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群体效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33:19
(当代经理人)2009/01月



    1961年春天,在美国中情局的直接策划和指挥下,1400名古巴流亡分子在猪湾登陆, 突袭古巴,目的在于推翻卡斯特罗政府。然而,这次入侵却以100多人死亡、1000多人被俘而告终。“我们怎么会蠢到这种地步?”总统约翰•肯尼迪问道。他和手下一群亲近的谋士竟然犯下了入侵猪湾这个大错。

    其实犯错的原因根本不是愚蠢,做出那个决定的群体智士云集,在美国历届政府中可说得上数一数二,事实上这个错误是群体思维(Group-Think)的结果。

    群体思维之灾在于,群体对于其他可选方案的关注过少,看不到最受群体青睐的战略中的风险,不愿意重新考虑面临失败的战略,对于一些事实视而不见,或不愿意去了解。群体思维在组织的高层和中层中特别流行,这是群体运行中的一大忌。

    查尔斯•汉迪,1932年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神职家庭,可以说是欧洲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英国《金融时报》称他是欧洲屈指可数的“最像管理哲学 家”的人,并把他评为仅次于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大师。其管理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是注重不同管理文化的有机融合,他自己称之为“文化合宜论”。以文化带动管理,以管理发展文化,组织与个体并重、利润与道义共存。

    本文主要谈论组织中群体的运行规律,这是查尔斯•汉迪在从事组织管理研究之初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理解了群体效力,管理者将能更进一步懂得如何组织、控制员工工作以及给他们报酬。



群体诊断框架

    事实上,管理者有一半工作时间都置身于各种群体里,对高级管理者来说,这个时间比例更是高达80%,关注群体效力对他们而言显然重要极了。

    在个人主义者看来,群体是累赘和危害;喜欢团队合作的人却希望所有相关的人员都一起来参与工作。群体到底是什么?群体种类很多,有正式的(工作小组、项目团队、委员会、董事会),非正式的(碰头会、讨论会、午宴、小团队、阴谋集团);有些是阻碍和隔绝新思想的厚重围墙,有些则是新思想付诸实践实施的最好桥梁。有没有诊断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更充分地理解群体?

    “高效的群体究竟靠什么造就?”这是多数管理者时不时在头脑中冒出的问题。在查尔斯•汉迪看来,影响群体效力的决定因素划分为三个层面:1、给定的条件:群体、任务和环境;2、介入因素:领导力风格、过程和程序、动机;3、结果:生产力和成员满意度。这种划分背后隐含的推论是,给定的条件中的某些方面将影响结果,在中长期,这些方面可以改变,但在短期,就是对群体运行的约束条件。

    介入因素是立即就可改变的效力决定因素,不过在给定条件中的“群体”和“任务”的某些方面经常可以在短期内发生改变,从而成为介入因素。需要提醒的是,我们绝不可以认为,给定的条件就永远不变,成功的管理者会不断地评估和挑战约束条件。



群体清晰化

    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个人参与程度的减少是不均匀的,不同个人参与门槛不同,有些人可以对着由20个陌生人组成的群体侃侃而谈,而有些人面对10个人的群体就不知道该说什么。研究显示,一个群体中参与感最强的人被认为最有影响力,这意味着当一个群体变大时,影响的模式将变得有利于那些喜欢参与的人。知识和经验最丰富的人未必影响力最大。“被忽视的资源”是群体中的一个常见现象,有些性格谦逊淡然的专家,可能因为参与程度过低,而导致其观点一直不为人知或得不到重视。

    为了达到最佳的参与性,让所有的人都能积极参与进来,5〜7人最适宜,然而如果要让群体知识达到必要的宽度或具备必要的代表性,所需的规模大得多,此时领导者必须关注参与度与影响力大小的平衡问题。

    态度、价值观和信仰相似的人往往能形成稳定持久的群体;异质群体往往有更多冲突,但大部分的研究确实表明,他们比同质群体的生产力更强。一项研究表明,不同的成员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激进性、冒险性和宽容性,而敏感、多疑、攻击性等方面的水平差异会压制生产力。有太多的潜在领导者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坚持己见的人和依赖性强的人所组成的混合型群体会特别高效。

    常识显示, 若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有着相同的目标,群体的效力自然更高。然而团队中的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所谓小算盘是个人目标,这些目标往往与群体目标无关,如:保护自己所属的子群体利益;给老板留下深刻印象;驳倒对手;与某人联盟;掩饰过去的错误。大部分群体都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个人和群体目标,为此就必须寻求一个折中的妥协方案。

