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幽燕:从雄州和议到澶渊之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27:18
经略幽燕:从雄州和议到澶渊之盟

前言
  
  众所周知,宋王朝乃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但并不绝后的伟大帝国,这个帝国在其三个世纪的历史中,在华夏土地上创建了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科技进步的时代,并承接了自晚唐以来的社会经济变革趋势,为中国的下一个正统王朝----明帝国---步入近代化时代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意识形态和理论框架,使得明帝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克服异民族政权的野蛮统治和持续顽抗所带来的国家经济极度凋敝,社会和人口素质大踏步整体性倒退的颓势,在较短时间内重新回复华夏诸地的和平,并进入经济发展时期。
  
  但是,这个王朝也是中国正统王朝中第一个遭受外来游牧民族入侵而灭亡的,因此在历史上曾有过诸多学者对此事实进行反省和思考,试图找出这一变故的背后原因。繁荣的经济为什么没有为统一战争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庞大的人口为什么没有成为抵抗侵略的有力基础?发达的科技为什么没有在军事上有更高的建树?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不同的学者中有着趋向不同的回答。
  
  但是,就目前流行在网络世界大部分人而言,因为缺乏对史料的掌握和学术研究成果的了解,对于此事的评价往往流于表面甚至出现根本性的错误,尤其是集中在几条经常出现在人们口中的熟语,比如“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杯酒释兵权”、“先南后北战略不当”等。
  
  而这些所谓的观点,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一种理解模式,即:大战略的内部决定论。
  
  这种理解方式的根源,在于观察者企图将宋时期的所有症结归咎于内部积弊,尤其是强调开国政策的失当,坚持认为宋因采用“强干弱枝”的国策,在统一过程中使用的“先南后北”的战略规划,结果导致了对周边游牧民族国家缺乏必要的进取心,而采用“重文轻武”的另一国策限制和束缚了国防力量的发展和自新,从而使得国家的军事力量持续萎靡,无法为必要的领土扩张提供有力的支援。
  
  同时,也存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模式,即:大战略的环境决定论(条件决定论)
  
  这种理解方式的根源,在于观察者注意到了宋时期,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机动力量的代表--马匹--的资源匮乏,直接导致了军事上难以取得压倒性的成就,而宋辽、宋夏、宋金、宋蒙等战争的诸多实际战例以及交战的地理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这个观点的存在。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方式,都能在不同范围内解释既有的历史事实,而这两种理论始终常盛不衰,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其中所蕴涵的必然性。
  
  但是,如果将宋时期的军政问题症结都归结到其中任何一种看法中,比如说不容易改变的开国政策,或者是先天性军事竞逐差异,都无法解释这个一个问题:
  
  在任何一前提下,宋时期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都始终受制于更多的和更大的条件制约或者是政策刚性,
  
  换句话说,无论如何推演,单独任何一种的理解模式都无法解释所有的事实,他们差异仅仅在于所能解释的问题的多和少而已。
  
  因此,在我们具体展开谈论之前,有必要对之前我们列谈到的两个不同的理论模式进行一点分析,并以此作为我们讨论出发的基础。经略幽燕:从雄州和议到澶渊之盟

前言
  
  众所周知,宋王朝乃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但并不绝后的伟大帝国,这个帝国在其三个世纪的历史中,在华夏土地上创建了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科技进步的时代,并承接了自晚唐以来的社会经济变革趋势,为中国的下一个正统王朝----明帝国---步入近代化时代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意识形态和理论框架,使得明帝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克服异民族政权的野蛮统治和持续顽抗所带来的国家经济极度凋敝,社会和人口素质大踏步整体性倒退的颓势,在较短时间内重新回复华夏诸地的和平,并进入经济发展时期。
  
  但是,这个王朝也是中国正统王朝中第一个遭受外来游牧民族入侵而灭亡的,因此在历史上曾有过诸多学者对此事实进行反省和思考,试图找出这一变故的背后原因。繁荣的经济为什么没有为统一战争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庞大的人口为什么没有成为抵抗侵略的有力基础?发达的科技为什么没有在军事上有更高的建树?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不同的学者中有着趋向不同的回答。
  
  但是,就目前流行在网络世界大部分人而言,因为缺乏对史料的掌握和学术研究成果的了解,对于此事的评价往往流于表面甚至出现根本性的错误,尤其是集中在几条经常出现在人们口中的熟语,比如“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杯酒释兵权”、“先南后北战略不当”等。
  
  而这些所谓的观点,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一种理解模式,即:大战略的内部决定论。
  
  这种理解方式的根源,在于观察者企图将宋时期的所有症结归咎于内部积弊,尤其是强调开国政策的失当,坚持认为宋因采用“强干弱枝”的国策,在统一过程中使用的“先南后北”的战略规划,结果导致了对周边游牧民族国家缺乏必要的进取心,而采用“重文轻武”的另一国策限制和束缚了国防力量的发展和自新,从而使得国家的军事力量持续萎靡,无法为必要的领土扩张提供有力的支援。
  
  同时,也存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模式,即:大战略的环境决定论(条件决定论)
  
  这种理解方式的根源,在于观察者注意到了宋时期,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机动力量的代表--马匹--的资源匮乏,直接导致了军事上难以取得压倒性的成就,而宋辽、宋夏、宋金、宋蒙等战争的诸多实际战例以及交战的地理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这个观点的存在。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方式,都能在不同范围内解释既有的历史事实,而这两种理论始终常盛不衰,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其中所蕴涵的必然性。
  
  但是,如果将宋时期的军政问题症结都归结到其中任何一种看法中,比如说不容易改变的开国政策,或者是先天性军事竞逐差异,都无法解释这个一个问题:
  
  在任何一前提下,宋时期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都始终受制于更多的和更大的条件制约或者是政策刚性,
  
  换句话说,无论如何推演,单独任何一种的理解模式都无法解释所有的事实,他们差异仅仅在于所能解释的问题的多和少而已。
  
  因此,在我们具体展开谈论之前,有必要对之前我们列谈到的两个不同的理论模式进行一点分析,并以此作为我们讨论出发的基础。
战略的内部决定论模式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所谓的战略的内部决定论就是把国家内部的政策失调作为无法抵御外患的主要原因。持有这种观点人的预设立场即是认为如果能协调好不同的政策,即使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国家依然可以完美的处理好任何外来威胁。
  
  而这种理解模式的出现与近代中国100多年以来长期“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因为表征的局部相似,因此很容易使得坚持这个观点的自然人往往过于着眼于内部机能的紊乱,而往往忽略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客观物质资源的潜在控制/供应能力对整体局势影响。
  
  诚然,外因总要通过内因来发生质变,但是矛盾的两面始终是在变化和发展的。仅仅只注意内部因素而忽略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联系和发展,以及两者之间必然的互动,将直接导致视野的狭小化,而此种认识必然也是不全面,甚至可以说偏离基本规律的,这也是这种模式最大的缺点所在。
  
  对于宋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的军政政策,这种模式的持有人往往认为北宋的统治阶级在开国制定国家基本政策时,出现了重大失误,制定了“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先南后北”等基本规划自缚手脚,导致积重难返,而中期又改革无成,因此不得不面对灭亡的命运。
  
  这种观点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合理的解释宋王朝的北宋时期的很多历史事件,却无法对宋代历史的整体性框架做出合理的评价。
  
  比如,北宋长期与辽夏进行军事竞逐,但是却能在外交上以极小的代价与辽达成协议并保持了对其领土关南地区的军事占领;通过长期的军事斗争和政治压迫使西夏最重要的兵源地和战略防御据点无效化,并实际控制该区域,直接压迫西夏核心区;以军事征讨和招揽安抚双管齐下的手法,收复巩固了自中唐以来被割让给异民族的熙河兰煌地区土地达二千多里。这些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世所公认的。
  
  如果是一直为人所诟病的开国政策以及其执行确实有巨大漏洞并带来严重后果的话,何以在这批政策的指导和贯彻下,宋时期中央政府在绝大部分时间内仍有足够力量进行军事活动并取得相当的成绩?
  
