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情局特工到“保守派之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21:15:35
2008年03月13日 09:23《外滩画报》
就社会身份而言,威廉·F·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是记者、专栏作家、小说家、中情局特工、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和贪图生活享受的人;然而最重要的是,整整半个世纪来,他创办的《国家评论》一直是美国最具政治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他也因此被称为“美国现代保守派运动之父”。
2008年2月17日,82岁的威廉·巴克利因肺气肿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去世。在美国政治和文化中,威廉·巴克利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记者、专栏作家,同时也是小说家、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更是一个高举现代保守主义大旗近60 年的政治活跃分子,被誉为“美国现代保守派运动之父”。

从上世纪60 年代开始,威廉·巴克利就已经是美国保守阵营的核心。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在担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时,就已经是威廉·巴克利的朋友和仰慕者;后来,当里根参加总统竞选和追求连任的时候,也多次从他那里寻求帮助。里根称威廉?巴克利“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记者和知识分子”。此外,他还影响了数代保守主义者,这些人的文字和观点占据了美国的许多重要杂志和报纸,其中包括《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每周标准》(Weekly Standard)和《华尔街日报》社论版。

“骷髅会”成员

威廉·巴克利曾举行过成千上万次演讲,以演讲收费来维持他所创办的《国家评论》双月刊的出版。他还利用在瑞典的度假时间撰写和合作撰写了50 多部书。写作和演讲是威廉?巴克利的激情所在,这个爱好在他出生时就已注定。1925 年,威廉?巴克利出生于纽约市,父亲大威廉?巴克利是一个掌握了法语和西班牙语两门外语的石油商,威廉·巴克利的少年时代在巴黎和伦敦的学校度过。读书时,他就显示出在学术和语言方面的天赋,钢琴也弹得很好。很快,巴克利就成为父亲最宠爱的孩子。“比尔(巴克利的小名)第一个说出正确答案,第一个给出了机智的回答,”威廉·巴克利的传记作者约翰·B·朱迪斯(John B. Judis)写道: “那时候的他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是参与餐桌讨论的主角,表演着他父亲所喜欢的智慧。”

进入墨西哥大学没多久,二战爆发,巴克利辍学加入了美军。二战结束,巴克利考进耶鲁大学,而且是《耶鲁每日新闻》的主编和秘密社团“骷髅会”的成员。“骷髅会”是个学生精英社团,每年吸收15 名耶鲁大学四年级学生,成员包括许多美国政界、商界、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3 位美国总统以及多位联邦大法官、大学校长。

在耶鲁的最后一学期,威廉·巴克利应邀作为校友日基金募集会上的学生发言人,原本只是形式主义的发言,却被他当成了宣泄不满的演讲。他斥责耶鲁是一个失败的教育领导者,并攻击左翼倾向的教授们。学校管理者看了这份演讲稿之后让巴克利把措辞改得温和一些,却被他严词拒绝,结果他失去了这次发言机会。

然而这却更让巴克利不吐不快,他把自己在耶鲁的经历写成一本书《我在耶鲁:学术自由的迷信》。这本书后来成了一本畅销书,却招来了耶鲁校友和自由主义者的严厉谴责。

创办《国家评论》

1951 年《我在耶鲁》发表之际,威廉?巴克利开始考虑加入中央情报局。后来,他和妹妹的朋友帕特丽夏·泰勒结婚,随后夫妻二人搬到墨西哥城。巴克利作为中情局的间谍,在墨西哥城收集学生团体中共产主义者的情报。他的直接主管便是中情局在墨西哥的头头,也是“水门事件”的直接策划者霍华德·亨特(Howard Hunt)。


在墨西哥工作之际,威廉·巴克利的书在美国国内引起了激烈的论战,一些右翼刊物邀请他做编辑。巴克利感到很有必要参与论战,不到一年便辞去了中情局的工作回到美国,发动了“他一生中最大胆的政治和智慧冒险”。这场冒险就是《国家评论》杂志于1955 年的创刊,杂志主编就是29 岁的威廉·巴克利。

迄今为止,《国家评论》已经连续出版了半个多世纪。威廉·巴克利靠演讲收费和每年的资金募集维持着《国家评论》的出版,在他的管理下,《国家评论》保持了每期16.6 万份的发行量并募集到了足够支持它运行多年的捐赠。“在你写好我的讣闻后很久,《国家评论》还会出版。”威廉·巴克利2001年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说。

风起云涌的上世纪60 年代,威廉?巴克利在和自由派倡导者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以及戈尔·维达尔(GoreVidal)的辩论中越发声名鹊起。1962 年,巴克利和梅勒在芝加哥举行了一场吸引了3600 人的辩论,这场辩论后来还成了《花花公子》一篇系列报道的封面。

