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话说三农(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来龙去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7:28:06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与农业强国,这除了美国本身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外,还得益于经济理论支持与美国政府的保护政策。美国政府之所以对农业进行保护,既有其理论上原因,也有其政策实践上的根源,同时,从农业本身的特性来说,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对农业实施保护政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美国的农业就业人数仅占全国就业人数2%,但与农业相关的服务部门却为美国四分之一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创造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约占五分之一。美国农业部门是最大的一个政府部门,为农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全面的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2002年5月,美国出台了《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该法案规定,在今后10年里,政府用于农业的补贴将达到1900亿美元,比旧农业法案的开支增加80%。
1952年以来,我国的农业政策一直照搬苏联的农业剥夺政策,计划经济理论片面地认为农业是落后的,工业是先进的,需要剥夺农业利润来发展工业。同时农民是小私有者,只有剥夺他们对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才能改造他们。实施农业剥夺政策,首先需要实行户籍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然后才能利用工业品和农业品之间的“剪刀差”来剥夺农业利润。如果不实行户籍制度,允许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当农业利润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时,农民就会选择向农业以外行业需求收益,最终使政府的农业剥夺政策落空。
1952---1978年间,农业通过剪刀差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积累了高达6000多亿的资金,相当于全民所有制各行业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总数的85%。1998---2002年间,农民上交的各种税费每年约3500亿元,通过《中国农民调查》也可以看出,1998----2002年也是农村暴动最多的年份。
1985年城乡收入差距是1。72倍,1995年是2。74倍,2003年扩大到3。35倍。如果将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计算在内。这种强烈反差,使得农民在利益的趋动下做出了保护自己的现实选择-----对农村“用脚投票”,80年代开始的民工潮就是农民向农业以外寻求收益的自发行动。当时限制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依然存在,并通过劳动遣返制度加以具体实施。这时的中国农民几乎陷入绝路,他们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只会亏本经营,出门打工,又会被劳动遣返。这时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发生了,一名中学毕业后出门打工的农家子弟,因为与劳动遣返人员发生冲突而被活活打死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却不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是行不通的,也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律。因此这件恶性事件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也展开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有必要保留劳动遣返制度的讨论,最终促使政府废除了劳动遣返制度。
发达国家的农业产值降至GDP10%左右的时候,农业人口也降至总人口的10%左右,我国因为有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和劳动遣返制度,延缓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今日农业产值占GDP10%左右,农业人口却占总人口60%的局面。因此取消限制我国城市化的一系列错误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条件。同时政府放开对农产品市场的直接管理,农产品交给市场进行资源最优化配置,政府放开对农产品市场的直接管理后,农产品的物流领域将增加三倍于农业的利润和就业机会。

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是扶植我国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村男性青壮劳动力可以进大城市打工,但年轻妇女需要留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照顾老人和小孩。如果在农闲季节能让这些农村妇女从事非农业生产,将使农民的家庭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调查研究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帮助乡镇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与农业强国,这除了美国本身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外,还得益于经济理论支持与美国政府的保护政策。美国政府之所以对农业进行保护,既有其理论上原因,也有其政策实践上的根源,同时,从农业本身的特性来说,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对农业实施保护政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美国的农业就业人数仅占全国就业人数2%,但与农业相关的服务部门却为美国四分之一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创造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约占五分之一。美国农业部门是最大的一个政府部门,为农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全面的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2002年5月,美国出台了《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该法案规定,在今后10年里,政府用于农业的补贴将达到1900亿美元,比旧农业法案的开支增加80%。
1952年以来,我国的农业政策一直照搬苏联的农业剥夺政策,计划经济理论片面地认为农业是落后的,工业是先进的,需要剥夺农业利润来发展工业。同时农民是小私有者,只有剥夺他们对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才能改造他们。实施农业剥夺政策,首先需要实行户籍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然后才能利用工业品和农业品之间的“剪刀差”来剥夺农业利润。如果不实行户籍制度,允许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当农业利润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时,农民就会选择向农业以外行业需求收益,最终使政府的农业剥夺政策落空。
1952---1978年间,农业通过剪刀差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积累了高达6000多亿的资金,相当于全民所有制各行业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总数的85%。1998---2002年间,农民上交的各种税费每年约3500亿元,通过《中国农民调查》也可以看出,1998----2002年也是农村暴动最多的年份。
1985年城乡收入差距是1。72倍,1995年是2。74倍,2003年扩大到3。35倍。如果将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计算在内。这种强烈反差,使得农民在利益的趋动下做出了保护自己的现实选择-----对农村“用脚投票”,80年代开始的民工潮就是农民向农业以外寻求收益的自发行动。当时限制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依然存在,并通过劳动遣返制度加以具体实施。这时的中国农民几乎陷入绝路,他们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只会亏本经营,出门打工,又会被劳动遣返。这时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发生了,一名中学毕业后出门打工的农家子弟,因为与劳动遣返人员发生冲突而被活活打死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却不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是行不通的,也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律。因此这件恶性事件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也展开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有必要保留劳动遣返制度的讨论,最终促使政府废除了劳动遣返制度。
发达国家的农业产值降至GDP10%左右的时候,农业人口也降至总人口的10%左右,我国因为有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和劳动遣返制度,延缓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今日农业产值占GDP10%左右,农业人口却占总人口60%的局面。因此取消限制我国城市化的一系列错误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条件。同时政府放开对农产品市场的直接管理,农产品交给市场进行资源最优化配置,政府放开对农产品市场的直接管理后,农产品的物流领域将增加三倍于农业的利润和就业机会。