  当然,这可以解释为因为政策执行面始终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具体活动中得到了校正,因此使其毒害还没有达到彻底的地步。如此解释固然可以自洽,但却必然带来另一个逻辑悖论,即:
  
  如果此种遭受诟病之政策与政策执行面之现实主义倾向的矛盾,中央政府采取了现实主义的操作手法,对具体政策的实施进行调整并取得成绩,不难看出政策之本身仅具宽泛的方向性指导作用,具体成果需视现实环境中执行条件和外部资源调配而决定,那么既然政策不对具体结果产生责任,何来政策失误一说?
  
  此即战略的内部决定论的二律被反,无论从事实还是从逻辑,都无法得到自洽的结果。
  
  但是,是不是由此就可以说战略的条件决定论乃完全正确呢?我们同样也需要做一个基本的分析。
  
战略的条件决定论模式
  
  所谓的战略的条件决定论模式,即注重战略环境决定条件和客观资源,把决定条件和客观资源的供给作为决定战略要权因素的思考模式。这种思考模式的所有者注意到了宋辽、宋夏、宋金、宋蒙战争中,作为国家军备的重要资源---马匹以及产地---的匮乏,而使得宋王朝较多时候难以在会战和决战中取得压倒性的决定优势(但并不是不取得优势),因为机动能力的差异使得战役层难以彻底打击敌人有生力量的客观情况,则更进一步限制了国家在战略规划上的窘境。
  
  骑兵在战术和战略上的优势来源于其具备的雄厚机动能力和冲击能力,以及作为远程兵器发射平台的良好基础而存在。
  
  而对于马匹资源的转化从战车到骑兵,是军事技术转变的一个标志。第一次实际统一诸国(周的统一是不稳定的,此观点不展开)的秦国,其祖就是“在西戎”,以蓄养马匹而得到周孝王的嘉勉,故援引伯翳为舜主畜的故事,赐予嬴姓,要求他世代“为朕息马”,报酬是“朕其分土为附庸。”而秦国正也由此开国。
  
  而作为秦国有力对手的赵国,其祖与秦共祖,赵武灵王放弃车兵和步兵,改行骑射,吞并中山,击退林胡以及楼烦,迫使这两个民族献马,并设立云中、雁门、代郡而国力益强的故事,也深为人所共知。
  
  而在汉时期,还没有开始攻略大漠的汉王朝对于匈奴骑兵的优势也是颇为头疼,“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
  
  而在文景两帝的长期和平统治之下,到了武帝时期,“武帝承文、景蓄积,海内殷富,厩马有四十万匹。”而著名的卫青和霍去病的反击作战也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才加以发动的,史载“遣卫青、霍去病发十万骑,并负私从马,凡十四万匹,穷追,大破匈奴。”
  
  但是,长期战争使得国家的马匹储备下降非常严重:
  
  “汉马死者十馀万匹。匈奴虽病远去,而汉亦马少,无以复往”—文献通考
  
  关于这个过程的转变,请参见论文《论西汉对匈奴政策的演变》,详细不展开
  
  因此,汉朝自此以后对匈奴的强制打击性政策逐步改变为分化牵制为主,虽然这个也是因为匈奴其部在汉军的猛烈打击之下产生分裂的缘故,但是不能不说马匹的消耗在其中也是居于主要地位的一个因素:
  
  “卫青圈单于后,以汉马少,故久不伐胡。”---汉书 霍去病传
  
  三国时期,著名的军阀势力曹操部,拥有雄厚实力的袁绍部,号称白马将军震九州的公孙赞部,都是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的地方割据势力,至于拥有高顺张辽等斗将并曾横行一时的吕布势力则更不用说了。
  
  而〈〈三国志〉〉里出身涿郡,属下多为北方原从集团人物的刘备的感慨:“南人善舟,北人善骑,信有之也。”还引发了孙权的孩童之心,非要比试。
  
  到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时期,北魏武功繁盛,蓄养马匹数量也非常可观:
  
  “太武帝平统万赫连昌,定陇右秃发、沮渠等,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六畜滋息,马三百馀万匹” --文献通考卷56
  
  著名的魏孝文帝在蓄马方面也不逞多让,史考:
  
  “孝文帝迁洛阳之後,复以河阳为牧场,恒置戎马十万匹,以拟京师军警之备。每岁自河西徙牧於并州,渐南,欲其习水土而无死伤也,而河西之牧滋甚”
  
  而太武帝拓拔涛派遣使者和与南朝宋守将的对话则很典型的说明了作为游牧民族在军事上具有优势的自觉。
  
  南朝宋守将张畅乃为安北长史,当时正在防守彭城,他和北朝使者的对话先从北使夸耀兵力众多开始,而张畅则加以了反驳:
  “我本斗智,不斗马足。且冀之北土,马之所生,君复何以逸足见夸邪!” 宋书 卷56列传19
  
  而鲜卑使者则很得意的回答:
  “城守,君之所长;野战,我之所长。我之恃马,犹如君之恃城耳。”—同书同卷
  
  由此可见根据地域特色的不同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南北两地(以秦岭淮河为界)各自形成了各自的军事优点和长处,而北方民族对于所蓄养的马匹数量众多,骑兵实力强大的自信则也跃然纸上。
  
  隋朝统一中国之后,发动了收复汉故土辽东四郡的战役,并动员了空前强大的兵力,其中骑兵在〈〈隋史 议卫志〉〉里有比较详细的描写:
  
  “众军将发,帝御临朔宫,亲授节度。每军大将、亚将各一人。骑兵四十队。队百人置一纛。十队为团,团有偏将一人。第一团,皆青丝连明光甲、铁具装、青缨拂,建狻猊旗。第二团,绛丝连硃犀甲、兽文具装、赤缨拂,建貔貅旗。第三团,白丝连明光甲、铁具装、素缨拂,建辟邪旗。第四团,乌丝连玄犀甲、兽文具装、建缨拂,建六驳旗。”
  
  一军之中,就配置了骑兵4个团,而这次征讨动员了左右共24个军,可见其军事实力的强大。
  
  隋末天下大乱,有胡族血统的汉族势力李氏家族的崛起,是为李唐。李唐能从群雄中脱颖而出,一方面因为其依靠用来进行征战的关陇军事集团和山东军事集团都有大量拥有胡蕃血统或者本人即为胡族的将领,善于率领骑兵。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向突厥称臣而获得军事援助尤其是骑兵和马匹的援助。
  
  而李唐王朝因牧地条件尚好,故养马颇盛。
  
  “至麟德四十年。马至七十万六千匹。置八使,领六监,初置四十八监,跨兰、渭、秦、原四州之地,犹为隘狭,更析八监,布於河曲。其时天下以一缣易一马。”
  