威廉·巴克利面对政治反对者时咄咄逼人,可这并不妨碍他在对手中也有很多朋友和仰慕者,包括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JohnKenneth Galbraith)和作家诺曼·梅勒。很多政治反对者都很难把这两个巴克利联系在一起:一个是充满人格魅力的健谈者,一个是不经意间就让反对者掉入陷阱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把威廉·巴克利和他的同辈人区别开来的,是他对当时美国文化趋势的狂热。虽然是保守派阵营的领袖,可巴克利对反主流文化的一切都抱着宽容甚至好奇的心态。60 年代,人们经常看见他骑着摩托车在纽约街头驶过,长发在风中飞舞。

开办电视节目《火线》

1965 年,威廉巴克利开始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进军政坛的行动—以新成立的保守党候选人身份参与纽约市市长的竞选。在自由主义占主流的纽约,巴克利没有希望成功,当有人问他,如果竞选成功,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时,他答道:“我要再数一遍选票,看看有没有弄错。”

第二年,威廉·巴克利开办了电视节目《火线》(Firing Line),这个节目一共存在了33 年。巴克利是节目的主持人,每期节目中,他都要和一个嘉宾举行一场针对热门话题的辩论。《火线》于1968 年拿到了艾美奖,无论在保守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中都非常受欢迎。在节目的巅峰时期,从州长到《花花公子》的创办人休·赫夫纳(HughHefner)都被邀请来和巴克利辩论。

威廉·巴克利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伙伴是他的朋友里根。两人相识于1960 年,那时候里根还是加州民主党领导人。1966 年,《国家评论》刊文支持里根竞选州长。里根非常佩服巴克利的智慧,并且一直是《国家评论》和巴克利专栏的爱好者。1980 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使保守主义运动势头高涨。在里根执政的8 年中,巴克利从未停止过通过自己的专栏为其摇旗呐喊。

1999 年,威廉·巴克利大量减少了自己的工作量,他停播了已经播出1429 期的《火线》,也不再对外发表演讲,而把重心转向了写作。每周,他都会花上一到两天在纽约上东区的一间两层楼公寓里写作,有时会邀请《国家评论》的编辑和其他客人来公寓吃饭。去世之前,他居住在康涅狄格州一栋地中海风格的别墅中。每个夏天,他都会花上几个星期时间去航海。

去年夏天,威廉·巴克利80 岁的老伴去世。据朋友说,他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再加上肺炎和肺气肿,终于一病不起。但他仍然继续写书和专栏。他刚刚完成了一本关于保守派人士巴里?戈德华特(Barry M. Goldwater)的书,还计划写写他对里根的回忆录,也乐此不疲地和别人通信,并将回复信件视为一种庄严的职责。2008年03月13日 09:23《外滩画报》
就社会身份而言,威廉·F·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是记者、专栏作家、小说家、中情局特工、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和贪图生活享受的人;然而最重要的是,整整半个世纪来,他创办的《国家评论》一直是美国最具政治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他也因此被称为“美国现代保守派运动之父”。
2008年2月17日,82岁的威廉·巴克利因肺气肿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去世。在美国政治和文化中,威廉·巴克利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记者、专栏作家,同时也是小说家、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更是一个高举现代保守主义大旗近60 年的政治活跃分子,被誉为“美国现代保守派运动之父”。

从上世纪60 年代开始,威廉·巴克利就已经是美国保守阵营的核心。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在担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时,就已经是威廉·巴克利的朋友和仰慕者;后来,当里根参加总统竞选和追求连任的时候,也多次从他那里寻求帮助。里根称威廉?巴克利“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记者和知识分子”。此外,他还影响了数代保守主义者,这些人的文字和观点占据了美国的许多重要杂志和报纸,其中包括《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每周标准》(Weekly Standard)和《华尔街日报》社论版。

“骷髅会”成员

威廉·巴克利曾举行过成千上万次演讲,以演讲收费来维持他所创办的《国家评论》双月刊的出版。他还利用在瑞典的度假时间撰写和合作撰写了50 多部书。写作和演讲是威廉?巴克利的激情所在,这个爱好在他出生时就已注定。1925 年,威廉?巴克利出生于纽约市,父亲大威廉?巴克利是一个掌握了法语和西班牙语两门外语的石油商,威廉·巴克利的少年时代在巴黎和伦敦的学校度过。读书时,他就显示出在学术和语言方面的天赋,钢琴也弹得很好。很快,巴克利就成为父亲最宠爱的孩子。“比尔(巴克利的小名)第一个说出正确答案,第一个给出了机智的回答,”威廉·巴克利的传记作者约翰·B·朱迪斯(John B. Judis)写道: “那时候的他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是参与餐桌讨论的主角,表演着他父亲所喜欢的智慧。”

进入墨西哥大学没多久,二战爆发,巴克利辍学加入了美军。二战结束,巴克利考进耶鲁大学,而且是《耶鲁每日新闻》的主编和秘密社团“骷髅会”的成员。“骷髅会”是个学生精英社团,每年吸收15 名耶鲁大学四年级学生,成员包括许多美国政界、商界、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3 位美国总统以及多位联邦大法官、大学校长。

