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话说三农(农民,农业,农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9:33:00
中国农民调查》一书的出版发行,直接促成了中央政府每年元月一号文件的出台。三农(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成了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从减免农业税到农业补贴,再到最近的林权制度改革,给人的感觉是方向正确,但步子有点乱。

首先,减免农业税缓和了干群关系,干群之间的经济利益对立关系也不复存在。其次,每亩不足百元的农民直接补贴对于上涨过快的粮食生产价格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今年粮食价格较去年基本未变,而化肥的价格却上涨了50%以上,而化肥的费用占粮食生产价格的一半左右。今年政府下拨了2000亿支农资金,其中700亿资金主要用做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泥引水渠被看成700亿元资金的标志性工程,有关部门决定建设水泥引水渠的初衷是认为水泥引水渠能够节约水资源,可实际情况却是另一回事,在没有水泥引水渠之前,农民普遍用水龙带灌溉,相对于水泥引水渠水龙带有不蒸发水的优势,也就是比水泥引水渠更能节约水资源。更重要的是单位水龙带的价格要比单位水泥引水渠的价格便宜的多,水泥引水渠的建设质量也令人担忧,引水渠直接建设在泥土之上而没有砖石做铺垫,且厚度最多二指,烈日爆晒之下不出三年就会断裂漏水,因此水泥引水渠的形象工程意义大于实用意义。决策部门和审批部门不了解三农,盲目建设,浪费了大量支农资金,承包商的偷工减料则侵蚀了支农资金。对于上涨过快的粮食生产价格来说,目前的支农资金仍然是远远不足,支农资金占政府财政预算的百分比应该由目前的3%左右,提高到10%。同时对于非直接农业补贴资金的用途进行严格把关,避免资金的浪费。

三农之中农民是关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来源于农业收入,最近一年,由于房价增长过快和股市过热造成了通货膨胀,代价却让弱势群体--农民来承担,政府稳定物价先从稳定粮价着手,出台了损害农民经济利益的粮食出口禁令,粮食出口禁令直接使我国的粮食价格与国际粮价脱轨,粮食生产价格却和国际接轨,使农民损失了一半的农业收入。以华北一拥有六亩地的农户为例,六亩地一年可生产6000斤小麦和6000斤玉米,扣除家庭食用的,每年有5000斤小麦和5000斤玉米的余粮可供出售,按目前国内市场价格,玉米小麦平均0。8元计算,该户农民只能获得8000元的农业收入。而按照翻一番的国际粮食价格计算,该户农民能获得16000元的农业收入。因此,解除粮食出口禁令,让粮食价格随着粮食生产价格的增长而增长,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中国农民调查》一书的出版发行,直接促成了中央政府每年元月一号文件的出台。三农(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成了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从减免农业税到农业补贴,再到最近的林权制度改革,给人的感觉是方向正确,但步子有点乱。

首先,减免农业税缓和了干群关系,干群之间的经济利益对立关系也不复存在。其次,每亩不足百元的农民直接补贴对于上涨过快的粮食生产价格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今年粮食价格较去年基本未变,而化肥的价格却上涨了50%以上,而化肥的费用占粮食生产价格的一半左右。今年政府下拨了2000亿支农资金,其中700亿资金主要用做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泥引水渠被看成700亿元资金的标志性工程,有关部门决定建设水泥引水渠的初衷是认为水泥引水渠能够节约水资源,可实际情况却是另一回事,在没有水泥引水渠之前,农民普遍用水龙带灌溉,相对于水泥引水渠水龙带有不蒸发水的优势,也就是比水泥引水渠更能节约水资源。更重要的是单位水龙带的价格要比单位水泥引水渠的价格便宜的多,水泥引水渠的建设质量也令人担忧,引水渠直接建设在泥土之上而没有砖石做铺垫,且厚度最多二指,烈日爆晒之下不出三年就会断裂漏水,因此水泥引水渠的形象工程意义大于实用意义。决策部门和审批部门不了解三农,盲目建设,浪费了大量支农资金,承包商的偷工减料则侵蚀了支农资金。对于上涨过快的粮食生产价格来说,目前的支农资金仍然是远远不足,支农资金占政府财政预算的百分比应该由目前的3%左右,提高到10%。同时对于非直接农业补贴资金的用途进行严格把关,避免资金的浪费。