    不过,试验证明,群体太有凝聚力也未必是好事,有时群体变得对每一个成员都太重要了,以至于个人与群体的目标合在一起,密不可分,如:宗教派别、军事团体和流行乐团等。这种超级凝聚力可能构成危险。因为在组织中,群体必须服务于组织,而不是群体本身,一旦搞独立王国,可能就看不清自身位置,由于思路狭窄,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令人庆幸的是,后来肯尼迪吸取了群体思维的教训,在处理导弹危机时,采用了不同方法,组织了更为发散性的群体,吸收了更多外部思想,测试了更多可选方案,对与原来预想相冲突的数据更加重视。  


过程与规程
    任何群体要想提高效力,都需要一套程序和职能。这些程序和职能必须由群体里的人在特定的时候完成,领导最终的责任就是保证这些程序被完成。这些程序和职能大致可分为任务职能和维护职能两大类,各自包含以下部分: 在任务职能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应该按照上面列出的顺序进行。实际上,群体常常错误地从启动直接跳到寻求看法,然后就匆忙进入评估——领导者陈述问题,然后有人提出一个解决办法,于是进行一番评估,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

    从本质上看,评估其实就是个比较过程,即拿一个解决方案和其他可行的方案进行对比。为达到更佳效果,评价之前,大家应该对所有的解决方案有一个了解。寻求看法阶段应该与评价阶段相分开。研究显示,有系统地解决问题的群体比胡乱摸索或采用所谓“自然演进法”的群体绩效更佳。决策程序亦很重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长官意志决策;多数人决策;一致同意决策;少数派决策和装聋作哑决策。后两种决策是消极决策,即有人提出想法,但无人响应,于是议案被取消,或少数勾结起来行使否决权把它打消。

    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的群体决策都是消极决策,在不声不响中便成了决定。可一旦把思想观点一一分开来评价,那么每个想法都很容易遭到否决或者出现消极决策现象。

    有效的群体都需要维护,无论是问题解决群体还是生产群体。最后群体还深受其参照的标准影响,没有标准的群体将会满足于一个很低的水准。(当代经理人)2009/01月



    1961年春天,在美国中情局的直接策划和指挥下,1400名古巴流亡分子在猪湾登陆, 突袭古巴,目的在于推翻卡斯特罗政府。然而,这次入侵却以100多人死亡、1000多人被俘而告终。“我们怎么会蠢到这种地步?”总统约翰•肯尼迪问道。他和手下一群亲近的谋士竟然犯下了入侵猪湾这个大错。

    其实犯错的原因根本不是愚蠢,做出那个决定的群体智士云集,在美国历届政府中可说得上数一数二,事实上这个错误是群体思维(Group-Think)的结果。

    群体思维之灾在于,群体对于其他可选方案的关注过少,看不到最受群体青睐的战略中的风险,不愿意重新考虑面临失败的战略,对于一些事实视而不见,或不愿意去了解。群体思维在组织的高层和中层中特别流行,这是群体运行中的一大忌。

    查尔斯•汉迪,1932年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神职家庭,可以说是欧洲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英国《金融时报》称他是欧洲屈指可数的“最像管理哲学 家”的人,并把他评为仅次于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大师。其管理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是注重不同管理文化的有机融合,他自己称之为“文化合宜论”。以文化带动管理,以管理发展文化,组织与个体并重、利润与道义共存。

    本文主要谈论组织中群体的运行规律,这是查尔斯•汉迪在从事组织管理研究之初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理解了群体效力,管理者将能更进一步懂得如何组织、控制员工工作以及给他们报酬。



群体诊断框架

    事实上,管理者有一半工作时间都置身于各种群体里,对高级管理者来说,这个时间比例更是高达80%,关注群体效力对他们而言显然重要极了。

    在个人主义者看来,群体是累赘和危害;喜欢团队合作的人却希望所有相关的人员都一起来参与工作。群体到底是什么?群体种类很多,有正式的(工作小组、项目团队、委员会、董事会),非正式的(碰头会、讨论会、午宴、小团队、阴谋集团);有些是阻碍和隔绝新思想的厚重围墙,有些则是新思想付诸实践实施的最好桥梁。有没有诊断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更充分地理解群体?