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是扶植我国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村男性青壮劳动力可以进大城市打工,但年轻妇女需要留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照顾老人和小孩。如果在农闲季节能让这些农村妇女从事非农业生产,将使农民的家庭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调查研究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帮助乡镇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
未来数十年里,城市化是我国的必然趋势。只有大幅度提高城市化水平才能真正发展我国经济。

把过多的农民集中到大中城市不太现实,大力发展小城镇才是合适的方式。
]]
原帖由 tong256yi 于 2008-10-11 11:14 发表


到处都是生产能力过剩啊。
根子在消费阿。

我国目前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由基本粮食为主向肉,蛋,奶等转变,这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因此需要担心我国的粮食生产跟不上消费。
原帖由 zgsh 于 2008-10-11 11:17 发表

我国目前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由基本粮食为主向肉,蛋,奶等转变,这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因此只需担心我国的粮食生产跟不上消费才符合国情。


粮食这边能提高么?集中能提高产量?我总是认为能提高效率,不能提高产量。
能够实现突破性的,只有天顶星科技了。
哪个国家的1000亿斤增产计划,我看只是个笑话。
还是等火星人来拯救我们吧。
当然镜子作物统统推到,填湖造田,愚公移山,等等配套下也许能实现。
谁知道长期是不是害呢?
]]
原帖由 zgsh 于 2008-10-11 11:24 发表

借助生物科技和转基因技术是能提高亩产和食物的蛋白质含量的。


短期内的技术突破不看好。
唯一的可能是违反伦理规则,开始改造人类自己。
原帖由 风之洲 于 2008-10-11 10:13 发表
未来数十年里,城市化是我国的必然趋势。只有大幅度提高城市化水平才能真正发展我国经济。

把过多的农民集中到大中城市不太现实,大力发展小城镇才是合适的方式。


中小城市也有问题,中小城市人太少。无法兴建大规模高标准的公共设施,兴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等设施成本都较高。对节能环保不利。

现在的观点是,兴建城市带,由一系列相距不远的中小卫星城组成一个大的超级城市群。
原帖由 缥缈神龙 于 2008-10-11 13:09 发表


中小城市也有问题,中小城市人太少。无法兴建大规模高标准的公共设施,兴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等设施成本都较高。对节能环保不利。

现在的观点是,兴建城市带,由一系列相距不远的中小卫星城组成一个大的超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首先看财政,改变目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比例,才能发展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根源就是当初吃包子撑的。
]]
]]
原帖由 zgsh 于 2008-10-11 15:41 发表

在西北欧,10万人的城市已经算大城市了,那些国家的城市公交系统和污水是怎么运转的?
北京拥堵的交通一点也不经济,经常堵车直接延误了上班族的工作时间。


人家有钱呀,瑞士的供电系统是36伏,要不要学下???

地铁不堵车吧。
消灭非洲人,移名四亿人过去
原帖由 缥缈神龙 于 2008-10-11 18:10 发表


人家有钱呀,瑞士的供电系统是36伏,要不要学下???