  因为前期基础比较好,所以甚至因为“或戎狄外侵,或牧圉乖散,洎乎垂拱,渐耗大半”,到了开元初年,还尚且有马“牧马二十四万匹”,玄宗上台以后重用胡人将领,马匹蓄养也得到了恢复,“十三年加至四十五万匹”。
  
  关于这个方面的相关问题,陈寅恪大人已经论述颇多,故不详叙。
  
  唯一要提出一点的即是统治核心区为藏南谷地的吐蕃民族,其国子李唐王朝建立早期接近同时崛起,在西元7世纪左右与李唐王朝开始竞逐,连续并在7世纪后期连续取得大非川、青海湖、素罗汉山、良非川、寅识迦河等会战的歼灭性胜利,确立了它作为强国不可动摇的地位,而这也是与吐蕃经略青海,获得了原游牧民族土谷浑境,吞并白兰等诸羌民族,得以大兴军马密切相关的。
  
  唐灭即进入五代时期,先后兴起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而这五个政权,多与唐末割据河东地区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缔造形成的以代北河东籍胡汉将领为核 心的军事集团---代北集团---有着密切关系。
  
  这些将领或为胡人,或久居住边地,因此善蓄养骑兵,嗜好斗将,而这个是军队中好勇斗狠风尚的反映,以至于接替后周而起的宋王朝初期,尚还有遗风留存。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五代时期,各国实力远远不如之前的秦汉唐统一时期,因为资源的贫乏,使得五代时期的作战呈现快速化、速决化的特点,而斗将和斗骑则是这个特点的直接反映,比如梁末名将王彦章、后唐名将周德威、后晋名将符彦卿等,都是以骑兵战的骁勇载入史册。
  
  以此不难看出,大凡中原政权对游牧帝国或者边疆政权之间进行军事活动,往往都需要面对步兵对骑兵这个兵种上的先天差异。而这个差异事实上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容回避。
  
  但是,在承认兵种差异以及机动能力的不同给双方所带来的的先天优势和劣势的时候,也不能简单化的就认为单凭一个兵种就可以赢得全部战争,擅长骑兵的蒙古人和金人在征服中国南方水网地区以及西部山地的时候,曾遭受过不少沉重的打击,前后经过了150多年的时间才最终将南宋这个世界上最倔强的对手制服,可见必须将地理和地形的因素导入到我们的讨论中来。
  
  我们应该承认马匹资源在转化为军事实力以后对于军事优势确立至关重要,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到骑兵在不同地形中的适用性,并能理解它并不是一服万能药,因此,我们必须先去确定骑兵对步兵的攻击手段和具体战术。
  
  配备了盔甲保护的骑兵在很多时候可以直接使用团队的集体冲锋来冲溃步兵的防御,但是如果把这个作为的固定的论点,那么研究战争史根本不需要做更多的思考,因为如果战术上100%的可以这么做的话,那么骑兵作战的任务也不过仅仅是调动适当的兵力冲到步兵队型面前,然后开始大肆屠杀即可,那么游牧民族是否想征服中国,那就只需要看他们是不是有这个意愿,而不需要质疑他们是否有实力。
  
  但是,事实上在步兵团有准备和预设阵地的情况下,正面冲击的战术成功率并不能说高,如果步兵团配备预备队,采用前后纵向配备的话,在双方士气相同的情况下,骑兵在正面冲击中很难占有绝对的优势。
  
  因此,作为机动力更强的一方,势必要采用比较综合性的手法来削弱和拉扯步兵的防御阵形,而不是采用直接的冲击手法来获得胜利。
  
  例如通过骑兵更高的机动能力来切断步兵的后勤补给,使其断绝粮食和箭矢供应而逐步削弱,或者是在部分正面强攻的部队掩护下实施侧翼或者背后突破,而这一切都立足于战役层的规划方能得以实现。
  
  从步兵战术方面来看,固然对付骑兵自然是使用机动能力强的骑兵更有针对性,但并不是每个中原王朝都能具备足够的地理条件来经营牧业发展骑兵,而成功建立起马匹储备的中原王朝也并不是一蹴而就,如同阿拉丁的神灯一般把几十万的马匹从天上变下来。
  
  因此,中原王朝的基本思路大致还是遵循以有训练有纪律的步兵队列来防御游牧民族的进 攻,而把珍贵的马匹资源逐步积攒起来,作为以后发动反击的战略贮备。
  
  如果不采取直接进 攻,而是以先立足防御为战略的话,那么步兵集团的机动力缺陷可以与骑兵形成一定程度的平衡,如果能维持纪律和使用弓弩强力远程兵器的话,在具体战斗上,步兵亦能占据优势。
  
  例如,晋辽两国的澶州之战,据通鉴载如下:
  
  “赵延寿曰:“晋军悉在河上,畏我锋锐,必不敢前,不如即其城下,四合攻之,夺其浮梁,则天下定矣。”契丹主从之,三月,癸酉朔,自将兵十馀万陈于澶州城北,东西横掩城之两隅,登城望之,不见其际。高行周前军在戚城之南,与契丹战,自午至晡,互有胜负。契丹主以精兵当中军而来,帝亦出阵以待之。契丹主望见晋军之盛,谓左右曰:“杨光远言晋兵半已馁死,今何其多也!”以精骑左右略阵,晋军不动,万弩齐发,飞矢蔽地。契丹稍却;又攻晋阵之东偏,不克。苦战至暮,两军死者不可胜数。昏后,契丹引去,营于三十里之外。”
  
  这次战役体现了五代时期强调速攻速决的战术风格,赵延寿原本是常山人,一度曾是后唐的高级将领,后晋天福年间兵败契丹,并投降契丹成为契丹重臣。他熟悉中原风物军事,因此在契丹人自天元元年(944年)这次契丹的中原攻略中担任了先锋的职位,将兵5万发动第一轮攻击。
  
  双方在经过了互有胜负的作战后,由于晋出帝亲领大军来援,因此一时形成了对峙,在这个时候,赵延寿希望能以速战速决打出胜负手,这个意见为契丹人所接受,于是双方在澶州城下发生大战,契丹主亲自率领十万骑发动会战,并亲领精锐直突晋军本阵,晋出帝针锋相对出阵应战,契丹军以为精锐骑兵发动攻击,但是因为晋军能保持阵型严整,发弩反击,使得契丹精骑得以稍退。而契丹人有重新集中兵力攻击晋军大阵东面(右翼)希望形成突破威胁晋军侧后,也没有获得成功。双方死伤都很惨重。契丹人觉得无法取得突破,因此退去,会战不久即结束。
  
  这次战役在具体战术层上与多年之后的宋辽澶渊之战颇为相似,因此具体战役分析暂不做深究,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这次会战的胜负基本面并不明显,晋军和辽军都没有达成歼灭对方的目的,但是辽军顿兵坚城,后方空虚,在战役层犹为大忌,因此一旦会战不畅便立即退走,然后逐步退兵。
  
  晋军在这次会战中保持了阵形严整,并依靠弓弩克制了契丹骑兵的冲锋,因此其步兵机动能力弱的缺陷并没有暴露,而是得到了很好的隐藏,在战术层上取得了有利的结果。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不同战略规划之下,步兵和骑兵关键在于谁更能发挥自己的军种特点,并能压制对方的发挥。但是这个仅仅是战术层的优劣,而骑兵因为拥有更高的机动力,因此在战役层上拥有更多的战术手段和战术安排,而这个才是步兵和骑兵最大的区别所在。
  
