  “现在连国内市场都没有做好谈何走向国际化?中国的传媒,如果还想扮演一定的国际角色,它首先必须是中国国内的。如果传媒不是国内的,连国内受众都很少,那它就很难在市场上支撑下去,更不要说在国际上发声了。而且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极大,再加之传媒体制和价值观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媒体走向国际化更是希望不大。”展江说。

  回归新闻本质

  新闻人才缺乏、传媒体制限制、法治不健全都是中国电视新闻媒体走向国际化过程要面临的问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中国电视新闻媒体走向国际化的前提是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一流的英语水平、熟练的新闻写作能力和新闻敏感的专家型新闻人才。

  而展江则认为,“关键是体制的问题。中国电视新闻要走向世界需要健全和民主的法制做保障,需要多元的意见。同时,应该按新闻规律办事,更加尊重新闻事实,更加开放透明。”
独家爆料?轻松幽默?一针见血?什么才是电视新闻致胜的法宝?让我们去国外看看
  英国:没个性毋宁死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崔莹发自伦敦 英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名目繁多,生活在英国,你从来不会因没有有特色的电视新闻看而发愁。
  每天早上我先生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端一杯咖啡,坐在电视机旁,收看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早间新闻节目《早餐》。
  男女主持人随意地坐在长宽的大红色沙发上,面前各一杯咖啡,和鬼才电视导演拉塞尔·戴维斯谈论新一季的《神秘博士》;请富豪詹姆斯·凯恩评价一下昨天晚上商业投资类电视节目《龙穴》中,表现最佳的创业企业家;请Salesforce.com首席执行官马克·本尼奥夫谈谈目前的软件市场……
  主持人不假装正经,更不会盛气凌人,主持人的问话时而诙谐,时尔尖锐,但绝不会卖弄,如同记者在采访。这就是传说中的新闻记者型的电视主持人吧。无论体育、财经、政治、文化,还是娱乐,只要新闻足够重要,可引起观众的兴趣,都可以成为《早餐》津津乐道的话题。
  先生喜欢的另一档电视新闻节目是《提问时间》。节目中,来自工党、 保守党、自由民主党的“三大代表”、再加两位公众人物,比如艺术家、媒体记者、非政府组织的活跃分子、宗教领袖等“欢聚一堂”,接受观众的提问。观众提问多围绕某一新的政治主张,或本周发生的新闻。提问往往尖锐、刁钻,像是对台上的政客的“审判”。政客们也不示弱,有的伶牙俐齿,有的故意装傻,也有的唠唠叨叨,甚至勃然大怒。
  除此之外,杰瑞米·帕克斯曼主持了20多年的《晚点新闻》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时事新闻节目之一。该节目经常会报猛料,比如,2005年7月7日伦敦爆炸案之前,英国安全部门已经对策划爆炸案的头目进行了监控,结果爆炸还是发生了。主持人杰瑞米·帕克斯曼总是一脸“忧郁”,提问却咄咄逼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在对某政客的采访中,相同的问题,他竟然重复问了12遍。
  英国的电视新闻就是这样,每档电视新闻都具有不同性格,仿佛是观众的众多好朋友——有的可以陪你聊天,有的跟你一起被逗笑,有的带你去探索,有的给你善意的提醒……