地铁不堵车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大城市的建造成本高,在中小城市建造成本低。大城市有规模效益,但大城市的城市问题也比中小城市严重。
北京的地铁还不发达,市民出行主要还是依赖地面交通。
原帖由 zgsh 于 2008-10-11 18:18 发表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大城市的建造成本高,在中小城市建造成本低。大城市有规模效益,但大城市的城市问题也比中小城市严重。
北京的地铁还不发达,市民出行主要还是依赖地面交通。


你这要革了北京那拨大爷的命啊。
咱们现在还有口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刚结束的xx,如果向伦敦那样征税,能办成么。
根本还是回到分配制度的问题。
原帖由 tong256yi 于 2008-10-11 20:51 发表


你这要革了北京那拨大爷的命啊。
咱们现在还有口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刚结束的xx,如果向伦敦那样征税,能办成么。
根本还是回到分配制度的问题。

据说为了筹办北京奥运会,中央政府花了1。2万亿RMB,够打造`12支航母战斗群了,既然是花的是全民的钱,就应该免费对全民开放,奥运刚结束,马上就形成了利益集团,管理就是收费,30元/人奥运村门票开始出售。
美国的奥运会都是靠私人和企业捐款,我国靠集中全国之财力,投资北京这一块地方,北京不快速发展,地方不缓慢发展才叫怪事。
原帖由 zgsh 于 2008-10-12 17:25 发表

据说为了筹办北京奥运会,中央政府花了1。2万亿RMB,够打造`12支航母战斗群了,既然是花的是全民的钱,就应该免费对全民开放,奥运刚结束,马上就形成了利益集团,管理就是收费,30元/人奥运村门票开始出售。
美国 ...


又来了…………这种举国之力办奥运的观点不值一驳。基础设施又不是开完奥运就报废。中国的基础设施是大大的不足,借奥运加大点投入有什么不对??
原帖由 zgsh 于 2008-10-12 17:25 发表

据说为了筹办北京奥运会,中央政府花了1。2万亿RMB,够打造`12支航母战斗群了,既然是花的是全民的钱,就应该免费对全民开放,奥运刚结束,马上就形成了利益集团,管理就是收费,30元/人奥运村门票开始出售。
美国 ...


别扯远了,否则这贴就又水了。
原帖由 缥缈神龙 于 2008-10-12 19:52 发表


又来了…………这种举国之力办奥运的观点不值一驳。基础设施又不是开完奥运就报废。中国的基础设施是大大的不足,借奥运加大点投入有什么不对??

基础设施不是北京一地建设不足,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更不足。不是反对举办奥运,而是反对财政资源大部分都用在大城市。
原帖由 zgsh 于 2008-10-11 18:18 发表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大城市的建造成本高,在中小城市建造成本低。大城市有规模效益,但大城市的城市问题也比中小城市严重。
北京的地铁还不发达,市民出行主要还是依赖地面交通。


因此,盲目大城市化是不可取的。
不止交通,同样的代价,用于城镇化,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受益。

如奥运,解决北京交通的钱,如果投入一个省的农村城镇化改造,
天知道会带来什么效果
现在已经是生产过剩了,再把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中来就进一步造成生产过剩.
原帖由 tomcat650093 于 2008-10-13 08:10 发表
现在已经是生产过剩了,再把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中来就进一步造成生产过剩.

工业已经过时了,现在时兴的是能大量增加就业机会的第三产业。
此贴无深度!
毛时代国情国策和现在的有什么关联说的不清!
现在国民多数为什么消费不到好品质的中国货,是和以出口导向性国策有什么关联,也和中国成为所谓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有关,工人只能叫民工有关的国策有关,也没有说到。
还有人民币为什么会现在升值,而改革开放前币值是多少,也没说?
还是少发这种没有意义的贴子了呵!!
原帖由 爱毛一族 于 2008-10-27 02:26 发表
此贴无深度!
毛时代国情国策和现在的有什么关联说的不清!
现在国民多数为什么消费不到好品质的中国货,是和以出口导向性国策有什么关联,也和中国成为所谓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有关,工人只能叫民工有关的国策有关 ...

上文已经分析的很清楚,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是农业剥夺政策,1978----2003年实行的仍然是农业剥夺政策,2003年至今实行的是农业补贴政策。
至于国人为什么消费不到好品质的食物,主要于我国粮食产量有关,与出口导向性国策没有必然的联系。
单纯的农业作物生产,中国其实没有太大提升空间了,中国的亩产已经是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农业的效率很高。
三农问题的产生,根源是由于农村工业化的失败,具体就是乡镇企业这个模式的大面积失败。作为最初改革的受益者,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乡镇企业曾红火一时。但现在除了少数“超级村庄”仍存活外,基本上都没有发展起来。
原帖由 虎魄 于 2008-11-6 10:53 发表
单纯的农业作物生产,中国其实没有太大提升空间了,中国的亩产已经是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农业的效率很高。
三农问题的产生,根源是由于农村工业化的失败,具体就是乡镇企业这个模式的大面积失败。作为最初改革 ...