  对于这个问题,宋初名臣宋琪有过精确的描述:
“契丹入界之时,步骑车帐不从阡陌,东西一概而行。大帐前及东西面,差大首领三人,各率万骑,支散游奕,百十里外,亦交相侦逻,谓之栏子马。契丹主吹角为号,众即顿舍,环绕穹庐,以近及远。折木梢屈之为弓子铺,不设枪营堑栅之备。每军行,听鼓三伐,不问昏昼,一匝便行。未逢大敌,不乘战马,俟近我师,即竟乘之,所以新羁战蹄有余力也。且用军之术,成列而不战,俟退而乘之,多伏兵断粮道,冒夜举火,土风曳柴,馈饷自赍,退败无耻,散而复聚,寒而益坚,此其所长也。”
  
  很凑巧,出生在蓟的宋琪最先是在契丹人手里中第的,然后跟随后唐降将赵延寿作为从事,参加了前面提到的契丹中原攻略,并长期在契丹阵营中活动。因此他对契丹人的军事习惯和军事制度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关于契丹人的作战风格,在《辽史 兵卫志》中也有类似描写:
  
  “皇帝亲征,留亲王一人在幽州,权知军国大军。既入南界,分为三路,广信军、雄州、霸州各一。驾必由中道,兵马都统、护驾等军皆从。各路军马遇县镇,即时攻击。若大州军,必先料其虚实、可攻次第而後进兵。沿途民居、园囿、桑柘,必夷伐焚荡。至宋北京,三路兵皆会,以议攻取。及退亦然。三路军马前後左右有先锋。远探拦子马各十数人,在先锋前後二十馀里,全副衣甲,夜中每行十里或五里少驻,下马侧听无有人马之声。有则擒之;力不可敌,飞报先锋,齐力攻击。如有大军,走报主帅。敌中虚实,动必知之。军行当道州城,防守坚固,不可攻击,引兵过之。恐敌人出城邀阻,乃围射鼓噪,诈为攻击。敌方闭城固守,前路无阻,引兵进,分兵抄截,使随处州城隔绝不通,孤立无援。所过大小州城,至夜,恐城中出兵突击,及与邻州计会军马,甲夜,每城以骑兵百人去城门左右百馀步,被甲执兵,立马以待。兵出,力不能加,驰还勾集众兵与战。左右官道、斜径、山路、河津,夜中并遣兵巡守。其打草谷家丁,各衣甲持兵,旋团为队,必先斫伐园林,然後驱掠老幼,运土木填壕堑;攻城之际,必使先登,矢石檑木并下,止伤老幼。又於本国州县起汉人乡兵万人,随军专伐园林,填道路。御寨及诸营垒,唯用桑柘梨栗。军退,纵火焚之。敌军既阵,料其阵势小大,山川形势,往回道路,救援捷径,漕运所出,各有以制之。然後於阵四面,烈骑为队,每队五、七百人,十队为一道,十道当一面,各有主帅。最先一队走马大噪,冲突敌阵。得利,则诸队齐进;若未利,引退,第二队继之。退者,息马饮水抯。诸道皆然。更退迭进,敌阵不动,亦不力战。历二三日,待其困惫,又令打草谷家丁马施双帚,因风疾驰,扬尘敌阵,更互往来。中既饥疲,目不相睹,可以取胜。若阵南获胜,阵北失利,主将在中,无以知之,则以本国四方山川为号,声以相闻,得相救应。”
  
  这段记载,虽然是在附与契丹主本人亲征的制度之后的记载,但是从这个记载里,我们亦不难看出契丹军的战术并不死板,而是遵循了游牧民族机动灵活的作战风格。
  
  所以,步兵与骑兵的对抗,在战术层上因为趋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优势,而最后决定会战胜负的往往是发生在战役层的其他因素,而不是战术层的具体对抗。
  
  但因为骑兵具备较高的机动能力,因此使其在战役层上更容易把握战争的主导权,虽然不见得能在战略上具备发动的突然性,但是却往往能因利用机动能力的优势,在具体战役层上达成战役突然性,抓住适当战机进行猛烈打击,在具体战役上取得成绩,从而改变战略局势。
  
比如后唐庄宗的大梁奇袭战,以及导致雍熙北伐东路军溃败的歧沟关之战等,都是通过利用骑兵的高速机动能力达成战役突然性,对重要目标或者重兵集团发动猛烈打击,导致局面发生迅速变化的典型例证。

强干弱枝的国策探讨(谎言是怎么炼成的)

所谓的国策,在中国的历史中,往往会特指是开国政策,又或者是立国之策,通常用来形容政府的开创者本人,在建设现政权的过程中,所以制定的包含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的基本政策以及对应的执行机构还有相对应的监察、考评等矫正机制的一整套一篮子解决方案。因此,这种所谓的开国政策,其实就是国家战略方向的选定以及国家战略执行,通常在这个政府的后继时代中,往往经过被拖出来反复强调,并总结为四个字:“祖宗之法”。

而事实上,对于北宋时期的“开国政策”的批评,也往往就是来自于这么一个预设的前提,即:强调内在的政策失调是国家积弱(姑且不谈这个积弱的定义成立不成立)的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还是要承认有一些次要的因素),并且坚信的认为政府以及政府的主要决策者必须协调不同的政策,使得其执行面能得到顺畅的运营,达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目标,而这种政治理想与传统的道家哲学中的强调调和的二元理论和儒家强调人、事的中庸往往得到契合,因而更进一步强化了其对于所谓的国家战略的地位的个体认知。

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往往据此固执的认为宋代的“开国政策”中的两个基本政策纲领“强干弱枝”和“重文轻武”显然是个重大错误。这两项国策的政策执行缺乏弹性,而且最终积重南反,最终使得国家进入危亡的境地。这种认识论的出现,在前面的战略的内部认识论部分咱家已经进行了一些探讨。事实上,这种思潮和近代中国的国家危机深重,几乎濒临灭国的
长期积弱的局势是有直接的联系的,因此这种观点和近代以来兴旺而起的民族主义思潮一相结合,则必然要引起有切实遭遇的国人的共鸣。但前面已经说到,这种思考模式的重大缺陷仍在于忽略中国和外界之间的联系,着眼在内部的失调而看不见外在环境的变化,起步的方向已经错误,那么结论怎么可能正确?这种观察和分析的理论有重大的缺陷,实在是必然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从这种思考方式根部开始勘测和探求,究竟问题是如何发生的?又或者搞清楚,这种所谓的层层相因似不可考的“定论”又是如何出炉的呢?