  美国:速度决定一切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洪发自华盛顿 电视是许多美国人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但也显然,美国的电视并不只有肥皂剧,而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对我们从事媒体的人来说,必看的是美国新闻台。几乎各大的电视媒体集团都有专门的新闻频道,而且基本都是现场直播。往往一个突发事件中,现场马上就会聚集各大新闻电视台的转播车,出镜记者在现场侃侃而谈。从辛普森被判入狱、美国军用直升机坠入民宅、到美国“失踪”州长跨国婚外情、迈克尔·杰克逊突然离世,各种各样的“突发新闻”不断刺激着观众的眼球。抢公共突发新闻成为美国电视媒体竞争的焦点。这种激烈的新闻竞争,也让新闻人始终处于新闻的亢奋中,当然政府官员也必须小心在意,因为任何一个疏忽都有可能让新闻界抓住把柄,进而发展成丑闻。
  和国内突发新闻的电视报道中画面不同,美国各大电视台在报道突发事件时,除了关键画面不断重复外,细节的展示并不多,更多的是主持人和现场记者的直播连线。久而久之,出色的现场记者就成长为脱口秀的主持人,成为吸引观众的优势,也是各大电视台的宝贝。这一点,恐怕国内的现场记者功力还须修炼。
  当然,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也往往会出现口不择言甚至失言而引起轩然大波的事件。但这也就看出主持人的功力了。幽默是化解尴尬的最好的良药。许多主持人更深谙此中道理,因此譬如口误发生后,往往以幽默话题转移瞬间尴尬,而美国观众也往往一笑了之,很少就此上纲上线。
  当然,基于国情、习惯和风俗的不同,美国的电视和中国的电视有着很大的差异。美国电视有着鲜明的美利坚特点,最突出的是在电视的细分上。
  在中国国内,各地方上星电视台,几乎千篇一律是综合性电视台,这种各类节目“共烩一炉”的情况,在美国似乎很少见。美国的电视分得很细,新闻台、电影台、体育台等都是分门别类。比如新闻台就有全球新闻台、国内新闻台和当地新闻台等等。当然,国内基于地域划分的电视台,通过卫星电视全国可收看的情况,美国却非常少见。比如,我在首都华盛顿,一般不会看也不可能收到加州的电视台。
  韩国:用色情换生存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元涛发自首尔 韩国人口近五千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中等省份,却有3家主要电视台及数百家有线电视频道,因此,日常新闻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韩国KBS电视台,是韩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机构。其晚9点新闻,权威性较高,收视率也较高,堪称韩国的“新闻联播”。但它的内容构成与编排方式,与我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有着明显的差别。韩国“新闻联播”总共1个小时,有20多分钟的体育新闻,5分钟左右的天气与海浪预报,加若干条广告,另外20多分钟的时事新闻。
  但节目中没有固定的国际新闻版块,只报道比较重大的国际新闻,如伊朗大选骚乱、美国地铁相撞等。有时候,会出现一条国际新闻都没有的情况。 总结一下,KBS“新闻联播”大致有以下特点:坏事儿多,基本上没有宣传成绩的;民生新闻位置靠前,领导人新闻靠后;每条新闻长度较短,信息密集。
  笔者统计了6月26日的晚9点新闻,共计15条,平均每条2分钟。用时最长的新闻竟是“天气酷热提醒消暑安全”,4分钟。最短的一条新闻是“李明博会见日本首相”,仅10秒钟。其余13条新闻有一半是关于各地集会、停工或是网络卖假药之类的社会新闻。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新闻编排方式,与韩国各电视新闻媒体为了获得高收视率,使尽浑身解术换取生存大有关系。大家一定还记得,SBS(首尔电视台)曾在北京奥运会前不顾惯例抢先播出了奥运开幕式的片断,引起国际社会一片抗议之声。说到底,此举还是基于韩国国内的新闻竞争。
  与此类似,MBC(文化电视台)的一个“PD手册”(即编导手册)节目组目前正身陷官司,因为他们在去年的“美国牛肉风波”期间,伪造新闻,助长了社会混乱。据韩国检察机关透露,该PD手册节目组使用无关的病牛照片,假托是美国疯牛,给普通民众造成了极大恐慌。
  在新闻内容激烈竞争中,新开播的裸体新闻可谓是形式上的创新。女主持身着比基尼播出新闻的噱头,让节目首播当天在各种因特网门户网站都上升为检索第一位。目前裸体新闻主要在网络上以收费形式播出,不久的将来,就会大举进军有线电视网。有关专家称,此举必将令原本竞争就十分激烈的韩国电视新闻业陷入更为惨烈的厮杀之中。