三农之中农民是关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来源于农业收入,最近一年,由于房价增长过快和股市过热造成了通货膨胀,代价却让弱势群体--农民来承担,政府稳定物价先从稳定粮价着手,出台了损害农民经济利益的粮食出口禁令,粮食出口禁令直接使我国的粮食价格与国际粮价脱轨,粮食生产价格却和国际接轨,使农民损失了一半的农业收入。以华北一拥有六亩地的农户为例,六亩地一年可生产6000斤小麦和6000斤玉米,扣除家庭食用的,每年有5000斤小麦和5000斤玉米的余粮可供出售,按目前国内市场价格,玉米小麦平均0。8元计算,该户农民只能获得8000元的农业收入。而按照翻一番的国际粮食价格计算,该户农民能获得16000元的农业收入。因此,解除粮食出口禁令,让粮食价格随着粮食生产价格的增长而增长,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楼主谈的问题很重要,请继续
]]
原帖由 su-27smk 于 2008-9-3 16:40 发表
现在一家有6亩地的人家不多了吧
解除粮食出口禁令,那国内的压力怎么解决,中国的粮食大多是自己消费,有那么多余粮出口?

一家六亩地的人家在华北地区是很普遍的。
出台粮食出口禁令直接压低了粮食价格,从长远角度看是在饮鸩止渴,因为要想让羊多出羊毛,必须首先让羊吃饱长大,然后才能多出羊毛。粮食出口禁令压低了我国的粮食价格,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实质上走的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剥夺农业利润发展工业模式。而剥夺农业利润发展工业的模式把苏联由粮食出口国变成了粮食进口国。美国的农业补贴和鼓励粮食出口政策造就了今天美国发达的农业。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出口倍增效应,中国对外出口粮食能快速拉动国内的农业生产。出口不是目的,拉动国内的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性才是目的。
华北很普遍?
那江南很罕见了
本地人均耕地一亩都不到.
原帖由 su-27smk 于 2008-9-3 16:40 发表
现在一家有6亩地的人家不多了吧
解除粮食出口禁令,那国内的压力怎么解决,中国的粮食大多是自己消费,有那么多余粮出口?

我家4口人,有1.2亩地!现在粮价真的太低了,宁可种菜也不种粮,宁可打工也不种田!
水泥引水渠被看成700亿元资金的标志性工程,有关部门决定建设水泥引水渠的初衷是认为水泥引水渠能够节约水资源,可实际情况却是另一回事,在没有水泥引水渠之前,农民普遍用水龙带灌溉
--------------------------
三面光水泥引水渠在江南已经使用二十几年,不知道楼主是哪里人
有机会来江南走走,看看有没有用什么水龙带
原帖由 中国制造 于 2008-9-3 18:46 发表

我家4口人,有1.2亩地!现在粮价真的太低了,宁可种菜也不种粮,宁可打工也不种田!

说的是实情,农村的青壮劳动力都出门打工去了,老弱妇女成了种田的主力军。
原帖由 深涧悠蓝 于 2008-9-3 18:46 发表
水泥引水渠被看成700亿元资金的标志性工程,有关部门决定建设水泥引水渠的初衷是认为水泥引水渠能够节约水资源,可实际情况却是另一回事,在没有水泥引水渠之前,农民普遍用水龙带灌溉
--------------------------
...