在先开始探讨所谓的两个国策之前,似乎有必要要来定义一下什么国策这个词语的本身。

“"国与世界,必有所以自存之理,是曰:‘国本’。国本者根据民族历史地理之特性而成。本是国,而应之于内外周围之形式,以策自存者,是曰国是。国是者,政略之所出也。”
                                                         -蒋百里《军事常识》

国是,即上世纪在通电文告中常见之“共商国是”之词,它即所谓国策,是一个民族根据它的历史和地理的特性来应付它内外周围的各种形势而制定的一个策略。而我们要谈的第一条所谓的宋代立国的国策就是通常被人挑出来当靶子抽的,同时也是极具标志性的“强干弱枝”说。

强干弱枝,在不少文献里,也叫做强本弱末,其本质为中央集权政策。以前通常总认为强干弱枝这个政策在宋代的执行面为“杯酒释兵权”和罢黜藩镇等一系列措施,而通常用来作为依据是司马光在《涑水记闻》(司马光本意是讲此书写成一本从宋代开国到他本人时期的宋代当代史,但是由于《资治通鉴》牵扯了他的大部分精力,因此最后此书没有成为北宋当代史,而以文人笔记的方式保存下来,北宋的当代史最终由南宋时期的著名史家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代为完成)里记录的一则艺祖和其主要谋臣赵普的对话:

“太祖既得天下,诛李筠、李重进,召赵普问曰[一]:“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二],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三]。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

根据这个双方取得的默契,艺祖、赵普以及太宗先后在行政、财政、军政方面削弱藩镇的权力,而能取得对藩镇的主动权,则首先就是加强禁军部队的管理。所以这段记载随后就有艺祖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的“杯酒释兵权”事件。由于以上的这些政策,不失为振奋中央的救弊良方,因此大多数人还是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只是认为这项政策在以后推行过当,发生了负面影响。

但是,是否能够就因此认定,强干弱枝仅仅是宋代积弱的一个标签?又或者说他意味着仅属宋代所有别无分号的政策呢?从史实出发来看,恐怕不能这么讲。

史考:

“诸侯之义,非天子之命,不得动众起兵诛不义者,所以强干弱枝,尊天子,卑诸侯。《论语》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世无圣贤方伯,诸侯有相灭者,力能救者可也。《论语》曰:‘陈恒弑其君,孔子沐浴而朝,请讨之。’王者侯之子篡弑其君而立,臣下得诛之者,广讨贼之义也。《春秋传》曰:‘臣弑君,臣不讨贼,非臣也。’又曰:‘蔡世子班弑其君,楚子诛之。’”

-----白虎通要卷四

方策所载,莫不尊君卑臣,强干弱枝。春秋之义,天不可讎。大圣著经,资父事君。民生在三,奉之如一。而许废立之事,开不道之端,下陵上替,难以训矣。俗儒沉沦鲍肆,困于诡辩,方论汤、武为食马肝,以弹斯事者,为不知权之为变,贵于起善而不犯顺,不谓反理而叛义正也。

----抱朴子 外篇卷七

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与。”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桀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

----汉书卷四三,列传一三


待续。。。。。。。。。。
童公公自己发贴,顶起支持一个
你不会真是个太监吧?快半年了啥都没更新……
童公公还没有解禁吗?请回复。
如果真的还没有,我去找人办理。
原帖由 凤百羽 于 2008-5-24 08:58 发表
你不会真是个太监吧?快半年了啥都没更新……


仔细看,咱家已经开始填的部分,是不是多出一截“强干弱枝”的内容来?

别急,咱家这段时间狂翻史籍,找到了各朝各代N多强干弱枝的史料记载,多得你没办法想象。

:$

写历史文章,要厚积薄发,否则就很容易堕落成厕所史学,以奇言怪论来吸引人了。

:D
原帖由 林苑竹 于 2008-5-24 09:36 发表
童公公还没有解禁吗?请回复。
如果真的还没有,我去找人办理。


已经解了,只不过一下子忘记密码了。

现在想起来了。

:P
摸摸童公公,赶紧把坑填了
原帖由 经略幽燕我童贯 于 2008-5-26 09:19 发表


已经解了,只不过一下子忘记密码了。

现在想起来了。

:P

伤好了么?
辞已喻矣,故曰立义以明尊卑之分,强干弱枝,以明大小之职;别嫌疑之行,以明正世之义;
--春秋繁露 卷五

追观往法,政皆神道设教,强干弱枝,本支百世之要也。是以皆永享康宁之福,无怵惕之忧,继嗣承业,恭己而治,盖此助也。
--东观汉纪卷一十二

博士丁恭议曰:“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于雷,强干弱枝,所以为治也。”
--后汉书卷一

《春秋》之义,诸父昆弟无所不臣,所以尊尊卑卑,强干弱枝者也。
--后汉书卷四十一

宜依古礼,置诸子之官,征王侯爱子,宗室贤才,外崇训道之义,内息贪利之心,简其良能,随用爵之,强干弱枝之道也。
--后汉书卷五十六

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畔人之党。
--后汉书卷七十四

宣武广访得失,固上谠言表曰:“当今之务,宜早正东储,立师傅以保护,立官司以防卫,以系苍生之心。揽权衡,亲宗室,强干弱枝,以立万世之计。举贤良,黜不肖,使野无遗才,朝无素餐。孜孜万机,躬勤庶政,使人无谤讟言之响。省徭役,薄赋敛,修学官,遵旧章,贵农桑,贱工贾,绝谈虚穷微之论,简桑门无用之费,以救饥寒之苦。然后备器械,修甲兵,习水战,灭吴会,撰封禅之礼,袭汉、唐之轨,岂不茂哉!”

----北史卷四七

任城王澄为司空,孝明初,灵太后临朝,澄表上皇诰宗制,并训诂各一卷,意欲太后览之思劝诫之益,又奏利国济民所宜振举者十条。。。。。灵太后下其奏,百寮议之事有司否,时四中郎将兵数寡弱,不足以襟带京师,澄奏:“宜以东中带荥阳郡,南中带鲁阳郡,西中带恒农郡,北中带河内郡,选二品三品亲贤兼备者居之,省非急之作,配以强兵。如此,则深根固本,强干弱枝之义也。”

--册府元龟卷三一二

许孟容为给事中,上疏曰:“臣窃谓陛下数月来斋居损膳,为兆庶心祷,又敕有司走于群望,祈于百神,而密云不雨,首种未入,岂觞牢有阙,巫祝非诚?为阴阳适然,丰歉前定,何圣意精至,甘泽未答也。臣历观,自古天人交感未答者,未有不繇百姓利病之急者、切者,邦家教令之大者、远者,京师是万国所会,强干弱枝者,自古通规。
--册府元龟卷五四六

让能奏曰:艰难已来,行贞元故事,姑息戎臣久矣,根牢蔓织附之者众,一旦难骤革之,京师去岐咫尺,人心易以危惧,设有陵犯损威愈甚,愿陛下稍解雷霆之怒,而熟计之.昔,汉文以吴濞不朝,赐之几杖,正为此也.帝曰:政刑弛紊,诏令不出都门,斯乃贾生恸哭之秋也,书不云乎,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朕不欲孱孱守活,坐取凌削.因除宰臣徐彦若镇凤翔,以茂贞为兴元尹,以嗣潭王率禁军送彦若,或茂贞迁延不受代,即攻之.军旅所决,一委让能。让能因上言曰"陛下愤藩臣倔强,必欲强干弱枝,以隆王室,则请宣召中外大臣与臣同心戮力,以成陛下之志.不宜独任微臣也.帝曰:卿位居元辅,与朕均休共戚,勿以此为辞尔.让能曰"臣待罪台司,所未乞骸者,思有以报陛下也,安敢爱身以避事?况陛下之志,宪宗之志也,但时有所不便,埶有所必然.他日臣虽受晁错之辜,不足以弭七国之患.敢不奉诏.继之以死。及禁兵将出,憸人奸党咸声言:此一举也非朝廷之谋,让能报私怨也。王师既败,茂贞向阙,帝御楼斩军容使,西门重遂斩枢密使李周童以徇茂贞,茂贞进兵临皋驿,抗表曰:无辜加罪,杜让能之始谋也,非中使之罪,请杀让能。让能奏曰:臣固预言之矣,今独有归罪于臣,可纾国难。帝不得已,贬雷州司户参军,仍诏送茂贞军前,茂贞具礼出迎至驿。复表请行朝典如此往来者,竟遣中使害让能于驿内。