 世界著名电视台的看家武器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打开电视收看世界各地的兵变、火灾、车祸,就如同打开厨房里的水龙头一样容易。这一切还得归功于世界各国著名电视台制作的电视节目。而他们在如今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中生存下来,都要有自己的他们的“镇台”法宝。
  CNN:现场直播+政治秀
  “即使到了世界末日,有线新闻网也要现场直播那一刻。”CNN的看家法宝首先当属“现场直播”。1981年8月30日里根遇刺事件,CNN从现场开始进行了29小时持续播报。此后CNN带着世界各地的人们亲眼目睹了一系列世界重大事件,诸如美军入侵巴拿马、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波黑战争等。此外,CNN的政治秀也独具特色,比如谈话类栏目《交火》。两位政治立场截然相反的主持人或嘉宾,每每在镜头前就最新新闻时事各抒己见,激烈得近乎白热化。
  半岛电视台:本土化+独家
  作为阿拉伯地区的第一家私营新闻电视台,它一直致力于打造本地区的新闻自由。它在节目中开创性地引入了电话采访,电视论战等节目,着力于播出海湾各国争议性事件,包括沙特、科威特、巴林和卡塔尔等各国政府以及叙黎关系,埃及司法等。2001年“9·11”事件之后,它多次率先播放本·拉丹和其他“基地”组织领导人的录像声明,使半岛电视台名声鹤起。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半岛电视台在报道中坚定自己的立场,受到阿拉伯人的欢迎,被称作“中东的CNN”。
  BBC:24小时滚动新闻
  作为面向全球的电视新闻频道,BBC拥有覆盖全球的采集新闻的网络和触角,新闻节目经常根据新闻报道的进展需要,随时切换出海外记者或外景现场的即时采访。BBC世界频道是全天24小时全球电视新闻频道,新闻在BBC世界频道每天的内容中,占据了绝对重要的位置。在每个整点基本都有半个小时的综合性新闻播保,“硬新闻”的播报时间几乎接近全天播出时间的70%。
  欧洲新闻电视台:多语种+现场原声
  “多种声音,一种看法”最能体现在这个真正意义的“欧洲台”上,它由欧洲及北非的20多个国家联合组成,使用英、法、德、意大利、西班牙、俄语等多种语言,但它的新闻没有主播,只有旁白,甚至只有现场原音。由于新闻来源广泛,它提供了CNN、BBC这些主流声音以外丰富的地方声音,如东欧、北非的当地专题报道,特别受到非英语国家的青睐。
CCTV哪变了 没看出来
风卷云 发表于 2009-7-10 13:28
脸都没变,脸皮上抹了点那个粉,而已。。。
央视除非私有化,但这是不可能的。
方静是第二代啊
CCTV只要1台保持自己的特色就可以了。其他台随便怎么变把.
拆分出一个表面独立的商业电视广播公司,装模作样的和zf唱点对台戏,
否则没戏。
cctv,还是老老实实门口蹲着吧,脑门上刻着字呢
国内的不敢放 自己的也不放  只放放国外的  
那我也知道把他当无聊的时候看看国外花絮好了
CCTV搞些海外并购吧,自己的声音才能被外人听到
cctv不是电视台 是政府部门
形式的东西没必要多变.
品牌形象的变化往往预示着经营理念、行为的变化
没看到什么变化
CCTV搞些海外并购吧,自己的声音才能被外人听到
==============================
很多地方对电视报纸等传媒投资有很严格的规定, 外国人不得涉足.:L
向韩国模式靠拢{:3_90:}
在国内装装B就好了么,还想跑去国际上丢人现眼,这帮人还真的自我感觉良好啊
忽然想到,古代风尘女从良,才是毫无疑问的“华丽转身”
cctv新闻联播在中国具有毋庸置疑的权威和压倒优势地位,城市里或许有哪么部分“先觉”者对之嗤之以鼻,可是在广大中小城镇、广大的乡村,新闻联播的威力无人可比。
凤凰卫视之类根本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让凤凰落地比比看。。。
cctv是政府部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