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反潜的最终手段还是超声波--美国的激光是没有前途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51:16
动物学研究 >> 2003年24卷4期 >> 摘要
北京房山大足鼠耳蝠食鱼性及回声定位信号评论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全文
马杰[1] 张礼标[2] 梁冰[1] 沈钧贤[3] 张树义[1] JONESGareth[4]
[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2]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l004 [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信息加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4]SchoolofBiologicalSciences,UniversityofBristol,BristolBS8lUG.UK

《动物学研究》
2003年第24卷第4期
论文发表保发快发(点击进入)

摘  要: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具有食鱼蝙蝠的形态特征.但食鱼习性待考。以北京房山种群为对象,夜间在洞口悬挂雾网,捕获取食返洞大足鼠耳蝠共18只.胃检发现7例全为鱼类(宽鳍鳜,鲫鱼和洛氏Gui),10例以鱼类为主,仅1例全为昆虫。室内实验观察到捕鱼行为256次,成功率12.5%。如此,该种具食鱼习性的猜测得到证实。回声定位信号属调频型,扫频范围从67.40kHz到23.63kHz,主频(38.21±1.18)kHz,声信号时程(2.58±0.34)ms。这些特征具有一定的物种特异性。 (共4页)
大足鼠耳蝠确实吃鱼

——中国预备科学家为此求证为了什么?
刘莉/文 江泳涛/摄 2004-6-15

  科学家做的事我们有时总觉不可理解,比如中国科学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博士马杰,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来证实大足鼠耳蝠确实吃鱼,并做出一本61页的论文。虽说大足鼠耳蝠是亚洲首次发现的食鱼蝙蝠,也是世界上已被证实的第三种食鱼蝙蝠,但证实这点对人类有什么用呢?
小时候,马杰在写《我的理想》命题作文时,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把自己的理想写成科学家,那是个讨好的选择。他没有想到20年后他真的走上了科学家的道路。但马杰说自己只是个预备科学家,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始终在自己研究的专业里处于领先地位,并且不时有新的成果。
预备科学家怎么会去研究食鱼蝙蝠的?

  70年前哈佛博物馆馆长留在中国的悬念

  科普书籍中说蝙蝠的食物是昆虫。但是,70多年前,在中国福州,美国博物学家艾伦第一次看到了这种古怪的生物:它的眼睛极细小,耳朵像老鼠,牙齿突兀而又尖利。尤为奇怪的是,这只小小的野兽,居然长着一双巨大的爪子,弯屈如钩、锋利无比。身为哈佛大学博物馆馆长的艾伦,有过一个大胆的推测:它们可能是一种会吃鱼的罕见蝙蝠。但是,他只有一个非常间接的证据——在大洋彼岸的美洲,生活着两种已知的食鱼蝙蝠,与中国的大足鼠耳蝠一样,它们也有一双巨大的爪子。

马杰发现了神秘蝙蝠却没证据

70年后,接受了课题的马杰在北京霞云岭的考察中,意外地看到了同一种动物。原来这是一种被称为“大足鼠耳蝠”的蝙蝠,它们的生存环境很神秘,更有一对巨大的爪子……这种重量只有22克左右,脑重只有5克左右的小飞兽的食谱中是否有鱼呢?
2002年的夏天,马杰终于在蝙蝠的新鲜粪便中发现了鱼鳞,看来大足鼠耳蝠会吃鱼,它将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三种会吃鱼的蝙蝠。

蝙蝠是怎样得到鱼的?

接着下面的问题出来了:大足鼠耳蝠吃的鱼是它们自己捕获的,还是像食腐动物那样捡来的?如果它们会捕鱼,那么证据在哪里?

求证过程像时髦的探险

当地居民对蝙蝠洞有好些古怪的传说,几乎没有人愿意带路进洞,洞中其实也没有路。但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他有充足的依据说明那个山洞里不会有什么恐怖的东西。
在求证大足鼠耳蝠吃鱼的过程中,马杰需要登山、探洞,指挥工人搭建一个包括养鱼池的模拟野生环境的棚子,前两项可是探险运动。
终于,马杰在洞壁上看到了悬挂着的蝙蝠,一共有4种——大足鼠耳蝠、中华鼠耳蝠、白腹管鼻蝠和马铁菊头蝠。它们之所以可以同栖一洞,是因为各自的回声定位信号有差异,使得它们的食谱不同,没有食物竞争,于是相安无事。

等候拍摄蝙蝠抓鱼

下山后,马杰找到了距离蝙蝠洞最近的水域,开始守候。他在水面附近的树上挂上最细密的渔网。抓住了一些从水面飞来的蝙蝠,放养在他搭建的模拟生态棚中。之后他和助手一起,每天晚上架着高速摄像机等候拍摄大足鼠耳蝠抓鱼的场面。

大足鼠耳蝠几微秒抓鱼吃鱼

从摄下的影像中可以看到大足鼠耳蝠利用自身的超声波在水中抓鱼,就仿佛人捡起水面上漂浮的树叶一般准确无误。它在飞行中用后爪抓住被发现的那条鱼,并将鱼放进嘴里,然后在飞行中将鱼吃掉,所用的时间不过是几微秒。

学习蝙蝠水下超声波回声定位本领

马杰证实了70年前的一个推测:大足鼠耳蝠吃鱼。接下来马杰最想要做的是将生理和行为结合起来,从中发现蝙蝠超声波回声定位对科学的意义,对大足鼠耳蝠巡回观察和回声定位讯号的分析,可以对研究其他物种有些借鉴意义——这也许将是他从自称的“预备科学家”走向真正科学家之路的关键一步。
这个证实还在仿生学方面得到收获,因为大足鼠耳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和吃昆虫的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有所不同。大足鼠耳蝠的回声定位系统要比现在人类掌握的水下回声定位系统更先进。动物学研究 >> 2003年24卷4期 >> 摘要
北京房山大足鼠耳蝠食鱼性及回声定位信号评论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全文
马杰[1] 张礼标[2] 梁冰[1] 沈钧贤[3] 张树义[1] JONESGareth[4]
[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2]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l004 [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信息加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4]SchoolofBiologicalSciences,UniversityofBristol,BristolBS8lUG.UK