--册府元龟卷一七八

(大镖客注:之所以把这么长一段找上来而不是摘取其中有强干弱枝的语句,是想让大家仔细看看同为号称强盛的唐朝,在其中央衰弱时候,又是如何被强藩大阀所凌的,而皇帝和执政等,又是如何迫切的希望能改变这个局势的。以这个基础出发,再回头去看看北宋建国自五代以来的纷乱,想一想周室旁落以后的政局,应该会有更深的感悟。)

(郭)虔瓘俄转安西副大都护、摄御史大夫、四镇经略安抚使,进封潞国公,赐实封一百户虔瓘及奏请募关中兵一万人往安西讨击,皆给公乘,兼供熟食,敕许之。将作大匠韦凑上疏曰:
臣闻兵者凶器,不护己而用之。今西域诸蕃,莫不顺轨。纵鼠窃狗盗,有戍卒镇兵,足宣式遏之威,非降赫斯之怒。此师之出,未见其名。臣又闻安不忘危,理必资备。自近及远,强干弱枝,是以汉实关中,徙诸豪族。今关辅户口,积久逋逃,承前先虚,见犹未实。属北虏犯塞,西戎骇边,凡在丁壮,征行略尽。岂宜更募骁勇,远资荒服。又一万行人,诣六千馀里,咸给递驮,并供熟食,道次州县,将何以供?。。。。。时姚崇亦以虔瓘之策为不然。既而虔瓘卒无功。
--旧唐书卷一零三

史臣曰:大都偶国,乱之本也。故古先哲王建国,公侯之封,不过千乘,所以强干弱枝,防其悖慢。彼肉州者,列九围之一,地方千里而遥,其民刚强,厥田活壤。远则慕田光、荆卿之义,近则染禄山、思明之风。二百余年,自相崇树,虽朝廷有时命帅,而土人多务逐君。习苦忘非,尾大不掉,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旧唐书卷一八零

初,秀实见禁兵寡少,不足以备非常,乃上疏曰:“臣闻天子曰万乘,诸侯曰千乘,大夫曰百乘,此盖以大制小,以十制一也。尊君卑臣,强干弱枝之义,在于此矣。今外有不庭之虏,内有梗命之臣,窃观禁兵不精,其数全少,卒有患难,将何待之!且猛虎所以百兽畏者,为爪牙也。若去其爪牙,则犬彘马牛悉能为敌。伏愿少留圣虑,冀裨万一。”及泾原兵作乱,召神策六军,遂无一人至者。秀实守节不二,竟殁于贼,其明略义烈如此。
--旧唐书卷一二八

缅寻制度可采,唯有汉氏足徵。重兵悉在京师,四边但设亭障。又移天下豪族,辏居三辅陵邑,以为强干弱枝之势也。或有四夷侵轶则从中命将发五营骑士,六郡良家,贰师楼船,伏波下濑,咸因事立称。毕事则省,虽卫霍之勋高绩重身奉朝请,兵皆散归,斯诚得其宜也。其后若王纲解纽,主权外分,藩翰既崇,众力自盛,问鼎轻重,无代无之。如东汉之董卓、袁绍,晋之王敦、桓玄,宋谢晦、刘义宣、齐陈达、王敬则、梁侯景、陈华皎,后魏尔朱荣、高欢之类是矣。斯诚失其宜也。国朝李靖平突厥李责力灭高丽,侯群集覆高昌,苏定方夷百济。李敬玄、王孝杰、娄师德、刘审礼皆是卿相率兵御戎,戎平师还,并无久镇。其在边境,唯明烽燧。审斥堠,立障塞,备不虞而已。宀是安边之良算,为国家之永图,玄宗御极,承平岁久,天下又安,财殷力盛。开元二十年以后,邀功之将,务恹封略,以甘上心。将欲荡灭奚契丹,剪除南蛮吐蕃,丧师者失万而言一。胜敌者获一而言万,宠锡云极,骄矜遂增。哥舒翰统西方二师,安禄山统东北三师,践更之卒,俱授官名郡县之积罄为禄秩。开元初,每岁边资约用钱二百万贯。开元末,巳至一千万贯。天宝末,更加四五百万矣。按兵部格,破敌战功各有差等,其授官千才一二。天宝以后,边帅怙宠,便请署官易州,遂成府坊州安台府别将果毅之类。每一制则同授千余人,其余可知。虽在行间,并无白身者,关辅及朔方河陇四十余郡,河北三十余郡。每郡官仓栗多者,百万石。少不减五十万石。给充行官禄,暨天宝末无不罄矣。糜耗天下,若斯之甚矣。于是骁将锐士善马精金,空于京师。萃于二统,边陲势强既如此,朝廷势弱又如彼。奸人乘便乐祸。觊欲协之以害,诱之以利。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侔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昔汉祖分裂土地,封建王侯,吴芮独卑弱而忠,韩彭皆强大而悖。贾谊睹七国之盛,献书云:治天下者,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若惮而不能改作,末大本小终为祸乱。文景因循莫革,遂致诛错之名,向使制置得其适宜,诸侯孰不信顺,奸谋邪计。销于胸怀,岂复有干纪作乱之事乎?语曰:朝为伊周,夕成桀跖。形势驱之而至此矣。又兵法曰:将者,人之司命,国家安危之所主。固当先之以中和,后之以材品,或未驯其性,苟求其用。授以钅舌刃,委之专宰,利权一去,物情随之。噬脐之喻,不其然矣。
--永乐大典卷八七二五

今之州牧郡守,古之方伯诸侯,皆跨有千里之土,兼军武之任,或比国数人,或兄弟并据,而宗室子弟,曾无一人间厕其间,与相维持,非所以强干弱枝,备万一之虑也。时不用其计,后遂凌夷,此周、秦、汉、魏立国之势。是以究其始终强弱之势,明鉴戒焉。

长短经 卷5 霸纪中

由史料不难看出,强干弱枝作为一个从巩固国家、稳定政治局面的中央集权、防备地方的政策,是历来有之,而且具备了很强的时间跨越性,在不同政治时期,一而再再而三的作为一个指导执行面的基本原则,在不同决策/建议人的口中提出或者执行。

换句话说,很多朝代和王朝都有人主张并且执行强干弱枝的政策。因此,在历史的纵向层面上来说,刻意强调宋代的国策是强干弱枝因而衰落是很不严肃,并且很不全面的。强干弱枝作为国是的提出,不应该成为一个标签,好象一给贴上这个标签,国力似乎就马上衰落了,如果这也会成为一个固定的论点,那就是妄顾北宋对辽、夏战事的类类史实,由此推论的结论的错误,也是意料中事。

事实上,宋代中央政权推行强干弱枝的国策,并不是艺祖和赵普等人拍脑袋空想的结果,本质上来说,它是任何一个占据中原地区或者有志问鼎中原地区的政权所必然要采取的一个基本国策。