我国要完成食品结构的转换,一是靠增加粮食产量,二是靠进口。由于进口粮食会丧失经济自主权,只能靠国内增产。
乡镇企业之所以失败与我国的农业政策有直接关系,由于我国长期坚持对农作物也是乡镇企业的原料,进行统制经营,政府定价,致使我国的物流领域不能实现市场化,企业化经营。粮食物流不能市场化和企业化,就不能带来利润,就不能持续发展。相反,在政府的统制经营下,粮食物流领域往往亏本经营,而利润只会流向能快速增值的领域,这样乡镇企业也只有死路一条。
在城市经济还未放开,农村经济放开的七八十年代,农村经济出现了活力现象,但当城市经济也放开后,农村经济在融资方面是无法与城市经济竞争的,未能早意识到这一点,并出台农村融资优惠政策,是我国乡镇企业经营困难的根源。
]]
剪刀差来源自按马克思主义对商品价值的定义。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
马氏学说里,商品价值即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原料价值已被折合成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相等时,一个农民干一年生产的商品其价值等于一个工人干一年生产的商品价值,如果在交换时两方产品的价格刚好相等,那么就没有剪刀差。
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在没有剪刀差的情况下,不同行业产品按价格折算的总金额是和该行业人数大致相同的,而和技术是否先进,产品是否精美,甚至产品数量无关。拿农业举例,今年一亿农民生产了五百亿斤粮食,这些粮食的价值相当于五百亿元,明年一亿农民采用了一种新技术,劳动强度不变,投入不变,但是生产了一千亿斤粮食,这些粮食的价值仍然是五百亿元!因为农民的必要劳动时间并没有改变。在没有剪刀差的情况下,价格严格体现价值,结果就是这样,一千亿斤粮食的价格和五百亿斤是一样的。
但是,生产一千亿斤粮食如果卖不到比五百亿斤更多的钱,农民就不会生产比五百亿斤更多的粮食。从而导致失去提高生产率的积极性,因为提高生产率归根到底是降低产品的价值----用更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同样的产品。
对其他行业来说,也是如此,价格和价值的背离保证着行业自己的上进力,剪刀差是背离中的一种情况,即农民的产品价格低于价值,工人相反,结果是一个工人生产的产品比一个农民生产的产品价格上高。
那么没有剪刀差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八亿农民生产的产品价格总金额是2亿工人生产产品价格总金额的4倍。如果农民将其25%的产品拿出来交换工人的产品(75%则由农民自用),结果就是工人不得不把全部的产品拿出来交换这25%的农产品,为了公平起见,农民会拿出20%的产品交换工人80%的产品。这样一来,工人和农民得到了同等数量的农产品和工业品,社会和谐了,城乡差别消失了。
不过有个重要问题,我们在前述的例子中假设农民以80%的农产品满足自己的需要,20%的农产品满足工人的需要。但如果下一年农业减产20%会怎么办?农业减产了,但农民创造的商品价值没有减少,此时面临着农民自留80%产品不足糊口的问题,这次农民只能拿出10%的产品用来交换,换得工人40%的产品。而2亿工人得到的农业品只有10%,显然不足糊口,而工业品则过剩40%。
这是减产,如果增产呢,农民可以拿出40%的农产品,而工人即时本年不自留工业品,也只能交换到农民20%的产品。这么一来,20%的农产品就过剩了。
原帖由 dzhiqiong 于 2008-11-12 01:31 发表
剪刀差来源自按马克思主义对商品价值的定义。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
马氏学说里,商品价值即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原料价值已被折合成劳动 ...

一,犹太卡尔,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只适用于计划经济,不适用于允许劳动力,资本,土地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
农民不关心浓产品价值,只关心劳动力价格,只关心投入同样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是打工获得的利润多,还是务农获得的利润多,哪个领域获得的利润多,他们就会流向那个领域。这是符合市场等价交换原则的。而中国左派计划经济信仰者们,却通过户籍制度和劳动遣返制度,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长期压低农村劳动力的价格,造成“三农”问题。如果建国以来,就允许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城乡收入还会有差距,但差距绝对没有今天这么大,因为农村劳动力也会流向能够带来高回报的领域。因此,与其说长期以来左派僵尸在压低农产品价格,不如说是在压低农村劳动力价格。
二,农业增产或者减产的幅度不超过20%,都在政府粮食储备的调控制范围内,所以不会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