    “高效的群体究竟靠什么造就?”这是多数管理者时不时在头脑中冒出的问题。在查尔斯•汉迪看来,影响群体效力的决定因素划分为三个层面:1、给定的条件:群体、任务和环境;2、介入因素:领导力风格、过程和程序、动机;3、结果:生产力和成员满意度。这种划分背后隐含的推论是,给定的条件中的某些方面将影响结果,在中长期,这些方面可以改变,但在短期,就是对群体运行的约束条件。

    介入因素是立即就可改变的效力决定因素,不过在给定条件中的“群体”和“任务”的某些方面经常可以在短期内发生改变,从而成为介入因素。需要提醒的是,我们绝不可以认为,给定的条件就永远不变,成功的管理者会不断地评估和挑战约束条件。



群体清晰化

    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个人参与程度的减少是不均匀的,不同个人参与门槛不同,有些人可以对着由20个陌生人组成的群体侃侃而谈,而有些人面对10个人的群体就不知道该说什么。研究显示,一个群体中参与感最强的人被认为最有影响力,这意味着当一个群体变大时,影响的模式将变得有利于那些喜欢参与的人。知识和经验最丰富的人未必影响力最大。“被忽视的资源”是群体中的一个常见现象,有些性格谦逊淡然的专家,可能因为参与程度过低,而导致其观点一直不为人知或得不到重视。

    为了达到最佳的参与性,让所有的人都能积极参与进来,5〜7人最适宜,然而如果要让群体知识达到必要的宽度或具备必要的代表性,所需的规模大得多,此时领导者必须关注参与度与影响力大小的平衡问题。

    态度、价值观和信仰相似的人往往能形成稳定持久的群体;异质群体往往有更多冲突,但大部分的研究确实表明,他们比同质群体的生产力更强。一项研究表明,不同的成员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激进性、冒险性和宽容性,而敏感、多疑、攻击性等方面的水平差异会压制生产力。有太多的潜在领导者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坚持己见的人和依赖性强的人所组成的混合型群体会特别高效。

    常识显示, 若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有着相同的目标,群体的效力自然更高。然而团队中的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所谓小算盘是个人目标,这些目标往往与群体目标无关,如:保护自己所属的子群体利益;给老板留下深刻印象;驳倒对手;与某人联盟;掩饰过去的错误。大部分群体都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个人和群体目标,为此就必须寻求一个折中的妥协方案。

    不过,试验证明,群体太有凝聚力也未必是好事,有时群体变得对每一个成员都太重要了,以至于个人与群体的目标合在一起,密不可分,如:宗教派别、军事团体和流行乐团等。这种超级凝聚力可能构成危险。因为在组织中,群体必须服务于组织,而不是群体本身,一旦搞独立王国,可能就看不清自身位置,由于思路狭窄,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令人庆幸的是,后来肯尼迪吸取了群体思维的教训,在处理导弹危机时,采用了不同方法,组织了更为发散性的群体,吸收了更多外部思想,测试了更多可选方案,对与原来预想相冲突的数据更加重视。  


过程与规程
    任何群体要想提高效力,都需要一套程序和职能。这些程序和职能必须由群体里的人在特定的时候完成,领导最终的责任就是保证这些程序被完成。这些程序和职能大致可分为任务职能和维护职能两大类,各自包含以下部分: 在任务职能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应该按照上面列出的顺序进行。实际上,群体常常错误地从启动直接跳到寻求看法,然后就匆忙进入评估——领导者陈述问题,然后有人提出一个解决办法,于是进行一番评估,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

    从本质上看,评估其实就是个比较过程,即拿一个解决方案和其他可行的方案进行对比。为达到更佳效果,评价之前,大家应该对所有的解决方案有一个了解。寻求看法阶段应该与评价阶段相分开。研究显示,有系统地解决问题的群体比胡乱摸索或采用所谓“自然演进法”的群体绩效更佳。决策程序亦很重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长官意志决策;多数人决策;一致同意决策;少数派决策和装聋作哑决策。后两种决策是消极决策,即有人提出想法,但无人响应,于是议案被取消,或少数勾结起来行使否决权把它打消。

    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的群体决策都是消极决策,在不声不响中便成了决定。可一旦把思想观点一一分开来评价,那么每个想法都很容易遭到否决或者出现消极决策现象。

    有效的群体都需要维护,无论是问题解决群体还是生产群体。最后群体还深受其参照的标准影响,没有标准的群体将会满足于一个很低的水准。
帮顶~~~呵呵!








以下签名个个保留版权,呵呵~

-----------------------------------------------------------------------------------------
游戏卡批发游戏卡招商网
批发游戏卡
游戏卡代理商游戏点卡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