从历史的远景来看,这是一个经历了由春秋到秦汉,进而到三国、魏晋而南北朝、由南北朝而隋唐至五代以来的一个政策的积累。

从历史的近景来看,五代中的第一个朝代—后梁—的建立者朱温其本人即是最强大的地方军事势力,他在多年的军事活动中就是依靠逐步吞并忠武、义成等十几个藩镇势力而逐步成长,而他能逐步成长的关键原因就是其初步建立了颇具实力的禁军如六军和侍卫亲军等,以后五代时期闻名的诸多禁军部队的番号,大多可以从这只禁军部队中找到。由此上朔到初唐以后,天子亲领的禁军如羽林、六军、十军等部队数量空前膨胀,不难看出这本就是时代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言以蔽之,自古以来的中央集权政府,都要在政策基本面上推行强干弱枝的国策,而不推行的结果除了灭亡以外,别无他路可走,推行强干弱枝的国策是常态,而不推行才是变态!
辞已喻矣,故曰立义以明尊卑之分,强干弱枝,以明大小之职;别嫌疑之行,以明正世之义;
--春秋繁露 卷五

追观往法,政皆神道设教,强干弱枝,本支百世之要也。是以皆永享康宁之福,无怵惕之忧,继嗣承业,恭己而治,盖此助也。
--东观汉纪卷一十二

博士丁恭议曰:“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于雷,强干弱枝,所以为治也。”
--后汉书卷一

《春秋》之义,诸父昆弟无所不臣,所以尊尊卑卑,强干弱枝者也。
--后汉书卷四十一

宜依古礼,置诸子之官,征王侯爱子,宗室贤才,外崇训道之义,内息贪利之心,简其良能,随用爵之,强干弱枝之道也。
--后汉书卷五十六

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畔人之党。
--后汉书卷七十四

宣武广访得失,固上谠言表曰:“当今之务,宜早正东储,立师傅以保护,立官司以防卫,以系苍生之心。揽权衡,亲宗室,强干弱枝,以立万世之计。举贤良,黜不肖,使野无遗才,朝无素餐。孜孜万机,躬勤庶政,使人无谤讟言之响。省徭役,薄赋敛,修学官,遵旧章,贵农桑,贱工贾,绝谈虚穷微之论,简桑门无用之费,以救饥寒之苦。然后备器械,修甲兵,习水战,灭吴会,撰封禅之礼,袭汉、唐之轨,岂不茂哉!”
--北史卷四七

任城王澄为司空,孝明初,灵太后临朝,澄表上皇诰宗制,并训诂各一卷,意欲太后览之思劝诫之益,又奏利国济民所宜振举者十条。。。。。灵太后下其奏,百寮议之事有司否,时四中郎将兵数寡弱,不足以襟带京师,澄奏:“宜以东中带荥阳郡,南中带鲁阳郡,西中带恒农郡,北中带河内郡,选二品三品亲贤兼备者居之,省非急之作,配以强兵。如此,则深根固本,强干弱枝之义也。”
--册府元龟卷三一二

许孟容为给事中,上疏曰:“臣窃谓陛下数月来斋居损膳,为兆庶心祷,又敕有司走于群望,祈于百神,而密云不雨,首种未入,岂觞牢有阙,巫祝非诚?为阴阳适然,丰歉前定,何圣意精至,甘泽未答也。臣历观,自古天人交感未答者,未有不繇百姓利病之急者、切者,邦家教令之大者、远者,京师是万国所会,强干弱枝者,自古通规。
--册府元龟卷五四六

让能奏曰:艰难已来,行贞元故事,姑息戎臣久矣,根牢蔓织附之者众,一旦难骤革之,京师去岐咫尺,人心易以危惧,设有陵犯损威愈甚,愿陛下稍解雷霆之怒,而熟计之.昔,汉文以吴濞不朝,赐之几杖,正为此也.帝曰:政刑弛紊,诏令不出都门,斯乃贾生恸哭之秋也,书不云乎,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朕不欲孱孱守活,坐取凌削.因除宰臣徐彦若镇凤翔,以茂贞为兴元尹,以嗣潭王率禁军送彦若,或茂贞迁延不受代,即攻之.军旅所决,一委让能。让能因上言曰"陛下愤藩臣倔强,必欲强干弱枝,以隆王室,则请宣召中外大臣与臣同心戮力,以成陛下之志.不宜独任微臣也.帝曰:卿位居元辅,与朕均休共戚,勿以此为辞尔.让能曰"臣待罪台司,所未乞骸者,思有以报陛下也,安敢爱身以避事?况陛下之志,宪宗之志也,但时有所不便,埶有所必然.他日臣虽受晁错之辜,不足以弭七国之患.敢不奉诏.继之以死。及禁兵将出,憸人奸党咸声言:此一举也非朝廷之谋,让能报私怨也。王师既败,茂贞向阙,帝御楼斩军容使,西门重遂斩枢密使李周童以徇茂贞,茂贞进兵临皋驿,抗表曰:无辜加罪,杜让能之始谋也,非中使之罪,请杀让能。让能奏曰:臣固预言之矣,今独有归罪于臣,可纾国难。帝不得已,贬雷州司户参军,仍诏送茂贞军前,茂贞具礼出迎至驿。复表请行朝典如此往来者,竟遣中使害让能于驿内。
--册府元龟卷一七八

(大镖客注:之所以把这么长一段找上来而不是摘取其中有强干弱枝的语句,是想让大家仔细看看同为号称强盛的唐朝,在其中央衰弱时候,又是如何被强藩大阀所凌的,而皇帝和执政等,又是如何迫切的希望能改变这个局势的。以这个基础出发,再回头去看看北宋建国自五代以来的纷乱,想一想周室旁落以后的政局,应该会有更深的感悟。)

(郭)虔瓘俄转安西副大都护、摄御史大夫、四镇经略安抚使,进封潞国公,赐实封一百户虔瓘及奏请募关中兵一万人往安西讨击,皆给公乘,兼供熟食,敕许之。将作大匠韦凑上疏曰:
臣闻兵者凶器,不护己而用之。今西域诸蕃,莫不顺轨。纵鼠窃狗盗,有戍卒镇兵,足宣式遏之威,非降赫斯之怒。此师之出,未见其名。臣又闻安不忘危,理必资备。自近及远,强干弱枝,是以汉实关中,徙诸豪族。今关辅户口,积久逋逃,承前先虚,见犹未实。属北虏犯塞,西戎骇边,凡在丁壮,征行略尽。岂宜更募骁勇,远资荒服。又一万行人,诣六千馀里,咸给递驮,并供熟食,道次州县,将何以供?。。。。。时姚崇亦以虔瓘之策为不然。既而虔瓘卒无功。
--旧唐书卷一零三

史臣曰:大都偶国,乱之本也。故古先哲王建国,公侯之封,不过千乘,所以强干弱枝,防其悖慢。彼肉州者,列九围之一,地方千里而遥,其民刚强,厥田活壤。远则慕田光、荆卿之义,近则染禄山、思明之风。二百余年,自相崇树,虽朝廷有时命帅,而土人多务逐君。习苦忘非,尾大不掉,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旧唐书卷一八零