江南不缺水,所以使用能蒸发水分的三面光。华北地区经常干旱,水还是能不被蒸发的就不被蒸发。
]]
原帖由 su-27smk 于 2008-9-3 19:05 发表
苏联那个纬度,加上苏联那个集体农庄能和包产到户的温带农田比?

以出口拉动中国农业行不通吧. 米国多少耕地,多少人口.
中国那一亩三分地,即使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还有多少潜力可挖?

沙俄时期,苏联东欧平原有“欧洲粮仓”之称,苏联糟糕的农业政策才造成苏联的粮食生产不足。
农业增长不能定指标,目前是能挖多少潜力就挖多少潜力,一切有利于挖生产潜力的事都要干,一且不利于挖生产潜力事尽量少做。
还是应该去国外包地来种
我的建议,来一次圈地运动吧……
:L 我们村 每人6分地

6亩地。。好幸福:L
原帖由 叶郎 于 2008-9-3 20:44 发表
:L 我们村 每人6分地

6亩地。。好幸福:L

不是每人六亩,是一户。
原帖由 ppkshock 于 2008-9-3 20:06 发表
我的建议,来一次圈地运动吧……

早就圈过了,现在中央政府不让圈了,要保护基本耕地。
]]
原帖由 zgsh 于 2008-9-3 20:49 发表

早就圈过了,现在中央政府不让圈了,要保护基本耕地。

圈的什么?为了工业发展来圈地?我看不像,更像是当年西班牙把钱拿去奢侈用了
原帖由 zgsh 于 2008-9-3 19:00 发表

说的是实情,农村的青壮劳动力都出门打工去了,老弱妇女成了种田的主力军。

我老家的地基本都荒了,草长的有人高,年轻人基本出去打工,老的靠小的寄钱回家,成天就是麻将.种地的基本上是四五十岁的人,小孩还在读书,自己出去找工作困难的这些人.
原帖由 洙水钓翁 于 2008-9-3 20:55 发表
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极其复杂,但总根子在于“人多地少”这一中国农村的基本矛盾。试想,一个农民在一亩地上耕耘,除非种金子,否则怎么也富不了,最多只能温饱。因此,只靠发展农业是解决不了三农问题的。大家可以多 ...

农民目前的主要收入已不来源于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占到了农民收入的大半。农村城市化面临种种困难,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制制约了农村的城市化,最近几年才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前五年还是劳动遣返。中小企业是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主力,抓大放小是我国的经济指导方针,这一方针给了习惯于减员增效的垄断性大企业很多政策优惠和融资优惠,使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小了,不利于吸收农村劳动力。所以,只有政府扶植中小企业才能加快农村城市化。
原帖由 tomcat650093 于 2008-9-3 21:06 发表

我老家的地基本都荒了,草长的有人高,年轻人基本出去打工,老的靠小的寄钱回家,成天就是麻将.种地的基本上是四五十岁的人,小孩还在读书,自己出去找工作困难的这些人.

恋土情节很浓的中老年农民值得尊敬,他们即使在种粮赔钱的前几年也坚持种粮,后生的脑子就活了,一看种粮赔钱还的交纳300斤/亩的公粮,索性抛荒进城打工去了。
农田长草倒无所谓,就当养地了. 要是变成非农业用地那才可怕
原帖由 zgsh 于 2008-9-3 20:48 发表

不是每人六亩,是一户。

那也很幸福了:D

虽然我家是农村的 但是摆明了粮价和国际接轨 是不太可能的 不客气地说 城市估计要饿大半人

某楼的我同意 根本原因在农村人太多 一人机械化能搞得 堆上上百人 能富才叫奇怪 我家就1目8分地(3人) 种什么呢 每年两熟 可得水稻1.8×1200=2160 小麦1.8×800=1440

扣掉自己吃得(养猪什么的就暂且不算了) 剩余水稻1500 小麦1200 这有多少钱? 如果是我老爸去城里打工的话 也就2个多月
:L 其实远远没这么多

留点地种花生啦 玉米啦 大豆啦 再来点萝卜 红薯 蔬菜

很可怜的 =_=!! 我家米饭随便吃 记得差不多是90年之后的事 之前米饭都不是能天天吃的:L
原帖由 叶郎 于 2008-9-3 21:16 发表

那也很幸福了:D

虽然我家是农村的 但是摆明了粮价和国际接轨 是不太可能的 不客气地说 城市估计要饿大半人

某楼的我同意 根本原因在农村人太多 一人机械化能搞得 堆上上百人 能富才叫奇怪 我家就1目8分地( ...