《动物学研究》
2003年第24卷第4期
论文发表保发快发(点击进入)

摘  要: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具有食鱼蝙蝠的形态特征.但食鱼习性待考。以北京房山种群为对象,夜间在洞口悬挂雾网,捕获取食返洞大足鼠耳蝠共18只.胃检发现7例全为鱼类(宽鳍鳜,鲫鱼和洛氏Gui),10例以鱼类为主,仅1例全为昆虫。室内实验观察到捕鱼行为256次,成功率12.5%。如此,该种具食鱼习性的猜测得到证实。回声定位信号属调频型,扫频范围从67.40kHz到23.63kHz,主频(38.21±1.18)kHz,声信号时程(2.58±0.34)ms。这些特征具有一定的物种特异性。 (共4页)
大足鼠耳蝠确实吃鱼

——中国预备科学家为此求证为了什么?
刘莉/文 江泳涛/摄 2004-6-15

  科学家做的事我们有时总觉不可理解,比如中国科学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博士马杰,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来证实大足鼠耳蝠确实吃鱼,并做出一本61页的论文。虽说大足鼠耳蝠是亚洲首次发现的食鱼蝙蝠,也是世界上已被证实的第三种食鱼蝙蝠,但证实这点对人类有什么用呢?
小时候,马杰在写《我的理想》命题作文时,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把自己的理想写成科学家,那是个讨好的选择。他没有想到20年后他真的走上了科学家的道路。但马杰说自己只是个预备科学家,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始终在自己研究的专业里处于领先地位,并且不时有新的成果。
预备科学家怎么会去研究食鱼蝙蝠的?

  70年前哈佛博物馆馆长留在中国的悬念

  科普书籍中说蝙蝠的食物是昆虫。但是,70多年前,在中国福州,美国博物学家艾伦第一次看到了这种古怪的生物:它的眼睛极细小,耳朵像老鼠,牙齿突兀而又尖利。尤为奇怪的是,这只小小的野兽,居然长着一双巨大的爪子,弯屈如钩、锋利无比。身为哈佛大学博物馆馆长的艾伦,有过一个大胆的推测:它们可能是一种会吃鱼的罕见蝙蝠。但是,他只有一个非常间接的证据——在大洋彼岸的美洲,生活着两种已知的食鱼蝙蝠,与中国的大足鼠耳蝠一样,它们也有一双巨大的爪子。

马杰发现了神秘蝙蝠却没证据

70年后,接受了课题的马杰在北京霞云岭的考察中,意外地看到了同一种动物。原来这是一种被称为“大足鼠耳蝠”的蝙蝠,它们的生存环境很神秘,更有一对巨大的爪子……这种重量只有22克左右,脑重只有5克左右的小飞兽的食谱中是否有鱼呢?
2002年的夏天,马杰终于在蝙蝠的新鲜粪便中发现了鱼鳞,看来大足鼠耳蝠会吃鱼,它将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三种会吃鱼的蝙蝠。

蝙蝠是怎样得到鱼的?

接着下面的问题出来了:大足鼠耳蝠吃的鱼是它们自己捕获的,还是像食腐动物那样捡来的?如果它们会捕鱼,那么证据在哪里?

求证过程像时髦的探险

当地居民对蝙蝠洞有好些古怪的传说,几乎没有人愿意带路进洞,洞中其实也没有路。但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他有充足的依据说明那个山洞里不会有什么恐怖的东西。
在求证大足鼠耳蝠吃鱼的过程中,马杰需要登山、探洞,指挥工人搭建一个包括养鱼池的模拟野生环境的棚子,前两项可是探险运动。
终于,马杰在洞壁上看到了悬挂着的蝙蝠,一共有4种——大足鼠耳蝠、中华鼠耳蝠、白腹管鼻蝠和马铁菊头蝠。它们之所以可以同栖一洞,是因为各自的回声定位信号有差异,使得它们的食谱不同,没有食物竞争,于是相安无事。

等候拍摄蝙蝠抓鱼

下山后,马杰找到了距离蝙蝠洞最近的水域,开始守候。他在水面附近的树上挂上最细密的渔网。抓住了一些从水面飞来的蝙蝠,放养在他搭建的模拟生态棚中。之后他和助手一起,每天晚上架着高速摄像机等候拍摄大足鼠耳蝠抓鱼的场面。

大足鼠耳蝠几微秒抓鱼吃鱼

从摄下的影像中可以看到大足鼠耳蝠利用自身的超声波在水中抓鱼,就仿佛人捡起水面上漂浮的树叶一般准确无误。它在飞行中用后爪抓住被发现的那条鱼,并将鱼放进嘴里,然后在飞行中将鱼吃掉,所用的时间不过是几微秒。

学习蝙蝠水下超声波回声定位本领

马杰证实了70年前的一个推测:大足鼠耳蝠吃鱼。接下来马杰最想要做的是将生理和行为结合起来,从中发现蝙蝠超声波回声定位对科学的意义,对大足鼠耳蝠巡回观察和回声定位讯号的分析,可以对研究其他物种有些借鉴意义——这也许将是他从自称的“预备科学家”走向真正科学家之路的关键一步。
这个证实还在仿生学方面得到收获,因为大足鼠耳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和吃昆虫的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有所不同。大足鼠耳蝠的回声定位系统要比现在人类掌握的水下回声定位系统更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