在耶鲁的最后一学期,威廉·巴克利应邀作为校友日基金募集会上的学生发言人,原本只是形式主义的发言,却被他当成了宣泄不满的演讲。他斥责耶鲁是一个失败的教育领导者,并攻击左翼倾向的教授们。学校管理者看了这份演讲稿之后让巴克利把措辞改得温和一些,却被他严词拒绝,结果他失去了这次发言机会。

然而这却更让巴克利不吐不快,他把自己在耶鲁的经历写成一本书《我在耶鲁:学术自由的迷信》。这本书后来成了一本畅销书,却招来了耶鲁校友和自由主义者的严厉谴责。

创办《国家评论》

1951 年《我在耶鲁》发表之际,威廉?巴克利开始考虑加入中央情报局。后来,他和妹妹的朋友帕特丽夏·泰勒结婚,随后夫妻二人搬到墨西哥城。巴克利作为中情局的间谍,在墨西哥城收集学生团体中共产主义者的情报。他的直接主管便是中情局在墨西哥的头头,也是“水门事件”的直接策划者霍华德·亨特(Howard Hunt)。


在墨西哥工作之际,威廉·巴克利的书在美国国内引起了激烈的论战,一些右翼刊物邀请他做编辑。巴克利感到很有必要参与论战,不到一年便辞去了中情局的工作回到美国,发动了“他一生中最大胆的政治和智慧冒险”。这场冒险就是《国家评论》杂志于1955 年的创刊,杂志主编就是29 岁的威廉·巴克利。

迄今为止,《国家评论》已经连续出版了半个多世纪。威廉·巴克利靠演讲收费和每年的资金募集维持着《国家评论》的出版,在他的管理下,《国家评论》保持了每期16.6 万份的发行量并募集到了足够支持它运行多年的捐赠。“在你写好我的讣闻后很久,《国家评论》还会出版。”威廉·巴克利2001年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说。

风起云涌的上世纪60 年代,威廉?巴克利在和自由派倡导者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以及戈尔·维达尔(GoreVidal)的辩论中越发声名鹊起。1962 年,巴克利和梅勒在芝加哥举行了一场吸引了3600 人的辩论,这场辩论后来还成了《花花公子》一篇系列报道的封面。

威廉·巴克利面对政治反对者时咄咄逼人,可这并不妨碍他在对手中也有很多朋友和仰慕者,包括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JohnKenneth Galbraith)和作家诺曼·梅勒。很多政治反对者都很难把这两个巴克利联系在一起:一个是充满人格魅力的健谈者,一个是不经意间就让反对者掉入陷阱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把威廉·巴克利和他的同辈人区别开来的,是他对当时美国文化趋势的狂热。虽然是保守派阵营的领袖,可巴克利对反主流文化的一切都抱着宽容甚至好奇的心态。60 年代,人们经常看见他骑着摩托车在纽约街头驶过,长发在风中飞舞。

开办电视节目《火线》

1965 年,威廉巴克利开始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进军政坛的行动—以新成立的保守党候选人身份参与纽约市市长的竞选。在自由主义占主流的纽约,巴克利没有希望成功,当有人问他,如果竞选成功,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时,他答道:“我要再数一遍选票,看看有没有弄错。”

第二年,威廉·巴克利开办了电视节目《火线》(Firing Line),这个节目一共存在了33 年。巴克利是节目的主持人,每期节目中,他都要和一个嘉宾举行一场针对热门话题的辩论。《火线》于1968 年拿到了艾美奖,无论在保守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中都非常受欢迎。在节目的巅峰时期,从州长到《花花公子》的创办人休·赫夫纳(HughHefner)都被邀请来和巴克利辩论。

威廉·巴克利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伙伴是他的朋友里根。两人相识于1960 年,那时候里根还是加州民主党领导人。1966 年,《国家评论》刊文支持里根竞选州长。里根非常佩服巴克利的智慧,并且一直是《国家评论》和巴克利专栏的爱好者。1980 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使保守主义运动势头高涨。在里根执政的8 年中,巴克利从未停止过通过自己的专栏为其摇旗呐喊。

1999 年,威廉·巴克利大量减少了自己的工作量,他停播了已经播出1429 期的《火线》,也不再对外发表演讲,而把重心转向了写作。每周,他都会花上一到两天在纽约上东区的一间两层楼公寓里写作,有时会邀请《国家评论》的编辑和其他客人来公寓吃饭。去世之前,他居住在康涅狄格州一栋地中海风格的别墅中。每个夏天,他都会花上几个星期时间去航海。

去年夏天,威廉·巴克利80 岁的老伴去世。据朋友说,他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再加上肺炎和肺气肿,终于一病不起。但他仍然继续写书和专栏。他刚刚完成了一本关于保守派人士巴里?戈德华特(Barry M. Goldwater)的书,还计划写写他对里根的回忆录,也乐此不疲地和别人通信,并将回复信件视为一种庄严的职责。