初,秀实见禁兵寡少,不足以备非常,乃上疏曰:“臣闻天子曰万乘,诸侯曰千乘,大夫曰百乘,此盖以大制小,以十制一也。尊君卑臣,强干弱枝之义,在于此矣。今外有不庭之虏,内有梗命之臣,窃观禁兵不精,其数全少,卒有患难,将何待之!且猛虎所以百兽畏者,为爪牙也。若去其爪牙,则犬彘马牛悉能为敌。伏愿少留圣虑,冀裨万一。”及泾原兵作乱,召神策六军,遂无一人至者。秀实守节不二,竟殁于贼,其明略义烈如此。
--旧唐书卷一二八

缅寻制度可采,唯有汉氏足徵。重兵悉在京师,四边但设亭障。又移天下豪族,辏居三辅陵邑,以为强干弱枝之势也。或有四夷侵轶则从中命将发五营骑士,六郡良家,贰师楼船,伏波下濑,咸因事立称。毕事则省,虽卫霍之勋高绩重身奉朝请,兵皆散归,斯诚得其宜也。其后若王纲解纽,主权外分,藩翰既崇,众力自盛,问鼎轻重,无代无之。如东汉之董卓、袁绍,晋之王敦、桓玄,宋谢晦、刘义宣、齐陈达、王敬则、梁侯景、陈华皎,后魏尔朱荣、高欢之类是矣。斯诚失其宜也。国朝李靖平突厥李责力灭高丽,侯群集覆高昌,苏定方夷百济。李敬玄、王孝杰、娄师德、刘审礼皆是卿相率兵御戎,戎平师还,并无久镇。其在边境,唯明烽燧。审斥堠,立障塞,备不虞而已。宀是安边之良算,为国家之永图,玄宗御极,承平岁久,天下又安,财殷力盛。开元二十年以后,邀功之将,务恹封略,以甘上心。将欲荡灭奚契丹,剪除南蛮吐蕃,丧师者失万而言一。胜敌者获一而言万,宠锡云极,骄矜遂增。哥舒翰统西方二师,安禄山统东北三师,践更之卒,俱授官名郡县之积罄为禄秩。开元初,每岁边资约用钱二百万贯。开元末,巳至一千万贯。天宝末,更加四五百万矣。按兵部格,破敌战功各有差等,其授官千才一二。天宝以后,边帅怙宠,便请署官易州,遂成府坊州安台府别将果毅之类。每一制则同授千余人,其余可知。虽在行间,并无白身者,关辅及朔方河陇四十余郡,河北三十余郡。每郡官仓栗多者,百万石。少不减五十万石。给充行官禄,暨天宝末无不罄矣。糜耗天下,若斯之甚矣。于是骁将锐士善马精金,空于京师。萃于二统,边陲势强既如此,朝廷势弱又如彼。奸人乘便乐祸。觊欲协之以害,诱之以利。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侔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昔汉祖分裂土地,封建王侯,吴芮独卑弱而忠,韩彭皆强大而悖。贾谊睹七国之盛,献书云:治天下者,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若惮而不能改作,末大本小终为祸乱。文景因循莫革,遂致诛错之名,向使制置得其适宜,诸侯孰不信顺,奸谋邪计。销于胸怀,岂复有干纪作乱之事乎?语曰:朝为伊周,夕成桀跖。形势驱之而至此矣。又兵法曰:将者,人之司命,国家安危之所主。固当先之以中和,后之以材品,或未驯其性,苟求其用。授以钅舌刃,委之专宰,利权一去,物情随之。噬脐之喻,不其然矣。
--永乐大典卷八七二五

今之州牧郡守,古之方伯诸侯,皆跨有千里之土,兼军武之任,或比国数人,或兄弟并据,而宗室子弟,曾无一人间厕其间,与相维持,非所以强干弱枝,备万一之虑也。时不用其计,后遂凌夷,此周、秦、汉、魏立国之势。是以究其始终强弱之势,明鉴戒焉。
--长短经 卷5 霸纪中

由史料不难看出,强干弱枝作为一个从巩固国家、稳定政治局面的中央集权、防备地方的政策,是历来有之,而且具备了很强的时间跨越性,在不同政治时期,一而再再而三的作为一个指导执行面的基本原则,在不同决策/建议人的口中提出或者执行。

换句话说,很多朝代和王朝都有人主张并且执行强干弱枝的政策。因此,在历史的纵向层面上来说,刻意强调宋代的国策是强干弱枝因而衰落是很不严肃,并且很不全面的。强干弱枝作为国是的提出,不应该成为一个标签,好象一给贴上这个标签,国力似乎就马上衰落了,如果这也会成为一个固定的论点,那就是妄顾北宋对辽、夏战事的类类史实,由此推论的结论的错误,也是意料中事。

事实上,宋代中央政权推行强干弱枝的国策,并不是艺祖和赵普等人拍脑袋空想的结果,本质上来说,它是任何一个占据中原地区或者有志问鼎中原地区的政权所必然要采取的一个基本国策。

从历史的远景来看,这是一个经历了由春秋到秦汉,进而到三国、魏晋而南北朝、由南北朝而隋唐至五代以来的一个政策的积累。

从历史的近景来看,五代中的第一个朝代—后梁—的建立者朱温其本人即是最强大的地方军事势力,他在多年的军事活动中就是依靠逐步吞并忠武、义成等十几个藩镇势力而逐步成长,而他能逐步成长的关键原因就是其初步建立了颇具实力的禁军如六军和侍卫亲军等,以后五代时期闻名的诸多禁军部队的番号,大多可以从这只禁军部队中找到。由此上朔到初唐以后,天子亲领的禁军如羽林、六军、十军等部队数量空前膨胀,不难看出这本就是时代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言以蔽之,自古以来的中央集权政府,都要在政策基本面上推行强干弱枝的国策,而不推行的结果除了灭亡以外,别无他路可走,推行强干弱枝的国策是常态,而不推行才是变态!
公公辛苦!:handshake
文章写的很好,公公这外号不咋的~~~;P
嫖相”
^_^嫖相需注明原创……
原帖由 永远爱郭襄 于 2008-6-7 08:21 发表
不能叫公公,大家要统一称谓——“嫖相”

需不需要他本人出来确认下?:victory:
老兄是不是把“禁军”打成“净军”了呀?
1# 萌国净军都点检

不错啊,好文章,顶一个。[:a15:]
难道遇到名人了????等后续
18楼貌似太能挖坟了吧?还是大面积的:L
阉党的不叫公公叫什么啊。:D
好贴,要加精,要跟进啊!
对强干弱枝的理解有误,比如本朝大概是算强干弱枝了的吧,很难想象有哪个军区敢造反吧,可是并不妨碍我国的边防军和野战军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这些是属于中央控制的,而宋朝的强干弱枝,就像把边防军,野战军的战斗力一降再降,而整日加强北京的卫戍部队,这样的体制,能强军才怪...
像汉代的羽林,唐代的十六卫,虽然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可是要和全部的边兵比还是不行,但是宋代的禁军的实力实在超出全部厢军太多了,基本上北宋只能靠禁军打仗,这样怎么能有强大的国防,你能想象汉灭匈奴靠羽林军,唐灭突厥靠十六卫,而我国派8371部队参加对外战争么
coolhihi 发表于 2010-5-21 07:49


    你错了,宋军的主力一样是在边防。两个方向一个西军一个河北军,要是北宋的主力真的猬集在汴梁周围倒是一件好事
54060 发表于 2010-5-22 09:21

河北军和河西军也是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