不至于吧,现在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要比农村高三倍多。
农村的人多,但现在农村的机械化程度也很高了,农忙季节夏秋两季加起来也不到两个月了,而且的劳作的繁重程度降低了,中老年人和妇女成了种田的主力。
1、水渠的作用不是抽水机+水带能代替的,,尤其是水稻种植区。这一点农村长大有务农经验的朋友心里有数。
2、粮食价格不可能大涨(即使涨了,农民的收入也不可能高,人均耕地太少),只能通过提高补贴,控制农资物价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需要扩大农副业的生产规模以及让粮食深加工点下到村。
我家一个人0.6亩田
原帖由 zgsh 于 2008-9-3 21:23 发表

不至于吧,现在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要比农村高三倍多。
农村的人多,但现在农村的机械化程度也很高了,农忙季节夏秋两季加起来也不到两个月了,而且的劳作的繁重程度降低了,中老年人和妇女成了种田的主力。

想想肉价吧 你每个月吃多少肉 又要吃多少米和面加工成的东西?

肉价不过一倍 补贴都出来了

这米面要是也一倍+ 那么跟着什么豆浆 包子 油条 面包 全部涨 忘说了 猪肉也会跟着涨的 个人估算了下 粮价上一倍 猪肉价应该会+50%起码
]]
我们这一亩地见8,9百斤可以,见1000斤的貌似不多啊.  我们这是中国小麦主产区,全是平原,地多.但人也多.打的小麦当然够农民自己吃的,但全国13亿人呢,这样摊下来,能够自己吃就不错了

和中国比起来,美国是人少地多,从电视上看,农场的地一看望不到头,便于机械化作业,咱们呢,地都被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你收麦的时候总不能捎带着把别人的小麦也割了吧.

所以,出口粮食貌似行不通吧.出口其他的农产品还是可以的:大蒜(如山东金乡)  蔬菜(山东寿光)  而且蔬菜的附加值比粮食要高 但好像山东的蔬菜是日本人来订购,我们只管生产(具体操作不清楚),这样大头都让小鬼子赚去了,不爽:L

另:"公司+农户"模式,在我们这发展了一下,就无疾而终了.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但有个例子,就是今年的. 去年山东客商来我们这,与农民达成协议,农民按规定种大蒜,今年来收购.结果,今年该收大蒜的时候,山东客商不来了.这下农民的大蒜不积压吗?就这样搞几下,谁不怕?

说起来实在气人,NND我见过出口级的大蒜,真是一个好字了得,个大,外形漂亮,个头差不多,再跟我平常买的大蒜一比,简直就是巴黎时装VS地摊货:@ 谁让咱没钱呢,有钱全世界都把最好的产品卖到中国来:@
原帖由 zgsh 于 2008-9-3 21:59 发表

粮食生产价格在一年内增长了50%,粮食出售价格不增长,必然会压缩农业生产的利润。在农业利润减少的前提下,还能指望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吗?
所以通货膨胀的代价不能全由农民来承担,城市居民分担一些也是合情合 ...

我家现在在农村还有种地 成本增加这个我是知道的 按说我该赞同和国际接轨才是

就上海来说 夫妻2个 负担个上中小学的孩子 月收入2k多的比比皆是 你说20% 那么我算每月加起来收入5k 20%是1k快

怕是目前都要这么多了吧 再上一倍;P


我可以潇洒的说 接轨好了 只怕是那些拿这些工资的 要跳了吧:D
原帖由 赵燕生 于 2008-9-3 22:22 发表
我们这一亩地见8,9百斤可以,见1000斤的貌似不多啊.  我们这是中国小麦主产区,全是平原,地多.但人也多.打的小麦当然够农民自己吃的,但全国13亿人呢,这样摊下来,能够自己吃就不错了

和中国比起来,美国是人少地多,从 ...

小麦八九百目前基本见顶了

水稻可上1.2k

其实有些东西不是国内做不出 而是做出了买得起的也少 只能出口了:Q
]]
原帖由 赵燕生 于 2008-9-3 22:22 发表
我们这一亩地见8,9百斤可以,见1000斤的貌似不多啊.  我们这是中国小麦主产区,全是平原,地多.但人也多.打的小麦当然够农民自己吃的,但全国13亿人呢,这样摊下来,能够自己吃就不错了

和中国比起来,美国是人少地多,从 ...

苏联也是地多人少,东欧平原也是粮食高产区,但其糟糕的农业政策使苏联变成了粮食进口国。如果中国的农业政策还和计划经济时代一样,恐怕直到现在大部分国民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变革农业政策对粮食生产有重大影响,不能单单以人均耕地来决定粮食产量。人多地少也不全是劣势,农业也需要劳动力的投入进行精耕细作以增加单位产量,同时降低能耗。
发展特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途径,但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出口蔬菜容易受到外国的技术壁垒,关税壁垒,配额限制,市场价格波动也很大。
]]
我觉得前些年的问题是做大蛋糕,现在几年的问题切蛋糕。
方针里面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现在顺序已经变了,但是似乎没见到落实。
其二是国际市场到底可靠不可靠,是不是真正的市场?
看起来,只要美帝想玩的产品,没有完不起来的,只是因为打多少破平衡,虽然能影响一些国家,但是附带一些负面作用,因此我的看法是能够影响,但是没办法两面通吃。
粮食问题,一定要留一手,隔离出来,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毕竟有“市场失灵”一语可用。
关键要减少农民,否则农村永远会穷下去。
而且农村的定义是什么,我觉得大家说的更侧重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理论上税负全面,九年教育也要全面,剩下的就是医疗问题,农村养老不是问题,有饭吃,有天聊,有排打。国家可用的政策不多,只有粮食补贴了。补多少,还是个切蛋糕的问题,如何补,是执行力的问题。
在技术条件下,还是直补到户比较好,层层下发,即使不层层盘剥,也会层层期满。
管理扁平化,政改盖了多少年,见效不多。
要下猛药了。

赞同隔壁说的,革穷人的命叫改革,革富人的命那叫革命。
回头看每个朝代最后的人,都知道问题所在,老想把别人的蛋糕给分了,就不肯动自己的那块。
我们家那里地也不算多,如果不出去打工就是在家搞养殖业,种的粮食基本都是为自己家的养殖服务。这样有时不够还得在外购买。不过前些年的禽流感让当地的养殖业元气大伤。不过当时好在国家给补助,是每只鸡10元钱,而且钱直接到户,这样不会产生一些腐败行为。家乡的老百姓还是很感谢政府的。现在养殖业又恢复、发展了起来。因为物价上涨,成本增加,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不过现在看还是可以的。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8-9-4 08:22 发表
关键要减少农民,否则农村永远会穷下去。


不好弄阿。
现在农民至少保证全家不饿,还有大房子住,想娱乐,随时进城。
当然不能和城市的富裕阶级比,但是比城市的不幸阶级比,强的太多。
发达地区的农业户口已经很不好弄了。
目前的状态下如何减少呢?方针好订,政策难寻。
一方面要平衡社会,缓和矛盾,一方面要激励劳动,提高效率。难啊。只有多吃的人给大家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